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煤气中毒工作方案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预防煤气中毒工作方案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6

针对今年可能出现的严寒恶劣天气,为进一步做好我社区今冬明春预防燃气、煤气中毒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预防燃气、煤气中毒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工作全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属地监管;坚持安全发展,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先、综合治理”的方针,继续把安全为全年工作重点,把实现好、维护好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隐患排查、危险源监控力度,努力推进本社区消防安全监管工作的均衡发展,为全社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障。做到预防工作与生产经营的安全检查工作、外来人口的管理工作、日常的社区和物业管理工作相结合,实现“事故总量下降,不发生群死群伤,不发生责任事故”的工作目标。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安全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永欣社区成立专门预防燃气、煤气中毒工作协调小组,由社区主任王骏任组长、社区主管安全张子阳任副组长、社区民警王乾章为副组长、成员由社区其他工作人员、群防群治队伍组成。认真抓好全年预防燃气、煤气中毒工作的部署、实施、督促等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为了指导和督促辖区单位开展冬季安全工作,社区设有专门的防火工作小组。

三、任务分工

(一)认真按照街道预防燃气、煤气中毒安全工作步骤的要求,认真分析和研究我社区冬防工作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制定冬防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专门会议对我社区的冬季安全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做到详细、周密。对本社区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分类排队、逐一制定整改推进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开展冬季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我社区按各自职责分工开展隐患大排查,集中整治各种违法行动和火灾隐患,加强节日期间安全保卫工作,重点针对冬季易发生火灾事故的单位、娱乐场所、“三合一”场所、各类小企业和小经营场所等重点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大检查,真正把隐患查深查透,把隐患整改到位。

(三)开展冬季预防燃气、煤气中毒大宣传,营造氛围。

把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作为预防燃气、煤气中毒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宣传进社区活动,大张旗鼓地开展内容、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预防燃气、煤气中毒工作的新高潮,对人群推进冬防工作扎实深入开展。切实使广大群众对防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投入到防火工作中。

篇2:煤气中毒事故预防措施

1、进行煤气作业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确认制。

2、新建或大修后的设备,要进行强度及严密性实验,合格后方可投产。

3、经常检查煤气设备的严密性,防止煤气泄漏,煤气设备容易泄漏部分,应设置报警装置,发现泄漏要及时处理,发现设备冒出煤气或带煤气作业,要佩带防毒面具。

4、对与煤气有关的工作岗位和操作、检修人员进行煤气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5、进入煤气区域作业,必须有监护人,并携带便携式煤气报警仪。带煤气作业,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呼吸器瓶使用完毕,及时充瓶备用。操作后,应立即离开,并适当休息。一氧化碳含量及允许工作时间应符合如下规定:

6、要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如堵盲板、设水封等,盲板要经过试验,水封阀门不能作为单独的切断装置。煤气系统中水封要保持一定的高度,生产中要经常保持溢流。

7、在煤气设备内清扫检修时,必须将残存煤气处理完毕,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对煤气区域的工作场所,要经常进行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分析,如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时,要检查分析原因并进行处理。

8、做好设备润滑、防腐工作,做好对设备、煤气管线、阀门的巡检和专检工作,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及时上报,及时整改,整改不了的要制定防范措施。

9、煤气区域应挂有“煤气危险区域”的标志牌,发生煤气中毒时,应立即通知煤气防护站,进行抢救和处理。

6、要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如堵盲板、设水封等,盲板要经过试验,水封阀门不能作为单独的切断装置。煤气系统中水封要保持一定的高度,生产中要经常保持溢流。

7、在煤气设备内清扫检修时,必须将残存煤气处理完毕,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对煤气区域的工作场所,要经常进行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分析,如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时,要检查分析原因并进行处理。

8、做好设备润滑、防腐工作,做好对设备、煤气管线、阀门的巡检和专检工作,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及时上报,及时整改,整改不了的要制定防范措施。

9、煤气区域应挂有“煤气危险区域”的标志牌,发生煤气中毒时,应立即通知煤气防护站,进行抢救和处理。

篇3:煤气中毒事故预防

一、煤气中毒机理1.窒息性毒物的基本概念一氧化碳是剧毒性的窒息性毒物,主要是破坏人体的供氧过程,从而引起各种缺氧窒息的症状。氧气是通过机体的呼吸,经由鼻腔(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及各级细支气管到达肺泡。在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在血液中与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再经过组织中的气体交换才得以进入细胞。氧气在细胞内,由于各种呼吸酶的作用,可将糖、蛋白质、脂肪等养料转化为能量以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就是氧气的摄取、运输和利用的概要过程。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影响,都能影响机体的供氧,从而引起各种缺氧的表现。从广义上说,凡是能阻断呼吸过程的任一环节,从而造成机体缺氧的物质,均可称为“窒息性毒物”。但目前一般所指的窒息性毒物,系指一些能直接妨碍氧的供给、摄取、运输和利用,从而造成机体缺氧的物质。如最常见的三种窒息性毒物是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氰化氢(HCN)。按照致毒作用机理的不同,这些气体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1)单纯窒息性气体?其本身毒性很小和属于惰性气体,但由于它们在空气中大量存在而降低了空气中氧的相对含量,从而使血液从吸入空气中得不到足够的氧气,组织细胞的供氧量明显减少而发生机体的缺氧窒息。正常空气中氧含量为20.96%,氧含量低于17%即可发生呼吸困难,低于10%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缺氧表现见表3-12。表3-12缺氧表现空气中氧浓度/%缺氧表现空气中氧浓度/%缺氧表现17心跳加重,呼吸量增加10昏迷,失去行动能力,恶心,呕吐16眩晕6阵发性呼吸,痉挛,5~8min死亡15间歇呼吸,失去肌肉控制能力,判断力减弱<6立即死亡12判断错误,失去知觉,永久性大脑损伤属于这一类的窒息性气体常见有:二氧化碳、氮气、氩气、氖气、甲烷、乙烷、乙烯等。如在空气中甲烷浓度达到10%时,就可能造成窒息。(2)血液性窒息性气体?它主要通过对血液中红血球的血红蛋白发生恶性作用,阻碍血液的携氧功能及在组织细胞中释放氧气的能力,从而减少对组织细胞的氧气供给,造成机体的窒息。属于这一类的常见窒息性气体有:一氧化碳、苯胺蒸气等。(3)细胞窒息性气体?主要作用于细胞内的呼吸酶,使之失活,直接妨碍细胞对氧的利用,从而造成组织细胞的缺氧。属于这一类毒物主要有氰化物和硫化氢。2.一氧化碳中毒机理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其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远远大于氧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两者相差约24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解离速度很慢,相当于氧合血红蛋白解离速度的1/3600左右,这样使体内的血红蛋白失去了与氧结合的能力,即丧失了携氧的能力,因而造成机体组织缺氧。3.一氧化碳中毒程度分级中毒的轻重与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有关,而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又与中毒现场中一氧化碳浓度、接触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同时,中毒轻重程度也与中毒者的健康情况、劳动强度、高温、高湿等有密切关系。一氧化碳中毒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中毒。(1)轻度中毒?从表面上看,中毒者与一般正常人区别不大,但中毒者心跳加快,精神不振,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经吸入新鲜空气后便能使以上症状消失,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在10%~20%。(2)中度中毒?轻度中毒症状逐渐加重,病人呈嗜睡状态,并逐步进入昏迷或出现虚脱,出现面色潮红,呼吸、脉搏加快,可能有抽搐。如抢救及时也能较快苏醒,一般不留有后遗症,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在30%~40%。(3)重度中毒?昏迷程度加深,出现呼吸困难及潮式呼吸,四肢冰冷,脉搏细弱,皮肤黏膜呈樱红色,常因呼吸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并常伴有高热、脑水肿、肺水肿,此时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在50%以上。严重病例治疗后尚有可能遗留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精神失常,智力障碍,瘫痪失语等。煤气中毒的抢救与急救煤气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和急救,是减少事故伤害和损失,挽救中毒人员生命和防止事故扩大化的决定性环节与措施。①迅速将煤气中毒者及时地救出煤气危险区域,抬至空气新鲜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抢救场所应保持清静、通风,指派专人维护秩序,发生事故的岗位要清点本岗位人员。恢复后喝点浓茶,使血液循环加快减轻症状。随后可根据症状轻重对症治疗。必须贯彻先抢后救的原则。抢救事故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服从统一领导和指挥。②应立即报告煤气防护站,禁止在无防护的情况下盲目指挥和进行抢救,所有抢救人员必须戴好氧气呼吸器,抢救活动必须有2人以上在一起分组进行;氧气呼吸器发生故障或人员过度疲劳,应立即离开煤气危险区域;当抢救人员发生中毒等意外事故时,必须先抢救。事故现场设立危险区域,设立警戒线,阻止非抢救人员进入。进入煤气危险区域抢救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严禁用纱布、口罩或其他不适合防止煤气中霉的器具。③及时输氧效果较好,可加速一氧化碳排出体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送高压氧舱进一步治疗。④注射细胞色素C,可对细胞内氧化过程起重要作用以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如呼吸衰竭时应立即注射尼可刹米等。⑤中毒轻微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直接送往附近医院急救。中毒较重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应立即通知煤气防护站和医院赶到现场急救。当呼吸停止或衰竭微弱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包括举臂压胸、仰压法、口对口人工呼吸)。⑥如心跳停止可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体外心脏按摩,直至听到心音时方可进行其他方法治疗,切不可过早停止抢救。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不得用急救车送往较远医院急救。就近送往医院抢救时,途中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有医务人员护送。⑦针灸治疗,可强烈刺激以下穴位:人中、内关、合谷、足三里、涌泉、十宣等。⑧抢救所使用仪器:可采用自动苏生器、电动呼吸器,同步呼吸机等。

煤气中毒现场急救方法如下所述。1.人工呼吸方法人工呼吸有多种方法,如口对口(鼻)呼吸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和举臂压胸法,其中,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最为有效。它的优点:换气量大,比其他人工呼吸法多几倍,简单易学,便于和胸外心脏挤压配合,不易疲劳,无禁忌。(1)口对口呼吸法跪或蹲在患者一侧,一手托脖,一手捏紧鼻孔,深吸一口气再对患者的口吹气,然后松口,靠患者胸腔回缩吸气,再吸气,再吹气,反复进行。吹气用2s,患者呼气用3s,一般以抢救者的自然速度即可。口对口人工呼吸注意事项如下所述。①观察患者胸腹部,若随着吹气扩张,松气后回缩,则证明有效;否则,可能是由于吹气时没捏住鼻孔或口没盖严漏气。②吹气量以感到患者抵拒力时停止为适度。如果吹气量过大或吹气过猛或患者肺部已经胀满还用力吹,空气会进入胃,可能打嗝或听见咕噜响声,心口窝、肚脐部、左肋缘下鼓胀起来;松口时胃内容物可能逆流出来。这时应将患者脸转向一侧,将口腔擦拭干净,以免异物进入气管。用两个手指轻压喉结,通过有弹性的气管将食道压瘪,有利于预防空气进入胃内。③吹气顺利,表明呼吸道畅通。如果吹不进气,表明呼吸道被异物堵住,可从背后搂住患者胸部或腹部,两臂用力收缩,用压出的气流将气管中异物冲出,而且使患者头朝下效果更好些。④若患者口不能张开,抢救者口小盖不严漏气,患者口有外伤等,无法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可用手托住患者下巴,使之嘴唇紧闭,对鼻子吹气。⑤当患者有微弱呼吸时,吹气应在患者自行吸气开始时进行。⑥对意识丧失或停止呼吸者,应立即口对口吹气4次,同时(或吹气4次后)摸颈动脉,如无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摸颈动脉,宜用食指和中指紧贴喉结处气管向下平压,用手指腹部平稳而大面积地挤压,以查找颈动脉,手指不可竖起。摸颈动脉宜在脖子中下段,不要靠近下颌角,因颈总动脉在下颌角内侧,颈内动脉起始膨大处有颈动脉窦,按压此处有可能发生危险。⑦同时应通知医生到现场急救,可根据呼吸衰竭、循环衰竭情况进行药物急救或针灸相关穴位。患者苏醒后,应用输氧或其他人工呼吸方法进行。(2)其他人工呼吸法①采用苏生器法?利用苏生器中的自动肺,自动地交替将氧气输入患者肺内,然后将肺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抽出。适用于呼吸麻痹、窒息和呼吸功能丧失、半丧失人员的急救。②俯卧压背法?此法对有心跳而没有呼吸,不需要同时做人工心跳的情况,是一种较好的人工呼吸法。其做法是:中毒者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舌头凭借重力略向外坠,不至于堵塞呼吸道,使空气能较畅通地出入,患者一臂枕于头下,一臂向外伸开,使胸部舒展,救护者面向中毒者头侧,两腿屈膝跪在中毒者大腿两旁。救护者俯身向前,用力向下并稍向前推压,当救护者的肩膀向下移动到与中毒者肩膀成一垂直面时,就不再用力。当救护者向下向前推压过程中,将中毒者肺内的空气压出,造成呼气;然后,救护者双手放松(但手不必离开背部),身体随之向后回到原来位置,这时外部空气进入中毒者肺内,造成吸气。如此反复有节律地一压一松,每分钟16~18次。③仰卧压胸法?由于中毒者为仰卧,舌头随重力后坠容易堵塞呼吸道,因此一定要把舌头拉出固定住,如能托起下颌,则效果更好。其操作方法:中毒者取仰卧位,救护者面向中毒者头侧,屈膝跪在大腿两旁,两手分别放在中毒者的乳房处,然后俯身下压,两手向下向前做推压动作。当救护者与中毒者的肩膀接近同一垂直面时,推压停止,完成呼气动作。然后救护者双手放松,身体回到原来位置,形成吸气。如此反复有节律地一压一松,每分钟16~18次。应注意用力要适度,以免过大过猛造成骨折,孕妇和胸部、背有严重创伤者不宜采用。2.胸外心脏挤压方法:先确定按压点,在胸骨下部1/3处,即为心口窝上方尖状软骨上二指横处,也就是心脏的部位。然后两手扣住用掌跟向下按压,压下3~4cm即可放松,反复进行,每秒1次。应配合人工呼吸连续挤压,直到复苏。复苏的征兆有:恢复呼吸,瞳孔回缩,手脚晃动,睫目反射,咽唾液,面红,肌张力恢复等。如果出现上述征兆,但仍无脉搏,表明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必须继续进行胸外心脏挤压。配合人工呼吸法的做法是:一人抢救时,先吹气2次,再按压15次。两人一起抢救时,每按压5次吹气1次;吹气时不可按压。胸外心脏挤压注意事项如下所述。①只能按压胸骨下部(这里弹性大),不要按压胸骨上部或下部肋骨,以免造成骨折;也不要按压腹部,以免伤害内脏。②按压时双臂伸直,双手相互重叠,借助于身体前倾重力用掌跟适度用力向下按压,使胸骨下段与其连接的肋软骨下陷2~3cm。按压速度应根据脉搏而定,一般成人每分钟60~65次,儿童每分钟70~75次。③为增强抢救效果,可将患者双腿抬高,以利于下肢静脉血液流回心脏。④抢救应坚持到复苏,或医生诊断已无抢救价值才可以放弃。三、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煤气中毒的抢救与急救固然非常重要,但解决煤气中毒事故的根本还是预防煤气中毒。1.工程技术方面煤气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煤气泄漏。首先从根本上考虑杜绝和防止煤气泄漏,其次考虑减少或控制煤气泄漏,再次考虑采取个体防护装置。①采用和推广密封、密闭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从根本上杜绝和减少各种煤气设备、设施的泄漏,这应包括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安装、生产和维修等各个环节。②采用和推广煤气自动化、机械化技术。针对煤气人工危险作业,应根据条件尽可能采用自动化、机械化设备取代人工危险作业,如煤气机械化取样装置或自动化取样装置来取代人工煤气取样,采用机械化的插板、眼镜阀等。③采用和推广煤气安全监测和监控技术。如采用一氧化碳区域监控技术;在易于泄漏煤气的地点采用固定式或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进入煤气设备内作业,必须检测一氧化碳浓度不高于允许浓度,并加强通风。④突出强调个体防护。在煤气危险区域或经常有煤气泄漏的场所作业,或者进行人工煤气危险作业时,应严格佩戴氧气呼吸器等保护用具。2.教育方面①加强煤气专业人员的专业安全培训,包括煤气生产、净化、回收、储存、输送和使用各个环节直接有关的管理人员、设计人员、设备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煤气防护人员以及煤气工、维修工等操作人员。②加强煤气生产或使用工厂的全体职工的培训。3.管理方面①严格执行GB6222—8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和GB12710一91《焦化安全规程》,建立健全煤气安全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预防煤气中毒事故的有关制度和措施。严格遵守在煤气场所工作的安全许可时间的规定:a.CO含量不超过30mg/m3时,可较长时间工作;b.CO含量不超过50mg/m3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h;c.CO含量不超过1OOmg/m3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0.5h;d.CO含量不超过200mg/m3时,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15~20min;e.工作人员每次进入煤气泄漏区域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2h以上。②安全检查时煤气安全的基础工作,也是事故预防和预测的重要措施。

篇4:建筑施工预防煤气中毒措施

(1)宿舍内尽量避免使用煤炉取暖。

(2)保持室内良好通风状况,尤其是冬天、雨天气压低时更应注意。

(3)注意热水器或煤气等正确的使用方法及保养,并随时注意是否呈完全燃烧状态。

(4)煤气具应放在不燃烧材料上面,周围切勿放置易燃品。

(5)自动点火的煤气具在连续未点燃时,应稍等片刻,让已流出的煤气放散后再点火。

(6)经常检查连接煤气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虫咬;开关是否有异常。

(7)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是平房,要留有排风口、保证随时通风。

(8)不要躺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避免大量一氧化碳的废气侵入车内引起中毒。

篇5:冶金工厂煤气中毒及其预防措施

煤气中含大量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苯、酚、氨等。高炉煤气和发生炉煤气含一氧化碳高,吸人人体后,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素化合,使血液失去输氧能力,引起中枢神经障碍,轻者头疼、晕眩、耳鸣,恶心,呕吐,重者两腿不听指挥、意志障碍、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的昏迷以至死亡。

天然气含大量甲烷,甲烷无毒,但含量高时,氧气含量相对减少。当空气中甲烷含量达到10%以上时,人体的反应是虚弱.晕眩,进而失去知觉直至死亡。预防煤气中毒,要严格遵守煤气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首先要做到以下各点:

(1)经常检查煤气设备的严密性,防止煤气泄漏,煤气设备容易泄漏部分,应设置报警装置,发现泄漏要及时处理,发现设备冒出煤气或带煤气作业,要佩戴防毒面具。

(2)新建或大修后的设备,要进行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

(3)进入煤气设备内作业时,一氧化碳含量及允许工作时间应符合的规定。

(4)要可靠地切断煤气,如堵盲板,设水封等,盲板要经过试验,水封阀门不能作为单独的切断装置。煤气系统中水封要保持一定的高度,生产中要经常保持溢流。水封的有效高度c室内为计算压力加1000mm水柱,室外为计算压力加500mm水柱。

(5)在煤气设备内清扫检修时,必须将残存煤气处理完毕,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对煤气区域的工作场所,要经常进行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分析,如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时,要检查分析原因并进行处理。

(6)煤气区域应挂有“煤气危险区域”的标志牌。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时,应立即通知煤气救护站,进行抢救和处理。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