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泄漏事故预防处置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液氨泄漏事故预防处置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6

液氨,因其价廉的特点在制冰和冷藏行业得到广泛使用。仅以江苏省启东市为例,在沿海、沿江的6个渔业港口的200多家制冰和冷藏企业中,均采用了以氨制冷的工艺方式。液氨的危险特性,也十分明显。近5年以来,启东市共发生了液氨泄漏、爆炸事故17起,造成1人死亡、8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30余万元。基层大队如何做好液氨泄漏事故的预防和处置,意义非常重要。笔者结合近年来对多起液氨泄漏、爆炸事故的调查实践,就预防与处置方法浅谈几点拙见:

一、液氨的火灾危险性。

液氨,是一种有刺激臭味的无色有毒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易液化,一般液氨可作致冷剂,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氨气爆炸极限为15.7~27.4%。因此、氨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和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储存容器受热时也极有可能发生爆炸。

氨气能侵袭湿皮肤、粘膜和眼睛,可引起严重咳嗽、支气管痉挛、急性肺水肿,甚至会造成失明和窒息死亡。

二、液氨泄漏事故预防措施。

氨是乙类易燃气体,在适当压力下液化成液氨,一般储存于钢瓶或储罐中,在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应当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防止发生泄漏爆炸事故。

首先在储存氨的容器为压力容器,必须定期检验,钢瓶或储罐应放在阴凉通风的库棚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直射,与性质相抵触的氟、氯及酸类等危险物品分开储存。

其次是在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钢瓶及瓶阀受损,运输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能超压超量运输,运输车辆应避开高温时段,防止曝晒,同时要保护好附件阀门及液位表。

另外在氨制冷工序中,应当注意氨压缩机房的防火要求,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氨压缩机房列为乙类火灾危险的厂房,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冷库设计规范》中对氨压缩机房也有专门的设计要求,应当有足够的泄压面积,电气设备要按Q-2(1区)级防爆要求考虑,并设有紧急泄压装置及可供抢救时喷洒水雾的消火栓。配备必要的防毒面具,有条件的可配备空气呼吸器。

三、液氨泄漏事故处置措施。要注意做好几个方面:

一是根据现场情况划分警戒区,处置车辆和人员一般停靠在较高地势和上风(或侧上风)方向。

二是处置人员的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在处置泄漏或有关设备时,应穿着隔绝式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直接接触液氨时,应穿着防寒服装。紧急时也可穿棉衣棉裤,扎紧裤袖管,并用浸湿口罩捂住口鼻。

三是应迅速清除泄漏区的所有火源和易燃物,并加强通风。如是钢瓶泄漏,处置时应用无火花工具,尽量使泄漏口朝上,以防液化气体大量流淌。关阀和堵漏措施无效时,可考虑将钢瓶浸入水或稀酸溶液中,或转移至空旷地带洗消处理。

四是对泄漏的液氨应使用雾状水、开花水流驱散。处置时应尽量防止泄漏物进入水流、下水道或一些控制区。五是如发生火灾时应用雾状水、开花水流、抗溶性泡沫、砂土或CO2进行扑救,同时注意用大量的直射水流冷却容器壁。若有可能,应尽快将可移动的物品转移出火场。若出现容器通风孔声音变大或容器壁变色等危险征兆,则应立即撤退。

篇2:液氨泄漏事故防范措施

案例一:20**年7月8日2时09分,山东聊城市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这起事故共泄漏液氨约20.1吨,造成死亡13人,重度中毒24人,直接经济损失约72.62万元。

案例二:2003年7月11日22时30分,河北保定市新市区大洋冷饮厂因制冷管道与阀门联接处爆裂发生液氨泄露事故,当场死亡3人,受伤1人。

案例三:20**年9月15日13时5分,山东济宁市金乡县峄化集团金乡尿素厂尿素车间在生产中管道出现漏点,组织人员抢修时,管道爆裂,大量液氨泄露,导致3人死亡,2人重伤。

液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液氨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仅这三起事故,对于在含液氨区域工作的人们来说,无疑就是一个足够的警示。那么,在此类区域作业应注意哪些防范措施呢?

第一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二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三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四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五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就医。

篇3:防止液氨泄漏事故重点要求规范

为规范火力发电厂脱硝项目液氨系统的设计,加强氨装卸、储存、使用安全管理,有效防范氨泄漏造成的人员中毒、火灾及爆炸事故,在严格执行现行国家、行业标准的同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1总平面布置1.1氨区建(构)筑物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不同规范中的具体要求不一致时,应按照其中较为严格者执行。1.2氨区按功能划分为液氨储罐区、蒸发区、卸料区。1.3氨区应集中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一个火力发电厂内液氨储罐应集中布置,并应尽量控制液氨储罐的数量,当液氨储罐数大于3个时,应分组布置,储罐组之间相邻两个储罐的外壁间距应不小于26m[A1],否则应增设高至遮阳棚顶的防火隔墙。1.4氨区内各建、构筑物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须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中的相关要求。1.5氨区应设置不低于2.20m的非燃烧实体围墙,并设置两个或以上对角或对向布置的安全逃生门。氨区大门及逃生门均应采用阻燃实体门,向外开,内侧悬挂“安全通道”、“从此通行”标识牌。逃生门不能上锁,且应能自动关闭,门栓处设置“从此打开”提示牌。1.6氨区风向标数量不少于两个,应在液氨区最高处呈对角布置,且处于避雷设施的保护范围内。1.7液氨卸料区应尽可能设置在氨区围墙内,如受场地限制,液氨卸料区只能设于液氨区围墙外的,应在万向充装管道系统周围设置围栏。1.8万向充装管道系统周围应设置防撞桩。1.9氨区控制室和配电间出入口门不得朝向装置区。2系统配置2.1卸料压缩机应采用氨气专用压缩机,压缩机入口前必须设置气液分离器。2.2万向充装系统应使用具有防泄漏功能的干式快速接头,否则应在万向充装系统靠近卸车操作阀的位置增设止回阀。液氨储罐液相进口根部阀前应装设止回阀。2.3应尽量控制液氨储罐本体开孔数量和孔径,液相孔径不得大于DN80。2.4与液氨储罐直接连接的法兰、阀门、液位计、仪表等应在储罐顶部及一侧集中布置,且均应处于防火堤内。2.5液氨储罐本体的外接管道(含排污管)均应设双阀。罐体侧的为手动隔离阀,应尽量靠近储罐本体;另一个为自动阀,可由保护动作自动关闭止漏。2.6液氨系统的管道设计压力不低于2.16MPa,设计温度不低于50℃。与液氨储罐本体连接的第一道阀门、法兰及附件按公称压力4.0MPa选用,其他阀门、法兰及附件的公称压力应不小于2.5MPa。2.7液氨系统管道、阀门、法兰及附件的选材应符合下表要求:序号名称最低设计温度>-20℃≤-20℃1管道20号钢不锈钢2阀门不锈钢不锈钢3法兰20号钢带颈对焊突面法兰不锈钢带颈对焊突面法兰4垫片不锈钢缠绕石墨垫片不锈钢缠绕石墨垫片5连接件35CrMo全螺纹螺柱30CrMoⅡ型六角螺母35CrMo全螺纹螺柱30CrMoⅡ型六角螺母2.8液氨储罐应单独设置高高液位开关(储罐充装系数不大于0.9),自动连锁切断进料装置。2.9液氨储罐应超温、超压保护装置,超温设定值不高于40℃,超压设定值不大于1.6MPa,保护动作时能够自动联锁启动降温喷淋、切断进料。2.10液氨储罐区、蒸发区及卸料区应分别设置氨泄漏检测仪,并定期检验。氨泄漏检测仪报警值为15mg/m3(20ppm),保护动作值为30mg/m3(39ppm)。2.11液氨储罐组四周应设置高度为1m的防火堤,并设置不少于2个通往堤外的台阶。液氨储罐至防火堤内侧基脚线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3m。2.12液氨蒸发区应设置高度为600mm的围堰。蒸发器应采用水浴加热,并设置水温超温、筒内液氨液位超高及压力超高报警。2.13应在液氨储罐区、蒸发区、卸料区分别设置安全喷淋洗眼器,洗眼器的防护半径不宜大于15m,水源应采用生活水。2.14液氨区废水应输送至电厂废水处理中心,严禁排入雨水系统。宜配置2台废水泵,单台出力应不小于50m3/h[A2]。废水泵电源应来自不同电源段。2.15液氨储罐基础应设沉降观测点,每年至少观测一次。2.16氨系统管道焊缝应100%进行无损检验。3防静电、防雷措施3.1氨区入口处人体静电导除装置宜采用不锈钢管配空心球型式。地面以上部分高度为1.0m,底座应与氨区接地网干线可靠连接。3.2氨区及氨输送管道所有法兰、阀门的连接处均应设金属跨接线,跨接线宜采用4×25mm镀锌扁钢,或φ8的镀锌圆钢。3.3液氨罐体扶梯入口处应设置人体静电导除装置。3.4卸料区须设置用于槽车接地的端子箱,端子箱应布置在装卸作业区的上风向,并配置专用接地线。3.5万向充装系统两端均应可靠接地。3.6液氨区所有电气设备、远传仪表、执行机构、热控盘柜等均应选用相应等级的防爆设备,防爆结构选用隔爆型(E*-d),防爆等级不低于IIAT1。3.7附近高大建筑物防雷设施的保护范围不能覆盖氨区时,应对氨区单独设置防雷系统。4水系统设计4.1氨区水系统的设计必须由工艺、给排水、消防专业共同设计,确保与罐体直接相连的法兰、阀门、液位计及仪表等可能发生泄漏的部位均在消防喷淋覆盖范围内。4.2液氨区水系统的功能包括:罐体冷却降温、消防灭火、泄漏液氨的稀释吸收。4.3每个液氨储罐的冷却喷淋系统应单独设置,水源为工业水,喷淋强度不小于4.5L/m2·min。4.4消防喷淋水应取自高压消防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用水应取自低压消防水系统。当电厂消防水系统为共用一套管路时,消防喷淋系统与室外消火栓用水应分别从全厂消防水母管接入,且其分支母管均应设置为带有隔离阀门分段的环型管路。4.5氨区消防喷淋系统应采用喷嘴喷淋方式,且为环型布置。设计给水强度不小于9L/m2·min。液氨储罐区的消防喷淋水流量按罐体表面积计算,卸料区的消防喷淋水流量按槽车罐体表面积与万向充装系统覆盖面积之和计算。4.6在满足消防喷淋强度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氨泄漏后的吸收用水,各液氨储罐组的消防喷淋系统总流量应不小于下表规定:液氨储罐公称容积(V)V≤50m350

篇4:脱硝氨站液氨泄漏现场处置应急预案格式

1总则1.1编制目的高效、有序地做好公司脱硝氨站异常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污染范围和财产损失,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40号令)《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43号)《电力行业紧急救护工作规范》《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南通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南通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1.3?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脱硝氨站异常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2事件特征2.1危险因素及事件类型2.1.1脱硝系统液氨产品性能。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20℃、891Kpa下即可液化,并放出大量的热。液氨在温度变化时,具有较高的体积膨胀系数,满量充装液氨的储罐,在0—60℃范围内,液氨温度每升高1℃,其压力升高约1.32—1.80MPa,因而液氨储罐超装及超温极易发生安全阀动作甚至储罐爆炸。液氨(氨气)火灾爆炸危险性类别为乙类。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反应。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5.7~27.4%。如果有油脂或其它可燃物质,则更容易着火。2.1.2氨大量泄漏威胁人身安全和生命,对环境也会造成严重污染。直接影响周围人民群众的生活,严重时影响企业形象。2.2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2.2.1液氨储存区储罐附件;公司氨储罐区设有44m3液氨储罐2台,日常液氨最大储量为48.62吨,压力2.16MPa。氨储存区内有液氨储罐、液氨压缩机、氨蒸发器、氨缓冲罐、氨气吸收槽、废水池。2.2.2氨输送管道、阀门、蒸发器等;2.2.3SCR反应区;2.2事件可能发生季节、造成的危害程度2.3.1由于阀门、法兰垫长时间运行、腐蚀变化影响等有可能引发的氨漏泄突发事件。2.3.2?四季均有可能发生。2.3.3?健康危害:中毒、窒息、化学灼伤。2.3.4?环境危害:大气、土壤和水体污染。2.3.5?燃爆危险:燃烧爆炸、容器开裂和爆炸。3应急组织及职责3.1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总经理副组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成员:总经理工作部、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部、经营策划部、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部、发电部、检修部、总务部等部门主任;3.1.1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全面指挥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3.1.2值长的职责:接液氨泄漏事故后,及时通知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并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现场救援工作。3.1.3运行控制组:责任部门为发电部。负责定期巡检检测,发现液氨泄漏情况,及时汇报,确保各机组稳定运行,保证消防水供给,配合消防人员进行具体漏点位置确认。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做好运行方式的调整、故障设备的隔离和救援工作。负责液氨罐车的接卸和监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并协助处理。3.1.4消防行动组:责任部门为总务部消防队。负责现场消防喷淋、漏点检查和隔离,人员抢救搜寻、保卫警戒、人员疏散、道路管制和交通指挥引导等。3.1.5设备抢修组:责任部门为检修部。负责对漏点进行紧固和堵漏,必要时进行现场通风和排水。3.1.6安全防护组:责任部门为安全监察部。负责应急行动中安全保护措施的监督,做好事故处置工作,协助消防队进行现场的管制和疏散。3.1.7专业技术组:责任部门为生产技术部,发电部、检修部配合。负责进行事故分析,根据液氨泄漏特性,提出补救措施,为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进行大气和水质污染分析监测。3.1.8安全救护组:责任部门为总务部医务室。负责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治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模拟操作)和打120外送抢救。4?应急处置4.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4.1.1液氨泄漏突发事件发生后,值班员发现应立即汇报值长,值长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4.1.2?运行人员在值长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规程进行前期处理。4.1.3应急小组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指挥疏散现场无关人员,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4.1.4泄漏事件造成人身伤害时启动《人身伤亡应急预案》;造成火灾的启动《火灾应急预案》;造成环境污染的启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4.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4.2.1发生液氨泄漏事件时,现场人员注意观察风向标,应尽快撤离到上风口位置,戴好防护面具,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如下措施。(1)在卸液氨过程中要认真进行系统泄漏检测工作,发现有泄漏时立即停止卸氨工作,并进行处理,确保无泄漏时再继续卸氨工作。(2)当液氨发生少量泄漏时,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和防止接触氨气。处置人员应使用正压空气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堵漏处理工作。(3)如果是运输车辆泄漏,无法彻底消除时,应将车辆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4)当液氨发生大量泄漏时,所有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人员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并向上风向转移。并在泄漏区域周边150m处立即采取隔离措施,严格限制出入。(5)迅速切断氨区附近火源、电源,如有灌装作业等操作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事故扩大和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6)泄漏处置人员应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尽可能先切断泄漏源。对联通的储存罐和系统进行隔离,对泄露的系统和罐体应关闭相关的阀门及联系检修人员加装堵板等隔离操作,巡查、监视设备,做好现场的安全措施。(7)及时启动喷淋系统,加大氨气的吸收和稀释,防止大量氨气扩散,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8)处理事故时,启、停主要设备的重要操作必须有值长、班长命令方可执行。(9)当因氨区、卸氨平台漏泄事故引主机运行安全受到威胁时,应及时联系值长确保主机运行安全。(10)发现有人吸入氨气立即将吸入者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维持呼吸功能,并送医院救治。(11)警戒区内要堵截一切火源,易燃易爆品区域应尽可能不开启灯具和动用电器,以免产生火花,迅速疏散受威胁的物资。4.2.2如发生火灾时应采取如下措施:(1)报警:迅速向当地119消防、政府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2)隔离、疏散、转移遇险人员到安全区域,建立500米左右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并迅速撤离无关人员。(3)消防人员进入火场前,应穿着防化服,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氨气易穿透衣物,且易溶于水,消防人员要注意对人体排汗量大的部位进行防护。(4)小火灾时用干粉或CO2灭火器,大火灾时用水幕、雾状水或常规泡沫。储罐火灾时,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火灾距液氨储罐较近时,应及时启动喷淋系统对储罐进行降温保护。(5)切勿直接对泄漏口或安全阀门喷水,防止产生冻结。(6)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变色时应尽快撤离,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4.2.3液氨中毒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一旦氨水沾污皮肤,先用清水或2%的食醋液冲洗。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若皮肤局部出现红肿、水泡,可用2%的食醋液冲洗。(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并送医院救治。。(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若鼻粘膜受到强烈的刺激,可滴入1%的*溶液,重者应吸入糜蛋白酶。?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4)发现氨水吸入中毒者(出现呼吸道、眼、鼻、皮肤粘膜的严重刺激感,并伴随咳嗽、流涕、发痒、气促、紫绀、烦躁等症状),应让他迅速离开现场,并脱去被氨水污染的衣、裤;口服食醋50-100毫升,同时服用维生素c50毫克,每日3次;并应请医生急诊治疗,以免发生意外。4.2.4氨气爆炸极限是体积含量在15-27%并有充足的氧时。有明火,在此浓度范围内氨将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发生氨气漏泄时氨站30米以内,严禁一切明火作业。4.2.5事故处理时应密切观察废水池液位,及时进行中和排掉,避免废水池溢流。4.2.6参加抢险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带防护眼镜、穿防护服、戴橡胶手套,戴防毒面具等。在抢险过程中,参加抢险人员应站在上风口,防止氨气对人身的伤害。并通知消防队到场做好着火的扑救准备工作。4.2.7当液氨泄漏已被有效的控制并根据现场恢复情况,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应急处理情况终止。4.2.8液氨泄漏应急处置结束后,要继续设置警戒线和警戒标志,对泄漏现场进行彻底清洗和检查,检测污染情况。现场污染未彻底清除前,无关人员禁止入内。4.2.9根据现场恢复情况,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事故应急处理情况的终止,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复为正常状态。4.3事件报告流程4.3.1值长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液氨泄漏事件的基本情况、设备损坏情况以及故障设备隔离情况。4.3.2泄漏趋势无法控制时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决定请求辖区消防队及相关单位救援。4.3.3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5注意事项5.1处置液氨泄漏事故时,必须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加强个人防护,根据作业情况,穿戴防护用品。因液氨气化后大量吸热,温度很低,堵漏操作时应防止人员穿戴好严密的防化服,避免冻伤。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用砂土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进入高浓度现场时,必须配戴好防毒面具或正压呼吸器。5.2进入氨区及作业面较小的区域之前,必须看清风向,以湿手帕掩鼻,以低姿势向上风口走避,并应注意着装、用具必须符合防爆要求,避免产生静电和火花。5.3作业人员要熟悉掌握液氨的特性及危害程度,杜绝盲目作业。5.4各岗位生产人员在发现液氨系统异常事件发生后,在人身安全不受伤害的情况下要坚守本职岗位。5.5发电部应储备一定数量的人身防护用品,例如:正压式呼吸器、防酸碱工作衣、防毒面具、中和急救用药、应急照明灯等。5.6加强自身防护,避免救火导致人身伤害。5.7由于事故处理过程中所产生大量碱性废水,可通过构筑围堤收容,对附近的雨水口、地下管网入口及电缆沟进行封堵,防止造成二次污染事故6附件6.1联系方式6.1.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联系方式公司副总经理周海峰:工会主席兼总经理工作部主任沈新忠:副总工程师兼生技部主任黄晋苏:副总工程师兼安全监察部主任陈辉:党群工作部主任张捷:人力资源部主任卢克祥:经营策划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吴兵:发电部主任田玉成:检修部副主任(主持工作)郑俞国:总务部主任张云:6.1.2相关单位、部门、组织机构或人员姓名及联系方式应急中心:110火警:119急救中心:120南通市消防支队:港闸区消防三中队:南通附属医院院长办公室: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电话:6.1.3应急救援队伍信息值长电话:0513-、0513-,由值长通过公司员工通讯录联系应急救援人员。厂内救护电话:120、5260(厂内分机拨打),(手机拨打);厂外救护电话:120(外线或手机)厂内火警电话:119、5085(厂内分机拨打),(手机拨打)6.2应急物资存储表序号物资名称数量存储地点联系电话(联系人)1全面具防毒面罩7只氨储罐区(4)、一车间集控室(2);现场化验室(1)、(值长)2防酸连体服4套氨储罐区、(值长)3耐酸碱手套4副氨储罐区、(值长)4防冻手套4副氨储罐区、(值长)5长统防护靴4双氨储罐区、(值长)6气密式防化服2套氨储罐区、(值长)7防化靴2双氨储罐区、(值长)8防护眼镜4副氨储罐区、(值长)9一次性手套500只保健站(张建国)10医用口罩2000只保健站(张建国)11正压式呼吸器6套一车间集控室(2);现场化验室(1);燃料集控室(1);氨储罐区(2)、(值长)12隔热服2套一车间集控室、(值长)13隔热靴2双一车间集控室、(值长)14防毒橡胶手套10副一车间集控室、(值长)15普通防毒口罩12只一车间集控室(10);现场化验室(2)、(值长)16普通防毒面罩6只一车间集控室(8);现场化验室(2)、(值长)17急救箱(配齐常用药品)6只一车间集控室(2);化验集控室、化学试验班、燃料集控室、氨储罐区(各1只)、(值长)18电筒(应急照明灯)10把(2只)消防队(安监部)()19电源线600米安监部20照明灯具10套经营策划部仓库21救护车1辆消防队(消防值班室)22铲车或其他特种车辆10辆检修部、发电部(田玉成)(郑俞国)

篇5:某液氨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为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安全事故能力,及时、有序、科学、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企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本着“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根据单位实际,制订本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本预案适用于铜板带厂生产过程中突发液氨泄漏安全事故的处理。

2.管理职责(略)

3.管理内容与要求(略)

4.应急响应

4.1.液氨泄漏的现象:液氨泄漏时,从泄漏处冒出大量的烟雾,周围环境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泄漏处的设备、管线发冷,严重时结冰。

4.2.液氨泄漏的原因

4.2.1.液氨储罐破损;

4.2.2.液氨储罐的出口阀门密封不严泄漏;

4.2.3.各接头及压力表的安装处密封不严泄漏。

4.3.液氨泄漏的处置措施

按程序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报警电话:、。并立即采取:

4.3.1.疏散人员至上风口处,并隔离至气体散尽或将泄漏控制住;

4.3.2.切断火源,必要时切断污染区内的电源。

4.3.3.开启消防水及喷林装置对泄漏部位进行喷淋。

4.3.4.应急人员佩带好液氨专用防毒面具及手套进入现场检查原因。

4.3.5.采取对策以切断气源,或将管路中的残余部分经稀释后由泄放管路排尽。

4.3.6.在泄漏区严禁使用产生火花的工具和机动车辆,严重时还应禁止使用通讯工具。

4.3.7.参与抢救的人员应戴防护气势手套和液氨专用防毒面具。

4.3.8.逃生人员应逆风逃生,并用湿毛由、口罩或衣物置于口鼻处。

4.3.9.中毒人员应立即送往通风处,进行紧急抢救并通知专业部门。

4.4.液氨储罐泄漏处理

4.4.1.液氨储罐的处理:液氨储罐的出口阀门泄漏可能的原因为阀门处的填料阀门泄漏。处理方法是戴好防护面具及手套用消防水进行掩护将出口处的阀门关死如果仍然泄漏就需一直保持喷水,直到泄漏完毕。

4.4.2.连接管路泄漏处理:对从液氨储罐之后的泄漏,必须先关死液氨储罐的出口阀门,再进行连接处泄漏的处理,如果仍然泄漏就需用消防水进行长期喷水。

4.5.现场防护器材配置:防护服、空气呼吸器、防护手套、液氨专用防毒面具、急救药品等。

4.5.1.防护器材:消防水带、水枪(雾状水枪)、消防栓专用扳手、防护手套、液氨专用防毒面具。灭火剂可采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硫化碳、沙土。

4.5.2.环境要求:液氨区域严禁使用明火作业。

4.5.3.人员要求:作业人员懂得液氨的理化特性,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熟悉应急处理措施,能及时有效的处理液氨的泄漏事故;消防人员须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在上风处灭火。

4.6.大量氨泄漏危害特点

4.6.1.中毒:由于储罐内压力较高,泄漏到空气中,液氨迅速蒸发,而且蒸发速度非常快,会迅速占据空间,大量气氨在空气中蔓延,会使人中毒。

4.6.2.着火:大量泄漏的氨气,如遇上明火,会发生燃烧。

4.6.3.爆炸:大量泄漏的氨气,没有接触到明火,或者没有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暂时不会爆炸。但当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4.6.4.灼伤: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和皮肤灼伤。

4.6.5.冻伤:液氨从容器内泄漏出来后,由于压力变化,液氨开始气化,同时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下降,如接触人员,易造成人体皮肤冻伤。

4.7.泄漏的健康危害

4.7.1.侵入途径:吸入、冻伤。

4.7.2.健康危害:低浓度吸入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引起化学性肺炎及灼伤。

4.7.3.急性中毒:轻度者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刺激反应,现出鼻炎、喉炎、气管炎;可能有角膜及皮肤灼伤。重者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呼吸道粘膜细胞脱落、气道阻塞而窒息,可有中毒性肺水肿和肝损伤。氨可引起呼吸停止。如溅入眼内,可致晶体浑浊,角膜穿孔,甚至失明。

4.8.急救措施

4.8.1.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4.8.2.呼叫120或者其他急救医疗服务中心。

4.8.3.皮肤或眼睛不慎于接触到该物质要立即用清水进行冲洗至少20分钟。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