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高温灼烫安全防护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防高温灼烫安全防护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30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高温灼烫事故安全风险有哪些:

1)接触高温汽水;

2)带电作业产生的电弧;

3)明火作业;

4)强酸碱作业;

5)紫外线灼伤;

6)其他物理性和化学性灼烫。

发生事故的条件:

1)操作人员站位不当接触高温汽水,被高温汽水烫伤;

2)带电作业产生的电弧。高压触电时,两电极之间的温度可高达1000℃---4000℃,接触处可造成严重的烧伤;

3)明火作业时不慎烧伤;

4)腐蚀性危险化学品意外与人接触时烧伤;

5)没有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6)其他物理性和化学性灼烫。包括蒸汽的突然泄漏与可燃性气体的突然燃烧等造成的灼烫伤。

预防措施:

1)高温作业岗位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远离危险区域;

2)畅为工程师认为正确穿戴个体防护用品,提高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尤为关键;

3)加强对腐蚀性危险化学品等容器的日常检查,及时淘汰不合格的贮存装置;

4)带电作业时必须采取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如穿戴好绝缘服和防弧面罩等;

5)强化高温危险源的辨识工作,制定可靠的作业指导书,提高从业人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常用的灼烫处置方法:

1.高温汽水烫伤

1)判断烫伤情况,如受伤面积的大小,伤处是否疼痛,伤处的颜色。

2)在伤处未发现红肿之前要脱下伤处周围的衣物和饰品。

3)如果伤处很疼痛,说明这是轻度烫伤,可以用冷水浸洗半小时左右,不必包扎。如果

皮肤呈灰或红褐色,应用干净布包住创面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4)严重烫伤的病人,在转运途中可能会出现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

按摩。

2.电弧灼伤

1)电弧灼伤一般分为三度:一度:灼伤部位轻度变红,表皮受伤;二度:皮肤大面积烫伤,烫伤部位出现水泡;三度:肌肉组织深度灼伤,皮下组织坏死,皮肤烧焦。

2)当皮肤严重灼伤时,必须先将其身上的衣服和鞋袜小心脱下,最好用剪刀一块块剪下。由于灼伤部位一般都很脏,容易化脓溃烂,长期不能治愈,因此救护人员的手不得接触伤者的灼伤部位,不得在灼伤部位涂抹油膏、油脂或其他

护肤油。

3)灼伤的皮肤表面必须包扎好,应在灼伤部位覆盖洁净的亚麻布。包扎时不得刺破水泡,也不得随便擦去粘在灼伤部位的烧焦衣服碎片,如需要除去,应使用锋利的剪刀剪下。现场紧急处置后,立即送往医院治疗。3.明火烧伤

1)烧伤发生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伤员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

2)衣服着火时应立即脱去用水浇灭或就地躺下,滚压灭火。冬天身穿棉衣时有时明火熄灭,暗火仍然燃烧,衣服如有冒烟现象应立即脱下或剪去以免继续燃烧。切忌带火奔跑呼喊,免得因吸入烟火造成呼吸道烧伤。

3)对重度烧伤病员,要立即进行止痛处置,以预防因剧痛引起休克。同时紧急送往有治疗条件的医院进行医治。

4.强酸碱灼伤

1)强酸灼伤主要是由浓硫酸、盐酸、硝酸等引起,灼伤深度与酸的浓度、种类及接触时间有关。现场处理首先脱去被强酸类粘湿的衣物,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弱碱溶液如5%小苏打液中和,最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2)强碱烧伤主要有苛性钠、苛性钾、石灰等引起,强碱烧伤要比强酸对肌体组织的破坏性大,因其渗透性强,可以皂化脂肪组织,溶解组织蛋白,吸收大量细胞内水分,使烧伤逐渐加深,且疼痛较剧烈。现场处理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弱酸溶液如淡醋或5%氯化氨溶液中和,最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3)石灰烧伤时应先将石灰清除后再用清水冲洗,防止石灰遇水后产生氢氧化钙而释放出大量热能,导致烧伤加重。

5.紫外线灼伤:主要是指电弧光对人的眼睛造成的伤害,严重的眼部有灼烧感和剧痛感,并伴有高度畏光、流泪等明显症状。受到紫外线灼伤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并戴墨镜避光,然后用红霉素眼药水滴眼。如没有药物时,也可用新鲜牛奶滴眼。

篇2:某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自我防护措施

职业安全是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医院供应室护士长期从事回收、清洗污染后的医疗器械的工作,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被锐器、利器、化学消毒液等割伤,刺伤及灼伤,严重的危害了供应室护士人员的身体健康,是控制医院工作感染的关键科室。为此,供应室护士人员必须重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危害健康因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以达到减少危害,保护自身健康的目的。

1供应室工作的主要危险因素

1.1供应室护士的自身因素

供应室护士对职业损伤增加。如在清洗过程中为了操作方便不按照供应室操作程序和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不戴手套或手套破损不及时更换、不戴防护眼镜等

1.2化学因素

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三效热源灭活剂、84消毒液等消毒剂,因具有较强的去污,去热源的功效,故常用于器械的浸泡消毒。但这些消毒剂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在使用过程中如操作不当,消毒剂挥发在空气中而被人体吸收后,可引发鼻粘膜及气管粘膜水肿,损害呼吸系统,导致流涕,咽部不适、咳嗽等症状,还可刺激人体双眼出现流泪、疼痛,视物不清等症状。在配比过程中如浓度过高可灼伤皮肤,部分人员在使用来苏尔消毒稀释液时,如不佩带手套,还可导致手指麻木、奇痒等症状,严重时这些消毒液还可导致接触性皮炎。此外,供应室因消毒灭菌需要,常使用多种化学制剂。长期接触此类制剂或使用不当,则会对使用者造成损伤。包括:(1)含氯制剂,此类消毒剂有一定的腐蚀性,挥发性强,空气中含量过高时引起人体不适,接触则易损伤皮肤。(2)过氧乙酸,空气中含量超标时易引起头疼、头晕、恶心等中毒反应。(3)强酸强碱,供应室在清洁物品时常用强酸强碱,如操作不当,喷溅到皮肤黏膜上则可引起皮肤黏膜腐蚀和溃烂。(4)环氧乙烷,环氧乙烷灭菌以其温度低、渗透性强、腐蚀性小、灭菌彻底、有效期长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环氧乙烷气体可刺激眼睛、呼吸道,引起流泪、咳嗽、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反应;皮肤接触时可引起皮炎和水泡,还有致癌、突变、致胎儿畸形等作用,孕早期孕妇接触环氧乙烷流。

产率高达16.7%。

1.3物理因素

1.3.1机械性损伤

供应室除供应一次性物品外还担负着玻璃器械或金属制品的供应,在清洗过程中护士易被破损的玻璃或锐利的刀剪损伤,致使器械中残留的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造成危害。有文献表明,针刺伤时只需0.04ml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足以使刺伤者感染。因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污染的针刺伤而感染艾滋病的概率为0.3;被丙肝病毒污染针头刺伤而感染的概率为1.8;美国50万医护人员中,每年被注射针刺伤的人次高达80万以上,占从业人员的l6%。

1.3.2紫外线

紫外线灯广泛地用于医院各科室的空气消毒,如操作不当可灼伤眼结膜而引起双眼红肿,流泪,刺疼等症状。长期受到紫外线灯的照射还可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紫外线能引起微生物细胞内成分的化学变化,使其遭到破坏而死亡。供应室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常规使用紫外线照射,虽然尽量安排在工作间隙,但因工作需要常取放物品,护士经常接触紫外线,对人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1.3.3体位供应室

护士在清洗、包装物品时,需取强迫体位长时间站立操作,颈椎病、腰肌劳损、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1.4液体因素

患者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已被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所污染,因部分医务人员对初步消毒的意识淡薄,对于使用后的器械未经初消就送往供应室更换,而供应室护士在消毒清洗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被锐利器割伤,刺伤,从而造成了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各种污染病感染的危险性,这样不仅严重地危害了供应室护士人员的身体健康,更是造成院内感染的潜在因素。

1.5生物因素

据研究,最具威胁的感染性疾病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结核杆菌、流感等,这些危险因子在血液、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浓度较高。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经常接触血液或经常被针刺伤的工作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生率比一般工作人员约高8倍。感染乙型肝炎的发生率为2.0%~4.0%;感染丙型肝炎的发生率为3.0~10.0;感染艾滋病的发生率为0.2~0.5。供应室要回收注射器、输液器、穿刺治疗包等物品,这些物品都不同程度地沾有传染性血液、分泌物等,在接触时若不注意个人防护,不仅可造成自身感染,而且会成为传播的媒介进而导致医院内感染的增加。

1.6环境因素:

1.6.1高温、噪音:

供应室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时,一是散发大量的热量,二是噪音较大,致使供应室护士长期处于一个高温、潮湿、噪音超标的环境中工作,从而对健康造成危害,特别是听力下降。耳鸣是主要症状之一。

1.6.2洗涤:

洗涤工作是供应室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环节,接触冷水不可避免,特别是寒冷的冬季,随时都可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故造成供应室工作人员患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护士。

1.6.3粉尘:

供应室护士在制作各种敷料,棉签,棉球时,因纤维粉尘四处飞扬,随时都刺激着呼吸道,从而出现鼻腔,咽喉部刺痒,打喷嚏等不适应症状。

2防护措施

2.1化学性因素的防护措施

在浸泡消毒各类污染的器械时,不仅要选择合适的化学消毒剂,更要了解消毒剂的理化性质和毒副作用。在配制消收稿日期:2006-10-10毒稀释液时,应佩带口罩、防护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品,消毒。液存放容器必须加盖,一是可以防止消毒液挥发,二是可以保证其有效浓度,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对人体的危害,同时要定时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若工作人员出现头晕,咽部不适,皮疹,双眼疼痛流泪等症状时,应首先离开配制消毒液现场,并及时用清水冲洗眼睛,滴注润洁滴眼液,出现皮疹应服抗过敏药物治疗。

供应室护士应了解常用消毒剂的效能、毒性及进入人体的途径。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范围、浓度进行配制,在配制过程中应戴口罩、帽子、护目镜、手套,穿长筒防水靴及防水围裙,防止消毒液溅到皮肤黏膜及眼睛上,取放物品后及时加盖,避免消毒液挥发对人体造成危害。环氧乙烷灭菌的一次性物品必须待残留气体充分挥发后方可入库,以避免残留的环氧乙烷对人体的损害。

2.2物理因素的防护措施

2.2.1制定并完善防护制度强化护士的防护意识,根据各工作室要求,制定并完善防护制度,同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去污处配备防水围裙、护目镜、橡胶手套、安装非接触式水开关及干手设施等。将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知识转化为职业防护行为,养成职业防护习惯,掌握锐器刺伤时的处理程序,降低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程度。

2.2.2在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时,供应室工作人员尽量减少进出消毒房间的次数。若有急事需要进入时,应先将紫外线灯关闭或佩带防护眼镜后方可进入,禁止裸眼直视紫外线灯,以免灼伤眼睛。如灼伤眼睛,应立即滴注消毒眼药水,闭目休息。

2.2.3供应室护士接触尖锐物应用持物器,尽量减少刺伤皮肤的机会,同时应掌握刺伤后的紧急处理程序:必要时上报并注射疫苗,以免发生医源性感染。紫外线照射消毒尽量安排在中午下班后人员相对较少时进行;消毒过程中如必须进入消毒房间,应先关闭紫外线灯,消毒结束后至少过30min才能进入。供应室护在上作时注意节力的原则,经常变换身体姿势,避免疲劳,工作结束后可做颈、背、腰的保健操或局部按摩,做好自我健康,防止发生职业病。

2.2.3体液因素的防护措施在清洗各类污染器械时,经初步消毒后,应佩带手套进行清洗,如有操作不慎造成损伤后,应立即压住伤口,用清水充分清洗,必要时应进行及时的预防接种,避免重复挤压伤口,致使伤口局部血液回流。

2.3生物有害因素的防护

回收物品均按传染性物品处理,定位放置“一,专人负责浸泡、清洁、消毒,并做好记录。清洗包装锐利器械时防止刺伤,一旦被刺伤立即进行伤口处理:挤出损伤处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聚维酮碘消毒,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72h内作HIV、HBV等基础水平检查;可疑暴露于HBV感染血液、体液时,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可疑暴露于HCV感染血液、体液时,尽快在暴露后作HCV抗体检查;可疑暴露于HIV感染血液、体液时,短时间内口服大剂量AZT(叠氮脱氧核苷),尽快在暴露后检测HIV抗体,然后周期性复查。供应室要建立刺伤登记制度,并定期跟踪检查。

2.4环境因素的防护措施

对于高温、噪音、寒冷、潮湿等不利因素,可安装消音设施,房间应备有换气扇,四季装备热水管道,在洗涤间,对室内高温,潮湿可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使用空间尽可能宽敞,安装排风扇,空调,冬季尽可能用热水洗涤,戴橡胶手套;为了减少超声清洗机,烘干机噪音的影响,尽量集中清洗器械,清洗人员离开房间,有噪音的房间随手关门;在灭菌间安装消音设备和遥控检测系统,高压蒸汽灭菌器前安装隔音板,可降低一部分噪音设立独立的gtN-间,制作各种敷料,棉球以及手术巾的折叠,必须戴13罩,防止损伤呼吸道粘膜并使用一次性手套,以确保供应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2.5对于粉尘的防护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制备各种敷料过程中应戴口罩,防止敷料纤维及粉尘吸入呼吸道而损伤呼吸道粘膜。3强化职业危害意识及保障体系供应室工作人员在执行各项操作过程中,首先要牢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防护要求,要培养良好的严格的医疗操作程序习惯,在分类各种污染器械时,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分类,对于锐利器,应放在防刺容器中,执行操作完毕后,应及时清洗消毒双手,口罩应分日更换清洗,同时要加强防护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件设施要到位,防护用品要充足,防护制度要落实等一整套防护保障体系。

3讨论

职业安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供应室护士的职业防护应从预防人手,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树立防护理念,规范操作行为。医院管理者应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完善监测系统,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尽可能完善医疗设备和防护设施。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自身防护,从而达到将职业危害发生率降到最低、确保职业安全的目的。

篇3:医疗废物处置人员卫生防护措施

1.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必须严格执行职业安全防护要求。衣帽整齐,戴口罩(12层棉纱,每4小时更换一次,如感潮湿随时更换),穿工作鞋。

2.进行医疗废物处置必须戴橡胶手套,必要时戴防护镜,系防水围裙,穿专用胶鞋。

3.处置结束后,每天对运送工具、工作台面、地面进行清洁与消毒。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30分钟后再用流动水冲洗。防护用品用1000ml/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清水冲洗凉干备用。

4.处理工作结束后,必须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按卫生洗手要求对手进行清洗(用肥皂、流动水清洗3便,每次不少于10秒),然后再用75%酒精搓手1-3分钟。

5.处置过程中如被锐器刺伤,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上报登记。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档案管理制度

篇4:项目部防食物中毒措施

1.严把资质关

工地食堂必须取得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和培训合格证明。

2.严把采购关

采购食品、食品原料要到诚信度高、卫生条件好、管理规范的食品商场、超市和集贸市场,并索证索票,登记台帐;禁止采购有毒有害、污秽不洁、价低质次及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严禁采购、使用、存放亚硝酸盐。

3.严把加工关

热处理食品应煮熟煮透,鲜扁豆类蔬菜要热墩彻底,消除豆腥味;食品加工工具、容器要生熟标识清楚,不得混用;不具备条件的工地食堂不得加工凉拌菜或海产品;严格落实餐具和食品容器清洗消毒制度。

4.严把个人卫生关

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加工操作时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帽,操作前洗手消毒;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及时就诊,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5.严把饮水关

饮水卫生必须符合卫生要求,设置饮用水供水防护设施,不饮用生水。

6.严把环境卫生关。

保持餐饮加工场所清洁、卫生,健全防蝇、防鼠、防尘设施;食品加工场所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鼠剂、杀虫剂等。

7.严把应急处理关

建筑工地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或传染病,分包单位需立即上报项目安全部,并及时组织救治,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篇5:计算机辐射对健康危害及相关防护措施

摘要: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的电磁辐射会给计算机用户带来健康危害,如何防止和降低计算机的电磁辐射是计算机用户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任何带电物体都会对周围辐射电磁场,作为计算机主要的带电元件,显示器和主机是计算机电磁辐射的两个主要来源,选择液晶显示器和具有优异屏蔽功能的机箱是防止和降低计算机辐射的关键,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和饮食习惯也相当重要。

关键词:计算机电磁辐射电磁场

1什么是电磁辐射

任何带电物体的周围都存在电场,而周期变化的电场将会产生周期变化的磁场,也就存在电磁波,产生电磁辐射,如果这种辐射的量超过限定条件,那么就会对环境形成电磁污染。和无处可躲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一样,电磁辐射同样无处不在,这使它成为公认的“第四污染源”。

只要存在电场变化的地方就会有电磁辐射。目前,能造成大面积电磁污染的主要有高压输配电系统、发射设备、微波设备、家用电器、计算机等等。其中高压输电系统的电磁辐射强度最大,对人体的危害最明显。相比之下,诸如彩电、手机、微波炉、空调机、电冰箱、计算机等等家庭必需的电气设备所影响的人群更广泛。

在上述常见的电气设备中,与人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计算机更值得关注。许多上班族和沉迷于网络世界的网虫每天面对计算机的时间往往超过8小时。而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小觑的电磁辐射源:微处理器、主板、显卡、声卡、内存、硬盘、光驱、显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时都会向外界辐射电磁能量。计算机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那些长期接触计算机的人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的危害。

2计算机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最近新闻报道了中国在一个月内就有多个大学生因为通宵使用电脑猝死,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计算机电磁辐射危害的思考!

“计算机病”与日俱增,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计算机病”的症状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癌(头晕、头痛、疲劳、失眠或噩梦、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等)、肩颈腕综合症(骨骼不适、手指麻等、感觉异常、震颤、有压痛),以及腰背酸痛、抗病能力降低、易感冒等,发病率最高的是那些每天在计算机旁敲击键盘的专业人员。如人体受辐射还可导致人体循环系统异常,皮肤受损,男性生殖能力下降,人体激素分泌异常等。

孕妇、儿童、心脏起搏器佩戴者和老人是电磁辐射的易感人群,而心脏、眼睛和生殖系统等是电磁辐射敏感器官。据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怀孕妇女若每周在电脑前工作超过20个小时,她在前三个月流产的朵率是其他人的2倍。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接近电脑。此外,彩色电脑的电磁场是黑白电脑的3-4倍。那么,电脑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国内外的新闻媒体曾多次报道电脑荧光屏导致工作人员发生流产、畸胎、面部皮疹、白内障及光敏癫痫等症,但经过流行统计分析不能证实这种结论,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小组也持这种意见。同时,有关监测结果也表明,电脑或电视荧光屏产生的*光线、紫外线、红外线、超低频、静电场和声辐射都在允许范围之内。不过,电脑显示屏引起视觉疲劳倒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电脑荧光屏不断变幻和上下翻滚的各种字符会刺激眼睛,对眼睛有一定的损害。近年来的畸形儿出生率和儿童的自血病增多,心脏起搏器佩戴者的死亡率增加,电磁辐射也难逃其咎。

更让人心痛的是,目前这样的情况不仅危及专业人员,在校大学生和日以继夜工作的白领也备受危害。

3计算机辐射主要从哪来

计算机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显示器和主机。

虽然微处理器、主板、显卡、声卡、内存、硬盘、光驱、显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时都会向外界辐射电磁能量,但幸运的是,除显示器之外,这些配件都是被装在具有电磁屏蔽能力的机箱里面,阻挡了大部分电磁辐射。所以,我们通常受到的辐射一方面来自显示器,而另一方面则来自主机。倘若显示器在电磁屏蔽技术方面不够严谨,那么用户可能一周5天、每天8小时都会受到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危害显而易见。而机箱同样如此,设计不良的产品往往台发生电磁辐射泄漏,如果机箱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太近,外泄的电磁辐。

射同样会影响到用户健康。

3.1显示器

显示器分为CRT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和LC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CRT显示器是计算机中最严重的辐射源。CRT显示器通过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实现画面显示,对外发射电子本身就会产生严重的电磁辐射,尽管厚厚的含铅玻璃屏幕可在一定程度上阻隔辐射,但仍然有不少电子穿透阻隔层而直接照射到使用者。所以,如何削弱这部分辐射至关重要。

LCD电磁辐射相对低很多。从原理上说,LCD显示器以液晶材料作为光线通过的开关来控制光线照射屏幕,进而获得画面输出。而这个过程并没有涉及紫外线、静电场、高压电源等容易产生辐射的部件,因此从这个方面考虑可以说LCD正面几乎是零辐射。

因此相对而言,LCD显示器电源部分对外辐射的低频电磁波会比CRT要弱很多,加上LCD的摆放位置往往贴近墙面.所以不会背对着人体,这种辐射对人的影响可减弱到零。

3.2主机

众所周知,金属机箱对电磁辐射可起着屏蔽的作用,但不同材料,不同设计、不同工艺的机箱的防辐射能力并不相同,如果设计不良,主机外泄的电磁辐射仍可能超标。

首先,机箱的材料至关重要,目前大多数机箱都是使用镀锌铜板,它可起到良好的屏蔽效果。不少高档机箱采用更轻的铝合金材料,同样具有良好的防辐射能力。

材料仅是防辐射要求的基本方面,更关键的地方在于机箱制造工艺,只有模具精细,制造工艺好的机箱才会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机箱面板、前置接口,后侧挡板及其他所有存在任何接缝的地方,劣质机箱与优质机箱在这方面差异甚大。尤其是在前置接口方面,电磁辐射很容易就直接影响到用户。优质机箱在这些细节都比较严谨,基本不存在接缝不够密合的问题,样品制造出来后都必项在电磁实验室中测量辐射是否达标,选标之后方可进行大批量制造。

此外,不少机箱为了制造方便都采用双面喷漆,但内部表面如果被喷漆的话,机箱板就无法直接吸收电磁坡,电磁波会出现四处散射的情况。倘若在机箱接缝处不够严密就很容易因电磁波散射而造成泄漏现象。相较之下,外表面喷漆、内部镀锌的做法更值得提倡。钢板内表面所镀的锌(防氧化需要)同样也是金属,电磁波射到表面后可以被有效屏蔽而不会出现散射现象,这对机箱整体的电磁辐射屏蔽是很有利的--从健康角度考虑,我们认为多花点预算购买品质优良的机箱还是值得提倡的。

4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减少计算机电磁辐射

电脑辐射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少。

对于广大计算机用户来说,选择LCD显示器,购买选材合理、设计优秀、屏蔽良好的机箱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计算机用户免于受到过度的电磁辐射危害。

除了在购买时选择符合电磁辐射标准的计算机外,还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①平时饮食应选择富含维生素类的食品,以降低辐射的危害。

注意酌情多吃一些胡萝卜、豆芽、西红柿、瘦肉、动物肝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经常喝些绿茶等等。对于生活紧张而忙碌的人群来说,比如我们大学生和白领,抵御电脑辐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每天上午喝2至3杯的绿茶,吃一个橘子。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它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不但能合成视紫红质,还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更清楚,因此,绿茶不但能消除电脑辐射的危害,还能保护和提高视力。如果不习惯喝绿茶,菊花茶同样也能起着抵抗电脑辐射和调节身体功能的作用。

②有必要选用防护产品,如防护屏、护目镜、防磁帖防护服等。

③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应注意间隔与调剂。

值得注意的是孕妇操作计算机一天不宜超过2h。

首先,应尽可能购买新款的电脑,一般不要使用旧电脑,旧电脑的辐射一般较厉害,在同距离、同类机型的条件下,一般是新电脑的1-2倍。操作电脑时最好在显示屏上安一块电脑专用滤色板以减轻辐射的危害,室内不要放置闲杂金属物品,以免形成电磁波的再次发射。使用电脑时,要调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来说,屏幕亮度越大,电磁辐射越强,反之越小。不过,也不能调得太暗,以免因亮度太小而影响效果,且易造成眼睛疲劳。还要注意与屏幕保持适当距离。离屏幕越近,人体所受的电磁辐射越大,因此较好的是距屏幕半米以外。

电脑使用后,脸上会吸附不少电磁辐射的颗粒,要及时用清水洗脸,这样将使所受辐射减轻70%以上。

④人体与计算机,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室内办公和家用电器的设置不宜过密,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之中。

电脑摆放位置很重要。尽量别让屏幕的背面朝着有人的地方,因为电脑辐射最强的是背面,其次为左右两侧,屏幕的正面反而辐射最弱。以能看清楚字为准,至少也要50厘米到75厘米的距离,这样可以减少电磁辐射的伤害。

⑤注意室内通风。

科学研究证实,电脑的荧屏能产生一种叫溴化二苯并呋喃的致癌物质。所以,放置电脑的房间最好能安装换气扇,倘若没有,上网时尤其要注意通风。

5结语

计算机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成为生产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一件工具。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应该注意到,计算机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危害。但是辐射的危害其实也没有那么耸人听闻,其实人类一直生活在电磁环境里。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其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此外,太阳及其他星球也自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但天然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是没有损害的,对人体构成威胁、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人工产生的电磁辐射。

因此,我们要正视电磁辐射,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文中提到的计算机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显示器和主机,选择LCD显示器和具有良好防辐射效果的机箱是防止用户免于过度电磁辐射的关键。另外加强维生素的摄入,选择防护用具,避免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计算机也是重要的防护措施。做好这些预防和减少辐射的措施,那么我们在享受高科技产品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同样可以身心健康。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