附五医院会诊制度(6)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附五医院会诊制度(6)

编辑:制度大全2019-03-19
;?>

第五医院会诊制度(六)

会诊是发挥有关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更恰当地解决疑难病例的诊疗,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会诊也是各科室之间或各医院之间协作的重要形式。

一、在病人诊疗过程中,以下情况应及时提出会诊,以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1、住院病人住院时间超过7天,经科内三级医师查房后仍未能明确诊断或尚没有相对明确的提示诊断线索者。

2、病人虽已确诊,但经治疗疗效不佳或在治疗上遇到困难者。

3、病人住院期间出现其他专业的病情变化或伴发其他专业的疾病者。

4、病人病情复杂,同时伴有多系统症状或多器官功能损害者。

5、手术时出现需要其它专业的医师配合者。

6、门诊或急诊就诊的病人因病情需要其他专业的医师协助诊疗者。

7、病人或家属提出较强烈的要求者。

8、因其他特殊情况,病人所在科的科主任或医务科认为需会诊者。

二、各级医师应严格掌握各类会诊的指征,不应滥用会诊,以免影响其他正常的医疗工作。更不应流于形式。

三、会诊按照会诊的性质分为科内会诊、科间会诊、门(急)诊会诊、手术会诊、院内多科会诊和院外会诊。各类会诊的组织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程序。

1、科内会诊:由主管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参加。

2、科间会诊:由主管病人治疗组的主治医师提出,主任(副主任)医师同意,填写会诊通知单和会诊申请书。如因本科诊疗设备的限制,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带病人到相应专科检查(如须携带病历的,科室派员携病历一同前往)。

3、门(急)诊会诊:由首诊医师提出,电话通知被邀请科室的医师到指定诊室会诊。首诊医师须写好门(急)诊病历及初步诊断意见。

4、手术会诊:是指在手术过程中需要请其他专业医师协助处理的会诊。由主刀医师或其上级医师提出,电话通知相应专业的医师,应邀者得通知后应立即到场(如因事不能到场应说明原因,并提出代替人)。

5、院内多科会诊:是指需要同时邀请3个科或以上的医师进行会诊的情况。由病人所在科的科主任提出会诊的目的和要求,并将会诊通知书送医务科,医务科确定参加会诊的科室(部门)人员,并通知有关人员在指定的时间参加会诊。会诊申请书放在病人住院病历的最前面备阅。会诊的主持人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会诊的参加人员等,可相应确定由病人所在科的科主任、医务科科长或医院领导主持。

6、院外会诊:本院一时不能诊治的疑难病例,由专业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并由医务科负责把较详细的会诊申请书传至相应医院的医务科。若病情危急,可直接电话邀请被邀请人,并明确会诊时间,再由医务科通知对方医院医务科。会诊由申请科的专业主任主持。必要时,携带病历,陪同病员到院外会诊。但须在医务科备案。

四、会诊根据时限要求分为普通会诊和紧急会诊。

1、普通会诊在发出会诊邀请后24小时内完成。

2、紧急会诊须在确定会诊后30分钟内执行。需要紧急会诊时,上述第三条所规定的组织程序均可简化,责任医师(主管医师、值班医师或首诊医师)应用电话通知被邀请人,之后邀请人应补发会诊通知单给被邀请会诊医师。

3、属于抢救病人生命的紧急会诊,被邀请人必须在接到通知后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会诊指定地点。

五、会诊邀请科室必须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责任医师要认真、清楚的填写会诊通知单的每项内容,尤其对通知单中的诊断意见、会诊目的、时间、地点、邀请人员、属普通或紧急会诊、申请时间等。

2、责任医师要认真、清楚的填写会诊申请书内容:包括病者姓名、住院号、病历摘要、必要的辅助检查及化验结果、初步诊断、会诊目的、书写日期等项。并根据第三条所规定的会诊邀请人权限,由申会诊邀请人审阅后亲笔签名。

3、会诊时,病人的主管医师及与被邀请会诊医师相应级别的上级医师必须全程陪同会诊并详细介绍病人的情况。如主管医师因特殊情况不能在场时,其上级医师必须指定与专人或亲自负责代替其陪同会诊的工作。如上级医师因特殊情况不能在场时,本科的二线值班医师必须在场陪同会诊。

4、责任医师要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和会诊记录,并实事求是地实施会诊意见提出的诊疗行为。

5、院内多学科会诊的主持人要在会诊结束前进行小结,明确会诊意见,并组织实施。

六、会诊被邀请人必须做好的工作:

1、未指名的普通会诊,由本院主治医师以上医师负责。

2、指名的普通会诊,原则上由指定的被邀请人负责,如被邀请不能执行,应与邀请人协商后另行安排其他医师负责。

3、紧急会诊原则由被邀请科室的本院主治医师以上医师或二线值班医师负责。

4、普通会诊在接到会诊通知后24小时内完成。紧急会诊者被邀请人须在20分钟到位。属于抢救病人生命的紧急会诊,被邀请人必须在接到通知后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会诊指定地点。

5、应邀会诊医师在会诊时须对诊疗行为的医疗质量负责,并认真书写会诊意见书。如会诊医师的技术能力难以独立解决病人的诊疗问题,会诊医师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请上级医师参与会诊工作。

出纳岗位职责 会计工作职责 会计岗位职责

稽核岗位职责 财务总监职责 出纳工作职责

篇2:五四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师职责

;?>

第四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师职责

一、在科长领导下,负责起草医院感染监控计划,并负责全院各科室医院感染病例的查询、收集、整理、汇总,填写报表上报及资料的保管。

二、掌握医院感染情况,组织设计流行病学调查,制定初步措施,并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三、掌握医院常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提出医院被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措施。

四、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的资料及其他准备工作;监测结果和控制效果定期向全院公布医院感染发病及监控情况。

五、对医院感染及起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对医院感染暴发时间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助、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六、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七、参加医院感染危重病例的会诊。

八、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九、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

十、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

药监局制度营业厅制度营业室制度

营业制度营业部制度营运制度

篇3:五四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职责

;?>

第四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职责

一、在院长、分管副院长领导下负责医院感染监督管理工作。

二、按照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计划,制定医院感染监控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

三、定期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医院感染管理情况;负责准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的资料及其议题。

四、对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五、执行各项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定期监测分析、汇总,及时公布医院感染发病和监控情况。

六、指导和参与检查各科室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措施,负责各类环境卫生、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测。

七、参与医院内消毒剂和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根据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

八、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九、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制定控制、预防措施。

十、负责宣传、讲授有关医院感染知识和医务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和培训工作。

十一、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

十二、副科长协助科长负责相应的工作。

消防预案安全预案应急预案

锅炉规程保安职责工程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转发.分享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