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预防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工伤预防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8

对工伤的预防措施可分为工程技术措施、教育措施和管理措施。

1.工程技术措施工程技术措施是指对设备、设施、工艺、操作等,从安全角度考虑计划、

设计、检查和保养的措施。对新设备、新装置从设计阶段开始,充分考虑安

全问题。有时虽然有完整的设计方案,但任制造、加工过程中,可能因材料缺陷或加工技术差,使新设备、新装置处于不安全状态。若设备开始时能满足安全要求,但使用以后,因磨损、疲劳或腐蚀等因素的影响,设备也会转变为不安全状态。因此必须根据生产的发展和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改进或采取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

2.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是指通过不同形式和途径的安全教育,使职工掌握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方法,使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安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安全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会应用安全知识。

(1)教育的内容。安全教育分两个大方面,一个是思想教育,另一个是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思想教育是安全生产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是使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对促进四化建设的作用,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自觉地去组织和落实安全措施。

法制教育和劳动纪律教育都属于思想教育。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法制观念,安全生产就有了保证。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教育是为了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政策水平,正确理解党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认真地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

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包括生产技术和安全技术知识以及专业性的安全技术知识。根据这些技术知识,结合先进经验,可以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以及企业的各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艺规程等。

安全技术知识是生产技术知识的组成部分,对职工特别是对青年工人进行教育时,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生产技术教育包括企业的基本生产概况、生产工艺流程、操作方法、设备性能以及产品的结构、质量和规格。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规律性、可预防性、安全防护基本知识和尘毒防治的综合措施,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发生事故时的紧急救护及自救措施等等。而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是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的专门教育。

(2)教育的形式。安全教育的形式很多,但主要是三级教育。即对新人厂人员的厂级教育、车间教育和岗位(工段、班组)教育,它是厂矿安全生产教育制度的基本形式。

①厂级教育。对新人厂的职工(工人、干部)或调动工作的工人以及到厂临时工、合同工、培训和实习人员等,在分配到车间和工作地点以前,由厂劳资部门组织、安全部门进行的初步安全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令和规定;本厂安全生产的一般状况;企业内部特殊危险部位的介绍;一般的机械电气安全知识;人厂安全须知和预防事故的基本知识。可采用报告、座谈、展览、挂图、幻灯及电影录像等形式。

②车间教育。车间教育是对新职工或调动工作的工人分配到车间时进行

的第二级安全教育。由车间主管安全生产的主任负责,车间安全员进行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本车间的生产概况;安全生产情况;本车间的劳动纪律和生产规则;安全注意事项;车间的危险部位;危险机电设施;尘毒作业情况以及必须遵守的安全生产规程等。教育的方法一般由车间安全员负责进行实地参观、直观教育、介绍事故教训等。

③岗位教育。新工人到岗位开始工作之前,由工段长、班组长进行第三级安全教育。主要介绍工段、班组安全生产概况;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岗位工种的工作性质;机具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工作地点的环境卫生及尘毒源、危险机件、危险物的控制方法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发生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和安全撤退路线。教育方法一般是以老带新,订立师徒合同、包教合同,规定一个具体期限,熟悉和掌握上述教育内容,把安全知识与生产操作方法结合起来,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正式分配到岗位独立操作。凡是未经三级教育,或经考核未合格的人员,禁止独立操作。把安全知识考核与晋级考核相结合,可收到较好效果。

3.管理措施管理措施是指由国家机关、企业单位组织制定有关安全规程、规范和安全标准,求其共同遵守。管理措施应包括贯彻实施有关法令、标准、规范,制订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安全检查,实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以及各种安全认证制度,如挂牌操作、动火监督等多方面的内容。

由于工伤事故的频频发生,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工伤事故的诱发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伤的发生除了有很多“不可抗拒的”“难以预测的”情形外,还有大量的工伤事故是属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造成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

第一,“温度环境论”。这种理论认为,当工作环境处在最佳工作温度18~21摄氏度时,工伤死亡发生率最低,除此范围,无论过热、过冷,工伤事故都会上升。气温超过24摄氏度时,平均发生工伤数较18~21摄氏度时增加23%;在13摄氏度以下时,较18~21摄氏度时增加32~35%。

为何气温变化与工伤事故频率有关呢人在活动中都会产生热量,从事体力劳动时,产生的热量更多,当环境温度在18~21摄氏度,这种热量能适当地往外散发,人就会感到较舒适。随着环境温度升高,人体散热渐趋困难。当气温在25摄氏度以上时,人体状况开始恶化,接着挥汗如雨,体力下降,心血管和消化系统发生变化。气温持续上升,汗液蒸发散热减慢,体温得不到正常调节,人就会变得心烦,严重的还会发生中暑。这时,人体极易感到疲劳,反应迟钝,精神不集中,操作能力下降,往往导致操作不当造成事故。同样,环境温度太低,人体热量人不敷出,体内热量平衡失调,也会引起生理上、心理上的功能紊乱而导致操作上失误。

人体发生中暑除了与气温、湿度有关外,还与风速大小、劳作强度、高温下作业时间、水盐供给补充状况、营养健康情况等因素有关,但主要还是高气温所致。所以人们在高温天气工作时要格外注意,避免工伤事故发生。第二,“生物节律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体内有一潜在的生物钟影响着人的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这就是生物节律。每个劳动者的体力、情绪、智能都处于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起伏状态。高潮期,劳动者或是体力充沛,或是情绪良好,或是思路清晰。低潮期,劳动者或是疲惫乏力,或是心绪不宁,或是记忆欠佳。普遍认为,从事夜班工作,比起日班,反应的灵敏度和警觉度都要差些,断定这是生物钟作用的例证,表明夜间人们的体力、智力、情绪都处于低潮期。在高潮期与低潮期转换的过渡时间之内,即所谓的临界期,务必引起特别注意。这是因为,人们在各自的临界期间,体内各种变化剧烈,使人处在一种转折的时刻,很不稳定,易患各种疾病,注意力不宜集中,疏忽、大意时时发生。据此,对每次换班工作的劳动者,都应给予一定的适应时间;对生理机能不适应夜班工作者,不宜为之换班,宜仍让他日班工作,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第三,“事故倾向者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为事故比较易于发生在很少一部分人身上、他们属于事故多发者,这些人好动不好静,喜爱表现自己,好胜,好冒险。认为,如果事先就对劳动者的心理进行测验,把“事故多发者”分到危险性小的工作岗位,便有助于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另一部分人是受社会和个人生活变化造成的。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某种特殊事件影响,分散了他们在生产中的注意力而发生事故。俗话说,祸不单行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负责生产安全的人员,注意研究这种种生活事件与劳动者心态的关系,又注意观察和了解劳动者近日的生活事件,然后作出必要的对策,就一定能够大大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第四,“疲劳过度论”。这种理论认为,疲劳尤其过度疲劳引起工伤事故,是最常见的。通常,有肌肉疲劳、病理疲劳、精神疲劳、工作疲劳之分。生理机能失调,而引发的疲劳,表明机体内部业已出现或业已潜藏着某种失调,此时劳动者不仅感到疲劳,且有病状,谓之病理疲劳。如果在操作过程中,肌肉活动过度,以致新陈代谢所产生的乳酸和二氧化碳等元素在血液和体液中愈益积累,便每每会发生疲惫感,动作开始迟钝,反应不再灵敏。这属于肌肉疲劳。进行体力操作时,由于心绪紊乱,精神郁闷烦燥,往往造成精神疲劳;此外,乏味的、机械重复的和单调的操作,也每每引发精神疲劳。劳动者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肌能衰退,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被称之为工作疲劳。

除需研究上述疲劳类别外,还需要了解和把握有关疲劳的理论观点。解释疲劳现象生成原因,比较普遍流行的理论观点是“疲劳物质积累”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疲劳现象是劳动者不断的工作过程中,身体内部积累的乳酸过多而引发的。认为,劳动者经过长时间的剧烈活动,乳酸愈积愈多,终致引发肌肉酸痛感。这种乳酸堆积,便是人体内部疲劳物质的积累,一旦过多,必然引起体力衰弱。另一种理论观点是“中枢系统变化”理论,这种理论则认为,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时,肌肉活动过程不断地向大脑皮层细胞发送信息,皮层细胞长时间地受到信息刺激,便会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但是,经过一定的时间,一定会转入抑制状态。中枢系统功能的这种变化,每每引起疲劳现象。还有一种“生化机能变化”理论,认为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劳动者体内某些物质必然发生生理化学变化,例如,肌肉收缩时使体内淀粉含量减少,分解成乳酸并放出热能,从而导致疲劳现象产生。最后,还有一种“力源消耗”理论,认为只要从事劳动操作,就会释放出能量,操作猛烈持续长久,消耗的能量必将巨大。这样,在人体能量为一定限度的条件之下,随着能量不断地大量消耗,遂产生疲劳现象。

除上述理论之外,从大量的、实际的工伤事故发生统计看,具有较为普遍的规律。从发生事故的时间来看,往往与季节、昼夜。假日前后、工作开始与结束等因素有关。如气候寒冷的季节容易发生煤气中毒;干燥多风的季节容易发生火灾;雨季或气候潮湿季节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夜班比日班,后半班比前半班,工作结束时比工作开始时,假日前后比平常时间发生的事故多一此。从发生事故的地点看,往往与工种相关。如冶炼工人在炉前操作容易发生的烫事故;煤矿工人在井下采煤容易发生冒顶片帮、瓦斯爆炸等事故;建筑工地容易发生高处坠落、坍塌等事故;化工生产中容易发生烧伤、中毒等事故。还有一些危险性较大的特殊工种,发生的事故往往比普通工种发生的事故多。

从发生事故的人员看,往往与年龄、技术等级有关。一般情况下,年龄较大、工龄较长、技术级别较高的老工人,由于技术熟练,安全生产知识比较丰富,发生事故就少一些;一些技术不够熟练,未曾受过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安全生产知识缺乏的工人或新调换工作岗位的工人发生事故就会多一些。

掌握了上述理论,现实的工伤发生规律就能够因人、因地制宜减少并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篇2:建筑施工伤害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中主要有“五大”伤害,包括物体打击、触电、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坍塌,在建筑中随时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安全。为了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根据“建筑法”第五章第36条规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核心,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也是我们预防“五大伤害”事故的根本途径。

一、预防物体打击的措施

1、任何人进入施工现场都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以防止物体打击头部。

2、加强高空楼层上的物料规范管理,防止物料(如竹竿、钢管等)从楼层上滑落伤人。

3、高空作业人员系好随身携带的工具(如扳手、铁锤等),防止掉落击伤下面作业人员。

二、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

1、支线架设要架空,不准把支线架在钢管脚手架上或别的导电体上,现场照明不准使用胶质线,应采用绝缘措施。

2、振动器的电源线严禁在钢筋网上拖拉以免钢筋丝穿进电源线造成钢筋带电,发生重大触电事故。

3、未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不准操作电工作业,电工必须持证上岗。

4、现场电源接头用绝缘胶布包扎好,不准用塑料包扎,接头不能放在潮湿地上和水中。

三、防高处坠落措施

1、结构外脚手架防护措施。

(1)高处作业平台外侧必须设1至1.2米的双层防护栏,架子外侧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接口封严。

(2)钢管脚手架每隔四步在架下设一层安全兜网,防止物体坠落伤人。

2、爬架防护措施

(1)采用爬模施工,必须选择有资质的专业化施工队伍。

(2)爬模架的组装必须满足方案计算要求,要用密目安全网封闭。

(3)爬模架各层的脚手架要满铺,铺严密牢固,作业中下层离墙的孔隙要用密目安全网封盖,防止作业中物体坠落。

(4)爬架上不能堆放工具、设备和材料,以防止超重或滑落伤人。

3、吊篮防护措施

(1)吊篮作业人员必须系挂安全带,上下吊篮不准从窗口攀爬。

(2)升降吊篮时,要把安全带系在保险绳上,其他人员撤离吊篮,升降吊篮必须同步。

四、预防机械伤害的措施

1、各种机械的传动部分必须要有防护罩和防护套。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禁止违章指挥、无证上岗。

3、作业前,要认真检查机械设备,禁止设备带故障作业。

4、机械在运转中不得进行维修、保养、紧固、调整等作业。

五、预防坍塌事故的措施

1、坑、沟、槽土方开挖深度超过1.5米以上的,必须按规定放坡或支护。

2、基坑、井坑的边坡和支护系统应随时检查,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等危险征兆应立即疏散人员采取加固措施,消除隐患。

3、各种模板支撑必须按照模板支撑设计方案要求,立杆、横杆间距必须满足要求。

4、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别的物料在楼层或屋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荷载,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坍塌。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