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轨道运输安全管理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矿井轨道运输安全管理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4

一、轨道运输系统现代化矿井原煤运输系统已经全部采用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等连续运输,但对于材料、设备、矸石等运输一般仍然采用轨道运输。轨道运输目前仍是主要的矿井运输方式,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矿井各个生产环节,表现为点多,面广,战线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轨道运输的主要优点:能充分适应运输距离的变化和巷道的弯曲,既能用于水平巷道又能用于斜巷,且倾角几乎不受限制。轨道运输的缺点:运输线路长,运输能力随运距增加而降低;受轨道质量、机电设备、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制约大;工序较多,工作组织复杂。二、当前矿井轨道运输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零星事故频发,已经成为轨道运输安全管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相关资料统计,全国煤矿重大事故中,运输事故已经占到事故总数的20%~30%。矿井运输专业已经成为事故的“重灾区”。矿井运输事故多为零星事故,特别运输大巷和轨道上下山是事故的高发地带。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在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掉道事故频发;斜巷放滑事故时有发生;摘挂销链伤人事故常见;绞车钢丝绳弹人事故时有发生。(一)掉道事故频发。掉道事故分为平巷掉道和斜巷掉道事故,在不同情况又分为单车掉道和多车掉道及双轮掉道和四轮掉道。掉道危害:掉道轻则损坏轨道、巷道、设备等,重则产生严重人生伤亡后果,且掉道后复轨过程引发许多安全隐患。案列:李嘴孜矿“12·10”井下斜巷矿车掉道挤人死亡事故。一、事故经过2009年12月10日,李嘴孜矿运输二队中班班前会安排8人到W7采区底板下山,负责打运采煤二队27314工作面回收的工字钢棚。15时26分左右,开始打运第一钩,共拉两车工字钢棚,车辆运行10米后,即当第一辆车从中部车场拉至斜巷段道岔尖轨时,两辆车突然向左倾斜(向北侧),并向左侧翻,侧翻的车辆将站在扳道器处的把钩工李某头部挤在矿车与巷帮之间,经抢救无效死亡。二、事故原因该事故综合反映了事故现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职工李和军严重违章操作及现场安全管理严重不到位等问题,造成了事故发生,触犯了20条红线中第14条规定:个人违章作业造成他人(包括自己)死亡的和第12条规定:斜巷“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规定;也违反了84条较严重“三违”界定第36条规定:斜巷提升时信号工、把钩工不进入躲避硐的。(一)直接原因:中部车场(二道)两辆运行的重车突然左倾侧翻,提前站在人行道侧准备扳道的把钩工李和军因躲闪不及被挤在矿车和巷帮之间。(二)间接原因:1、现场存在隐患。巷道严重底鼓、炸浆,造成轨道质量差,事故点处轨道水平误差100mm;造成现场作业环境差,巷道两侧安全间隙均不符合要求,存在严重安全隐患。2、管理不到位。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矿职能部门发现隐患,但没有落实巷修,现场凑合思想严重,造成事故。造成掉道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轨道质量、装车封车、人为操作、巷道环境、车辆质量等。1、轨道质量:轨道不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造成的掉道在掉道事故中占85%甚至还要多。车辆在过轨缝、道岔、弯道等地点时,特别容易发生掉道事故。钢轨接头(轨缝)、鸡心(道岔)是轨道最薄弱的地点。轨缝的大小直接影响轨道质量,间隙过大,列车通过时冲击力和震动也大,也就容易掉道。车辆经过钢轨接头时产生的冲击和震动,使钢轨接头和车轮的磨损加快,车辆不能平稳运行,降低车辆运行的安全性,缩短车辆的使用寿命。车辆在弯道运行时,横向力只有离心力,车轮轮缘压向外轨,轨道稍微超宽一点就容易掉道。为消除离心力的有害影响,将弯道外轨太高,使离心力和重力和合力垂直于轨道道面,确保车辆处于稳定状态。目前井下轨道质量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轨道缺少扣件(道钉、夹铁、鱼尾板、滑床板、曲线段缺少轨距拉杆、弯道鸡心缺少付轨、特殊轨道缺少铁道板等);轨缝超标(接头平整度:轨面及内侧错差≯2mm,轨缝:井下≯5mm);规矩不合格,超宽或过窄(轨距:直线段及曲线段加宽后偏差-2mm~+5mm);轨道阴阳(底板变形造成轨道变形;直线段两股钢轨水平误差≯5mm,曲线加超高后误差≯5mm;);尖轨与基本轨贴合不严实,开程不符合要求(尖轨尖端与基本密贴,间隙不大于2mm,无跳动;尖轨损伤长度不超过100mm,在尖轨顶面宽20mm处与基本轨高低差不大于2mm;开程:80~110mm;)。2、装车封车。车辆超高、装车重心不稳,在车辆过弯道或斜巷打运容易造成掉道甚至翻车。(斜巷打运支架等头轻尾重大件车辆使用锚链背车方法);打运超重或超大物件不用手拉葫芦二次加固重物下滑造成车辆掉道。3、人为操作。开快车、飞车掉道;急刹车、超规定数量挂车抵车、拉车、车辆连锁碰撞造成掉道;人力推车放飞车易造成掉道;不提前对轨道情况进行巡查,轨道上有杂物造成过车掉道;使用卸扣或三环链连车时,三环链拗劲或滑头使用一个卸扣造成钩头不活动大绳别劲掉道;钢丝绳与轨道夹角过大,车辆拉至靠近绞车时车辆横向受力容易掉道;使用对拉绞车时,绞车司机配合不到位,两个绞车钢丝绳同时带紧绷直造成车辆掉道;两部绞车同时牵引过弯道时,侧面绞车钢丝绳受力过大或没带劲造成车辆掉道。4、巷道环境。在打运超长、超宽、超高(三超)物件时,由于巷道间隙(高度或宽度)不够及巷道有电缆及其他设备(如过风门)使车辆抵刮巷道或设备造成掉道;由于巷道原因绞车布置不合理,钢丝绳绕绳方向不能平行于轨道,钢丝绳角度偏离过大造成拉车掉道。5、矿车质量。车辆长久失修造成车辆局部零部件损坏引发的掉道或翻车事故。主要有:矿车轮对磨损严重(俗称“三条腿”)及车轮大轴弯曲变形造成掉道;矿车轴承缺油,车轮转动不灵活(车轮有异响)造成掉道;缓冲装置碰头严重损坏,弹簧断裂,伸缩长度低于30mm,在抵车过弯道时容易掉道。(二)斜巷放滑事故时有发生什么是斜巷放滑。2014年安全一号文重大非死亡事故界定第九条:斜巷放大滑。斜巷因断绳、脱销造成跑车的;带绳运行车辆以非控制速度下行距离超过20米的。斜巷放滑事故能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轻则损坏车辆、巷道、轨道,重则造成死亡、群死群伤。造成斜巷放滑事故有以下几种原因:1、钢丝绳失检失修断丝变形超限或钩头绳卡子松动放大滑。2、超保险长度挂车,违反规程措施超挂车等超载打运断绳放大滑。3、超绞车能力打运放大滑(顾北矿放滑事故);4、闸皮磨损超限、闸间隙调整超出规定值(0.8~2mm)、液压油有杂质管路堵塞造成残压值大等因素造成车闸制动力不足放大滑(顾北矿事故)。5、脱销放大滑;不适用斜巷专用防脱销造成脱销;斜巷上口车辆未挂销链,把钩工不严格执行现场确认,直接松车造成放滑事故;插销没有放到位,轨道敷设质量差,行车中车辆在轨道连接处跳动引起插销跳动窜出。6、斜巷上口挡车装置失效,人工推或绞车牵引未连挂钢丝绳车辆失控放大滑。钢丝绳、绳卡子及斜巷挡车装置技术规范要求:一、斜巷提升绞车钢丝绳必须做到日检查,使用游标卡尺选点全程测量钢丝绳直径。钢丝绳在以下几种情况必须更换:各种股捻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断面积与钢丝绳总面积之比达10%时,专为升降物料用的钢丝绳必须更换;以钢丝绳直径为准计算的直径减小量达到10%时,提升钢丝绳必须更换;钢丝绳锈蚀严重,或点蚀麻坑形成沟纹,或外层钢丝绳松动时,不论断丝数多少必须更换;专为升降物料钢丝绳定期检验安全系数小于6时必须更换。二、钩头绳卡子完好标准:根据GB5976-86标准,绳卡数目一般不少于3-5个,绳卡的间距应为钢丝绳径的6--7倍,卡子的数量根据钢丝绳直径而定,≤19mm最少设3个,19--32mm最少设4个,32-38mm最少设5个,38-44mm最少设6个,44-60mm最少设7个。钢丝绳绳卡应配套使用,应将U形环部分卡在绳头的一面,压板放在主绳的一面。钢丝绳夹头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卡子的大小要适合钢丝绳的粗细,U形环的内侧净距,要比钢丝绳直径大1~3mm,净距太大不易卡紧绳子,容易发生事故。(二)夹时一定要将螺栓拧紧,直到绳被压扁1/3~1/4直?径时?为止,并?在绳受力后,再将夹头螺栓拧紧一次,以保证接头牢固可靠。(三)夹头要一顺排列,U形部分与绳头接触,不能与主绳接触,如果U形部分与主绳接触,则主绳被压扁后,受力时容易断丝。(四)为了便于检查接头是否可靠和发现钢丝绳是否滑动,可在最后一个夹头后面大约500mm处再安一个夹头,并将绳头放出一个“安全弯”。这样,当接头的钢丝绳发生滑动时,“安全弯”首先被拉直,这时就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处理。三、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七十条规定,倾斜井巷内使用串车提升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且下述挡车装置必须经常关闭,放车时方准打开:(一)在倾斜井巷内安设能够将运行中断绳、脱钩的车辆阻止住的跑车防护装置。(二)在各车场安设能够防止带绳车辆误入非运行车场或区段的阻车器。(三)在上部平车场入口安设能够控制车辆进入摘挂钩地点的阻车器。(四)在上部平车场接近变坡点处,安设能够阻止未连挂的车辆滑入斜巷的阻车器。(五)在变坡点下方略大于1列车长度的地点,设置能够防止未连挂的车辆继续往下跑车的挡车栏。(六)在各车场安设甩车时能发出警号的信号装置。《潘北矿管理层制度汇总》中在中明确规定:门档门扇下部距轨道面垂直距离不超过350mm(能有效挡住平板车)。我们的门档高度往往忽视这一关键问题。(三)摘挂销链伤人事故频发(4月6日夜班运输队蒲修生锁骨及肋骨骨折事故)。摘挂销链挤手碰脚是运输队最为常见多发、易发事故。运输队职工普遍存在边动车边摘挂钩头的坏习惯,在动态中操作,极不规范,及其危险,等于是在“玩火”,稍不留神轻则挤到手,重则挤到身体其他部位,后果不堪想象;在斜巷摘挂钩头,不用木刹掩车,造成车辆自行溜车发生事故;在摘挂销链期间,电机车司机误操作动车,发生事故。在潘北矿运输会战文件中明确规定:严格执行摘死勾,摘挂钩头时,司机停好车后必须离开驾驶室。用连杆挂钩头时必须用架子(连杆附件)。斜巷不准摘挂钩头,上下平巷摘挂钩头时,主牵引钢丝绳不得有劲。(四)绞车钢丝绳弹人事故时有发生。绞车钢丝绳弹人多发生在斜巷上口、绞车挂滑轮换向或使用绳轮改向及无极绳绞车使用过程中。当车辆刚过斜巷上变坡点余绳较多时,钢丝绳容易弹起;平巷绞车在巷道弯曲时需要使用滑轮或绳轮,钢丝绳的三角区域就是危险区域,一旦钢丝绳从滑轮或绳轮中脱离,钢丝绳绳劲全部释放拉直,一旦弹到人,后果不堪想象;无极绳牵引过程中,在巷道下变坡点处、副压绳轮处及梭车过道岔人工压钢丝绳进豁口作业时,钢丝绳容易弹起,人员一旦跨越绳道,碰巧钢丝绳弹起,必然酿成事故。所以为防止绞车钢丝绳弹人事故,必须严格执行封闭打运,在绞车钢丝绳三角区域严禁有人,在无极绳运行过程中,严禁任何人员跨越绳道。三、轨道运输安全管理方法我认为要抓好轨道运输安全管理,从根本上杜绝运输事故发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健全制度,干部严格依制律己律人。抓好轨道运输安全管理始终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和不折不扣地落实。只有坚持完善健全制度,做好制度落实,才能确保政令畅通,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一个优秀的煤矿领导者(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在自始至终坚持依制度管人,依制度处事,这也是煤矿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要在制度面前坚持公正,一律平等,管别人,更管好自己。你建立一个制度,一定要贴近实际,易于操作,要解决问题,而不是华而不实,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建立制度是为了落实,而不是摆设,仅仅贴到墙上,夹到文件夹里,我们的好多制度没有比这个更坏的下场了。刚开始我也想不明白,制度条条款款,怎么可能落实,真落实了,还怎么干活。后来慢慢发现,没有什么比落实制度更好的管理方法了。任何一个领导都要树立威信的,这毋庸置疑,制度绝对是你树立威信的最佳利器。你看我们无论开展什么会战,或者是新的领导上任,都是制度先行。(二)工作高标准开展。要抓好轨道运输安全,必须抓好运输系统中的各个环节,轨道质量、机电设备、规范操作,哪个环节都要高标准要求。何所谓高标准,我的最直观理解就是不要“穷凑合”,能过车就行,轨道无所谓质量标准化;能凑合走钩即可,设备无所谓完好;马虎侥幸干完活,无所谓规范操作。其实我们的干部标准真的也没这么低,大部分时间大部分标准还是高的,只是偶尔生产一忙,时间一紧,职工一带,头脑一热,标准就降低了,或者就是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老眼光看新问题,反正一直这样干,也好的狠,不需要提高标准。因为不是所有“三违”都会发生事故,所以“三违”屡反不止,事故的发生它是一个概率事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就像你买彩票。但是就像我们知道的,很多事故发生后,总结经验,都发生很巧合,让人唏嘘啊。无论在那个队干,每个队都有每个队的专业特点,要总结你所在队的重点环节,尽你所能的高标准要求这些重点。那轨道运输来讲,绞车、斜巷安全设施、架空乘人车、电机车、轨道等等,这些都是绝对的安全重点,重点中还有重点,不再一一细讲。(三)提高素质,始终坚持安全底线。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在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候,安全与个人利好发生矛盾的时候(图懒省事,投机取巧),安全红线被抛到九霄云外。怎么才能坚持安全底线大的方面要协调好安全与生产,使安全与生产的矛盾降到最低,不要被激化,另一方面,我们自身,要不断提高认识,提高个人素质,能看到安全底线,理解安全底线,坚守安全底线。(四)加强责任心。责任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德”,是所有一切的基石,特别是从事煤矿作业,一个人,他如果没有责任心,就是一个“定时炸弹”,这样的人越多,安全工作越不利。在运输队,我有深刻的体会,斜巷把钩工,要求挂好销链,必须要进行确认,这个“确认”体现的就是责任心,没有责任心的人,他看都不看,许多斜巷事故就是因为责任心缺失造成的,你以为我挂好了,我以为你挂好了,你以为我掩车了,我以为你掩车了,结果钩头都没挂,一推车,车直接从斜巷下去了,后顾不堪想象。我所遇到的,或者我所知道的,能让人钦佩的好的职工或者班队长,他首先一定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责任心是“1”,其它代表“0”,没有“1”再多的“0”也变得失去意义。有人将干部分为四等。一等是德才兼备者、二等是有德无才者、三等是有才无德者、四等是无德无才者。有德无才者选用,无德有才者慎用,有德有才者重用,无德无才者不用。(五)坚持创新。包括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和使用新设备。运输会战期间,集团公司投入物力、财力升级设备,淘汰内齿轮传动绞车、更换司控道岔、安装斜巷视频监控系统,运输队结合生产实践也进行了一些发明创造,包括防跑车开关语音提示、“一坡三档”集成控制、自动无极绳过道岔装置、气动自动复位地挡等等,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提升了轨道运输安全。创新,用了都说好,地球人都知道。就讲这些,跟大家一起学习交流,讲课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许多东西都是自己的总结,不周之处,希望大家指正。附:淮矿安〔2014〕244号文矿井轨道运输车辆脱轨处理管理暂行规定为规范矿井轨道运输车辆脱轨处理管理,特制定本规定。一、轨道运输车辆范畴轨道运输车辆:各类电机车、矿车、叉车、平板车、乘人车、开关列车及各种装载物料的窄轨运输车辆等(以下简称车辆)。二、车辆脱轨汇报程序(一)轨道运输发生车辆脱轨时,必须立即停止运行,待车辆停稳后,作业人员必须在现场第一时间汇报矿调度所及运输调度站或本单位值班人员。汇报内容包括:车辆脱轨的时间、地点、周围环境、车辆类型及所载物体情况、现场人员情况、设备损坏情况等。1.平巷运输。车辆脱轨时,跟车工必须立即向电机车司机发出停车信号,电机车司机接到停车信号应迅速停车。电机车司机或跟车工必须及时汇报车辆脱轨情况。2.斜巷运输。绞车司机在绞车运行时,发现压力表或电流表指示突然增大或减小,滚筒上拉或下放的钢丝绳突然抖动增大、有余绳,视频监控系统发现车辆脱轨等,绞车司机必须立即停车,并联系信号把钩工检查提升车辆的状况;信号把钩工发现车辆运行异常,必须发出紧急停车信号,检查车辆状况。信号把钩工确认车辆脱轨后,必须立即汇报。3.无极绳运输。绞车司机在绞车运行时,发现电流表指示突然增大或减小、重锤上下摆动幅度突然增大、滚筒钢丝绳打滑、钢丝绳抖动突然增大、视频监控系统发现车辆脱轨等,必须立即停车,并联系跟车工检查车辆的状况。跟车工确认车辆脱轨后,必须立即汇报。(二)矿调度所接报后,应迅速通知安监员或安全生产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前往现场,监管车辆复轨全过程。运输调度站或事故单位接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安排有经验的人员参加,指派专人统一指挥车辆复轨工作。斜巷车辆脱轨、无极绳车辆脱轨和平巷重车脱轨的,区(队)副科级及以上管理人员负责指挥复轨;平巷空车脱轨的,队(班)及以上管理人员负责指挥复轨。运输调度站要正确调度车辆,使其它车辆不得进入脱轨车辆的轨道路线,并通知已进入脱轨车辆轨道路线的其它车辆减速并保持安全间距。(三)复轨结束恢复运输前,复轨负责人必须在现场向矿调度所汇报。三、运输车辆复轨措施(一)各单位根据矿井运输系统的具体情况,按平巷运输、斜巷运输、无极绳运输等,分类编制轨道运输车辆复轨通用安全技术措施,并定期贯彻;打运大件脱轨,翻车机内脱轨,罐笼内及上下井口脱轨,超长、超宽、超高、超重车辆脱轨等,必须编制专项复轨措施,需经分管领导组织会审。运送炸药、化学药剂、易燃易爆物品及其它危险品车辆脱轨等特殊情况,必须编制复轨措施,需经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二)车辆复轨前必须检查钢丝绳、保险绳、销链、钩头、车辆有无损伤,销链连接、装载物绑扎是否牢固可靠,车辆重心是否偏移等,如存在上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消除,采取防止复轨期间车辆侧翻措施后,方可进行复轨作业。(三)平巷运输车辆复轨前,在脱轨车辆前、后20m处轨道设置十字掩木等,防止其它车辆误入脱轨现场。脱轨车辆影响双轨运输时,分别拦截双向来车,以防车辆侧撞和追尾。巷道坡度>7‰时,按斜巷运输车辆复轨措施执行。(四)斜巷运输车辆复轨前,调整提升钢丝绳松紧适当,保持钢丝绳处于张紧状态,上提运输脱轨时必须释放脱轨时产生的钢丝绳异常张紧力,严禁有余绳。提升钢丝绳张紧后要切断绞车电源,确认安全闸制动可靠。(五)无极绳运输车辆复轨前,必须释放脱轨时产生的钢丝绳异常张紧力,钢丝绳处于张紧状态,将牵引车用钢丝绳或链条锁在轨道上。切断绞车电源,确认安全闸制动可靠。(六)斜巷及无极绳车辆复轨前,必须用钢丝绳或链条锁好需复轨车辆前后的其它车辆,最下方车辆用十字掩木掩死。复轨后解除串车锁掩前,确认锁掩不受力后方可解除锁掩。四、车辆复轨注意事项(一)严禁用人力从侧面直接推扛需复轨的车辆;严禁使用电机车、绞车强行牵引复轨;严禁使用撬杠复轨;严禁通过或利用道岔进行复轨;严禁斜巷摘钩头、销链、保险绳复轨;严禁车辆两端同时复轨。(二)车辆复轨期间,平巷脱轨车辆前后、斜井各车场入口、通往无极绳绳道的各入口设置警戒,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车辆复轨区域。行人确需经过平巷复轨作业区域时,必须经复轨负责人同意,停止复轨作业并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快速通过。(三)复轨人员必须站在宽敞且容易撤离的安全位置作业,严禁人员身体任何部位位于车辆倾倒方向、车辆窜动方向、车辆及手拉葫芦受力反弹方向、车辆上道方向;无极绳复轨操作过程中严禁人员跨越钢丝绳;斜巷复轨下方严禁人员穿越和平行作业,上、下口安全档必须处于关闭状态;绞车司机严禁离开岗位。(四)使用专用工具复轨时,必须使用与脱轨车辆吨位相符的千斤顶和手拉葫芦,使用前必须检查工具的完好状况。(五)使用千斤顶复轨时,其底座必须放置在垫有木板的硬岩底板上,严禁用铁板直接垫底座,以防打滑伤人;使用长方木或木板垫起车辆时,应确保垫木稳定,防止车辆倾倒。(六)使用手拉葫芦复轨前,检查巷道的支护情况、顶板情况,选择安全牢固的起吊点作业,确保生根牢靠。严禁站在起吊物上起吊复轨。(七)发生车辆咬钩头现象时,必须先用手拉葫芦或电机车拉开车辆钩头后,再进行复轨。(八)复轨期间,必须对脱轨车辆附近可能碰到的管路、电缆等进行保护,以防损坏设备、设施。(九)脱轨车辆具备条件时,可卸载物料后再进行复轨,卸载时必须采取防止物料滚动、滑落、车辆重心改变的措施。五、车辆脱轨事故处罚(一)脱轨事故发生后,由矿总值班组织事故的追查,从轨道质量、车辆质量、装车情况、车辆连接、人员操作等方面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和整改要求,对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照矿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二)人车脱轨事故直接责任人按一般“三违”处理;隐瞒轨道运输车辆脱轨事故的,给予责任人待岗3个月处理。(三)矿调度所要建立车辆脱轨事故台帐,准确记录发生地点、时间、事故原因、查处情况等。

篇2:煤矿开采安全管理教案

本章培训与考核要点:

掌握地质构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熟悉煤矿开采的基本安全生产条件与矿井开拓方式;

掌握井巷工程施工、支护及维护的安全管理要求;

掌握常用采煤方法及其回采工艺的安全管理要求;

掌握矿井冲击地压与顶板事故防治的安全管理要求及其致因和预防措施;

掌握矿井水害防治的安全管理要求及其致因和预防措施;

掌握矿井热害防治的安全管理要求及其致因和预防措施。

第一节煤矿地质与矿图

一、煤层的埋藏特征

1.煤层的形态与结构

煤是由古代植物遗体演变而成的。和其他沉积岩一样,煤在地下通常是层状埋藏的,但由于沉积条件和地壳运动的影响,也有似层状和非似层状煤层。

根据夹矸稳定性不同煤层的结构可划分为

简单结构煤层

复杂结构煤层

2.煤层的厚度

?煤层厚度是指煤层顶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

薄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1.3m以下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3.5m以下的煤层。

中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1.3~3.5m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3.5~10m的煤层。

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3.5m以上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10m以上的煤层。

可采厚度: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开采的煤层厚度。

3.煤层的顶、底板岩石

顶板:覆盖在煤层上面的岩层

?伪顶:直接覆盖在每层之上极易垮塌的薄层岩

层,常随采随落。

?直接顶:能随回柱放顶垮落的岩层。

?基本顶:位于直接顶之上,抗弯刚度较大,较难

?垮落的岩层

底板:垫在煤层下面的岩层

?直接底:煤层之下与煤层直接接触的岩层。

?基本底:位于直接底之下的岩层。

二、地质构造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沉积岩层一般都是水平连续的,但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使它位置和形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地质构造。一般包括:单斜、褶皱、断裂等构造。

1.褶曲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增大开采难度

给顶板管理带来困难

容易引起瓦斯事故

易发生水灾事故

2.断层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断层破坏严重的地段,影响采区的划分及工作面和巷道的布置

断层破坏严重的地段,使工作面布置不规则巷道掘进率增高,还会造成无效进尺

会给支护工作和顶板管理带来困难,还有可能发生冒顶

会引起断层透水事故

在高瓦斯含量煤层中,断层破碎带可能聚集瓦斯,当工作面通过时,易发生瓦斯事故。

三、熔岩塌陷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熔岩塌陷:石灰岩、白云岩等可溶性岩石在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下产生塌陷的现象。

按成因及特征可分为:陷落柱和淤泥带。

1.陷落柱及其特征

熔岩塌陷体的刨面形态似一锥形柱体所以取名。

特征:整体形态是一个上小下大的圆锥体,陷落柱内的岩石碎块棱角显著、形状不规则、排列紊乱。

2.淤泥带及其特征

岩石的塌陷和水流携带地表泥土一齐填入大型裂缝形成淤泥带。

淤泥带的主要特征:大型的淤泥带地表多呈低洼的冲沟,垂直方向表现为上宽下窄的裂隙带,其内有大量的黄泥和碎块岩石。

3.判断的标志

岩性标志。断层的地层系统未被打乱,陷落柱地层局部破坏,杂乱无章岩性复杂。

接触带特征。陷落柱的柱壁倾角很陡往往成90°接触面不平整,无擦痕。断层直立情况少常见擦痕。

煤层及顶底板的变化。陷落柱顶底板岩层除裂隙发育外产状无变化。断层附近煤岩层产状变化大。

陷落柱一般上下影响范围较大。通过上下煤层对照能预测其出现的位置和范围。

4.陷落柱对煤矿生产安全的影响

陷落柱发育的矿区煤系地层破坏严重煤储量减少。

破坏煤层连续性,给巷道布置、采煤方法的选择造成很多困难。

采煤工作面遇到陷落柱,复杂了生产组织,不利安全生产。

陷落柱穿透含水层时,可将地下水导入井巷,对安全生产威胁极大。

四、矿图基础知识

(一)地形图

地形图:反映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图纸。一般用地形等高线来反映地貌。

1.地形等高线基本特征

同一等高线各点高程相等

等高线是一条闭合的曲线

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

等高线越密表示坡度越陡,越稀则越缓,平行则表示坡度相等

2.典型地貌的等高线

山地盆地?山脊?山谷

(二)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煤层底板等高线:煤层底板与有一定高程的水平面相交所得到的交线。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把上者用标高投影的方法投影到水平面上所得到的图形。

1.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确定煤层的产状

2.地质构造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表现

褶皱断层?穹窿盆地

(三)矿图的内容及要求

井上、下对照图(1:2000、1:5000)

采掘工程平面图(1:1000、1:2000、1:5000)

通风系统图(1:1000、1:2000、1:5000)

井下避灾路下图

供电系统图和井下电器设备布置图

主要巷道平面布置图(1:1000、1:2000)

第二节煤矿开采的基本安全条件与矿井开拓

一、煤矿开采的基本条件

煤矿生产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作业生产,由于工作场所的特殊性、客观因素的不定性,再加上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致使生产事故不断的发生。为了保障安全生产应具备以下基本安全生产条件:

矿井应有及时填绘的反映实际情况的各种图纸及规程。

矿井必须有两个独立的能够行人并直达地面安全出口,出口之间距离不得小于30m。

矿井在用巷道净断面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采煤工作至少保持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

矿井每年必须经过瓦斯等级鉴定。

矿井应当具备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

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有瓦斯抽放措施,并装备安全监控系统。

矿井必须实行瓦斯检查制度和矿长、技术负责人瓦斯日报审查签字制度。

矿井有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防排水系统和火灾防治措施及设施。

矿井应当保证双回路电源线供路。

矿井提升使用矿用提升绞车,并装设齐全的保险装置和深度指示器。

矿井应有完善可靠的通信系统,保持矿内外、井上下和重要场所、主要作业地点通信畅通。

煤矿井下爆破,须按矿井瓦斯等级选用相应的煤矿许用炸药和雷管。

矿井实行入井检身制度,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煤矿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煤矿应当加强粉尘的检测和防治工作,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二、矿井开拓方式

矿井开拓方式:开拓巷道在井田内的布置形式。

通常以井筒形式划分开拓方式为:

1.斜井开拓(片盘斜井、集中斜井)

2.立井开拓

单水平

?立井多水平上山开拓

多水平?立井多水平下山开拓

?立井多水平混合开拓

3.平硐开拓(走向、垂直、阶梯)

4.综合开拓

?

三、巷道掘进安全管理

(一)掘进作业安全管理

掘进:在岩(煤)体中,采用一定的手段把岩石(煤)破碎下来,形成地下空间,接着对这个空间进行支护的工作。

1.破岩技术(钻眼爆破破岩法、掘进机破岩法)

2.掘进施工(主要以钻爆发为主)

平巷施工

斜巷施工

交叉点施工

(二)巷道顶板管理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围岩体的范围及应力分布等诸多因素,选择支护材料形式达到维护巷道目的。

根据围岩稳定性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减少对顶板管理的影响。

按作业规程规定控制空顶距离和临时支护长度。

做好基础资料的积累和隐蔽工程的记录工作。

巷道掘进期间的顶板管理

敲帮问顶。

控制工作面的空顶距离。

单孔长距离掘进,要经常检查工作面后方支架。

熟悉冒顶原因加强日常检查采取措施预防冒顶。

影响掘进巷道顶板管理的主要工序

合理布置炮眼并正确打眼。

合理选择爆破参数及爆破顺序。

按质量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支护。

顶板管理的针对措施

新掘巷道应制定的开口安全措施

沿空掘巷顶板破碎时的顶板管理措施

有淋水的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

过断层、裂隙地质构造带的顶板管理措施

《煤矿安全规程》对掘进支护的相关规定

第三节煤矿开采安全管理

一、开采顺序

1.一般开采顺序(采区前进式,区内后退式)

2.煤层群开采顺序(下行式、上行式)

3.开采顺序的安全管理

采用下行式开采时,近距离煤层可上下同采,但上下工作面要有一定的错距。

开采急斜煤层时,如果层间距小要考虑上下层之间影响。

当上部煤层受压大的情况下考虑采用上下式。

二、采煤的安全管理

1.常见采煤方法

我国主要是以壁式体系为主的国家,主要有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法、放顶煤长壁采煤法和倾斜分层长壁上行充填采煤法;采煤工艺有炮采、普采和综采三种。

2.采煤工艺的安全管理

炮采:注意各主要工序相互间安排时间与顺序的合理性。

普采:注意各工序相互干扰或造成工作面顶板应力叠加。

综采:应做到跟机及时移架、超前支护、端头支护。

3.《煤矿安全规程》对回采和顶板控制的相互规定

4.急倾斜煤层开采

倒台阶采煤法

水平分层和斜切分层采煤法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

第四节矿井冲击地压与顶板

事故防治

一、矿井冲击地压防治

按原岩应力分(重力、构造、重力构造中间型)

按发生地点分(煤体、围岩)

按冲击显现强度分(弹射、矿震、弱冲击、强冲击)

按震级强度和抛出的煤量分

轻微冲击(抛出煤10t以下、震级里氏1级以下)

中等冲击(抛出煤10t~15t、震级里氏1~2级)

强烈冲击(抛出煤50t、震级里氏2级以上)

1.冲击地压的特征

突然爆发

巨大声响

冲击波强

弹性震动

煤体移动

顶板下沉或底鼓

煤帮抛射性塌落

2.防治冲击地压的相关规定

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煤矿必须有专人负责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

开采严重冲击地压煤层时,在采空区不得留煤柱。

开采煤层群时,应优先选择无冲击地压或弱冲击地压煤层作为保护层开采。

3.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

(1)采用正确的开采方法(开采保护层、避免形成孤立煤柱、选择合理的开采方法、合理的巷道布置方式、合理的开采程序)

(2)局部卸压措施(煤层注水、钻孔卸压法、震动爆破法、强制放顶)

二、矿井顶板事故类型及其危害

1.矿井顶板事故分类

顶板事故:在地下采掘过程中,顶板意外冒顶、片帮、煤炮、冲击地压、顶板掉矸而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终止等。

按冒顶范围分:局部冒顶(1~2人)、大型冒顶(3人以上)

按力学原因分:压垮型、推垮型、漏跨型

2.矿井顶板事故危害

都会推倒支架、埋压设备,造成停电、停风,给安全管理带来困难。

有时会引起透水事故。

有时会造成瓦斯事故

掘进面发生事故人员被堵或被埋将造成人员伤亡。

三、冒顶事故的预兆

1.局部冒顶的预兆

响声、掉渣、片帮、裂缝、离层、漏顶、瓦斯涌出量增大、顶板淋水增加。

2.大面积冒顶的预兆

顶板的预兆(连续发出断裂声或闷雷声、掉渣)

煤帮的预兆(压力增大、煤质变软、钻眼省力)

支架的预兆(木支架压弯折断、金属支柱破顶钻低、顶梁楔子弹出挤出)

瓦斯和水的预兆(瓦斯、水量增加)

四、冒顶事故常发的地点及原因

(一)采煤工作面局部冒顶事故常发的地点及原因

原因:一是直接顶被破坏失去有效支护

二是基本顶下沉压迫直接顶破坏工作面支架

地点:一是靠煤壁附近

二是放顶线附近

三是采场两端附近

四是地质破坏带附近

(二)采煤工作面大面积冒顶事故常发地点及原因

1、大面积冒顶事故常发的地点

开切眼、地质破坏带、老巷、大倾角、顶板含水

2.基本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发生的条件及原因

(1)发生压垮型冒顶事故的一般条件:

直接顶比较薄,冒落后不能充填满采空区。

直接顶上面基本顶厚度小初次来压步距更大。

采煤工作面支柱初撑力低基本顶断裂在煤壁内。

(2)基本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事故的成因:

垮落带基本顶岩块压坏采煤工作面支架致冒顶。

垮落带基本顶岩块冲击压坏采煤工作面支架冒顶。

3.厚层难冒顶板大面积冒顶发生的条件与原因

一是:顶板大面积悬漏弯曲应力超过强度。

二是:采空区近边煤柱上岩层剪应力超过极限强度。

4.大面积漏垮型冒顶发生原因

由于煤层倾角大,直接顶异常破碎,支护点失效发生局部冒顶,破碎顶板从该点开始沿工作面往上全部漏空。

5.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特征与机理

推垮型冒顶是指因水平推力作用使工作面支架大量倾斜而造成的冒顶事故。

(1)复合顶板的特征:

煤层顶板由于下软上硬不同岩性的岩层组成。

软、硬岩层间有煤线或薄层软弱岩层。

下部软岩层的厚度大于0.5m,小于3.0。

?

(2)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的机理:

支柱的初撑力小,软硬岩层下沉不同步,软快而硬慢,从而倒是软岩层与其上部硬岩层离层。

下位软岩断裂出六面体的原因:一是地质构造,即下位软岩层中存在原生的断层裂隙或尖灭构造。二是巷道布置原因。三是由于支柱初撑力低。

6.金属网下推垮型冒顶发生的原因

原因:1.上下分层开切眼垂直布置,其上金属网上的碎矸石与上部断裂的硬岩大块之间存在空隙。2.下分层开切眼内错布置金属网上的碎矸石与上部断裂的硬岩大块难以胶结。

全过程分形成网兜阶段、推垮工作面阶段。

(三)巷道顶板事故常发的地点及原因

常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及巷道交叉点。

1.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原因

第一类是掘进破岩后,顶部存在将于岩体失去联系的岩块。

第二类是掘进工作面附近已支护部分的顶板存在与岩体完全失去联系的岩块。

2.巷道交叉处冒顶的原因

开岔处巷道顶部存在与岩体失去联系的岩块。

3.压垮型冒顶的原因

巷道顶板或围岩施加给支架的压力过大。

4.漏垮型冒顶的原因

因有无支护或支护失效巷道顶部有游离岩块。

5.推垮型冒顶的原因

巷道顶帮破碎后,在其运动过程中存在平行巷道轴线的分力。

五、冒顶的探测方法

观察预兆法。

木楔探测法。

敲帮问顶法。

仪器探测法。

六、冒顶的预防措施

(一)采煤工作面局部冒顶的预防

(二)采煤工作面大面积冒顶的预防措施

1.采煤工作面大面积冒顶的一般预防措施

提高单体支柱的初撑力和刚度;提高支架稳定性;严格控制采高;强制放顶;加强地质测量和矿压预测。

2.预防基本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事故的措施

使支架保证直接顶与基本顶之间不离层;支架可缩量满足基本顶下沉要求;普采工作面遇到平行于工作面的断层时要在断层范围内加强支护,不得常规回柱;支架支撑力能平衡垮落带直接顶及基本顶的重量;普采扩大控顶距,木换金待断层进采空区再回柱。

3.预防厚层难冒顶板大面积冒顶事故的措施

人工强制放顶

4.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的预防措施

应用伪府斜工作面;掘进上下顺槽时不破坏复合顶板;工作面初采时不要反推;控制采高使冒落岩层超过采高;布置树脂锚杆。

5.金属网上推垮型冒顶的预防措施

提高支柱初撑力及增加支架稳定性。另外还有回采c下分层时用内错式布置切眼;使用整体支架;采用伪府斜工作;初次放顶时要把金属网下方到底板。

(三)巷道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

1.预防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措施

严谨空顶作业,严格控制空顶距;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冒顶区及破碎带必须背严接实;炮眼布置及装药量必须与岩石性质、支架与掘进工作面距离相适应;采用前探掩护式支架;根据顶板条件采区相应的支护形式。

2.预防巷道开岔处冒顶的措施

开岔后避开原来巷道冒顶范围;交岔点抬棚的架设应有足够的强度并连接成一个整体;采用锚喷支护时要使用加长或全锚式锚杆,并使用小孔径锚索补强。

3.支架支护巷道冒顶事故的一般防治措施

巷道布置在稳定岩体中;支架有足够的支护强度;尽可能做到支架与围岩共同承载;重新支护时要先护顶再施工;替换支架时先支新再拆老支架;锚喷支护要定期检查及时处理;提高巷道支架稳定性。

4.压垮型冒顶的防治措施

5预防垮落型冒顶的措施

与一般事故措施基本相同。

(四)煤壁片帮的防治

1.爆破落煤时要注意炮眼布置炮眼角度装药量。

2.工作面煤壁要直、齐打贴帮柱。

3.采高大于两米煤质松软时要在贴帮柱与煤壁间加横撑。

4.片帮严重地点要在贴帮柱上加托梁或超前挂金属铰接顶梁。

5.落煤后要及时挑梁刷帮,使煤壁不留伞檐、活矸。

6.总采工作面顶板破碎或支架梁端距较大时,可采取及时支护。

第五节矿井水害防治

矿井水害:影响矿井正常生产活动、对矿井安全生产构成威胁、增加生产成本以及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的矿井水。

水源不同:地表、地窖、空隙、裂隙及岩溶水水害。

发生矿井水害所具备的条件:

有水源、有透水通道、失控。

一、影响矿井涌水量的因素

1.充水岩层的出露条件和补给条件。2.矿井边界条件。3.地质构造条件。

二、矿井突水预兆

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鼓、水色发浑、有臭味、有害气体增加、裂隙出现渗水。

三、矿井水害发生的原因

1.工程技术方面

地面防洪、防水措施不当。水文地质情况不清。

井巷位置不合理。工程质量低劣。乱采滥挖。测量误差。排水能力不足。排水设施平时缺少维护。

2.管理方面的原因

容易使人麻痹、人力物力不足、不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对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把关不严、对以水为载体的有害气体的灾害和危害认识不足。

四、矿井水害的危害

恶化生产环境

增加排水费用

缩短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

损失煤炭资源

引起瓦斯积聚、爆炸或硫化氢中毒

一旦失控,造成淹井及人员伤亡

五、矿井井下水害防治

1.井下防治水的措施和要求《煤矿安全规程》

2.老窑水害防治

克服麻痹侥幸心里,避免疏忽大意。

认真分析老窑积水的调查资料。

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对策。

严密组织探水掘进。

特别注意近探近放和贯通积水巷道或积水区。

重视自采自掘采空废巷积水的探访。

钻、物探结合问题。

3.岩溶突水灾害的防治

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承压水采煤必须探水和留设防水煤柱。

加大排水能力,确保防水设施的正常使用。

了解防治底板突水的先进理论和探查、防治技术。

4.井下排水

(1)井下主要排水设备的配备

必须要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

必须有工作和备用的水管。

应有同工作、备用以及检修水泵相适应,并能够同时开动工作和备用水泵的配电设备。

(2)对主要泵房出口的规定

至少需要两个出口。一个用斜井连接到井筒,并高出泵房底板7m以上,一个连接到井底车场。

(3)对水仓有效容量的规定

必须有主副两个水仓。正常用水量小于1000立方米每小时以下,能容纳8小时涌水。大于1000立方米每小时,能容纳4小时涌水。

(4)加强排水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六、矿井水灾的防治技术

1.地面防水

2.井下防水(防水闸门、防水墙、防水煤岩柱)

3.矿井探放水技术

4.矿井疏放降压技术

5.矿井注浆堵水技术

6.采煤工作面透水事故的处理方法

迅速判断突水的地点、性质、水量、范围、水源。

迅速判断灾区的基本情况,以便迅速组织抢救。

第六节、矿井热害防治

热害:矿内高温、高湿环境严重影响井下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效率的一类新灾害。

一、矿井热源

地表大气、流体自压缩(或膨胀)、围岩散热、运输中煤炭及矸石的散热、机电设备散热、自然氧化物散热、热水、人员放热。

二、矿井热害防治技术措施

(一)通风降温

1.合理的通风系统

2.改善通风条件

3.调热巷道通风

4.其他通风降温措施

(二)矿内冰冷降温

冰冷降温系统和空调制冷降温系统

(三)矿内空调的应用

1.地面集中式空调系统

优点:厂房施工、设备安装维护管理方便;可用一般制冷设备,安全可靠;冷凝热排放方便;冷量便于调节;无需在井下开槽大断面硐室;冬季可利用天然冷源。

缺点:高压载冷剂处理困难;供冷管道长,冷损大;需在井筒中安装大直径管道;空调系统复杂。

2.井下集中式空调系统

设置井下并用井下回风流排热

优点:系统简单,冷量调节方便,供冷管道短,无高压冷水系统。

缺点:井下风量有限,当需冷量大时无法全部带走冷凝热。

设置井下冷凝热在地面排放

优点:供冷管道短、冷损少;无高压冷水系统;可利用矿井水或回风流排热;供冷系统简单,冷量调节方便。

缺点:井下要开槽大断面的硐室;对制冷设备要求严格;设备安装、管理和维护不方便。

3.井上、下联合式空调系统

地面和井下同时设置制冷站,冷凝热地面集中排放。相当于两级制冷。

优点:可提高一次载冷剂回水温度,减少冷损;可利用一次载冷剂将井下制冷机的冷凝热带到地面排放。

缺点:系统复杂;设备分散,不便管理。

篇3:采掘工作面通风瓦斯安全管理措施

(一)通风

1、矿井必须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采掘工作面实行独立通风,若无独立通风系统要实行串联通风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且串入另一采掘面的进风中CH4和CO2浓度均不得超过0.5%。

2、每旬对各用风地点进行一次全面测风,风量配备必须符合《规程》规定。

3、主扇因故停止运转时,必须立即通知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停止井下工作,切断井下所有电源,工作人员全部撤出地面。

4、长度大于6m的独头巷道,必须应用局扇送风,否则必须按盲巷处理。

5、井下所有地点必须通风,严禁无风、微风作业。

6、控制风流的设施必须牢固可靠,确保风流畅通,任何人发现井下的设施损坏应立即向矿长(生产矿长)或技术负责人汇报并及时处理。

(二)、局部通风管理

1、掘进巷或独巷超过6m必须采用全负压或局扇(局部通风机)通风。

2、局扇安装、拆除实行申请报告制度。安装前由矿技术负责人根据所需供风量填写安装申请单,拆除时必须经矿技术负责人同意。

3、局扇安装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局扇及开关安装在距送风工作面回风口10m以外的新鲜风流中,必须吊挂或垫高,离地面大于0.3m。

②、局扇安装地点的巷道风量必须大于局扇吸入风量,严禁局扇拉循环风。

③局扇必须实行风电闭锁,停止运转时自动切断该局扇送风独巷内的一切电源。

4、局扇应采用抗静电、阻燃风筒。

①风筒敷设必须吊挂平直,风筒接头严密不漏风,无破口。

②风筒末端距迎头不超过5m,风量满足《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要求。

③风筒拐弯必须缓慢拐弯,不准拐急弯,异径风筒连接必须先大后小。

5、局扇由瓦检员负责进行挂牌管理,除瓦检员、矿技术负责人外,任何人不得随意停开局扇,一台局扇只能向一个掘进面送风。

6、使用过程中的局扇不论停工与否,不得停风。因故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停风区的人员立即撤出,瓦检员立即将局扇开关和独巷内所有电源开关断电后打到“零位”,并设置栅栏、揭示警标。恢复通风前必须先检查瓦斯,只有在局扇及其开关附近10m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小于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扇。

(三)通风设施管理

1、通风设施的范围:密闭、风门、隔风墙、调节风窗、风桥、风帘、栅栏、风筒。

2、通风设施的建立、改变、拆除必须有专门设计或措施。

3、为采掘服务和使用一年以上的通风设施,必须按永久通风设施设置和管理,其余的按临时性通风设施设置和管理。

4、通风设施的质量必须符合煤炭部《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及检查评定办法》的规定,并且符合以下规定:

①、通风设施的掏槽深度:防火门墙(密闭)不少于0.03m,基它不小于0.2m,同时见硬底、帮,并与煤岩接实。

②、通风设施的厚度:密闭(墙)及风门墙垛不小于0.5m,木板墙、木板风门墙垛不少于0.02m,风门门扇不

③、调节风量窗应设在设施的上方中部,受巷道限制时可设在一侧;风量不得有管线通过,人行及通车巷道设调节风窗时,必须设两道相同断面面积的风窗。

④、主要进回风之间、采区进回风之间必须设置永久风门或永久隔风墙,设风门时还须设反向风门,同时两道正向风门必须进行联锁。

⑤、栅栏的设置:所有密闭前、停风区域、瓦斯超限区域、“一通三防”禁区入口处(风门代替时必须钉门)均必须设置栅栏,栅栏高度不低于1.8m,网格不小于0.2m,且牢固可靠。

⑥、采面结束后和报废井巷都应该及时密闭。采面结束后必须在10天内完成永久性封闭,报废井巷必须在5天内完成永久性封闭。

5、通风设施的使用管理

①、生产班负责对工作范围及相邻的通风设施管好、用好。

②、设专职人员负责通风设施的设置、维护、改变、拆除,任何人不得损坏通风设施或擅自改变通风设施的状态;严禁同时打开一组的两道风门。

③、失去作用的通风设施应及时拆除,损坏的通风设施必须立即修复或更换。

④、矿井对损坏或盗窃通风设施的责任者及管理、使用班组进行经济处罚,根据设施损坏或盗窃的具体情况,经矿领导批准,对其责任者或管理、使用班组进行罚款和赔偿经济损失。罚款列入矿安全奖励基金,赔偿费用列入材料费之中。

6、对举报损坏(或盗窃)通风设施有功的人员,由矿在安全基金中列支给予奖励30~50元。

二、瓦斯防治管理

为防止发生重大瓦斯事故,必须强化矿井瓦斯防治管理,为此,特制定瓦斯防止管理制度。

(一)瓦斯检查与管理

1、瓦检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2、瓦检员所带仪器必须完好,精度符合要求。

3、瓦检员必须按矿技术负责人编制的巡回检查计划图表检查,检查地点、次数、路线、时间符合规定。

4、下列地点必须设点挂牌检查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

①、采煤工作面:进风、工作面、隅角、回风、进回风中的电气设备处;

②、掘进工作面:局扇进风、掘进头、回风、回风中的电气设备处;

③、高冒区或瓦斯涌出异常地点,密闭与栅栏处。

④、风井总回风、井下所有电气设备的地点。

5、瓦检员在日常检查瓦斯和CO2必须使用光学瓦斯检测仪,不准用便携式瓦检器进行检测,就瓦斯和CO2检测次数、周期做如下规定:

①、采煤工作面:进风(每班2次间隔3小时),工作面(每班3次,间隔2小时),上隅角(每班3次,间隔2小时),回风(每班3次,间隔2小时),进回风中的电气设备处(每班3次,间隔2小时)。

②、掘进工作面:局扇进风(每班2次,间隔3小时),若是被串联的进风(每班3次,间隔2.5小时),掘进头(每班3次,间隔2.5小时),回风(每班3次,间隔3小时),回风中的电气设备处(每班3次,间隔2.5小时)。

③、高冒区或瓦斯涌出异常地点(随时出现随时检测);密闭每周检测一次,原则规定是周二的中班进行,栅栏每天检测一次,规定早班进行。

④、风井总回风(每班3次,间隔2.5小时),井下所有电气设备处(每班3次,间隔2.5小时)。

6、瓦斯检查不得发生空班、漏检、少检、假检,做到井下记录牌、检查手册、瓦斯台帐“三对口”,瓦检员必须执行井下现场交接班。

7、瓦检员发现瓦斯超限、积聚必须按《规程》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严禁瓦斯超限作业,严禁瓦斯积聚。停电停风区域必须先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并向矿领导和技术负责人汇报。

8、任何人不得进入瓦斯浓度大于3%,其它有害气体超过《规程》规定的地点,否则,必须采取专门措施。

9、井下放炮地点,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10、通风瓦斯日报每日矿长、技术负责人必须审阅签字。

11、井下瓦斯排放必须制定专门措施并严格执行。

(二)、瓦斯排放

1、局扇因故停风或启封密闭需要排放瓦斯时,都必须制定专门措施有组织进行排放。

2、排放措施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排放回风系统内必须撤人、断电、警戒。撤人及警戒位置,断电范围必须在措施中明确规定。

②排放回风流与全负压风流汇合处瓦斯浓度不大于1.5%;

③、排放时必须控制风量,严禁“一风吹”,并在措施中明确控制风量方法。

④、排放结束后,巷内各处瓦斯均低于1.0%时,方可向巷道内送电并恢复作业。

3、组织排放时由矿领导现场负责,排放前由矿技术负责人进行排班。

4、巷内瓦斯浓度小于3%时可由瓦检员自行排放,超过3%必须进行组织排放,排放瓦斯时严禁局扇拉循环风。

5、全矿停风时排放瓦斯顺序由矿技术负责人确定。

(三)、盲巷管理

1、井下凡只有一个安全出口且未通风的独头巷道,长度超过6m均作为盲巷处理。

2、盲巷内瓦斯浓度不超过3%或其他有害气体不超过《规程》规定时,可设置栅栏并揭示警标,否则必须进行密闭。栅栏、密闭位置应设在距巷口小于2m处。栅栏设置应封闭全断面,栅栏孔规格不得大于200×200mm,质量牢固可靠。

3、处理盲巷时,密闭前5m内必须切断所有电线和铁道,防止杂电流引入盲巷。

4、盲巷必须设禁止牌,检查牌,同时建立台帐,填入采掘工程平面图与通风系统图中。

5、密闭每天检查一次,栅栏每班检查一次,栅栏内的巷道每周检查一次。发现密闭,栅栏损坏或有瓦斯积聚等问题时,必须立即按规定进行处理。

6、进入设置栅栏的盲巷内检查时,不得进入瓦斯浓度达到3%或其它气体超过《规程》规定的区段,并有专门措施,栅栏内盲巷有害气体超过《规程》规定或CH4浓度大于3%时必须立即密闭。

7、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

篇4:加强上隅角埋管抽放安全管理措施

1.上隅角埋管管路按照《0102102回顺上隅角埋管管路设计》铺设,每隔12m设一个DN450mm三通,每个三通开口位置都朝上并用堵板堵死防止漏气。

2.在回顺与回风一川交叉口处安装一个DN450mm的控制阀门,用于控制上隅角埋管负压。并在控制阀门前方设一个测流孔,便于人工对管道内的参数进行测定。

3.提前在地面准备好立管,在立管出口处加设一个弯头,弯头出口处用铁丝网包裹。

4.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当瓦斯管的三通到达上隅角时把三通上的堵板打开,把立管和弯头加上,然后在立管周围打一个木垛,立管位于木垛的中心,防止顶板垮落把立管砸坏。

5.立管整体高度距顶板不大于200mm,木垛的高度超过弯头,接顶,木垛由综采队施工,具体尺寸为:2000mm×2000mm的空心木垛。

6.在工作面推进时,为了防止顶板垮落的岩石、煤块砸坏底板铺设的DN450mm的瓦斯管。要求综采队提前在瓦斯管周边立一排圆木,并用板梁配合八钩对圆木进行固定。

7.当第一个立管埋入采空区5m后,由瓦抽队安排人员将回风一川上口控制上隅角埋管的碟阀打开进行抽放。

8.当工作面推到下一个立管,立管位于切顶线以内时,安排人员将三通堵板打开,将立管和弯头加上,调整阀门,将负压控制在微负压状态,由综采队施工保护木垛。在工作面采过立管后,再根据工作面推进速度,逐步打开阀门。

9.在工作面采过立管后,瓦抽队每天安排测流工对管路的浓度、流量、负压进行测定,并根据抽采浓度情况,随时调整抽采负压。

10.为了预防采空区煤层自燃,井工通风科每天安排人员对管路内的气体进行取样分析,当发现有自然发火征照时要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11.瓦抽队每天安排人员对上隅角埋管管路进行检查,当发现管路漏气时,立即处理。

12.瓦抽队提前在地面准备好立管和弯头,弯头出口处用铁丝网包裹,并放置在工作面回顺侧。

13.瓦抽队必须加强上隅角埋管管路及三通、立管、弯头的检查,发现有损坏时应及时处理。在使用时,除瓦抽队管理人员外,其余任何人严禁调整管路上的阀门。

14.为了防止抽放时管路内的煤尘损坏抽放泵,要求在回风一川上下口瓦斯管路上加装除尘过滤器,并按要求每7天对除尘器进行清理。

15.在工作面生产过程中,控制阀门只能由瓦抽队人员开启,任何人不得随意开启或关闭阀门,一经查出严肃处理。

16.上隅角埋管的立管保护木垛、瓦斯管路保护由综采队制定的专项措施,并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篇5:加强瓦斯治理联络巷埋管抽放安全管理措施

1.在工作面开采前,由通风一队在瓦斯抽采巷口,各设一道栅栏,并悬挂警示牌。

2.在工作面开采前由瓦抽队按照瓦斯治理方案内容形成各联络巷的抽采系统,并在每一条联络巷口安装一组三通和阀门,与井下移动泵站形成抽采系统。

3.在工作面开采初期,由于第一个联络巷距切眼40m,为了解决上隅角瓦斯,在安装通路埋设一趟DN450mm的抽放管,与瓦斯抽采巷管路搭接。

4.当工作面正式回采后,在采过3~5m时,瓦抽队安排人员先将安装通路密闭碟阀打开,做为第一个联络巷抽放采空区瓦斯。当工作面推进至瓦斯抽采巷第一条联络巷口三通时,瓦斯管已埋入采空区内3~5m时打开联络巷口控制阀门。

5.当工作面推进至下一条联络巷抽放管三通处时,接替埋入联络巷的抽放管口已经埋入采空区内3~5m时,打开下一条联络巷埋管段的控制阀门,在工作面采过一段距离后,上一条联络巷距工作面采空区100m时,再将上一条联络巷的控制阀门关闭。以此达到利用瓦斯抽采巷埋管不断抽采采空区瓦斯的目的。

6.当工作面推过瓦斯抽采巷联络巷后,瓦抽队要安排测流工对联络巷埋管内的抽放浓度、流量、负压等参数进行测定,并根据测定情况和工作面推进情况,随时调整管路抽放负压。

7.通风一队瓦检员每班负责对瓦斯治理联络巷密闭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密闭内的瓦斯浓度、一氧化碳、温度及密闭前管路阀门完好情况、密闭变形情况等,发现问题立即汇报给井工调度和通风调度。

8.当班瓦检员在检查密闭时,发现闭内一氧化碳、温度呈上升趋势有自然发火征兆时,要立即将阀门关闭,停止抽放,并汇报给井工调度和通风调度室,采取措施,防止煤层自然发火。

9.井工生产科安排人员在瓦斯抽采巷顶板、巷帮安装离层位移装置,随时对巷道顶板、巷帮来压情况进行监测。

10.在工作面回采时,井工生产科安排专人对瓦斯抽采巷进行检查,当发现联络巷和瓦斯抽采巷变形后,要立即制定专项的支护措施,防止瓦斯抽采巷冒顶。

11.在工作面采到瓦斯抽采巷前,综采队安排人员在瓦斯抽采巷与回顺贯通口处施工木垛,进行支护,增加瓦斯抽采巷的支护强度。

12.在工作面回采后,为了防止瓦斯抽采巷密闭变形,影响抽采效果。要求通风一队提前在瓦斯抽采巷口准备一定量(备用量的的1/3)的快速密闭材料,当发现密闭变形时要立即安排人员用快速密闭材料进行喷涂,增加密闭的强度。

13.当工作面回采时,瓦抽队要在瓦斯抽采巷施工高位钻孔和拦截顺层钻孔,在施工前必须制定专项的安全技术措施。

14.瓦抽队每班进入瓦斯抽采巷施工前,必须由当班瓦检员对瓦斯抽采巷的瓦斯浓度等气体情况进行检查,当气体正常时,方可充许瓦抽队打钻人员进入,在进入施工地点前必须对左右、前后顶板的支护进行检查,当支护完好后方可开钻。

15.凡是进入瓦斯抽采巷的人员必须按要求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和氧气两用仪、一氧化碳报警仪当发现瓦斯浓度≥0.8%或氧气浓度≤18%、一氧化碳浓度≥0.0024%时立即撤出,并立即向井工调度室与通风调度汇报。

16.瓦抽队打钻人员,必须按上述要求携带各类仪器,并将瓦斯报警仪、氧气两用仪和一氧化碳报警仪悬挂在打钻的下风侧,随时进行监测。

17.在工作面回采后,如果瓦斯治理联络巷密闭变形严重,无法用快速密闭等加固材料进行加固时,通风一队立即制定专项的封闭措施。

18.在工作面回采后,瓦斯抽采巷如果受顶板来压影响,巷道变形严重,随时有冒落的危险时,要立即撤出人员,井工生产科制定专项的支护和防护措施。

19.瓦斯抽采巷要求设1名专职瓦检员,负责瓦斯抽采巷以及六个联络巷的瓦斯抽放情况、气体情况以及观察瓦斯抽放管阀门打开情况。

20.瓦斯治理联络巷用井下移动泵抽放,泵站司机要密切观察泵的负压、流量、浓度(一氧化碳浓度)、温度等情况,当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汇报。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