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绩效考核分流培训再上岗办法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员工绩效考核分流培训再上岗办法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7

根据集团的总体安排,为了在集团内部建立长效的动态用人机制,使岗位人员达到合理配置、合理流动、公平竞争,以达到提高全员整体素质的目的,结合我厂实际情况,特制定冶炼厂员工绩效考核分流、培训再上岗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一、员工分流原则

1、以是否能胜任或达到岗位工作标准为准进行综合评定;

2、先确定留岗人员后分流富余人员的原则;

3、机会均等、标准公平、评判公正、择优选用、任人唯贤、注重实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1、组织机构

组?长:杨锦虎

副组长:马汉杰、刘建宁、刘同俊、克俊超

成?员:各车间(科室)主任

2、监督小组成员:成保平、宋维其

3、职责

组长职责:负责全厂员工绩效考核分流、培训再上岗办法文件精神宣传和督察执行。

副组长职责:负责分管范围内员工绩效考核分流、培训再上岗办法文件精神宣传和监督执行。

成员职责:负责所管辖范围内员工绩效考核分流、培训再上岗办法文件精神宣传和执行。

监督小组职责:负责绩效考核分流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审核。

三、员工绩效考核分流办法

1、分流周期:

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全年进行四次,分别在元月、四月、七月和十月组织进行。

2、分流比例:

每年元月、四月、十月的分流人数约占本单位人数的2.5%,每年七月的分流人数约占本单位人数的5%。

注:科室因人数少,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每次分流人数,当逐次分流比例累计计算达到1人以上时,必须分流员工。

3、分流对象:

各车间通过综合考核评比后,排名在末位的员工。

注:①、班组长以上干部、新入职的统招大学生、列年来工伤人员或因公致残人员、请产假的员工不参加考核分流。

②、员工第一次分流后再上岗不满半年的可不参与下一次分流,再上岗满半年的仍按照方案参加综合考核评比。

4、分流程序:

(1)、宣传动员

各车间主任于每季首月1日前,要组织做好在岗员工绩效考核分流培训的宣传动员工作。

(2)、绩效考核分流办法

根据各车间(科室)岗位实有人数,以季度绩效考核为依据,通过综合评定的方式确定被分流对象,评定办法:从员工平日绩效(50分)、上级领导评价(20分)和员工互评(30分)三个方面进行评定,并按照规定权重计算出综合得分的办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计算平日绩效得分(50分),以月为单位,统计员工每季度的月绩效平均分,即为员工的平日绩效得分。考核项目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a、劳动纪律(25分):发生一般违纪行为,如迟到、早退、班中脱岗、干私活、看闲书、玩手机、吃零食等现象,每出现一次,扣5分;如发生重大违纪行为,如酒后上班、躺着睡觉等,每出现一次,扣20分。

b、安全(25分):发生一般违章操作,每出现一次,扣当月绩效10分;发生大的违章操作,对生产、设备造成大的影响,或造成人身伤害的,扣除当月全部绩效分。

步骤二:计算上级领导评价得分(20分),将员工按工种、班次等分组,并由其直接领导15分,间接领导5分成立评定组。按权重对每个员工以“步骤一中考核项目”为依据进行评分,评分结果即为员工的上级领导评价得分;

步骤三:计算员工互评得分(30分),以步骤二分组的员工为单位,进行小组内员工互评打分,互评以“步骤一中考核项目”为依据进行打分,每个人的互评平均分即为员工互评得分;

步骤四:将上述各组员工的平日绩效得分、上级领导评价得分、员工互评得分相加即为该员工的综合评定得分,并将员工的综合评定得分在同组中排序,择优确定该组留岗人员,末位员工即为该组分流人员。

(3)、公示分流人员名单

将经综合评定后确定的分流人员名单公示两天,员工如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厂部反映。

四、分流培训员工再上岗

根据集团分流培训实施方案中“分流培训员工,在培训结束后,综合成绩及格者,按照‘从哪个单位分流来,回到那个单位去’的原则,在每季度末前,回原单位报到上岗”。到厂报到后,厂部进行三级安全培训,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根据考核情况、个人实际情况安排岗位。

五、检查及要求

1、各车间按照编制进行人员定岗,使员工对号入座,按员工实际岗位进行评分,保证“人在哪,在哪评分”的原则。

2、各单位以厂部方案为依据,制定各自的分流方案,并报办公室存档。

3、各单位在完成对员工综合评分后,除对评分结果进行公示外,要让员工对评分结果签字确认。

4、厂部监督人员对员工分流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审核,杜绝滥用职权、营私舞弊、弄虚作假、打击报复,保证公正性和有效性,完成好员工分流的相关工作。

5、各分管副厂长对分管范围内各车间员工分流过程进行不定时督促检查。

6、各车间要将集团“优化组织机构,优化员工配置”的精神及员工分流方案等相关精神全部传达到每位员工,此项内容做为厂部检查的项目。

7、要求各车间(科室)保留员工分流资料的完整性,厂部安排人员进行检查审核。

8、要求各车间务于每年元月十四日、四月六日、七月六日、十月六日前完成员工分流各项工作,并上报厂部分流人员名单和分流培训员工登记表,经厂部审核后上报人力资源部。

篇2:宣钢公司安全绩效监测与测量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安全生产绩效监测与测量,明确测量内容及方法,获取真实可靠的测量数据,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的完善提供足够的信息。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目标的跟踪监测及所涉及的活动、场所和过程的测量。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全厂安全绩效测量和监测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

3.2安全科负责制定《安全绩效监测计划》并对全厂的安全绩效测量和监测控制的全过程进行指导、监督、总结和考核;定期组织对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执行情况,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完成的情况的监控和测量及结果进行监测。

3.3生产技术部负责特种设备的按时检测或向外委托检测及档案的归口管理,设备的维护保养使用动态。

3.4办公室负责监测测量仪器计量仪器设备的外委校准、维修及档案的归口管理。

3.5委托医疗机构负责各种职业性健康检查,负责职业病患者的治疗。

3.6各科室、车间负责本部门作业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绩效测量和监测对象的控制工作,并填写相关记录。

4、工作程序

4.1安全绩效监测计划

4.1.1《安全绩效监测计划》的制定依据

a)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

b)安全生产标准化目标的确立;

c)不可承受风险控制要求。

4.1.2安全科每年3月制定《安全绩效监测计划》计划中应包括:

a)监测的频率;

b)监测范围;

c)监测标准;

d)监测程序;

e)资源配备;

f)监测方法与技术。

4.1.3各部门按照安全科制定的安全绩效监测计划,制定本部门的安全绩效监测计划。

4.1.4安全科要每年更新监测计划,在发生重大变化时,要及时更新监测计划。

4.2安全绩效监测内容:

a)安全、健康目标;

b)各项安全、健康检查完成情况;

c)设备定期检查完成率;

d)法律、法规及标准等依从程度;

e)措施的执行情况,包括管理方案、运行控制、作业指导书等;

f)安全检查、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及建档情况;

g)个人防护用品的依从程度;

h)现场安全、健康许可依从情况;

i)职业危害检测情况;

j)安全、健康有关的数据统计、分析;

k)任务分析及任务观察情况执行情况;

l)变化管理回顾情况;

m)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情况;

n)安全、健康投入情况;

o)纠正与预防行动完成率及其效果、效率

p)培训情况;

q)持续改进标准化系统效力的情况。

4.3监测范围

安全绩效监测范围包括全厂的生产单位及科室生产经营活动。

4.4安全绩效测量的判断依据:

a)各项安全检查结果;

b)职业危害体检结果;

c)符合性评价结果;

d)设备的检测检验结果

e)事故、事件的统计分析报告;

f)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g)内部评价结果。

4.5安全绩效测量方法与要求

4.5.1安全科组织有关科室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目标、管理方案的实施及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每年定期组织一次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符合性评价。

4.5.2对职业危害性进行定期监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职业危害严重的工作场所,提出处理意见,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进行健康体检。

4.5.3根据《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管理制度》的规定,查明事故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统计、上报重伤(死亡)事故报表和月、季、年度工伤事故报表并建档。

4.5.4对各类测量与监测中发现的不符合,执行《纠正与预防措施的管理制度》

4.5.5通过需求分析,对培训情况进行统计。

4.5.6现场员工的行为抽样检查,可依照《任务观察制度》。

根据《安全生产检查管理制度》各部门采用日常安全检查表及专业检查等进行系统的作业场所检查。

4.5.7各部门应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的要求,保持本单位的安全绩效。

4.5.8安全科应在每年12月组织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覆盖范围内的相关职能科室及车间的安全绩效测量。

4.5.9测量应使用《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中的绩效模块。

4.6监测质量的保证

4.6.1监测与测量要按照有关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4.6.2监测人员必须经过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从事监测工作。

4.6.3对监测仪器定期进行校准与维护,确保监测仪器可靠性和准确性。

4.6.4测量部门根据需要向技术计划部门提交监测测量设备更新计划,经审批后,由公司供销部购置。

4.6.5保留监测的记录的与结果,并与相关人员沟通。

4.6.6各科室、车间对本部门的监测要每月进行了回顾,并及时与安全科沟通,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4.7监测结果分析及改进

4.7.1安全科负责在每年12月对本年度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安全绩效分析报告》通过绩效结果分析,制定安全绩效改进计划,安全绩效的改进应当在安全绩效分析报告中得到体现

4.7.2各部门按照《安全生产认可与奖励管理制度》《经济责任制考核细则》等执行安全奖惩考核时,应将安全绩效测量结果作为判断的依据。

篇3:企业HSE绩效考核方法

〔摘要〕HSE绩效管理是组织整体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个人、部门和组织强化管理,做好健康、安全和环保工作的管理手段。科学合理地设置考核项目和指标,明确考核主体和责任,健全考核标准和机制,坚持原则和准确开展考核工作,并将考核结果有效引用,可以极大地激励和引导个人、组织和单位完善管理措施,整改工作不足,持续提升HSE工作业绩。本文从绩效管理基本概念入手,详细介绍了HSE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系统的内涵和作用,分析了甘肃分公司绩效管理方面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就下一步如何抓好绩效管理和完善HSE绩效考核系统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HSE绩效管理系统

引言

1997年6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正式颁布了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并与1997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即HSE管理体系)。2007年8月31日,为全面提升中国石油HSE管理水平,中国石油与杜邦公司正式签署了《HSE咨询服务协议》,在HSE管理领域进行合作,拟用三年时间完善中国石油的HSE管理“三大系统”,即:HSE制度标准系统、HSE培训系统和HSE业绩考核系统。中国石油的各企业开始纷纷仿效杜邦先进安全管理经验,全面推进“三大系统”建设。三大系统既自成体系,又相互促进,有力推动HSE体系建设正常迈进,特别是HSE绩效考核系统作为体系建设的加速器和推进剂对有效提升HSE绩效管理有着深远意义。

正文

1HSE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

1.1HSE绩效管理与其内涵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对各级部门和员工进行目标指标设定、实施辅导、绩效考核、考核后续管理、绩效目标提升等持续循环的管理过程。其主要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HSE绩效管理是组织整体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组织的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工作进行目标指标设定、实施辅导、绩效考核和后续管理,实现组织HSE目标和业绩持续提升的管理过程。推行HSE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不断提高个人、部门和组织的风险控制能力,实现HSE业绩的持续提升。

绩效管理的过程通常被视为一个循环,这个循环分为四个环节,即: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与绩效反馈。

1.2应该澄清的一个问题

过去常有人把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来对待,现在看来这种做法应该是错误的。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只是对绩效管理的前期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远非绩效管理的全部。

2HSE绩效考核系统介绍

2.1什么是HSE绩效考核

所谓绩效考核,是组织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所属单位、部门或岗位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说HSE绩效考核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HSE工作目标,运用HSE管理标准,对下属单位、部门或岗位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HSE管理指标完成情况及过程管理方面的HSE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和测评并采取相应的鞭策或激励措施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各级组织和员工对HSE管理要求的执行主动性和有效性,进而改进整体HSE绩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2HSE绩效考核系统介绍

HSE绩效考核系统是随着石油企业HSE体系建设的深入发展,在近几年总结提炼的一个管理系统。它由考核主体、考核原则、考核指标、考核办法、实施程序、结果应用和绩效沟通等要素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对自身和与其并列运行的制度标准、培训系统进行控制,解决HSE体系运行控制的有效性问题,为体系建设保驾护航,确保7个一级要素和28个二级要素的得到规范运行,确保体系建设与实际工作不脱节。

3甘肃分公司HSE绩效管理的运行现状分析

3.1成功的做法

3.1.1科学合理的设定了HSE目标和指标。从上到下始终把追求“三零”(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作为奋斗目标,建立了以否决性指标、过程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HSE指标体系,采取HSE指标分解,逐级控制的管理方式,通过层层签订HSE责任书、HSE承诺书和安全生产合同,全员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HSE指标管理与个人绩效工资挂钩的管理方式,强化过程管理,使工业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交通事故呈逐步下降趋势。

3.1.2加强绩效考核。制定了较为完善的HSE绩效考核办法;修订了内容全面的月度考核标准;每季度组织一次针对基层单位的考核,注重了过程性考核指标的考核;将领导干部个人安全行动计划的落实、开展行为安全审核的频次、违章查究工作、GPS监控管理等内容纳入考核范围,让HSE绩效考核系统有效发挥作用。

3.1.3注重HSE绩效沟通与考核结果的应用。定期通过会议、文件等方式对考核情况进行通报,使所有部门和基层单位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中的不足;并通过将绩效与评先选优工作和绩效工资发放相结合,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促进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3.1.4完善激励机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评比活动,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安全星级员工”的评比活动,对评比出的先进单位、星级员工除了在各种媒体上进行表扬宣传外,还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极大地激发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

3.2存在的不足

3.2.1基层单位指标设置出现了问题。个别基层单位HSE管理在综合绩效考核总分中所占比重偏低(仅有20%),甚至有个别单位没有将HSE管理工作纳入综合业绩考核范围;少数基层单位没有将过程性管理指标纳入到过程考核项目范围中,只注重结果性指标,还有一些重要控制指标扣分过低。

3.2.2基层的配套文件不到位。一些基层单位建立HSE考核系统时工作不到位,只设立考核表,没有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和标准,造成考核结果兑现无依据,考核结果说服力差。

3.2.3衔接不到位,出现断层现象。分公司和基层单位两级都推行了HSE绩效考核,而基层队对岗位员工的绩效考核未能有效开展。

3.2.4基层单位正激励的重视不够,对HSE的考核多以负面约束为主,缺少正面激励。

4如何有效实施HSE绩效考核

4.1HSE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

4.1.1HSE目标和指标设置要求:

4.1.1.1符合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体现出企业整体运营过程中对HSE政策、原则、制度和程序的符合程度。

4.1.1.2应具有可比性,可与国内、外同行业的数据进行比较,反映出企业HSE绩效所处的水平,也可用于比较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HSE绩效的表现。

4.1.1.3应易于理解、把握和衡量,容易在整个企业内达成共识。

4.1.1.4应易于操作、容易转化成配套的行动计划,可保证管理层对完成的状态进行评估,并保持其连续性。

4.1.2HSE目标和指标设置可方法:

4.1.2.1依据HSE愿景,结合企业当前的HSE绩效,从风险影响程度和完善HSE系统的角度设定每年的HSE目标和指标。

4.1.2.2根据风险程度的不同,设定的HSE目标和指标的权重可在20%-40%范围内,每年的权重可视HSE绩效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

4.1.2.3分解指标时应采用结果性指标与过程性指标相结合,并与其管理职责和业务特性相匹配,将HSE责任书作为下达分解指标的载体。

4.1.2.4结果性指标以上级下达控制类的结果性指标为主,每年应在去年的基础持续改进。组织的结果性指标与直线主管的结果性指标是一致。

4.1.2.5过程性指标应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岗位风险和管理要素等设定。

4.1.2.6过程性指标的权重要大于结果性指标,根据不同岗位的风险差异,设定不同的过程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一般情况下,过程性指标占60%,结果性指标占40%。个人的指标分配权重方面,过程性指标与结果性指标平衡。

4.2考核主体的确定

确定考核主体是应遵从以下原则:行政正职对副职的HSE绩效负责;直线主管对下属的HSE绩效负责;职能部门对业务范围内的HSE绩效负责。

4.3坚持严格的考核原则

4.3.1HSE绩效管理应融入全面的绩效管理系统,而不可被割裂、孤立存在。

4.3.2绩效考核是激励、引导和约束员工行为的一种手段,奖惩只是组织实现HSE目标的保障措施之一,不是最终目的。

4.3.3直线主管不仅要为自身的HSE绩效负责,也要为其下属的HSE绩效负责。

4.3.4HSE绩效管理既要注重结果考核,同时也要注重过程考核。

4.3.5HSE绩效管理应有连续性和前瞻性,要长远规划,不应仅仅局限在对过去工作的关注,更应将前一阶段的HSE绩效与下一阶段的工作联系起来。

4.3.6HSE绩效管理强调每位员工的个人贡献,以及个人目标与组织整体目标和方向的一致性。

4.4采用科学的考核程序

4.5完善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

4.5.1根据上级的考核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从指标设置、考核主体、考核内容、考核原则、考核周期、考核方式、考核结果的处理、奖惩标准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制定和完善可操作的考核办法。

4.5.2根据指标体系分别设置否决性指标、结果性指标和过程性指标的考核标准,考核项目应覆盖HSE管理的主要方面;考核标准中除合理设置扣分项外,还应增加奖励加分项;考核标准应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6灵活选择考核方式

4.6.1考核的依据、标准、流程要事先公开,并且通过公告、文件、培训、解释等方式,确保员工充分理解。

4.6.2对组织宜采用集中审核和不定期专项检查的方式;对个人宜采取安全观察与沟通或面谈等方式。

4.6.3考核应客观和公正。依据统一标准,实事求是地考核评价被考核者的HSE绩效,避免主观因素影响

4.6.4直线主管根据结果性指标和过程性指标的完成情况,定期对其下属进行考核打分、登记,由被考核者签字确认。

4.7有效应用考核结果

4.7.1考核结果应和经济利益挂钩;绩效考核结果的不同应在奖金的分配上有明显的体现,使奖金的设置起到积极有效的激励作用。

4.7.2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作为“评先选优”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绩效稳定并在连续年度考核中均能达到优良者,应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培训进修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4.7.3绩效考核的结果应作为设定次年HSE目标和指标的参照依据,以实现持续改进。

4.8及时开展HSE绩效沟通

4.8.1考核结果应由直线主管及时反馈给被考核者,被考核者若有异议,有权申述,在被核实后,应当更改考核结果。

4.8.2针对考核表现不佳的组织或员工,直线主管应根据其偏离情况,与其共同分析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HSE绩效改进计划,运用指导、培训、教育等形式来引导和纠正其态度、行为和习惯,掌握正确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5应注意的几个方面问题

5.1正确认识,全面开展绩效管理

5.1.1不能混淆了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概念,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

5.1.2不能只注重对绩效完成情况的考核,及考核结果的兑现,而忽略绩效管理过程中各级员工职责界定、目标指标的有效分解及量化、与员工沟通绩效指标及考核结果、协调指导和监控绩效指标的实现,以及绩效考核的后续应用等内容。

5.1.3要实施全面有效的绩效管理,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必须保证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实施。

5.2加大考核权重,增强管理力度

5.2.1HSE绩效考核权重过低,会造成员工将领导的期望解读为生产、效益和成本控制远远重于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管理。

5.2.2HSE绩效考核权重设定的最佳实践是根据企业的管理现状及风险大小将HSE绩效考核权重设定为整体绩效考核的30~40%。

5.3正确设定目标指标,促进管理工作落实

5.3.1应根据金字塔原理,加强对金字塔底部的控制,制定未遂事件、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可记录伤害的下降率等控制指标,从而达到减少伤亡的目的。

5.3.2HSE目标指标设定的最佳实践应为既要设定结果性目标指标,又要结合实际设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过程性目标指标。

5.4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积极性

5.4.1及时肯定和奖励员工的安全行为,加强HSE的正面激励,以鼓励为主,处罚为辅,改变员工惧怕被监督、被扣分或被处分的心态是实现主动预防的关键。

5.4.2以正面激励的方法鼓励员工对安全的重视、热心、投入和贡献,由被动服从安全要求转变为主动从事安全改进,就能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从而有效提高HSE管理绩效。

5.5强化考核后续管理,发挥绩效管理作用

5.5.1绩效考核作为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企业针对员工采取什么样的绩效考核方法,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对绩效考核结果的综合运用,推动员工主动积极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如果为考核而考核的话,将会使考核工作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无法实现最终目的。

5.5.2只重处罚忽视考核兑现后续管理的作法,必然会导致考核兑现的真正目的不能实现,员工工作积极性受损伤。

5.5.3要对考核结果认真加以分析和利用,将HSE绩效考核的结果作为次年HSE目标和指标设定的参考和基础,使HSE绩效管理成为持续改进的重要方法。

结论

科学合理地设置考核项目和指标,明确考核主体和责任,健全考核标准和机制,科学开展HSE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有效引用,可以极大地激励和引导个人、组织和单位完善管理措施,整改工作不足,持续提升HSE工作业绩。

篇4:绩效评定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验证本公司安健环(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境保护)体系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保证安健环体系持续改进,确保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及环境保护目标的全面实现,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依据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

参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

本企业标准化建设要求,持续改进要求。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各二级单位参照执行。

二级单位:分公司、子公司、办事处、纳入一体化管理的控股参股公司等。

第二章机构及职责

第三条安委会主任全面负责绩效评定的工作。主持安健环体系绩效评定会议,批准绩效评定计划和评定报告。

第四条安委会办公室(简称安委办)负责报告安健环体系运行情况、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负责绩效评定工作的实施、落实、组织、协调。

第五条安委办负责绩效评定计划的拟定、收集并提供绩效评定所需的资料,负责对绩效评定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

第六条公司各相关部门负责提供定期安健环体系运行情况小结及改进建议,并负责组织和实施绩效评定整改措施计划中提出与本部门有直接相关的各项整改措施。

第三章管理内容与要求

第七条绩效评定频次和周期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绩效评定,相邻两次绩效评定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2个月。当发生下列变化时,应增加评定频次:

(一)公司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

(二)社会及相关方有强烈安全生产投诉时;

(三)发生工伤重伤及以上事故时;

(四)新、扩、改建工程项目时。

第八条绩效评定输入

(一)安委办负责收集日常评定考核的结果,纠正、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方面的信息,各部门负责向安委办提交相关资料。

(二)安委办收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执行,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的信息,各部门负责向安委办提交相关资料。

(三)各部门向安委办提交上次绩效评定提出的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情况报告,安委办汇总跟踪情况。

(四)人力资源部负责提供职业健康、劳动保护、工伤保险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六)其他相关部门收集相关标准、制度实施、安健环目标完成情况的信息。

第九条绩效评定准备

(一)安委办制定绩效评定计划,明确绩效评定时间及相关要求,提交安委会主任审定后发布。

(二)各部门按照绩效评定计划要求,向安委办提交相关资料信息(上次评定会议提出的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情况,安健环体系在本部门的运行情况,本部门安全目标实现情况等)。

(三)安委办整理相关资料信息,初步形成绩效评定报告(安健环体系运行、安全目标实现情况),提交安委会主任审核,作为上会报告材料。

第十条绩效评定实施

(一)安委会主任主持绩效评定会议。

(二)安委办主任汇报安健环体系运行、安健环目标完成情况和上次评定会议提出的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三)各相关部门就绩效评定内容进行汇报并提出改进、变更或纠正、预防措施建议交会议讨论,并纳入下一周期的安健环工作实施计划中。

第十一条绩效评定内容

(一)组织机构的适合性,包括人员和其他资源。

(二)公司内各种规章制度的符合性、执行的有效性。

(三)需要进行改进、变更的范围。

(四)未完成的工作。

(五)上次评定结论的处理情况。

(六)评定结果要明确下列事项:

1.系统运行效果;

2.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3.绩效监测系统的适宜性以及结果的准确性。

第十二条绩效评定输出

(一)安委办主任对绩效评定会议讨论情况作出结论。就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作出正式评价,分清和落实存在问题的责任部门,确定改进、变更或纠正、预防措施。

(二)安委办根据绩效评定会议记录编写评定报告,安委办主任审核、批准后,按文件发放形式发放至各部门。

第十三条评定结果运用

(一)责任部门根据绩效评定报告上的要求,负责实施改进、变更或纠正、预防措施。

(二)责任部门应将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报告安委办,重要或紧急情况应立即开始整改,并及时反馈。

第十四条绩效评定结果跟踪、验证

(一)安委办负责对改进、变更或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跟踪、检查、验证、记录,并负责在安委会会议上报告。

(二)与绩效评定有关的记录由安委办整理、归档保存。

第十五条.持续改进

(一)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绩效改进计划,并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实施,如个性化的培训等。

(二)根据评定结果和安全评价及预警,对安健环目标与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进行修改完善,制定完善安健环体系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实施计划、执行、检查、改进,不断提高安健环绩效。

第十六条绩效评定报告、改进计划、验证情况等记录,应在记录文件形成后7天内报送股份公司安委办存档备案。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制度由公司安委会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篇5:绩效考核办法

一、产量部分

1、高炉生铁产量。

考核办法:

高炉实际产量加上外围影响产量的和,作为高炉计算工资产量。

高炉应出铁量=日历时间×450×3.5。

高炉计算工资产量减去高炉应出铁量为高炉得奖产量。

1#高炉每多出1吨铁奖励工资4.835元,2#高炉每多出1吨铁奖励工资4.970元,3#高炉每多出1吨铁奖励工资5.215元,实现高炉多产多得。

本吨铁工资中正常的计划检修不再考虑增补产量,只考虑外围影响高炉休风或其他车间对高炉产量的影响。

外围休风影响按:影响休风时间(小时)×1.2×64(吨)的计算方法增补高炉产量。

外围减风影响按:影响减风时间(小时)×64(吨)×用风率(实际风量/全风量)的计算方法增补高炉产量。

其他车间对高炉的影响由影响车间对高炉车间工资进行补偿,作为对影响车间的考核。

2、烧结矿产量:

烧结矿产量以保证高炉需要的烧结矿配比72%,确保高炉不休、慢风,奖励烧结车间同于高炉产量获奖最多的高炉。若烧结造成高炉休慢风,应对高炉车间影响的产量工资进行补偿。

烧结配比低于72%时,按照代替烧结原料和烧结的差价乘以代替量的1%对烧结车间进行考核。

3、铸铁:铸铁每吨0.1元,若因铸铁车间造成高炉休慢风,铸铁车间应对高炉车间影响的产量工资进行补偿。

二、质量(考核单位,技术科:被考核单位,高炉车间、烧结车间、原料车间)

1、烧结矿二元碱度稳定率:R2±0.05为80%,每增加1%奖烧结车间300元,每降低1%罚烧结车间300元。确实因配合矿二氧化硅波动造成的仅考核原料车间。

2、转鼓指数(+6.3mm)为73%,每增加0.1%奖车间150元,每降低0.1%罚车间150元。

3、FeO8.5±1.5合格率为85%。每增加1%奖车间200元,每降低1%罚车间200元。

4、生铁[Si]≦0.85%、[S]≦0.070%合格率为96%,全月合格率每增加0.2%奖车间300元,全月合格率每降低0.2%罚车间300元。

5、原料车间配合矿中Si02进行考核,Si02±0.5%,稳定率为>92%,每降低1%罚款400元,每增加1%奖励400元/吨。若皮带计量不准,将对自控车间进行考核,考核为总数的20%。原料清底适当放宽考核。

6、原料车间焦粉粒度≦3mm百分比≧85%,每降低1%罚款200元,每增加1%奖励200元/吨。

7、原料车间白云石粒度≦3mm百分比≧90%,每降低1%罚款200元,每增加1%奖励200元/吨。

8、原料车间石灰石粒度≦3mm百分比≧90%,每降低1%罚款200元,每增加1%奖励200元/吨。

9、原料车间块矿筛后-5mm的量≦6%,每增加1%考核原料车间500元,每降低1%奖励车间500元。

10、成品烧结矿进行粒度检测,-5mm粒度组成要求小于7%,每增加1%考核500元,每降低1%奖励500元。

三、机物料及油料费用指标(考核单位:综合科;被考核单位:各车间)

各车间物资费用考核指标

车间

物资费用(元/月)

1#高炉

142400

2#高炉

142400

3#高炉

179000

电仪

45000

维修

65000

动力

250000

铸铁

453000

喷煤

93500

烧结

329000

原料

215000

除尘

12600

供料

45000

维修

57500

电仪

50000

自控

55000

合计

2134400

说明:

1、上表指标是根据各车间去年实际消耗做了相应调整。

2、高炉车间以上费用不包括耐火材料,耐火材料按实际产量吨铁10元计算费用

3、超降部分的3%作为对责任车间的考核。

4、中修费用必须有设备厂长签字认可。

5、各车间物资领用票必须有车间主任签字。

四、燃料消耗(考核单位,综合科)

1、高炉考核入炉成本

高炉入炉吨铁成本指标(元)

品种

指标(㎏)

价格

指标成本

奋斗目标(㎏)

奋斗成本

焦炭

370

1980

732.6

365

722.7

中焦

20

1699

33.98

20

33.98

煤比

160

1100

176

165

181.5

烧结

1225

1342

1644

1225

1644

球团

205

1528

313.24

205

313.24

块矿

280

1385

387.8

280

387.8

萤石

3

300

0.9

0

0

合计

2263

---

3288.52

2260

3283.22

说明:矿耗以3座高炉平均矿耗为准,配比为厂部规定的配比以此计算指标成本。超降部分乘以高炉产量的1.5%,作为对高炉车间的奖惩。

2、烧结焦粉(干基)消耗:(被考核单位:烧结车间)

必保值56公斤,每增加一公斤考核车间300元,每降低一公斤奖励300元。

3、喷煤车间全月每高炉没有停减煤事故,奖励喷煤车间350元,若造成停减煤则对高炉车间的产量和成本损失进行补偿。

五、各车间运杂费用指标分配

单位

装载机

费用(万元)

十轮

费用(万元)

东尼

费用(万元)

合计(万元)

供料

3台

10.584

2台

7.056

17.64

西料场

2台

7.056

1台

3.528

10.584

原料

2台

7.056

7.056

铸铁

3台

7.56

7.56

烧结

7.56

7.56

铁厂

1台

3.528

1台

2.52

6.048

合计

8台

28.224

3台

10.584

7台

17.64

56.448

1、每日各家使用车辆签字底票交到调度,有调度统计使用车辆时间。

2、费用降低按1%进行奖励,超出暂不作考核。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