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坠落事故规律及防范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高处坠落事故规律及防范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5

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是在揭示了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以及人与物的异常结合,是导致与构成高处坠落事故的规律。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在距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在此作业过程中因坠落而造成的伤亡事故,称之为高处坠落事故。这类事故各行业中均有发生,并以建筑企业居多,约占全部事故的20%左右。

一、高处坠落事故的规律

高处坠落事故规律,是人们在从事高处作业中与相关物体结合,违背客观事物规律产生的异常运动失去了控制,经过量变积累发生了灾变的普遍性表现形式。

1、高处坠落事故具有类别规律

高处坠落事故的类别规律,是依据高处坠落事故对人体伤害的坠落方式,把高处坠落事故大体分为如下九种类型:

(1)洞口坠落(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阳台口坠落等);

(2)脚手架上坠落;

(3)悬空高处作业坠落;

(4)石棉瓦等轻型局面坠落;

(5)拆除工程中发生的坠落;

(6)登高过程中坠落;

(7)梯子上作业坠落;

(8)屋面作业坠落;

(9)其它高处作业坠落(铁塔上、电杆上、设备上、构架上、树上、以及其它各种物体上坠落等)。

2、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规律

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规律,是指由于人们在高处作业中违背了客观事物规律,导致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具体原因所具有的普遍性。具体又分为,个性原因规律和共性原因规律。

2.1个性原因规律

个性原因规律,是指每类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各自具有的具体原因规律。例如:

(1)洞口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洞口作业不慎身体失去平衡;行动时误落入洞口;坐躺在洞口边缘休息失误;洞口没有安全防护;安全防护设施不牢固、损坏,未及时处理;没有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2)脚手架上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脚踩探头板;走动时踩空、绊、滑、跌;操作时弯腰、转身不慎碰撞杆件等身体失去平衡;坐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站在栏杆上操作;脚手板没铺满或铺设不平稳;没有绑扎防护栏杆或损坏;操作层下没有铺设安全防护层;脚手架超载断裂等。

(3)悬空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立足面狭小,作业用力过猛,身体失控,重心超出立足面;脚底打滑或不慎踩空;随着重物坠落;身体不舒服,行动失控;没有系安全带或没有正确使用,或在走动时取下;安全带挂钩不牢固或没有牢固的挂钩地方等。

(4)屋面檐口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屋面坡度大于25°,无防滑措施;在屋面上从事檐口作业不慎,身体失衡;檐口构件不牢、或被踩断,人随着坠落等。

2.2共性原因规律

共性原因规律,是指任何一次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均具有基本原因、根本原因、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而形成的系列原因规律。

(1)基本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安全基础不牢。其表现是,人不符合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物未达到使用安全标准。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思想和安全技能,身体条件较差;以及与高处作业相关的各种物体和安全防护设施有缺陷等,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条件。

(2)根据原因,是高处作业违背建筑规律的异常运动。其表现,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的着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高处作业时没有安全措施冒险蛮干,违反劳动纪律酒后作业;以及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备、不起作用,也有的擅自拆除、移动或在施工过程中损坏未及时修理等,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根据。

(3)间接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异常运动失去了控制。其表现,由于安全管理不严,没有行之有效的安全制约手段,对人违章作业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异常行为,对工具、设备等物质没有达到使用安全标准的异常状态,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和及时地加以改变,形成了自然发展,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量变过程。

(4)直接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异常运动发生了灾变。其表现,由于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失去了控制,经过量变的异常积累,当人与物异常结合发生了灾变时,如人从洞口坠落、从脚手架坠落、从设备上坠落、从电杆上坠落等造成了人身伤害,从而构成了高处坠落事故。

二、高坠事故的预防措施

1、强化安全管理

1.1安全管理机构的健全

建设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做到层次分明、分工明确、力量充实、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1.2安全管理机构的运行

1.2.1明确总分包对安全生产的职责

施工企业必须明确总包是第一责任人,明确总分包对安全生产应负的责任及总分包的关系。

总包的安全职责:

对分包队伍的资质的审查及对分包工人的技术与安全常识的考核。在选择分包队伍时应严格把关,在进场施工后应随时审查,避免“层层转包”及“挂*”现象的出现。同时应做好对工人的技术、安全考核工作。

分包的安全职责:

①切实控制人员素质达到上岗要求。

②负责组织新老工人学习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③负责编制分包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

④负责对上级部门提出的防范措施进行整改实施。

2、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经常性的进行安全教育宣传,灌输安全对生产、进度、质量、核算的作用不可忽视。设立一个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班(农民工夜校),并将防止高处坠落作为一项必须的内容。但在施工现场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班前安全教育也很重要,是其它任何教育所无法替代的。

3、贯彻执行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有力保证,尤其要做到对高处作业的设施、材料、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环节进行严格地检查验收,加强防坠落设施的检查。

根据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结合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避免和减少高坠事故的发生,必须把好以下八道关。

(1)要重点抓好对架子工队伍的安全管理,把好脚手架的安全防护关。从高坠事故分析,主要原因有架子工在操作中不慎坠落,脚手架存在缺陷和工人违章操作(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因此,架子工必须严格遵守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架子搭设规范,脚手架搭设的高度必须始终超过施工层高度1.5m,防护栏杆、连墙杆、踢脚杆、密目式围护网、脚手内立杆与构筑物的水平封闭必须按国家标准设置,脚手架必须搭设斜道,严禁工人翻爬脚手架和使用探头板,钢管应平直光滑,无裂缝、硬弯、毛刺,钢管和扣件的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标准。

(2)要严把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关。从发生的许多起高坠事故分析中可以看出很多是使用安全带和虽使用安全带但安全带系结未生根而造成。因此,工人进工地戴安全帽必须扣好帽扣,各工种在高空危险部位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严禁穿高跟鞋和带钉易滑的鞋上高空作业。

(3)要搞好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把好施工现场洞口临边防护关。体结构和装修阶段大大小小的洞口和临边较多。因此,易发生安全安全检查事故的位置如楼梯口必须设双栏杆;预留洞口必须设盖板和围栏;电梯井口必须设防护栏栅和水平封闭;人员进出通道口必须设双层防护棚;屋檐边必须设外脚手防护,楼面边无外脚手必须设水平挑网,阳台边必须设防护栏杆和安全网。塔吊进出口通道边和卸料平台边必须设双层防护栏杆,并采取封闭措施。

(4)要加强对工人的操作技术和知识的教育,特别要把好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关。安全技术知识教育的重点对象是青年工人。安全教育贵在警钟长鸣,贵在努力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

(5)要切实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和技术指导,把好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关。事故隐患主要是施工现场缺乏自我检查,未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工人违章作业所造成。由于安全管理是动态管理,施工现场必须坚持专人负责,人人参与,天天进行安全检查;上级组织对下级进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进行跟踪复查。

(6)要加强对登高作业人员的管理,把好劳动合理组织关。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法规,对登高作业人员要定期体检,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和登高恐惧症的人员,以及年龄偏大体质较差、从事特种作业但未经劳动部门培训的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7)要加强反对违章作业,反对违章指挥,反对违反劳动纪律的教育,把好职工的遵章守纪关。反三违的核心是要求每个职工严格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8)要把好夜晚施工灯光照明和登高作业气候条件关。要防止因狂风暴雨等恶劣气候和夜晚灯光照明不足、通道情况不良而发生事故。夜间施工,照明光线不足,不得从事悬空作业;6级以上的大风及雷暴雨天气,禁止在露天进行悬空作业。

总之,高处坠落是建筑业颁发的“五大伤害”之一,做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需要依据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运用安全与事故的运动规律和预防、控制事故的规律,从本质上超前有效地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

篇2:桥梁高处作业安全要点

1.高处作业施工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技术交底,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

2.高处作业所用的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进行检查,确认其完好后方能使用。

3.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定期或随时体检,发现有不宜登高的病症,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4.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应衣着灵便,禁止赤脚、不得穿拖鞋、硬底鞋及其它易滑鞋,严禁酒后登高作业。

5.高处作业场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件必须清除或予以固定,所有物件必须堆放平稳,不妨碍正常工作,高处作业人员所使用的工具使用后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内。高处禁止抛掷物件。

6.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施工过程中必须将安全带挂在牢靠的地方。

7.高处作业人员与地面人员进行联系,应有专人负责,并配有通讯设备。

8.遇有六级及以上强风、浓雾、雨雪等天气,不得进行高处作业。

9.因不良天气等因素影响而暂停施工的,恢复高处作业时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进行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等现象的,应立即进行修复完善。

10.高处作业施工过程中发现有安全隐患的,必须立即报告,并及时处理,当情况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11.墩台施工时,必须搭好脚手架和作业平台,并在平台外侧安设防护栏杆,同时布设安全网。作业平台上应规定人群荷载和堆放材料的限量标准,材料要均匀摆放,不得多人聚集一处。

12.墩高30米以上的连续刚构桥梁应安装电梯。

13.起重吊装时,大型吊装工程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吊装作业必须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吊装作业前必须严格检查起重设备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进行试吊。

14.使用塔吊时,必须编制塔吊安装、拆卸专项方案,并由有资质的单位安装或拆卸,塔吊基础要有排水措施,用电系统要有漏电保护,并采取必要的避雷措施,卷扬机钢丝绳磨损断丝不得超标。塔吊使用前,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使用。

15.使用龙门架时,其行走轨道基础应有排水措施,防止由于积水引起基础下沉而诱发的安全事故。

16.梁板安装时,应制定安装方案,并建立统一的指挥系统,安装作业前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17.使用架桥机安装梁板时,对架桥机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架梁前应由专人对架桥机各部位进行认真检查,架梁过程应平缓进行。

18.严禁违规立体交叉作业。在进行上下层作业时,不得在上下同一垂直方向作业,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上层作业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之外,否则,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棚。

19.严禁使用吊装物件的料斗吊运从业人员。

20.高处焊接时,应仔细观察作业区下面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防止焊渣飞溅诱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篇3:以人为本防止高处坠落措施

1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并要扎紧系好下颚带。没有下颚带的安全帽不允许使用。

2上杆前应先检查登杆工具,如脚扣、升降板、安全带、梯子等是否牢固、可靠、完整,以防登高过程中下坠时失去保护。

3凡高处作业(2m及以上)须使用安全带并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后须检查扣环是否扣牢扣好。

4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注意防止摆动碰撞,当使用3m以上长绳时,应加装缓冲器。

5在杆塔或变电设备的构架等高处作业,必须使用带有后背绳的双保险安全带,安全带应系在电杆及牢固的构架上,防止安全带从杆顶脱出。在杆塔、构架上作业转移位置时,不得失去后背绳的保护。

6在变电站、升压站设备上进行检修、装设接地线、清扫等工作,上下构架应使用工作梯,并有人扶持。禁止依靠不受力、不牢固的瓷柱等设备作为梯子支持物,防止瓷柱断裂及梯倒伤人。

7脚扣、升降板、梯子等登高工具应按规定每半年试验一次,外表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并做好试验、检查记录。凡试验、检查不合格的登高工具,应立即报废,严禁留作备用或降低要求使用。

8安全带应作定期试验。外表检查每月一次。静负荷试验按2205N(225kg)拉力拉5min,每半年一次。试验后检查是否有变形、破裂等情况,并做好试验、检查记录。不合格的安全带应及时淘汰。安全带使用期限按《国标》规定为3至5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

9高处作业应先搭建合格的脚手架或采取其他防止坠落措施。在脚手架工作面的外侧和斜道两边、斜道转弯处,应设置1.05m高的栏杆,其下部内侧加设0.18m高的防护板,以防坠物伤人。

10脚手架踏板厚度不能小于5cm并满铺在脚手架上,不应有空隙和探头板,跳板中部应设有支持

11非专业工种人员不得搭拆脚手架。工作负责人应对所搭的脚手架进行检验合格并出具证明后,方准使用。

12检修工作负责人应每日检查所使用的脚手架和脚手板状况,如发现缺陷须立即修好。长期停用的脚手架,在恢复使用前应经检查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13脚手架应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传递绳应使用干燥的麻绳或尼龙绳,禁止使用金属线,以防触电和感电下坠。

14在高处上下层同时作业时,中间应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设施,以防落物伤人。传递工具应使用工具袋。高处作业下方应设置围栏或遮栏,并悬挂警告牌,不准其他人员通行和逗留。

15生产场所的井、沟、坑、孔、洞,必须覆以与地面齐平的坚固盖板。施工中的预留孔和检修中需打开的孔洞,应加装可靠的临时盖板,未加盖板前必须设置临时围栏,悬挂标示牌等。临时打的孔洞,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原状。防止工作人员误踏孔洞,发生坠落事故。

16生产厂房内外工作场所的照明应充足。特别危险的地方、设备检修和临时施工区域尤应加强照明,以防碰撞摔跌。

17电梯安装过程中,电梯口应用坚实的竹、木或围栏与正常的通道相隔离,并悬挂警告牌,防止误打开电梯间大门,踏空坠落。

18生产厂房装设的电梯、起重设备使用前应经国家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并取得准用证。电梯、起重设备应制订安全使用规定和定期检验、维护、保养制度,并设专责人负责维护管理。

19在施工中安装平台时,应同时安装好防护栏杆。在固定平台安装梯子时,必须同时安装好防护栏杆。楼梯踏板应选用花纹板。直钢梯高度超过3m时,应装设护笼,以防上下梯子时坠落。

20锅炉安装过程中,必须分层悬挂安全网,无法安装安全网处,必须拉设安全防护绳,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要特别做好设置安全设施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随着钢构架不断往上安装,必须同时完善每层梯子、平台、步道、栏杆等设施。

21进入锅炉内检查或检修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等,应首先查看上部受热面是否有掉焦可能,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开始工作。防止焦渣遇冷脱落下坠伤人。

22对设备和建筑物的拆除工程,必须事先制订保证人身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施工中要统一指挥,专人监护。

篇4:脚手架上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预防措施

一、脚手架上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1、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冒险违章作业。

一是架子工从事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时,未按规定正确佩带安全帽和安全带。许多作业人员自恃“艺高人胆大”,嫌麻烦,认为不戴安全帽或不系安全带,只要小心一些就不会出事,由此导致的高处坠落事故时有发生。

二是作业人员危险意识差,对可能遇到或发生的危险估计不足,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防护不到位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

2、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在部分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不规范的现象仍比较普遍,一是脚手架操作层防护不规范;二是密目网、水平兜网系结不牢固,未按规定设置随层兜网和层间网;三是脚手板设置不规范;四是悬挑架等设置不规范,由此导致了多起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

3、脚手架材质不符合要求,使用前未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

4、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方案不全面,安全技术交底无针对性。项目部重视施工现场、忽视安全管理资料的现象比较普遍,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的专项施工工程,如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基坑支护、模板工程、临时用电、塔机拆装等,不编制施工方案,或者不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照抄标准、规范,应付检查。安全技术交底仍停留在“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的层次上,缺乏针对性。工程施工中凭个人经验操作,不可避免地存在事故隐患和违反操作规程、技术规范等问题,甚至引发伤亡事故。

5、安全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在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和在脚手架上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大都存在违反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等问题,但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工长、专职安全员在定期安全检查、平时检查中,均未能及时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后未及时整改和纠正,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一定责任。

二、在脚手架上发生伤亡事故的预防措施

1、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杜绝违章作业。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项目部要完善内部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对职工进行三级教育、定期培训,开展班组班前活动,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事故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培训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以贯彻执行。脚手架等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并每年接受规定学时的安全培训。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员工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高空、悬崖和陡坡施工,必须系安全带。

2、制定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方案,严格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防护方案是规定施工现场如何进行安全防护的文件,所以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针对现场的施工环境、施工方法及人员配备等情况进行编制,按照标准、规范的规定,确定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并认真落实到工程项目的实际工作中。

3、加强脚手架构配件材质的检查,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达不到使用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构配件不得使用。旧钢管使用前要对钢管的表面锈蚀深度、弯曲变形程度进行检查。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4.严格执行脚手架搭设与拆除的有关规范和要求。

(1)脚手架作业层防护要求

脚手板:脚手架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板与板之间紧靠,离开墙面120-150mm;当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缝隙大于150mm时,应采取档脚板防护措施。并应在脚手板下设随层兜网。

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内侧;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180mm;中栏杆应居中设置。

密目网与兜网:脚手架外排立杆内侧,要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密目网必须用符合要求的系绳将网周边每隔10-20cm系牢在脚手管上。建筑物首层要设置兜网,向上每隔3-4设置一道,作业层下设随层网。兜网用系绳系牢,不可留有漏洞。密目网和兜网破损严重时,不得使用。

(2)连墙件的设置要求

连墙件的布置间距除满足计算要求外,尚不应大于最大间距;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开始设置,否则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3)剪刀撑设置要求

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5-7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组,由底部到顶部随脚手架的搭设连续设置;高度24m以上的双排架,在外侧立面必须沿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和伸出的横向水平杆进行连接;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均采用搭接。

(4)横向水平杆设置要求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使用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5)脚手架拆除要求

拆除前的准备工作: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是否符合构造要求;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方案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由工程施工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拆除时应做到: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当脚手架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按照规范要求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篇5:高处坠落事故预防控制措施

企业在生产施工中往往会进行各类高处作业和交叉作业,一旦发生高处坠落事故,会给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依据高处坠落事故的不同类别和系列的原因规律,提出的对高处坠落事故进行综合预防、控制的要点如下:

1.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要坚持开展经常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使其认识掌握高处坠落事故规律和事故危害,牢固树立安全思想和具有预防、控制事故能力,并要做到严格执行安全法规,当发现自身或他人有违章作业的异常行为,或发现与高处作业相关的物体和防护措施有异常状态时,要及时加以改变使之达到安全要求,从而为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2.高处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要符合安全要求。如,不准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贫血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对疲劳过度、精神不振和思想情绪低落人员要停止高处作业;严禁酒后从事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人员的个人着装要符合安全要求。如,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和有关劳动保护用品;不准穿高跟鞋、拖鞋或赤脚作业;如果是悬空高处作业要穿软底防滑鞋。不准攀爬脚手架或乘运料井字架吊篮上下,也不准从高处跳上跳下。

4.要按规定要求支搭各种脚手架。如,架子高度达到3m以上时,每层要绑两道护身栏,设一道档脚板,脚手板要铺严,板头、排木要绑牢,不准留探头板。使用桥式脚手架时,要特别注意桥桩与墙体是否拉顶牢固、周正。升桥降桥时,均要挂好保险绳,并保持桥两端升降同步。升降桥架的工人,要将安全带挂在桥架的立柱上。升桥的吊索工具均要符合设计标准和安全规程的规定。

5.使用吊篮架子和挂架子时,其吊索具必须牢靠。吊篮架子在使用时,还要挂好保险绳或安全卡具。升降吊篮时,保险绳要随升降调整,不得摘除。吊篮架子与挂架子的两侧面和外侧均要用网封严。吊篮顶要设头网或护头棚,吊篮里侧要绑一道护身栏,并设档脚板。

6.要按规定要求设置安全网,凡4m以上建筑施工工程,在建筑的首层要设一道3~6m宽的安全网。如果高层施工时,首层安全网以上每隔四层还要支一道3m宽的固定安全网。如果施工层采用立网做防护时,应保证立网高出建筑物1m以上,而且立网要搭接严密。并要保证规格质量,使用安全可靠。

7.使用高凳和梯子时,单梯只许上1人操作,支设角度以60°~70°为宜,梯子下脚要采取防滑措施,支设人字梯时,两梯夹角应保持40°,同时两梯要牢固,移动梯子时梯子上不准站人。使用高凳时,单凳只准站1人,双凳支开后,两凳间距不得超过3m。如使用较高的梯子和高凳时,还应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8.在没有可靠的防护设施时,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否则不准在高处作业。同时安全带的质量必须达到以使用安全要求,并要做到高挂低用。

9.登高作业前,必须检查脚踏物是否安全可靠,如脚踏物是否有承重能力;木电杆的根部是否腐烂。严禁在石棉瓦,刨花板、三合板顶棚上行走。

10.不准在六级强风或大雨、雪、雾天气从事露天高处作业。另外,还必须做好高处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如发现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要及时加以排除,使之达到安全要求,从而控制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