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机事故预防技术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汽机事故预防技术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4

1、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的技术措施

答案:1.机组大小修后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汽轮机调节系统的静止试验或仿真试验,确认调节系统工作正常。远方、就地打闸动作正确可靠。调节系统工作不正常时,严禁机组起动。

2.按规定要求进行高中压主汽门、调速汽门、各段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试验,确认动作灵活可靠,关闭时间、严密性试验、联锁试验合格。

3.在任何情况下绝不可强行挂闸。机组在保护动作跳闸后,应立即查明跳闸原因,禁止在跳闸原因不清的情况下,人为解除保护而强行启动。

4.滑参数启动中,调速汽门开度要留有富裕度。运行中,注意调速汽门开度和负荷对应关系以及调速汽门后压力的变化。

5.任何情况下,调节系统应能维持汽轮机在额定转速下稳定运行,甩负荷后能将机组转速控制在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以下。

6.各种超速保护(DEH、ETS)均能正常投入运行,超速保护试验不合格时,禁止机组启动和运行。

7.运行中发现主汽门、调速汽门卡涩时,要及时消除,消缺时要做好防止超速的技术措施。若无法消除,必须停机处理。

8.机组正常运行瓦振、轴振应达到有关标准的优良范围,并注意监视变化趋势。运行中轴承实际振动达停机值,而保护拒动时或汽轮机内有清晰的金属摩擦声和撞击声时应立即破坏真空紧急停机。

9.机组的转速表显示不正确时,严禁机组启动,运行机组在转速无任何有效监视手段的情况下,必须停止运行。

10.定期化验抗燃油油质,确保合格。油质不合格时,严禁机组启动。

11.正常停机时先打闸,检查有功功率到零后,方可解列发电机,或通过逆功率保护来解列发电机,严禁带负荷解列。

12.机组大修后或停机一个月以上再启动、甩负荷试验前或运行2000小时(可用充油试验代替)后必须做超速试验。

13.做超速试验时严格执行试验规程要求,当转速达到保护动作条件而保护拒动时应立即打闸停机;轴承润滑油温控制在46℃。

14.机组大修后,甩负荷试验前必须做汽门严密性试验。

15.定期进行如下试验:阀门活动试验;抽汽逆止门活动试验;注油试验。

16.抗燃油系统蓄能器压力必须维持在设计值9MPa。

17.每次大修中,必须进行转子表面和中心孔探伤检查。对高温段应力集中部位可进行金相和探伤检查,选取不影响转子安全的部位进行硬度试验。

18.机组长期停运时做好保养工作,防止调节系统部件锈蚀。

19.建立和完善技术档案:

19.1.建立机组试验档案,包括投产前的安装调试试验、大小修后的调整试验、常规试验和定期试验。

19.2.建立机组事故档案。无论大小事故均应建立档案,包括事故名称、性质、原因和防范措施。

19.3.建立转子技术档案,包括:制造厂提供的转子原始缺陷和材料特性;历次转子检修检查资料;机组主要运行数据、运行累计时间、主要运行方式、冷热态启停次数、起停过程中的汽温汽压负荷变化率、超温超压运行累计时间、主要事故情况的原因和处理等。

2、防止汽缸进冷汽,冷水的措施

答案:1、机组启动、运行、停机过程中防进水保护必须投入运行。

2、灭火后应立即关闭各减温水电动门、调整门。

3、锅炉灭火后,在旁路系统停止运行后,关闭给水泵抽头门。

4、机组停运前将本机辅汽联箱及其管道疏水导入炉定扩,防止汽轮机进冷汽造成转子弯曲。

5、停机后,检查各段抽汽逆止门、电动门和排气装置补水门应关闭。

6、严密监视排气装置、各加热器、除氧器水位,不得超过正常水位,其溢流、危急疏水应投入自动并定期校验。各加热器水位保护投入正常。

7、机组停机后尚未冷却之前必须开启本体疏水(冬季除外)。

8、机组启动及轴封供汽之前开启本体疏水(冬季除外)。

9、负荷20%MCR成组关闭高压组全部疏水阀;(冬季执行空冷防冻措施)。

10、负荷〈30%MCR,成组打开低压组全部疏水阀,负荷>30%MCR成组关闭低压组全部疏水阀;(冬季执行空冷防冻措施)。

11、汽轮机或发电机跳闸,自动打开高压、低压组全部疏水阀。

12、汽轮机停止后每1小时检查并记录一次以下参数直到高压缸第一级金属温度低于150℃。

a.高压缸上下温差。

b.中压缸上下温差。

c.盘车电流。

d.转子偏心度。

e.胀差。

f.汽缸膨胀。

g.排气装置水位。

13、停机后应检查确证高、低压旁路减温水调整门及其前后截止门,低压轴封减温水调整门及其前后截止门关闭。

14、机组启动送轴封时,轴封供汽温度要与金属温度相匹配,轴封供汽前应充分暖管疏水。停机后,真空到零方可停止轴封供汽。

15、汽轮机在热态下,锅炉需要打水压时,必须保证高、中压主调门关闭严密,并将高、中压主汽阀阀座疏水及其导管疏水开启,防止冷水漏入汽缸。

16、停机后应严格监视汽缸金属温度。

3、防止油系统着火的措施

答案:1、油系统管道法兰禁止使用塑料垫、橡皮垫(含耐油橡皮垫)和石棉纸垫。

2、油系统应尽量避免使用法兰连接,禁止使用铸铁门。

3、油管道的法兰、阀门及可能漏油的部位附近不准有明火,必须明火作业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附近的热力管道或其它热体的保温应坚固完整并包好铁皮。

4、事故排油阀应设两个钢质截止阀,其操作手轮应设在距油箱5m以外的地方,并应有两个以上的通道,操作手轮不允许加锁,应挂有明显的“禁止操作”标志牌。

5、机组油系统管道的设备及管道损坏发生漏油,凡不能与系统隔绝处理的或热力管道已渗入油的,应停机处理。油系统的排烟风机要保证运行良好,轴承箱负压维持在20~40mmH0柱。

6、事故放油池应每月检查一次,发现内部积水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7、经常检查润滑油管道不漏油,密封油差压阀工作正常,油系统各母管油压在正常范围内。

8、燃油系统的管道、阀门、仪表及油枪接头等不得有漏、滴、渗油现象,否则应及时联系检修处理。发现漏油较大,先解列油系统,再联系检修处理。并将地面积油清理干净。

9、认真执行设备定期巡回检查制度,确保及时发现系统泄露并得到处理。

10、燃油系统周围保持清洁,不得堆放杂物。

11、油系统运行区域,要有足够的消防设施。如:沙箱、灭火器等。

4、机组的冬季防护措施有哪些

答案:1、进入冬季前应全面进行防冻检查。

2、对室外裸露在空气中的冷却水管,应保持内部介质的流动,对死角和无介质流动的部分应排尽积水或采取保温措施。

3、对于备用设备,应根据环境温度,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对于停用设备应放尽内部积水。

4、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空冷岛运行方式。

5、加强对间冷系统的运行监视与调整,防止主机或单台小机跳闸后调整不当致间冷塔冻裂。

6、根据机组运行情况和环境温度,及时调整辅机冷却水系统运行方式。

7、停机后应立即关闭所有至排气装置的疏水。

8、机房门窗应完整,防止冷风直吹运行设备,必要时应设挡风帘。

9、投入所有的防冻拌热系统,尤其检查汽包电子水位变送器的取样管和给水流量取样管的伴热投入情况,防止表管结冻造成保护误动。

10、停用锅炉应采用干式保养。

11、辅机的冷却水应保持流动,否则应将冷却系统解列并放尽存水。

12、各转机润滑油站如无检修工作,应保持运行,并将电加热投用,控制润滑油供油温度大于25℃。

13、环境温度持续低于5℃时,应保持一、二次风暖风器连续运行,控制好暖风器出口一、二次风温度大于22℃,防止暖风器结冰和空气预热器冷端低温腐蚀。

5、机组的夏季防护措施有哪些

答案:1、做好机房内的防暑降温工作,保证空调设备的正常使用,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设备运行环境。

2、夏季气温较高,必须加强监视各转动机械的轴承温度及电气设备的温度;对散热条件较差的设备,采取增加冷却水量、降低冷却水温度、安置临时通风设施等降温措施。

3、对闭式冷却水温度加强监视,若因温度过高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应增加开式冷却水量或增开开式冷却水泵等措施,设法降低闭式冷却水温度。

4、加强引、送、一次风机的润滑油温度检查,润滑油温度高时应及时投运备用冷油器,定期检查冷油器的换热效果。

5、雨季应加强电气设备的防潮工作,对漏雨漏水的部位要及时汇报运行部。根据气象预报及时做好防署降温及防汛工作,对已有的排水设施应经常检查其完好、出力正常。

6、夏季气温较高,应加强对各配电室温度的检查,尤其重点对空冷配电室、励磁小室、电子间、直流UPS配电室加强检查,确保配电室内空调、通风机运行正常。

7、对于送风机和一次风机定期微开其风道放水阀,放尽风道内部积水。

8、雨雪天气时保持微开送风机和一次风机风道放水阀,防止雨雪进入空气预热器。

9、加强对空冷及间冷系统的运行监视,防止因环境温度过高致主机或小机排汽背压低而跳机。

10、做好辅机冷却水的事故预想,严防单台机冷塔故障引起冷却水温度高致两台机运行不稳定。

6、防止除氧器超压爆破的措施

答案:1、由压力容器监察工程师组织在机组大修后或运行三个月按压力容器定期校验的有关规定进行各安全门的整定校验工作。

2、机组启动时应试验除氧器进汽门、脱氧门开关灵活。

3、除氧器正常运行方式为滑压运行。

4、当汽轮机四段抽汽压力大于0.147Mpa时,检查高压辅助蒸汽到除氧器供汽门关闭。

5、正常运行时,经常监视除氧器压力调节阀的工作情况,除氧器压力不得大于汽轮机四段抽汽压力。

6、严禁在任何一个安全门不严密或误动情况下,闭锁安全门。

7、每班至少进行一次除氧器就地和远方压力仪表的校验工作。

8、机组在停机状态下,除氧器排汽门必须在开启位置,除氧器各辅助汽源在关闭位置。

9、机组正常运行中,要经常检查高加疏水至除氧器调整门的工作情况,防止高加无水位运行,高加疏水门自动失灵造成除氧器超压。

?

7、防止氢系统爆炸着火的措施

答案:1、氢气瓶区要设置警示标志。

2、在氢系统附近进行明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票,作业地点氢气浓度要小于3%,并应有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氢气设备、管道本身需明火作业时,应由氢状态置成空气状态并办理相关手续后方能进行明火作业。发电机进行氢气置换时、补排氢时、制氢设备运行时、氢气系统有泄漏未能消除时禁止进行动火作业。

3、在氢站要采取防止产生火花或电火花的措施,禁止穿带有铁钉的鞋进入氢站,在氢站内作业必须使用专用防爆工器具,禁火区内使用电气设备要采用防爆型,氢站要有可靠的防静电安全接地装置,并定期检查测试接地电阻值。

4、氢系统检修中要注重检修工艺质量,保持氢系统阀门、管道、法兰接合面严密不漏,密封瓦接合面间隙符合要求。发电机检修时,要确保发电机系统的氢管道与供氢装置彻底隔离。

5、严格执行安规中氢冷设备、储氢装置运行与维护的有关规定。

6、对供氢纯度应进行分析并做好记录,氢气纯度应≥99.8%,氧气纯度≥99.2%。

7、氢冷却系统中的氢气纯度需不低于96%,如不能达到标准应立即进行处理,直到合格为止。

8、氢气系统设备管道如出现冻结,只能用蒸汽或热水缓慢解冻,严禁用火烘烤。

9、正常运行中氢气系统严密性试验,应使用肥皂水或氢气检漏报警仪进行。

10、氢气、氧气系统的阀门,开关应缓慢进行,禁止剧烈地排放,以免因磨擦引起自燃。

11、运行中要严密监视氢冷系统的氢压、氢纯度等各参数变化,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12、密封油系统平衡阀、压差阀必须保证动作正确、灵活、可靠,确保密封油压大于氢压,氢油压差在要求范围内。交流密封油泵应切换运行,交流、直流密封油泵定期进行联动试验。密切监视密封油系统各油箱的油位,防止因油位过低造成漏氢。油箱排烟风机、排氢风机要保持经常运行,防止氢气聚集发生爆炸。

13、氢冷系统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按时检查和试验。

8、直接空冷系统渡夏运行措施

答案:1、夏季高温大负荷时段,机组必须留出一定的背压裕量,必要时限制机组出力,防止气候突变造成背压保护动作跳机。严格按照背压保护曲线进行负荷控制,根据两个低压缸背压的高值作为限制机组负荷的依据。

2、机组背压接近40KPa时,应立即增开一台真空泵,迅速降低机组负荷,直至将机组背压控制在40KPa以内。

3、机组负荷变化后应及时对照“背压保护曲线”确认工况点位于运行区内。

4、机组在高负荷、高背压运行期间,应对推力轴承乌金温度及回油温度进行密切监视,任何情况下均不得超限。

5、加强对空冷风机变频器、电机温度、变速箱油位及温度的检查、监视。

6、机组在高负荷、高背压运行期间,应控制主蒸汽流量不得超过2017t/h,调节级压力不得超过10.8MPa,轴向位移不得接近报警值以及排汽缸温度不得超过90℃。

7、高负荷、高背压运行期间,发现任一轴承盖振动或轴振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时,应及时进行分析,必要时降低机组出力,尤其应加强对#3、4、5、6轴承*、Y两个方向轴振的监视。

8、机组在高背压运行期间,密切监视凝结水温度和流量的变化,凝结水泵出口水温达到65℃时,

9、通知化学人员加强监视,防止精处理保护动作退出时,出、入口门和旁路门动作不正常造成凝结水中断。精处理退出期间加强凝结水水质监控。

10、夏季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加强大风和风向对背压影响的监视,尤其应提高对炉后来风(西南、西和西北方向来的大风)对背压影响,提前做好事故预想。

11、注意真空泵汽水分离器水位和工作液温度的监视,工作液温度接近35℃时,应设法降低。

12、夏季加强空冷变压器温度、空冷配电室温度的检查。

13、机组在高背压运行时,应认真倾听汽轮机本体各部声音,尤其注意低压排汽缸声音变化。

9、防止汽轮机断油烧瓦的措施

答案:1、油位计、油压表、油温表、轴向位移及相关的信号装置,必须按规程要求装设齐全、指示正确,并定期进行校验。油系统投运后,应认真检查油位计、油压表、油温表及相关的信号装置,要求装设齐全、指示正确。

2、任何一台油泵工作失常时,禁止机组启动。

3、确保主油箱油位正常、油位计指示准确,每班进行一次主油箱油位声光报警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小时记录一次主油箱油位。当油位下降时,应及时联系补油,查找下降原因,检查油系统外部是否漏油,冷油器是否泄漏,发电机是否进油等。油位下降到停机值时,应立即紧急停机。

4、汽轮机的各油泵及其低油压联琐,应按运行规程要求严格执行定期试验,保证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机组启动前油泵必须处于联动状态。直流油泵严禁设置任何保护。油泵正常运行和切换过程中联锁必须在投入状态。各保护投入正常。

5、机组启动时油温低于35℃时禁止机组启动,防止发生油膜振荡。

6、机组启动中应认真监视润滑油温,严禁油温大幅度波动。

7、油系统进行切换操作(如冷油器、油泵、滤网等)时,应在副值及以上值班员的监护下按操作票顺序缓慢进行操作,备用冷油器、滤网在确认其空气放净后方可投运,操作中严密监视润滑油压的变化,严防切换操作过程中断油。

8、机组启动、停机和运行中要严密监视轴向位移、推力瓦、轴瓦钨金温度、冷油器出口油温和回油温度。当轴向位移、温度等参数超过标准要求时,应按规程规定的要求果断处理。

9、在机组启停过程中检查顶轴油泵启停正常。启动冲车转速达540rpm时,顶轴油泵联停;打闸停机转速达510rpm时,顶轴油泵联启。在运行中发生了可能引进轴瓦损坏(如水冲击、瞬时断油等)的异常情况下,应在确认轴瓦未损坏之后,方可重新起动。

10、正常盘车期间,当汽缸温度在150℃以上时不可中断盘车和油循环,如有特殊需要而停盘车和油循环,应由副生产厂长程师及以上领导批准后,按《集控运行规程》要求执行。机组惰走或盘车过程中,严密监视密封油压及轴封压力的变化。

11、当机组定速后,停止交流润滑油泵(TOP)、启动油泵(MSP)时,应检查确认主油泵运行正常后,方可停止,停止时应加强对润滑油压、主油泵进出口油压的监视。

12、油系统油质应按规程要求定期进行化验,油质劣化及时处理。在油质及清洁度超标的情况下,严禁机组启动,禁止向各轴承、密封油系统充油,并且应连续投入油过滤设备直至油质合格。正常运行中,各轴瓦回油窥视孔处应无水珠出现,否则应采取措施加以消除。

13、安装和检修时要彻底清理油系统杂物,并严防检修中遗留杂物堵塞管道。只有确认各瓦回油正常后,方可进行冲车操作。

14、应避免机组在振动不合格的情况下运行。

15、监视润滑油压力正常,润滑油压低时应能正确、可靠的联动备用油泵。

16、直流润滑油泵的直流电源系统应有足够的容量,其各级熔断器应合理配置,防止故障时熔断器熔断使直流润滑油泵失去电源。

17、交流润滑油泵电源的接触器,应采取低电压延时释放措施,同时要保证自投装置动作可靠。

18、油系统严禁使用铸铁阀门,各阀门不得水平安装。主要阀门应挂有“禁止操作”警示牌。润滑油压管道原则上不宜装设阀门,若装设滤网,必须有防止滤网堵塞和破损的措施。

19、检修中应注意油泵出口逆止门的状态,防止停止过程中断油。轴瓦检修时做好防止装反或运行中位移的措施。油箱中的滤网小修时应清理干净,运行中发现油位差大时,应及时清理。

20、严格执行运行、检修操作规程,严防轴瓦断油。

10、防止汽轮机组大轴弯曲的技术措施

答案:1.汽轮机冲转前必须检查转子偏心度不大于原始值的110%。汽轮机大修后启动时,必须用千分表在每个轴承挡油环上测量主轴的跳动量<0.0254mm。

2.汽缸上下缸温差(指高压缸上下部排汽区;中压缸上下两端排汽区)>42℃汽轮机组禁止启动。主汽阀入口温度至少具有56℃的过热度。

3.机组冷、热态启动应严格按“启动时主蒸汽参数”、“冷态启动暖机及升温曲线”、“热态启动推荐值”图表曲线进行。

4.热态启动时,应先送轴封后抽真空,轴封送汽前必须充分疏水,确认管道无水后方可向轴封送汽。

5.轴封供汽温度与转子金属温度之差应≤111℃,低压轴封供汽温度控制在121~177℃之间。

6.机组未盘车前禁止向轴封供汽。

7.任何时候都要加强对轴封温度的监视,严防减温水调阀失常导致轴封进水。

8.机组监视仪表必须完好,特别是偏心、振动、上下缸温差,发现问题立即联系处理。

9.当发现汽轮机有水冲击现象时,应立即破坏真空紧急停机。

10.所有高、低加、除氧器水位保护应投入运行且定期试验,发现加热器泄漏时,应立即停止加热器运行并确认抽汽电动门、逆止门关闭,管道疏水开启。

11.停机后应及时投入盘车,当盘车电流较正常值大、摆动或有异音时,应通知各有关部门及领导,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如发生轴封摩擦严重时,将转子高点置于最高位置,关闭汽缸疏水,保持上下缸温差,监视转子弯曲度,当确认转子弯曲度正常后,再手动盘车180度进行直轴。当盘车无法投入时,严禁用吊车强行盘车。停机后因盘车故障需暂时停止盘车时,应严密监视转子偏心的变化,当偏心较大时,应采用定期手动盘车180度的方法进行,待盘车故障消除后及时投入连续盘车。

12.机组启动、运行、停机过程中,开关各汽水阀门时严防冷蒸汽、冷空气、疏水、凝结水进入抽汽管或疏水管返回汽缸。

13.每班校对一次除氧器、加热器远方、就低水位,确认就地水位与远方水位指示一致。

14.机组启动前连续盘车时间应符合规程要求,冷态不少于2小时,热态不少于4小时,若盘车因故停运应重新计时。

15.机组启动中因振动异常停机时必须回到盘车状态,查明原因后方可再次启动,启动时连续盘车时间不少于4小时。

16.机组运行中锅炉灭火或甩负荷时,应及时切断减温水,防止汽温突降。

17.热态和极热态中压缸启动时,汽机升速至额定转速后应尽快并网带负荷,禁止空载长时间运行,防止高压缸排汽温度过高。

18.机组运行中应严密监视主再热蒸汽温度的变化,主再热蒸汽温度在10分钟内直线下降50℃或在启停机过程中主再热汽温度在10分钟内上升或下降50℃时,应立即打闸停机。

19.停机前应对盘车装置进行试验,正常后方可停机,否则应采取必要措施后方能停机。

11、直接空冷系统正常运行中冬季防冻措施

答案:1、空冷岛冬季禁止补水,检查空冷岛补水管道伴热投入良好,保温齐全。

2、空冷凝汽器投入运行后,必须保证各列散热器之间的隔离门及端部小门关闭,防止窜风。

3、每班两次就地检查各排抽空气管道、各排凝结水管道温度、散热器各部温度无冻结危险。冬季运行期间每班应就地实测各排散热器温度不少于两次,且各排散热器上、中、下部的温度差不得超过5℃,顺流散热器下部温度不得<40℃,尤其应注意各排凝结水温度测点对应侧的联箱温度不得<40℃,防止空冷散热器在运行中造成局部过冷。注意抽空气管温度、与逆流散热器各部温度的实测并与画面测点进行比较。环境温度低或空冷有异常时应增加检查和测量次数。

4、空冷岛正常运行期间,尽量保持同排中各风机的频率相同,低负荷时尽可能保持各排风机多投、低频运行。

5、空冷风机可投入背压自动,大顺控目前保持在手动第15步,禁止投入大顺控自动和手动减步序,风机调整时一般设置负偏差,不提倡设置正偏差。在风机停运后及时将偏差设置为0。

6、当逆流区抽空气温度50℃。

7、冬季空冷防冻期间若维持背压较高,应监视凝结水温度不超过70℃,否则立即通知精处理值班员并注意监视凝结水系统精处理是否已切为旁路运行,并适当降低机组背压。

8、运行中空冷任一排凝结水的任一温度降至25℃以下,应及时查找原因,可通过提高背压设定值3KPa,降低风机转速,若30min内温度不上升,则增开一台真空泵运行,当空冷散热器凝结水温度上升至35℃且空冷岛进汽温度与空冷散热器凝结水温度之差小于6℃时停运一台真空泵。

9、冬季运行严密监视空冷凝汽器各排凝结水温度,应控制在45℃以上运行,并保证空冷系统过冷度在2~4℃之间。

10、严密监视空冷凝汽器各排逆流区抽空气温度,应控制在35℃以上运行,禁止抽空气管温度低于20℃运行,尤其是气温低时。

11、冬季运行期间,加强对排汽装置的补水量及排汽装置水位的监视,发现排汽装置水位下降,补水量异常增大时,应分析空冷散热器以及凝结水管道是否冻结。

12、注意停运风机的油温低时及时投入电加热,保证变速箱油温在20℃以上,停运风机保持油泵连续运行。风机有缺陷时及时联系检修处理。

13、当环境温度太低运行的风机很少时加强对风机的倒换运行。

14、实际风速、风向的不同,空冷电机侧、汽机侧两侧排汽压力也会存在偏差,这样就使1-4排、4-8排凝结水温度存在温差,应及时对低背压侧的风机降低转速,直至两侧背压相等。

15、冬季防冻期间,机组负荷应尽可能控制在300MW以上运行,值长须与调度沟通。当风机全停(特殊情况)或运行的风机很少背压又很低应申请增加机组负荷。

12、冬季小机间冷系统防冻措施

答案:1、冬季保持投运分段出口水温在32℃以上(目前因间冷塔处各温度热工设定量程原因,显示温度约比实际温度高8℃),任何时候不得低于28℃。注意检查间冷塔冷却三角各部位温度,有无冻结迹象。

2、投运间冷的某一分段尽可能保持该分段百叶开、关状态保持一致,防止因该分段出口水温不能正确反映开启百叶三角的出口水温引起散热器冻结。

3、各分段上部氮气管放水至高位水箱溢流管道的放水门保持目前开度,巡检时测量该部分管段温度应在10℃以上。发现温度低时汇报值长后可开大该手动门,但要注意高位水箱的补水次数及间冷充水泵运行情况。

4、检查间冷塔内各阀门门杆无漏水、无内漏,检查充水泵启动后运行正常无漏水现象。检查散热器无变形、泄漏,锁好间冷塔门锁。

5、每班须认真检查间冷塔各管段伴热投入良好,管道保温完整。

6、经常检查百叶的就地实际位置与画面一致,间冷分段百叶故障时,及时联系检修处理,暂时不能处理的应保持该百叶在关闭位置。每周二白班,逐个试开、关间冷塔百叶窗一次。

7、当环境温度低至-6℃以下时,可适当提高分段出口温度以保证散热器不冻结。当有小机停运后及时调整间冷循环水温度。

8、冬季间冷分段在手动进行充排水时,应提前提高间冷循环水温,关闭全部该分段百叶,并尽可能缩短充、排水时间。分段充水时,要求进入分段的水温与环境温度之和要大于45℃。

9、间冷各测点故障时及时联系处理,不能因测点指示不正确造成设备冻结。

10、当分段发生泄漏时,应及时退出该段运行,防止结冰冻坏散热器。

11、环境温度变化、机组负荷降低后,应及时调整百叶窗,控制分段出水温度不低于32℃。

12、如果环境温度<2℃并且分段出口温度低于25℃,应手动对相关分段进行疏水。

13、间冷分段在冬季只允许两种状态,分段未投入运行且已充分疏水或分段在运行且出口水温满足要求,严禁出现分段未投入运行但在充水状态。如:分段出口、入口门已关闭(或其中一个)相应疏水阀门未开启。分段疏水时,如发现疏水阀未开启时,立即使用各种方法,迅速打开疏水门进行充分疏水。

14、间冷塔入口压力降低到0.18MPa以下时,应立即进行调整提高间冷分段入口压力,严防分段循环中断或减弱。

15、冬季间冷泵全部停运后,应将各分段及高位水箱全部疏水至低位水箱,高位水箱疏水可通过开启#3分段出口电动门实现。应及时通知热控人员将各水位变送器及各种水位计放水。

13、直接空冷系统冬季启动过程中防冻措施

答案:1、机组在冬季启动前(环境温度≤0℃),应关闭空冷凝汽器1、2、7、8排进汽隔离阀,相应抽空气电动阀开启,凝结水电动阀关闭。

2、检查空冷岛伴热投入,联系热工检查表计伴热投入。

3、锅炉点火前,解除各疏水自动,将管道疏水门关闭,机组启动过程可根据情况轮流单个开启,并通过对至空冷岛的排汽管道测温以保证蒸汽未进空冷岛。

4、锅炉点火前,机组送轴封后启动三台真空泵开始抽真空,当机组背压降至50PKa时关闭抽真空旁路阀,利用ACC逆流区抽真空系统继续降低机组背压,此时锅炉可点火。当机组背压<12Kpa.a时停运两台真空泵。

5、当机组启动时,在真空系统的排汽压力未降到30KPa.a以下前,应禁止一切蒸汽进入排汽装置。主汽管道、再热管道可利用锅炉对空排汽门进行排汽。

6、锅炉点火后,一次汽采用对空排汽的方法进行升温、升压,当主蒸汽流量达到空冷3、4、5、6排凝汽器的最小防冻流量时(-5℃时,排汽流量≥42.5kg/s;-10℃时,排汽流量≥46kg/s;-15℃时,排汽流量≥55kg/s;)方可投入旁路系统运行(因无旁路流量测量,可由给水流量估算),并投入三级减温水,关闭炉一次汽对空排汽,同时开启管道疏水至排汽装置,检查疏扩减温水投入。

7、当空冷凝汽器从进汽计时到30分钟期间,锅炉应加强燃烧,汽机逐渐开大高、低旁,保证空冷凝汽器最小防冻进汽量的供给。

8、在投入旁路后将背压逐渐升高到25~30Kpa.a。此时,3、4、5、6排空冷凝汽器已投入运行,控制其凝结水温度在50~65℃之间;抽空气温度在40℃~45℃之间运行,并维持ACC系统过冷度在2~4℃之间。

9、旁路系统投入后,根据排汽缸温度投入汽缸喷水,控制排汽缸温度在60~70℃之间。

10、汽机冲车前适当降低背压至20KPa以下,冲车后注意检查低压缸排汽缸温度。

11、随着机组负荷的升高可依次投入2、7、1、8排空冷凝汽器运行。

12、空冷岛各排隔离门开启后,随着机组负荷增加,排可按照4、5、3、6、2、7、8顺序开启逆流风机保持15HZ。负荷继续升高后可根据背压保护曲线报警值,保持20KPa的裕量设定较高背压,根据背压列按照3、5、4、1、7顺序、排按照逆流风机启动顺序逐渐开启顺流风机。

13、整个启动过程密切监视机组补水量的变化,空冷岛冻结会造成补水量不正常增大,负荷升高后注意检查排汽管道处有无落物声音,补水量是否不正常减小。

14、冬季启停机时,尽量安排在白天气温高时进行。

14、直接空冷系统停运过程中冬季防冻措施

答案:1、机组降负荷中监视空冷以下各参数的变化:排汽温度;排汽背压;各排抽空气温度;各排凝结水温度;蒸汽隔离阀开、关状态。并加强空冷岛的就地检查。

2、随着机组负荷的降低,凝结水温度下降,逐渐降低风机转速直至停运风机,保证凝结水温度在50℃以上。停风机的顺序为:1、7、3、5、4、2、6。

3、随着机组负荷的降低,当风机全部停运后,应逐渐停止单排散热器运行。停运顺序为:8、1、7、2,先关单列散热器进汽隔离阀,待20分钟后关闭凝结水阀,逆流区抽空气门保持全开,机组停运空冷岛不进汽时开启8、1、7、2排隔离门。

4、汽轮机打闸后,为防止蒸汽沿大直径排汽管道进入空冷凝汽器造成散热器冻损,应立即关闭所有导入排气装置的疏水阀,机组停运后根据情况停运真空泵,开启真空破坏门,真空破坏后停运汽封。

5、为防止疏水阀不严排汽装置进汽造成低压排汽缸温度过高,凝结水泵应连续运行6-8小时,通过向排汽装置补水,#5低加出口放水的方法维持凝结水温度在45℃以下。

15、异常工况下直接空冷的防冻措施

答案:1、机组低负荷消缺时,应根据排汽背压与凝结水温度适当投入旁路系统增加空冷系统的进汽量,以确保空冷散热器的进汽量大于其最小防冻流量。投旁路前应对高、低压旁路进行充分暖管并防止因旁路故障保护引起跳机。

2、机组在低负荷下长时间运行时,若采取上述措施仍有部分散热器过冷,应将产生过冷的散热器用棉被盖好保温,并将其对应风机的风筒封堵,减小散热器的通风量,从而避免散热器的进一步过冷。

3、在机组运行中发生跳闸后,监视空冷画面并立即停运各空冷风机,关闭至排汽装置各疏水,必要时可轮流逐个开启进行疏水,检查低压缸喷水、排汽装置疏水扩容器减温水投入,维持凝泵正常运行。

16、冬季辅机冷却水系统防冻措施

答案:1、冬季保持辅机冷却水温不低于20℃,水温降低时及时调整机力塔风机转速,必要时停运机力冷却塔风机。

2、风机停运后若水温仍较低,联系汽机检修放下机力塔挡风帘,以提高机力塔出口水温。

3、水温继续降低时可适当开启一个塔的防冻门使辅机冷却水回水直接进塔池,操作时注意辅机冷却水压力,并严防机力塔填料冻结。

4、注意检查机力冷却塔结冰情况,结冰严重时应组织打冰,注意塔池水位及掉冰后滤网前后水位差,务必保证泵前池水位正常。

5、机力塔风机停运时间长时,每周一白班应定期试转。

6、冬季机力塔化冰门保持在开启位置,待来年天气转暖后关闭。

7、注意检查辅机冷却水母管至空压机、脱硫工艺用水管道保温完整、防止局部放水门冻结。

17、主机润滑油区域失火的现象、处理及预防措施

答案:1预防措施

1.1灭火设施齐备随时可用。

1.2规范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动火管理制度。

1.3注意油泵电机不超出力,油泵运行正常。

1.4注意大机滤油机的检查,防止跑油。

1.5现场油系统无渗漏油,有渗漏时及时处理,并清理积油。

1.6对油箱油位加强监视。

2现象

2.1消防盘大机润滑油区域有火警。

2.2就地确认大机润滑油区域冒烟或有明火。

3处理

3.1如发现大机润滑油区域失火,立即通知值长,并打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

3.2在值长的统一指挥下进行灭火,马上利用火场周围干粉和二氧化碳灭火器(车)灭火,必要时戴上正压空气呼吸器,并注意个人安全。

3.3汽机主油箱、压力油管道着火不能很快扑灭,威胁机组安全时,破坏紧急停机,,开启油箱的事故放油门,但必须考虑到该机组停转前,润滑油不中断,以免轴承断油。

3.4如火灾威胁到大机润滑油泵和附近电缆,应对电缆附近加强灭火,并设法隔离,对电气设备及时停电。

3.5如果大机区域火灾严重,现场消防器材不能及时扑灭且威胁周围设备安全时,应将该大机润滑油区域设备全部停电,按现场操作指示牌打开水喷淋系统灭火。

3.6机组停运后做好其它规程中规定的停机操作。

3.7救火期间注意个人防护,严格遵守安规和消防规程。

3.8现场火势得到控制、或机房内烟气量较大时应适当开启部分屋顶风机以排出机房烟气,但应避免开启着火部位正对区域的风机,以防止影响灭火。

18、主机轴向位移异常的现象、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

答案:1现象

1.1CRT显示轴向位移超限。

1.2推力轴承及其回油温度异常升高。

1.3机组振动可能增大。

1.4达保护动作定值时汽机跳闸。

2原因

2.1机组过负荷或机组负荷、蒸汽流量突变。

2.2同一负荷,蒸汽参数偏低,或抽汽工况突变。

2.3汽机发生水冲击。

2.4推力瓦磨损。

2.5叶片结垢严重。

2.6叶片断裂。

2.7排汽背压高。

2.8再热器安全阀误动或起座后不回座。

2.9某级加热器停运。

3处理

3.1运行中发现轴向位移异常时,应立即检查推力瓦温度是否升高,机内是否有异音,润滑油压、油温是否正常,机组振动是否正常,蒸汽参数、排汽背压是否正常等。

3.2若为上述参数异常引起,应调整各参数至正常。

3.3汇报值长,适当降低机组负荷,使轴向位移及回油温度、推力轴承温度恢复正常。

3.4若为叶片断裂或汽机水冲击引起,立即破坏真空紧急停机。

3.5轴向位移上升到保护跳闸值而保护不动作时,应紧急停机。

3.6当某级加热器停运时,应根据监视段压力适当限制负荷。

4预防措施

4.1运行中机组负荷应在600MW及以下,禁止超负荷运行。

4.2维持主再热汽参数正常,防止大幅度变化,若自动调节失常,立即切为手动调节。

4.3运行中加强对加热器的维护,防止因某个加热器故障退出,引起轴位移增大。若某个加热器故障,负荷必须限制在规定范围内。

4.4加强对推力瓦金属温度和油温的监视。

4.5定期进行汽轮机通流部分清洁状况检查,发现通流部分结垢严重时,申请停机。

4.6高背压时,因适当降低负荷。

4.7严格执行防止汽轮机水冲击的措施。

19、空冷凝汽器排汽背压升高的现象、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

答案:1现象

1.1CRT、就地空冷凝汽器排汽背压升高。

1.2排汽温度升高,凝结水温度升高。

1.3机组在同一负荷下,蒸汽流量增加,调节级压力升高。

1.4排汽背压升高至60KPa,或排汽温度上升至107℃,报警发出。

1.5汽机轴向位移增大。

2原因

2.1真空泵工作不正常或跳闸,备用泵未联启。

2.2真空破坏阀误开或未关严,真空系统管道和其它设备系统损坏或泄漏,真空系统阀门水封失去。

2.3轴封供汽压力明显降低,轴加水位及负压异常。

2.4空冷凝汽器热井水位过高。

2.5低压缸防爆门破裂。

2.6环境温度升高。

2.7空冷风机故障。

2.8风速过大。

2.9蒸汽分配阀误关。

2.10散热器表面脏污。

2.11低压旁路误开。

2.12空冷防爆门破裂。

3处理

3.1发现排汽背压升高,应迅速核对各排汽背压表指示,对比排汽温度上升情况,确认背压升高。

3.2对空冷系统进行检查,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增加风机转速或风机运行台数,否则应立即降负荷以维持或降低背压。

3.3当机组背压升高较快时,立即启动备用真空泵运行,检查真空泵运行正常,机组背压维持或降低。

3.4对负压系统进行下列检查并做相应的隔离处理:

3.4.1真空泵工作是否正常,否则倒泵运行。

3.4.2负压系统是否有泄漏点,否则进行查漏。

3.4.3检查低加连续排气管道是否损坏,否则进行处理。

3.4.4真空破坏门是否严密关闭,密封水是否正常,否则进行手动注水调整。

3.4.5轴封供汽压力是否正常;检查轴封进汽阀、分流阀、泄载阀是否正常,轴加多级水封是否正常,轴加风机故障或轴加负压低,可启动备用风机。

3.5检查凝泵密封水是否正常,盘根是否漏空气;热井水位是否过高,否则进行调整。

3.6查低压缸防爆门、空冷防爆门是否破裂,否则联系检修处理。

3.7蒸汽旁路阀、蒸汽分配阀是否误动,否则进行调整。

3.8散热器表面脏污应及时进行清洗。

3.9按背压曲线带负荷,若背压升高至65KPa,跳机保护应动作,否则,手动打闸停机。

3.10排汽背压升高过程中,应密切注意低压缸排汽温度,当排汽温度升高至65℃时,低缸喷水投入,当继续上升到121℃时,保护动作跳机。

4预防措施

4.1夏季负荷高峰来临之前,对空冷凝汽器进行一次全面清洗,对空冷风机进行全面检查。

4.2运行期间检查真空系统阀门位置正确。

4.3定期进行真空系统密性试验,不合格是应及时找漏。

4.4定期进行真空泵切换,确保运行的正常,备用的可靠备用。

4.5夏季高负荷时检查空冷风机在最高转速,部分风机可超频运行,必要时可运行两台或3台真空泵,必要时可适当降低负荷。

4.6当班期间对气象条件,特别是风速风向要有一定了解,机组背压要有一定的裕量。

4.7巡检时检查确保空冷风机之间各小风门及各排端部小风门关闭。

4.8加强空冷配电室温度的检查,防止因温度高致变频器跳闸。

20、发电机氢系统着火的现象、处理及预防措施

答案:1预防措施

1.1运行中加强监视氢压,对补氢次数进行分析,加强发电机区域测氢,发现问题应及时联系检修查漏。

1.2监视氢温及氢冷系统运行正常。

1.3加强密封油系统监视,氢油压差应正常。

1.4动火作业应严格按规定测氢。

1.5监视补氢减压阀工作正常,有问题及时联系处理。加强监视氢纯度,严格按规定排污。排污时应使用铜钩,且操作必须缓慢。

1.6灭火设施齐备随时可用。

2现象

2.1CRT画面指示氢压摆动。

2.2发电机发生氢系统着火时就地有明火或异响,氢油压差异常波动。

3处理

3.1泄漏的氢气积聚在一定范围内遇到火花(接地碳刷等)会发生爆鸣。如由于密封油系统工作异常引起的氢泄漏,应及时恢复密封油系统正常运行。如由于系统法兰、端盖或接头不严引起泄漏,应及时联系检修堵漏,同时加强通风。

如由于工作人员动火作业引起着火,应马上采取措施扑灭。无法隔绝情况下应紧急排氢停机。

当发现发电机本体着火或氢爆炸,进行现场扑救危及人身时,应及时通知消防,并紧急排氢,破坏真空停机,进行氢置换,将机房天车停电。当危及主机润滑油系统时,应启动机组火灾保护。密封瓦处着火后,应待氢气排空后再停运密封油泵。开启机房窗户和屋顶风机加强通风。

做好停机操作并配合消防队员完成灭火工作。

21、汽轮机水冲击的现象、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

答案:1现象

1.1高中压主汽门、调门门盖、汽机轴封、汽缸结合面等处有白色湿蒸汽冒出。

1.2机组负荷摆动且下降。

1.3汽轮机内部、主、再热蒸汽管及抽汽管、旁路系统蒸汽管内有水击声。

1.4差胀、轴向位移有明显变化,推力瓦温度及回油温度升高。

1.5汽机上下缸温差增大。

1.6机组振动增加,严重时发生强烈振动(水冲击是汽机的恶性事故之一,以上现象不一定同时出现,处理时应慎重)。

2原因

2.1汽温自动调节失灵或主再热蒸汽减温水门泄漏,造成主、再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过热度不够。

2.2汽包水位控制不当或给水泵工作失常,造成汽包满水。

2.3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满水,汽机防进水保护拒动或抽汽逆止门关闭不严。

2.4高旁减温水控制不当或减温水隔离阀、控制阀不严。

2.5低负荷时,汽机各有关蒸汽管道疏水不畅。

2.6轴封系统疏水不良或轴封减温水调节失控。

2.7机组负荷突变。

3处理

3.1确认发生水冲击时,必须迅速破坏真空紧急停机。

3.2汽机水冲击时,应尽快切断有关汽、水源,加强主、再热蒸汽管道、本体抽汽管道、轴封汽源母管等有关系统的疏水。

3.3如因加热器、除氧器满水引起,应立即隔离故障加热器或开启除氧器事故放水,同时加强抽汽管道疏水。

3.4高旁减温水控制不当或隔离阀、控制阀不严,应手动调整减温水或手动关严减温水隔离阀。

3.5调整汽包水位和主、再热汽温至正常。

3.6发生汽机水冲击事故后应特别注意如下事项:

3.6.1停机过程中,应严密监视推力瓦温度及回油温度、轴向位移、上下缸温差、各汽缸缸胀、机组的振动情况等。

3.6.2必须准确记录惰走时间、大轴弯曲值,仔细倾听机内声音,以确定机组是否可以重新启动。

3.6.3若惰走时间明显缩短,轴向位移、推力瓦温度、振动、大轴弯曲值超限或机内有异常声音,应及时汇报有关领导,以决定是否揭缸检查。

3.6.4投盘车时,要特别注意盘车电流是否异常增大、晃动,严禁强行盘车。

3.6.5汽机发生水冲击紧急停机后,必须连续盘车24小时以上,偏心度、汽缸温差等参数正常后方可重新启动。

4预防措施

4.1机组启动时,一定要对主再热汽管道充分疏水。

4.2冲转时蒸汽参数的选择至少要有50℃的过热度,且要高于缸温最少50℃。

4.3启动时轴封蒸汽的温度要与缸温相对应,充分疏水,防止轴封母管带水。

4.4正常运行中严密监视汽包水位、轴封汽温、主再热汽温的自动调节,发现不正常时及时切至手动调节,防止由于汽包满水和减温水量过大造成气缸进水。

4.5正常运行中确保高旁减温水隔离门关闭严密。

4.6正常运行中对各加热器和除氧器水位加强监视,利用停机机会进行水位试验,确保可靠。

4.7定期对汽机防进水保护进行试验并确保可靠投入。

篇2:汽轮机事故与预防措施

第一节?汽轮机超速

一、超速的案例及原因

二、防止汽轮机超速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超速的案例及原因

汽轮机转速超过额定转速的112%,即为超速。严重超速可以导致汽轮发电机组严重损坏,甚至毁坏报废,是汽轮发电机设备破坏性最大的事故。近10年来,国内曾发生过以下几次超速造成的设备严重毁坏事故:

(1)1985年某厂一台国产200MW机组运行中,发电机开关掉闸甩负荷后,转速上升,危急保安器虽然动作基本上关闭了高压自动主汽门、调节汽门,但由于右侧中压主汽门自动关闭器滑阀活塞下部压力油进口缩孔旋塞在运行中退出,支住滑阀活塞不能移动泄压,造成右侧中压主汽门延时关闭,再热器余汽的能量使机组转速继续上升,约在3800r/min时,机组剧烈振动,中、低压转子间的加长轴对轮螺栓断裂拉脱,高、中压转子继续上升到4500r/min左右,轴系断裂成5段,高中压转子、汽缸通流部分严重毁坏,轴承、油管损坏后透平油漏出起火,经奋力抢救扑灭。事故后经鉴定,汽轮机本体报废,发电机修复后继续使用,经8个多月耗资1400多万元才恢复运行。

(2)1988年某厂一台国产200MW汽轮发电机组,在进行危急保安器提升转速试验时,在用超速滑阀提升转速中调节系统失控,转速突然上升到3500r/min多,机组剧烈振动,造成轴系断裂为13段,多处是轴颈部分断裂,整个汽轮机和发电机毁坏报废,损失2500多万元。

(3)1990年某厂一台25MW中压汽轮机组,在锅炉满水后蒸汽带水进入汽轮机时打闸停机,但因自动主汽门、调节汽门卡涩未能完全关闭,机组仍带有2万多千瓦有功负荷,而汽机运行人员却按解列按钮将发电机与系统解列,造成机组严重超速,轴系断裂为11段,多处从轴颈部位扭断,汽机叶轮、大轴、汽缸断裂飞出,汽轮机和发电机毁坏报废。

(4)1990年某自备厂一台50MW供热机组,在机组停机时,负荷减到7MW再也减不下来,操作人员未看功率表,只看到调节汽门已关闭,即打闸停机并将机组解列,主汽门、调节汽门虽然关闭,但与热网连接的抽汽逆止门卡涩未能关闭,导致热网系统蒸汽返入汽轮机造成机组严重超速报废。

(5)1993年某厂一台高压25MW汽轮发电机运行中处理励磁机整流子炭刷冒火时,突然形成环火,即打闸停机,但因自动主汽门、调节汽门卡涩未能完全关闭,继续向机内进汽,导致机组严重超速毁坏。

上述超速事故案例表明,造成汽轮机超速的主要原因是:

(1)国产220MW机组调节保安系统制造设计上留有隐患,在进行提升转速危急保安器试验时,调节系统易于进入开环失控区(即调节系统不能自动控制转速,而使转速直线上升,其原因在于超速试验滑阀的进油口面积比调速滑阀的相应排油口面积大2.1倍。对此制造厂已作改进)导致机组超速。

(2)调节保安系统检修后调试项目不全,以及运行中透平油质不良导致调速部套卡涩锈蚀,致使机组甩负荷后调节系统不能维持飞升转速在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以下,以及危急保安器锈蚀、卡涩拒动,造成机组超速。

(3)自动主汽门、调节汽门、抽汽逆止门等由于积结盐垢、产生高温氧化皮、门杆弯曲等原因造成卡涩,在危急保安器动作后,不能迅速关闭严密,使机组继续进汽造成超速。

二、防止汽轮机超速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985年某厂国产220MW机组严重超速事故后,原水电部以[85]水电生字85号文发了紧急通报,并以[1986]电生火字194号文发了“关于发送防止220MW机组严重超速事故的技术措施”,同时生产司、基建司先后两次发文要求新机组进行甩负荷试验。对其后的几次超速事故,能源部都发了通报并提出了防范措施。上述通报和技术措施,对防止超速事故提出了全面的、针对性的措施要求。并在1992年颁发的二十项反措中提出重点要求,应该认真学习贯彻。这里对主要防范措施再作一些强调和说明:

(1)调节系统在机组额定参数下甩掉额定电负荷后,应能将机组转速维持在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以下,这是防止超速的最基本措施。这就需要通过提高检修质量,做好调试工作,进行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确保调节系统的良好性能。

(2)提高调节保安系统和主汽门、调节汽门、抽汽逆止门检修质量,确保不发生机械卡涩及高温氧化皮卡涩缺陷。

(3)保持良好的透平油油质,保证不因油中水分引起调节保安部套锈蚀或油中杂质引起部套卡涩、拒动。

(4)坚持危急保安器的各项定期试验,防止危急保安器拒动。

(5)坚持进行定期的自动主汽门、调节汽门严密性试验,防止甩负荷后不能快速关闭严密。

(6)坚持执行运行中定期活动主汽门、调节汽门和抽汽逆止门定期试验的规定,并保持良好的蒸汽品质,防止积结盐垢等因素造成汽门卡涩。

(7)各种超速保护均应投入运行,超速保护不能可靠动作时,禁止将机组投入运行或继续运行。

(8)除发电机甩负荷外的停机时,在打闸后应先检查有功功率表到零,电能表停转或逆转后,再将发电机与系统解列,或采用逆功率保护动作解列。

(9)鉴于国产220MW机组调节保安系统存在的隐患,制造厂已明确将危急保安器的动作转速降低为额定转速的108%~110%,后备保护的动作转速降低为额定转速的112%;并且在未能确证超速滑阀改进效果前,进行超速试验时,先使用同步器提升转速到3150r/min以上,再用超速滑阀提升转速。

第二节?汽轮机轴系断裂

汽轮机轴系断裂事故后果极为严重,甚至造成机组毁坏报废。造成轴系断裂的原因很复,国内外已发生的轴系断裂事故表明,大都发生在机组严重超速事故中,其技术原因除超速产生的离心力、剧烈振动引起的破坏外,又同轴系连接件质量不良有关。

轴系断裂事故除超速事故中列举的案例外,以下再列举几个典型案例。

(1)多台苏制和国产200MW中间再热式机组发生过高中压转子间对轮螺栓由于扭振、螺栓材质及装配工艺而疲劳断裂故障,例如有几台机组在进行多次快关试验中或试验后一段时间,发现高中压转子间对轮螺栓疲劳断裂,有的总共12条螺栓中,竟断裂9条,有的断裂5条,有的1~3条。也有在未进行快关试验的情况下发生个别螺栓断裂的情况,但断裂的条数及断口数要少的多。多条螺栓断裂中,有的螺栓除在对轮中分面和两侧端面处断裂外,还在对轮孔内不受剪切力部位发生断裂,因此,有的一条螺栓竟有5个断口,且都是疲劳断口。经分析并进行试验,认为同机组扭振有关。即汽轮发电机轴系的动力侧和负荷侧,在突然甩负荷、负荷突然大幅度变化,特别是系统发生接地短路故障、非同期并列、系统产生负序电流、发生次同步振荡等引起的交变扭曲载荷,将引起轴系产生扭振,如其频率与轴系固有扭振频率耦合,将引起轴系扭振的共振,导致连接轴系的对轮螺栓产生疲劳裂纹,螺积的结果,造成螺栓断裂。高中压转子采用三轴承机组的1号对轮最易发生螺栓断裂,而且一旦在运行中1号对轮螺栓大量断裂并导致对轮脱开,则高压转子只一侧有轴承,将对机组造成严重毁坏。

(2)国产200MW三排汽机组,在中低压转子之间接有两段空心管状加长轴,两个轴承间长约4m,之间共有3个对轮,其晃度和端面瓢偏超标,在不利条件下既是振动的激振因素,又是振动发散的重要因素,其他同型机组也多次发生加长轴引起的故障。制造厂决定降低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主要是考虑了加长轴薄弱的因素。

(3)据不完全统计,国产200MW三油楔轴承机组,已有9台发生过发电机轴承油膜振荡。1988年发生的国产200MW机组超速事故中,油膜振荡造成发电机等大轴轴颈扭断。所谓油膜振荡,是指轴系与轴承组成的系统中,除转子绕轴心的正常转动外,在达到某一速度后,还可能与转速不同的速度涡动,即转子轴心绕轴承几何中心的涡动,大体上相当于转子转速的一半,这种涡动将引起油膜厚度的周期性变化,转子的重量和油膜的弹性力、惯性力相耦合,在涡动速度进入一阶临界转速时形成激烈的油膜振荡,其破坏力是很大的,极易造成轴系破坏。油膜失稳的规律是机组存在一失稳转速,一旦达到这一转速即发生油膜振荡,降低机组转速,就可消除振荡。额定转速略低于油膜失稳转速的机组,故障情况转速突然升高最易发生油膜振荡。

防止轴系断裂事故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1)认真落实防止超速的各项措施,切实防止发生机组超速,以免超速后由于其他技术原因引起设备扩大损坏,造成轴系裂。

(2)减少轴系不大平衡因素,采取防止油膜振荡、扭振的措施都是涉及面比较广的专业技术问题,可根据设备情况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制订针对性措施。

(3)鉴于对轮螺栓断裂故障频繁,有关部门和制造厂提出了改进措施,即采用抗疲劳性能较好的钢种,如40CrNiMoA钢材,并改进螺栓设计加工工艺、装配工艺。同时还要定期对螺栓进行探伤检验,目前已有不拆卸螺栓进行损伤检验的手段,上述措施实施后,对轮螺栓断裂故障明显下降。

(4)定期对大轴、大轴内孔、发电机转子护环等部件进行探伤检查,以防止产生裂纹导致轴系严重损坏事故。

第三节?汽轮机大轴弯曲

汽轮机在不具备启动条件下启动,由于上下缸温差大、大轴存在临时弯曲、汽缸进水、进冷汽,机组强烈振动以及动静间隙小等因素,引起大轴与静止部分摩擦,将会造成大轴弯曲。一般大轴弯曲超过0.07mm以上时,就不能维持机组运行时的正常振动值,必须进行直轴处理。近年来大轴弯曲事故相当频繁,尤其是200MW及以上中间再热式机组更为突出,粗略估计在20~30多次以上。1985年水电部召开了防止200MW机组大轴弯曲座谈会,对已发生的7台次大轴弯曲事故进行了技术分析。分析表明:7台次大轴弯曲事故均发生在启动过程中,其中5台次是热态启动中发生的;7台次大轴弯曲事故中,大多数在停机或启动中发生了汽缸进水,多数在机组一阶临界转速以下振动大,领导和有关人员执行规程不严,强行升速临界,甚至强行多次启动。7台次大轴弯曲都在高压转子前汽封处。座谈会在分析7台次大轴弯曲事故技术原因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防止200MW机组大轴弯曲技术措施》(简称《措施》)这项措施对其他容量的机组也可参照执行。通过《措施》的贯彻落实,频繁发生大轴弯曲事故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由于人员不断变动,新人员对《措施》的掌握程度问题、领导决策问题、设备问题等诸多因素,大轴弯曲事故仍时有发生,迄今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例如:

(1)1986年某厂一台国产200MW机组在电气系统故障中甩负荷停机后,因电动盘车投不上,手动盘车装置也失灵,被迫采用半小时盘180°。3h后才投上电动盘车,大轴晃度逐渐恢复到原始值。次日机组在热态启动中,采用除氧器汽平衡管蒸汽向轴封送汽,当时真空200mm汞柱,同时用电动主汽门旁路冲转,节流扩容后,主汽温度进一步降低。(当时内缸下缸壁温为370℃)进入轴封的低温蒸汽及进入汽缸的低温蒸汽,使缸壁温度突然下降,上下缸温差增大,引起汽缸变形拱起,轴封套收缩变形,导致轴封与大轴摩擦局部过热弯曲。解体检查大轴高压汽封处弯曲0.5mm,进行直轴处理后恢复运行。

(2)1987年某厂一台国产200MW机组,小修后启动运行不久。因发电机断水保护误动掉闸,之后经连续几次启动,都因振动大而停机。后解体检查,高压转子高压汽封处弯曲0.30mm,经检查该机高压缸向B列偏移,前侧偏移1mm多,后侧偏移0.76mm,原因是前部定位销孔错位1.5mm多,安装时就未装定位销,导致运行中不均匀受力使汽缸偏移。大修中测量两侧径向间隙时也未发现汽缸偏移。事故前不久一次停机中,转子在90r/min时突然止速,对此也未分析查明原因。以致在断水保护误动停机过程中,高压汽封与大轴在高速状态摩擦,导致大轴弯曲,后经直轴处理,并消除滑销系统缺陷后恢复运行。

(3)1994年某厂一台国产220MW机组,停机后热态启动中,由于轴封供汽门泄漏,在缸温406℃情况下将锅炉305℃蒸汽漏入汽缸,使汽缸、转子受到不均匀冷却,大轴产生临时变形。而启动时,又因晃度表传动杆磨损,一直指示在0.05mm不变,当第一次在500r/min时2号轴瓦振动超过0.10mm,最大到0.13mm才打闸停机,停机后未认真查找分析原因,误认为晃度0.05mm已达到原始值,且在盘车不足4h(仅2h12min)就二次启动,到1368r/min时3号轴瓦振动0.13mm,即打闸停机。解体检查高压转子调节级处弯曲0.39mm,经直轴处理后恢复运行。

(4)1995年6月某厂一台200MW机组冷态启动中,高压内缸缸壁温度测点失灵,当转速升到1000r/min时,机组振动突然增大,但现场运行人员跑到集控室去请示汇报,延误了及时停机。停机揭缸检查发现高压内缸疏水管断裂,高压转子大轴弯曲超标,分析认为高压缸在启动中受温差大影响而变形,导致汽封与大轴摩擦造成永久性弯曲,经直轴处理后恢复运行。

上述事故案例特别是近几年发生的大轴弯曲事故表明,防止大轴弯曲的反事故措施仍未得到认真贯彻落。发生大轴弯曲,将造成机组长时间停运,解体进行直轴,采用加压直轴,需将转子逐步加热到650℃左右才能加压,由于加热过程中易发生故障返工,往往拖长工期,给电厂工作造成被动和麻烦。因此,为防止大轴弯曲事故,应结合设备实际情况,全面认真贯彻或参照执行水电部[1985]电生火字87号和[1985]基火字69号文颁发的《关于防止200MW机组大轴弯曲的技术措施》,把各项措施要求,落实到现场运行规程和运行管理、检修管理、设备管理工作中,并强调以下几点:

(1)按照防止大轴弯曲技术措施的要求,组织主要值班人员和厂、车间有关分管运行的领导和专业人员切实掌握各机组技术资料及确切数据,如大轴晃度表测量安装位置、大轴晃度原始值、机组轴系各轴承正常运行和启动过程的原有振动值、通流部分径向、轴向间隙值等等,使指挥者和操作者都做到心中有数。

(2)根据机组设备情况,落实各项防止汽缸进水的技术措施(下面将具体叙述,这里不展开)。

(3)机组启动前必须检查:①大轴晃度不超过原始值0.02mm;②高压外缸及中压缸上下缸温差不超过50℃;③高压内缸上下缸温差不超过35℃;④主蒸汽、再热蒸汽温度至少高于汽缸金属50℃(但不应超过额定汽温),蒸汽过热度不低于50℃(滑参数启停时还应保持较高的过热度);不符合上述条件禁止启动机组。

(4)机组冲转前应进行充分盘车(一般连续盘车2~4h,热态启动取大值),若盘车短时间中断时,则应按中断时间的10倍再加4h进行连续盘车方可冲转。

(5)启动中在中速以前,轴承振动(特别是1号轴瓦、2号轴瓦)超过0.03mm时应打闸停机,过临界时振动超过0.10mm应打闸停机,严禁硬闯临界线速开机。停机后仍应连续盘车4h(中间停盘车时按上述要求增加盘车时间),方可再次启动。

(6)启动前供汽封的蒸汽温度应高于汽缸金属温度,并应在送汽前充分进行疏水,防止积水带入汽封引起骤冷。

(7)启动中若轴承振动、蒸汽参数变化超过规程规定或机内有异常摩擦声、轴封处冒火花,应按规程规定立即停机。

(8)停机后应及时投入盘车,若盘车电流增大、摆动或有异常时,应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若汽封磨擦严重时,可先手动方式定时盘车180°,待摩擦基本消除后再投入连续盘车。因故暂时停止盘车时,应监视大轴弯曲度的变化,当转子热弯曲较大时,应先手动定时盘车180°,待大轴热弯曲基本消失后再连续盘车。

(9)对上下缸温差大(有的机组正常运行中上下缸温差已超过启动条件的标准)的机组,可结合检修改进汽缸保温,采用优质的保温材料(如硅酸铝纤维毡、微孔硅酸钙等)和严格的保温工艺。实践证明效果是显著的。

大轴弯曲事故绝大多数发生在机组启动中,特别是热态启动中,因此对大中型机组的启动,领导(指负责启动的厂、车间领导)一定要持慎重态度,坚持严格按规程规定和技术措施要求启动机组。当启动不顺利时,一定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消除异常后按规定启动,决不可为了赶工期,为了不影响安全考核等等而侥幸闯关,多次强行启动,在这一点上,决策是否再次启动的各级领导人员都应正确对待,不符合启动条件的,决不强行启动。热态启动不顺利的,可待机组温度降低,具备启动条件后再启动,切实防止因决策失误而造成大轴弯曲。

第四节?汽轮机掉叶片

汽轮机的动叶片是承受蒸汽推动力带动转子转动的部件。这不仅承受蒸汽推动力,还承受转子高速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同时叶片本身按其几何形状和安装方式而存在着固有的振动频率,在转动中受各喷嘴或静叶片汽流推动的频率如与叶片固有振动频率相同而共振,将导致叶片疲劳裂断。因此,叶片在运行中如果动应力、离心力超标或产生共振疲劳,将导致叶片裂断;如果叶片设计、制造上不能满足正常的动应力、离心力的需要以及叶片自身频率躲不开共振,在正常运行中也将造成叶片裂断。

在正常运行中,如发生叶片断裂,断落的叶片将夹在间隙很小的动静部分中造成碰磨,或断落的叶片在本级碰磨后,其残骸沿汽流进入后几级造成动静部分碰磨,造成设备严重损坏。其破坏力很大,并具有突发性。

低压转子后几级叶片,特别是末级,次末级叶片、卫带、拉筋等如断落甩出后,将打坏凝汽器上部铜管或钛管,造成凝汽器突发性泄漏,导致汽水品质急剧恶化。

多年来,掉叶片事故时有发生,不少事故造成设备严重损坏。下面列举几次比较典型的掉叶片事故案例。

(1)1982年,某厂一台国产100MW机组运行中发生低压转子次末级叶片(432)断落,打坏本级几片动叶片。由于无备用叶片,为了尽快开机,采取截断园周对侧等长度叶片维持平衡的办法,临时恢复机组运行,但由于损坏的不止一片,在损坏的每片叶片对侧截短叶片,结果导致一处相邻的3片叶片都被截断。机组恢复运行后十几个小时,又发生了次末级掉叶片,断落的叶残骸卡在末级隔板静叶中,其伸出部分将末级655叶片根部整级车了一道深槽而全部全部报废,当时机组强烈振动并引起低压转子大轴弯曲。解体检查系连续截断3片处后面的第一片叶片断裂。其断口疲劳纹十分粗糙,分析认为该叶片在其前面连续截断3片叶片后,运行工况恶化,经受的动应力严重超标,导致短期疲劳裂断。

(2)1986年某厂一台进口220MW机组运行中突然发生强烈振动,机组运行声音类似拖拉机响声,立即打闸停机。停机后制造厂家代表到现场出具书面手续,建议再启动机组试一试,电厂未采纳建议。解体后发现低压转子进汽第一级叶片(169)大量疲劳断落。经整级更换叶片并采取增加松拉筋措施降低叶片动应力后,恢复了正常运行。

(3)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某厂4台进口200MW机组,相继发生低压转子倒数第3级和次末级叶片由于汽缸疏水不畅及处于过渡区、湿汽区等因素,而动应力增大,致使疲劳断落。断落后造成本级和末级叶片严重损坏,幸好4台机有一个备用低压转子,有条件逐个进行彻底修复。该厂革新了一套不拆卸叶轮进行拆装叶片、打孔穿拉筋的工具,更换了裂断的叶片,增大了拉筋直径,对末级叶片拉筋也作了改进。经逐台修复更换后,恢复了正常运行。

(4)前面提到的超速事故中,叶片承受超标离心力断落是很典型的。1985年某厂200MW机组超速事故后检查,中压转子低压段的次末级倒T型叶根,在转子超速4500r/min左右。叶根两侧肩部全部剪断,叶片飞出;低压转子超速约3800r/min,其末级叶片根部销钉受离心力拉弯约0.6mm。再加1990年某厂25MW机组超速事故后,发现所有叶片全部从叶轮上甩脱飞出,对这次事故的超速有两种分析,一种是4500r/min以上,另一种则低一些。

防止叶片裂断和扩大损坏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新机组验收时应检查确定叶片经探伤、测频合格。投产后大修中应对叶片进行损伤检查,对叶片或叶片组进行测频检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使叶片带缺陷、隐患、将机组投入运行。

(2)采取措施防止加热器满水,并保持疏水系统畅通(如合理布置疏水管路、开大汽缸疏水孔等),保证汽缸不积水或从疏水系统、抽汽系统向汽缸返水。

(3)经常保持系统频率在合格范围运行,并尽可能减少机组在偏离正常频率下的运行时间(如事故情况下与系统解列后单机或部分机组偏离正常频率的运行时间)。

(4)对同型机组发生掉叶片的故障信息,可与制造厂和发生故障的电厂联系,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预防措施。

(5)机组运行中振动突然增加,听到甩脱叶片的撞击声,机组内部有摩擦声以及凝汽器管子突然泄漏等情况,是掉叶片的故障象征,应按规程规定果断停运机组进行检查,切不可拖延时机,否则高速转动下将造成设备严重损坏。

(6)发生个别叶片断落故障后,除对断裂叶片采取技术措施外,还应对未断落的叶片全面进行探伤、测频检验,确无问题方可恢复机组运行。

若断裂或损坏叶片较多时,不能简单地采取对称割短叶片的措施将机组恢复运行。应由汽机专业人员,必要时请试研机构叶片专业人员、制造厂家等提出修复措施,经审查批准后,实施修复工作。

第五节?汽轮机汽缸进水

进入汽轮机的蒸汽必须保持足够的过热度,正常运行中蒸汽应保持在额定参数允许范围内。如果蒸汽带水进入汽轮机,将使推力急剧增大,将转子向后推移,导致推力瓦烧损和动静碰磨。同时汽轮机运行中汽缸、转子、阀门等都处于高温状态,低温蒸汽或水突然进入汽轮机的某一部位,将造成部件急剧收缩,除本身金属产生大的热应力影响寿命外,局部收缩变形可能导致动静碰磨、大轴弯曲、部件裂纹、接合面变形泄漏等等。近年来汽轮机进水事故时有发生,有的甚至造成设备损坏。例如:

(1)1977年某厂一台苏制100MW高压机组,用电动主汽门旁路门启动,机组达到3000r/min时,由于锅炉减温水量过大,加之电动主汽门前积水未疏净,开启电动主汽门后,蒸汽带水进入汽轮机,主汽门、调节汽门冒白汽,现场值班人员层层请示汇报延误了打闸停机,加之启动前未投轴向位移保护,致使推力瓦片磨损6mm多,动静部分严重磨损,叶轮同隔板磨擦产生的溶渣约4mm厚,虽然两个月抢修恢复了运行,但遗留隐患造成低压转子叶轮轮缘甩脱、隔板裂纹等多次事故。

(2)1988年某厂一台国产100MW高压机组停机后,除氧器满水经机组轴封溢汽管(逆止门不严)返到高压汽封处,造成高压缸前端剧冷收缩变形,接合面间隙增大漏汽,被迫转大修对按合面刷镀找平后,才恢复正常。

(3)1987年某厂一台进口200MW超高压机组,运行中低压缸疏水不畅或疏水系统向汽缸返水,使汽缸下部积水,增大了叶片动应力,造成叶片断裂事故。

(4)1993年某厂一台300MW机组运行中主汽温度降低,由于现场运行规程规定1min下降50℃才打闸停机,致使低到400℃左右才打闸停机,导致推力瓦片磨损。

(5)70年代某厂一台50MW机组,停机中进行凝汽器汽侧灌水找漏中对水位缺乏监视,以致凝汽器满水进入汽缸,直到从汽封洼窝处往外溢水才被发现。

上述事故案例表明,造成汽轮机进水的主要原因是:

1)锅炉满水或蒸汽管道积水,使蒸汽带水进入汽轮机;

2)回热设备热交换器管子爆漏或汽侧满水,若抽汽逆止门不严,水将进入汽轮机;

3)I级旁路减温水及再热器减温水门不能严密关闭,在停机后启动给水泵时给水进入汽轮机;主蒸汽系统裁门不严密,机组高温状态下锅炉打水压时,水进入汽轮机;

4)疏水管路连接不合理或疏水联箱容积小,几路同时疏水时,疏水压力升高,致疏水压力低的管路向机内返水;

5)汽封溢汽管、门杆漏汽管接入除氧器的系统,当除氧器满水,逆止门不严时,返入汽轮机;

6)凝汽器汽侧灌水找漏或停机后对凝汽器汽侧水位缺乏监视,凝汽器满水进入汽轮机。

在防止汽轮机进水方面,1985年美国颁布了《防止水对发电用汽轮机造成损坏的导则》(简称《导则》)国家标准,从设备、系统的设计、运行、检测、试验及维护等方面提出了全面的防止进水措施。部已将上述《导则》纳入设计规程,可组织专业人员对照设备系统检查落实,这里再强调一下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机组启动前必须对来汽管道充分进行疏水,启动中蒸汽必须保持较高的过热度。当启动中或运行中蒸汽温度突然直线下降50℃或10min内下降50℃应立即打闸停机,或者发现汽温突然下降,并且来汽管道、主汽门、调节汽门冒白汽时,也应立即打闸停机,不需向上请示汇报。

(2)机组启动前应将轴向位移保护投入,运行中不得将轴向位移保护退出,特别是启动中,进行主汽门、调节汽门严密性试验中轴向位移保护动作后,不得以怀疑保护误动为理由,退出保护强行挂闸。在轴向位移指示达到规定值,如保护不动作时,应立即打闸停机。

(3)再热器减温水及I级旁路减温水管路阀门应可靠严密,并应有串联截止门,以保证在停机状态或启动给水泵后不致将水漏入汽缸。机组主汽门不严,锅炉热态打压时,应采取阻止水进入汽轮的措施。

(4)采取措施防止加热器满水返入汽缸。当锅炉灭火或机组跳闸时应及时切断再热器减温水。

(5)完善调节级、高压排汽、再热蒸汽进口、各抽汽口等可能有水进入汽缸处的温度测点,以便于及时监视汽缸进水或进冷汽,并坚持定期试验,确保抽汽逆止门动作可靠,严密不漏。

(6)改进疏水系统使其管道、联箱、容器的断面或容积适应疏水量的需要,并按压力合理布置进入联箱、容器的位置顺序,确保各级疏水畅通,不发生疏水压力升高返入低压缸。

(7)确保门杆漏汽管道和汽封溢汽管道上的逆止门动作可靠、截止门严密不漏,防止除氧器满水返入汽缸。同时在机组停运后,仍应监视除氧器水位和凝汽器水位,防止除氧器、凝汽器满水返入汽缸。

第六节?汽轮机振动

对转动机械来说,微小的振动是不可避免的,振动幅度不超过规定标准的属正常振动。这里所说的振动,系指机组转动中振幅比原有水平增大,特别是增大到超过允许标准的振动,也就是异常振动。任何一种异常振动都潜伏着设备损坏的危险。比如轴系质量失去平衡(掉叶片、大轴弯曲、轴系中心变化、发电机转子内冷水路局部堵塞等)、动静磨擦、膨胀受阻、轴承磨损或轴承座松动,以及电磁力不平衡等等都会表面在振动增大,甚至强烈振动。而强烈振又会导致机组其他零部件松动甚至损坏,加剧动静部分摩擦,形成恶性循环,加剧设备损坏程度。异常振动是汽轮发电机运转中缺陷,隐患的综合反映,是发生故障的信号。因此,新安装或检修后的机组,必须经过试运行,测试各轴承振动及各轴承处轴振在合格标准以下,方可将机组投入运行。振动超标的则必须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将振动降到合格范围内,才能移交生产或投入正常运行。多年来,不少机组因振动大而拖延了投产期和检修期。对生产运行来说,接收了振动符合标准的机组以后,还必须加强振动监督,对振动监测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必须在机组振动突然增大达到规程规定值时,及时果断地将机组停运,防止扩大损坏,或对振动虽然增大,但尚未达到规程规定紧急停机数值的异常及时对比分析,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

多年来,由于振动监督工作薄弱,或机组振动异常达到规定停机标准而未停机,导致设备扩大损坏的事故时有发生,现列举几个典型案例:

(1)1990年某厂一台100MW双水内冷机组,在上级安监部门负责人到现场检查时,发现该机振动很大,该机没有监督振动的盘表,值班人员说这台机移交生产时振动就大。查找振动记录薄时,现场和车间都没有记录(最后找到一次前两个月的振动记录),后用携带型振动表进行实测,发电机汽侧轴瓦振动0.22mm,励侧轴瓦振动0.25mm,当即要求该厂技术负责人停机。停机后经全面检查发现发电机水内冷转子局部水路阻塞,造成发电机转子质量不平衡引起强烈振动。据现场人员反映,前两天这台机振动就有所增大,但因振动监督薄弱,而未能发现振动严重超标。

(2)1994年某厂200MW机组大轴弯曲事故中,当启动到转速500r/min时振动增大,按防止大轴弯曲技术措施规定,转速在1300r/min以下振动超过0.03mm时,应打闸停机。而这次事故中,振动高达0.10mm,最大0.13mm,才打闸停机,导致机组大轴弯曲。

(3)1984年某厂一台苏制200MW机组在进行快关试验中,试验人员在试验间隔中检查机组情况时,发现高中压转子间对轮附近的2号轴瓦振动比原来增大0.02mm,但振幅值还在合格标准以内,对此异常情况经分析研究后决定停机检查,经检查1号对轮12条螺栓中已有8条断开,1条裂缝,该机高压转子只有一个承力轴承,依靠1号对轮连接后经2号轴瓦支承,若在带负荷情况下对轮断开,后果难以设想。由于及时监测、分析振动异常,正确对待才避免了毁机事故。

上述事故案例表明,汽轮机组的运行必须坚持进行振动监测,以便在振动突然超标时立即将机组停运,或在振动异常变化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机组设备严重损坏。在振动监测方式,一般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法规规定,转速在3000r/min的机组轴承在各种运行方式下,轴承的垂直、水平和轴向3个方向双振幅值在0.025mm以下为良好,在0.05mm及以下为合格。这就是评定、控制机组振动的标准。新安装或检修后的机组应尽可能保持较低的振动值,如超过0.05mm,即视为不合格。应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将振动降到允许范围才能将机组投入运行。运行中的机组振动增大并超过允许值的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将振动降到允许范围以内,若突然增加了0.05mm,则应立即将机组停运。

(2)目前200MW及以上的机组大都装设了轴系监控装置,对振动实施在线监控,给振动监测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他中小型机组有的虽装有振动监测表,但准确度较差,要靠携带型振动表定期测试核对,有的机组仅靠推带振动表定期测试记录。对中小型机组的振动监测工作,一般都比较薄弱,不能坚持定期(每周、每10天等)测试或测试记录不全不完整等等,不利于有关振动规定的认真执行。因此,电厂应明确规定测试振动的周期,给汽机车间专业人员和运行现场配备较高精密度的振动表,并建立专业人员保存的和运行现场保存的振动测试登记簿,按规定周期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记入登记簿。测试中发现振动比上次测试结果增大时,专业人员应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分析振动增大原因,研究采取措施,必要时增加振动测试次数,以监测是否继续增大。运行中如发现机组振动异常时,应立即使用现场保管的振动表进行测试,如振动比上次测试结果增加了0.05mm时,应立即打闸停机。如振动增加虽未达到0.05mm,但振动异常时听到机组有响声(如掉叶片等),或机内声音异常时,也应停机进行检查。对一般的振动增大,也应向车间汇报,以便组织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总之,机组振动测试结果是研究分析机组运行状况的重要技术依据。一是要坚持定期测试准确,做好记录;二是据以执行紧停规定或从振动异常中查找原因,采取措施防止设备扩大损坏。

(3)机组启动中也应进行振动监测并做好记录,如振动值达到防止大轴弯曲反事故技术措施的规定时(1300r/min以下超过0.03mm,过临界时超过0.1mm)应立即打闸停机,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后方可再次启动。

(4)对国产200MW机组部分轴承振动偏大的问题,水电部以[1987]基火字104号文发出了《关于进行国产200MW机组振动普查的通知》,尚未进行普查并且振动偏大的机组,可组织进行振动普查,并与厂家联系采取改进措施。

(5)对重要的辅机也应定期进行振动监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防止设备扩大损坏。

第七节?汽轮机烧轴瓦

影响轴承故障的因素很多,如设计结构、安装检修工艺等等。这里主要讲轴瓦烧损事故。

多年来,轴瓦烧损事故比较频繁,主要是异常情况下,轴向位移突然超过允许值而烧损工作面或非工作面推力瓦片,和断油烧损承力轴瓦。下面列举几起典型事故案例:

(1)1997年某厂一台100MW机组,启动前未投轴向位移保护,启动中在蒸汽减温水量大,且管道积水导致蒸汽带水,汽温急剧下降,主汽管道、主汽门、调节汽门冒白汽,司机跑到集控室向值长请示汇报,控制盘上轴向位移、胀差满表,值长却怀疑热工电源有问题延误停机,结果推力瓦磨损6mm多,机组严重损坏。

(2)1985年某厂一台200MW机组大修后进行主汽门、调节汽门严密性试验,由于中压自动主汽门关闭超前于高压自动主汽门,瞬间负面推力增大,轴向位移保护动作不能继续试验,后现场决策人员决定退出轴向位移保护继续试验,结果造成推力瓦非工作面最大磨损2.58mm,已磨损部分瓦胎。再如1993年某厂一台300MW机组,投产时低旁不能联动,一次锅炉事故引起停机后,高旁动作低旁未联动,中压转子推力增大,轴向位移保护动作不能挂闸,值长令热工检查轴向位移保护,热工人员将保护电源断开,失去轴向位移保护,致使推力瓦片磨损约4mm。

(3)1994年,某厂一台300MW机组设计时未考虑润滑油泵联动装置,安装中电厂提出后设计代表增加了联动装置,但二次回路设计不合理,调试中未进行实际联动试验,移交生产后也未定期进行实际联动试验,以致在故障停机时,交、直流润滑油泵均未能联动,值班人员也未监视润滑油压并手动开启润滑油泵,致使停机中断油烧瓦。

(4)1986年某厂一台200MW机组,在一次事故中因汽封漏汽量大而使主油箱积水结垢严重,主油泵排气阀被堵塞未能排出空气,致主油泵入口存有空气。停机中热工人员未办理工作票即将热工保护总电源开关断开,工作后又忘记合上,启动前运行人员未按规程规定进行低油压交、直流油泵联动试验。机组启动定速后,操作人员未与司机保持联系而并监视润滑油压,就关闭启动油泵出口门,由于主油泵入口存有空气不上油,致使断油烧瓦,汽封被磨平倒伏,部分叶片铆钉头磨损。

(5)某厂生产的300MW、125MW机组、200MW机组在用启动油泵开机定速后停启动油泵时,主油泵出口油压突然晃动甚至多次造成润滑油压突然降低、断油烧瓦,其主要原因是主油泵出口逆止门前后管道内积存空气,若积存空气不能排净,就会导致油系统工作不正常。经在逆止门上增设排气孔,并在定速后缓慢关小启动油泵出口门,使启动油泵出口油压低于主油压后再停启动油泵。使这类事故得到控制。

(6)某厂生产的200MW带有涡轮泵的组合油箱机组,主油泵与启动油泵特性不匹配,在定速后缓慢关小启动泵出口门至接近关完时,润滑油压突然下降,交、直流油泵虽相继联动起来,甚至把启动油泵再开起来,润滑油压也不能恢复,仅1988年这类机组就发生4台烧轴瓦事故。经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主油泵的压力和流量均比启动油泵的低,特性不匹配,当并列运行时主要是启动油泵工作,而主油泵处于半工作或不工作状态,当停用启动油泵时,造成主油泵瞬间流量增加,入口压力下降,润滑油向主油泵的补油量突增,加之溢油阀关闭不及时,造成润滑油压突降,甚至导致断油烧瓦。

2)涡轮泵出力不足,设计流量小于实际流量,且三油楔轴瓦改椭圆瓦后增大了润滑油耗油量,更加剧了这一矛盾,使油泵在变工况时容易产生气蚀而造成油压突降(矿物油在常温下所含空气6%~12%,而水仅2%,说明油泵比水灰更易产生气蚀)。且涡轮泵在流量减少时,转速将增大,进一步加剧了气蚀。

3)交、直流润滑油泵在涡轮泵已产生气蚀的情况下虽联动起来,但因也具备了气蚀条件,启动瞬间流量很大,也产生气蚀而不上油。这些泵都布置在主油箱一侧,相距很近,入口互相干扰也是不上油的因素之一。

(7)直流润滑油泵联动装置回路装有交流中间继电器,在厂用电中断情况下,直流润滑油泵不能联动,造成停机中断油烧瓦。

对于上述问题,各电厂与制造厂研究从设计上采取改进措施,同时电厂也采取一些临时措施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

推力轴承是控制汽轮发电机轴系在允许的轴向范围内转动,一旦轴系推力突然增大,使轴系超过允许范围,若轴向位移保护未动作,则将造成推力瓦片钨金烧损,甚至铜质瓦胎磨损,而导致一系列轴向间隙变化、磨损,造成机组严重损坏。

承力轴承是承受轴系的重量在给定的中心线上转动。在轴瓦钨金和轴颈之间靠形成的油膜承受轴系的重量(推力瓦片与推力盘之间也靠油膜承受推力),当一旦断油或缺油时,将形不成油膜,轴系重量压在轴瓦上,轴颈同钨金直接接触,就会产生高温将钨金熔化,轴颈将与瓦胎摩擦。同时机组径向间隙变小,造成径向动静部分严重摩擦,导致机组严重损坏。

因此,烧轴瓦事故(不论推力瓦或承力轴瓦)不仅是轴瓦损坏问题,而且可能导致汽轮发电机组动静部分磨损的设备损坏事故。

在防止烧轴瓦事故方面应结合设备实际情况和制造厂有关说明,继续贯彻水电部[1963]水电生字287号文版发的《关于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的技术措施》。这里强调以下几点:

(1)运行中轴瓦钨金温度或回油温度(含推力瓦、密封瓦)达到现场规程规定时,应按规程规定果断停机。

(2)涉及润滑油系统的切换操作如切换冷油器、过滤器以及启动定速后停用启动油泵等,均应填用操作票,在班长监护下按操作票顺序缓慢进行操作,操作中应同司机保持密切联系,严密监视润滑油压变化,若润滑油压变化应即停止操作,查明原因后再继续操作。同时操作中必须事先对可能存有空气的设备、部件进行充分排放空气,排净后方可投入润滑油系统。

(3)机组启动前应检查试验交、直流润滑油泵工作正常,并投入低油压保护和联动。停机时应有专人监视润滑油压,必要时应手动投入润滑油泵。

(4)当发生水冲击、瞬间断油或其他可能引起轴瓦损坏的异常情况后,应查明轴瓦确未损坏以后,才能重新启动机组。

(5)直流润滑油泵、直流密封油泵的电源应可靠,其联动装置回路装有交流中间继电器的应改为直流中间继电器,其电源电缆应采取可靠防火措施或采用耐火电缆,以保证失去交流电源或电缆火灾时确保停机时对轴瓦可靠供油。

(6)润滑油系统的截门一般应平装,以防门杆断裂时断油,润滑油系统和冷油器冷却水系统的截门宜采用明杆截门(即门杆随截门开启向外伸出),以便于一目了然地知道截门的开、关程度。

(7)对于主油泵与启动油泵特性不匹配或运行中润滑油压突变的机组,可与制造厂和同型机组电厂联系采取改进措施,防止断油烧瓦事故的发生。

(8)1982年华北局制订的防止烧轴瓦措施中规定,当轴瓦钨金温度和回油温度达到下列数值时应打闸停机:

1)任一轴承回油温度超过75℃或突然升到70℃;

2)主轴瓦钨金温度超过80℃;

3)回油温度升高,轴承内冒烟时;

4)润滑油泵启动后,油压低于运行规程允许值时;

5)盘式密封瓦回油温度超过80℃,或钨金温度超过95℃时。

以上措施规定可供参考。

第八节?汽轮机超温及温度变化失控

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温度超限或变化速度失控,将严重影响汽轮机的安全和寿命,具体分析如下。

(1)机组额定汽温及允许最高汽温范围是根据金属材质强度特性确定的,超出允许温度,将明显降低材料的屈服强度,在超温(高于额定温度)下长时间运行能增加发生裂纹的危险。因此,规程对超过额定温度分档次规定了允许时间,并规定达到允许最高温度时应打闸停机,以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规定建立超温记录簿,对每次超温的最高温度和持续的时间都要记入超温记录簿,作为分析超温情况的依据,并进行必要的考核。但是,一些电厂对超温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某厂装有4台100MW高压机组,80年代初期该厂严重超温,超温记录簿上有一台机5个月内超温50多次,其中一次超温到580℃长达24h(额定汽温535℃),经整顿后,该厂将主汽温度记录表改为圆盘式,每天一张记录纸,使用前先在表纸上划好允许汽温变化范围的上下限,运行精心调整做到温度不超限。据了解,目前有一些电厂对规程关于超温的规定还没有认真执行。

再如某厂一台100MW机组,锅炉检修中将甲、乙两侧过热器减温水控制系统按错,启动后一侧过热蒸汽超温,控制加大减温水实际上减小了减温水,另一侧控制关小,实际加大了减温水,致使一侧温度高达600℃,另一侧则降到390℃,现场决策人员认为两根来汽管进入一个自动主汽门后混合起来,可按平均温度(600℃+390℃=495℃)对待。这种决策显然是不科学的。其后明确规定对汽温的监控以单管为准,只要其中一根管超标就要按规程规定处理。

对于低汽温已在第三节大轴弯曲,第五节汽缸进水等节中讲了,不再重复。

(2)从启动到正常运行,机组经历了从冷态或热态逐步增温到满负荷下温度的过程;从满负荷减到空负荷到停止运行,机组又经历了从满负荷下的温度逐步减低到热态或冷态温度过程;在机组正常运行中,这种增温,减温幅度不大,但在大幅度加减负荷以至甩负荷时,机组也将经历大幅度增温和减温(即冷却)的过程。

由于汽缸、阀门和大轴表面到中心孔的厚度都很大,在增温和冷却过程中,都存在由于温差引起的热应力,增温的一侧要膨胀,但受部件内部存在温差制约,不能自由膨胀而产生压应力,减温的一侧要收缩,也受温差制约不能自由收缩而产生拉伸应力,如果温度变化率过快,产生的压应力或拉应力使材料表面达到屈服点甚至超过屈服点,则将形成残余变形。随机组起停,加减负荷累积下来,就会使材质表面产生裂纹并不断发展影响机组的使用寿命。一些电厂对温度变化率过快影响机组寿命认识不足,在设备起、停、加减负荷等变工况情况下对温度变化率控制不严格,经常出现温度大幅度直线升、降、例如有的厂吹灰器不能正常投运,过热器积灰结焦影响正常运行,于是在后夜低负荷时采用突然降负荷并使过热器降温掉焦掉灰,这种措施在短时间改善锅炉运行状况也有一些效果,但在这处过程中蒸汽温度呈数十度直线升降,对机炉材质将造成热应力严重超标;再如有的电厂在没有技术措施保证正常的温度变化率的情况下,盲目缩短起停时间未搞速起停等等,这些做法在初期可能看不出影响,但经过一段时间,可能造成汽缺变形、部件裂纹、汽封严重磨损等等而发生事故并影响设备寿命。

因此,在控制机组温度变化率方面,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根据制造说明和典型规程的规定,制订机组冷态启动、温态启动、热态启动(300MW机组运行规程规定,高压缺调节级内缺内壁200℃以下为冷态,200~370℃为温态,370℃以上为热态,美国通用公司对冷态规定为150℃以下,温态为150~375℃,热态相同)、滑参数启动、带负荷、停机的依据,严格按曲线规定控制温度变化率。

(2)热态启动时,严防低于机组金属湿度的蒸汽进入机内或送入封,并落实各项防止汽缺进水的措施。金属表面聚冷比聚热对寿命的影响更大。

(3)在运行中或故障情况下,要尽量避免汽温大幅度变化。

(4)快速启、停应有技术措施,并经试验确保温度变化在正常允范围内方可实施。

?

第九节?汽轮机承压部件、压力容器爆破

汽轮机管道系统承压部件和压力容器爆破也将造成严重后果,如主蒸汽管道,给水管道、高加疏水管道、除氧器等发生爆破,不仅造成设备损坏,而且会造成人身伤害,现将比较典型的事故案例列举如下:

(1)90年代初期某厂一台苏制100MW机组运行中发现电动主汽门前主蒸汽管焊口附近漏汽,随即将机组停运后进行检查,发现Ф273mm主蒸汽管道与电动主汽门的焊缝已有1/4圆周裂透。割管检查发现主蒸管道使用是Ф273mm×30mm的厚壁管,而电动主汽门接口处壁厚仅20mm,且外径略大于273mm,施工安装时将主蒸汽管内壁作了斜坡扩孔,对接处壁厚约18mm。投产后也未检查过该焊缝的情况,致长期运行中受管道力矩和热应力等影响产生裂纹。另一根主蒸汽管也已产生裂纹。由于发现后及时停机检查,才未酿成毁灭性灾害。

(2)1987年某厂300MW机组中甲侧主汽管上的大旁路铸钢三通与管道焊口运行中突然断开,最大水平位位移1.2m,并引起另一Ф33mm×16mm管道折断,汽水灰尘进入发电机小间造成发电机出口短路,厂房也局部损坏,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三通外径380mm,管口外径353mm,对接焊口时三通管外壁未削坡(15℃),有陡的台阶,断口尚铸钢侧熔合线断开,熔合金属均在管道一侧。事故前累计运行7.26万h,事故后检查其他机组,也有类似裂纹缺陷。

(3)*时期某厂搞“改革”,养活了高加法兰螺栓条数,并将法兰接合面外侧焊在一起,投运后从法兰处爆开,汽水喷出造成附近一值班人员死亡。此外,高加疏水管弯头冲刷减薄爆破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曾多次发生。

(4)1981年某厂苏制200MW机组除氧器运行中,由于机组早已满负荷运行,但未按规程规定在带负荷150MW以上将除氧器汽源由Ⅱ段抽汽改为Ⅲ段抽汽供气,加之,除氧器压力高速门不起作用,安全门排放量不足且性能不良,保护装置不完善,致使除氧器严重超压爆破,爆破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将其下部各层的预制板包括集控室上下的预制板全部压到下部电缆夹层,造成值班人员9人死亡1人重伤;其横向冲击力还造成除氧间、厂房A列部分土建结构严重损坏,同时汽轮机、发电机、主变压器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教训极为沉痛。

(5)上述除氧器爆破后不久,某厂进行除氧器焊缝检查时,事无未制订安全技术措施,未经有关领导批准,即在水箱筒壁上割开一个方孔,作为作业人员进出的通道。工作结束后,对后开方孔既未开坡口,也未双面施焊,只从外面进行了焊接。以致运行中所开方孔焊缝爆开,造成2人死亡。

承压部件、压力容器爆破,不仅造成设备严重损坏,而且将伴随造成人身伤害,有的甚至会造成毁灭性灾害。上面提到的除器超压爆破事故就十分严惩,若主蒸管道焊口在运行中断裂,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应高度重视防止承压部件、压力容器爆破事故技术措施的落实,切实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

在防止承压部件、压力容器爆破事故方面,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压力容器监察人员和金属监督人员认真贯彻有关规程规定和反事故技术措施的要求,对承压部件、压力容器的结构、材质、焊口、汽源压力控制、安全门排放能力以及管道、容器腐蚀、冲刷减薄情况和支吊架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有据可查。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新机组验收时,应组织掌握主蒸汽、再热蒸汽和给水管道焊口焊接质量情况,要从施工焊口质量的技术检验资料中掌握是否有不合格或有超标缺陷的焊口。对不合格的的必须坚持返工,若个别轻度超标不能在移交前返工处理的,投产后要监督运行并创造条件尽快处理。

(2)对检修中施焊的焊口,必须经技术检验合格方可投入运行。同时应按金属监督有关规定,定期对承压部件、压力容器进行损伤、蠕变、测厚等检验工作,发现问题要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

(3)对压力容器要按能源部规定进行检验办理登记手续,并坚持定期检验。

(4)对除氧器要贯彻电力部[1981]电办字11号文颁发的《关于防止高压除氧器爆破事故的若干规定》。除保持除氧器设备符合要求外,还要采取控制进除氧器汽源不超压的可靠措施(如采用二段抽汽作低负荷时除氧器汽源的应有减压措施)和确保安全门排放量符合规定,并保证动作可靠。此外,若确需在除氧器或水箱上开孔时,应由专业人员制订技术措施,经有关人员审查,并经主管生产的领导批准后方可开孔。工作结束恢复时,必须保证焊接质量。严禁随意在压力容器、承压部件上开孔。

(5)对高加疏水管和弯头要定期进行测厚,发现冲刷减薄的,要及早更换。

(6)在主蒸汽、再热蒸汽、给水等管道、阀门发生泄漏时,若不能确证排除裂纹缺陷时,应安排停用设备进行检查处理,以免发展酿成爆破事故。

第十节?汽轮机油系统火灾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漏油,特别是调节系统高压油系统漏油遇到高温热体(处于高温状态的管道、阀门、汽缸等)就会起火燃烧,如漏油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漏油量突然增加,则火势将迅速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70年代国内曾多次发生严重的汽轮机油系统火灾事故,后经贯彻原水电部署制订的《汽轮机油系统防火技术措施》,这类事故基本上得到控制,但近年来由于人员不断更新,在这类事故防范措施的认识上有所淡化,以致汽轮机油系统火灾事故又有所抬头,需要引起重视,现将70年代和近期比较典型的汽轮机油系统火灾事故案例列举如下:

(1)1974年某厂一台125MW汽轮发电机运行中,油系统漏油起火后,火焰将高压油管道法兰使用的塑料垫、胶皮垫迅速烧毁,大量高压油从法兰缝隙中喷出,使火势迅猛发展成大火,火焰将汽机房部分屋顶钢架烧弯坍塌。大火不仅烧坏了发电机,并顺电缆延烧到控制室,将控制盘表全部烧坏,火灾中还造成一人窒息死亡。该机经一年多才修复。

(2)1995年某厂一台国产200MW机组运行中,高压油动机活塞上压力表管漏油,检修人员用胶皮包住漏点并用铁丝缠紧,交待运行人员10min检查一次。后在检查间隔中突然断开,司机跑到漏油点脱下工作服堵漏,油管断开约4min后,值长下令值机,随即油动机下部着火并发展到机头附近地面的油气爆燃,形成火线,将一人封在火区内,撤出时从10m平台掉落到0m造成死亡,另一人被烧伤。

油系统火灾事故案例表明,透平油系统漏油,特别是高压油系统漏油遇到高温热体时就会立即起火燃烧,并迅速形成大火,大火又烧坏油系统设施(如法兰塑料垫、胶皮垫等),增加新的漏油点形成恶性循环,越烧越大。因此,对汽轮机油系统防火工作决不能有所松懈。

在防止汽轮机油系统火灾事故方面,应继续认真贯彻水电部[1974]水电生字50号文颁发的《关于汽轮机油系统防火技术措施》,并再强调以下几点:

(1)油系统的阀门、管道的法兰、接头的接合面必须修刮良好,保证平正,不别劲,法兰接合面应使用隔电低、青壳低或厚度不大于1.5mm的耐油石棉板。禁止使用塑料垫或胶皮垫(含耐油胶皮垫)。锁母接头应采用软金属垫圈。

(2)油系统管道、截门、接头、法兰等部件一般应按工作压力的两倍未选用,油系统管子厚度最薄不得小于1.5mm,油系统不要采用铸铁或铸铜的阀门、考克。

(3)油管路附近的热管道或热体必须保温完好,并外包铁皮。

(4)对油管路(特别是小直径管路)应采取防止长期振动磨损减薄的措施,以防止减薄爆破后引起火灾。

(5)汽轮机运行中发生油系统法兰接合面喷油,高压油管(含压力表管)破裂等喷油时,应将机组停用,消除漏油缺陷,若喷出的油起火时,应立即破坏真空停机,同时进行灭火。

(6)汽轮机的事故排油系统应可靠并畅通,事故蓄油坑应经常保持完好,并无积水和杂物。当汽轮机系统火势无法控制或危及油箱时,应立即打开事故排油门将油排入事故蓄油坑。

第十一节?汽轮机凝汽器泄漏

凝汽器泄漏,冷却水将漏入凝结水进入锅炉。给水质量劣化导致汽水品质超标,给水长时间超标或大量冷却水进入系统,将导致锅炉水冷壁严重结垢,产生垢下腐蚀,水冷壁管鼓包、爆破,并且使蒸汽品质不良,大量带盐,使汽轮机阀门、通流部分严重积结盐垢和蒸汽携带物,不仅通流面积减小影响机组降低出力,而且自动主汽门、调节汽门严重积垢,在甩负荷后极易卡涩造成机组超速。多年来,凝汽器泄漏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时有发生,下面列举几次典型的事故案例:

(1)70年代某电厂两台100MW机组循环水采用地下水加河面水开式冷却。由于平时河面水很水,且上游造纸厂废水排入河道,导致凝汽器铜管内壁附着粘状物影响真空下降,为提高真空,电厂曾多次在循环水泵入口加砂子冲刷粘状物,加砂冲刷后真空有所提高,但不能维持。多次加砂以及洪水期间泥沙的磨损、河面水的腐蚀,使凝汽器铜管减薄而频繁小量泄漏,对此堵不胜堵,累加起来,长时间小量泄漏造成锅炉水冷壁管结垢厚达数毫米,产生垢下腐蚀、鼓包频繁爆管;汽轮机大修解体后,叶轮、隔板表面积有大量盐垢和携带物,呈土黄色,叶片、导叶通流部分积结的更多。该厂全部更换了凝汽器铜管,全部改用地下水供循环水并对锅炉水冷壁进行了酸洗换管,才得到根治。

(2)1994年某厂300MW机组采用海水作循环冷却水,运行中凝汽器钛管断裂,大量海水漏入系统,由于监测手段不完善,停机处理不及时,使汽水品质严重恶化,后停机解体检查,汽轮机通流部分严重积结盐垢,喷嘴及速度级叶片的积盐,几乎堵满了通流断面。

(3)1995年某厂300MW机组采用海水作循环冷却水,运行中由于机组末级叶片拱型卫带断裂甩脱后打坏了几根钛管,大量海水漏入系统,凝结水在线钠离子表指示严重超标,该厂申请调度停半边凝汽器找漏、堵漏,联系和操作期间海水继续进入系统,后虽堵住了断裂泄漏的钛管,但运行几天以后,汽水品质仍大幅度超标。

(4)因凝汽器铜管管材质量不良,安装工艺不当以及运行管理不善引起的凝汽器频繁泄漏的事例在许多电厂都发生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5)1995年,某厂发生凝汽器频繁泄漏,未及时果断处理,导致锅炉水冷壁严重结垢,频繁发生爆管事故。

以上事故案例表明,造成凝汽器泄漏的因素很多,设备本身可能发生泄漏的漏点也很多。因此,凝汽器泄漏是汽轮机运行中常发性缺陷。短时间的轻微、小量泄漏对汽水系统的影响不明显,即使较大的、将对汽水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的泄漏,对当时汽轮机的运行也没有直接的明显影响。这就容易促使现场人员出于争取多发电,减少事故,临检考核等因素,追求眼前利益,不顾长远严重危害而不及时、果断地处理,慢性的长期积累,必将被迫对设备进行大手术,大拆大换,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和电量损失。

防止凝汽器泄漏导致机炉设备严重结垢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1)把好凝汽器管材的选材、安装质量关,并加强检修管理,运行管理,确保凝汽器不发生频繁泄漏。

(2)领导要全力重视支持化学监督工作,根据设备情况制订出凝结水正常的硬度、钠离子等控制指标,严格控制在指标以下运行,同时还应制订超标后在某一数值以下,最多可以继续运行的时间以及严重超标达到某一数值时,必须立即停机处理的规定。

(3)凝汽器发生泄漏缺陷后,应根据化学监测的结果,按化学监督规定指标,及时进行找漏、堵漏或立即停运机组。防止冷却水小量累加或大量进入汽水系统。

(4)使用海水冷却的机组或其他有条件的机组,应装设凝结水钠离子或硬度在线监测仪表、以便及时凝汽器泄漏情况。未装在线监测仪表的机组,对凝结水化验周期应作合理的规定,发现凝汽器泄漏时,应增加化验次数,以便根据超标情况及时果断处理。

第十二节?生产领导人员在防止

汽轮机重大事故方面需正确对待的几个问题

(1)按规程规定把紧急情况下的停机权切实交给现场值班人员。汽轮机本体、承压部件和压力容器、油系统发生事故具有突发性和迅速扩大的特点,如不及时果断处理将造成设备事故扩大严重损坏,因此规程规定立即停机。在执行上只能靠司机、班长正确判断、果断处理。而不能层层请示汇报,延误时机。有的电厂把停机权交给值长,甚至掌握在总工、厂长手里,很不利于保护设备。

(2)领导要带头执行规程,现场运行规程是机组运行工作的准绳,各级人员都要严格执行。需要强调的是领导要带头执行规程,为各级人员做出表率。总工程师有权批准现场规程,但无权任意修改规程规定,如上下缸温差、大轴晃度超标,启动中振动超标等不具备启动条件,就任意修改规定强行启动机组。许多事故往往都是领导决策失误造成扩大的。

(3)处理好保安全记录、保企业经济效益同保设备的关系。保持完好的设备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和保证电网出力的基础。当设备发生异常时,必须在确保设备不再扩大损坏的前提下抓紧处理,恢复正常运行。切不可不顾异常情况的危害性,只考虑工期、电量、安全记录等等而侥幸闯关,强行启动或拖延停机而导致设备扩大损坏。若扩大造成设备严重损坏的重大事故,则安全记录,企业经济效益就无从谈起。

(4)不具备启动条件不要强行启动机组。对影响机组启动条件的问题,要组织查明原因,消除异常情况,使之具备条件后再启动机组。启动中或运行中保护动作后,要组织查明原因,不能无根据地怀疑保护误动而退出保护继续启动,这方面的事故教训很多,而且都属于领导决策的范畴,因此各级生产领导应有明确的认识。

(5)领导应经常督促检查防止各项汽轮机设备重大事故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尤其是对止超速、轴系断裂、大轴弯曲、汽缸进水、掉叶片、承压部件和压力容器爆破、油系统着火、烧轴瓦等类事故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要重点督促检查。发现危及设备安全的缺陷、隐患要抓紧处理,对可能导致设备严重损坏的缺陷、隐患必须彻底消除或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和安全措施,不能使设备带缺陷隐患或无可靠安全措施投入运行或继续运行。

(6)重视金属监督、化学监督和振动工作。领导要支持上述监督专业人员的工作,并配备必要的监测手段。对监督意见、措施实施中遇到困难和阻力时,领导要坚定地站在监督一方说明生产人员支持监督措施的实施。

(7)重视人员培训工作。领导要组织有关人员经常对汽轮机运行,检修人员进行保证汽轮机安全运行的理论培训和事故培训的安全教育。加深对现场规程的理解,使之了解不按规程规定办事的危害性,从而自觉地严格执行规程规定,从根本上防止设备严重损坏事故的发生。

篇3:汽轮机反事故措施

因汽轮机是在高温、高压、高转速下工作,并有各辅助设备和辅助系统协调工作,往往由于某一环不慎而产生事故,而影响调试工作顺利进行。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热状态下动静部件的间隙变化、启动和负荷变化时的振动、轴向推力的变化。蒸汽参数变化、油系统工作失常以及各种隐患等,如果发现和处理不及时,都可能引起事故,所以在启动和试运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将事故消除在萌芽期。

汽轮机几种常见典型事故及监视、分析和处理方法:

8.1在运行中凝汽器真空下降:

真空下降,排汽温度增高,易使排汽缸变形,机组中心偏移,使机组产生振动,以及凝汽器铜管产生松驰,变形甚至断裂。

试运期间,应随时监视,如果发现排汽室温度升高,真空指示下降,抽气器冒汽量增加等现象,首先应降低负荷,查找原因。

真空下降的原因及处理:

8.1.1循环水中断或供水不足:查找循环水系统,主要检查循环水泵和各电动阀门。

8.1.2后轴封供汽中断:查找供汽压力是否产生变化,蒸汽带水使轴封供汽中断,轴封压力调整器失灵等。

8.1.3抽气器水源中断,或真空管严重漏气。

8.1.4凝汽器水位升高:查找凝结泵入口是否产生气化,可检查泵的电流是否下降。

8.1.5检查真空系统管道与阀门是否严密。

以上原因,如不能在运行中及时处理,应停机处理,机组不得在低真空下长期运行。

8.2汽轮机水冲击及汽机进入低温蒸汽:

汽轮机水冲击及汽机进入低温蒸汽事故,是汽轮机最危险的事故之一,试运中应杜绝发生这类恶性事故。

汽轮机水冲击及汽机进入低温蒸汽,使汽轮机膨胀不均匀而发生强烈振动,过大的热应力和热变形的作用,将使汽机缸产生裂纹,引起汽缸法兰结合面漏汽,大轴弯曲,胀差负值过大,以及汽轮机动静部分发生严重磨损事故,轴向推力急剧增大,推力瓦将会烧毁,汽轮叶片产生损伤或断裂等;

造成这类事故的原因比较多:

8.2.1从锅炉来的蒸汽品质不合格,汽温低;(由锅炉分析原因)

8.2.2汽机启动时,暖管和疏水不充分;

经检查当确信为水冲击或进汽温度低时,应立即破坏真空,紧急故障停机;

8.3汽轮机通流部分的磨损:

汽轮机在试运中如果听到内部有清晰的金属摩擦声,同时机组产生强烈的振动,即可判断通流部分发生磨损,此时,应迅速破坏真空,紧急停机;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启动、停机惰走,负荷变化阶段,尤其是新装机组,在试运初期对机组结构特性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此类事故。

造成磨损的原因,通常是胀差控制不当超过正负极限值,此时产生轴向磨损,或者汽缸和转子热变形过大,此时产生径向磨损所致;

所以试运期间,应严格控制温差、胀差等指标。

8.4汽轮机发电组突然甩掉负荷;

这类事故可判定为电气部分故障使机组甩负荷,其处理措施如下:

8.4.1解列电液伺服执行系统,用手动操作将转速调整到正常值:

8.4.2及时调整轴封供汽、防止汽源中断;

8.4.3开启凝结水再循环门,以保证抽气器冷却;

8.4.4关闭至除氧器的抽汽阀,以防蒸汽倒流而引起汽机超速同时应投入其它汽源向除氧器送汽,使其维护正常工作:

8.4.5全面检查汽机空转运行情况,包括机组振动、声响、轴向位移、轴承油温、胀差以及进排汽压力等是否正常。故障排除后,才可重新并网。

8.5汽轮机油系统事故:

油系统在汽轮机正常运行中担负着供给各轴承的润滑、冷却用油以及调节保安系统工作用油的任务。因此油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并且处理不当时,就可能使轴承烧毁,动静部分磨损或者使调节系统失灵,严重影响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油系统事故主泵表现为:主油泵工作失常、油系统进水、油系统着火等。

8.5.1主油泵工作失常:检查注油器供油压力与流量是否正常;主油泵本身机械部分的损伤。

在试运中发现油系统压力降低、油量减少以及泵内声音失常等,可断定是主油泵故障,应立即启动高压交流油泵,并紧急停机,待汽缸温度降至不需盘车时,可打开前轴承座上盖,对主油泵进行检查;

8.5.2油系统漏油:油箱油位和油压同时下降,表明主油泵后的管道发生严重漏油,漏油易产生危险事故,所以发现漏油,应及时检查有关管件,并采取有效措施堵漏,再向油箱内补充油至正常油位。

8.5.3轴承油温升高和轴瓦断油:

8.5.3.1轴承油温升高分为:所有轴承的温度均升高,和某一个轴承的温度升高两种情况。

所有轴承温度均升高,是由于润滑油压和流量达不到规定值,或者是因为冷油器工作失常,应采取措施,使之恢复正常。

某一轴承油温升高,可能是轴承内部混入杂物,摩擦产生热时或者是进油口被堵,进油量减少而使油温升高,如果油温升至75℃以上时应紧急停机检查处理,否则会造成严重事故,如轴瓦烧毁(包括推力瓦)转子下沉或轴向位移,使动静部分发生严重磨损。

8.5.4油系统进水

油系统进水、引起透平油乳化,可能腐蚀调节系统各部件导致调节保安系统失灵而发生事故。

防止油系统进水措施:

n保持冷油器油压大于冷却水压

n高压轴封要调整适当,并保证轴封漏汽管畅通

n定期化验油质,发现油中带水,应即时查明原因,并及时滤油。

8.5.5油系统着火:

油系统着火往往是瞬时发生而且火势凶猛,如处理不及时,会烧毁设备、危及人生安全。

防止油系统着火措施:

n厂房内应经常保持数量足够的良好消防设施,不能存放易燃物品。

n渗漏的油应随时处理干净。

n靠近蒸汽管道或其它高温设备的油管道和法兰,应装隔离罩,油系统附近的蒸汽管道应加装铁皮罩,并应保温良好。

篇4:汽机专业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锦州市生活垃圾及污泥焚烧发电项目汽机专业安装工程2、工程地点:锦州凌海市大凌河街道靠山村北沟3、工程规模:新建两台7.5MW汽轮发电机组4、质量标准:一次性验收合格,达标投产。5、建设单位:锦州中科绿色电力有限公司6、监理单位:黑龙江省华宇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7、设计单位:中国轻工业广州工程有限公司8、主要设备生产厂家:洛阳中重发电设备有限公司9、施工单位:四川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二、汽轮机组安装工程施工范围及内容:1、两台N7.5-3.43型汽轮机本体与两台QF-K7.5-2汽轮发电机本体安装工程。2、两台汽轮机组油系统、汽机房内四大管道、辅助机械设备、空冷设备安装工程。3、两台汽轮机组单机试运和系统调试工程。三、监理工作范围:本工程监理工作范围,两台汽轮机组工程施工图纸会审、两台机组附属设备安装工程、使之达到两台机组全部施工投产发电为止,全过程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生产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及有关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四、监理内容:主厂房±0.00m设备布置发电机定子冷却水装置(空气冷却器)、给谁水泵、凝结水泵、射水泵及射水箱、低位水泵及水箱、高压油泵、交、直流润滑油油泵、冷油器、射水器、凝汽器及附属管道安装。+3.4m层设备均压箱、油箱、疏水器、抽气器、管道阀门及电动执行器、管道设施安装。+7.00m层7,5MW汽轮发电机组两台、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轴封抽气器及附属管道和阀门。+12m两台除氧器及附属管道安装,对以上施工部位的监督、检查和验收工作。具体工作流程如下:1、审核施工单位开工条件;2、组织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3、审核施工单位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工作;4、参与施工进度计划的审定;5、对进场原材料、设备及购配件进行开箱检验;6、对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施工使用机械设备安检、工器具计量检验进行复查;7、监督施工组织机构的技术、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办法的落实;8、监督施工中落实规范、标准情况;检查施工记录;9、审核施工中分部、分项、检验批完成情况;10、对施工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项提出限期整改。五、监理目标:1、质量控制目标:优良率达到承包合同要求,做到达标投产。2、进度控制目标:满足综合进度,设备安装和投产要求。3、安全生产管理:详细审查承包商的安全体系,施工措施,杜绝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及重大质量事故。4、信息资料管理目标:齐全、清楚、及时、准确。六、质量验评范围划分表:扩大工程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一汽轮发电机本体安装工程1汽轮发电机本体安装6262汽轮发电机辅助设备安装2023二管道安装工程1主蒸汽系统安装工程342中、低压管道安装工程10263燃油、燃气管道安装工程15三七、监理依据:1、业主、承包商双方签定的施工合同。2、经图纸会审的汽机工程设计图纸和生效的技术文件。3、设备制造厂提供的正式技术文件。4、经会审的汽机工程施工兰图纸,及设计院变更通知单。5、国家有关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及地方法律,法规。6、《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T5190.3?2012?7、《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T5210.3—20098、《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9、?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10、?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管道及系统)DL5190.5—20121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焊接篇)DL5210.7—201012、?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113、?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DL/T5294—2013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八、施工前的质量控制:1、掌握,熟悉关于汽机工程质量控制的依据。2、做好施工前的技术,资料准备,协助业主审查汽机施工单位资质,人员,设备情况,及特殊工种,试验,检验人员的有效证件,质量检验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计量器具和测量仪器的精度等级(都在有效期内,动态掌握)对实验室重点考核。3、检查汽机工程所需材料,设备情况(已经经过验收合格,数量,所用设备的出厂合格证,证明文件,实验报告)。4、审查承包商提出的汽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审查承包商提出的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设备制造厂随机技术文件,方能施工。6、拟定改善施工,管理环境的措施。九、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1、按国家电力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汽机工程施工工艺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监督控制。2、检查汽机工程施工的工序交接制度执行情况,坚持上道工序不经检查验收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3、做好隐患工程检查验收工作,并做好记录。4、严格执行质量否决权,发现不良情况,监理工程师有权指令施工单位停工整改,不允许施工单位擅自采用未经批准的材料,半成品,不允许擅自改变设计图纸,擅自将工程转包等。5、严格执行汽机工程的分项工程,停工,复工报告的审批签证制度。6、参加或组织汽机专业质量协调会,并按会议纪要实施。7、与上级领导、业主保持联系,(请示,汇报),沟通。8、保证设备的存放、运输到现场就位、安装中的安全。9、现场监督采取旁站、巡视、平行检查的方式。十、施工后的质量控制:1、按规定向监理部总监,业主提供有关汽机工程质量的动态情况书面报告,对质量问题则及时报告。2、参加汽机质量事故原因及责任的调查,对质量事故处理的技术措施或方案进行审核。3、已完成的汽机分项工程、分部工程、隐蔽工程、重要工序、承包单位应先自行检查验收合格上报监理部,同时准备好所有的安装记录、检查材料、一切准备齐全后以书面形式填好标准表格报监理部。由汽机专业工程师约业主会同有关人员参加现场检验,符合要求,签署并确定意见。凡按规定由汽机监理工程师检查并验证的项目,而未经汽机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承包单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4、汽机工程按单位划分的工程施工项目,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填写检验单并附施工记录和检验报告到监理部。由汽机监理工程师预审后会同设计、承包商、制造厂、业主联合检查验收、合格后签署意见、及时办理签证手续。5、按检验大纲进行检验的项目,汽机监理工程师提出该项目质量控制情况报告,并协助质检站和承包商做好巡查工作。十一、进度控制的内容和方法:1、审查施工单位提交汽机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项施工准备计划安排。2、参加审查承包商提交的汽机组织设计和主要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力量的投放情况)3、检查施工机械的数量和完好情况,应满足于行业标准。4、协助业主制定由业主供应材料,设备需用量及供应时间。5、建立反映汽机工程进度的监理日记,记载每天形象,部位及完成实物量,对影响汽机进度的内外,人为和自然因素进行分析。6、审核承包商每月提交工程进度报表,注意实际与计划进度的差异,形象进度,实物工程量与工作量完成情况的一致性。7、按合同要求及时进行汽机工程计量验收,进度方面的验证。8、参加现场协调会,研究解决与综合进度有关的汽机方面的问题。9、分析汽机工程进度,超前,滞后的原因,并提交进度调整的措施方案。10、定期向总监,业主报告有关工程进度情况。十二、投资控制:1.设计变更。设备修改签证,必须附加说明或会谈协议。2.承包商,汽机进度款的支付申请,必须有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意见,严禁提前支付和超付,认真做好工程计量工作。十三、安全生产的管理内容方法:1、监促承包商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的有关的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协助业主制定适合本工程的安全检查管理制度。2、督促承包商单位。进行经常的安全教育,和有必要的安全培训,加大安全措施的宣传。3、要求承包商在制定汽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措施时,必须包括安全措施的内容,对于多层,立体交叉工作的重点项目,应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实行重点防范。4、在巡视检查现场时,发现工作环境和安全防护不当时,将危及人身安全时,监理工程师有权通知该项目单位停工,直至整改到符合要求才能施工。5、参加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大检查。十四、设备安全监理内容,方法:1、汽轮发电机组设备运输到达现场后,办好检查手续及签证。对名称、型号、数量、外观检查、文件资料等进行检查.若有损坏,做好记录。2、设备验收后,进入保存阶段,应分门别类的按各自要求保管好,对于其环境要求严格的(保温.防尘.防潮),必须按要求做到。3、运输到现场,吊到就位地点.也应监控好,保证安全运抵现场,汽机本体、转子、盘柜等硬件物资的安放,必须使用最安全的运输工具(专用搬运车、桥式吊)十五、合同管理:1、双方应履行合同,督促承包商履行合同,业主方履行合同。2、一方违约时,协助做好合同处理工作。十六、信息资料管理:1、汽机监理发出的资料,要有闭环的:①监理工程师通知单②停工令2、整理的资料:①监理工作联系单②监理工程师通知单?3、汽机监理接收的外来文件:①汽机工程方面的施工图纸②施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单③建设单位指令等4、汽机监理工程师参于签证的文件:?①验收签证②承包商工程联系单十七、汽机监理管理的资料:①质量验收制度?②验收验评项目划分表③隐蔽工程验收表④监理工程师通知回执单⑤必要的影像资料十八、汽机监理内部信息资料:①监理日记?②旁站记录等十九、施工单位应提交的监督检查材料:1、设备安装记录43项;2、汽轮机本体安装完毕质量验收时,应提交隐蔽签证11项;3、汽轮机组本体安装完毕,质量验收时,应提交检验检查报告5项;4、各类仪表检验检定报告;5、隐蔽工程安装记录;6、阀门、法兰、安全阀检验检定报告;7、电动执行机构、电动门、调节阀、调试记录;8、设计变更通知单;9、制造厂的技术证件;10、配合设备分部试运,调试运行的设备运行及分析资料;11、机组整套试启动调试运行的设备运行及分析资料;13、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报审材料。二十、监理重点检查项目:1、汽轮发电机安装前基础准备、垫铁布置;?纵向与横向中心线偏差<5㎜、支架中心偏差<2㎜。?2、汽轮机本体安装;?轴承座中心与交付基础中心线偏差≤1㎜、轴承座标高≤5㎜,轴承座洼窝接触面≥75%,推力瓦厚度≤0.02㎜、推力间隙符合制造厂要求,气缸与台板滑动面接触面、接触均匀且<0.05㎜。3、轴承座及轴瓦测量间隙;推力瓦轴向间隙为0.25㎜—0.50㎜,其他轴瓦间隙1.5/1000—2/1000㎜.4、轴承座及轴瓦安装;?轴瓦球面与球面座接触面积占75%以上;接口<0.03㎜,轴瓦与轴承座供油孔应清洁且对正,轴瓦垫块下垫片不宜超过三层;垫块与洼窝0.03㎜—0.05㎜5、气缸及缸内部件清理检查;?清洗后采用压缩空气吹扫。6、汽轮机转子检查;?瓢偏及晃度≤0.02㎜、轴颈橢圆度及不柱度≤0.02㎜、推力盘晃度≤0.03㎜、联轴器端面瓢偏≤0.02㎜.7、气缸组合就位;?气缸中心与交付基础中心线偏差≤1㎜、气缸中分面标高≤5㎜、气缸横向水平≤0.02㎜/m、气缸纵向水平以轴颈扬度为准、气缸平面度≤0.02㎜/m、低压缸猫爪孔位置偏差≤0.5㎜;导向销位置偏差≤0.5㎜,高压缸、外缸结合面<0.03㎜、中压内、外缸垂直、水平结合面<0.05,罩型螺母与螺栓顶部间隙≥2㎜、丝扣露出螺母2—3扣。8、气缸负荷分配;?猫爪垫块承力面及滑动面<0.05㎜、猫爪分配差值≤0.10㎜、中心线对称位置负荷差≤5%、气缸水平横向≤0.20㎜/m;纵向符合制造厂要求。9、通流部分间隙测量调整;?以符合制造厂要求为准。10、汽封间隙测量调整;符合制造厂要求。11、气缸扣盖、轴系调整及连接;联轴器左右中心偏差≤0.02㎜、左右张口偏差≤0.03㎜、垫片厚度偏差≤0.02㎜,前后圆周晃度≤0.02㎜.12、滑销系统间隙测量调整;应符合制造厂要求;定中心梁垫片接触面间隙<0.05㎜、推拉杆垫片接合面间隙<0.05㎜,电动盘车齿轮箱结合面间隙水平≤0.05㎜、垂直≤0.05㎜、摆动齿轮与转子大齿轮间隙顶部≥1.5㎜、两侧0.08㎜—1.20㎜、盘形弹簧预紧值0.20㎜—0.50㎜、弹簧顶柱缓冲值4㎜。13、调节气阀及连杆安装;除阀杆、衬套、轴承外其余可拆卸部分接触面均匀涂高温润滑涂料,阀杆在装入阀梁后,以杆轴为中心旋转90度,允许±5度,石棉石墨密封环要错位90度安装。14、保护装置安装;?DN50及以下油管采用氩弧焊接,进油管向油泵测应有1/1000的坡度,回油管向油箱坡度不小于5/1000。油管路与蒸汽管路间距不小于150㎜,保护装置拆卸前测量制造厂原装数据,拆卸时做好记录并与出厂及图纸数据对照安装要相符,检查应无卡涩、无裂痕。15、主油泵安装;泵壳水平结合面间隙<0.05㎜,轴端径向晃度≤0.05㎜、叶轮密封环径向晃度≤0.05㎜.16、润滑油系统设备及管道安装;冷油器水侧水压试验1.5倍工作压力5min蓄能器充氮检查、应无渗漏压力符合制造厂要求,抗燃油系统管道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抗燃油系统循环冲洗油温54℃—60℃、集装油箱安装纵横中心线偏差≤10㎜、标高偏差±10㎜,冷油器安装基础标高允许偏差±10㎜、纵横中心线偏差≤10㎜、安装垂直度≤5㎜/m油侧风压试验0.35MPa30min滤油器安装基础标高允许偏差±10㎜、纵横中心线偏差≤10㎜、安装垂直度偏差≤5㎜/m,l立式油泵安装转子径向晃度泵轴中部≤0.05㎜、轴颈处≤0.03㎜叶轮密封环处≤0.08㎜,叶轮间隙轴向3㎜—4㎜、吸入口单侧径项0.12㎜—0.20㎜.卧式油泵检查安装基础标高允许偏差±10㎜、纵横中心线允许偏差≤10㎜,油泵试运轴承温度65℃—70℃,用润滑脂的不超过80℃,油管与励磁机轴承绝缘电阻值≥0.5M?用1000V绝缘电阻表测量。润滑(密封)油系统循环冲洗用临时滤网100目以上,冲洗油温最高≤80℃,从油箱和冷油器放油点取样做油质化验、见报告。17、发电机和励磁机安装;调整垫片厚度≥5㎜、层数2—3层,台板位置偏差≤2㎜,标高允许偏差-5—0㎜台板距混凝土表面在80㎜,台板与垫铁接触0.05㎜塞尺塞不入,预埋起重螺栓垫板位置偏差≤3㎜、标高偏差±5㎜、水平度≤2㎜/m、垫块局部间隙0.08㎜,沉孔地脚螺栓应低于台板平面5㎜左右。18、发电机转子检查;氢冷转子轴密封处橢圆度≤0.03㎜,水冷转子进水管晃度≤0.05㎜、轴,轴径橢圆度≤0.03㎜、不柱度≤0.03㎜;刚性联轴器端面瓢偏≤0.03㎜,圆周径向晃度≤0.04㎜。19、发电机穿转子;设备无碰撞、无损伤,定子内部清洁无杂物,内端盖稳钉、螺栓拧紧、防松动。20、汽、发联轴器找中心;中心实测高差值与制造厂要求预留值偏差≤0.02㎜、左右中心偏差≤0.02㎜、上下张口实测值与制造厂要求偏差≤0.03㎜、左右张口偏差≤0.03㎜、联轴器垫片厚度偏差≤0.02㎜。21、励磁机安装;?转子、定子检查轴径橢圆度≤0.03㎜、不柱度≤0.03㎜,刚性联轴器端面瓢偏≤0.03㎜、圆周晃度≤0.04㎜,励磁机轴承安装调整钢垫片总厚度≥3㎜、层数2—3层;绝缘板2层、单张厚度3㎜有引线穿过≥5㎜,轴承座对地绝缘电阻≥0.5M?,联轴器找中心圆周偏差≤0.04㎜、左右张口偏差≤0.03㎜、预留值偏差≤0.03㎜.定位销孔底间隙5㎜、中心实测值与规定偏差≤1㎜、风挡径向间隙0.20—0.50㎜、油档中分面接触局部间隙<0.1㎜、边缘厚度0.1—0.2㎜。22、凝汽器就位找正;横向中心线偏差≤10㎜、标高偏差±10㎜、地脚螺孔中心偏差≤10㎜。23、除氧器及水箱本体安装;中心线≤10㎜、标高±10㎜、水平度偏差≤2㎜/m。24、高压加热器安装;壳体无碰上、焊缝无缺陷,管口封闭严,水室清洁,水压试验无渗漏、试验压力应符合设备厂家规定。25、低压加热器安装;检查方法与高压加热器相同。26、疏水箱及扩容器安装;汽轮机本体输水系统严禁与其他疏水系统串接,疏水联箱底部标高应高于凝汽器热井最高工作水位。27、连续排污扩容器安装;外观检查无损伤、承压容器做严密性水压试验;非承压容器应进行24h的灌水试验。28、锅炉给水泵安装及试运;推力间隙0.25—0.45㎜、导向键与键槽总间隙0.05—0.08㎜,台板横向水平度偏差≤0.2㎜/m轴承座与台板局部间隙<0.05㎜、轴承座绝缘电阻≥0.5M?。29、射水泵安装及试运;射水泵底阀距水槽底0.5m、并避开排水气管口,出水口与进水口间应有挡水板,距离水槽壁面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绝缘电阻值>0.5M?30、电动油泵安装及试运;离心式主油泵泵壳水平结合面<0.05㎜、轴颈晃度≤0.03㎜、叶轮密封处径向晃度0.5M?。31、交、直流润滑油泵安装及试运;径向钻孔式脉冲泵安装中油封环和后油封环径向总间隙α为0.05㎜—0.13㎜、前油封环径向总间隙b为0.04㎜—0.06㎜径向晃度≤0.03㎜绝缘电阻值>0.5M?。32、凝结水泵安装及试运;中心线偏差≤3、标高偏差±5㎜、水平度偏差≤0.05㎜/m,支脚与台板间隙0.5M?。33、循环水泵安装及试运;基础中心线偏差≤10㎜、标高偏差±10㎜、地脚螺栓孔中心偏差≤10㎜;地脚螺栓中心偏差≤2㎜,底座中心线偏差≤3㎜、标高偏差±5㎜、底座水平度≤0.05㎜/m;叶轮外壳、导叶等各节组合面间隙<0.05㎜,轴承座绝缘电阻值≥0.5M?。34、工业水泵安装及试运;瓢偏<0.04㎜、径向晃度5M?、方可下井。接头在水中浸泡6h、用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值>5M?。35、射水抽气器及水箱安装;水管畅通、排水管浸入水槽水面超过250㎜,射水泵吸入底阀距水槽底面高度>0.5m。36、冷油器及管道安装;径向总间隙≤0.7㎜、做严密性试验油侧是设计压力1,25倍保持5min无渗漏,安装中心线标高偏差≤10㎜、垂直偏差≤5㎜。

篇5:防止皮带撕裂事故措施范本

1、设备启动前,各巡检员应严格按照运行规程对设备进行检查,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方可通知程控值班员启动设备。

2、设备启动前,应重点检查清扫器、刮煤器、是否有变形,头部护罩内是否卡有杂物,刮水器、犁煤器的主副犁头是否平滑无毛刺,导料槽钢板卡子及固定角钢是否松动、密封皮子固定卡与皮带之间的距离在5cm以上,驱动及各改向滚筒内是否有硬件及杂物,各回路皮带(尤其是空段清扫器以后)是否有杂物,各托辊是否有串轴及防尘盖脱落现象,导料槽和落煤管内是否卡有杂物,发现异常应及时汇报班长联系处理。

3、设备运行中,值班员应密切监视设备运行状况、煤流情况以及在运行中因设备振动易掉落的部件,清扫器工作情况,盘、带式除铁器吸起铁件情况,头尾部滚筒有无硬物,发现有撕裂皮带可能的情况发生时,立即拉事故拉线停机。

4、运行中,严禁设备超负荷运行,发现皮带上有异常物件及“四大块”时,应及时和程控值班员联系,紧急情况下,应立即拉事故拉线停机。

5、程控值班员在接到巡检员异常情况汇报时,应密切监视相关岗位设备运行状况,同时提醒其他相关岗位值班员注意;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机。

6、严禁当班期间溜岗串岗、私自离开所监护的设备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任何事情。

7、斗轮机司机操作中除严格执行操作安全措施外,也应严格执行防止皮带撕裂的相关安全措施。

8、皮带启动后,程控值班员(副值)要密切注意煤流走向是否正确,煤源设备给煤后,应及时切换监视器画面一直到煤仓间,防止落煤管堵塞。

9、程控主副值班员运行中要密切注意各设备电流的变化在正常范围内,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和就地值班员联系询问,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

10、各班应按规定对皮带撕裂保护装置进行实验,发现问题及时登录缺陷并联系检修处理。

11、各班组应定期对落煤管中所焊调偏用钢板进行检查,发现皮带突然跑偏或其它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防止钢板掉落划伤或撕裂皮带。

12、对存在严重缺陷的设备(皮带已有严重磨损和划伤的)应加强监护。

13、皮带机附近的积煤应及时清理,积煤不得触及皮带和滚筒。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