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公司三违处理办法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分公司三违处理办法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7

为强化和推动安全管理,贯彻落实“三基”工作,严厉查处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以下简称“三违”)行为,规范“三违”查处,提高全员反“三违”意识,根据公司相关规定和分公司安全一号文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三违”具体内容

第一条“违章指挥”主要是指各级管理人员违反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制度和有关规定,指挥生产的行为。违章指挥具体包括: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或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指挥者未经培训上岗,使用未经安全培训的劳动者或无专门资质的人员;指挥员工在安全防护设施或设备有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冒险作业及发现违章操作不制止等。

第二条“违规作业”主要是指现场作业人员违反劳动生产岗位安全规章和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用电规程、交接班制度等以及安全生产通知、决定等作业行为。违规作业具体包括:不遵守生产现场的安全制度,进入生产现场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和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擅自动用机械、电气设备或拆改挪用设施、设备;随意攀爬高空支架等。

第三条“违反劳动纪律”主要是指员工违反劳动规则、劳动秩序、生产经营秩序,以及与劳动、工作紧密相关的其他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违反劳动纪律具体包括:不履行劳动合同及违约承担的责任,不遵守考勤与休假纪律、生产与工作纪律、奖惩制度、其他纪律等。

第二章“三违”行为

?“三违”行为系指违反“安全管理红线”、“较严重三违行为”、“一般三违行为”。

第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为“违反安全管理红线行为”。

1、违章指挥、个人违规作业造成他人死亡的。

2、起重操作中涉及人机配合时无指挥手作业的。

3、在禁火区内无措施动用明火作业的。

4、挂停止作业牌后,隐患未整改继续作业的。

5、擅自使用无劳务合同人员进行作业的。

6、擅自拆除、停用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并继续使用该设备、设施作业的。

7、钻(穿)机车(车辆)档的;翻越运行中运输皮带的;钻(翻)越斗轮机、场桥吊机供电滑触线架的。

8、违反“谁停电、谁挂牌、谁摘牌、谁送电”停送电制度的。

9、瞒报事故的。

第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为“较严重三违行为”。

1、操作特种设备人员无证上岗作业的。

2、起重作业中吊下停留(行走)或吊关过人的。

3、高空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或未按规定使用安全保护用品的。

4、在码头装卸作业(靠泊)船舶未铺设过档安全网,临水作业人员未穿救生衣或穿拖鞋的。

5、在供电设备维修维护作业时,需全部停电或邻近带电作业,不按停电技术要求规定停电、验电、安装接地线和悬挂标志牌及设置防护的。

6、违规违章动火作业的。

7、车、机床加工切削、钻、刨、铣时围围巾、戴手套、长发外露作业的。

8、机车未脱离车辆就挂接牵引车的;作业中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

9、螺旋卸车机绞笼未离开车厢,人员就进入厢内清扫车作业的。

10、预警指令未及时发布或未立即执行预警指令的。

11、防风安全装置损坏未及时发现、上报、处理的。

12、非维修时翻越停止运行运输皮带的。

13、无证擅自开动他人设备进行作业的;驾驶转向、制动等失灵状态车辆作业的。

14、生产现场作业中操作(工作)人员边操作边拨打接听手机、接发信息,以及使用移动多媒体产品的。

第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为“一般三违”行为。

一、共性违规(10)

1、进入生产作业现场不戴安全帽、穿高跟鞋;陆地作业区域穿拖鞋;皮带司机操作穿长大衣;在工作场所或侯工场所打牌。

2、生产作业中的操作人员不在规定岗位。

3、实习人员无本专业人员监管单独操作。

4、现场维修未指定专人负责。

5、冬季趸船、栈桥、机械电动设备、登高梯未按要求捆绑、铺垫防滑,未落实冬季“四防”工作措施。

6、应急停止按钮损坏;设备安全防护栏杆、扶梯、通道损坏;卸车坑道表面安全网损坏,未及时报告、修复的。

7、陆上大型设备未落实防风常态化管理;电动机械作业完毕不关闭操作室门窗。

8、在轨道上休息、距离轨道1.5米内堆放物品。

9、电动设备未发信号开机;未回信号开机;工作完未切断电源、落锁的。

10、未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检查、汇报、处理本岗位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操作违规(41)

1、大型设备作业(6)

1)、装船机臂架、溜筒,操作失误碰触船舶。

2)、螺旋机卸车作业前未检查轨道、滑触线有无障碍;未摘臂膀安全钩开机;作业中不开警示灯;作业后没有把臂膀升至安全高度,并挂好安全钩;未按规定停放在安全线内;维修保养中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

3)、门(浮)吊作业未按要求检查工属具、钢丝绳及各机构的安全可靠性,非安全状态下作业;

4)、门(浮)吊作业时指挥信号未明确起吊;起吊重量不明、被压埋货物;带棱角快口物件未垫好时起吊;吊索和附件捆绑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时起吊;在吊起的货物上进行拆卸或加固作业、带人起吊。

5)、操作失误,吊物、抓斗碰触船体,造成设备设施或船体轻微损坏;两台门机同时作业不注意观察导致碰撞。

6)、门机作业完毕应背离江面;臂杆未升至最大幅度;抓斗未落地。

2、皮带机(坑道)作业(4)

1)、坑道作业未按规定开启坑道除(降)尘设备;不带防尘口罩。

2)、用手拉皮带帮助起动;在皮带运转时,用手和棒物清除皮带和滚筒上的杂物。

3)、频繁点车、超载起动;皮带撕破、断裂、裂痕时,未及时发现停车;或发现未及时汇报、处理继续作业的。

4)、作业完毕开关箱虽上锁,钥匙遗留箱上;或将本岗位钥匙无故交给他人保管。

3、绞车司机作业(3)

1)、不按规定检查地滚、改向轮、钢丝绳;检查发现问题未汇报、处理。

2)、接到绞车信号时,未观察、确认钢丝绳两旁作业环境是否安全就绞车。

3)、作业完毕牵引小车未停至安全警示牌内。

4、流动机械(2)

1)、港区内通行不主动避让行人和车辆;超速行驶(限速15公里);违规载人;喇叭不响;夜间灯光不全上路行驶、作业;港区内道路占道作业未有专门人员监视或设立警示标牌。

2)、铲车、单斗车货斗下站人。

5、指挥手(3)

1)、作业前未对作业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存在安全隐患便指挥作业。

2)、指挥手站立的位置不当或做无关事情。

3)、清仓作业未制止乱扔工属具或其他物件;未及时制止辅助作业人员其他有碍作业的行为。

6、理货员作业?(3)

1)、未对现场作业船舶、车辆等不安全因素进行检查、对发现问题未进行纠正。

2)、未按要求作业,装载过量、偏重影响货船安全航行;未认真监督检查车门关闭情况、影响行车安全。

3)、装船作业时,擅自离开作业现场;无水手陪同看水尺,未汇报纠正的。

7、水上作业、临水作业(2)

1)、无人驳在港作业期间,未按《无人驳在港作业管理办法》进行检查的;趸船、栈桥不按规定检查的、未能根据水位涨落情况及时松紧调整锚链、栈桥,水手未配合理货员执行安全互控规定的。

2)、工作中跳跃船档(紧急、抢险情况下除外)。

8、辅助装卸(6)

1)、煤车未停稳时上下攀爬、打车门。

2)、卸干散货箱子未双勾挂门。

3)、作业完毕,未按要求检查、关闭、捆扎好车门。

4)、舱内(卸车)作业时不服从指挥手(或安全员、理货员)的指挥

5)、上船作业跳档;舱内有人时从船板随意向舱内扔铁锹、杂物和工属具。

6)、机车离开,绞车未挂前,未对车皮采取防溜措施。

9、机械维修(4)

1)、在有金属铁屑飞溅的机床上操作时,不戴防护镜;未先停车检查工件、装换刀具、测量、或清理铁屑。

2)、砂轮(切割)机无防护罩。

3)、电焊(气割)现场作业未带消防器材、气瓶摆放距离小于5米、未按要求放在作业点的上风,气割、焊作业点距离氧气瓶小于10米。在潮湿的地方电焊时,脚下未铺绝缘物。

4)、作业完毕未按要求灭绝火种,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10、建筑施工(1)

1)、项目施工,施工危险处未隔离、道路附近施工未隔离,施工材料堆放影响通行,未悬挂警告牌、夜间未设红灯示警。

11、维修电工、10KV变配电工(3)

1)、维修电工未按规定穿绝缘鞋进行低压有电测量、检查、无人监护的。

2)、未按规定穿戴绝缘用具和绝缘工具进行室外高压隔离开关操作、进行变压器放电操作的。

3)、电路维修高空作业无人监护的。

12、仓库、消防(3)

1)、未经批准使用电热器具。批准使用无责任人、过期使用未申报。

2)、松香水、油漆、油品、氧气、乙炔等危险物品未按要求进行隔离存放的、易燃仓库开关灯具未按要求配置、安装。

3)、消防灭火器材丢失、已过使用期未及时申报配备的、没有责任人、未实施检查的。

第三章“三违”查处要求

第七条各单位(部门)应实行值班巡查、夜查、日常检查制度,进一步加大反“三违”工作力度,提高反“三违”质量,重点查处违章指挥和违规作业行为,预防和杜绝“三违”行为的发生。

第八条各单位(部门)要定期对各类“三违”行为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性采取防范措施。并于每月28日前,通过OA办公平台将“三违”查处情况,报分公司安全监察部备案。

第四章“三违”责任追究

第九条对触犯公司“安全红线”行为的人员,依据公司《安全管理红线、严重三违处罚暂行办法》追究责任。

分公司各级负责人是查处“三违”行为人员的终端责任者,未按规定查处的,按分公司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十条对触犯公司“较严重三违行为”的人员,在册员工第一次待岗三个月,进“三违”学习班,学习时间不少于七天;第二次待岗六个月,进“三违”学习班,学习时间不少于一个月;第三次离岗培训一年(培训期间视同待岗);系劳务派遣工的第一次即退回劳务派遣单位。

第十一条对触犯“一般三违行为”人员,离岗培训3天(培训期间视同待岗);并扣罚300元;大型设备操作人员调离岗位,一年内不得安排相同岗位工作;同时对分管副班长、班长分别扣罚200元、100元,管理不严班组屡次出现违规现象、导致事故、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理。

第十二条触犯公司安全生产红线、严重违规、分公司一般违规人员的单位/部门,月度考核分别扣6分、4分、1分。项目工程监管不力,导致施工单位人员违规行为的,考核按同等分值扣分。

“严重违规”“一般三违行为”导致设备事故的按规定赔偿损失,处罚执行上限;造成人员轻伤以上事故的,按公司、分公司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安全监察部和基层单位/部门结合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三违”查处要求,按照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检查处理和考核。

对被举报有“三违”行为的责任人,经查实后,对相关责任人依据本办法规定追究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分公司负责解释。

本办法“安全管理红线”、“严重违规行为”系公司适用于分公司条款。原分公司“安全管理红线”及“严重违规定行为”基本已被公司收录,故分公司不再另设。

本办法自批准下发之日起执行,若之前其他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篇2:事故报告登记调查分析处理档案制度

(一)凡发生轻伤及以上(含急性中毒、中暑)的事故,均要按规定进行报告、登记、调查、分析和处理。

(二)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所在单位,应向上一级主管部门上报。重大事故,总公司必须及时,如实向上级领导部门(地方安监局)报告。

(三)事故发生后,由公司安全技术部进行登记,并组织有关人员和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原因,并采取应急救援措施,同时组织相关人员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处理。

(四)事故处理后,由安全技术部组织事故分析、总结会,对事故责任人和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并做好记录、存档工作。

(五)安全技术部对事故报告、登记、调查、分析和处理的资料,形成事故档案,并存档。

(六)安全技术部按照劳动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建立事故台帐,并做好登记、存档工作。

篇3:化工废气处理系统爆炸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摘要

通过对一起有机废气管道系统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提出了预防废气处理系统爆炸的安全对策措施,并得出了相关结论:蓄热式热力焚烧炉(RTO)等废气处理设备本身一般不会产生爆炸事故;废气处理系统产生爆炸的本质原因是有机废气浓度高于爆炸下限,并存在点火源;企业应重视废气处理系统有机废气浓度的检测和预处理,并考虑事故状态下的紧急排放和处理,确保有机废气处于安全浓度以下,消除爆炸的根源。

1.前言

化工企业的废气成分比较复杂,一般为多组份混合气体,通常具有易燃易爆性、毒害性且伴有臭味,易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严重时会引发社会群体事件。各级环保部门在多年前就提出了“零排放”的概念,要求企业对化工废气进行收集、治理。

有机废气治理常见方法有:冷凝回收法、吸收、吸附法(直接吸附法、吸附-回收法、新型吸附-催化燃烧法)、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法等。

目前化工企业常见的有机废气治理设施为蓄热式热氧化炉(RTO)。与传统的催化燃烧、直燃式热氧化炉(TO)相比,具有热效率高(≥95%)、运行成本低、能处理大风量低浓度等优点。其原理是把有机废气加热到760℃以上,使废气中的VOC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氧化产生的高温气体流经特制的陶瓷蓄热体,使陶瓷体升温而“蓄热”,此“蓄热”用于预热后续进入的有机废气,从而节省废气升温的燃料消耗。陶瓷蓄热体分成两个(含两个)以上的区或室,每个蓄热室依次经历蓄热-放热-清扫等程序,周而复始,连续工作。蓄热室“放热”后应立即引入部分已处理合格的洁净排气对该蓄热室进行清扫(以保证VOC去除率在95%以上),只有待清扫完成后才能进入“蓄热”程序。RTO技术适用于大风量、低浓度的废气治理,是目前国内治理有机废气较成熟、实用的方法。

近五六年来各级环保部门都在推广RTO技术,但由于发生过数起废气处理系统爆炸事故,且没有发布正式的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原因不明,使不少企业对废气处理系统心有余悸,不敢使用RTO技术。

本文结合一起有机废气管道系统爆炸事故来分析废气处理系统的爆炸原因,并提出了安全对策措施,以供化工企业废气处理系统的防爆设计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2.一起有机废气管道系统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2011年7月中旬某精细化工企业发生一起有机废气管道爆炸事故。该企业在查找事故原因时,意见比较分散。为进一步搞清事故原因,2011年8月2日该企业安环部经理带领工艺、设备、车间主任、车间安全员等相关人员到宁波寰球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事故原因分析研讨。宁波寰球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曾多次做过该企业的安全评价,对该企业的工艺、设备、原辅材料等比较了解。通过研讨,使我们双方对废气处理系统的爆炸事原因有了深入的认识。

2.1事故简介

2011年7月中旬上午10点50分左右,6车间主任助理和班组长在6、7车间之间西面的主道路桥架(废气管)下,突然听到一声沉闷的声响,紧接着又听到一声响声。此时发现废气管有点烟雾,响声大致在7、8车间之间的这段废气管道上。两声响声后又连着一声响声,发现8车间甲苯回收装置上的废气管道一头堵板(泄爆板)冲开并有火焰冒出。

事故发生后,企业有关部门人员马上到现场查看和处置,爆炸导致废气管上与车间对接塑料管道焊接处冲开。到现场约2分钟后发现5车间西南角处废气管道发生燃烧,经近20分钟努力将明火扑灭,无人员受伤,但造成多处管道破损。

事故发生时,三废操作人员正在甲苯回收装置的废气管道堵板冲开处下面涂设备螺丝黄油,事故过程描述与6车间主任助理、班组长的描述基本一致。

2.2事故发生时企业生产状况

8车间某产品反应釜用到的原料有:甲苯、硫酸、三氯化铝等。三氯化铝投料方式采用敞开式的人工投料,反应是在常压情况下进行的。反应过程中,反应釜不密闭,而是采用料袋将投料口堵塞的方式。8车间废气本来是由甲苯回收装置吸附后,再排入废气总管的。事故发生的当天,恰好甲苯回收装置检修停用,废气未经过甲苯吸附回收系统而直接排入废气总管内。

图1爆炸管道现场照片

5车间用到的原料有:丙酮、三氯氧磷、甲苯、异丙醇等。

6、7车间停产检修,车间废气管与总废气管已断开,并有盲板密封。当天当时无任何接近废气管道的动火作业。

2.3事故原因分析研讨

在事故分析时,我们首先要搞清是什么物质产生爆炸该物质从哪里来爆炸的要素是否具备

我们按照爆炸“四要素”(氧化剂、点火源、可燃物及浓度)的思路查找事故原因。

1)氧化剂为空气

各废气吸入口在吸入废气的同时也吸入了空气,废气管道中有大量空气,氧气(氧化剂)一直存在。

2)点火源为静电

因为废气管道为塑料材质,废气支管与总管连通为插入式三通,废气管道中气体流速较大,在直角三通等处因为尖角易产生静电(点火源)。

3)可燃物为甲苯

通过排除法确认可燃物为来自8车间某产品反应釜原料甲苯蒸汽。

4)可燃物的浓度

在我们怀疑管道中甲苯废气浓度是否超标的时候,刚好一同前来参加研讨的车间工艺员曾于2010年4月对该反应釜甲苯废气排放浓度进行过测试,笔记中测试数据记录表明:8车间反应釜废气出口管道中甲苯的含量在5%~6%(v/v)左右。甲苯的爆炸下限为1.2%(v/v),爆炸上限为7.0%(v/v),8车间反应釜废气出口管道中甲苯废气的含量处于爆炸极限之中。

5)爆炸发生时间分析

正常情况下8车间反应釜废气是先经冷凝器冷凝和活性碳吸附回收后,再排入废气总管。甲苯吸附回收装置设备和管道均为金属材质,电气防爆,设备、管道进行防静电接地。由于没有点火源,故甲苯吸附回收装置设备和管道没有发生过爆炸事故。

经过甲苯吸附回收装置后的甲苯废气浓度很低,故废气总管也没有发生过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的当天,恰好8车间废气甲苯吸附回收装置检修停用,废气未经过甲苯吸附回收系统直接排入废气总管内。此段管道为塑料管道,与总管连接为直角三通,8车间反应釜废气出口管道中甲苯的含量在5%~6%(v/v)左右。由于废气管道中甲苯气体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废气管道内气体流速较快,废气管道材质为易产生静电的塑料,而且有直角三通等处易产生静电,具备了气体爆炸发生的四个要素,因此发生了废气爆炸。

3预防废气处理系统爆炸的安全对策措施

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法、蓄热式热氧化炉(RTO)设备本身,只有在点火时,如果违反操作规程,先送气后点火才会产生爆炸。

冷凝回收法、吸收、吸附法(直接吸附法、吸附-回收法、新型吸附-催化燃烧法)、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法等废气处理设施本身一般不会产生爆炸。

废气处理系统爆炸的根本原因是废气中可燃气体的浓度处于爆炸极限同时存在点火源。

因此防止废气处理系统爆炸的主要措施,是要控制各废气吸入点吸入的各有机气体浓度小于爆炸下限,建议以爆炸下限30%(v/v)为设防值(我们在此称之为安全浓度)。

如果某点吸入的有机气体浓度过高,则应采取冷却或冷冻的方法,采用金属换热器械(如板式冷凝器)和金属管道(要防静电接地),使其中的有机气体安全地冷却成液体回流或收集到某容器,使进入废气收集系统的废气浓度降低到安全浓度。

以蓄热式热氧化炉(RTO)为例,仔细阅读其使用说明中,RTO设备生产厂家均提到只适用于低浓度(低于30%LFL)、大风量。

化工企业不仅要关注正常状况下,各废气吸入点吸入的废气浓度;更要关注非正常状态下,各废气吸入点吸入的废气浓度,例如要考虑反应器冲料、安全泄放等高浓度有机气体,大大高于爆炸下限,切不可排入只适用于低浓度有机废气处理系统,以防产生废气管道系统和处理设施发生爆炸事故。由于废气管道连接许多设备和车间,废气处理系统的爆炸事故,严重时会引起其他设备或车间的连锁反应。

对有可能产生冲料和反应失控的反应器,企业应预先研究采取安全排放的措施,首先应采取温度和压力的检测报警或连锁等安全自动化手段,防止冲料和反应失控制现象的发生;其次应设计安全泄料设施,以满足万一发生冲料事故或反应失控制安全泄放系统动作,大量有机体气体的安全泄放和处理,例如设计事故缓冲罐,甚至高空排放设施。

为防止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爆炸事故,我们建议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具体的安全对策措施:

1)要对高浓度废气进行预处理,降低排入废气处理系统的可燃物浓度,如对反应釜废气排放口设冷却或冷冻回收装置,或活性碳纤维吸附回收装置;禁止高于爆炸下限的可燃蒸汽和可燃气体排入废气管道系统。

2)在废气系统设计前,要对各废气吸入点的可燃物浓度进行检测分析,控制各废气吸入点的易燃物质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并要进行正常工作状态或非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可燃气体浓度检测。

当某废气吸入点各种工况可能吸入的可燃物浓度超过安全浓度时,要改变工艺或设备,如补充新风或进行惰性化处理。

对可能会产生废气浓度接近爆炸下限的废气支管道设置在线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和新风补充设施,在线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应和新风补充设施联锁。

3)反应釜应尽可能采用密闭式,避免有空气(氧气)进入反应釜和废气管道,降低高浓度废气中氧气含量,当然能惰性化(如充氮)更好。

4)对各车间内产生的废气进行分析,存在禁忌物质的废气应分开处理。

5)当废气管道内可能沉积危险物质时(如活性碳、叠氮化合物等)时应考虑对废气管道进行定期清洗。

6)在废气管道设计、安装时须应考虑有一定的斜度,方便积液的排除,避免积液积聚过多而导致废气管变形和残留的混合物过多,引起二次爆炸;并对废气总管内的积液进行定时排液。

7)废气管道在各危险点(如支管接入总管处)设泄爆板,以减少爆炸气体大量回冲反应釜,产生连锁反应。

8)在各车间废气支管与总管连接处采用软连接,方便事故状态下的紧急切断,或在各车间废气支管上加装阻火器,也可以在各车间设置水喷淋预处理塔(注:此水喷淋预处理塔同时还能起到阻火作用;此喷淋水应定期检测,超过规定浓度时应及时更换),预处理后排到废气总管,以防故状态下的火灾蔓延。如经济实力许可,废气管道应优先采用不锈钢材料,以便更好地消除废气管道的静电。

当企业不能承接全部废气管道采用不锈钢材料时,建议废气管道上的三通、四通(含流动方向20倍管径长度范围内)应尽可能采用不锈钢材料,并要做好防静电接地工作。

支管接入总管等三通入口,应倾斜一定角度,以使气流平缓和减少气体流动阻力,既能减小静电,也能降低消耗。

4结论

1)RTO蓄热式热力焚烧炉是明火设备,和催化氧化等废气处理设备一样,本身一般不会产生爆炸事故。

2)废气处理系统产生爆炸(废气管道爆炸、RTO蓄热式热力焚烧炉或催化氧化装置爆炸),其本质原因是其中的有机废气浓度高于爆炸下限,并存在静电、高热或明火等点火源。

3)企业在重视RTO蓄热式热力焚烧炉等废气处理设备安全自动化功能(有机废气的浓度检测和连锁)的同时,更应重视各废气吸入点有机废气浓度的检测和预处理,并考虑事故状态下的紧急排放和处理,确保整个废气处理系统所有废气吸入点吸入的有机废气浓度处于安全浓度以下,从源头上消除废气处理系统发生爆炸。

篇4:热处理区工作安全分析

单位:预制二队作业名称:管段热处理作业地点:热处理区作业负责人:综合班班长作业人员:热处理工项序基本步骤的顺序潜在的危害控制措施岗位责任人1作业前准备滑跌正确穿戴劳保用品、热处理工应持证上岗,组织工作班前会进行安全交底。热处理工2设备开机检查触电、滑跌检查热处理设备设施,特别检查设备各种线缆完好情况,清理热处理现场确保无杂物,热处理工3进行预制件热处理触电、烫伤做好安全警示工作设立警示牌和隔离带,非作业人员严禁进入作业区域,保温棉布的随意丢放,如处理过程应有专人坚守,不得触摸热处理过程中的管段。热处理工4管段切割机械伤害禁止触摸设备的旋转、行走部件,作业人员佩带护目镜。热处理工5热处理结束触电、烫伤待管件恢复常温后才能进行搬运作业,拆除的保温棉应合理收纳。热处理工6关闭设备滑跌、触电电源关闭后应检查设备确保所有设备断电。热处理工

篇5:POWER气化炉故障分析及处理程序

1前言

气化炉是将液化石油气从液态快速气化的设备。它的安全技术要求严格,一般有多种安全保障装置。在使用中遇到复杂多样的故障,尤其是电气故障,维修时要特别注意人身和设备安全。应有严格的技术措施和操作程序,以确保维修工作安全、可靠和快捷,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2气化器设备电控系统、保护系统组成及工作特性参数

*P—50型气化炉结构如图1所示。

2.1控制及保护装置组成

RTD温控稳态系统

LPG液位浮于开关系统

电源稳压系统

系统超高压保护装置

经济运行操控系统

自动/再启动系统

*R遥控报警系统

2.2工作特性

气化量:50KG/HR

工作温度:82-88℃

极限温度:90℃?

启动温度:40℃

热交换面积:0.33锖

筒体耐压:1.8MPa/cm

2.3电热特性

电源:380V,9.9Amps(线电流),3相,6.5KW

电屏蔽等级:NEMA3级(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

电路图见图2。

2.4工作过程要点

RTD温度传感器及稳态控制系统将维持炉内温度在82-88℃,液态LPG进入炉内,从加热棒上获取能量,当棒冷却时,RTD提供电信号给接触器,通电加热,电源不稳定时,控制板可自动断电。

3容易发生电气故障分析及检查步骤和处理程序

根据设备使用中常遇故障,按故障部位、现象和关联层次关系进行分析。

3.1故障分类

(1)系统不启动

(2)系统无任何反应

(3)系统开启,但不持续

(4)液相电磁阀关闭

(5)系统间歇性关闭

3.2故障状况分析及处理程序

3.3检测处理操作要领

(1)为防爆防燃烧,如必须开炉盖,应先断电,仔细消除LPG气雾,渗漏及任何残存LPG,炉旁配备灭火器。

(2)即使关机,壳体仍有可能存在高电压,只有切断电源,才可安全进行炉体内检查维修。

(3)测试交流电压VAC时,先测试线间电压,禁止从线与地间VAC开始。

(4)禁止从零地线到电源来测电流,因易造成错误读数,应反之。

(5)拨式开关须拨至箭头反方向后调试,且所有接头须从辅助插销拨出。

(6)进行满负荷电压和满负荷电流测试,误差应小于+3%。注意低电压会造成电流差别太大,导致加热器失效,接线损坏,保险丝熔断,若发生,则与厂商联系。

(7)测试液位浮子开关时,应打开控制壳体,断开控制板前部主要连接器。

(8)液位开关的更换,必须先断电源,关闭LPG入口截止阀,更换前打开出日阀,卸去气化器压力,之后再开盖拽出各种接线,拆开各电路元件。

(9)拆电磁阔前,应关闭出口阀,开入口阀,开机加热直至88℃,加热器停止加热,将LPG压回贮罐,再关机切断电源,关入口阀,开出口阀卸去炉压后,再关入口阀。压力若仍升高,表明阀漏需修理或更换。

(10)RTD是l—2,3—4插头,拨出控制板上RTD插头,测试RTD阻值应随温度变化(参见RTDT—R图,核对响应参数)。

(11)在经常停电或电力反常时,经济运行系统中自动再启动装置会在电力正常后自动启动。如因安全因素,高温或液位太高一造成关机,气化炉不会自动启动,只能手动开机。

(12)经济运行系统由压力开关控制,应检查压力开关看气化炉启动压是否小于0.35MPa。(厂家将压力开关设定于0.35MPa,当炉启动压大于0.49MPa则停机,小于0.35MPa则启动)

(13)*P遥控器可远距离控制气化炉,同时显示气化炉工作状况,又起警报作用,有NMA4*特性,当液位或温度超过极限,信号灯亮,鸣响,可明确告知故障系统。

本文对丹麦、日本、德国等进口气化炉和国产及台湾地区气化炉的检修,亦有参考价值。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