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设备和工装控制工作程序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公司设备和工装控制工作程序

编辑:制度大全2019-03-11

公司设备和工装控制程序

⒈目的:

建立设备和工装的控制程序,确保设备和工装的过程能力。

⒉范围:

公司内所有的设备和生产用工装。

⒊职责:

3.1技术部负责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的指导工作并负责工装的设计、制造及管理工作。

3.2维护组负责设备故障的维修、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工作。

3.3生产车间工段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和日常保养。

⒋工作程序:

4.1设备的控制

4.1.1设备的管理

4.1.1.1技术部根据公司的生产发展需要,向总经理书面报告申请配置相应的设备。

①公司发展,生产产量增大;

②根据市场需要扩大加工范围;

③新产品开发、产品结构及加工工艺发生变化。

4.1.1.2技术部负责,生产部、财务部、正副总经理参加,进行分析、论证,由总经理作出配置设备的决定。

4.1.1.3技术部负责采购生产设备工作的具体实施。

4.1.1.4技术部根据合理的流程设计车间平面布置图将购置的生产设备安装就位,由车间配合调试,作好记录,交付车间使用。

①设备启封后,说明书由技术部存档;

②检查附件箱中的附件与清单是否相符,移交综合库登记入册。

4.1.1.5技术部建立公司所有设备台帐,按台帐中各栏目认真填写,并对设备进行编号和标识。

4.1.1.6技术部对设备的完好、封存、报废作出界定和标识,并监督各车间具体实施。

4.1.1.7生产车间应合理安排生产与维修的时间,确定设备负责人督促员工按《设备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4.1.1.8员工上岗必须遵守公司的设备管理制度,正确使用设备并认真进行保养和维护。

4.1.2设备故障的维修

4.1.2.1设备发生故障时,根据《设备故障维修及保养规定》来实施。

4.1.3设备的保养

本公司设备的保养实行"三级保养制",即"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分别简称为日保、一保、二保)。

4.1.3.1设备的保养,参阅《设备的故障维修及保养规定》。

4.1.3.2设备的日保工作由各车间工段长督促操作工进行。

4.1.3.3设备年度保养计划由技术部设备管理员负责制订,总经理批准后实施,技术部做好督促、检查和记录。

4.1.3.4技术部设备管理员做好设备能力测试计划表,并按计划做好设备能力的测试工作。

4.1.4关键设备的控制

本公司的外圆工序为关键工序。

4.1.4.1关键工序所使用的生产设备为关键设备,所有关键设备在使用前由技术部会同生产部门进行鉴定,并保存鉴定记录。

4.1.4.2使用关键设备的操作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并取得资格方可上岗。

4.1.4.3技术部设备管理员对关键设备需定期(每3个月一次)检查其使用性能,操作者对关键设备应进行点检,并在月末将点检记录交技术部。

4.1.4.4技术部对关键设备每年进行一次完好鉴定。

4.1.4.5关键设备的配件、易损件应保证一定的品种和数量,保证设备发生故障时的备件随时可以得到。

4.2工装的控制

4.2.1工装由技术部负责设计、制造、管理和编号标识。

4.2.2技术部根据自身的设计制造能力及市场情况决定自制、外购或定制:

①外购工装按《采购控制程序》控制;

②外购定制工装由仓库保管员验收入库,作好标识。

4.2.3工装的领用

4.2.3.1各部门根据需要凭出仓单向仓库领取所需的工装。

4.2.3.2常用工装应保持一定的储备量,若有不足使用者和仓库保管员应及时将情况反映到技术部。

4.2.4工装的日常维护

技术部设备管理员指导仓库管理员做好工装的合理摆放、防锈等工作。

4.2.5工装的修复与报废

4.2.5.1工装的修复工作由技术部设备管理员指导,实施由机电修或操作工自己进行。

4.2.5.2工装如损坏严重,修复费用较大或预计修复后维持精度时间不长时按下列职权范围作报废处理:

①普通工装的报废由各使用部门提出报技术部决定;

②特殊工装(包括大型工装)则由技术部提出报总经理审批。

4.2.5.3报废工装如有必要保留时,则存放于仓库指定位置,并作好标识;若不保留,则对报废工装作有效处理。

4.3对重大设备事故,应由设备管理员组织事故处理报总经理审批,并予记录。

4.4对不稳定的或过程、设备能力不足的特性由技术部制订反应计划。

⒌相关文件:

5.1QS/TSB20602-20**《采购控制程序》

5.3QS/TSB3090301《设备故障维修及保养规定》

5.4QS/TSB3090302《设备操作规程》

⒍相关表单

见清单。

篇2:公司生产计划控制工作程序

公司生产计划控制程序

⒈目的:

保证产品的生产按合同交货期有计划地进行。

⒉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生产安排。

⒊职责:

3.1生产部负责制订并实施生产计划。

3.2业务部负责合同信息的传递与交付的监控。

3.3其他各职责部门配合生产计划的实施。

⒋工作程序:

4.1业务部有关人员及时将所有合同信息通过需求通知单传递给生产部经理。

4.2生产计划的制订

依据销售合同订单要求及市场预测,根据公司能力、分供方能力及库存情况,由生产部拟制生产计划草稿提供总经理预审核,然后召集有关部门和生产车间负责人参加生产协调会议,在会议上确定生产计划任务、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由生产部汇总会议情况,正式制订生产计划并经总经理批准。

4.3生产计划的实施

经过批准后的正式生产计划分发到各相关部门,各部门根据计划要求组织实施,每月月底召开生产会议,总结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及布置下月计划,做好记录,记录本月完成情况和分析、提出的改进措施和下一月的生产安排。

4.4生产计划的变更

4.4.1在制造过程中用户要求更改合同,由业务部以内部信息单形式及时通知生产制造部,由生产制造部进行临时修改,修改后经总经理批准,再通知有关部门和生产车间,及时调整生产任务。

4.4.2当生产中出现异常情况上报生产部,由生产部进行临时修改,与业务部联系,并报总经理批准。

4.5业务部应建立生产反馈系统,确保100%按时交付,并统计合同的履约率。

4.5.1业务部通过反馈系统对产品的交付实现监督,参阅《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

4.5.2当发生影响产品正常交付的偶发性事故时,生产部应立即启动《偶发性事故反应计划》。

⒌相关文件:

5.1QS/TSB21501-20**《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

5.1QS/TSB3090101《偶发性事故反应计划》

⒍相关表单:

见清单。

篇3:公司统计技术控制工作程序

公司统计技术控制程序

⒈目的:

应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对定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控制过程特性,确保产品质量特性达到规定的要求。

⒉范围:

适用于质量策划、过程特性、产品特殊特性及持续改进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⒊职责:

3.1技术部负责管理统计需求的鉴别、应用和指导。

3.2各职能部门负责相应质量数据的记录、收集,负责统计技术的应用,控制过程的特殊原因变差。

3.3技术部负责对工序性能与工序能力、设备能力的统计分析与控制。

3.4管理者代表负责统计技术的需求、应用的审批。

⒋工作程序:

4.1确定统计需求

4.1.1确定统计需求的场所,应是生产要素条件已基本稳定,并且过程属于产品特性形成过程。

4.1.2控制与验证可选用的方法:

①分析原因时可用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等;

②对策拟定时可选用平均值--极差控制图;

③验证改善时可选用Cpk、Ppk计算以及直方图、控制图等;

④分析是否"异常"时,可选用直方图以及Cpk、Ppk计算。

当顾客有要求时,按顾客要求选用相应的控制或验证方法。

4.1.3技术部按照产品生产过程特性、特殊特性及顾客要求,鉴别和提出统计技术的控制与验证项目及相应记录、统计图表,上报管理者代表审核。

4.1.4统计需求部门也可向技术部提出控制与验证要求,由管理者代表批准。

4.1.5管理者代表按产品生产过程特性和产品特殊特性,作阶段性批准应用,并督促实施。

4.1.6确定下列工序为重点统计技术应用工序:

①关键工序--修磨工序

输出特性:VDp(Vd2p)、VDmp(Vd2mp)、△Cir、

控制方法:*(--)-R图、Cpk

4.2统计技术方法的培训

4.2.1公司财务部负责统计技术专题培训的组织与考核,实施部门落实教学人员。

4.2.2统计技术的专题培训着重培训"为什么做"、"做什么"、"谁来做"和"如何做"。将统计技术落到实处。

4.2.3统计技术的培训应参考《统计过程控制手册》(SPC),结合实施工序的过程实际。

4.3统计技术的实施

4.3.1初始控制准备:

①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

技术部制订"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确定初始过程控制对象、要求;

②收集数据:

实施部门应按计划要求,收集数据;

③抽样应在非常相似的条件下进行,每个子组内的变差应是普通原因造成的;

④工艺工程师按收集的数据进行*(--)-R图控制、界限及初始过程能力Cpk的计算。

4.3.2初始控制的实施:

①技术部对工序或部门实施过程控制进行指导和检查;

②实施部门操作人员按照控制要求收集数据,进行准确、如实记录及描点作图,发现异常现象及时纠正和控制。

4.3.3初始控制的分析:

①工艺工程师应在初始控制一个月至二个月时间内对过程控制进行分析,并计算该阶段的过程能力指数Cpk;

②重新计算控制界限并上报管理者代表审批,然后交还原实施部门继续按照控制界限进行控制。

4.4持续改进控制

4.4.1工序操作人员应随时纠正特殊原因变差,使过程处于稳定状态。

4.4.2工艺管理员、设备管理员应按技术部持续改进要求,对固有变差进行分析,按《过程FMEA控制程序》采取措施,不断缩小固有变差,改善过程性能。

4.5统计过程记录

4.5.1资料员对车间、工序的过程控制图按月收集,统计分析,上报管理者代表。

4.5.2其他统计控制表及质量记录,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⒌相关文件:

5.1QS/TSB21601-20**《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5.2QS/TSB20202-20**《过程FMEA控制程序》

⒍相关表单:

见清单。

篇4:公司业务计划管理工作程序

公司业务计划管理程序

⒈目的:

有利于公司发展,提高公司自身实力,确保公司内所有业务活动按计划有序进行。

⒉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的中、长期计划及年度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⒊职责:

3.1总经理主持业务计划的制订与发布。

3.2管理者代表与质保部负责质量目标、内部质量关键及运行能力指标策划。

3.3技术部负责新产品开发、工厂设施及技术改造计划。

3.4业务部负责市场调研、分析营销策略、增长趋势预测及顾客满意计划。

3.5财务部负责员工健康、人力资源开发。

3.6总经理负责组织业务计划的编写、修订与实施检查。

⒋工作程序:

4.1总经理根据原有基础及市场前景,确定业务计划目标,包括年度营销目标(含产品市场占有率)、设计开发目标、成本目标及长期规划应有的开拓市场和创品牌目标。

4.2目标确定前各部门统计本部门、本年度各种数据,供总经理确定业务计划目标。

4.3业务计划应进行分解,按时间分解为阶段性目标。各职能部门业务计划目标分解确定本部门的计划目标。

4.4业务部每半年向主要客户发放《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参阅《服务控制程序》。

4.5业务部收集政府和行业管理机关发布的本行业与顾客的统计资料。

4.6业务计划编制与评审

4.6.1业务计划为受控文件,其编制、审批、收发、更改和保管按《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执行。

4.6.2公司各部门必须制订《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每年于元旦前半个月报总经理审批。

4.6.3技术部应对公司级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使用,财务部配合列出公司质量趋势、运行能力(生产率、效率、有效性、不良质量成本)及目前关键产品与服务特征的质量水平发展趋势形成文件并于每年元月份收集同行业信息。

4.6.4管理者代表对各部门上报的业务计划内容汇总、整理,报总经理召开评审会议,评审会议参加人员:

①正、副总经理;

②各部门负责人;

③总经理指定人员。

评审内容:

①计划目标值;

②计划可行性;

③各项目标的责任人及进度要求。

4.6.5评审会议必须形成《业务计划评审记录表》,包括评审会议形成的对计划修订意见。

4.7业务计划批准发布

编写部门根据《业务计划评审记录表》对业务计划进行修改定稿,报总经理批准后发布。

4.8业务计划的实施与更改

4.8.1根据公司业务计划,各部门进行目标分解并制订或修订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实施。

4.8.2因市场等原因需要对业务计划进行重大更改时,由部门负责人向总经理提出,并按4.7进行评审。

4.9业务计划由管理者代表于每年年底组织验证,并将验证的结果形成会议记录,作为下年度业务计划的输入依据之一。

4.10制订长期计划,按本程序进行。

4.11《业务计划》、《业务计划评审记录表》、《业务计划验证记录表》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归档。

⒌相关文件:

5.1QS/TSB21601-20**《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5.2QS/TSB21901-20**《服务控制程序》

⒍相关表单:

见清单。

篇5:公司质量记录控制工作程序

公司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⒈目的:

对质量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提供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⒉范围:

适用于质量体系所有相关的记录。

⒊职责:

3.1资料员负责质量体系运行所产生的质量记录的归口管理。

3.2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所产生的质量记录的控制。

⒋工作程序:

4.1质量记录的传递与收集

4.1.1质量记录以书写文件或表格形式传递、保管。责任人填写质量记录,字迹须端正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准确,不得用铅笔填写。记录必须有责任人签名;有审批和批准栏的,必须有主管领导签名。

4.1.2如质量记录中涉及数据的更改,更改人应在记录单上签署姓名或盖章。

4.1.3质量记录每月底由各部门质量记录管理员按类别收集,作好标识,妥善保存。

4.2质量记录的编号

4.2.1质量记录的编号和表式更改根据《管理文件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4.2.2对于有规律性的质量记录,量大面广,可通过日期追溯,只规定代号。

4.2.3对于不定期使用,用量小且无法按日期追溯控制的质量记录,除按规定的代号外,同时在记录右上角手工编号:二位阿拉伯数字ΧΧ-年代号。

4.2.4对4.2.3中用量大的质量记录,除按规定代号外,在该记录右上角打印记录本身流水号。

4.2.5如同一质量记录同时有几个职能部门使用,在该记录右上角注明文件分发号。

4.3质量记录的归档与贮存

4.3.1质量记录由该记录职能部门归档,发至其他部门的质量记录由收文部门归档。

4.3.2质量记录最短的贮存期限如下:

4.4质量记录的保管和处理:

4.4.1相关质量记录的格式装订成册,统一存放。

4.4.2各部门应把质量记录保存在干燥和安全的地方,避免损坏、变质或丢失。

4.4.3质量记录可用磁盘、磁带形式保存,但必须要有备份,作好标识,并异地妥善保存。

4.4.4质量记录不外借,如顾客需要则按顾客要求经管理者代表审批才可提供原稿或复印件。

4.4.5保管期满后的质量记录由资料员填写文件销毁清单,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由资料员负责销毁。如需保留,须由该部门领导提出申清,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由该部门质量记录保管者在封面上标识"过期保存"字样,予以保存。

4.5质量记录如需换版,则在换版后的记录上标识修改状态,第一次修改为"1",以此类推,原质量记录自然作废,如需保留,则在该记录上标识"作废保留"字样。

⒌相关文件:

5.1QS/TSB20501-20**《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5.2QS/TSB20502-20**《技术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⒍相关记录:

见清单。

质量记录保存规定表

职能部门质量记录保存年限

质量管理体系QMS资料质量体系运行记录5

统计技术5

质检部检验和试验/检验报告3/15

不合格品控制3

技术部技术文件和资料同技术档案保存期限一致

设备有关资料与设备使用期限一致

工装记录现行生产服务期加一日历

生产部生产计划及生产有关报表3

采购部采购订单及修订单现行生产服务期加一日历年

业务部销售合同现行生产服务期加一日历年

服务有关资料与业务关系保持一致

生产件批准文件现行生产服务期加一日历年

计量室检测设备记录与检测设备使用期限一致

财务部培训记录与职工在职期一致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