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掘机作业安全运行规定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综掘机作业安全运行规定

编辑:制度大全2019-03-10

(1)各紧固连接螺栓必须齐全紧固符合要求,连接件齐全良好,不缺件,连接件紧固连接可靠。

(2)减速箱油位淹没最上端轴承的1/3~1/2,液压箱油位到达油位指示正常位置、各润滑脂注满油腔。

(3)炮头运行方向正确、紧固良好,螺丝盖板齐全紧固,截齿、卡簧上齐,不得缺少,液压系统无异常。

(4)各部结合面必须紧密无缝隙,各部销轴穿连、锁固良好,无松动退脱现象。履带长度合适,张紧适当(松弛度为30~50mm),转载刮板机链条张紧适当,刮板、连接环、螺栓齐全紧固,螺栓不得反穿。

(5)各液压管路排列固定整齐,使用标准U型卡连接良好,管路无挤压、扭曲变形,液压元件无漏油、漏水现象。

(6)喷雾管路穿排正确,喷雾压力保证3-4Mpa,喷雾状态良好成雾状,喷雾嘴上齐全、良好无损坏。

(7)压力表调整显示正常,压力14-16Mpa,不得过高或过低,液压元件运行平稳无噪音,试运行齿轮箱运行声音正常,无异响,无漏油、漏水现象,油温长时运行不超过70度,各轴承端部温度无异常。

(8)电机、冷却器冷却效果良好,电机无异响,长时运行外壳温度不超过65度,轴承端部温度无异常。

(9)截割头无裂纹、开焊、截齿完整,短缺数不超过总数的5%。截割臂伸缩、上下摆动,均匀灵活。行走部前进、后退、左右拐弯,灵活可靠。

(10)岩石硬度大于掘进机切割能力时,应停止使用掘进机,并采取其他措施。

(11)根据煤岩的软硬程度掌握好掘进机的推进速度,避免发生截割电机过载。如果落煤量大而造成过载时,司机必须立即停车,将掘进机退出,进行处理。严禁点动开车处理,以免烧毁电动机或损坏液压马达。

(12)维修掘进机时必须将掘进机切割落地,并断开掘进机上的电源开关和磁力起动器的隔离开关;严禁其他人员在截割臂和转载桥下方停留或作业。

(13)各油缸升降正常、无自动升降、卸压现象,前后照明设置齐全,蜂鸣器良好,电气控制正常,各开关手把齐全,灵活可靠,急停、闭锁装置灵敏有效,各种保护调整合符要求,动作灵敏,接线工艺符合要求完好无失爆,盖板齐全不变形,盖板螺栓齐全紧固不松动。

(14)掘进机必须装有只准以专用工具开、闭的电器控制开关,专用工具必须由专职司机保管。司机离开操作台时,必须断开掘进机上的电源开关。

篇2:煤电钻作业安全运行规定

(1)电煤钻主要是煤层回采及掘进工作中钻孔的工具,禁止在岩巷掘进时用电煤钻打孔。

(2)电煤钻必须装有防爆插销和使用合格的电煤钻综合保护装置。

(3)运转前要详细检查电缆接线是否正确,各部螺丝是否紧固,主轴回转方向是否正确,操作手把和后盖有良好的绝缘。接线及密封合格,电缆护套无破损。机壳无裂纹,风翅完整,风罩合格。

(4)使用中两人操作,不准用棍棒挤压,以防烧毁电机;

(5)移动电煤钻时,必须提手把,不准用拖拉电缆等进行移动;

(6)随时注意减速箱运转声音是否正常,润滑良好,温度不超过60℃。

(7)注意电煤钻风扇运转情况,有无脱落与外壳相碰现象;

(8)扶钎杆时,不准带手套。

(9)工作完毕,应切断电源,拨出防爆插销,存放在安全干燥的地方,电缆盘好、挂好。

(10)维修工要每班检查电钻防爆性能和完好,接头无松脱现象,接地良好,否则不许使用。

(11)每班要求对煤电钻开关综合保护装置进行一次试跳,要求试跳正常。

(12)煤电钻综合保护开关主、辅助接地极符合要求,严禁用铜丝、铝丝等代替煤电钻综合保护开关的熔断器。

篇3:液压瓦斯钻机作业安全运行规定

(1)钻机安装前,首先清理好钻场,钻场周围的岩石安全可靠,且具有足够的空间,通风良好。

(2)配有与钻机相适应的水源(供水量Q>200L/min,供水压力>1MPa)或压风(需压风排渣风压>0.6MPa),电源及相应的配套设备。

(3)将泵站和操纵台安放在既安全又利于操作和观察钻机工作情况的地方,泵站电机一侧应置于进风侧。

(4)在需加接钻杆时,先停止推进,再停止旋转,关闭排渣水。

(5)钻机在钻孔过程中,动力头绝不能反转,只有在加接或坼卸钻杆时,夹持器夹住钻杆后才可以反转。

(6)注意各运动部件的温升情况。轴承、油泵、马达、电动机等处的温度不得超过60℃,油温不得超过50℃,否则应停机检查并加以处理。

(7)观察各压力表所提示的压力,判断钻机是否过载。出现过载现象应调节节流阀,降低钻进速度,减少负荷;当发现回油压力超过0.8MPa时,应停机清洗或更换过滤器滤芯。

(8)观察钻机在钻进过程中的运动状态,若发现有异常声响、动力头振动过大、机架有摆动、立柱框架有晃动,应停机检查并加以处理。

(9)各操作手把应按规定的记号和规定的程序操作,换向不能过快,以免造成液压冲击,损坏机件。

(10)观察油箱的油位,当油位下降到标定位以下时,应停机加油。

(11)钻机在使用期间,必须保持清洁、完好、功能齐全、灵活可靠、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

(12)交接班时,检查各操作手把是否灵活可靠、各压力表指针是否能正确指示压力、各油管连接是否完好、有无漏油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3)钻机正常运转3个月后要对油质检查一次。若不合格,应将油全部放出,并清洗油箱,注入新的液压油。定期对运动件结合处、润滑点、导轨、轴加注润滑油。

篇4:液压锚杆钻机作业安全运行规定

(1)钻机安设在炮掘工作面时,放炮时应注意将钻机后移,以防砸坏钻机。

(2)钻机运到施工现场,把液压泵站安设在距迎头10~15米以外安全地点,进回油管按规定相应油口相连,注入上稠40~1稠化液或30号以上抗磨液压油,接通电源,按标记校对电机正反转,以防反转。

(3)打开油箱出油闸阀,检查有无泄漏、松动现象,检查泵站油箱的油位是否正确。

(4)启动电机,一名操作工扶起钻机,站在操纵机构的右边,负责将水管与切割机构的供水接头座接好;另一操作工负责操作执行机构。

(5)装好钻杆、钻头、对准钻孔,操作左手柄,启动马达旋转,进行1分钟的空载磨合试机,无异后方可开机钻孔。

(6)钻机使用时,要注意油箱油位不得低于最低油位线。严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液压油混合使用,或使用非液压油。

(7)钻孔中发现岩石卡钻或钻杆弯曲,应立即回缩,重新调整推进速度,调整方法是:在电机停转后,将泵站输出的Φ10、Φ13接头座堵死,然后短时(30S)启动电机,并分别把泵站Φ10接头座上面的压力调整为8MPa,输出Φ13接头座上的压力表调整为12MPa,调整完毕后再进行钻进操作。

(8)钻孔时,严禁电机、马达反转,以防齿轮泵,钻头损坏,操作机构左边切勿站人。

(9)每次工作完毕,必须冲洗干净钻机上的岩尘,应妥善摆放,防止损坏,切割机构上油杯每天注黄油一次,以免轴承损坏。

(10)正常情况下发现钻机速度缓慢时,检查钻头的磨损程度,及时修磨,保持锋锐。

(11)钻孔时不准戴手套握钻杆,钻孔时应合理控制支腿推进速度,以免造成卡钎、断钎、崩裂刀刃等事故。

篇5:锚索张拉机作业安全运行规定

(1)检查电动机或手动油泵中的液压油是否到位(注:加入30#以上的抗磨液压油或机械油)将两根高压油管的快速接头插入泵站卸载阀和张拉机具上的千斤顶的两只快速接头,注意:接头座的两只U型卡一定要插到位,防止高压出事故。

(2)接通电源,空载往复运行几次,以排除管路系统中的空气。

(3)使锚索(钢绞线)穿入张拉千斤顶的中心孔,以千斤顶的顶压器顶住锚索的锚具准备张拉。

(4)接通电源,启动电动油泵或手动油泵加压,旋转卸载阀上的手柄至A或B位使千斤顶油缸顶出,则锚索被张拉。注意观察油泵上的压力表得读数变化,当达到设计预应力时,应停止加压,把卸载手柄回到中位,工作锚具已张拉自动锁紧。此时换向供油,将卸载手柄反向转动加载,使张拉千斤顶油缸回缩,达到自动退锚,并退出张拉千斤顶。如果一次没有完成张拉要求,按照程序,继续二次或多次张拉,直至达到预应力张拉值为止。

(5)张拉工作前应由二人一组配合操作:一人操作油泵,一人操作张拉顶。操作人员必须了解张拉结构要求,熟悉说明书上的内容介绍方能上岗。操作时首先启动电动油泵或手动油泵空载加压进行张拉顶的收、缩试验,确保工作正常。千斤顶的顶压器通过螺纹与活塞杆连接,每次张拉前都应认真检查顶压器与活塞杆是否拧紧到位以及其它部位是否拧紧,顶压器内部弹簧和工具锚夹片等零部件是否清洁,活动自如,并要保持有足够的润滑油,张拉时,千斤顶轴线后方左右45度范围内严禁站人,以防发生意外伤害人体。每次张拉不得超过张拉缸体行程,超过时应进行多次张拉。张拉时应与钢绞线保持同一轴线。

(6)电动油泵或手动油泵在出厂时压力都已调好,使用时不宜随意调整压力,电动油泵操作时应缓慢升压,严禁高压换向。在操作过程中如出现非正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经维修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操作人员必须注意张拉时压力表读数。张拉完毕油缸回缩到位时,将卸载阀手柄调到中档。液压系统用油不得两种以上液压油混合使用,并要保持液压油的清洁,以免管路系统的堵塞,影响工作。

(7)操作人员必须精通张拉技术,爱护设备。对每班后要进行设备清洁保养,外露油嘴、接头都要套上防尘堵。定期更换液压油,(建议每张拉1000次更换一次液压油),保证设备能正常使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8)把切断器与油泵高压油管连接起来,插好油管接头座上的U型卡,将待剪的钢绞线或钢筋穿进切断器刃孔,进入手把管内,操作泵站的卸载阀手柄向切断器供压力油,慢慢切断钢绞线,反向操作卸载手柄,使切断器复位。如在井下剪切锚索钢绞线时,将手把管内注满水,以便在剪切过程中不产生火花而达到防爆效果。

(9)剪切刀钝后,切断阻力增大,应及时修磨刀刃或更换动静刀片。严禁将手伸入剪切孔内。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