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安全技术常识事故预防方法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起重机安全技术常识事故预防方法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7

起重伤害事故的预防

起重机安全技术常识之如何对起重伤害事故进行预防:起重伤害事故一般有挤压、高处坠落、重物坠落、倒塌、折断、倾覆、触电、撞击事故等。每一种事故都与其环境有关,有人为造成的,也有因设备有缺陷造成的,或人和设备双重因素造成的。

1起重机挤压事故的预防

起重机挤压事故的发生及预防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起重机机体与固定物、建筑物之间的挤压。这种事故多是发生在运行起重机或旋转起重机与周围固定物之间。如桥式起重机的端梁与周围建筑物的立柱、墙之间,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旋转时其尾部与其它设施之间发生的挤压事故。事故多数由于空间较小,被害者位于司机视野的死角,或是司机缺乏观察而造成的。因此,在起重机与固定物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至少要有0.5m间距,作业时禁止有人通过。

第二种情况,吊具、吊装重物与周围固定物、建筑物之间的挤压。对此,首先应合理布置场地、堆放重物。货物的堆放应有适当间隙,巨大构件和容易滚动及翻倒的货物要码放合理,便于搬运。其次,应选择适合所吊货物的吊具和索具,合理地捆绑与吊挂,避免在空中旋转或脱落。禁止直接用手拖拉旋转的重物,信号指挥人员要按原定的吊装方案指挥。

第三种情况,起重机、升降机自身结构之间的挤压事故。如检查维修人员在汽车起重机转台与其它构件之间发生的挤压事故。物料升降机中以建筑升降机问题较多,主要是防护装置不全,如无上升限位器,无防护栏杆或无防护门等。防护措施是:操纵卷扬机的位置要得当;没有封闭的吊笼,其通道应该封闭,不准过人;通道入口应设防护栏杆;检修接近上极限装置时,要注意防止撞头;底坑工作时,要注意桥箱和配重落下,避免事故发生。

2起重作业高处坠落事故预防

起重机的操纵、检查、维修工作多是高处作业。梯子、栏杆、平台是起重机上的工作装置和安全防护设施。在上述操作地点,都必须按规定装设护圈、栏杆的平台,防止人员坠落;桥箱、吊笼运行时,要注意不准超载;制动器和承重构件,必须符合安全要求;防坠落装置必须可靠;电器设备要有保险装置,并要定期检查,防止事故。

?3起重机械吊具或吊物坠落事故的预防

吊物或吊具坠落是起重伤害中数量较多的一种。这类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绑挂方法不当,司机操作不良,吊具、索具选择不当,起升、超载限制器失灵等原因而造成的。因此,必须加强预防措施:首先,提升高度限位器要保证有效,避免过卷扬事故,司机在作业前要检查提升高度限位器是否有效,失效时应不准启动;其次,要注意检查吊钩,是否有磨损或有无裂纹变形,该报废的不准使用;第三,要检查钢丝绳的状况,每班操作前都必须将钢丝绳从头到尾的细致检查一遍,是否有磨损、断丝、断脱,有无显著变形、扭结、弯折等,不符合的要及时更换。

4.4起重机倾翻、折断、倒塌事故预防

倾翻事故多数发生在流动式起重机和沿轨道运行的塔式起重机。造成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超载,支护不当,在基础不稳固状态下起吊重物,或负载转弯、超速运行等。预防措施是:起重机司机应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麻疲大意;塔式起重机除防止超载外,还要注意按要求配重、压重、铺设轨道和安装合格。

折断倒塌事故包括结构折断和零部件折断,如吊臂折断、主轴断裂等,这种事故主要是由于超载、机构及零部件的缺陷、违章操作和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每次使用都要对各主要部件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防止由于机械部件的损坏而发生折断倾翻事故。此外,在作业过程中,当风速超过20m/s时,要停止作业。在安装中如果遇到13m/s的风、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

5起重机械事故预防

起重机发生触电事故比较多。一种情况是维修、保养人员在起重机上发生的触电事故,主要是违章带电作业,碰到滑线或线路漏电,或者是保养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其他人员不知起重机上有人作业,误合电闸而造成。因此,在维修作业时,必须停电拉闸,且有人监护;同时要注意检查起重机的接地电阻和绝缘电阻,保证接地和绝缘良好。再一种情况是,起重机靠近输电线路造成触电事故。要教育司机,在行驶和作业中必须与输电线路保持一定距离。司机以及保养作业人员尤其应当对起重机安全技术常识了解。

如本文开头所述,国务院颁发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已将起重机械列入特种设备监察范围,并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保养、检验、监察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譬如,起重机的生产制造,国家实行制造许可制度,生产制造起重机的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必须取得制造许可的资格,同时要对所生产的起重机的质量和安全负责。我们深信,只要认真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通过生产制造、运营使用和安全检验等各方面的努力,起重机械的安全定会得到保障,人们对起重机安全技术常识的了解,我国起重机械的伤亡事故一定会大幅下降。

3、起重机械安全装置

起重机安全技术常识之起重机械安全装置:起重机械属于特种设备,鉴于其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在起重机械上需装设安全装置。不同类型的起重机,应安装不同类型和性能的安全装置。较常见的安全装置有以下几种:

3.1过卷扬限制器

根据规定,起重机的卷扬机构必须装有过卷扬限制器,当吊钩滑车起升距起重机构架300mm时,可以自动切断电机的电源,电动机停止运转。这样,可保证起重机的安全运行,避免由于过卷扬提升,而造成的钢丝绳被拉断、重物坠落等事故的发生。

3.2行程限制器

它是防止起重机驶近轨道末端而发生撞击事故,或两台起重机在同一条轨道上发生碰撞事故,所采取的安全装置。行程限制器,能保证距离轨道末端200mm处以及起重机互相驶近距500mm处时,立即切断电源,停止运行。

3.3自动联锁装置

桥式起重机上多有裸线通过,为了预防检修人员触电,要求在驾驶室通往车驾(或桥架)的仓门口处装设自动连锁装置,实现检修时停电,检修完后通电,保证检修作业的安全。

3.4缓冲器

缓冲器是一种吸收起重机与物体相碰时的能量的安全装置,在起重机的制动器和终点开关失灵后起作用。当起重机与轨道端头立柱相接时,保证起重机较平稳地停车。起重机上常用的缓冲器有橡胶缓冲器,弹簧缓冲器和液压缓冲器。

当车速超过120m/min时,一般缓冲器则不能满足要求,必须采用光线式防止冲撞装置、超声波式防止冲撞装置以及红外线反射器等。

3.5制动器

起重设备上的制动器,能使起重设备在升降、平移和旋转过程中随时停止工作和使重物停留在任何高度上的一种装置,它即能防止意外事故,又能满足工作要求。

制动器的种类繁多,有弹簧式制动器、安全摇柄等。由于制动器的作用对于起重机来说十分重要,许多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制动器的失灵或发生鼓掌而造成的。因此,为保障起重作业安全,必须加强对制动器的检查与保养,一般要求每班检查一次。

3.6重量限制器

重量限制器是起重机的超载防护装置。按其结构方式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类型。在起重作业过程中,当起重量超过起重机额定起重量的10%时,重量限制器将起作用,使机构断电,停止工作,从而起到超载限制的作用。

3.7力矩限制器

对于动臂变幅的起重机(如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等),除考虑载荷的大小,还应考虑随着动臂变幅引起的载荷重心至起重机的距离的变化,即起重力矩问题。力矩限制器就是一种综合起重量和起重机运行幅度两方面因素,以保证起重力矩始终在允许范围内的安全装置。可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类型。

机械式力矩限制器有杠杆式和水平吊臂上使用的两种限制器。在起吊操作中,当起重量增大到限定值时,该限制器能够带动控制块以触动控制开关而断开电源,停止工作。

电子式力矩限制器在操作过程中能够通过仪表自动将实际起重力矩与额定起重力矩进行比较,若超载,继电器就会自动切断工作机构电源,保证安全。电子式力矩限制器克服了机械式力矩限制器的缺点,广泛应用于各种起重机上。

3.8危险电压警报器

臂架型起重机在输电线附近作业时,由于操作不当,臂架钢丝绳等过于接近甚至碰处电线,都会造成感电或触电事故。为了防止这类事故研制出危险电压报警器,其原理是:报警器输电线路为三项交流电,各相间相位差为120°,空间电场分布是交变电场,从理论上讲,距各相线距离相等的点的电位应为零。但实际线路布设,不存在电位为零的点,根据电场分布特性,只要检测出触电位的绝对值和电位梯度,与预先设置的基准电压比较,就可以判断臂架距电线的距离,并及时发出警报。

报警器由检测器和警报器组成。检测器安装在起重机臂端,其上端的金属球作为检测探头,可以检测电线周围的电场。检测器内部的前置放大器将微弱的电场信号放大后,送警报器进行比较处理。

4、起重伤害事故的预防

起重机安全技术常识之如何对起重伤害事故进行预防:起重伤害事故一般有挤压、高处坠落、重物坠落、倒塌、折断、倾覆、触电、撞击事故等。每一种事故都与其环境有关,有人为造成的,也有因设备有缺陷造成的,或人和设备双重因素造成的。

4.1起重机挤压事故的预防

起重机挤压事故的发生及预防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起重机机体与固定物、建筑物之间的挤压。这种事故多是发生在运行起重机或旋转起重机与周围固定物之间。如桥式起重机的端梁与周围建筑物的立柱、墙之间,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旋转时其尾部与其它设施之间发生的挤压事故。事故多数由于空间较小,被害者位于司机视野的死角,或是司机缺乏观察而造成的。因此,在起重机与固定物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至少要有0.5m间距,作业时禁止有人通过。

第二种情况,吊具、吊装重物与周围固定物、建筑物之间的挤压。对此,首先应合理布置场地、堆放重物。货物的堆放应有适当间隙,巨大构件和容易滚动及翻倒的货物要码放合理,便于搬运。其次,应选择适合所吊货物的吊具和索具,合理地捆绑与吊挂,避免在空中旋转或脱落。禁止直接用手拖拉旋转的重物,信号指挥人员要按原定的吊装方案指挥。

第三种情况,起重机、升降机自身结构之间的挤压事故。如检查维修人员在汽车起重机转台与其它构件之间发生的挤压事故。物料升降机中以建筑升降机问题较多,主要是防护装置不全,如无上升限位器,无防护栏杆或无防护门等。防护措施是:操纵卷扬机的位置要得当;没有封闭的吊笼,其通道应该封闭,不准过人;通道入口应设防护栏杆;检修接近上极限装置时,要注意防止撞头;底坑工作时,要注意桥箱和配重落下,避免事故发生。

4.2起重作业高处坠落事故预防

起重机的操纵、检查、维修工作多是高处作业。梯子、栏杆、平台是起重机上的工作装置和安全防护设施。在上述操作地点,都必须按规定装设护圈、栏杆的平台,防止人员坠落;桥箱、吊笼运行时,要注意不准超载;制动器和承重构件,必须符合安全要求;防坠落装置必须可靠;电器设备要有保险装置,并要定期检查,防止事故。

4.3起重机械吊具或吊物坠落事故的预防

吊物或吊具坠落是起重伤害中数量较多的一种。这类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绑挂方法不当,司机操作不良,吊具、索具选择不当,起升、超载限制器失灵等原因而造成的。因此,必须加强预防措施:首先,提升高度限位器要保证有效,避免过卷扬事故,司机在作业前要检查提升高度限位器是否有效,失效时应不准启动;其次,要注意检查吊钩,是否有磨损或有无裂纹变形,该报废的不准使用;第三,要检查钢丝绳的状况,每班操作前都必须将钢丝绳从头到尾的细致检查一遍,是否有磨损、断丝、断脱,有无显著变形、扭结、弯折等,不符合的要及时更换。

4.4起重机倾翻、折断、倒塌事故预防

倾翻事故多数发生在流动式起重机和沿轨道运行的塔式起重机。造成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超载,支护不当,在基础不稳固状态下起吊重物,或负载转弯、超速运行等。预防措施是:起重机司机应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麻疲大意;塔式起重机除防止超载外,还要注意按要求配重、压重、铺设轨道和安装合格。

折断倒塌事故包括结构折断和零部件折断,如吊臂折断、主轴断裂等,这种事故主要是由于超载、机构及零部件的缺陷、违章操作和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每次使用都要对各主要部件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防止由于机械部件的损坏而发生折断倾翻事故。此外,在作业过程中,当风速超过20m/s时,要停止作业。在安装中如果遇到13m/s的风、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

4.5起重机械事故预防

起重机发生触电事故比较多。一种情况是维修、保养人员在起重机上发生的触电事故,主要是违章带电作业,碰到滑线或线路漏电,或者是保养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其他人员不知起重机上有人作业,误合电闸而造成。因此,在维修作业时,必须停电拉闸,且有人监护;同时要注意检查起重机的接地电阻和绝缘电阻,保证接地和绝缘良好。再一种情况是,起重机靠近输电线路造成触电事故。要教育司机,在行驶和作业中必须与输电线路保持一定距离。司机以及保养作业人员尤其应当对起重机安全技术常识了解。

如本文开头所述,国务院颁发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已将起重机械列入特种设备监察范围,并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保养、检验、监察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譬如,起重机的生产制造,国家实行制造许可制度,生产制造起重机的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必须取得制造许可的资格,同时要对所生产的起重机的质量和安全负责。我们深信,只要认真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通过生产制造、运营使用和安全检验等各方面的努力,起重机械的安全定会得到保障,人们对起重机安全技术常识的了解,我国起重机械的伤亡事故一定会大幅下降。

篇2:防止除氧器等压力容器超压爆破事故措施范本

1、机组A级检修后或根据压力容器安全门定期校验的有关规定进行除氧器、辅助蒸汽联箱及各加热器等压力容器的安全门整定校验工作,各安全门定值符合设计要求。

2、各压力容器的压力表,必须指示正确。

3、各压力容器的压力高报警装置必须好用。

4、各压力容器的压力自动调节器应好用,有问题及时联系处理。

5、机组启动前应试验除氧器进汽门、排汽门开关灵活。

6、除氧器正常运行采用滑压运行方式。调整辅助蒸汽联箱压力在0.8~1.27MPa之间。

7、当汽轮机四段抽汽压力大于0.147MPa时,检查辅助蒸汽到除氧器供汽门关闭。

8、正常运行时,经常监视除氧器压力调节门的工作情况,除氧器压力不得大于汽轮机四段抽汽压力。

9、严禁在任何一个安全门不严密或误动情况下,闭锁安全门。

10、每班至少进行一次除氧器就地和远方压力仪表的校验工作。

11、机组在停机状态下,除氧器排汽门必须在开启位置,除氧器各辅助供汽门在关闭位置。

12、机组正常运行中,要经常检查高加疏水至除氧器调整门的工作情况,防止高加无水位运行,高加疏水门自动失灵造成除氧器超压。

13、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严禁进行任何检修或紧固工作。

14、运行中的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如安全门、排污门、监视表计、联锁、自动装置等)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设有自动调整和保护装置的压力容器,其保护装置的退出应经公司生产副中或总工程师批准,保护装置退出后,实行远控操作并加强监视,且必须在24h内恢复,否则应退出压力容器运行。

篇3:塔式起重机安全技术方案

1现场环境概况我标段桥梁地貌形态属低山河谷地貌区,桥址地形较为复杂,山谷深切,山峰与河谷相对高差较大,沟壑纵横。地貌类型为侵蚀地貌。桥梁各墩台大多位于坡度较陡的坡面上,施工难度极大。桥梁墩柱普遍较高,高度达50米以上。2起重机械的选择结合我标段现场环境及桥梁工程特点,对于较高墩柱,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材料的垂直运输。塔式起重机的特点:起重高度高,工作半径大;一般都是电力操纵,动作平稳;驾驶室设置位置较高,司机能充分看清安装作业过程。3作业区周围外电线路的防护措施3.1塔吊不得靠近架空输电线路作业,如限于现场条件,必须在线路旁作业时,必须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塔吊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以下规定。电压安全距离<1k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沿垂直方向1.5m3.0m4.0m5.0m6.0m7.0m8.5m沿水平方向1.5m2.0m3.5m4.0m6.0m7.0m8.5m3.2施工现场的工程位置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如果受施工现场施工部位的限制而无法保证规定的安全感距离,这是为了确保安全,则必须设置防护遮栏、栅栏,以及悬挂警告标志牌等防护措施。不同电压线路与遮栏、栅栏等防护措施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以下规定。电压安全距离1~3k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栅栏95㎝95㎝115㎝175㎝265㎝450㎝网状遮栏30㎝30㎝50㎝110㎝190㎝270㎝500㎝如果现场搭设遮栏、栅栏的场所非常狭窄,无法保证上述表格所规定的安全距离,这时即使设置遮栏、栅栏也无意义,余下的唯一措施是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改移线路,否则不得施工。4塔吊的进场验收要求塔吊的轨道基础或混凝土基础必须经过设计验算,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基础周围应修筑边坡和排水设施,并与基坑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塔吊基础土壤承载能力必须严格按原厂使用规定或符合:中型塔为8~12t/㎡、重型塔为12~16t/㎡。塔吊安装后,应进行整机技术检验和调整,经分阶段及整机检验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在无载荷情况下,塔身与地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4/1000。塔吊的电动机和液压装置部分,应按关于电动机和液压装置的有关规定执行。5吊装作业及指挥人员安全操作要求5.1操作人员必须参加过有关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经考核合格后领取上岗证后,方可进行作业。

5.2作业前,必须对工作现场周围环境、形式线路、架空电线、建筑物及构件重量和分布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5.3操作人员在进行起重回转、升幅和吊钩升降等动作前,应鸣声示意。?5.4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必须密切配合,指挥人员必须熟悉所指挥的起重机的性能。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指挥人员信号,如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如果由于指挥失误而造成事故,应由指挥人员负责。5.5塔机作业前,应检查起吊物下方有无人员停留或通过,禁止用起重机起吊人员,否则,按有关奖罚制度进行处罚。5.6塔吊机械必须按规定的起重性能作业,不得超负荷和起吊不明重量的物体,对特殊情况需超负荷时必须有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经企业技术人员批准,并有专人在现场监护下,方可起吊。5.7操纵室远离地面的塔吊在正常指挥发生困难时,可设高空、地面两个指挥人员,或采用对讲机等有效联系办法进行指挥。5.8作业中,操作人员临时离开操制室时,必须切断电源,锁紧夹轨器。作业完毕后,塔吊应停放在轨道中间位置,起重臂应转到顺风方向,并松开回转制动器,小车及平衡重应置于非工作状态,吊钩宜升到离起重臂顶端2~3m处。6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6.12米以上为高处作业,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定期或随时体检,如有不宜登高的病症(如高血压、恐高症患者),不应从事高处作业;禁止酒后登高作业。6.2高处作业人员需穿软底轻便鞋,所需材料事先准备齐全,工具事先放好,拴牢固。6.3高处作业所使用的梯子不得缺档和垫高,同一梯子不得两人同时上下,在通道处(或平道处)使用梯子必须设置围栏。6.4运送人员和物件的升降电梯吊笼应设置可靠的安全卡,限位开关等安全装置,严禁乘坐运送物件的吊栏。6.5高处作业人员与地面联系,应配有通讯设备或有专人负责。6.6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规定挂好安全带,带好安全帽。6.7人工倒运钢丝绳上高空,中间休息时要用卡子卡死下滑部位,防止钢丝绳受力滑动伤人。6.8搭设脚手架,铺设走道板,禁止搭空头板,走道板要满铺,谁铺谁钉。6.9禁止上下交叉作业,如无法错开时,应先采用安全防护措施。6.10架空钢丝绳上有节头、卡子、滑车等障碍时,禁止在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翻越。6.11高处作业工作平台外侧应设置防护栏;高度超过10米时,应设安全网。6.12在大风大雾等不良天气或视线不清时应停止高空作业。7塔吊施工的安全技术要求7.1塔基安装必须在白天进行,严格按照安装说明书进行。7.2在安装作业前,必须由专业工种施工作业,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做到人人心中有数。?7.3由参加安装作业人员上岗必须戴好安全帽,佩带安全带,并穿软底防滑鞋进行作业。??7.4施工现场要求有专人指挥,相互协调配合,确保安全。7.5参加高处作业的人员要严格遵守高空作业的安全技术规程,一切作业工具要用软绳索套牢固定在某一位置,防止在施工时滑脱发生意外事故。7.6塔吊作业时,应有足够的工作场地,塔吊起重臂杆起落及回转半径内无障碍物。7.7作业前,必须对工作现场周围环境、行驶道路、架空电线、建筑物以及构件重量和分布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7.8认真检查吊装用的钢丝绳套,卡环是否可靠,严格按更新标准及时更新。7.9认真检查各种连接螺栓销轴,发现损坏或疲劳裂纹的及时更新。?7.10起动前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7.10.1金属结构和工作机构的外观情况正常7.10.2各安全装置和各指示仪表齐全完好7.10.3各齿轮箱、液压油箱的油位符合规定7.10.4供电电缆无破损7.11送电前,各控制手柄应在零位。当接通电源时,应采用试电笔检查结构部分,确认无漏电后,方可上机。7.12作业前应进行空载运转,试验各工作机构是否正常,有无噪音及异响,各机构的制动器及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有效,确认后方可作业。7.13风力达到四级以上时不得进行顶升、安装、拆卸作业。顶升前必须检查液压顶升系统各部件连接情况。顶升时严禁回转臂杆和其他作业。7.14塔吊的金属结构、轨道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并应设立避雷装置。7.15每道附着装置的撑杆布置方式、相互间隔和附墙距离应按原厂规定,自制撑杆应有设计计算书。7.16在进行塔吊回转、变幅、行走和吊钩升降等动作前,操作人员应鸣声示意。检查电源电压应达到380V,其变动范围不得超过+20V、-10V,送电前启动控制开关应在零位,接通电源,检查金属结构部分无漏电方可上机。7.17塔吊的小车变幅和动臂变幅限制器、行走限位器、力矩限制器、吊钩高度限制器以及各种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完整、灵敏可靠,不得随意调整和拆除。严禁用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7.18塔吊作业时,起重臂和重物下方严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过。重物吊运时,严禁从人上方通过。严禁用塔吊载运人员。7.19严禁自上而下抛掷工具、材料等物件,避免砸伤事故的发生。7.20塔吊机械必须按规定的塔吊起重性能作业,不得超载荷和起吊不明重量的物件。在特殊情况下需超载荷使用时,必须经过验算,有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经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有专人在现场监护,方可起吊,但不得超过限载的10%。7.21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措施将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关闭电机或切断电源后进行检修。在突然停电时,应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拨到零位,断开电源总开关,并采取措施将重物安全降到地面。7.22严禁使用塔吊进行斜拉、斜吊和起吊地下埋设或凝结在地面上的重物。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构件或模板,必须全部松动后方可起吊。7.23起吊重物时应绑扎平稳、牢固,不得在重物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零星材料和物件,必须用吊笼或钢丝绳绑扎牢固后,方可起吊。标有绑扎位置或记号的物件,应按标明位置绑扎。绑扎钢丝绳与物件的夹角不得小于300°。7.24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塔吊露天作业。在雨雪过后或雨雪中作业时,应先经过试吊,确认制动器灵敏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7.25在起吊载荷达到塔吊额定起重量的90%及以上时,应先将重物吊起离地面20~50cm停止提升进行下列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稳性、绑扎的牢固性。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对于有可能晃动的重物,必须拴拉绳。7.26重物提升和降落速度要均匀,严禁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左右回转动作要平稳,当回转未停稳前不得作反向动作。非重力下降式塔吊,严禁带载自由下降。7.27塔吊吊钩装置顶部至小车架下端最小距离:上回转式2倍率时1000mm,4倍率时为700mm;下回转式2倍率时为800mm。4倍率时为400mm,此时应能立即停止起吊。7.28作业完毕后,起重机应停放在轨道中间位置,起重臂应转到顺风方向,并松开回转制动器,小车及平衡重应至于非工作状态,吊钩直升到离起重臂顶端2~3米处。7.29停机时,应将每个控制器拨回零位,依次断开各开关,关掉操纵室门窗,断开电源总开关,打开高压指示灯。7.30塔吊的拆装必须由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拆装资质证书的专业队进行,拆装时应有技术和安全人员在场监护。7.31拆装人员应穿戴安全保护用品,高处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熟悉并认真执行拆装工艺和操作规程。

篇4: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措施范本

1、锅炉启动前的注意事项

(1)检查炉前油系统循环正常,燃油温度>10℃,否则联系燃油泵房值班员投入油罐加热。

(2)检查各油枪完好,无漏油、漏汽现象,火检冷却风压正常,火检冷却风门处于全开状态。

(3)试验及检查所有风烟系统挡板正常、无卡涩,各挡板位置正确。

(4)FSSS各项试验合格。机组启动前,未经公司生产副经理或总工批准,严禁解除锅炉主保护。

(5)A/B/C检修后首次点火前,进行所有油枪进退试验,所有高能点火器打火试验,所有进回油快关阀及各支油阀开关试验,保证动作良好并做好记录。

(6)若锅炉拱上油系统进行过检修工作,应检查炉拱及冷灰斗是否有积油,有积油应完全清除后方可点火。

2、锅炉启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燃油系统泄漏试验合格后,方可允许锅炉点火。燃油系统泄漏试验不合格,应查明原因,在缺陷未消除前禁止启动。

(2)点火初期投油枪时,应从就地及火焰监视电视观察油枪着火情况,发现油枪未着火但火检信号存在时,应立即手动退出该油枪运行,联系维检查明原因,禁止在未查明原因之前使用该油枪重复点火。

(3)当发现油枪有雾化不好的迹象时,及时停运并联系维检处理。运行人员应根据油枪着火情况及时调整送风量,保证燃油燃烧充分。

(4)冷态启动投入磨煤机时,应将所选燃烧器对应的油枪全部投入。当磨煤机一次风量>40%且磨煤机有煤位显示、燃烧稳定且三台以上磨机运行正常后,方可逐支谨慎退出助燃油枪。若退助燃油枪过程中炉膛负压发生强烈波动,应恢复油枪运行。

(5)启动一台磨煤机运行稳定后,方可启动另一台磨煤机,禁止同时启动两台磨煤机向炉内送粉。

(6)锅炉点火后在油、煤粉混燃时应投入空预器连续吹灰,防止受热面积存可燃物质,锅炉所有油枪退出运行后应全面吹灰一次。

(7)任何油枪运行时应保证燃油压力不低于2.7MPa。

3、正常运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正常运行中,应保证烟气中的氧量在规定范围内,严禁长期低氧燃烧。发现氧量测点偏差大,应及时联系维检人员检查。氧量测点不准时,禁止投入氧量自动控制。

(2)对已投入的FSSS保护、燃烧自动控制系统,不应随意解列,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维检热工处理。

(3)锅炉受热面吹灰应在负荷≥360MW时进行,低负荷或燃烧不稳定时禁止吹灰。事故处理时应中止吹灰程序运行。

(4)锅炉运行中加强对燃烧状况的监视与调整,尤其在锅炉启、停,低负荷阶段,煤质变化,炉底水封破坏、磨煤机跳闸、单侧风机跳闸等引起燃烧不稳时应进行综合分析,立即采取措施并加强监视,视燃烧情况可投入油枪助燃,防止灭火。但当炉膛已经灭火或已局部灭火并濒临全部灭火时,严禁投助燃油枪。

(5)当锅炉灭火后,要立即停止燃料供给,严禁用爆燃法恢复燃烧。重新点火前必须对锅炉进行充分通风,以排除炉膛和烟道内的可燃物质。

(6)当MFT动作时,应按规程要求进行吹扫,严禁退出保护或减少吹扫时间,防止爆燃。

(7)如出现锅炉MFT动作条件而MFT未动作时,立即手动MFT,并及时进行炉膛吹扫。

(8)若锅炉运行中因厂用电中断造成风机全部跳闸时,应严格执行炉膛强制通风程序,若发生风机进出口档板打不开时应就地手动打开。

(9)正常运行未投油时,发现油罐油位原因不明下降或燃油流量计表计误差大,应联系维检人员检查油枪是否内漏。

(10)锅炉运行时,如制粉系统检修,必须保证系统与炉膛可靠隔离,禁止打开磨煤机出口关断门、隔离门。

(11)定期试投油枪,确保其能随时可靠地投入运行。当油枪存在雾化不良或漏油缺陷时,则应将其退出备用,并联系维检人员及时处理,未处理好之前禁止使用。

(12)对重要辅机需加强检查和监视,保证其工作可靠,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联系处理。如设备故障需停运,应严格按规程处理。

(13)用容量风调整锅炉负荷时应缓慢谨慎,且注意同时调整二次风使风粉配比适当。

(14)注意维持火检冷却风压正常,防止火焰探头烧毁、污染失灵。

(15)如炉膛负压测量装置不正常时,应及时联系维检热控人员处理。

4、停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锅炉滑停时,应将磨煤机内煤粉全部吹空后方可停止磨煤机运行。

(2)磨煤机运行台数少于三台时,执行停磨吹扫时应将六只燃烧器的油枪全部投入,保证磨煤机吹扫时煤粉全部烧尽。

(3)停炉后应保证所有油枪均已吹扫并在退出位置,就地确认所有一次风机、磨煤机停运、磨煤机出口煤粉关断门关闭。

(4)关闭燃油系统进回油手动总门前,严禁停运引、送风机。风机停运后,应检查所有油枪在退出位置并关闭进油手动门。

(5)停炉过程中,当油枪投入后,应密切注视和检查油枪的着火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消除后方可继续降负荷。

5、机组低负荷运行时的注意事项

(1)锅炉低负荷运行时,避免磨煤机均在最低稳燃负荷(磨煤机一次风量40~50%)附近运行,可以停用一台磨煤机运行,保证其它磨煤机在适当高的负荷下运行,以提高燃烧器出口的煤粉浓度。

(2)机组在70%负荷以下运行时,吹灰过程中应注意燃烧情况,发生燃烧不稳时及时投油稳燃并停止吹灰。机组在50%负荷以下无油运行时,严禁对炉膛进行吹灰工作。

(3)出现磨煤机或风机跳闸后,及时视燃烧情况投油助燃,同时增加运行磨煤机或风机的出力,保持汽压、汽温、负荷、水位的稳定。

(4)加强对各主要运行参数的监视,保持各参数在允许的范围内,尤其要加强对再热汽温的调整。

6、防止锅炉灭火

(1)炉膛压力超限保护要可靠投入,炉膛火焰电视摄像装置完好。

(2)当达到保护值而保护拒动时,应立即手动MFT,紧急停止锅炉运行。

(3)锅炉每次启动前必须进行炉膛负压和MFT手动停炉按钮试验,试验不合规格禁止启动。

(4)火焰探头冷却风机运行正常,冷却风压要大于3.25kpa,各参数符合规定。

(5)当炉膛负压失灵,不能正常监视炉膛压力和进行炉膛压力调节,短时间不能恢复,应申请停炉。

(6)严格点火操作,油枪应定期进行切换,使炉膛均匀加热,点火过程中如某一油枪点火不成功,要及时检查。

(7)锅炉点火前保证至少为满负荷风量的30%通风量对炉膛进行通风吹扫5分钟,当点火不成功时,必须再次检查关闭其供油门。

(8)启动第一台磨煤机时,对应油枪应大于4/6投入,且燃烧稳定,火检信号全部正常。

(9)制粉系统故障如断煤、棚煤或磨煤机满煤时,易引起磨煤机供粉不均或断粉,若处理不当可能引起锅炉灭火,如发生上述情况短时间内无法处理时应停止磨煤机的运行,加大其他磨煤机的出力,保证炉膛燃烧的稳定。

(10)锅炉低负荷运行尽量投入相邻的火嘴,以稳定燃烧,必要时投入油枪稳燃。

(11)防止磨煤机因失去火检跳闸。

1)加强对磨煤机火检信号的监视,当发现有任一信号消失时,应立即联系维检处理。

2)当发现一台磨煤机有三个火检信号消失时,要先投入对应的油枪,待火检信号正常后,再撤油枪。

3)磨煤机启动前,要首先检查对应二次风挡板开度情况。

4)注意对应总燃煤量的监视,以便当煤质较差时加强对火检信号的监视。

(12)锅炉灭火装置可靠投入,加强运行维护和管理,因设备缺陷必须退出运行时,应经总工程师批准,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和事故预想。

(13)发现锅炉灭火时,应立即检查并切断主燃料供给,对炉膛进行通风吹扫,并尽快去就地核查主燃料确被切除,严禁用爆燃法恢复燃烧。

(14)加强点火油系统的管理,消除泄漏,防止燃油漏入炉膛发生爆燃。对油枪定期试验,确保油枪动作正确,燃油速断阀关闭严密。

7、防止严重结焦

(1)燃用煤种要和设计煤种一致,当煤种改变时,要进行煤种燃烧调整试验。

(2)运行人员应经常检查、分析运行参数和减温水流量的变化,经常从观火孔监视炉膛结焦情况,观察炉底出渣的情况,一但发现结焦,应及时进行燃烧调整。

(3)按规定投入吹灰器运行,吹灰压力和温度应在规定值,防止炉膛结焦、结渣造成超温。当发现吹灰器不能退出炉外时,应立即联系检修人员处理。

(4)受热面及炉底等部位严重结渣,影响锅炉安全运行时,应立即停炉处理。

(5)加强燃烧调整,投入运行的火嘴要尽量集中。运行中要注意观察火焰监视器、风门挡板位置显示及炉内火焰情况,定期就地检查各燃烧器、二次风箱风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篇5:电梯安全事故有效预防措施

关于电梯安全事故,人们应当正确对待。电梯作为垂直交通设备,或因为零部件磨损,或因为安装维修过程中的不恰当操作,发生设备故障在所难免。但是,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对于电梯故障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有关。与自然灾害不同,电梯安全事故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人们的错误思维方式和错误行为造成的。

与电梯有关的人员伤亡事故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发生在安装工地上的工伤事故,这类事故的受害人通常是电梯安装作业人员或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其二是发生在已交付使用的电梯、自动扶梯设备上的人身伤亡事故,乘客伤亡事故主要属于第二类。每发生一次这类事故,人们往往谈虎色变,这类事故容易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让我们分别讨论这两类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一.安装工地上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疏于严格的工地安全管理和经常性的员工安全培训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的单位大都缺乏严格的工地安全管理和经常性的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首先,重视施工安全的公司具备政府主管部门认可的施工资格,其现场作业员工具备劳动安全部门颁发的特殊工种操作证。此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对于确保施工安全和防止安全事故也是必不可少的。

1.开工前的安全教育和每周一次的工地安全会制度;

2.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职业安全培训,《电梯安装维修人员安全手册》作为培训教材和现场安全施工的工具书,人手一册,不断加强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3.完善的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和管理制度;

4.完善的工地安全员制度-专职或兼职安全员定期检查工地危险隐患,及时发现、报告和排除工地危险隐患;

5.完善的公司安全检查制度-预先通知或不预先通知,检查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重大安全隐患追究有关人员的安全责任,检查结果定期公布;

6.合理可行的安全评分制度-为每个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打安全分,将其列入年度和季度奖惩范围,对安全抓得好的班组予以表扬和奖励。

二.已投入使用的电梯、自动扶梯发生的事故直接表现为发生故障的设备伤及维修人员或乘客。带病运行的电梯、自动扶梯一旦伤及乘客即会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北京市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对在用的存在危险隐患的旧梯和病梯都登记在案,整改方案已开始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去年和今年多起电梯带病运行造成的乘客伤亡事故表明,我们在保证乘客人身安全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安全管理法规不够健全,执法力度不够等。我们认为,预防电梯伤及乘客的事故,应当从电梯设备的法制管理和乘客安全教育两方面做工作。

首先,任何电梯、自动扶梯伤及乘客事故的第一责任方是电梯设备的管理者,即大楼管理处或者物业管理公司。如果电梯设备的管理者与电梯公司签有设备维修保养合同,同时又有充分的证据说明事故系由电梯设备维修保养不当造成的,则电梯公司须承担相关责任。一般来说,设备的管理者委托电梯公司承担设备的维修保养利大于弊。这不仅是因为在特定条件下,电梯公司须承担部分或全部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责任,而且这样做对保证乘客和设备的安全都大有好处。这是因为1)电梯公司对于带病运行的电梯有完善的监测手段和排除故障的工作程序,拥有足够的资源保证其保养的设备安全运行;2)电梯公司的维修人员都经过职业培训,持证上岗,而且接受过所在电梯公司提供的系统的产品和技术培训,他们熟悉产品的设备特性和技术更新情况;3)电梯公司可以提供及时可靠的备件来源和有特殊要求的技术支援。

其次,电梯乘客安全常识的普及在我国势在必行。例如,乘客被关在轿厢内应当立即与外界联系,等待救援人员放人,而不应该强行扒门,从未平层的电梯轿厢内爬出。道理很简单,虽然人被关在轿厢内会很紧张,但却不会有生命危险;而当乘客从轿厢门爬出的一瞬间,万一电梯突然动作,人就可能被运动的轿厢挤压或切断,后果不堪设想。当然,轿厢内必须配备电话(张贴紧急救援电话号码)或对讲机等通讯手段,以便乘客在紧急情况下与外界联系。万一这些设备失灵,不要慌张,可以试用其它合理有效的方法请求救援。了解电梯安全常识的乘客面对突发的电梯故障可以从容对待,采取正确的自救方法。不懂电梯安全常识乘客则容易惊慌失措,鲁莽行事,导致本来可以避免的人身伤害事故。

电梯安全常识的普及也应当从娃娃做起。小学生的相关教材里应当包括这方面的内容。电梯安全常识的普及应当根据年龄段的不同分为儿童安全常识和成人安全常识两套内容向全社会推广。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电梯协会组织实施电梯安全常识的普及,并争取得到各大电梯公司的支持。奥的斯电梯公司曾经举办过这类社会公益活动。

如果我们从电梯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电梯乘客安全常识的普及两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和完善电梯行业的安全法规建设,电梯、自动扶梯伤及乘客事故是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的。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