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中火灾控制措施范本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电力生产中火灾控制措施范本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9

火灾发生机率的高低及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与使用可燃物,易燃物的种类和用量的多少,使用中可燃物、易燃物的环境温度条件,干扰因素有关,并且与使用中采取的控制防范措施是否完善有关。从电力生产来着,其生产过程中(特别是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系统使用大量可燃、易燃物质如燃煤、燃油、润滑油、绝缘油、电缆等,而且使用中的环境温度条件差,干扰因素多,容易引起着火,若扑救不及时,一旦发展成火灾,其后果极其严重,因此,做好电力生产防火工作是极为重要的。

(一)电力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可燃物、易燃物及防灭火基本措施

1.电力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可燃物、易燃物

(1)火力发电厂使用大量燃煤,并且要将原煤制成煤粉后进行燃烧,也有使用天然气、煤气、燃油的。

(2)烧煤电厂使用燃油点火、助燃。

(3)汽轮机等转动设备使用大量润滑油、液压控制用油。

(4)充油电气设备如变压器、电抗器、开关等充有大量绝缘油。

(5)用大量动力、控制电缆,其绝缘物质为可燃物。

(6)生产中、作业中使用氢气,乙炔气等易燃易爆气体。

(7)检修维护工作中使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

(8)作业中使用竹木等可燃物搭设脚手架。

(9)机动车辆使用汽油、柴油等。

上述可燃物、易燃物在运输、保管和使用中,如果措施不完善,使用不当或者受到干扰因素,就会起火燃烧甚至爆炸,若消防设施不完善,扑救不及时就会酿成火灾事故。

2.防火、灭火的基本措施

生产中,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也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不同时具备燃烧的三个条件;发生着火后灭火的基本措施是破坏燃烧条件之一,使之不同时具备燃烧的三个条件而停止燃烧。

(1)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

电力生产过程中采取控制不同时具备燃烧条件的防火措施是很普遍的。如划定氢区、制氢站、乙炔站、油区等为禁火区,禁止明火;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防止电弧起火;禁止穿带铁钉的鞋和使用钢制工具,防止产生火花;禁止吸烟等等,都是控制着火源的措施。又如及时清理输煤皮带及附近的积煤,及时清理电缆排架上和槽盒内的积粉,就是控制清除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再如加强高温管道、热体的保温并包装铁皮,对高温热体附件的电缆采取隔热措施,就是控制燃烧所必需温度的措施;还有对油泵室、制氢站、乙炔站采取加强通风措施,就是控制空气混合物中的浓度,使之不具备燃烧的条件;锅炉灭火后停止燃料供给、停止送风、加强吸风,既是控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是造成缺氧、控制助燃物的燃烧条件。总之,生产过程中对使用可燃、易燃物的设备系统,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三个燃烧条件不同时具备的措施,是防火的基本措施。

(2)灭火的基本措施

电力生产中一旦发生着火燃烧事故时,灭火的基本措施是破坏己同时具备燃烧三个条件之一,使之不同时具备燃烧三条件而停止燃烧;或控制燃烧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如汽机高压油系统漏油着火后,立即停机降低油压,减少清出油量及喷射范围。当火势扩大到主油箱附近时,及时打开事故排油门将油排放到事故油坑,以及变压器、电抗器等充油电气设备着火危及油箱时,打开底部排油门,将油排入事故油坑等等,都是取掉或基本取掉可燃物这个燃烧条件而使火势减弱以至停止燃烧。又如灭火中使用泡沫,二氧化碳、蒸汽、l121等灭火器材灭火,主要是隔绝燃烧区空气或降低空气中含氧量,破坏燃烧的助燃条件,使燃烧停止;再如使用水、水雾灭火,主要是水遇火后汽化将吸收大量热量,1kg水汽化时要吸收约2260.87J的热量,从而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破坏燃烧的可燃物温度条件而停止燃烧。但若用水扑灭油类着火时,因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油类会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甚至扩大燃烧范围,因此不采用水扑灭油类火灾。但若用水雾大面积地覆盖油类燃烧区,则能起到隔绝空气,降低燃烧区空气含氧量,同时水雾迅速汽化吸收汽化热,能使火焰温度急剧降低,从而达到减弱以至熄灭燃烧的目的。

(二)电力生产主要火灾类型及其防灭火措施

1.燃油系统

除烧油电厂使用大量燃油外,烧煤电厂锅炉点火要用燃油,低负荷或燃烧不稳定时要投油助燃。因此,饶油、烧煤电厂都各有燃油的卸车、贮存、加压供油、锅炉用油设施及相应的管道设备系统。燃油的闪点和燃点很低,设备系统的泄漏点多,燃油泪出后遇到明火即发由燃烧,特别是锅炉附近的油枪管路漏油,遇到附近高温热体极易着火。同时油区特别是油泵房室内漏出的油,蒸发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着火甚至爆炸。因此在燃油防火方面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提高设备系统的检修维护质量,消除各泄漏点的渗漏缺陷,防止燃油漏出造成燃烧的可燃物条件。一旦发生泄漏或作业中造成的油污要及时清理干净,泵房等处地沟内漂浮的油也应及时清理,以防止漏出的油遇明火着火,或漏出的油蒸发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通明火发生燃烧、爆炸。

(2)对油泵房等室内可能积存蒸发油气的场所,要备有足够容量的通风设施、在有油漏出的情况下,经过通风确保蒸发油气与空气混合物保持在爆炸下限以下。

(3)对燃油油区划定明确的禁火区,设置禁火标志,严禁明火,并采取防止产生火花的措施(如禁止穿带铁钉的鞋进入油区,在油区作业要使用防爆工具等),禁火区使用的电气设备(如开关、灯具等)要采用防爆电气设备,采取防止静电产生火花的措施,油区内禁止吸烟,禁止将火种带人油区以及在油区动火作业前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票,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等等。

(4)控制燃油加热温度。在装卸和使用燃油时需要用蒸汽加温,对加热的温度一定要严格控制,一方面油温越高越易蒸发出油气,另一方面燃油温度达到自燃点后没有着火源也会自燃,而各种油质的自燃点又不相同,因此,一般控制加热汽源温度在230℃以下。

(5)输送燃油的管道、阀门、电磁阀、油枪等设备系统泄漏点多,一旦漏油遇到附近热体容易引起着火,着火的油又将引起附近电缆等着火。因此管道法兰、阀门结合面不得用胶皮垫,塑料垫,以防止老化,或附近着火时胶皮垫、塑料垫迅速烧坏大量漏油;此外,对油管道的材质和焊接质量也须定期检查监督,以防止材质或焊接不良,使用年久后发生泄漏,特别是漏出的油雾化蒸发,局部区域油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后遇火源发生爆炸其后果是很严重的。

(6)燃油区、油泵房还应备有专用的泡沫等灭火设施和灭火器材,以备万一着火时,现场人员及时进行扑救。

2.汽轮机油系统

汽轮机的润滑油系统和液压调节系统的高压油管道大部分布置在高温管道、热体附近,一旦油管道特别是高压油管道泄漏,压力油喷到高温管道、热体上即会引起着火,并且火势发展很快,70年代中期国内多次发生汽轮机油系统重大火灾事故。因此,在汽轮机油系统防火方面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在防止油管道泄漏方面,一是禁止使用胶皮(含耐油胶皮)、塑料做法兰、阀门接合面的垫料,要采用厚度小于1.5mm的耐油石棉垫或青壳纸做垫料,以减少接合面缝隙,并且在附近着火时垫料不致迅速熔化失效。二是尽量减少油管道的法兰连接方式,改用焊接以减少泄漏点。三是对小直径压力油管(特别是高压油管)、表管采取防振、防磨措施,加大薄弱部位(与箱体等联接部位)的强度(如局部改用厚壁管),以防止振动疲劳或磨损断裂引起高压油喷出着火。有的大型机组在制造设计中尽可能把高压油管套装在低压油管道内,这种布置对防止高压油管道泄漏喷油着火是很有效的。

此外,对油管道材质和焊接质量也应定期检验、监督,防止使用年久产生缺陷隐患,在运行中断裂漏油。

(2)在压力油管道(含润滑油压力管道)系统,不要使用铸铁、铸铜阀门,以防止爆裂漏油着火。

(3)在油管道泄漏点处和附近高温管道、热体保温层外加装铁皮护罩,防止万一漏出的油直接与热体接触起火。

(4)提高轴瓦、油档以及前箱接合面的检修质量,保持轴瓦、前箱不漏油。发生轴瓦,前箱等处漏油缺陷后要及时消除缺陷,在消除前要加强清理漏出的油,防止流到下部高温管道、热体上或渗入保温材料中引起冒烟着火。

(5)汽轮机油系统特别是高压油系统漏油起火时,若火势较大或者是必须停机才能处理的缺陷,应该果断停机处理,而且应该由司机、班长在现场判断处理,不要层层请示汇报,延误时机扩大火灾。

(6)汽轮机油系统火灾威胁到主油箱时,应打开事故排油门,将油排入地下事故油坑,事故排油门的位置应与主油箱保持5米以上的距离,并且要有两个可以接近的通道。事故排油的速度,要在统一指挥下,根据火势发展并兼顾停机中轴瓦的润滑用油量,恰当地掌握。汽动给水泵小汽轮机油系统的防火措施和汽轮机油系统一样。

3.电缆

发电厂、变电所敷设有大量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这些电缆分布在电缆隧道、架、竖井、控制室夹层,分别联接着各个电气设备并联接到集中控制室。电缆自身故障产生的电弧以及附近发生着火引起电缆的绝缘物和护套着火后具有沿电缆继续延烧的特点。

如果不采取可靠的阻燃防火措施,就会延烧到主遂道、竖井、夹层以至控制室,扩大火灾范围和火灾损失,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国内曾多次发生电缆重大火灾事故,近年来电缆重大火灾事故仍有发生。因此在电缆防火方面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新、扩建工程,要从设计、安装过程抓好电缆防火措施的落实,为投产后完善防火措施打好基础。

(2)采取分区、分段隔离封堵措施,防止电缆延烧扩大火灾范围。由于电缆分布面广,电气设备、电缆自身故障产生的电弧以及电缆附近其他着火都会引起电缆着火,因此除提高电缆头、中间接头工艺质量,坚持定期预防性试验减少电缆自身故障引起着火外,要做到电缆绝对不着火是很难的,因此从总体来说,电缆防火是采取分区分段隔离封堵,万一某处电缆着火后,将火势控制在该区段以内,不使延烧扩大到其他区段。对电缆隧道、电缆沟敷设的电线,可按一定的长度和机组、设备区及分支隧道主隧道出口等处,设置若干阻火墙,将穿越阻火墙的电缆孔洞严密封堵(其缝隙可用耐火堵料封严),阻火墙两例可设适当长度的耐火阻燃挡板,防止火焰绕过阻火墙烧着另一侧电缆,做到分支隧道的电缆着火不波及主隧道,一台机组、设备的电缆着火不波及其他区段。进入控制室夹层的电缆竖井是隔离封堵的重点部位,因为电缆竖井具有抽风的作用,一旦烧到竖井下部,火势会很快发展,烧到夹层,因此在各竖井下部、上部以至中部要采取严密的隔离封堵措施,同时对机、炉厂房等电缆排架进入夹层的电缆也必须严密封堵,确保各处进入夹层的电缆万一着火后,绝对不能延烧进电缆夹层,这是电缆防火最关键环节之一。另一个关键环节是夹层通往控制室的电缆,在穿越楼板、墙壁处的于洞缝隙必须严密封堵,对各控盘盘间的缝隙和预埋电缆穿管内壁与电缆间的缝隙也必须用堵料严密封堵,做到万一夹层内电缆着火时,确保不延烧到控制室,以保证控制室设备完好,这对减少火灾损失,迅速恢复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3)对高温热力设备附近敷设的电缆(如汽轮机高中压缸附近,点火油枪下部附近的电缆等)、制粉系统防爆门附近的电缆,应采取隔热槽盒等措施,防止高温烘烤或喷出的火焰引起电缆着火。

(4)对电缆排架上,槽盒内的积粉(特别是锅炉房)要定期及时清理,防止积粉自燃引起电缆着火。

(5)有条件的,新建或改进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阻燃电缆,其价格约比普通电缆高15%左右,但要全部使用阻燃电缆才有意义,部分混合使用起不到阻燃作用。

(6)为了及早发现电缆火情,可在控制室装设监测电缆隧道、夹层各部位的感烟、感温监测报警装置,以便及早发现火情,及时进行扑救。

(7)对动力电缆中间接头宜加装阻燃材料制作的槽盒,并在其上方附近装设灭火弹,以防止中间接头故障爆破引起电缆火灾。

对于少部分重要电线,如直流系统至控制电源母线的电缆,直流润滑油泵,直流密封油泵、汽轮机盘车装置等电源电缆,可采用难燃电缆,以便在电缆着火的情况下,还能在一段时间里继续向这些重要设备供电,保证继电保护装置正常动作,保证轴瓦、密封瓦不因缺油烧瓦,尽可能维持盘车等。

1992年能源部在电缆火灾调查中发现防火涂料容易龟裂脱落,有些涂料质量不良,使用中大片脱落,对其阻燃效果也缺乏确切的实践结论。在扑救电缆火灾时,除遵守一般安全注意事项外,扑救人员还必须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因为电缆着火后会产生大量烟雾,特别是产生有毒气体,戴一般防毒面具不解决问题,因此发电厂、变电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并对有关人员培训掌握正确使用方法。扑救火灾不能使用氧气呼吸器。因为使用氧气呼吸器将呼出含氧90%左右的排气,增加火区氧量,故小能使用。

4.充油电气设备

发电厂、变电所都装有相当数量的充油电气设备,如变压器、电抗器,电流、电压互感器,开关等等,这些充油电气设备一旦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电弧使箱体内绝缘油的温度、压力升高喷出甚至爆裂喷出,同时电弧引起绝缘油着火,而且火势发展很快,损失很严重,在防止充油电气设备火灾事故方面,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运行中充油电气设备火灾事故主要是电气设备故障引起的,因此防止这类事故主要应从提高电气设备检修维护质量,加强运行中的监督检查,坚持各项定期试验监督等方面防止电气设备发生故障,这是防止充油电气设备火灾事故的基本方面。

(2)为防止大量充油设备发生火灾后扩大造成严重后果,对大型变压器等大量充油设备应设置喷雾灭火设施,在万一着火时立即喷出水雾,在着火初期将火扑灭。固定式喷雾灭火设施应安装调试良好,并经过试验确保能起到"养兵干日,用兵一时"的作用。对少量充油电气设备万一故障着火时,则靠现场人员使用现场备有的1211、干粉、泡沫等灭火器材,即时进行灭火,专业消防人员、装备到现场后再共同灭火。

(3)当变压器等大量充油设备着火火势较大难以扑灭时,应设法打开下部排油门将油排入事故蓄油坑,但必须防止将油排入电缆沟内。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引入电缆沟的电缆,在穿越电缆沟墙壁处所的孔洞必须严密封堵,盖板必须完整严密无缝。

(4)现场解体检修变压器等充油电气设备时,必须采取严格的防火措施,防止检修中着火烧损。这类事故教训也是屡见不鲜的。

此外,曾发生过室内少油开关故障喷出的油蒸发气化后与空气混合,以及变压器和多油开关故障中在油箱内局部聚积的油气与空气混合物发生爆炸导致严重损坏的事故案例,爆炸的破坏力很强,能损坏配电室的建筑结构,能爆开油箱,扩大损坏设备甚至造成人身伤害。防范措施上对配电室内可以采取加强通风等措施,对故障中油箱内局部聚积油气空气混合物还没有适当的防范措施。

5.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品

发供电企业的班组,在维护检修作业中要使用汽油、煤油、酒精、油漆、稀料等易燃品,如果对这些易燃品运输、保管、使用不当,就会发生火灾事故,这方面的事故教训也是很沉痛的,因此应采取以下主要防范措施:

(1)严格控制领用数量,原则上按当日使用量发放给班组,当日用多少,领多少,做到班组基本上不存放多量的易燃品。班组对存放的少量易燃品要采取防火措施,如使用的油类应盛放在金属密闭的容器内,并存放在可关闭的金属箱柜内,不与其他可燃物混放,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禁止明火等。

(2)易燃品使用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严禁明火,严防焊渣等火星溅入易燃品,严禁作业区内吸烟等等。

(3)易燃品运输时要将瓶盖、桶盖盖严,不得用敞口的桶装运易燃品,以防止万一倾倒流出后遇火源着火。

6.输煤、制粉系统

挥发分较高的原煤、煤粉积存时间较长以后会产生自燃,这种自燃现象发生在煤场、原煤仓、煤粉仓等处,可以用喷水、蒸汽予以灭火。自燃也可能发生在输煤皮带上,螺旋输粉机内及其附近地面的积煤,这些处所积煤、积粉自燃后将会烧坏输煤、输粉设备(如烧毁输送皮带、烧断输煤栈桥)和附近其他设施。地面堆积的积煤、积粉自燃中还会发生人员误踩造成烧伤。此外,制粉系统运行,作业不当还会发生煤尘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输煤、制粉系统应采取以下主要防火措施。

(1)输煤皮带停用时,要将皮带上的煤走完以后再停,皮带上不要存煤;对输煤皮带附近地面上散落的煤渣和煤粉要及时清理干净(有条件的可用水冲洗干净),不在输煤皮带附近堆放煤渣煤粉。同时在皮带运行中和停用中(包括长时间停用),每班都要按规定全面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即时予以消除。

(2)制粉系统运行中,对磨煤机要采取可靠的防止断煤措施,并严格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在规定范围以内。在运行中的制粉系统管道上严禁动火,以防止发生制粉系统爆炸。在制粉系统设备、管道检修、清理作业中,要严格控制煤尘浓度,防止局部空间煤粉混合浓度超标,遇火源发生煤尘爆炸。

7.竹、木脚手架

检修时,运行中消缺时,对高处设施的作业需要搭设脚手架,但竹、木脚手架都是可燃物,特别是热力设备附近空气干燥、温度高,有着火源,搭设的竹、木脚手架极易引燃着火。竹、木脚手架本身烧毁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不算大,主要是其着火后迅速发展造成的大火将导致附近的电气、热力设备严重烧坏。因此,在防止竹、木脚手架着火方面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检修、消缺作业时,对电缆夹层附近、电缆排架下方、制粉设备系统附近以及油系统设备附近,应搭设金属脚手架,不要搭设竹、木脚手架,以防止万一着火,殃及其他重要设备。

(2)其他处所搭设的竹、木脚手架,在设备起动、投入运行前必须拆除,并清理现场的可燃、易燃物。

(3)在竹、木脚手架上进行焊接或其他动火作业时要办理动火工作票,采取具体的防火措施。如是多日工作,每次收工时都应全面检查清除火种、易燃物。对使用竹、木较多,面积较大的脚手架,在中断工作期间(包括夜间),应专设防火值班人员,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以便及时发现并扑灭火情。

搭设的竹、木脚手架,在作业完工后,应立即拆除并运出生产现场。对焊接和机动

车辆用油的防火防爆措施,部颁安全工作规程热力机械部分和部颁消防规程都已有明确规定,本书不再重复。

篇2:插销引起火灾原因预防措施

插销是插头和插座的总称。

插销引起火灾的原因是:

(1)易燃物品压住插座或粉尘落入插座孔,造成短路而发热烧。

(2)在有爆炸混合物的场所,插入或拔出插头时产生火花造成爆炸起火。

(3)用导线的裸线头代替插头插入插座,往往造成短路或产生强烈的火花而引起火灾。

(4)插销严重过负荷。

对插座一般应采取以下防火措施:

(1)插座的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应与实际使用情况相适应,不可盲目增加负荷,以免因过载而烧坏胶木,造成短路引起火灾。

(2)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应使用防爆插座,或者将插座装在爆炸危险场所范围以外。

(3)插座应装在清洁、干燥的地点,防止受潮和腐蚀造成胶木击穿。

(4)灯头插座容易发生事故,也易过负荷,生产车间应禁止使用。

(5)应防止可燃粉尘落入插座,在插座附近不得堆放燃物品;对库房内使用的插座应采取用铁皮盖好等防护措施。

(6)插头、插座损坏后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篇3:电动机的火灾危险点防范措施

电动机是常用的动力机械,在机电系统安全运行中起主要作用。为防止电机发生重大爆炸和火灾事故,可针对起火原因,采取防火措施。

一、电机起火的主要原因

由于各种故障,会使运行中的电机绕组发生过电流过热,烧焦绝缘材料后起火。造成电机过热和崩烧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三相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电机过热。当电压过高时,电机的绕组电流就增大,使绕组温升超过容许值而绝缘损坏后就起火;如电压过低,是使电机的转速和定子绕组的阻抗都下降而电流增大,因过热烧烤焦绝缘材料后而起火。

2.三相电压不(平衡)对称,一般是电网原因或是电机故障引起。若加在电机上的三相电压不对称,则运行中的电机多种损耗就增大,会引起电机的额外发热。一般要求三相电压之间的差数不超过5%,在这样的条件下,电机还能在额定功率下维持长期运行。

3.缺相运行大多是电机的三相电源中有一相断路或绕组中有一相断路。如缺相情况发生在电机运行中,虽尚能继续运转,但电机转速下降、其他两相中电流将比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增加1.7-1.8倍,容易烧毁绕组,故不许电机长时间的缺相运行。

4.小马拉大车是一种机械过载运行,这容易使电机因长期过电流过热而烤焦绝缘材料,甚至引起火灾

5.绕组接线有错误。一般是外部接线错误,或在检修时绕组的某极相组有一只或几只线圈嵌反或极相组接错,都会使电机振动、有异常声响和转速过低、三相电流严重不平衡及绕组过热而崩烧。

6.转子绕组端部故障。如电机的转子部分有局部脱焊、电刷的牌号与尺寸不符、电刷的牌号和尺寸不符、电刷压力不足或过大、电刷与绕组接触不良、长时间运行并进入异物等,都会引起有关部分的局部过热或使滑环与电刷之间冒出火花。

7.定子或转子绕组发生各种短路。如电机绕组发生相间短路,短路点附近的绝缘被烧焦,因过电流而过热,引发绕组燃烧。如定子绕组的线圈绝缘损坏,导体相互接触后,便形成匝间短路,因匝间短路的线圈中,将流过很大的环流(是正常电流的2-10倍),使线圈严重发热、三相电流不平衡、电机的转矩降低、产生杂声等。

8.绝缘电阻过低会使运行中电机的绕组绝缘易受损坏和击穿,引发各种短路而崩烧。

二、防止电机火灾的主要措施

1.三相电压是否过高或过低,可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检测母线电压和电机端电压来判断。如电网原因,可向供电部门反映,要求调整或利用变压器的调节开关进行调节;如是支路压降过大,应更换导线面积和缩短电机与母线间的距离;如电机的运行长期在340V左右,可换上功率比传动机械设备大20%的电机,但大批量更换电机不是很经济和现实,最好是在电网上加置电容器补偿。另外,当电压过低时,还可用交流接触器、三相式热继电器等组合装置来保护电机;当电压过高时,只要将三相式热继电器调节到较高的数值即可。

2.三相电压是否对称,可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和钳形表分别检测三相母线的电压和电流值来判断。如发现严重不平衡时,可确定是三相母线上过多的装有单相大功率电热器和交流电焊机等。为改变这种不正常情况,可重新调整和合理分配三相母线上的装接容量。用同样的方法检测每台电机上端电压和负载电流是否平衡,如发现严重不平衡时,先停电检查定子绕组相间或匝间是否短路,定子绕组是否接地,待找出故障点并修复后,才可通电试车。为保护电机的安全运行,可在三相馈线中采用自动开关(断路器)、三相式热继电器和交流接触器等组合装置。

3.为防止电机缺相运转而起火,可采取如下措施:(1)在三相式热继电器的输出端装接三只小功率指示灯,可判断运行中电机是电源一相断电还定子绕组一相断路。如电源一相断电,该相的指示灯应不亮或变暗,应先停电检查三相馈线中有无导线断裂、熔丝烧断、交流接触器或断路器主触头接触不良和各个接头松脱等,待找出故障点并修复后,才可通电试车;如指示灯都亮着,可用钳形表检查三相电流就能判断电机的定子绕组是否缺相运行,当确定有一相断路时,应立即停电并拆开电机绕组的接线端部,找出故障点后并重新连接焊牢,包上绝缘在涂上绝缘漆后,才可装好试用。(2)当容量为1.7-20千瓦电机采用Y形接法时,可在Y形的中性点与接地(零)之间接上约10-40V低压继电器,并将该继电器的常闭触头串入交流接触器线圈回路中,如电源或定子绕组有一相断路时,即能自动切断电机电源。

4.当发现小马拉大车时,应采取如下防火措施和保护方式:(1)有铭牌标明的机械,可按铭牌上功率选配电机;如无铭牌标明,先设法减轻机械负载,使电机的负载电流不大于额定电流。(2)如无法减轻机械负载,只能选择较大容量的电机予以适应,但应使该电机的负载电流不大于额定电流。(3)可在电机馈线中配装三相式热继电器、交流接触器和自动开关(断路器)等组合装置,作为电机的过载保护。

5.为防止绕组接线有错误,在修理或改制电机时应注意:(1)不要把部分绕组的线圈接反,或不要将三相中一相绕组的始末端接反,或不要把绕组的匝数绕得太少了。(2)如铭牌标明380V/220V、Y/△联接电机,当电源电压为380V时绝不能接成△形;当电源电压为220V时,一般都应接成△形,但有时也可按需要接成Y形;如铭牌标明660V/380V电机,用于线电压为380V的系统中时,一般应接成△形。(3)在定子绕组接线时,不要把△形错接成Y形而造成电机崩烧。(4)采用Y-△起动的电机,在接线时,千万不要把6根引出线的编号搞错和接错。(5)如要检查绕组的接线是否正确,可用一块圆形硅钢片,中间钻孔并套在铜条上作为转子,将硅钢片沿定子内圆表面中心放置,当定子绕组通入三相30-50%额定电压时,无论是极或相或组或一个线圈接线有错,硅钢片均不旋转;如绕组的极或相或组或一个线圈接线正确,硅钢片均应旋转。

6.针对转子绕组端部故障,可用校验灯或万用表等检查绕组一相断路或脱焊等。(1)如电刷与滑环接触不良,可调整电刷压力和改善电刷与滑环接触面积;(2)如发现断线或局部脱焊,应重新连接焊牢,包上绝缘和涂上绝缘漆后,即可试用;(3)如发现电刷与滑环间火花过大,可能是电刷牌号与尺寸不符,更换合适的电刷;(4)如电刷压力不足或过大,可调整电刷压力;(5)如电刷在刷握内轧住,可磨小电刷;(6)如滑环表面有污垢杂物,可用0号砂布磨光,并用干净的棉纱擦净;(7)滑环不圆或痕迹深重,可用0号砂布打磨或将滑环车一刀。

7.为防定(转)子绕组发生各种短路故障,可用如下保护措施:(1)在电机馈线中装设合适的DZ5或DZ10型自动开关(断路器)作为短路保护。(2)经常用钳形表检查电机的负载电流,发现三相电流严重不平衡并且大于额定电流,则可确定绕组有短路故障,应停车检查。如绕组相间短路,可能是绕组匝间或端部相间的绝缘未垫好,绕组引出线套管或线圈组间的接线套管未套好,绕组绝缘受潮或老化,绕组受到机械损伤,电源电压过高,电机过热等原因,可用摇表等寻找故障点;如绕组匝间短路,可能是绕组受潮或绝缘老化,电源电压太高,线圈端碰伤,绕制线圈时将绝缘擦破,线圈受振动而磨损,线圈组间的接线套管未套好等原因,可用短路侦察器查找绕组短路点;如绕组中极相组短路,可在绕组两端通入3-6V直流电,用指针法查找短路处;用电桥测量每相或部分绕组电阻,如电阻较小的一相或一个线圈为短路相或短路线圈。判断绕组是否接地,可用摇表等进行检测,当判定有接地故障时,应按直接观察法、检验灯法、淘汰法等找出接地点。(3)按短路故障出现的部位和故障严重程度,可作如下处理:如短路点在绕组端部,损伤又不严重,一般将绝缘进行加强处理;如端部短路损伤严重或短路发生在槽内,应更换绕组。

8.绝缘电阻是否过低,可用摇表检测判断。要求电机绝缘电阻应大于0.5兆欧。绝缘电阻过低原因,一般是受潮、积尘、漏油、过载、散热不良、机械损伤、化学腐蚀造成绝缘老化、损伤等,针对这些采取烘干、清扫、消漏、减轻负载、避免损伤或腐蚀或更换等措施。如仍偏低,应用试验法找出故障点并进行修理。

三、还应注意事项

1.要采用与其生产环境特征和防火性能相适应的防护型电机。

2.防止机械过载和故障,注意及时调整和采取防火措施。

3.在安装电机及其保护装置和起动器时,要安装在固定可靠的非燃烧材料基座或非燃烧建构件上;并与可燃物应保持一定距离,周围不准堆放杂物。

4.电机过热而电流未升高的起火原因一般是环境温度过高(超过40摄氏度),通风、冷却系统故障,缺少维护保养,无防护装置等引起的。要针对这些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火灾。

5.为降低起动电流、不影响供电变压器瞬间激增受损坏、不使线路电压降低而影响其他设备用电及电机过热而引起崩烧,要求重载起动(功率大于10千瓦)或空载起动(功率大于14千瓦),都应加装降压起动器。

6.为防止起动过于频繁或负荷性大或阻力矩大而使起动周期延长,使电机因过电流和过热而发生崩烧,应采用滑环式电机或双鼠笼式电机。

篇4:电动机引发火灾原因及预防措施

1.电动机引发火灾的原因

1.1过载

1.1.1由于机械荷载过重或电网的电压过低,使电动机的出力降低,转速减小,电流增大。

1.1.2电动机轴承缺润滑油或太脏,轴承损坏不易转动而卡住转子。

1.1.3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被杂物卡住转不动或皮带过紧,使电流增大,线圈过热导致火灾。

1.2缺相

三相电动机在运转过程中,电源回路有一相断线时,电动机转速降低,其余两相电流将升高到正常工作电流的倍,引起线圈温度升高或绝缘损坏,造成火灾。

1.3短路

电动机的定子线圈发生单相匝间短路、单相接地短路或相间短路,都会使线圈局部过热,绝缘损坏。在绝缘破损处,还可能由于对外壳放电而形成电弧和火花,引起绝缘层起火。

1.4接触不良

在电动机的接线端处,由于安装不当或接线松动,接触电阻过大,产生高温或火花,引起绝缘或附近可燃物燃烧。

1.5散热不良

电动机的维修保养不到位,通风槽被粉尘或纤维物堵塞,以及风叶损坏,不能起到散热作用,使线圈过热,引发火灾。

另外,电动机质量差,安装场所通风不良等,也同样会引发火灾事故。

2.电动机引发火灾的预防措施

2.1安装电动机要符合防火安全要求。在潮湿、多灰尘的场所,应选用封闭型电动机。在比较干燥、清洁的场所,可选用防护型电动机,在易燃、易爆场所,应采用防爆型电动机。

2.2电动机应安装在非可燃性材料的基座上;电动机不允许安装在可燃结构内;电动机与可燃物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周围不得堆放杂物。

2.3每台电动机必须安装独立的操作开关和适当的热继电器作为过负荷保护,电动机电源回路选用的熔丝应适当,过小容易熔断而缺相,过大不能很好地起到保护作用;对容量较大的电动机,在三相电源线上宜安装指示灯,当发生一相断电时,便于立即发现,防止缺相运行。

2.4电动机要经常检查保养,及时清扫保持清洁;润滑系统要保持良好状态;散热用风叶要完好;碳刷要完整。

篇5:防止配电线路发生火灾措施

为了防止配电线路发生火灾,应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类型的导线,使所选导线适合使用环境,绝缘符合线路电压的要求。

(2)经常检查绝缘层是否损坏,定期测试绝缘电阻。

(3)按规程要求敷设线路,使各种间距都符合规程的规定,并保护导线不受机械损伤。

(4)按规定在线路上装设断路器或熔断器,以防止线路短路。

(5)严格禁止乱拉导线或擅自接入过多、过大的负荷;严禁利用铜丝或铁丝等代替熔断器的熔体。

(6)导线之间或导线与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经常对运行中的线路进行巡视检查,在易出现地大接触电阻的部位涂变色漆或粘贴示温蜡片,以便及时发现热现象。

(7)带电安装和修理设备时,应采取安全措施,以防火花和电弧引起火灾。

(8)熔断器或断路器应装在非燃烧材料的基座上,其箱壳也应使用非燃烧材料制作。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