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设施标志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交通安全设施标志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8

0引言

交通标志为交通参与者提供明确、直观、易懂的交通信息,从而保障众多出行者行车、走路的安全和顺畅,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和功能。实践证明,合理设置的交通标志,可以提高道路和能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防止交通阻塞、节省能源、降低公害、美化道路沿线和周边的环境。

1交通标志、标牌的作用与设置特点

公路标志在现代道路交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交通标志设置的原则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一般情况下标志均设置在公路的右侧,驾驶员正急于寻找的位置。对于象超车道、行车道、紧急停车带这类车道划分和道路指示标志,设置在路侧确有困难时,通常采用门架式支撑,将标志板安装在公路上方,为了便于驾驶员判读,确保交通安全,在高速公路终点附近,还将一些禁令或警告标志设置在中央分隔带内。

1.2交通标志的设置位置均保证标志与标志之间互不影响,而且没有其它结构物阻挡视线。

1.3互通式立交及服务区附近的标志设置,以交通车辆接近交叉口或分流、合流处不会影响驾驶员视线为原则。

1.4标志设置能保证驾驶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以便作出安全运行所必须的判断。因此,为了使标志内容起到应有的作用,标志的设置应有一段提前量。这里,还需要明确一点,即板面尺寸越大,标志内容越简单,这个距离提前量可以越小。

1.5路侧标志保证与路肩外缘有25cm的净距,标志板下边缘与紧急停车带外侧路面间有2m的净空。在公路上方设置的标志,保证板下边缘与路面间的净距>5m。

1.6标志板正面面向来车方向,与公路走向基本成直角布置,板面稍向内倾斜。关于路侧标志的倾斜问题,目前尚有不同意见。有些国家的规范认为,只有当标志板与路肩边缘相距9m以上时才向内倾斜,当标志板与路肩外缘相距不足9m时,为防止反光造成的目眩现象,反而将它向外倾斜3°。

2交通标志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交通标志的施工工序为:基础定位放样→基坑开挖→基础混凝土浇注→标志立柱安装→标志板安装。

2.1基础定位放样

交通标志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提前量,要能够保证驾驶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来作出正确安全的判断。驾驶员从看到标志到按照标志所提供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操作,通常经过感知、判断、操作几个信息处理的阶段。标志的内容不同,所需信息处理的时间也有所差异,完成这个过程一般需要3至10s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车辆已向前运行了一段距离。因此,为了保证标志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标志应提前一段设置,特别是对于警告标志,距离危险点的距离应根据计算行车速度确定,不可少于安全停车视距。

在施工前,应根据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依据设计图纸、现场交底的控制桩点以及实际地形、地物情况进行标志位置的施工放样,使用经纬仪、钢尺或者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准确确定交通标志基础的平面位置,以及交通标志立柱中心的平面位置。若道路沿线的设施构造物、高压线等对标志板面造成遮挡,影响标志的认读,应调整标志的位置,并注意控制基础标高。测量人员在放线定位完毕后,在基坑开挖前通知监理工程师以便查看或检测标志位置。

2.2基坑开挖

基坑位置、基坑几何尺寸、深度应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基坑挖到图纸规定的深度和大小,如有扰动的开挖面,加大开挖量,达到设计规定要求。基底应整平夯实,同时要控制好标高。双柱基础不能同时施工。开挖的基坑要防止雨水进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2.3基础混凝土浇注

标志基础根据设计的规定进行就地浇注,其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2.3.1要按照施工配合比拌和混凝土。

2.3.2每个底座顶部的地面外露部分要按图纸要求立模,要符合施工技术规范。

2.3.3基础钢筋排列的形状及各部件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钢筋纵横交叉处应采用规定直径的铁丝绑扎牢固,不滑动,不遗漏。

2.3.4底座法兰盘的安放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底座法兰盘应与基础对中,其顶面应与混凝土基础顶面平齐,预埋地脚螺栓应与底座法兰盘垂直绑扎,外露长度控制在10~20cm,并妥善保护。

2.3.5混凝土应紧靠未松动的开挖面浇注,浇注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注在基坑开挖后24h内完成。

2.3.6浇注混凝土时必须进行振捣,无论采用人工或机械振捣都应按层依次进行,捣固应密实均匀,不得出现跑模、漏浆等现象。振捣时要保证底座法兰盘和地脚螺栓的正确位置。

2.3.7底座顶面抹平,所有基础外露边缘要修抹整齐、混凝土颜色一致。混凝土表面外观必须平整、光洁,不允许出现蜂窝、麻面。

2.3.8浇注完结后应避免被阳光直晒,要按规定养生混凝土。

2.3.9为保证双柱式标志安装角度符合要求,对双柱式标志基础施工时,应重点控制两个基础之间的中心线,特别是两个基础高度不一致时。

2.3.10为保证门架标志横梁的正常安装,对门架式标志基础施工时,应重点控制基础之间的间距和中心轴线。要根据门架横梁的实际规格尺寸数据确定基础间距,从而控制标志基础的间距偏差和中心轴线偏差在较小范围内。

2.4立柱安装

标志立柱要按技术规范和图纸的规定制作和安装。

2.4.1立柱安装时必须配有吊车,标志立柱应尽量保证垂直,且不允许向车行道一侧倾斜。因此,安装的同时要检查立柱的竖直度,用垂线和直尺(精度0.5mm)测量,用垂线对照立柱的竖直方向,固定垂线,量取立柱偏离垂线的距离及其对应的立柱长,每处测量三次,并计算竖直度后取平均值,要求竖直度符合规范要求。竖直度的检验也可用经纬仪测量。若竖直度不满足要求,要不断调整标志杆竖直度。

2.4.2双柱式标志或门架式标志的两根立柱均应垂直并互相平行,其顶端在同一高度上,连接件应对称布设。

2.4.3立柱安装时要考虑到标志板下缘至路面净空高度及标志板内缘距路边缘距离的要求。

2.4.4安装时,要注意保护立柱,不得有划痕、檫伤等损伤。

2.5标志板安装

2.5.1标志板的净空要求

严格控制单柱标志的标志板内缘到土路肩边缘的距离、悬臂和门架标志的标志板下缘至路面净空高度。标志板安装紧固方法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标志板安装完毕,须对标志板进行清扫,且不得损坏标志版面。标志板安装完毕后,检查其外观、视认性、颜色、镜面眩光是否符合施工图设计。标志板的净空要求包括标志板下缘至路面的净空高度及标志板内缘距路边缘的距离,施工时要严格控制这些距离。这些距离由规范及设计图规定,在测量时应事先确定边线的正确位置。

2.5.2标志板的安装角度

标志板的正面应面向来车方向,并应尽量减少对驾驶员的眩光,与公路走向成直角或一定角度布置,板面稍向内倾斜,具体规定为:

①路侧安装时,标志板面的法线应与公路中心线平行或成一定角度,指路标志和警告标志为0~10°,禁令标志和指示标志为0~45°。②采用悬臂式、门架式或附着式支撑结构时,标志的安装角度应与公路中心线垂直,并与道路垂直线成0°~10°俯角。③在曲线路段,应根据交通流的行进方向来确定标志的安装角度。标志板安装后,若安装角度不满足要求,应调整标志板安装角度。

结语:交通标志是交通安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标志的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整体工程质量和现代运输对道路美学的要求。施工中对交通标志的质量加以控制是完善交通标志的重要手段。因此,从施工的角度来分析交通标志质量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2:水运交通安全技术措施

1.船舶航行定位与避碰

船舶导航与定位。为了保证船舶航行安全,首先要确定船舶的航向与位置。实际航向有3种。首先是罗经航向,它是由罗经直接指示的船首方向。罗经航向经过罗经误差修正后得到正确的船首方向,称为真航向。由于风、流的影响,船舶运动的速度是船舶在静水中运动的速度与风流引起的速度的合速度,该合速度的方向是船舶重心轨迹的方向,称为航迹向。测定船首方向的主要仪器罗经包括磁罗经、陀螺罗经。定位方法按照参照目标可分为岸基定位与星基定位。岸基定位是利用岸上目标定位,如灯标,山头以及导航系统中的信号发射台等都是岸基目标。星基定位是以星体为参照物测定船舶位置的方法。卫星导航系统是以人造地球卫星为参照目标的位置测定系统。

船舶操纵与避碰。控制船舶运动的设备是推进器(车)与舵。根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避碰是指航行中各类水上运输工具相互间的避让。一般是通过航行值班人员的嘹望与仪器观测来判断是否有碰撞危险,然后用舵与车来避免本船与他船的碰撞,但至今尚没有一套实用的闭环的自动避碰系统。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雷达自动标绘仪(ARPA),是根据雷达的目标回波经过量化、滤波和跟踪处理后得出的目标运动轨迹,在雷达荧光屏显示目标的相对运动矢量或目标的预示危险区(PAD),向驾驶人员提供避碰信息,然后由驾驶人员采取避碰措施。但由于噪声干扰等引起的目标回波误差,本船航向误差,使滤波跟踪后得到的目标轨迹有误差,还会引起跟踪目标丢失或误跟踪。目标船的运动不是本船所能控制的,它有相当的随机性。由于这些原因,使得带ARPA的雷达也只能向驾驶人员提供避碰信息,而不能进行自动避碰。

2.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随着世界外贸海运量的迅速增加,大量船舶频繁活动于港口和海上交通要道,加之船舶向大型化、高速化发展,使港口航道拥挤不堪,导致这些水域的海损事故率逐年增加。国际海事组织对此制订了相应的对策,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是其中之一。VTS的功能包括搜集数据、数据评估、信息服务、助航服务、交通组织服务与支持联合行动。VTS由VTS机构、使用VTS的船舶与通信三部分组成。VTS的设备配置随VTS系统的等级不同而变化,一个完整的VTS系统应配置雷达监测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等主要设备。VIS对船舶实行服务与监管。

3.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

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是一个符合《1979年海上国际搜救公约》规定的全球性通信网络。它应能满足遇险船的可靠报警,对遇险船的识别、定位,救助单位之间的协调通信,救助现场的通信,可靠、及时的预防措施以及日常通信等各项要求。这套系统具有船对岸报警、船对船报警、岸对船报警等报警功能;通信上包括搜救协调中心通过岸台或岸台与遇险船舶、参与救助的船舶、飞机及其他搜救单位之间的双向通信;寻位作用可使遇险船舶或救生艇通过应急示位标或其他设备发出一种无线电信号,便于救助船舶和飞机寻找;还可播发海上安全信息

4.特种货物与危险货物运输管理

对重大件货物的装运管理。重大件货物是指质量、体积过大或尺寸超长的货物。按我国规定,远洋运输中,凡单件质量超过5t或长度超过9m的货物;在沿海运输中,单件质量超过3t或长度超过12m的货物,均属重大件货物。按国际标准规定,凡单件质量超过40t,或长度超过12m,或高度、宽度超过3m的超高或超宽货物,如车辆、大型成套设备、集装箱、快艇等均属重大件货物。由于重大件货物的尺寸与质量过大,在装运过程中,对稳性计算、局部强度计算与加固绑扎有特殊要求。

危险货物运输与管理。危险货物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感染与放射等特性的物质,在运输、装卸和存储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毁损或环境污染等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我国交通部根据《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制定并颁布了《水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对危险货物的包装、运输安全、附带正确耐久的标志、合理配载与隔离等问题都做出了规定。

5.港口安全生产管理

由于港口生产活动是多工种、多环节的联合作业,它的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和比例性,以及生产的复杂性,潜在着比其他行业更大的危险性和不安全因素。港口一旦出了事故就会造成人员伤亡、货物损坏、设备受损等,货物装卸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影响社会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生产必须安全。

港口的安全生产包括创造正常的劳动条件,做好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的危害,防止粉尘的危害,防止噪声,合理的采光照明,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正常的工作秩序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加强对人、物因素的管理,作好事前控制,防止事故发生。

篇3:道路交通安全技术措施

道路交通安全技术包括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道路交通安全救援技术3大类。

1.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

通过设计来从源头上减少事故发生,是保障交通安全的最佳手段。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包括道路线形设计、路面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

道路线形设计要考虑线形与地区的土地利用相协调,同时要使道路线形连续、协调,并能满足施工、维修管理、经济、交通等各方面的要求。

为保证安全,路面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平整度和粗糙程度。路面的平整度直接影响到行车平稳性、舒适性、轮胎磨损程度等;为防止产生汽车滑水现象,路面还需保持一定的粗糙度。

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应以《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交通部行业标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施工技术规范》(JTJ074—1994)为依据,设置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系统。其中路侧安全护栏能防止失控车辆冲出路外,碰撞路边障碍物或其他设施,它的设置主要以路侧事故严重度为依据,间断布设,具体布设地点为:路堤填土高度大于3m的路段;路侧有河流、池塘等危险路段;互通立交进出口三角地带及小半径匝道外侧;路侧有需要提供保护的结构物(桥墩、大型标志柱、紧急电话等);路侧护栏最小设置长度为70m。

2.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

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分两大类,一类是基于事故避免的监控与检测技术,一类是基于维护和维修的检修与诊断技术。

基于事故避免的监控与检测技术主要有:

驾驶警报系统。由于驾驶员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车辆发生事故的情况非常常见。为解决这一问题,可用监视转向盘输入和车辆位置的办法检查驾驶员状态,并通过“刺激”方法给予驾驶员警告,以便及时纠正驾驶员状态,减少事故发生。

视觉增强系统。为使风窗玻璃在雨天保持良好清洁的视野,需采用降水防护薄膜等措施;为解决盲区视野问题,需在现有灯光系统上增加额外措施。

汽车行驶记录仪。汽车行驶记录仪是安装在汽车上,记录、存储、显示、打印车辆运行速度、时间、里程以及有关车辆运行安全的其他状态信息的数字式电子记录装置。这些记录的信息在遏止疲劳驾驶、车辆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保障车辆行驶安全,提高营运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将为事故分析鉴定提供原始数据。

车辆导行系统。汽车导行系统是一种以GPS为基础的技术扩展。导行系统可根据驾驶员的目的地、交通密集程度及其他环境因素,通过信号站和卫星信号选择最佳交通路线,从而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节约旅行时间,有益交通安全。

速度控制系统。为使行驶在同一条路线上的车辆始终保持一定距离,车辆应装有速度控制装置。该装置可调节车速,使跟随车辆始终与前面车辆保持正确的距离,以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并避免事故发生。

基于维护和维修的检测与诊断技术主要有:

汽车检测。汽车检测是对汽车技术状况和工作能力进行检查,目的是判别汽车技术状况是否处于规定水平,是否达到合格指标。检测内容包括:侧滑检验、制动检验、车速表检验、前照灯检验、噪声检验、CO检验、烟度检验等。

道路的养护。定期检查道路的负载能力、路面粗糙度、平整度等,对路基、路面应实行定期养护,以保持道路的安全要求。经常清扫路面,保持路面整洁;降雪或路面结冰时,撒盐或加防滑链;路基损坏、路面坍塌凹陷,应及时修复。

安全设施的维护与管理。道路安全设施应定期保养,及时修理和更换损坏部分。设施不全或没有设施的公路,应根据公路性质、技术等级和使用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增设。如对护栏、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隔离栅、防眩设施和视线诱导设施的维护与管理。除日常巡回检查外,还应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损坏松动的应予及时修复或更换。

3.道路交通事故救援技术

道路交通事故救援包括事故调查和救护救援两部分。

交通事故调查包括事故的分类与等级划分、事故调查的目的、事故调查的方法、事故调查的内容四个部分。

事故的救护救援包括事故救援的组织、事故救援的设备、事故救援的程序等要素。

篇4:通风设施工岗位责任制

  通风设施工岗位责任制

  一、通风设施工对各种通风设施的施工质量数量负责。

  二、在装运砌筑材料时,必须由专人负责,在装运材料时必须确保矿车的安全运行,不准用输送机运送材料。

  三、井下装用各种材料时要观前照后,材料要堆放整齐,决不能影响通风和行人。

  四、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地点、项目和环境了解清楚,掌握安全技术和施工要求,做到安全施工。

  五、砌筑各种设施时,必须按规定的质量标准化要求设施。

  六、在有水沟的巷道中砌墙时要确保水流畅通,又不能漏风。

  七、砌筑双墙密闭时,中间必须用黄土充填捣实,且应随砌随填。

  八、掏槽只能用钳子手镐不准采用放炮方法。

  九、在有钢带、道轨、水管穿过时必须切断,确保密闭不漏风,设施完毕后,应设置栅栏、警标、说明牌板。

  十、砌筑风门时要先稳下门坎,要高于道轨要求门框与门坎互成直角,上下门坎应互相平行。

  十一、根据风压大小,门框必须向顺风流方向斜倾一 13定角度,然后固定。

  十二、若需电缆通过门墙垛时必须预留孔口孔位。

  十三、风门要保证不坠,不歪,开关自如灵敏可靠。

  十四、风门确保严密不漏风,要设置联锁装置,保证一架风门打口时另一架风门必须关闭,使人车能正常通行,风流阻断。

  十五、调节风窗和调节风门的修砌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确保充足的调节插板,保证能按要求调节风量通过。

  十六、砌筑测风站时地点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十七、进出风侧巷壁应平滑,抹面长度不少于4米。

  十八、测风站施工完毕后,必须设立测风牌板,刷白涂红边。

  十九、砌筑风桥时,确保风桥不漏风,风桥两端坡度不能大于30度,应呈流线型,保证两巷道不小于原巷的4/5。

  二十、风桥中不准设风门上下巷道联通的绕道需设风门时应按规程规定进行。

  二十一、所有通风设施完毕后,必须认真清理现场,确保前后5米内无淤泥积水,杂物堆放,支护完好。

篇5:设施设备维护保养方案

  设施设备维护保养方案

  一、目的

  本方案旨在确保小区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业主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二、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小区内所有公共设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梯、消防设施、给排水系统、公共照明、安防系统、健身设施、园林绿化等。

  三、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原则

  1. 定期检查原则: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及早处理,避免故障扩大。

  2. 预防为主原则:采取预防性维护措施,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的可能性,降低维修成本。

  3. 正确使用原则:对设施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和使用,减少误操作造成的设备损坏。

  4. 专业维修原则:由专业人员进行设施设备的维修工作,确保维修质量和安全性。

  四、设施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1. 电梯维护保养

  (1) 日常检查:电梯维修人员每日对电梯进行例行检查,确保安全装置有效、运行正常。

  (2) 月度保养:每月对电梯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润滑、调整、清洗等,并记录保养情况。

  (3) 年度检修:每年对电梯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包括检查安全装置、更换磨损零部件、调整设备等。

  (4) 应急处理:遇到电梯故障,维修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排除故障。

  2.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

  (1) 日常检查:消防设施维修人员每日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确保设施完好、消防通道畅通。

  (2) 月度保养:每月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检测报警系统、检查消防泵、清洗消防水池等,并记录保养情况。

  (3) 年度检修:每年对消防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包括检测报警系统、检查消防泵、清洗消防水池等,并记录检修情况。

  (4) 应急处理:遇到消防设施故障,维修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排除故障。

  3. 给排水系统维护保养

  (1) 日常检查:给排水系统维修人员每日对给排水系统进行检查,确保设施完好、运行正常。

  (2) 月度保养:每月对给排水系统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检查水泵、清洗水池、调整设备等,并记录保养情况。

  (3) 年度检修:每年对给排水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包括检查水泵、清洗水池、调整设备等,并记录检修情况。

  (4) 应急处理:遇到给排水系统故障,维修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排除故障。

  4. 公共照明维护保养

  (1) 日常检查:公共照明维修人员每日对公共照明设施进行检查,确保设施完好、运行正常。

  (2) 月度保养:每月对公共照明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更换损坏的灯泡、清洗灯具、调整设备等,并记录保养情况。

  (3) 年度检修:每年对公共照明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包括更换损坏的灯泡、清洗灯具、调整设备等,并记录检修情况。

  (4) 应急处理:遇到公共照明故障,维修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排除故障。

  5. 安防系统维护保养

  (1) 日常检查:安防系统维修人员每日对安防系统进行检查,确保设施完好、运行正常。

  (2) 月度保养:每月对安防系统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检查摄像头、调整设备等,并记录保养情况。

  (3) 年度检修:每年对安防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包括检查摄像头、调整设备等,并记录检修情况。

  (4) 应急处理:遇到安防系统故障,维修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排除故障。

  6. 健身设施维护保养

  (1) 日常检查:健身设施维修人员每日对健身设施进行检查,确保设施完好、运行正常。

  (2) 月度保养:每月对健身设施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润滑、调整、清洗等,并记录保养情况。

  (3) 年度检修:每年对健身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包括检查安全装置、更换磨损零部件、调整设备等。

  (4) 应急处理:遇到健身设施故障,维修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排除故障。

  7. 园林绿化维护保养

  (1) 日常检查:园林绿化维修人员每日对园林绿化进行检查,确保绿植生长良好、景观完好。

  (2) 月度保养:每月对园林绿化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并记录保养情况。

  (3) 年度检修:每年对园林绿化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包括更换枯死绿植、补种空缺、调整景观等,并记录检修情况。

  (4) 应急处理:遇到园林绿化故障,如绿植枯萎、景观损坏等,维修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排除故障。

  五、设施设备维护保养责任

  1. 物业公司应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对小区内的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

  2. 物业公司应设立专门的设施设备维修班组,配备专业维修人员,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物业公司应建立设施设备维护保养档案,如实记录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情况。

  4. 业主应正确使用小区内的设施设备,发现故障或损坏及时向物业公司报修。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