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宿舍管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高校宿舍管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30

高校宿舍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有近一半时间是在宿舍度过。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四点一线也许仍是当代大学生不变的主题,但同时宿舍存在的安全隐患却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高校连年由宿舍安全问题导致的学生伤亡事故时有发生。2009年上海高校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52起,其中事故灾难类事件22起,占42.31%;社会安全类事件30起,占57.69%。事故造成24人死亡。为此,加强高校宿舍管理,消除不安全隐患,杜绝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是高校学生管理重中之重的工作,也是提倡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人文关怀的体现。切实做好高校教书育人的目的,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人格完整、遵纪守法的新时代大学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高校宿舍管理存在的常见安全隐患及特点

1、私接电线乱用插座的现象较为普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一些专业特点的需要,大学生电脑的使用几乎达到人手一台。一个插线板上有好几台电脑在使用,有的还有其他违规电器也在使用,造成插座及电线超负荷运转。电线交织盘结,像蜘蛛网一样,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消防部门指出,如此过度负载用电器,会导致整个电路超负荷短路。这么多接线板相互连接在一起,一旦插座沾水,就可能导致电线短路。而且,交错的电线一旦出现绝缘皮损坏现象,轻的会导致全楼停电,重则会引发火灾。此外,一些宿舍采用夜间断电,次日早晨供电的管理方式,瞬间供入的电流,极有可能将插入接线板的用电器击穿,甚至导致用电器起火。

2、学生违规使用电器的情况时有发生

学生宿舍使用的违规电器可谓五花八门,电暖宝、电夹板、热得快、电水壶、电饭锅、电磁炉、电热杯、电吹风、电热毯、电炒锅等等。有的同学贪图便宜在地摊上买的劣质产品、三无产品等,这些劣质的小电器就像一个个“小地雷”,埋在学生宿舍内,这无疑是巨大的不安全因素。某高校大三一男生在宿舍因为使用‘热得快’酿成火灾,几乎把所有物品全部烧毁,幸好发现及时,才避免更大灾难的发生。这类事件可谓是屡见不鲜,甚至导致死亡事故的事件在高校也有发生。

3、窗外防盗护栏留有隐患

一些高校为了加强防盗方面的考虑及防止学生随意夜间外出,在宿舍一楼乃至二楼都安装了防护栏,但却留下了安全隐患。如突发火灾,学生的紧急逃生出现障碍。按照消防部门有关法律法规,集体宿舍这样的公共场所,可以安装带有小门的护栏,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做为逃生的出口。此外,学生依靠防护栏夜间攀爬,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意外,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4、消防设施存在不符合要求情况

宿舍的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有无障碍;逃生指示灯是否明亮;灭火器、消防栓是否按要求配置并能有效使用等等。有些消防通道往往长期不用,或为了减少闲杂人员进入,而将一侧通道大门紧锁,甚至值班人员都不知钥匙在何处。有的灭火器中灭火剂已经过期失效,消防栓不能正常使用,有些水源没有接通或开关损坏等,这些存在的安全隐患,无疑会随时会对学生的生命安全造成危胁。

5、偶发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引起的事故

(1)不良的行为习惯

学生违规在宿舍酗酒、吸烟、打牌、盗窃、晚归或不归等不良的行为习惯,较差的自律性,都是引发事故的诱因之一。酗酒闹事,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引发打架斗殴事件,虽然不常发生,但引起的后果较为严重;在宿舍吸烟不但同寝室的同学被动吸烟,而且因吸烟引燃被褥等物品造成火灾事件的发生;个别同学不思进取,无聊打牌甚至是赌博而引发纠纷;盗窃行为的发生,道德观、价值观的沦丧,并不是危言耸听。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不良影响是巨大的;学生自律性不强,上网、娱乐、参加生日宴会、其他聚会活动等造成晚归甚至是不归等现象都是潜在的安全隐患,应引起高度重视。

(2)因心理疾病引起的突发事件

许多学生由于从高中到大学的不适应、迷惘,不知所措,从学习上、生活上、交友上等方面不能很好的融入到大学生活中。导致压力过大,紧张、失眠、心理负担过重,不能很好的排解;有些是由于家庭原因,如单亲、离异、家庭暴力、遗传等因素引发学生心理障碍、心理异常的发生。轻者抑郁,重则有暴力倾向或自杀倾向,宿舍区是此类事件的重灾区。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李伟调查研究资料表明,近年来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人数约占总体20%~30%,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10%,有严重心理异常者约占1%,而且心理不健康的人数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高校因心理问题引发的突发事件也屡见不鲜。

偶发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如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后果,可能会转变为群体事件或上升为政治事件;局部事件可能发展为全局事件,从而引发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所以对偶发事件采取宜早不宜迟、宜散不宜聚,宜顺不宜激。真正做到要发现的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

二、预防为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预防为主制定预案

降低或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一定要以预防为主,要在源头上维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加强预测,防患于未然,掌握信息和第一手资料,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要多方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制定合理防范措施,科学化决策,制定预案。同时,要落实安全责任制,组织相关人员经常排查不安全困素并及时整改,杜绝死角,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程度。

2、健全机制提高处置能力

对学生私接电线、乱用插座、违规使用电器等情况,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引导教育。如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用实际案例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安全隐患的严重性。珍惜生命,尊重生命,通过观看宣传片而受到深刻的教育。另外,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力度,加大对私拉接线、违规用电的查处力度。学生处、保卫处、宿管处要组成联合检查工作组,定期对学生寝室检查及不定期抽查,对屡犯学生依据学生处分有关条例进行处理,有效遏制违规用电的发生,最大限度杜绝安全隐患造成的人身及财产案件的发生。

3、防盗设施符合安全标准

针对一些高校安装的防盗栏,也要规范管理。可以安装带有小门的护栏,或者校方可以在护栏处留下稍宽的空隙,这样一来,学生在紧急情况下,就可以从此钻出去。

对学生通过护栏攀爬,随意外出等行为要严加教育管理。宿管部门对晚归学生进行登记;保安要加强夜间巡逻,对攀爬学生要制止及教育;辅导员要对个别学生进行重点谈话教育。齐抓共管,形成教育的合力,用制度去规范学生不良行为,达到教育的目的。

4、消防设施要符合标准及要求

保卫部门要定期对学校消防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对消防通道不畅通的督促有关部门立即整改;检查灭火器、消防栓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决不姑息,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同时联合消防部门开展消防灭火演习,在入学教育及平时要进行宣讲、播放案例教育片等方式,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使用灭火设施及工具,在紧急情况下如何逃生、自救。

5、偶发性突发事件?要建立长效机制

规范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制定相关学生管理制度、规定,奖惩结合,宽严相济。教育引导学生德育为先,以德树人,做事先做人。按中央16号文件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

对于有心理障碍或心理异常的学生要关注这一群体,目前每所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职的心理咨询师。通过心理预约咨询、团体拓展辅导、开设心理咨询课等有效降低了一些因心理异常引发的过激事件的发生。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竞争日益剧烈,高校仍是一个心理疾病的重灾地,因心理疾病引发的死亡案件也呈上升的趋势。例:2009年7月25日晚8时许,国内某知名大学一名男生从宿舍阳台坠楼,后经抢救无效身亡。据媒体报道,该男生属自杀,之前曾患有抑郁症。对于存在严重心理异常的学生,单存依靠引导、心理辅导已达不到预定的效果。为此,要采取措施,必须送往专业的精神医疗机构治疗,已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三、统一领导,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制

要明责、履责、究责(问责)。要分工明确,职责明确,遇突发事件不躲避、不推诿,谁主管,谁负责,勇于承担相关责任及工作。

1、统一领导

坚持在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统一领导,科学决策,快速反应,及时有效解决突发事件及安全隐患等实际问题。合理调配人、财、物,保证此项工作顺利进行。

2、分工负责

校领导要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制,实施“一把手”工程。校长为安全工作责任第一负责人;分管副校长(副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其他校领导对自己分管工作的安全负责,积极协助分管副校长(副书记)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责任到位,分清主次,齐抓共管,树立安全无小事,人人有责的理念。

3、分级负责

各院(职能部门)的领导做为本院(部门)直接责任人,对分管校领导负责。下设安全管理员,采取校(领导)、院(职能部门负责人)、管理员三级管理机构。对于机构较庞大的部门也可在本部门分级设立责任人和管理员,要细化责任,量化指标,每个部门按学校总体安全工作需要签定责任书。对学生宿舍安全责任可签定相关责任书,如《寝室安全防火责任书》、《寝室治安防范责任书》等,切实有效实施,有可操作性,决不能做表面文章。

4、注重问责

安全工作落实如何,效果怎样,是否真正职责明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实施问责制。对玩忽职守,欺上瞒下,敷衍了事的部门和个人要直接追究当事人责任。谁负责,谁承担相应责任,不论平时贡献大小,官高位重,必须问责。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交司法机关处理。安全无小事,人命关天,蔑视他人生命,不负责任,一定要付出代价。否则,就谈不上依法治国,就谈不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

高校宿舍管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生突发事件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实施责任明确,分工分级管理,各负其责,制定应急预案。同时,校领导高度重视,实施“一把手”责任制,可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的几率。是学校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对能力、处置能力的考验,也是提升组织功能的一个契机。建立健全以预防为主,安全防范的管理理念;养成快速应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安全防范工作中做到遇变不惊、反应迅速、调控灵活,才能真正将安全防范工作落到实处。

篇2: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摘要】门诊输液室是汇集了医院各科门诊病人输液的地方,门诊输液是门诊患者就诊治疗的最终站。静脉输液法是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或血液由静脉注入的方法。门诊输液室工作量大、随机性强、病员复杂,容易发生护理安全隐患及护患纠纷。

【关键词】门诊?输液室安全隐患对策

?近年来,静脉输液治疗已是医院门急诊提供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门急诊提供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输液量在逐年递增。由于输液治疗是一项侵人性操作,静脉输液治疗的并发症或药物不良反应客观存在。又由于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涉及患者多、停留时间短、病种多且杂、环节多、应用范围广等诸多因素,安全隐患伴随左右,加强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剡不容缓。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病人信任度,现将输液室面临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1护理安全问题

1.1患者多,护士少,工作量大且患者数量不均衡。由于门急诊患者的随意性大,就诊的高峰期随季节及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单位时间内患者比较集中,导致护理人员相对不足。

1.2查对是护士执行医嘱、施行治疗和护理前的必要步骤,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基本手段。护士在注射和输液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实际操作中,护士在配液前注意查对患者姓名、药名、剂量等,而配液后的查对常常做不到,为护理安全带来隐患。

1.3护士法律意识淡薄:不注意保护患者权益,如性病、癌症等病人的隐私权:不告之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禁忌症等。

1.4护士巡视不到位

由于护理人员数量相对不足及主动巡视病房的意识不强,致使输液过程中护士不能积极主动到床旁巡视,凭靠家属呼叫或隔着玻璃窗看液体有未滴完,或确因输液高峰期,护理人员缺乏、不能及时巡回,导致输液管中液体走空、回血或因病人自行调节输液器开关,致使液体输入过快或过慢;有时因液体外渗,导致穿刺局部肿胀、疼痛等。此类现象和结果会潜存空气栓塞、皮下渗液、患者焦虑不安、不满意等诸多不良后果发生。

1.5输液反应患者的病情、年龄等个体原因致使对药物的敏感性有着明显的差异。如果护士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观察不仔细、用药知识不全面,则不能及时预见输液时潜在问题

的发生,有可能出现各种输液反应。

2安全管理对策

2.1规范各项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是护士执行操作的规范和标准,是护理质量过关与否的依据,是医疗纠纷评判的有力证据。通过多层次、多种形式技术操作培训。做到操作程序化、规范化,平时工作注意严格要求,发现任何人违反操作规程和无菌技术操作时。立即指出,及时纠正。

2.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根据输液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结合医院护理质量标准与护理安全防范制度,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职责。针对输液室的具体情况制订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制度,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输,液患者告知制度等,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使护理人员有章可依。

?2.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病人的收费发票上标明注射号,护士配好输液药物后,给病人输液之前,对姓名,对注射号,病人手上收费发票的姓名和注射号与护士带去的注射单上的姓名和注射号一致时,方可为病人输液。

2.4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摇注重法律常识的学习,维护患者的知情权,注重个性化护理;对于特殊用药,需要及时告知患者;加强对医疗文书重要性的认识,及时记录各种医疗、护

理行为的实施与结果,对于抢救等未能及时记录的,必须尽快补记;在患者的医疗护理终结后,需要及时进行病例资料的汇总、归档,以便日后查询。

2.5重视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护士应精通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急救器材的使用和保养,还应熟悉药物的机制、用法及不良反应,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观察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安排输液,控制液体滴入速度,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预见各种情况的发生,有效的保证护理安全。

2.5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班次,做到按需排班,也I口T实行付班制,根据治疗量的多少,随时调整班次,减少护士超负荷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务费分配制度,从而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2.6加大质量监控力度建立长短期质量控制计划,做到每天三查七对,每周大查对,每月分析护理工作的过程和环节,查找护理安全隐患,制定预防和纠正措施,形成制度并加强管理。

2.7强护患沟通,严密巡视,确保输液安全。严密巡视输液.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药物外漏、滴速改变,并及时处理。特别重视输液速度的调节,护士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年龄,根据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调节输液速度。要了解有些病人输液要快的心理.会自己调节输液速度。护士在输液时做好用药指导.尤其是对于有特殊速度要求的药物,如硫酸镁,硝酸甘油等药物,护士一定要交代病人不要自己调节输液速度.并说明原因和后果。

3讨论

?在输液室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容易受到感染或病情加重,从而影响到自身病情的改善。因此,针对此种情况,医院要对输液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从中找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以改善患者的输液环境,缓解患者的烦躁情绪,降低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病情加重现象的机率,从而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善医患关系;同时也为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潘绍山,翁庐英.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C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47-549.

[2]蔡学联.护理实务风险管理I-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5.

[3]雅红,兰俊花,周风华.手术室开展护理业务查房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l,36(7):539.

[4]张肇祥,吴质,王兆民主编.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80:1613.

篇3: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诊断以及担负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涉及面广,人员流动量大,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多,同时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一存在问题

1.管理因素: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原来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难以适应现代手术室的管理需求,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不严格执行患者安全管理制度,致患者摔伤、碰伤。违反物品和设备管理制度及使用不当,会严重影响到手术质量。

2.人员因素:手术室护士肩负着繁重的医疗任务,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连台手术和经常加班会导致护士过度疲劳综合征。护士会产生心情压抑、精神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

3.技术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室各种先进设备的大量使用,如:我们骨科有C臂机,外二科电切镜,腹腔镜等都是近年来增加的新设备。各专科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增多,手术室护理工作复杂程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4.环境因素:在手术室密闭的环境中,各种废气的产生,如:术中使用电刀、电凝产生的烟雾,各种化学消毒剂、麻醉气体的排放,监护仪、吸引器、麻醉机的噪音干扰,可引起手术护士头痛、头晕、疲劳、困倦及记忆力、理解力和操作能力下降。

二防范措施

1.完善科室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操作,加强各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力度:使每一项制度执行到位,监管到位。杜绝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建立科室各项制度,如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患者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仪器物品管理制度、术前访视制度及手术室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对护理风险的发生防患于未然。这些在手术室护士长的带领下我们基本上都做到了。

2.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特别是对新来的护士,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养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护士防范风险的能力。管理者应合理配置手术护士,根据每日手术量及时调配人员,实行弹性排班,避免忙闲不均、人力浪费现象。手术室护士应加强自身修养,保证充足的休息睡眠,重视心理素质的锻炼,保持旺盛的精力,精神集中,心情愉快,使自己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发挥最佳水平,配合手术顺利完成。

3.分级培训,培养护士:为适应现代手术室护理的要求,适应新医学领域,新技术、新业务手术的广泛开展,作为手术室的一名护士不光要能独立完成穿针、引线的基本操作,还要在每一个重要的细节上配合手术医生做好操作步骤并掌握其步骤要领。除此之外还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快速掌握新的精密仪器的使用,不断提高业务技能。管理者根据护士责任心、年资、能力、悟性与岗位要求,实行分级培训,针对不同的专科,将人员进行分组,定期轮换,提高护士配合手术的能力。开展新项目要预先培训学习,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新项目的安全实施。

4.创造和谐的手术环境:减少工作场所各种不良因素对护士造成的影响。手术室保持安静,参加手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术室规章制度,不应在手术室内大声喧哗,对参观人员严格控制、加强管理,定期对手术室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检修器械台、麻醉机、推车等活动部件上润滑剂,保持其活动度并减少噪音。化学试剂不用时应密封好。使用电刀电凝时要及时吸尽烟雾,并注意及时开窗通风换气,努力营造一个安静、严谨的手术环境。

篇4:外勤人员出入危险场所防范措施

为确保外勤人员外出工作期间的人身安全,根据公司有关安全管理规定,特制定本防范措施。

一、本措施所指的危险场所是指公司业务可能涉及的工作场所,主要包括公共油库、港口码头堆场、各类仓库、船厂、船舱等。出入上述场所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相关货物进行查验和清点。

二、外勤人员应强化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外出期间牢牢绷紧安全这根弦。

三、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就对外勤人员要经常进行安全知识培训,组织外勤人员参加各类应急预案,掌握各类安全隐患防护和处置方法。

四、公司派遣外勤人员出入危险场所前必须进行安全自我检查,填写检查表,落实安全用具和物品配置,外勤人员要按照要求穿戴好安全衣帽和鞋子,携带安全用具。若当天身体不适的人员不得被外遣从事外勤工作。

五、公司派遣外勤人员出入危险场所原则上每次要2人以上,以便相互照应和监督。

六、外勤人员应严格遵守各出入危险场所的单位或部门的规章制度,服从相关人员的指挥与安排,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擅自进入有关禁止区域。

七、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外勤人员应第一时间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汇报,

八、外勤人员对危险场所中的不安全地方,或在没有安全措施或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有权拒绝进入。在进行查验或清点货物时,如出现安全隐患,应马上终止工作,迅速离开。

九、外勤人员在完成工作任务后,要马上离开危害场所,不得在这些场所内长时间逗留。

篇5:电热毯养护安全防范措施

一、工程简述

天津地铁鼓楼车站中区围护结构冠梁混凝土的施工正置冬季,预计开始冠梁混凝土施工时,现场环境温度均在零下6~2℃之间,为了确保冠梁水泥混凝土正常的水化;强度有效的增长,在施工中采取了电热毯养护混凝土的方法。

二、养护方法

在混凝土入仓、震捣、一次收面平整后,覆盖第一层彩条布保湿养护;覆盖第二层阻燃保温草垫保温;覆盖第三层电热毯传递热量;覆盖第四层阻燃保温草垫加强保温;覆盖第五层苫布形成密封暖棚的蓄热法;进行现场混凝土的养护。

三、防火措施

1、严禁购买、使用质量低劣、没有合格证、安全措施无保证或自制的电热毯。

2、混凝土在使用电热毯养护时,现场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

3、现场设置各种消防安全警示标志,并根据消防范围配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

4、电热毯上面不得放置重物或使用金属物对电热毯进行捆绑。

5、电热毯不得折叠使用,铺放电热毯时要保证每层材料叠放整齐,防止保温材料和电热毯裹在一起引起火灾。

四、防触电措施

1、经常检查电热毯有无磨损或破坏的现象,如发现,应停止使用并送检测修理,确保性能完好。

2、当发现毯体局部异常高热或控制开关发热严重,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更换电热毯。

3、使用时控制开关处于高温档时间不能过长,一般高温预热为1小时左右,高温连续通电时间不超过2小时,否则会导致毯面温度过高。

4、电热毯接线时严格按照“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配置电线路,各种防触电保护装置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失效后要立即进行更换。

5、电热毯要防水,严禁将养护混凝土的水直接洒在电热毯上,以免造成电热毯漏电。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