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及四口防护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三宝及四口防护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5

1.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品必须按合肥市建设安全技术协会颁发的准用证名录,由施工单位验证后购买,确保安全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2.施工现场必须实行封闭式管理,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且佩带正确。

3.通道口必须防护严密,用双层竹笆绑扎顶棚,以防高处坠物。双层竹笆的间距高度不少于500mm,以便减小坠物的冲击力。

4.楼梯口必须用毛竹或钢管绑扎防护栏杆,横杆必须绑扎两道,栏杆高度不低于1200,且每层安装照明灯,保证足够的亮度。

5.预留洞口,坑井防护必须定型化、工具化。夜间设红灯示警,洞口及坑井上要采用φ14钢筋,间距150的焊接钢筋网片,网片上用胶板铺盖严密,固定牢固,设专人定期检查。

6.阳台、楼板、屋面等临边防护应严密,外脚手架必须按超高建筑楼层1500搭设。

7.本工程脚手架外侧采用满挂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安全网的规格材质应符合有关规定,且安全网应取得合肥市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准用证。

8.高空作业必须系挂安全带,安全带系挂时应高挂低用,防止摆动碰撞,绳子不能打结,钩子要挂在连接环上。在攀登和悬挂作业中,应有牢靠的挂钩处,严禁只在腰间佩挂而设在固定的设施上栓挂钩环。

篇2:三宝四口安全防护方法及要求

“三宝”安全防护方法技术要求:

为确保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及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针对事故多发部位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式施工中必须的条件,本项目部结合经验和要求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一、安全帽

1、在发生物体打击的事故分析中,由于部戴安全帽而造成伤害者占事故总数的90%,无论工地有多少人员,只要有一人部戴安全帽,就存在着被落物打击而造成伤亡的隐患。

2、关于安全帽的标准

(1)安全帽式防冲击的主要用品,它式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帽壳和帽衬缓冲结构组成。可以随和分散落物的冲击力,并保护或减轻由于高出坠落头部先着地面的撞击伤害。

(2)人体颈椎冲击随能力式有一定限度的,国际规定:用5kg钢锤自1m高度落下进行冲击试验。头模所受冲击力的最大值部应超过500kg;耐穿透性能3kg钢锥自1m高度落下进行试验,钢锥不应与头模接触。

(3)帽壳采用半球形,表面光滑,易于滑走落物。前部的帽舌尺寸为10~55mm,其余部分的帽沿尺寸为10~35mm。

(4)帽衬顶端至帽壳顶内面的垂直间距20~25mm,帽衬至帽壳内侧面的水平间距为5~20mm

(5)安全帽在保证随冲击力的前提下,要求越轻越好,重量部应高过400g。

(6)每顶安全帽上应有:制造厂名称、商标、型号;制造年、月:许可证编号。每顶安全帽出厂时,必须有检验部门批量验证和工厂检验合格证。

3、佩戴安全帽时,必须系紧下颚系带,防止安全帽坠落失去防护作用,不同头型或冬季佩戴在防寒帽外时,应随头型大小调节紧牢帽箍,保留衬与帽壳之间缓冲作用的空间。

二、安全网

1、工程施工过程中,为防止落物和减少污染,必须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对建筑物建造全封闭。

(1)外脚手架施工时,在落地式单排或双排脚手架的外派杆,随脚手架的升高用密目网封闭。

(2)黑脚手架施工时,在建筑物外侧距离10cm搭设单排脚手架,随脚手架升高(高出作业面1.5m)用密目网封闭。当防护架距离建筑物尺寸较大时,应同时做好脚手架与建筑物每层之间的水平防护。

(3)当采用升降脚手架或悬挑脚手架施工时,除用密目网将升降脚手架或悬挑脚手架进行封闭外,还应对下部暴露出的建筑物的门窗等孔洞及框架柱之间的临边,按临边防护的标准进行防护。

2、关于密目式安全立网

(1)密目式安全网用于立网,其构造为:网目密度部应低于2000目/100c㎡。

(2)耐贯穿性试验。用长6m,宽18m的密目网,紧绑在地面倾斜30°的试验框架上。网面绷紧。将直径48~51mm、重5kg的脚手管,距框架中心3m高度自由落下、钢管部贯穿为合格标准。

(3)冲击试验。用长6m宽1.3m的密目网,绷紧在刚性试验水平架上。将长100cm。低面积2800c㎡,重100kg的人形砂包方向为长边平行于密目网的长边,砂包位置为距网中心高度1.5m自由落下,网绳不断裂。

(4)每张安全网出厂前,必须有国家制定的监督检验部门批量验证和工厂检验合格证。

3、由于目前安全网厂家多,有些厂家部能保障产品质量,以致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为此,强调各地建筑安全监督部门尖加强管理。安全网必须有建筑安全监督部门颁发的准用证。

三、安全带

1、安全带主要用于防止人体坠落的防护用品,它同安全帽-样式适用于个人的防护用品,无论工地内独立悬空作业的有多少人员,只要有一个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带,就存在着坠落的隐患。

2、适用安全带应正确悬挂

(1)架子工使用的安全带绳长限定在1.5~2m。

(2)应做垂直悬挂,高挂低用较为安全;当做水平位置悬挂使用时,要注意摆动碰撞;不宜低挂高用;部应将绳打结使用,以免绳结受力后剪断;不应将钩直接挂在部牢固物和直接挂在非金属绳上,防止绳被隔断。

3、关于安全带的标准

(1)冲击力的大小主要由人体体重和附落距离而定,坠落距离与安全挂绳长度有关。使用3m以上长绳应加缓冲器,单腰带式安全冲击试验荷载不超过9.0KN。

(2)做冲击负荷试验,对架子工安全带,抬高1m试验,以100kg重量栓挂,自由坠落不破断为合格。

(3)腰带和吊绳破断力不应低于1.5KN。

(4)安全带的带体上应缝有永久字样的商标、合格证和检验证。合格证上应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年月、拉力试验、冲击试验、制厂名、检验员姓名。

(5)安全带一般使用五年应报废、使用两年后,按批量抽验,以80kg重量,自由坠落试验,不破断为合格。

4、关于速差式自控器(可卷式安全带)

(1)速差式自控器是装有一定绳长的盒子,作业时可随意拉出绳索使用,坠落时凭速度的变化引起自控。

(2)速差式自控器固定悬挂在作业点上方,操作者可将自控器内的绳索系在安全带上,自由拉出绳索使用,在一定位置上作业,工作完毕向上移动,绳索自行缩入自控器内。发生坠落时自控器受速度影响控对坠落者进行保护。

(3)速差式自控器在1.5m距离以内自控为合格。

“四宝”安全防护方法技术要求:

“四口”是指建筑施工中的楼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电梯井口,它是工人施工作业中经常接触的区域,也式最容易发生事故的要害部位,由此做好“四口”的安全防护工作式保证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介绍“四口”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楼梯口、电梯井口的安全防护

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规定:进行洞口作业以及因工程工序需要而产出的,使人与物有坠落危险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其他洞口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按规定设置防护设施。

2、楼梯口应设置防护栏杆;电梯井口除设置固定栅门外,(门栅网格的间距不应大于15cm)还应在电梯井内每隔两层(不大于10m)设置一道安全平网。平网内无杂物,网与井隔间隙不大于10cm。当防护高度超过一个标准层时,不得采用脚手板等硬质材料做水平防护。

3、防护栏杆、防护栅门应符合规范规定,整齐牢固,与现场规范化管理相适应。防护设施在施工组织设计重有设计、整齐美观,周转使用。

二、预留洞口、坑、井防护

1、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规定,对孔洞口(水平孔洞短边尺寸大于2.5cm的,坚向孔洞口大小及作业条件,在施工组织设计重分别进行设计规定,并在一个单位或在一个施工现场中形成定型化、不允许由作业人员随意找材料盖上的临时做法,防止由于不严密不牢固而存在事故隐患。

3、较小的洞口可临时砌死或用定型改版盖严;较大的洞口可采用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上面满铺竹笆或脚手板;边长在1.5m以上的洞口,张挂安全平网并在四周设防护栏杆或作业条件设计耕合理的防护措施。

三、通道口的安全防护

1.在建工程地面入口处和施工现场在施工人员流动密集的通道上方,应设置防护棚,防止因落物产生的物体打击事故。

2、防护棚顶部材料可采用5cm厚木板或相当于5cm厚木板强度的其他材料,两侧应沿栏杆架用密目式安全网封严。出入口处防护棚的长度应视建筑物高度而定,符合坠落半径的尺寸要求。

建筑高度h=2~5m时,坠落半径R为2m;

h=5~15时,坠落半径R为3m;

h=15~30m时,坠落半径R为4m;

h>30m时,坠落半径R为5m以上。

3、当使用竹笆等强度较低材料时,应采用双层防护棚,以使落物达到缓冲。

4、防护棚上部严禁堆放材料,若因场地狭小,防护棚兼作物料堆放架时,必须经计算确定,按设计图纸验收。

临边安全防护方法技术要求:

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规定;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防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时,都要按规定搭设临边防护栏杆。

2、临边防护栏杆搭设要求:

(1)防护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面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面高度为0.5~0.6m。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

(2)栏杆柱的固定及其与横杆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

(3)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密目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

(4)当临边外侧临街道时,除设置防护栏杆外,敞口立面必须采取满挂密目网作全封闭处理。

篇3:工程三宝四口临边作业措施安全防护措施

高处作业除必须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临边防护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外,临边防护栏杆高度不得小于1.2M。

2、做好洞口防护。

3、在二层楼面高度的外洞搭设可靠的安全通道防护棚。

4、无隔离措施不得在同一垂直面内上下交叉作业,拆卸脚手架等难以避免的交叉作业,要临时划出禁界,由专人监护。

5、高处作业时,攀登用具的结构构造必须牢固可靠,对可供人上下的梯子,在梯面上作业的总重量以不小于100N计算,当在梯面上进行特殊作业时要专门进行验算,对定型的移动式木植梯、折梯和金属梯要按国家标准验收,定期检查验收。

6、独立攀登作业人员的身体素质、衣着及防护用具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劳动保护法令的有关规定。

7、楼板洞口边长大于1500mm时周边应设防护栏杆,下张安全平网,防护栏杆采用Φ48×3.5钢管扣接,上横杆距地1000mm,下横杆距地200mm,中横杆距地600mm。

8、边长介于500mm~1500mm的楼板洞口,洞口上设置200mm×200mm间距的扣件钢管网格,钢管网上铺设钢跳板;

9、边长介于250mm~500mm的楼板洞口、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用木板作盖板固定在洞口位置;

10、边长介于25mm~250mm的楼板孔口,用坚实盖板盖设,盖板应防止挪动移位。

篇4:施工现场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规定及措施

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佩戴安全帽作业中不得将安全帽脱下,搁置一旁或当坐垫使用。安全帽种类很多不论哪一种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2811《安全帽》的规定,具有产品合格证。

国家标准中规定佩戴安全帽的高度为帽底边至人头顶端的垂直距离为80-90mm,大小尺寸分为大、中、小三种,可按需要选用。国家标准对安全帽最主要的要求是能承受5000N的冲击力。

要正确使用安全帽,要扣好帽带,调整好帽衬间距(一般约4—5cm),勿使轻易松脱或颠动摇晃。缺衬缺带或破损的安全帽禁止使用。

在攀登和悬空等作业中,必须佩戴安全带并有牢靠的挂钩设施,严禁只在腰间佩戴安全带,而不在固定的设施上拴挂钩环。使用时要高挂低用,防止摆动碰撞绳子不能打结。

安全带应符合国家标准GB—6095—80《安全带》规定的安全带的构造形式,材料、技术性能和使用保管上的要求。安全带不使用时要妥善保管,不可接触高温、明火、强酸、强碱或尖锐物体。禁止采购和使用不合格的产品。

建筑工程中高度在4m以上的都要架设和张挂安全网,按形式及其作用可分平网和立网二种,平网是指安装与平行于水平面,主要用来承接人和物的坠落,平网的宽度不得小于3m。立网是指安装与

垂直水平面,主要用来阻止人和物的坠落,宽度不得小于1.2米。

脚手架施工的建筑工程,沿建筑物的四周必须搭设安全平网,并随结构上升而上升。距地面最近的第一道安全网叫做首层网,规定距地4m,在整个施工期间,不得拆除。道首层网伸出建筑物的宽度3—5米,平网安装应外高里低,一般以15m为宜,并与构筑物连接牢固,网内无杂物。

建筑物的转角处,阳台口和平面形状突出的部位,安全网要整体连接,不得中断,也不允许出现任何漏洞。电梯口、采光井和螺旋式楼梯口等处,除按高处作业规定设置防护设施处,还应在井口内首层及每隔三至四设固定式平网一道,或铺设其它防护层。

立网的下口与支杆或建筑物之间要牢固地扎结。固定点的间距应不大于50cm,立网平面与施工作业面边缘的最大间隙不得超过10cm。

施工中所有搭设的安全网,不论局部或全部,都必须在施工全部完成作业全部停止之后,经过工程负责人的同意,才可拆除。拆除时要有专人监护。

进料口,人行道口应设防护棚,楼梯口、电梯口应设置防护门或防护栏。预留洞口,坑井口应设防护盖扳。

篇5:建筑施工安全“三宝“四口防护检查评分表

施工用电检查评分表表3.0.8

序号

检查项目

扣分标准

应得分数

扣减分数

实得分数

1

保证项目

外电防护

小于安全距离又无防护措施的扣20分

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封闭不严的扣5~10分

20

2

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

工作接地与重复接地不符合要求的扣7~10分

未采用TN-S系统的扣10分

专用保护零线设置不符合要求的扣5~8分

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混接的扣10分

10

3

配电箱开关箱

不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的扣10分

开关箱(末级)无漏电保护或保护器失灵,每一处扣5分

漏电保护装置参数不匹配,每发现一处扣2分

电箱内无隔离开关每一处扣2分

违反“一机、一闸、一箱”的每一处扣5~7分

安装位置不当、周围杂物多等不便操作的每一处扣5分

闸具损坏、闸具不符合要求的每一处扣5分

配电箱内多路配电无标记的每一处扣2分

电箱无门、无锁、无防雨措施的每一处扣2分

20

4

现场照明

照明专用回路无漏电保护的扣5分

灯具金属外壳未作接零保护的每一处扣2分

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m未使用安全电压供电的扣10分潮湿作业未使用36V以下安全电压的扣10分

使用36V安全电压照明线路混乱和接头处未有绝缘布包扎的扣5分

手持照明灯未使用36V及以下电源供电的扣10分

10

小计

60

续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扣分标准

应得分数

扣减分数

实得分数

5

一般项目

配电线路

电线老化、破皮未包扎的每一处扣10分

线路过道无保护的每一处扣5分

电杆、横担不符合要求的扣5分

架空线路不符合要求的扣7~10分

未使用五芯线(电缆)的扣10分

使用四芯线电缆外加一根线替代五芯电缆的扣10分

电缆架设或埋设不符合要求的扣7~10分

15

6

电器装置

闸具、熔断器参数与设备容量不匹配、安装不合要求的每一处扣3分

用其他金属丝代替熔丝的扣10分

10

7

变配电装置

不符合安全规定的扣3分

5

8

用电档案

无专项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扣10分

无地极阻值摇测记录的扣4分

无电工巡视维修记录或填写不真实的扣4分

档案乱、内容不全、无专人管理的扣3分

10

小计

40

检查项目合计

100

注:1.每项最多扣减分数不大于该项应得分数。

2.保证项目有一项不得分或保证项目小计得分不足40分的,检查评分表计零分。

3.该表换算到表3.0.1后得分=

(一)外电防护

外电线路主要指不为施工现场专用的原来已经存在的高压或低压配电线路,外电线路一般为架空线路,个别现场也会遇到地下电缆。由于外电线路位置已经固定,所以施工过程中必须与外电线路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当因受现场作业条件限制达不到安全距离时,必须采取屏护措施,防止发生因碰触造成的触电事故。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在架空线路的下方不得施工,不得建造临时建筑设施,不得堆放构件、材料等。

2.当在架空线路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规范》规定了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外电线路电压

1kV以下

1~10kV

35~110kV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4m

6m

8m

这里面主要考虑了两因素:

(1)一是必要的安全距离。尤其是高压线路,由于周围存在的强电场的电感应所致,使附近的导体产生电感应,附近的空气也在电场中被极化,而且电压等级越高电极化就越强,所以必须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随电压等级增加。安全距离也相应加大。

(2)二是安全操作距离。考虑到施工现场作业属动态管理,不像建成后的建筑物与线路距离为静态。施工现场作业过程,特别像搭设脚手架,一般立杆、大横杆钢管长6.5m,如果距离太小,操作中的安全无法保障,所以这里的“安全距离”在施工现场就变成“安全操作距离”了,除了必要的安全距离外,还要考虑作业条件因素,所以距离又加大了。

3.当由于条件所限不能满足最小安全操作距离时,应设置防护性遮拦、栅栏并悬挂警告牌等防护措施。

(1)在施工现场一般采取搭设防护架,其材料应使用木质等绝缘性材料,当使用钢管等金属材料时,应作良好的接地。防护架距线路一般不小于1m,必须停电搭设(拆除时也要停电)。防护架距作业区较近时,应用硬质绝缘材料封严,防止脚手管、钢筋等误穿越触电。

(2)当架空线路在塔吊等起重机的作业半径范围内时,其线路的上方也应有防护措施,搭设成门型,其顶部可用5cm厚木板或相当5cm木板强度的材料盖严。为警示起重机作业,可在防护架上端间断设置小彩旗,夜间施工应有彩泡(或红色灯泡),其电源电压应为36V。

(二)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

为了防止意外带电体上的触电事故,根据不同情况应采取保护措施。保护措施接地和保护接零是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的基本技术措施。

1.接地及其作用

(1)工作接地

将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叫工作接地,阻值应小于4Ω。有了这种接地可以稳定系统的电压,防止高压侧电源直接窜入低压侧,造成低压系统的电气设备被摧毁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

(2)保护接地

将电气设备外壳与大地连接叫保护接地,阻值应小于4Ω。有了这种接地可以保护人体接触设备漏电时的安全,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3)保护接零

将电气设备外壳与电网的零线连接叫保护接零。保护接零是将设备的碰壳故障改变为单相短路故障,保护接零与保护切断相配合,由于单相短路电流很大,所以能迅速切断保险或自动开关跳闸,使设备与电源脱离,达到避免发生触电事故的目的。

(4)重复接地

所谓重复接地,就是在保护零线上再作的接地就叫重复接地,其阻值应小于10Ω。重复接地可以起到保护零线断线后的补充保护作用,也可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和缩短故障持续时间。在一个施工现场中,重复接地不能少于三处(始端、中间、末端)。

在设备比较集中地方如搅拌机棚、钢筋作业区等应做一组重复接地;在高大设备处如塔吊、外用电梯、物料提升机等也要作重复接地。

2.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比较

在低压电网已作了工作接地时,应采用保护接零,不应采用保护接地。因为用电设备发生碰壳故障时,每一,采用保护接地时,故障点电流太小,对1.5kW以上的动力设备不能使熔断器快速熔断,设备外壳将长时间有110V的危险电压;而保护接零能获取大的短路电流,保证熔断器快速熔断,避免触电事故。每二每台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其阻值达4Ω,也是需要一定数量的钢材打入地下费工资材料;而采用保护接零敷设的零线可以多次周转使用,从经济上也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在同一个电网内,不允许一部分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外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这样是相当危险的,如果采用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漏电碰壳时,将会导致用用保护接零的设备外壳同时带电。

3.关于“TT”与“TN”的符号含义

TT——第一个字母T,表示工作接地;第二个字母T,表示采用保护接地。

TN——第一个字母T,表示工作接地;第二个字母N,表示采用保护接零。

TN-C——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合一的系统,(三相四线)。

TN-S——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分开的系统,(三相五线)。

TN-CS——在同一电网内,一部分采用TN-C,另一部分采用TN-S。

4.应采用TN-S,不要采用TN-C

《规范》规定,“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因为TN-C有缺陷:如三相负载不平衡时,零线带电;零线断线时,单相设备的工作电流会导致电气设备外壳带电;对于接装漏电保护器带来困难等。而TN-S由于有专用保护零线,正常工作时不通过工作电流;三相不平衡也不会使保护零线带电;由于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可以顺利接装漏电保护器等。由于TN-S具有的优点,克服了TN-C的缺陷,从而给施工用电提高了本质安全。

5.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设

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必须严格分开。在采用了TN-S系统后,如果发生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错接,将导致设备外壳带电的危险。

(1)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处引出,或由配电室(或总配电箱)电源侧的零线处引出

(2)保护零线严禁穿过漏电保护器,工作零线必须穿过漏电保护器。

(3)电箱中应设两块端子板(工作零线N与保护零线PE),保护零线端子板与金属电箱相连,工作零线端子板与金属电箱绝缘。

(4)护零线必须做重复接地,工作零线禁止做重复接地。

(5)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

6.采用TN系统还是采用TT系统,依现场的电源情况而定

《规范》规定:“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

(1)当施工现场采用电业部门高压侧供电,自己设置变压器形成独立电网的,应作工作接地,必须采用TN-S系统。

(2)当施工现场有自备发电机组时,接地系统应独立设置,也应采用TN-S系统。

(3)当施工现场采用电业部门低压侧供电,与外电线路同一电网时,应按照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采用TT或采用TN。例如上海、天津、浙江等地供电部门规定做接地保护,施工现场也要采用TT系统,不得采用TN系统。

(4)当分包单位与总包单位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分包单位应与总包单位的保护方式一致,不允许一个单位采用TT系统而另外一个单位采用TN系统。

(三)配电箱、开关箱

施工现场的配电箱是电源与用电设备之间的中枢环节,而开关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端,是用电设备的直接控制装置,它们的设置和运用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

1.关于“三级配两级保护”

(1)《规范》要求,配电箱应作分级设置,即在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开关箱,开关箱以下就是用电设备,形成三级配电。这样配电层次清楚,既便于管理又便于查找故障。同时要求,照明配电与动力配电最好分别设置,自成独立系统,不致因动力停电影响照明。

(2)“两级保护”主要指采用漏电保护措施,除在末级开关箱内加装漏电保护器外,还要在上一级分配电箱或总配电箱中再加装一级漏电保护器,总体一形成两级保护。

2.关于加装漏电保护器

《规范》规定:“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施工现场虽然改TN-C为TN-S后,提高了供电安全,但由于仍然存在着保护灵敏度有限问题,对于大容量设备的碰壳故障不能迅速切断保险,对于较小电流的漏电故障又不能切断保险,而这种漏电电流对作业人员仍然有触电的危险,所以还必须加装漏电保护器进行保护。在加装漏电保护器时,不得拆除原有的保护接零(接地)措施。

3.关于漏电保护器的主要参数

(1)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当漏电电流达到此值时,保护器动作。

(2)额定漏电动作时间。指从达到漏电动作电流时起,到电路切断为止的时间。

(3)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漏电电流在此值和此值以下时,保护器不应动作,其值为漏电动作电流的1/2。

(4)额定电压及额定电流。与被保护线路和负载相适应。

4.参数的选择与匹配

(1)两级漏电保护器应匹配:

《规范》规定:“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分段保护功能”。

“两级保护”是指将电网的干线与分支线路作为第一级,线路末端作为第二级。第一级漏电保护区域较大,停电后影响也大,漏电保护器灵敏度不要求太高,其漏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应大于后面的第二级保护,这一级保护主要提供间接保护和防止漏电火灾,如果选用参数过小就会导致误动作影响正常生产。

漏电保护器的漏电不动作电流应大于供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的总泄漏电流值2倍以上,在电路末端安装漏电动作电流小于30mA的高速动作型漏电保护器,这样形成分级分段保护,使每台用电设备均有两级保护措施。

分级保护时,各级保护范围之间应相互配合,应在末端发生事故时,保护器不会越级动作和当下级漏电保护器发生故障时,上级漏电保护器动作以补救上级失灵的意外情况。

(2)总分配电箱(第一级保护):

总分配电箱一般不宜采用漏电掉闸型,总电箱电源一经切断将影响整个低压电网用电,使生产和生活遭受影响,漏电保护器灵敏度不要求太高,可选用中灵敏度漏电报警和延时型保护器。漏电动作电流应按干线实测泄漏电流2倍选用,一般可选漏电动作电流值为300~1000mA。

(3)分配电箱(第二级保护:

分配电箱装设漏电保护器不但对线路和用电设备有监视作用,同时还可以对开关箱起补充保护作用。分配电箱漏电保护器主要提供间接保护作用,参数选择不能过于接近开关箱,应形成分级分段保护功能,当

选择参数太大会影响保护效果,但选择参数太小会形成越级跳闸,分配电箱先于开关箱跳闸。

人体对电击的承受能力,除了和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有关外,还与电流在人体中持续的时间有关。根据这一理论,国际上把设计漏电保护器的安全限值定为30mA·S,即使电流达到100mA,只要漏电保护器在0.3S之内动作切断电源,人体尚不会引起致命的危险。这个值也是提供间接接触保护的依据。

分配电箱漏电保护器主要提供间接保护,其参数按支线上实测泄漏电流值的2.5倍选用,一般可选漏电动作电流值为100~200mA(不应超过30mA·s限值)。

(4)开关箱(第三级保护):

《规范》规定:“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使用于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开关箱是分级配电的末级,使用频繁危险性大,应提供间接接触防护和直接接触防护,主要用来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防护。

虽然设计漏电保护器的安全界限值为30mA·s,但当人体和相线直接接触时,通过人体的触电电流与所选择的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无关,它完全由人体的触电电压和人体在触电时的人体电阻所决定(人体阻抗随接触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这种触电的危险程度往往比间接触电的情况严重,所以临电规范及国标都规定:“用于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时,应选用高灵敏度、快速动作型的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所指快速动作型即动作时间小于0.1s。由此用于直接接触防护漏电保护器的参数选择即为30mA×0.1s=3mA·s。这是发生直接接触触电事故时,从电流值考虑应不大于摆脱电流;从通过人体电流的持续时间上,小于一个心博周期,而不会导致心室颤动。当在潮湿条件下,由于人体电阻的降低,所以又规定了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

5.漏电保护器的测试

测试内容分两项,第一项测试联锁机构的灵敏度,其测试方法为按动漏电保护器的试验按钮三次;带负荷分、合开关三次,均不应有误动作;第二项测试特性参数,测试内容为:漏电动作电流、漏电不动作电流和分断时间。其测试方法应用专用的漏电保护器测试仪进行。以上测试应该在安装后和使用前进行,漏电保护器投入运行后定期(每月)进行,雷雨季应增加次数。

6.隔离开关

(1)隔离开关一般多用于高压变配电装置中《规范》考虑了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强调电箱内设置电源隔离开关,其主要用途,是在检修中保证电气设备与其他正在运行的电气设备隔离,并给工作人员有可以看见的在空气中有一定间隔的断路点,保证检修工作的安全。隔离开关没有灭弧能力,绝对不可以带负荷拉闸或合闸,否则触头间所形成的电孤,不仅会烧毁隔离开关和其他邻近的电气设备,而且也可能引起相间或对地孤光造成事故,因此必须在负荷开关切断以后,才能拉开隔离开关,只有先合上隔离开关后,再合负荷开关。

(2)《规范》规定,总配电箱、分配电箱以及开关箱中,都要装设隔离开关,满足“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电设备实行电源隔离”的规定。

(3)空气开关不能用作隔离开关:

自动空气断路器简称空气开关或自动开关,是一种自动切断线路故障用的保护电器,可用在电动机主电路上作为短路、过载和欠压保护作用,但不能用作电源隔离开关。主要由于空气开关没有明显可见的断开点、断开点距离小易击穿,难以保障可靠的绝缘以及触点有时发生粘合现象,鉴于以上情况,一般可将刀开关、刀形转换开关和熔断器用作电源隔离开关。刀开关和刀形转换开关可用于空载接通和分断电路的电源隔离开关,也可用于直接控制照明和不大于5.5kW的动力电路。熔断器主要用作电路的短路保护,也可作为电源隔离开关使用。

7.“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这个规定主要是针对开关箱而言的。《规范》规定:“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这就是一箱,不允许将两台用电设备的电气控制装置合置在一个开关箱内,避免发生误操作等事故。

《规范》规定:“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这就是一机一闸,不允许二闸多机或一闸控制多个插座的情况,主要也是防止误操作等事故发生。

《规范》规定:“开关箱中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这就是一漏,因为规范规定每台用电设备都要加装漏电保护器,所以不能有一个漏电保护器保护二台或多台用电设备的情况,否则容易发生误动作和影响保护效果。另外还应避免发生直接用漏电保护器兼作电器控制开关的现象,由于将漏电保护器频繁动作,将导致损坏或影响灵敏度失去保护功能。(漏电保护器与空气开关组装在一起的电器装置除外)。

8.电箱的安装位置

(1)《规范》规定:“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区。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主要考虑当发生电气及机械故障时,可以迅速切断电源,减少事故持续时间,另外也便于管理。

(2)《规范》规定:“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周围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应装设端正、牢固,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3m~1.5m;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距地面大于0.6m,小于1.5m”。

(3)《规范》规定:不允许使用木质电箱和金属外壳木质底板。“配电箱内的电器应首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体内”。“箱内的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接头不得有外露部分。”、“进、出线应加护套分路成束并做防水弯,导线束不得与箱体进、出口直接接触”。“移动式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必须采用橡皮绝缘电缆。”

9.《规范》规定:“所有配电箱均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作出分路标记”。

10.《规范》规定:“所有配电箱门应配锁,配电箱和开关箱应由专人负责”。

“施工现场停止作业一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

(四)现场照明

1.《规范》规定:“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做保护接零。单相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由于施工现场的照明设备也同动力设备一样有触电危险,所以也应照此规定设置漏电保护器。

2.照明装置在一般情况下其电源电压变220V,但在下列情况应使用安全电压的电源:

(1)室外灯具距地面低于3m,室内灯具距地面低于2.4m时,应采用36V;

(2)使用行灯具电源的电压不超过36V;

(3)隧道、人防工程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4)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电源电压就得大于24V;

(5)在特别潮湿场所和金属容器内工作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3.安全电压

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6V、。当采用24V以上的安全电压时,其电器及线路应采取绝缘措施。

安全电压的数值不是“50V”一个电压等级而是一个系列,其等级如何选用是与作业条件有关的。我们国家在1983年以前一直没有单独的安全电压标准,过去习惯上多引用行灯电压36V,对于36V的安全是有条件的,允许触电持续时间为3~10s,而不是长时间直接接触也不会有危险,所以规定了在采用超过24V的安全电压时,必须有相应的绝缘措施。对安全电压应该正确理解:第一架设36V的电线时,也应遵守一般220V架线规定,不能乱拉乱扯,应用绝缘子沿墙布线,接头应包扎严密;第二应按作业条件选择安全电压等级,不能一律采用36V,在特别潮湿及金属容器内,应采用24V以下及12V电压的电源。

4.碘钨灯

碘钨灯是一种石英玻璃灯管充以碘蒸气的白炽灯,由于他体积小,使用时间长,光效高的特点,所以经常被施工现场作为照明灯具来用。碘钨灯有220V和36V两种,220V只适用作固定式灯具,安装高度不低于3m,倾斜不大于4°,外壳应做保护接零,由于工作温度可达1200℃以上,所以应距易燃物30m以上。当作移动式照明灯具时,应采用36V碘钨灯,按行灯对待。当移动不频繁时,也可采用220V碘钨灯,但应按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要求,除外壳做保护接零外,应加装漏电保护器,移动人员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五)配电线路

1.《规范》规定:“架空线路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这里强调了必须采用“绝缘”导线,由于施工现场的危险性故严禁使用裸线。导线和电缆是配电线路的主体,绝缘必须良好,是直接接触防护的必要措施,不允许有老化、破损现象,接头和包扎都必须符合规定。

2.《规范》规定:“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敷,并应避机械伤害和介质腐蚀。”、“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电缆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施工现场不但对电缆干线应该按规定敷设,同时也应注意对一些移动式电气设备所采用的橡皮绝缘电缆的正确使用,应采用钢索架线,不允许长期浸泡在水中和穿越道路不采取防范措施的现象。

3.对架空线路《规范》规定:“木电杆的梢径应不小于130mm”、“架空线路的档距不得大于35m;线间距离不得小于0.3m”、“四线横担长1.5m,五线横担长1.8m”、“与地面最大弧垂:施工现场4m,机动车道6m”。除以上规定外,还对架空线路相序排列进行规定:

(1)五线导线相序的排列: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为

L1、N、L2、L3、PE;

(2)动力与照明分别架设时上层横担:

L1·L2·L3;下层横担:L1(L2、L3)·N·PE。

4.应该采用五芯电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由TN-C改变为TN-S后,多增加了一根专用的保护零线,这根据专用的保护零线任何时候不允许有断线情况发生,否则将失去保护。施工现场线路由四线改成五线后,电缆的型号和规格也要相应改变采用五芯电缆。由于企业原有的四芯电缆仍想利用,于是就在四芯电线外侧敷设一根PE线替代五芯电缆。这种作法的弊病是:两种线路绝缘程度、机械强度、抗腐蚀能力以及载流量不匹配,带来使用上的不合理容易引发事故。

当施工现场的配电方式采用了动力与照明分别设置时,三相设备线路可采用四芯电缆,单相设备和照明线路可采用三芯电缆。四芯电缆仍然可以使用。

5.对电缆埋地规范也进行了规定

(1)直埋电缆必须是铠装电缆,埋地深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