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轮式起重机臂架坠落主要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防止轮式起重机臂架坠落主要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30

单位使用的上海QL163型、红光QL168型等轮式起重机,其变幅系统都采用电机通过弹性联轴节、蜗轮蜗杆减速器带动变幅卷筒旋转,再通过变幅钢丝绳、人字架上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等实现臂架的起落。

轮式起重机的变幅制动机构多采用电动瓦块常闭式制动器,制动轮安装在减速器的蜗杆上,制动时制动瓦块压紧制动轮实现制动。制动力传递过程为:制动器→制动轮→蜗杆蜗轮→卷筒→钢丝绳系统→臂架。由此可见,臂架坠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制动失控;具体表现为制动轮于蜗杆平键因连接损坏而失效。由于起重机工作时,制动机构须频繁地正、反向启动和制动,使键与键槽受到冲击载荷、剪切和挤压应力地作用,制动轮与螺杆极易损坏。以上海QL163型机为例,根据该机近几年的修理记录,从1999年至20**年,发生平键连接松动故障9起,臂架坠落事故4起。其中,有3起都是因为平键连接损坏失效而造成地。具体情况为:其中1起使由于平键、蜗杆轴槽孔、制动轮毂槽孔松动引起冲击,导致制动轮毂开裂、臂架失控而坠落。修复方法是:对蜗杆轴补焊后精车,恢复原来尺寸,重新开键槽;制动轮用新件,配平键后即可使用。从维修的过程中总结出臂架坠落的原因主要来自4个方面。

1.设计

该平键连接的配合面为:制动轮毂孔与蜗杆轴,平键侧面与轴槽和轮毂槽的侧面。通过分析原图,我们作了如下改动:

⑴将原来轴、孔的配合公差由H7/n6改为H7/r6(轻型过盈配合),确保轴孔为过盈配合,使之与平键一起传递扭矩;经验数据;过盈量为50~80μm。

⑵为了保证键侧与键槽之间有足够地接触面积和避免安装困难及安装时挤压破坏其工作面,新增加了轴键槽和轮毂键槽地对称度公差的规定。

⑶键宽与键槽的配合改为P9(较紧键配合),加上形位误差影响,使之结合紧密可靠。修改后的配合尺寸见附图。

2.材料

⑴材质不当。制动轮材料要求为ZG310~570,但从两台事故机的检查来看,轮毂开裂的制动轮材料都为灰铸铁,明显说明材料强度不足,厂家选材考虑欠妥。其次,在平时修理中,对平键用料比较随意,往往造成平键强度不足。

⑵制动轮有铸造缺陷,影响轮毂的强度。解决办法:

①确保制动轮材料为ZG310-570;平键选用标准件(机拉强度≥600MPa),常用45#钢。

②对制动轮要进行铸造缺陷检查。对非加工面可进行表面缺陷检查;加工面如为轮毂孔,应进行加工后内表面的缺陷检查,主要检查气孔、砂眼、缩孔、夹渣和裂纹等。对不合要求的制动轮不准使用。

3.加工

⑴忽视配合公差的要求,导致轴与孔的配合、键与槽的配合松动。

⑵忽视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由于表面的粗糙度不合理,当过盈配合时因为装配时将微凸峰挤平而产生塑性变形,使实际有效的过盈量减小,降低了连接强度,导致配合松动。

⑶蜗杆轴补焊有误。补焊修复时发生的夹渣、气孔导致螺杆轴精车后的工作间有缺陷,因而降低了连接强度。

⑷在蜗杆轴上重新铣键槽时未与原键槽错开足够距离,造成键槽开在补焊的金属上,导致强度不够。解决办法:严格按公差、精度要求加工:补焊时选用合适电流逐层清渣补焊;技术人员要检查所有组件的配合尺寸及加工精度,不合要求的不准使用。

4.装配

⑴技术不熟练。

⑵粗暴装配,在未定心对中情况下强行进行锤击安装,这很容易损坏平键、键槽的工作面,导致连接松动。解决办法:

①加强技术培训,督促工人进行规范化操作。

②因为轴孔配合选用轻型过盈配合;过盈量为50~80μm,因此要求安装时全部采用热安装,即用氧乙炔焰对制动轮毂进行加热后安装,以确保安装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对其设计、材料、加工和装配4个方面工作的改进,对制动轮、蜗杆轴与平键连接的修理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从20**年至今,使用的轮式起重机再没出现过连接失效的故障,证明我们的管理措施是有效的,较好地从维修方面消除了臂架坠落的隐患。

篇2:淬火起重机伤害类型及安全防护措施

随着我国机械加工行业的迅速发展,金属热处理量日益增加,淬火起重机的使用也愈加广泛。淬火起重机属于冶金类起重机的一种,即:用于淬火工序时,将工件快速浸入淬火液中的起重机。它具有冶金类起重机工作环境温度高、启(制)动频繁和工作负荷大的共性,同时还具有主起升机构下降速度快、起降不同速的特点,其安全措施和安全装置的定期检验要求特别严格。

一、淬火起重机伤害类型

根据冷却方法,淬火工艺分为单液淬火、双介质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和贝氏体等温淬火等四类。常用的淬冷介质有盐水、水、矿物油、空气等。而淬火起重机主要用于冷却介质为盐水、水和矿物油的淬火工艺,其在工作中存在如下伤害类型:

(一)工件坠落及挤压碰撞

专用卡具中吊物脱落、吊挂不牢、起升钢丝绳破断、吊装钢丝绳脱钩、吊物零乱或捆扎不牢、吊具损坏、吊挂位置摆动过大、设备缺陷、调运不稳等均可造成工件坠落。另外,钢丝绳不耐高温、吊钩滑轮组没有防溅罩等都有可能烧断钢丝绳而造成坠落。吊运现场混乱、操作空间狭窄以及操作不熟练等也可能造成吊运中的工件与其它物体、人员挤压碰撞。

(二)火灾

油淬过程中火灾危险尤为突出。火灾的潜在原因大致分为:淬火油本身老化;外来污染,例如淬火油中含有水分或低闪点成分的其它物资;系统设计缺陷,例如淬火槽的冷却、搅拌系统效果不好等;违章作业,如起重机带病运行、淬火油面过低等。

1、淬火油中含有水分:淬火油中的水分受热汽化体积急剧增加,出现泡沫和突沸,火灾危险性加大。

2、淬火油过热及含有低闪点成份:油槽冷却装置故障、油量过少以及淬火温度过高、工件体积过大等均可导致淬火油过热起火;油中混入低闪点组份可导致淬火油闪点降低,而淬火油使用温度高于闪点60℃就容易发生火灾。

3、工件未完全人油:工件入油时,如果起重机出现机械或电气故障,而使之不能完全、迅速入油,炽热的工件可使油表面温度迅速增高,达到闪点后可引燃油品表面,进而引燃所有油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起重机驾驶室设在油槽的上方,一旦油槽起火将对司机造成严重伤害。

(三)灼烫

高温工件在吊运过程中不慎与附近的作业人员接触,飞溅的淬火液与人体接触均可对人员造成严重的灼烫伤害。

(四)触电

起重机驾驶室设在滑线一侧,起重机电气线路绝缘不好或没有接地(零)保护措施,起重机附近存在破损的电气线路,以及维修过程中违章作业等均可导致人员触电。

(五)高处坠落

人员高处坠落主要发生在起重机的设备维护和检修、安全检查、登高作业以及操作人员进出驾驶室等情况中。事故原因主要有:设备存在缺陷,起重机通行走台、栏杆等防护装置不符合安全规范,或因作业人员精神不集中、操作过程中安全确认不好、起重机及吊辅具没有定期检验而出现损坏等。

(六)中毒

热处理盐浴中所使用的盐含有氯化钡,高温下可分解出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氯气,油淬工艺中产生的淬火油烟含有二恶英等致癌物质,这些有害物质都严重危害操作人员的健康。如果淬火起重机驾驶室密闭性不好、淬火车间通风换气效果差或未正确佩戴油烟防护用品等,均可导致起重机司机吸入有毒气体,从而造成急、慢性中毒。

二、防护措施

(一)设备安全措施

淬火起重机所配置的安全防护装置,应首先从设计、制造入手,按照国家标准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使用单位则应每班定期检查,确保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淬火起重机的主要安全措施和防护装置如下:

●依据使用现场的工况情况,确定起重机的工作级别应为A6~A8级。

●应设置2套起升机构制动器。

●可调速起重机的主起升机构,应采取超速保护措施。

●在吊钩滑轮组上应设防溅罩子,吊钩上应设有吊钩闭锁装置。

●起升机构应采用耐高温的钢丝绳。

●制动器紧急启开机构,要求性能可靠,动作灵敏。

安全防护装置还应满足《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第1部分:通用要求》(JB/T7688.1-2008)、《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第6部分:淬火起重机》(JB/T7688.6-2008)和《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GB15735-2004)等技术规范的要求。其主要内容为:

●起重机的工作支持制动器应是常闭式的;

●起升机构应装设起升高度限位器;

●当两台或两台以上起重机在同一轨道运行时,要配备防碰撞装置;

●起重机直接受高温辐射的部位应设隔热板或隔热围墙;

●起重机取物装置与司机室的距离,应不小于0.4m;

●起重机外露的旋转部件,均应设置防护罩;

●登机处应设置与驾驶室联系的信号;

●进入驾驶室的门和到桥架上的门应设置电气联锁装置;

●驾驶室不得设在油槽的上方;

●起重机的金属结构及所有电气设备的外壳、管槽,电缆金属外皮和变压器低压侧,均应有可靠的接地。

(二)检验

淬火起重机在使用周期内应由具有检验资质的机构进行定期检验。根据《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Q7015-2008)和《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92号)的要求:

1、直接交付使用单位的起重机械,在办理使用登记前,由所在地检验机构依据《规则》规定的检验项目及其内容、要求和方法进行检验(即设备投入使用前检验,简称“首检”),合格后方可办理使用登记。

2、起重机械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到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3、淬火起重机定期检验周期为1年,在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周期届满前1个月向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

(三)维护保养

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起重机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起重机的安全运行。

篇3:拼装式起重机工作中安全注意事项

1、起吊重物时,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不准斜拖被吊物体。

2、所吊重物应找准重心,并捆扎牢固。有锐角的应用垫木垫好。

3、在重物未吊离地面前,起重机不得做回转运动。

4、提升或降下重物时,速度要均匀平稳,避免速度急剧变化,造成重物在空中摆动,发生危险。落下重物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落地时摔坏重物。

5、起重机在吊重情况下,尽量避免起落臂杆。必须在吊重情况下起落臂杆时,起重量不得超过规定重量的50%。

6、起重机在吊重情况下回转时,应密切注意周围是否有障碍物,若有障碍物应设法避开或清除。

7、起重机臂杆下不得有人员停留,并尽量避免人员通过。

8、两台起重机在同一轨道上作业,两机间距离应大于3m。

9、两台起重机合吊一物体时,起重量不得超过两台总起重量的75%,两台起重机走行、吊放动作要一致。

10、起重、变幅钢丝绳需每周检查一次,并作好记录,具体要求按起重钢丝绳有关规定执行。

11、空车走行或回转时,吊钩要离地面2m以上。

12、风力超过六级时,应立即停止工作。TMK应将臂杆转至顺风方向并适当落低,将吊钩挂牢。龙门吊须打好铁楔(止轨器),并将吊钩升至上限。同时关好门窗,切断电源,拉好缆风绳。平时工作完毕后也应照此办理。

13、起重机平台上严禁堆放杂什物件,以防在运行中掉下伤人,经常用的工具应放在操作室内的专用工具箱内。

14、运行中,不准突然变速或开倒车,以免引起重物在空中摆动,也不准同时开动二项以上(包括副钩)的操作机构。

15、开车时,操作人员的手不得离开控制器,运行中突然发生故障时,应采取措施将重物安全降落,然后切断电源,进行修理。严禁在运行中检修保养。

起重机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起吊:

1、重物超过起重机额定起重量。

2、重物重量不明。

3、信号不明。

4、重物捆扎不牢。

5、露天作业遇六级(梁上五级)以上大风及大雨、大雾等恶劣气候。

6、夜间作业照明不好。

7、斜拉。

8、钢丝绳严重磨损出现断股及有人在起重机上或机房进行检修。

篇4:起重机回转系统故障排除方法

故障

可能的原因

排除方法

臂架在各个方向的回转作业失常

卸荷阀损坏

更换卸荷阀

发动机转速过低

重新调整或更换必要的零件

液压油面低

将液压油加高到正确的液面

控制杆居中位置不正确。转台轴承上的润滑剂不足

将控制杆徐徐推入中间位置,保持平衡的停止动作,正确润滑轴承

机械未能找平

采用外伸支腿,找平机械

油马达损坏

更换油马达

严重超负荷

减少负荷

液压软管或接头受阻部分堵塞。油泵在转弯段内出现气穴

更换软管或接头

转台螺栓扭矩不正确

均匀地重新调整转台螺栓的转矩

上、下小齿轮轴轴承上预负荷过大

根据需要调整

油马达螺栓拧紧,扭矩不正确

重新调整油马达螺栓,拧紧转矩

回转套失灵

卸上回转套并做必要的修理

油泵磨损或损坏

修理或更换损坏的零件

臂架只在一个方向上回转作业失灵

卸荷阀不工作

清洗、重新调整或更换卸荷阀

超重机不平

找平

由于连续极限回转,转台轴承失灵

将机械在两个方向回转360度几次并润滑转台轴承

软管或接头堵塞

更换软管或接头

遥控转换调压阀失灵

更换转换调压阀

转台小齿轮损坏

更换小齿轮

臂架在任何方向都不能回转

溢流阀损坏

卸下、清洗并修理或更换溢流阀

油马达损坏

修理或更换油马达

油马达联轴器损坏

更换联轴器

转台制动器不能正确释放

根据需要修理

交换卸荷压力全失效

更换交换压力阀

回转套发生内磨损

卸下回转套并修理

油泵截面磨损或损坏

更换油泵截面

各方向的回转作业缓慢

卸荷阀损坏

调整、修理或换阀

转台制动器调整不正确

重新调整

交换卸荷阀调整不正确

调整阀门

转台轴承润滑不正确

按推荐规范润滑轴承

软管和接头的安装尺寸不正确

参考制造厂的推荐规范调整

液压软管或接头堵塞

清洗或更换损坏的零件

输出轴轴承磨损或损坏

更换轴承

外伸支腿选择开关损坏

修理或更换开关

油马达磨损或损坏

修理或更换马达

油泵磨损或损坏

修理或更换控制泵

当转台控制杆位于中间位置时油马达继续工作

控制阀损坏或阀芯卡滞

修理或更换控制阀

油马达回转方向错误

油口连接不正确

改正油口连接

油马达噪声较大

系统内有空气

从循环的最高部位排除空气并重新加满油

油马达失灵

修理或更换油马达

篇5:起重机械事故主要原因预防措施

①挤压碰撞人

是指作业人员在运行中的起重机械挤压碰撞。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很常见的伤亡事故,其危险性很大,后果很严重,往往也会导致人员死亡。起重机械作业中挤压碰撞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a)吊物在起重机械运行过程中摆动挤压碰撞人。主要原因是:一是由于司机操作不当,运行中机构速度变化过快,使吊物产生较大的惯性。二是由于指挥有误,吊运路线不合理,致使吊物在剧烈摆动中挤压碰撞人。(b)吊物摆放不稳定发生倾倒砸碰人。原因是:一是由于吊物放置方式不当,对重大吊物防止不稳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由于吊运作业现场管理不善。(c)在指挥或检修流动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为人员在起重机械运行机构与回转机构之间,受到运行中的起重机械的挤压碰撞。原因是:一是由于指挥作业人员站位不当;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d)在巡回检查或维修桥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业人员在起重机械与建筑物之间,受到运行中起重机械的挤压碰撞。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巡检人员或维修人员与司机缺乏相互联系;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②触电

触电是指起重机械作业中作业人员触及带电体而发生触电。起重机械作业大部分处在有点的作业环境中,触电伤亡事故也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常见的伤亡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a)司机触碰滑触线当起重机械司机室设置在滑触线同侧,司机在上下起重视触碰滑线而触电。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司机室位置不合理;二是由于起重机在靠近滑线端侧没有设置防护板,致使司机触电。(b)触及高压输电线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机械在高压电线下作业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由于指挥不当,操作有误,致使起重机带电,导致操作人员触电。(c)电气设施漏电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机械电气设施不及时,发生漏电;二是由于司机室没有设置安全防护绝缘垫板,致使司机因漏电而触电。(d)起升钢绳触碰触线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吊运方法不当歪拉斜吊违反安全规程;二是由于起重机械靠近触线端侧没有设置滑触线而带电,导致作业人员触电。

③高处坠落

指起重机械作业人员从起重机械上坠落。高处坠落主要发生在起重机械安装、维修作业中。包括以下几种情况:(a)检修吊笼坠落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检修吊笼设计结构不合理(如高度不够,材质选用不符合要求等);二是由于检修人员操作不当;三是由于检修作业人员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致使检修吊笼与检修作业人员一起坠落。(b)跨越起重机时坠落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检修作业人员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二是由于作业人员麻痹大意,违章作业,致使发生高处坠落。(c)安装或拆卸可升降塔身式起重机塔身作业中,塔身连同作业人员坠落。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塔身设计结构不合理;二是由于拆卸方法不当,作业人员与指挥配合有误,致使塔身连同作业人员一起坠落。

④吊物坠落砸人

指吊物或吊具从高处坠落砸向作业人员与其他人员。这是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带有普遍性的伤亡事故,其危险性极大,后果非常严重,往往导致人员伤亡。(a)捆绑刮掉方法不当。一是由于钢丝绳间夹角过大,无平衡梁;二是由于吊运带棱角的吊物未加防护板。(b)吊索具缺陷。一是由于起升机构钢丝绳折断,致使吊物坠落;二是钓钩由缺陷。(c)超负荷。一是作业人员对吊物的重量不清楚,贸然盲目起吊;二是由于歪拉斜吊发生超负荷而拉断吊索具。(d)过卷扬。主要是由于没有安装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或限制器失灵,不能及时切断起升直至卷断起升钢丝绳。

⑤机体倾翻

指在作业中整台起重机倾翻。通常发生在从事露天作业的流动式起重机和塔式起重机中。主要有三种情况:(a)被大风刮倒。由于漏填作业的起重机夹轨器失灵和露天作业的起重机没有防风锚定装置。(b)履带式起重机倾翻。由于吊运作业现场不符合要求以及操作方法不当,指挥作业失误等原因致使机体倾翻。(c)汽车式、轮胎式起重机倾翻。由于吊运作业现场不符合要求、支腿架设不合要求,操作不当,超负荷等原因。

⑥对策

建立和健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培训教育,要对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做到持证上岗作业;实行系统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监察。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