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公司质量记录程序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装饰公司质量记录程序

编辑:制度大全2019-03-14

1、总则

对质量记录的使用进行控制和管理,用以分析和评价产品的质量状态,并作为质量体系是否有效运行的证明。

2、职责

2.1办公室是质量体系记录的归口管理部门。

2.2技质部是施工质量记录的归口管理部门。

2.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质量记录。

3、程序概要

3.1质量记录内容包括:

a.建筑装饰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的质量检验记录(包括分供方和分承包方所提供的)

b.施工及材料试验记录

c.工程质量、隐蔽工程质量检查验收记录

d.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e.技术管理工作记录

f.质量体系运行记录

g.分承包方有关质量记录

3.2质量记录的保管

3.2.1由办公室编制公司"质量记录清单",并对各质量记录的保存期作出具体规定。

3.2.2质量记录应真实、清晰、内容完整,并有负责人签字,手续齐全。

3.2.3质量记录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电子媒体、胶片或录音带等方式。

3.2.4质量记录的贮存、保管,应作到设施适宜、防火、防虫、防鼠、防止丢失损坏。

3.2.5质量记录超保管期,由办公室提出申请,经质量记录形成部门审批后统一销毁,并列出相应的质量记录销毁清单。

3.2.6按质量记录的类别由相关部门分别保管,并便于查阅。

a.质量体系运行记录,由办公室保管

b.工程评定记录由技质部保管

施工中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质量记录由技质部保管。

3.3当合同有要求时,质量记录可提供给顾客或其代表评价时查阅。

4.支持性程序文件

Q/CS02-4.16-2000《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篇2:服装公司质量记录控制工作程序

1.目的

确保公司的质量活动留下记录并保持质量记录的真实性,监督和考核相关人员按照公司质量体系的要求进行有效运作,为管理评审和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与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相关的记录。

3.职责

3.1总经办文控员负责所有质量记录表格(正本)的编号和保存。

3.2各部门负责人或经上级指定的人员,负责本部门质量记录的控制。

4.工作程序

4.1质量记录空白表单的编制

4.1.1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自行编制质量记录空白表单草案,由文控员依据《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编码。

4.2质量记录空白表单的审批

4.2.1工厂部质量记录表单草案,需由本部门主管初审,工厂部负责人中审,总经办终审;

4.2.2其他部门质量记录表单草案,需由本部门初审,总经办终审;

4.2.3终审后的质量记录表单,经管理者代表核准后,通知文控员生效施行。

4.3质量记录空白表单的管理

4.3.1文控员应及时将新编之质量记录表单收录在"质量记录表单目录"内,并按《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做好发放和回收管理。

4.3.2质量记录表单的修改,按照《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4.4质量记录的填写要求

4.4.1质量记录表单一律用质检科统一规定的书写笔填写,一般不准用铅笔及红字书写(入库单、出货单除外)。

4.4.2填写时,内容不得遗漏,未发生项应在栏目上划"/"符号。

4.4.3要求字迹清晰,即时填写,内容真实,不得更改。

4.4.4发生填写错误必须更改时,应在需修改的内容上划单线,将修正后的内容清楚地写在旁边,并在记录表单右方的空白处签上修正者姓名和时间,不得用涂改的方式进行更改。

4.4.5传真件须复印后视同质量记录原件保存。

4.5记录的审核

4.5.1记录完成后,按规定将记录送交相应的主管审核,审核日期须明了。

4.5.2审核的重点:内容是否正确无误,有无明显的错误字段错误,填写全不全,是否易认。

4.6质量记录的管理

4.6.1质量记录的使用部门负责人或其指定的工作人员,负责规定质量记录的传递,并亲自或指导下属收集、汇总、分类整理,编制目录,装订成册。

4.6.2所有质量记录的收集应定期进行,必要时可以随时收集。

4.6.3记录的保存期限,在《质量记录表单目录表》中予以规定。超过保管期限仍需留用的,应另夹另柜存放并标识。

4.6.4质量记录应妥善保存,并由指定人员管理,以防止损坏、变质和丢失。

4.6.5因工作需要查阅记录,应先经记录保管部门负责人同意,查阅时,应保持记录完整、清洁;阅后及时交回给记录管理人员。

4.6.6质量记录转手保存时应办理登记手续。

4.6.7到了保存期的质量记录,按照《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规定的程序销毁。

5.参考文件

5.1《文件与资料管理程序》

5.2《质量记录表单目录表》

6.质量记录

6.1《质量记录保存登记表》

篇3:酒店质量文件资料和记录控制程序

酒店质量文件、资料和记录的控制

1.目的

对质量体系有关文件、资料和记录进行控制,确保各部门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并为酒店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客观证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酒店所有文件、资料(含电子媒体)和记录的控制。

3.引用标准/文件

3.1ISO9001:20004.2.3文件控制

4.2.4记录控制

4.职责

4.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

4.2总经办负责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的发放、更改、控制和管理;负责有关质量体系运行记录的监督和管理。

4.3总经办负责外来文件、资料和酒店内部行政文件资料的控制。

4.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文件和资料的编制、修订和保管,负责对本部门的质量活动进行记录,并按要求进行控制。

5.程序要求

5.1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5.1.1文件和资料的分类

本酒店文件和资料可分为内、外两部分,《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分别规定了内外部文件和资料的编制、接收、批准、分发、更改、替换及保管。

5.1.2外部文件和资料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法令、法规性文件,及行业颁发文件、顾客提交文件、供方提交文件等。

5.1.3内部文件和资料主要有质量体系文件、行政性文件和技术资料。

5.1.4《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规定了文件和资料的编号方法,各部门指派专人负责本部门文件资料的管理和归档工作。

5.1.5各部门发放的文件由最高审批者控制发放范围。

5.1.6保证与质量体系有关的场所使用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各部门要将作废的文件及时撤除,并进行适当标识和处置。

5.1.7文件更改的审批应根据文件的原审批程序进行,若原审批人不在时,可由委托人审批。

5.1.8总经办监督质量体系文件的使用,确保文件保持完整、清晰、易辩认。

5.1.9对使用的外部标准、法规实施编号、登记,确保使用有效版本。

5.2记录的控制

5.2.1酒店根据质量体系要素要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和保存足够、完整的记录,以证明生产和服务提供符合质量控制的要求,并验证体系的有效性。

5.2.2建立《记录、资料分析控制程序》,规定质量记录的标识、收集、整理、编目、查阅、归档、贮存、保管和处置等内容。

(1)记录的填写要求规范、完整并保持字迹清晰、标识明确,具备对相关活动和服务的可追溯性。

(2)及时收集、保存所有质量记录,避免损坏、遗失。

(3)质量记录保管期限应适时,对超过保存期的记录,各部门可以按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5.3文件、资料和记录可以书面或电子媒体的形式保存,但以书面形式为准,存在于电子媒体中的文件和资料不作为执行的依据。

6.相关文件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YZ/IH-QB004/2003

《记录、资料分析控制程序》YZ/IH-QB028/2003

篇4: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填写审核记录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填写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中应描述从4.1到8.5.3的全部条款,当组织对某一条款删减时,在现场审核记录中应标出条款删减的编号并说明原因,不能漏审条款。现场审核记录所填写的内容包括:现场审核到的符合和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客观事实,能够为认证机构评价组织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证据,具体要求如下:

4.1质量体系总要求

简要介绍组织按标准要求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体系,体系中所确定的过程及内审、管理评审、持续改进实施的符合性。该条款也可以在各条款审完之后综合描述。

4.2.1文件要求总则

质量体系文件层次,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数量,作业文件数量,质量记录数量。

4.2.2质量手册

简要介绍质量手册中对有关条款的删减及其符合性,过程描述的符合性,是否引用程序文件。

4.2.3文件控制

审核到的“文件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抽查质量体系文件是否经审批,是否有受控标识(抽数量不少于3个);需要文件的部门和场所是否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外来文件是否有识别标识并受到控制,是否发放到需要的部门和场所;文件更改控制的符合性;作废文件控制的符合性。

4.2.4记录的控制

审核到的“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抽查到的质量记录名称、保存期限,以及质量记录控制符合与不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的客观证据。

5.1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如何作出管理承诺,包括:顾客要求,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国家、行业标准,方针、目标、管理评审、资源保障。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如何了解到顾客的要求,如何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5.3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内容是否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制订的指导思想;如何贯彻实施;是否对适宜性进行定期评审。

5.4.1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否分解,是否包括产品要求的内容,并可测量。

5.2.4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质量体系策划方案或质量体系建立工作计划;质量体系变更时是否策划,以保持质量体系的完整性。

5.5.1职责和权限

组织内各级人员的职责是否有明确规定,各级人员是否清楚这种规定。

5.5.2管理者代表

是否指定了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是否清楚自己的职责。

5.5.3内部沟通

为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组织采取哪些内部沟通方式,如:会议、简报等。

5.6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是否符合要求,管理评审的时间和主持者;管理评审的内容(评审输入);管理评审提出的问题(评审输出);对问题的原因分析,采取、实施的改进、纠正或预防措施及有效性证实(8.5.1、8.5.2、8.5.3)。

6.1资源的提供

组织为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体系确定并提供哪些资源。

6.2人力资源(能力、意识和培训)

是否规定了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人员的“资格、能力要求”;依据所规定的“能力要求”对人员进行了能力评定;对未满足能力要求的人员采取、实施了哪些措施(如培训等);采取措施有效性评价的证据;抽查了哪些人员的培训记录或资格证书。

6.3基础设施

组织为保证产品符合要求,具备哪些设施、设备和支持性服务设施,并对其进行维护的客观证据。

6.4工作环境

为保证产品质量是否确定了工作环境的要求,对工作环境符合性实施了现场审核的客观证据。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对产品、项目或合同是否进行了策划,策划结果的证据。

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组织采取了哪些方式以确定顾客的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如:市场调研、走访顾客等。

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抽查了哪些顾客合同的评审记录(抽样量不少于3个,少于3个应说明原因),合同评审的日期和合同签订日期,参加评审者,评审内容;口头合同执行情况;合同变更的执行情况。

7.2.3顾客沟通

组织采取了哪些与顾客沟通的方式;组织在产品提供之前、提供之中、提供之后与顾客沟通的客观证据;将顾客反馈的质量信息为持续改进提供机会(8.5.1)。

7.3设计和开发

设计和开发策划、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符合和不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的客观证据。

7.4.1采购过程

是否制定了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抽查了哪些供方的什么评价记录(抽样量不少于3个,少于3个应说明原因)

7.4.2采购信息

采购文件是否规定了产品的规格、型号、执行标准、质量要求等内容,组织如何保证采购文件所规定的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

7.4.3采购产品的验证

采购产品验证的执行情况。

7.5.1生产和服务提供

组织质量体系所覆盖产品生产过程所需的控制文件和实施过程控制的证据;使用的生产设备和设备的维护情况;现场使用的测量设备;关键过程控制情况;放行和内、外部交付活动实施的符合性及售后服务的实施情况。对28F类和有现场安装过程的企业审核时,审核施工(安装)过程的记录应清楚地描述:施工现场的过程控制符合或不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的客观证据,从审核记录中能清楚地看出审核员审核了施工(安装)现场。

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特殊过程)

组织确认了哪些过程为特殊过程;特殊过程能力评定准则和进行了评价的客观证据(包括工艺、设备和操作者资格);实施过程监控的客观证据。

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在生产现场和库房审核该条款时,应记录审核到的产品名称、标识方法、标识内容等;以及采取了哪些可追溯性标识方法。

7.5.4顾客财产

如果组织没有顾客提供产品时,审核记录中在相关部门对该要素要有说明,如:“无顾客提供产品”,并在审核计划和审核报告矩阵表中有相应的安排和标识,不能漏审条款。

7.5.5产品防护

产品搬运、包装、贮存和交付过程中实施防护的客观证据。

7.6监视和测量装置

的控制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符合与不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的客观证据。

8.1测量、分析和改进-总则

为保证产品和质量体系符合性及持续改进的有效性进行策划的证实材料;采用了哪些统计技术。

8.2.1顾客满意

顾客反馈的质量信息或顾客满意调查表或市场调研证实材料等及对顾客满意度分析评价的证据和分析评价的频次和方法。利用分析结果为持续改进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机会(8.4、8.5.1、8.5.3)。

8.2.2内部审核

审核到的“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内审计划和实施内审记录,内审不合格报告,审核报告是否对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审核员的独立性、公正性。对发现的不合格是否进行了原因分析,采取、实施了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验证其实施效果。(8.5.2)。

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对关键过程进行控制的客观证据,或主管(负责)部门对执行部门进行定期检查的客观证据,或实施工序审核的客观证据。

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符合与不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的客观证据包括:检验规范及编制依据、检验记录及对“规范”的符合性、检验员资格等。

8.3不合格品控制

审核到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不合格品控制符合与不符合要求的客观证据。

8.4数据分析

对顾客满意度、产品实现过程(包括进货检验、产品加工、过程检验、最终检验)所产生数据进行分析的客观证据,并利用数据分析结果为持续改进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机会(8.5.1、8.5.3)。

8.5.1持续改进

组织通过管理评审和数据分析等活动进行持续改进和有效性评价的客观证据;是否开展了质量改进活动及实施证据。

8.5.2纠正措施

审核到的“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组织通过对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实施纠正措施并验证其有效行的客观证据。

8.5.3预防措施

审核到的“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组织通过管理评审或过程监控或数据分析等活动对潜在的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实施预防措施并验证其有效行的客观证据。

上述现场审核记录的填写要点,不是审查“记录”的唯一标准,编写的目的仅为参加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审核员提供参考,随着对ISO9001:2000标准的深入理解和质量管理体系总部对现场审核记录的进一步要求,对现场审核记录应填写内容的要求将逐步完善。

篇5:化工公司质量记录管理工作程序

化工公司质量记录管理程序

1.目的

对质量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旨在提供产品质量或法律法规达到规定要求和质

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质量记录的控制。

3.职责

ISO办公室制定本程序,相关部门配合执行。

4.定义

4.1质量记录:是指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证据,如某产品的检验记录等。

5.作业内容

5.1ISO办公室负责建立"质量记录一览表",包括名称、保存期限、保存地点等。

5.2质量记录的表格格式版本的更改与作废按《文件管理程序》执行。

5.3质量记录要求字迹端正清楚、内容详尽真实、项目填写齐全、数据可靠,各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的质量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且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质量记录的定期收集、分类编目、归档保管和查阅处理以及保存等。

5.4质量记录保存时须注意防潮、防霉、防火、防虫、防鼠以及防止丢失。

5.5因工作需要,非本部门人员查阅本部门质量记录时,需经部门主管批准。

5.6非本公司人员查阅本公司记录时,须管理者代表以上负责人批准方可。

5.7质量记录保存期满后,由各部门负责销毁,并做销毁记录在工作记录上。

6.附件

6.1附件一、质量记录一览表

7.参考文件

7.1文件管理程序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