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施工安装技术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施工安装技术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7

1、系统施工方案⒈项目中标后,在接到甲方、监理的通知后立即组织人员分别进入施工现场,按施工图要求检查及配合土建施工。每个班组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合理配备相应数量的管道技术工人。⒉检查土建单位套管预留、预埋的技术要求:⑴凡穿墙楼板的管道、预留洞尺寸应比其管外径大30mm左右,其位置必须准确,管道在该处应加设套管,穿墙套管长度不应小于墙厚。穿楼板处套管应高出楼面50mm,穿出层面的管道一般应有防水肩和防水帽。⑵管道的各种接口均不得设在套管内,各种管件不应布置在穿墙洞内。3.进入正常施工阶段,依据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工程特点:面积大、分布广、系统复杂,分横向、竖向同步施工。2、系统施工技术措施㈠、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湿式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作为本工程消防系统工程施工一项重点。因此在施工进场前要做如下的准备工作:1、选取通过消防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并经审核批准的施工队伍承担施工任务。2、准备齐全设备平面布置图、系统图、安装图等施工图及有关技术文件。3、参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进场前要以项目经理牵头,项目部总工组织、技术部各专业工程师及各作业队工长认真审核施工图纸。在充分熟悉设计图纸后,再组织全体作业队人员作施工前技术交底。4、施工现场及施工中使用的水、电、气应满足施工要求,并保证连续施工。5、施工前配备足安装喷头的专用工具,专用的部件、管件、防晃支架、吊架及其他专用的材料和设备。6、施工前对采用的系统组件、管件及其其他设备、材料现场检查。7、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在施工前,甲方、监理应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详细的施工设计图纸技术交底,并设专人负责施工质量检查及系统设备保管、检验。㈡、材料及组件检验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所用的管子、管件、吊架、防晃支架等应进行以下检验:(1)、管子、管件、各种支吊架所用材质、规格、型号等应和设计图纸所标明的要求相符。凡未标明的,应使用合格产品或经有关部门认可的产品,不能用不合格产品或随意用替代品。一般情况下,系统管网用镀锌钢管和镀锌无缝钢管。(2)、管子表面要求无裂纹、缩孔、夹渣、折迭、重皮等缺陷。(3)、管子的尺寸偏差要符合现行部颁标准和国标要求。管子的螺纹密封面完整,无损伤、毛刺等缺陷,精度及表面光洁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和制度标准。(4)、镀锌钢管内外表面的镀锌层不得有脱落、锈蚀等现象。(5)、非金密封垫片要求质地柔韧、无老化变质或分层现象,表面无折损伤、皱纹等缺陷。(6)、法兰密封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毛刺及径向构槽,凹面法兰能自然嵌合,面的高度不得低于凹槽的深度。螺纹法兰的螺纹应完整、无损伤。2、喷头进行现场检验并符合下列要求:(1)、、喷头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凡新设计的工程,应采用合格的新喷头;凡改过的工程,应采用与原系统喷头型号、规格一致的喷头,若无原型号、规格的喷头,应选用温级一致且型号接近的喷头。(2)、喷头的商标、型号、公称动作温度、制造厂、生产年月等标志齐全。喷头的色标必须明显,且符合规定的色标温级,不得自行在喷头上涂其他颜色涂层。发现色标和温级不符的喷头,要退回厂方,不能使用。(3)、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型号、规格喷头,要按标准进行使用前的抽检,不合格的不能用。喷头外观无加工缺陷和机械损伤;螺纹密封面要平整、光滑、无伤痕、毛刺、缺丝、断丝,其尺寸偏差符合现行标准。(4)、闭式喷头的性能检测为了使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火灾时能及时、准确地启动灭火,必须保证该系统的关键组件喷水头的质量。闭式喷头进行密封性能试验,以无渗漏、无损伤为合格。试验数量从每批中抽查1%,但不少于5只,试验压力应为3.0Mpa;试验时间不少于3min。当有两只及以上不合格时,不得使用该批喷头。当仅有1只不合格时,再抽查2%,但不得少于10只。当仍有不合格时,亦不得使用该批喷头。3、阀门及其附件的现场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所用的阀门有闸阀、止回阀、报警控制阀、安全信号阀、比例减压阀、安全阀、排气阀等各类安全阀门。(1)、阀门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2)、阀门及其附件应配备齐全,不得有加工缺陷、机械损伤。(3)、报警阀除应有商标、型号、规格等标志外,还应有水流方向的永久性标志。(4)、报警阀、控制阀的阀瓣及操作机构应动作灵活,无卡涩;阀体内应清洁、无异物堵塞。(5)、水力警铃的铃垂应转动灵活,无阻滞。(6)、报警阀逐个进行渗漏试验。试验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的2倍,试验时间为5min。阀瓣处无渗漏。4、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及水位、气压、阀门限位等自动监测装置应有清晰的铭牌、安全操作标志、产品说明书;水流指示器应有水流方向的永久性标志;安装前逐个进行主要功能检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5、闸阀主要安装在供水立管、配水干管上,即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定期进行检修时,关闭供水系统部分管段的闸阀,检修完以后,再开启并锁定在开启位置。6、止回阀一般安装在不允许水倒流的管段上,如水泵出水管上,通向水箱的立管上,水泵接合器上以及其他防止水倒流的管段上。7、湿式报警控制阀安装在喷淋水泵出水管与楼层水平管网之间,能切断或接通水流且防水倒流等功能。8、安全信号阀是安装在管道上带启闭信号的阀门该阀一般安装在配水干管和配水管上。9、比例减压阀是安装在需要按比例减小管网不同管段水流压力损失的阀门。10、安全阀一般安装在水泵出水管道上或加压给水装置的进水管道上,当水压超过设计压力时能自动泄放压力的阀门。该阀可减小系统因水泵启动或阀门等因素引起的系统超压对设备的危害。㈢、供水设施安装供水设施设备一般指水泵、水箱、水池、气压给水装置、水泵接合器等,安装供水设施及其附属管道前,应清除其内部污垢杂物。安装中断和完毕时的敞口处应临时封闭。1、水泵和稳压泵安装系统使用的水泵、稳压泵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技术文件。水泵、稳压泵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和地脚螺栓位置等应符合设计要求;(2)、设备完整、无损坏和锈蚀等情况,管口保护物完好;盘车应灵活,无擦壳声音;(3)、驱动机转向确认无误,方可和水泵相连接。当水泵轴功率大于17KW,安装时应有减振措施。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执行: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可采用橡胶垫等方式减振,出水管、吸水管采用可曲挠接头与系统连接。泵房单独设立,且水泵运行振动不影响周围环境时,可不设减振措施。水泵的找平应以水平中开面、轴的外伸部分、底座的水平加工面等为基准进行测量,纵、横向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0.1%。小型整体安装的泵,不应有明显的倾斜。(4)、当设计无要求时,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安装止回阀和压力表,并安装检查和试水用的放水阀门;消防水泵组的总出水管上安装压力表、泄压阀;安装压力表时加设缓冲装置。压力表和缓冲装置之间安装旋塞;压力表量程为工作压力的2倍。2、泵的找正应符合下列要求:⑴、泵与驱动机应采用联轴器相连。两轴的不同轴度,两半联轴节端面间的间隙应符合泵技术文件的规定;⑵、主动轴与从动轴找正连接后,应检查盘车是否灵活,泵与管道采用法兰连接时,法兰应与管中心线垂直、两法兰面应平行。连接后应复核找正情况。如不正常应调整。调整时应将泵、管道脱开以防损破泵的零件。3、吸水管和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⑴、当水泵设计为自灌式充水时,吸水管上必须装设控制阀门,并在消防水泵固定于基础上之后再安装;其直径不应小于泵吸水口直径,且不采用蝶阀。⑵、吸水口宜加设滤网;水池有杂质时应设置固液分离装置。⑶、当水泵与消防水池位于独立的两个基础上且互为刚性连接管时,则该吸水管应安装可曲挠橡胶接头等柔性应力释放装置;每台水泵出水管上应安装闸阀。⑷、吸水管水平短管上不应有气囊和漏气现象;水泵出水管上应安装止回阀和压力表,并且宜安装检查和试水用的放水阀门。㈣、系统组件安装1、管网安装管网安装时,其布置型式有端中和端侧布置,工程中所使用的管件,施工前应清除管子内外的脏物、异物,并校直管子。含有腐蚀性物质的场所,系统管道、管件以及埋地管道,安装前必须进行防腐处理。管道连接可采用螺纹连接或焊接,无论采用何种连接方式,均不得减小管道的通水横断面积。管道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中心与建筑结构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喷(一)的规定。表喷(一)管道中心与建筑结构的最小距离公称通径mm距离mm管道应固定在建筑的结构上,支撑点应能承受充满水时管重和再另加114kg附加荷载。管道固定采用管道支架、吊架和防晃支架。管道支架、吊架的间距应满足下表喷(二)要求。表喷(二)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间的间距公称通径mm距离(m)3.544.55666.5789.511122、系统排水措施应满足下列要求:(1)、系统管道宜有0.002-0.005的坡度,使其坡向排水管;当局部区域难以利用排水管将水排净时,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2)、若系统少于5只喷头,应在管道低凹处,加设堵头;当系统喷头多于5只时,应装带有阀门的排水管。排水管与辅助排水管的管径见表喷(三)。(3)、配水干管、配水管应涂以红或红色环圈标志,以区别其它管道。(4)、管网在安装中断时,应用塞子或管堵将敞口封闭,继续施工时再打开,防止异物进入管道。3、喷头安装(1)、喷头安装应在系统管网经过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2)、安装喷头所需的弯头、三通等宜采用专用管件。(3)、喷头的安装应采用工厂配备的专用板手,严禁用喷头的框架施拧;喷头的框架、溅水盘产生变形或释放原件损伤时,采用规格、型号相同的喷头更换。(4)、当使用喷头孔口小于10mm时,在配水干管或立管上应安装滤水器。(5)、凡易遭机械抽伤的喷头,应安装防护罩。(6)、喷头安装时,溅水盘与吊顶、门、窗、洞口和墙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7)、当喷头溅水盘高于附近梁底或高于宽度小于1.2m的通风管道腹面时,喷头溅水盘高于梁底、通风管道腹面的最大垂直距离应符合如下规定:喷头溅水盘高于梁底、通风管道腹面的最大垂直距离喷头与梁、通风管道的水平距离(mm)喷头溅水盘高于梁底、通风管道腹面的最大垂直距离(mm)300—60025600—75075750—90075900-————1680280(8)、当通风管道宽度大于1.2时,喷头安装在其腹面以下部位。(9)、当喷头安装在不到顶的隔断附近时,喷头与隔断的水平距离和最小垂直距离须符合如下规定:喷头与隔断的水平距离和最小垂直距离水平距离(mm)>900最小垂直距离mm)、湿式报警阀组安装(1)、报警阀及其组件的安装应先安装水源控制阀、报警阀,再进行报警阀辅助管道的连接。水源控制阀、报警阀与配干管的连接,使水流方向一致。报警阀组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明显位置,距地面高度一般为1.2m;两侧距墙不小于0.5m,正面距墙不小于1.2m。安装报警阀的室内地面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2)、应确保其报警阀前后的管道中能顺利充满水;压力波动时,水力警铃不发生误报警。(3)、报警水流通路上的过滤器安装在延迟器前,且是便于排渣操作的位置。(4)、每一个水流指示器为一个报警分区,每一个报警分区应安装一个检测装置。(5)、安装完后,应对其操作机构和传导装置作必要的调整,使其动作灵活、指示正确。4、组件安装(1)、水力警铃应装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附近的外墙上,且应安装检修、测试用阀门。水力警铃和报警阀的连接采用镀锌钢管,当通径为15mm时,其长度不大于6m;当镀锌钢管通径为20mm时,其长度不应大于20m;水力警铃安装应确保其启动压力不小于0.05Mpa。(2)、水流指示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在管试压冲洗合格后,方可安装。水流指示器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②、水流指示器的浆片、膜片垂直安装于水平管道上侧,其动作方向和水流方向一致;③、安装后的水流指示器的浆片、膜片动作灵活,不允许与管道有任何摩擦接触,且要求无渗漏。(3)、、系统中的安全信号阀安装在水流指示器前的管道上,且与水流指示器间距不小于300mm。(4)、自动排气阀安装应在管道系统试压和冲洗合格后进行;排气阀安装于配水干管顶部、配水管的末端,确保无渗漏。(5)、系统中安装的控制阀包括闸阀、安全信号阀等型号、规格、安装部位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安装方向正确,阀内清洁无堵塞,无渗漏;系统中的主要控制阀必须加设启闭标志。隐蔽处的控制阀应在明显处设有指示其位置的标志。(6)、节流装置应安装在公称通径不小于50mm的水平管段上;减压孔板安装在管道内水流转弯处下游一侧的直管上,且与弯管的距离不小于所在管段通径的两倍。压力开关宜竖直安装在通入水力警铃的管道上,并不允许在安装中拆动。在系统末端设试水装置。(7)、末端试水装置安装在系统管网末端或分区管网末端。㈤、系统试压和冲洗与消火栓系统同。㈥、管道防腐与消火栓系统同。㈦、系统调试1、系统调试在系统施工完成后进行。2、系统调试应具备下列条件:(1)、消防水池、水箱已储备设计要求的水量;(2)、系统供电正常;(3)、消防气压给水设备的水位、气压符合设计要求;(4)、湿式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内已充满水;?阀门无泄露;(5)、与系统配套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处于工作状态。3、系统调试内容包括:水源测试、消防泵调试、稳压泵调试、报警阀调试、排水装置调试、系统联动试验。4、水源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设计要求核实水箱的容积、设置高度、消防储水不作它用的技术措施。(2)、按设计要求核实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和供水能力,并通过移动式消防水泵做供水试验进行验证。5、消防水泵性能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以自动或手动方式启动消防泵,消防水泵在5min内投入正常运行。(2)、以备用电源切换时,消防水泵在1.5min内投入正常运行。6、稳压泵调试时,模拟设计启动条件,稳压泵应立即启动;当达到系统设计压力时,稳压泵应自动停止运行。7、报警阀性能调试符合如下:湿式报警阀调试时,在其试水装置处放水,报警阀应及时动作;水力警铃发出报警信号,水流指示器应输出报警电信号,压力开关应接通电路报警,并启动消防水泵。8、排水装置调试须符合下列要求(1)、开启排水装置的主排水阀,按系统最大设计灭火水量做排水试验,并保持到系统压力稳定为止。(2)、试验过程中,从系统所排放出的水能及时、全部进入排水系统排走,未出现任何水害,试验即为合格。9、系统联动试验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专用测试仪表或其他方式,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各种探测器输入模拟火灾信号,应在15秒内输出报警和启动系统执行信号,并准确、可靠地启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启动一只喷头或以0.94—1.5L/s的流量从末端试水装置处放水,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水力警铃、消防水泵等应及时动作并发出相应的信号。10、当消防监督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应作灭火功能模拟试验。㈧、系统验收1、管网系统与消火栓系统同。2、系统湿式报警阀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系统报警阀组各组件应符合产品标准要求;(2)、打开放水试验阀、测试的流量、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3)、检查水力警铃设置位置是否正确。测试时,水力警铃喷嘴处压力不应小于0.05Mpa,且距警铃3m远处警铃声强不小于70dB;(4)、打开手动放水闸阀或电磁阀,检查雨淋阀组动作应可靠;(5)、检查报警阀、控制阀上下是否安装有安全信号阀或闸阀,若安装有闸阀,是否锁定在常开位置;(6)、与空气压缩机或火灾报警系统的联动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3、喷头检查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喷头规格、型号、喷头安装间距,喷头与顶棚、障碍物、墙、梁等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2)、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安装的喷头,是否采取了防护措施;(3)、有碰撞危险的场所安装的喷头是否加了防护罩;(4)、向下安装的喷头,当三通下需接短管时,是否安装了带短管的专用喷头;(5)、大空间、高顶棚以及其他特殊场所,是否按设计安装了特殊喷头;(6)、喷头公称动作温度与环境最高温度是否协调,且符合规范要求。4、根据设计和使用要求,对系统进行灭火模拟功能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报警阀动作,警铃鸣响;⑵、水流指示器动作,且消防控制中心有信号显示;⑶、压力开关动作,信号阀开启,空气压缩机或排气阀启动,消防控制中心有信号显示;⑷、电磁阀打开,雨淋阀开启,消防控制中心有信号显示;⑸、消防泵启动,消防控制中心有信号显示;⑹、加速排气装置投入运行;⑺、消防应急广播投入运行;⑻、其他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投入运行;甘肃世纪消防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5月10日

篇2: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范本

1.加强领导,从严管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一是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文物建筑的管理、使用单位是文物建筑消防安全责任主体,依法承担所属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二是明确职责,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文物建筑的管理、使用单位的法定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是文物建筑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依法承担消防安全责任。并根据单位实际确定文物建筑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三是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严格落实防火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

?四是建立防火档案,逐步改善防灭火条件。

?五是加强宣传古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消防安全知识,不断提高群众保护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意识。

?六是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定期进行训练。

?七是制定灭火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2.严格生活用火管理严格生活用火管理严格生活用火管理严格生活用火管理。

?一是在古建筑内应严禁使用液化气和安装煤气管道。

?二是做饭、采暖的炉灶烟囱,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要求。

?三是供游人参观或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禁止吸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小孩玩火,并应当设有明显的禁止标志。

?四是如因维修需要临时使用焊接、切割设备的,必须经相关单位批准,指定专人监护,严格落实安全措施。

?五是炉灰、垃圾等应设专用场地堆放,并指定专人管理。

?3.严格电源管理严格电源管理严格电源管理严格电源管理。

?一是严格落实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古建筑不准安装大功率电灯和其他电器设备。

?二是古建筑的电气线路,一律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并穿金属管敷设,严禁乱拉乱接电线。

?三是规范配线方式,一般应将一座殿作为一个单独的分支回路,独立设置控制开关。

?四是在古建筑内,禁止使用表面温度较高的碘钨灯等加热照明器具。

?五是古建筑如临时需要使用电气照明或其它设备,必须办理临时用电审批手续,由专职电工安装,用电结束即拆除4444改善防火条件改善防火条件改善防火条件改善防火条件,创造安全环境创造安全环境创造安全环境创造安全环境。

另外还得注意几点:

?一是古建筑内不得开设饭店、餐馆、茶馆、旅馆、招待所或生产车间、物资仓库、办公室及职工宿舍、居民住宅等。

?二是在古建筑范围内,禁止堆放柴草、木材等可燃物品,严禁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

?三是古建筑群禁止搭建临时易燃可燃建筑。

?四是凡与古建筑毗连的棚屋,必须拆除。

?五是对古建筑的木质构件,应喷涂防火涂料,以提高耐火等级。

?六是古建筑群应考虑在不破坏原有格局的情况下,适当设置防火墙、防火门进行防火分隔。

?七是古建筑群,要逐步改善交通条件,疏通疏散通道,确保消防车能够到达古建筑附近。

?八是古建筑群,应利用市政供水管网,安装室外消火栓;无市政供水管网的,应修建消防水池,储水量应保证灭火持续时间不少于3小时。

?九是按照国家标准配置必要的灭火器材和工具。

?十是古建筑群,应按照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负责古建筑群的消防管理和火灾扑救.

?5.设置安装适宜的防、避雷设施。并对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引下线、接地线等定期检测,尤其是在雷雨季节来临前,要保证其完好有效

?古建筑范围内堆放有柴草、木材及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应尽早将其搬迁。古建筑内或是外围毗连古建筑的范围,搭有临时建筑,破坏原有防火分隔和防火间距的,应坚决拆除。古建筑中重要的木构件部分、重点保护部位与古建筑内悬挂得各种棉、麻、丝毛纺织品饰物和帐幔、伞盖等,宜进行防火阻燃处理

此外,要完善消防设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在古建筑范围内应设计、布置消防供水系统,充分利用人工水井和天然水源或市政水源逐步解决消防给水;在有消防管道的地区,参照有关规定设置室外消火栓,或根据地区实际情况修建消防水池,设置消防水缸。消防给水可采取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合用的给水系统。城市间的古建筑,应利用市政供水管网设置室外消火栓。偏远的古建筑还应设置地下消防水池或挖水井,消防水池的最小容量应满足扑救一次火灾,保证不小于2h的用水量。并按要求配备足够的移动式灭火器,设置火灾报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装设电话或配备移动电话以备报警时专用;对已建的柱、梁、枋、檀、椽和楼板等主要木质构件,在木材的表面涂刷或喷涂防火涂料,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阻火膜,以降低木材表面燃烧性能,阻滞火灾迅速蔓延;在古建筑围墙外20米范围内不允许堆积落叶和生长荒草

对于影响较大、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文化古建筑,我们应保留他原有的建筑风貌和文化功能,因为这些特点正是它的价值所在。笔者认为,这一类文物古建筑应采取“突尼斯”消防保护形式,文化古建筑作为一个整体,一旦局部受到破坏,其原先的历史价值、艺术魅力就大大降低。因此,对于这一类文物古建筑我们考虑的不应该是发生火灾后如何去救,而是如何让它的火灾发生率降到零。如果我们一味地去利用现代消防技术、措施去对这类古建筑进行消防保护,由于建筑布局、结构、材料等方面与现代建筑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建筑防火规范和消防设施不但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效能,而且安装、施工还会给文物古建筑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对于这一类古建筑的消防保护,我们应发挥自然平衡的效能,突出人的作用。?

1、前期的防护措施?

(1)认真落实文物古建筑单位逐级消防责任制和岗位防火安全责任制,组织单位人员认真学习消防法规,提高全员对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严格落实巡防工作制度,加强24小时值班和防火巡?(3)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和游客的消防意识。同时对工作人员开展消防培训,使他们懂得用火安全管理,懂易燃物品的安全保管,会报火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提高初期火灾控制和扑救能力。?2、现代的消防设施?

?那么是不是对于这一类文物古建筑就可以不用去做消防工作了呢当然不是的,因为我们“防”的再严,也不能保证火灾能够永远远离我们的古建筑。所以我们要在不损坏古建筑本身风貌、文化功能,不打破几百年来形成的这种自然平衡的基础上去做好我们的古建筑消防工作。笔者通过多年来对古建筑的调查研究,认为这一类古建筑消防工作应该着重做好两方面。一方面,做好早期火灾的探测和报警,只有把火灾消灭在萌芽或者早期状态,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古建筑。一般建筑物当发生火灾后,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有效的灭火手段控制火灾,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而文物古建筑由于其特殊性,一旦火灾达到全面燃烧阶段,扑救难度将大大加大,加之由于古建筑所处地理位置、自身建筑特点等原因,往往很难有效控制火势,容易造成建筑物的永久性损失,甚至导致蕴含珍贵历史文物价值的古建筑付之一炬。就算是利用现代的消防设备进行火灾扑救,由于古建筑的消防设施的设置方面缺少一定的科学性,对古建筑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损害。因此古建筑火灾的控制重心应该放在早期火灾的发现和扑救上,防止其形成规模,将其早早消灭在萌芽状态。?(1)火灾报警系统?

?通过对文物古建筑各种火灾报警系统的对比分析认为,在古建筑安装无线火灾报警系统是比较好的实现方式之一。无线火灾报警技术的发展直接受益于近10年来移动电话市场的推动,微电子技术和蓄电池技术的进步使“无线监控”这一要求成为可能。无线火灾报警系统由控制盘、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和警报装置组成,所有装置均装有无线电收发两用机,除控制盘外,其他装置由自带蓄电池提供电源。该系统最大的优点就是基本无需电缆布线。没有布线要求,就无须破坏建筑物结构,无需埋设任何管线,这一点对古建筑来说尤为重要。?(2)必要的灭火设施

?另一方面,在保护古建筑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配置必要的灭火设施,由于暂时在文物古建筑的消防保护上还没有相应的规范可依,我们应结合古建筑特点,因地制宜。笔者认为,在文物古建筑的消防设备的设置中,可以采取确“强化室外,暂缓室内”的理念,如消火栓设置方面,将室内消火栓移至室外设置,即室内消火栓外置,设置明显标志。并在室外消火栓处设置启泵按钮,以便火灾时使用。同时,为防止灭火过程中带来的严重水渍损失,可用雾状水枪代替直流水枪,同时水源的选择上也有一定的要求,杜绝利用污染的水作为消防水源。这样,既保护了文物古建筑不受火灾侵害,同时也不影响古建筑前期(1)坚持坚持“从严管理,防患未然”的原则,落实各级部门的消防安全责任,加强古建筑消防宣传教育。?

(2)根据火灾危险性调查、评估,设置相应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3)利用清洁、高效的阻燃技术对古建筑的木结构进行阻燃处理,改善其耐火极限。?(4)合理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和灭火器,提高初期火灾扑救能力。?(5)对古建筑群配置轻型消防车、消防摩托车、手抬机动泵、高压脉冲水枪等移动式灭火装备。?

2、现代的消防设施

(1)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应用范围最广、应用量最多、灭火成功率最高且造价低廉的灭火系统,该系统具有自动探火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的优良性能,能够有效地避免因火灾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篇3:防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范本

矿井火灾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矿井火灾发生后,火势发展迅猛,变化复杂,影响范围广,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资源损失,可能诱发瓦斯爆炸,酿成更大灾害,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要求,结合我矿井下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措施并遵照执行。

一.井下煤层自燃发火的预兆

1.煤炭温度较正常区域增高;

2.有火灾的煤油、汽油、松节油味;

3.有烟雾弥漫;

4.火区流出的水温升高;

?5.出现燃烧不完全的焦刺味;

6.火区附近的煤壁、支架、密闭、管路等上面挂有水珠;

7.流经火源后的矿井空气中氧气减少,相对温度增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浓度增加。

二.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矿井火灾事故可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矿井火灾的发生和季节关系不明显,火灾事故的发生取决于火灾三要素同时存在。

三.内因火灾危害程度分析

采煤工作面煤层煤炭自燃主要发生在工作面周围的停采线、联络巷、老巷、上下顺槽至采空区20m纵深范围内,尤其以停采线处最为普遍,主要原因是这些地方丢煤多,丢失木材多,外部漏风严重和措施不力等造成的。随着放顶煤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放顶煤工作面采空区煤炭丢失多,自燃可能性增强,其主要原因是相邻下一个采面进风顺槽侧,由于扩散通风造成的煤炭自燃,是影响邻面安全回采的主要因素。

切眼、停采线、溜煤眼、老硐室及老火区、巷道高冒处、断层处等以上这些地点是内因火灾防治的重点。

四.外因火灾危害程度分析

外因火灾可以发生在矿井的任何地点,但多发生在井口、井筒、井底车场、机电峒室、火药库以及安装有机电设备的巷道或工作面内。外因火灾的特点是:突然发生,来势凶猛,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往往可能酿成恶性的事故,一定条件下还能够引起爆然或者爆炸。据统计,国内外有记载的每次牺牲数十甚至上百人的煤矿重大恶性火灾事故90%属于外因火灾,但外因火灾的燃烧往往发生在可燃物表面,救灾人员能接近火源,如果发现得及时,还是容易扑救的。

五.外因火灾预防措施

A)井下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时,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二厂三条的有关规定,并制定严格的安全措施,报有关领导批准。严格按制定的安全措施组织施工。

B)井下必须使用取得产品许可证的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严禁使用产生火焰的爆破器材和爆破工艺。

C)所有电气设备防爆性能必须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过电流、漏电、过负荷和欠压释放等保护装置齐全,灵敏可靠;井口和井下电气设备必须有防雷击和防短路的保护装置。

D)严格井口检身制度,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下井;工业广场内的主坪硐、风井井口附近20m内严禁烟火;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

E)井下严禁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使用过的棉纱、布头、纸和润滑油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地面处理。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

F)井下机电硐室、材料库、工具房、井底车场、使用胶带输送机或液力偶合器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都应备有灭火器材,其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见附件4;所有机电硐室、火药库都必须至少存放0.2m3的灭火砂;必须定期检查灭火器材,并及时更换。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G)胶带运输机的防滑、防跑偏等防护设施和烟雾报警、自动洒水等安全设施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六.内因火灾的预防措施

A)井下巷道必须做到设计合理,通风系统稳定、简单,从设计上满足防灭火的要求。不尾随采煤工作面掘进。

B)实施均压通风措施。工作面停采封闭后及时采取均压措施,使工作面上、下顺槽两密闭的风压差减小,进而减小漏风达到防止向采空区供氧的目的,防止采空区的煤炭自燃。

C)顺槽掘进过程中出现的顶煤破碎、冒落区域、地质构造区域,沿空掘进过程中因片帮、躲避硐、联络巷、裂隙等与采空区沟通的区域,必须及时采取喷浆等堵漏措施,并对浮煤进行阻化处理。

D)加强自然发火的预测预报工作,要充分利用JSG-8型井下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分析可疑地点的气体成份和温度变化情况,发现火灾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E)坚持对采煤工作面实施采后注浆措施,完善注浆系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坚持使用注浆防火措施,最大限度地增大注浆数量,消除火灾隐患;尤其是工作面开切眼、停采线必须加大注浆量,尽量将其上、下两头三角充实。

F)对工作面推过后、今后不再使用的联络巷及时进行注炉渣充填或者使用固化粉煤灰充填,以确保有效封堵漏风。

G)采用走向水平分层方式布置工作面时,应避免把采区上、下山布置在落差较大的断层附近,避免工作面停采线或开切眼留在上、下山附近。

H)依据现场条件及自燃发火威胁的区域范围,有针对性地采取注氮、注液态CO2防火措施,依靠氮气、液态CO2压力,以氮气、液态CO2因地置换采空区的氧气,惰化自燃发火威胁区域。

I)坚持每月排查一次自然发火隐患,对排查出的自然发火隐患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进行处理。

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七.矿井火灾处置措施

1.外因火灾比较直观,初期火势较小,容易控制,现场人员应充分利用灭火器材或其它可能利用的灭火工具直接灭火。出现外因火灾必须用井下电话汇报矿调度室。如果火灾规模较大,现场人员不能直接扑灭火灾时,应尽快将火灾的地点、范围、性质等情况向调度室汇报,并积极组织受火灾威胁区域人员沿避灾路线尽快撤离灾区。内因火灾现场如能直接灭火,防止火灾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必须进行直接灭火。

当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一般要在正常通风的情况下从进风侧利用灭火器或者防尘管路灭火。火势无法控制,在场人员应立即佩戴好自救器,在进风侧的人员要逆风撤出,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设法经最短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中。撤退倒安全地点时跟班人员要清点人数,并及时汇报矿调度室。

2.当井下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直接灭火无效时,在场人员要立即打开并按规定佩戴好随身携带的自救器,迅速撤至新鲜风流中。如因火势严重,退路被阻时,应千方百计穿过火灾地点。如穿过火灾地点难以实现,应坐在支架良好的地方,打开压风管路三通阀门,构筑避难硐室,等待救护队抢救。

3.现场人员用水灭火必须注意以下的问题:

(1)要有足够的水量;水量不足不仅难以灭火,而且有可能贻误战机,造成火势发展。

(2)用水灭火时人要占据上风侧工作。水流由火源的边缘逐渐地推向中心,以免产生过量的水蒸汽伤人。

(3)必须保持一个畅通的排烟通道,以防高温的水蒸汽和烟流返回伤人。

(4)不能用水扑灭带电的电器设备火灾。不宜扑灭油料火灾。

4.自救器的佩戴注意事项:

(1)戴上自救器后,吸气温度逐渐升高,表明自救器工作正常。决不能因吸气干热而把自救器取下。

(2)化学氧自救器佩戴初期生氧剂放氧速度慢,如条件允许,应缓慢行走,等氧足够呼吸时再加快速度。撤退时最好按每小时4~5km速度行走,呼吸要均匀,千万不要跑。

(3)佩戴过程中口腔产生的唾液,可以咽下,也可任其自然流入口水盒降温器,严禁拿下口具往外吐。

(4)在未到达安全地点前,严禁取下鼻夹和口具,以防有害气体的毒害。

(5)矿井火灾引起瓦斯煤尘爆炸或者风流紊乱,将会扩大事故灾害范围,如此受灾区事故威胁人员,在接到矿调度室发布的撤离命令之后,有现场跟班人员组织按照避灾路线进行安全撤离。由于佩带自救器之后,灾区人员相互之间无法用语言进行交流。区队现场跟班人员或者班组长要利用肢体语言组织职工进行撤离。撤离时跟班领导(班组长)或者有经验的职工在前,其他职工依次排在其后,按照有效的避灾路线进行撤离。有时灾区能见度很低,灾区职工可以手牵手进行撤离。切忌职工不服从指挥。撤退时,不可惊慌失措,盲目行动。首先有组织地向火灾燃烧的相反方向撤退。最好利用平行巷道,迎着新鲜风流绕过火区,进入安全地点。

5.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撤退时,应当注意:

(1)在有烟雾的巷道里停留避难或是建立避灾场所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应当采取果断措施迅速脱离现场,撤到有新鲜风流的巷道。

(2)必须及时佩戴好自救器,若自救器失效,应捂湿毛巾。

(3)位于火源进风侧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如果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距火源较近,附近有脱险的通道,而且又有脱险的把握时,可以逆烟撤退,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进风侧。如果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距火源较远,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可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到新鲜风流中去。如果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

(4)撤退途中,如果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道时,应靠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口的一侧撤退,并随时注意这些出口的位置。在烟雾大、视线不清楚的情况下,要摸着巷道壁前进,以免错过联通出口。

在烟雾不严重的情况下,应尽量躬身弯腰,低头快速前进,如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高时,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道壁,摸着铁道或管道等快速爬行撤退。

(5)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时,还应注意用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或是利用随身衣物遮挡头部,以防高温烟气的刺激。

(6)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退时,应寻找有压风管路的地点,用压风呼吸。

(7)无论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或火灾烟气的危害时,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或构筑临时避难所,等待救援。

(8)无论在多么危险紧急的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要狂奔乱跑。那样很容易疲劳,降低抵抗能力、分析能力、行动能力,过度的紧张和恐惧还会造成精神及行动失常。

6.妥善避灾。

由于自救器有效时间较短,当佩戴自救器后,在其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撤退路线无法通过;或者有自救器而有害气体含量又较高时,可以发挥避难硐室的作用。利用工作地点的临时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巷道,在事故发生后临时修建避难硐室,该硐室必须构筑严密,以免有害气体侵入,使避难人员受害。正确地选择修建临时避难硐室的地点,往往能对受难人员发挥很好的救护作用。

在进入临时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待避时,应保持安静,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和空气消耗,借以延长避灾时间。硐室内除留有一盏灯照明外,其余矿灯应全部关闭。在硐室内可间断地敲打铁器、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全体避难人员要坚定信心,相信在各级领导和职工的努力下,一定会安全脱险。

7.救灾具体措施

井下发生火灾时,矿领导及有关人员的首要任务是保护井下人员的安全,即应迅速从危险区撤出与救灾无关的人员,同时采取一定的通风措施防止风流逆转而扩大灾情。

(1)扑灭井下火灾时,抢救指挥部应根据火源位置,火灾波及范围,工作人员分布及瓦斯涌出情况,迅速而慎重决定通风方式。

(2)进风井口、井筒、井底车场、主要进风道和硐室发生火灾时,为了抢救井下人员,应反风或风流短路。

(3)救护队员到达火灾现场,首先应从进风侧灭火,为控制火势,可采取措施设置水幕,拆除木背板(岩石坚固时),及时建造临时防火密闭等措施阻止火势幕延。

(4)用水灭火时,为了防止水煤气爆炸,水流不要对准火焰中心,而应从火焰的外围喷洒,随着燃烧物温度的降低,逐步逼向火源中心。

(5)扑灭电器火灾,必须首先切断电源,电源无法切断时,严禁使用非绝缘灭火器材灭火。

(6)进风的下山巷道着火时,必须采取防止火风压造成风流紊乱和风流逆转的措施。

(7)灭火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积聚,如积聚的瓦斯可能涌入火区,应加强巷道通风。

(8)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一般要在正常通风的情况下从进风侧利用灭火器和防尘管路灭火。

(9)独头巷道发生火灾时,要在维持局部通风机正常通风的情况下,积极灭火,救护队员到现场后,要保持独头巷道的通风原状,进行侦察后再采取措施。

(10)火灾发生在独头巷道迎头时,在通风的情况下,瓦斯浓度不超过2%,可直接灭火,若发生在巷道中段时不得直接灭火,要远距离封闭。

(11)所有能通往危险地带的风路都要设置警戒牌,在警戒区内除做灭火的有关工作外,不允许进行其它工作。

(12)为了掌握灾变情况,必须由专人负责检查现场的气体情况,检查人员应配备瓦斯、氧气、一氧化碳便携式检定仪,并随时采样送井上进行分析。

八.灾区人员安全撤离、自救、抢救伤员的措施和地面营救人员或救护队的行动路线

1.撤离时必须按火灾路线有序地撤离,严禁慌乱,不听从指挥。

2.当无法撤离时,可进入独头巷道,尽可能采用一切可利用的材料将进入有毒有害气体的巷道堵断等待营救。

3.在撤离过程中不要慌、急,首先戴好自救器,有毛巾的将毛巾打湿捂住口鼻,当遇到明火,有可能通过时,应当将穿的衣服、棉衣在水沟里用水打湿,罩着头向外快速冲过。撤离时必须辨明方向(迎风流撤离)。

4.地面调度室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立即通知受威胁区域和可能受威胁的人员撤离,同时通知撤离路线。与此同时通知矿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等救灾指挥人员。

5.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生产副矿长在接到通知后,立即成立应急指挥部并必迅速查明火灾地段、灾害发展情况,严禁盲目停风和通知主扇风司机反风。根据火灾发展情况、地段,按事先制订好的应急预案实施营救,同时要采取措施防止风流紊乱和火烟侵袭和蔓延。迅速做出决定:是否召请当地救护。

6.地面营救人员或救护队的行动路线:

地面→副立井→+772m水平井底车场→轨道上山→进入工作面搜巡遇险人员。

(六)灾变时期应急的通风方法

火灾可使的通风系统风流紊乱,可根据火灾发生在井下不同地点采取维持正常通风、停风、风流短路及增减风量的措施,如:火灾发生在主要进风巷时,可采取反风的方法,控制有毒有害气体向里蔓延进入采区上山和工作面;火灾发生在回风巷或总回风巷时,应采取维持正常通风。火灾发生在运输巷或采区上山时,根据人员的分布情况在行决定通风方法(一般情况下,在正常工作时运输巷人员比较多应维持正常通风),在交接班时回风巷的人比较多应采取停风,总之要根据发生灾害时的情形而定)。火灾发生在串联通风的前一个工作面中应采取风流短路的方法,不让有毒有害气体进入下一个作面等。

(七)设备、器材及使用方法

1.避难硐室分两种,一是预先设置的采区避难所,一种是事故发生时因地制宜临时构筑的避难所。

2.器具的使用:

①人工呼吸器,将呼吸罩罩住伤者的嘴、鼻,将罩系在伤者头上即可。

②自救器:一手握住自救器的下部份,先去掉胶皮套,扯掉封口带,开启搬手,除去自救器的上盖,拉出口号具、鼻夹、头带,把口具塞进嘴内、咬住牙垫、拉开鼻夹将鼻子夹住,取下矿帽,把头带套在头顶上,再戴上矿帽,一手托住自救器即可。

八、避灾路线:

工作避灾路线:

+812m采煤工作面→+812m南巷→轨道上山→+772水平井底车场→副立井

+802m工作面→+802m南巷→+802m车场→轨道上山→+772水平井底车场→副立井

篇4:某社会福利院防火措施

消防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我院养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全院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因此,制定我院消防防火措施,对于把消防及安全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提升我院消防及安全事故处置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消防安全事故出现的主要原因

l、电线老化、私拉乱接、违章用电、电褥子老化。

2、员工操作不当,非正常状态下操作用电设备或者设备“带病作业”,易燃、易热、易爆物品使用及保管不当。

3、“宿舍厨房化”或“办公室厨房化”,即在一号楼或二号楼等大楼内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蒸煮食品,如多用电加热炉、电磁炉等。

4、违章动用明火、乱扔烟蒂、抽倒床烟等。

二、消防安全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和消防安全检查重点

(一)措施:

1、根据消防及安全法律法规,制定我院消防安全管理条例,落实院消防安全责任人。

2、加强教育,全员重视,全民参与。普及“人人关心消防安全,人人支持消防安全”的意识,对全院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普及基本消防安全知识,把消防安全宣传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在全院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营造人人重视消防安全、人人预防火灾隐患的良好氛围。

3、长期组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按照消防部门和有关文件的要求,认真组织好消防安全排查抽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努力防范火灾的发生。重点检查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各类人员消防安全责任是否落实;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是否通畅,是否存在影响疏散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是否齐全完好;用火、用电管理是否到位,有无违规使用明火等现象;是否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是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开展演练等内容。

4、安全预防: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注意关好门窗,不唱“空城计”;看见言行可疑的人,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加强盘问检查。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坚决消除“消防工作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错误认识,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切实增强消防安全保障能力。

5、设备安全预防。(1)各项设备在使用时有专人管护,特别是对于炉灶、食堂天然气、蒸箱、工业洗衣机等易热设备的使用。(2)设备不能“带病作业”,没有维修价值的设备要及时申请报废。(3)废弃物处理和处置。所有废物在抛弃前应使用可行的方法消毒,如消毒灭菌。严禁在垃圾堆、场焚烧储备垃圾。(4)使用、存放计算机等贵重设备的办公室,要养成定期拷贝数据文件的习惯,同时注意电源插线板、插座的安全使用,做到人走灯熄,人走电灭。

(二)检查重点:

生活服务部和三级护理部

1.老人在室内吸烟现象

2.老人私自使用电器、电褥子等

3.老人自带插排及电器是否符合要求

4.插排、插座附近是否有可燃物

5.信教老人在室内烧香现象

6.是否遮挡消防设施现象

7.老人是否正确使用电器

8.室内堆放较多可燃物

9.职工是否熟练掌握安全知识及技能

10.室内是否存放易燃易爆品

11.夏天阳光直射下有无易燃易爆品

12.微波炉是否设有专人看管

13.开水壶电热水器使用完后是否关闭电源

14.电源附近是否有可燃物

餐饮部

1.液化气存放是否符合规定

2.液化气管道是否老化

3.排烟罩油污清理是否及时

4.用完液化气阀门是否及时关闭

5.使用明火过程是否有人看管

6.设备用完电源是否及时关闭

7.用电设备线路是否正常

8.液化气灶使用是否正常

9.有无超负荷现象

10.下班后是否关闭电源

后勤保障部

1.采购电器材料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2.消防设施设备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3.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4.各部位配电箱

5.各部门用电设备

6.压力容器是否按规定程序操作

7.用电线路是否正常

文化活动部

1.各楼活动室电源

2.电影院放映设备及电源,是否完好是否有吸烟现象

3.举行大型活动是否有安全措施

4.布置活动场所装饰物是否易燃及靠近火源、电源

5.各类活动完成后是否对现场进行检查

6.各活动室活动完后是否有专人管理,统一关闭及进行检查

各办公室

1.下班后电源是否关闭

2.电源附近是否堆放可燃物

3.电源开关、插座、插排是否有损坏现象

4.插座、插排是否有超负荷现象

5.室内是否存放易燃易爆物

6.烟头是否熄灭

7.有无私自使用小电器及取暖设备现象

三、消防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

1、拨打“119”电话报警。主管领导应于第一时间报告给我院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

2、在等待消防车到来期间,可组织员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灭火。灭火扑救:初起火最易扑灭,在消防人员未到之前,如能集中起来合力抢救,常能转危为安。根据不同的起火原因,可采取隔离法、冷却法、窒息法灭火。火灾现场指挥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内组织人员将临近所有灭火器对准火点集中使用,不要零打碎敲,尽量抓住战机把火扑灭,或控制住火势的发展,最后由消防人员彻底扑灭火焰。

3、按照安全指示标识迅速疏散。(1)人员疏散:救人是第一原则,现场指挥人员应在第一时间有序地组织所在各楼层人员疏散转移。①火灾时,由于有烟气,能见度差,现场指挥人员应保持镇静,稳定好人员情绪,维护好现场秩序,组织有序疏散,防止惊慌造成挤伤、踩伤等事故。②利用现场有利条件,快速疏散。有条件的可用湿毛巾堵住嘴鼻、用湿毯子披围在身上从烟火中冲过去。③楼房着火时疏散时应按照消防指示灯指示的路线,尽快从安全通道和室外消防楼梯安全撤出,切忌使用电梯或跳楼。火势较大无法逃生时,可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如厕所等,关闭房门,用湿毛巾堵塞门缝防止烟火进入,并用水浇湿房门及各种可燃物,以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无论白天或者夜晚,被困者都应大声呼救,不断发出各种呼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④火灾时,一旦人体身上着火,应尽快地把衣服撕碎扔掉,切记不能奔跑,那样会使火越烧越旺,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如果旁边有水,立即用水浇洒全身,或用湿毯子等压灭火焰着火人也可就地倒下打滚,把身上的火焰压灭。(2)物资疏散:火场上的物资疏散,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防止火势蔓延和扩大。①首先疏散的物资是那些可能扩大火灾和有爆炸危险的物资。例如起火点附近的油桶、液化气罐、有毒物品,以及堵塞通道使灭火行动受阻的物资。②其次疏散性质重要、价值昂贵的物资,例如机密文件、档案资料、高级仪器、电脑设备等。

4、如有伤者,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及时送医院救治,并及时通知公寓主管医疗和安全工作的领导。

5、配合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原因,维持秩序。划出警戒范围,严禁其他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着火现场,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同时也为火灾扑灭后的起火原因调查提供有力证据。如果在火灾调查人员未到之前火灾已经扑灭,失火单位应当把了解的情况向他们介绍,并将火灾现场保护工作移交给火灾调查组,并配合调查组提供当事人或见证人。

二O一四年二月五日

篇5:某制粉系统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我厂即将进行磨煤机出口粉温提高运行方案,这对制粉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制定本措施。

1加强制粉系统设备维护力度,严格执行两票三制规定

1.1磨辊油质抗氧化检查:磨煤机出口粉温提高投运后,可能会造成磨辊轴承润滑油碳化问题,所以要求第1个月每周取样分析一次(6太磨各取1只磨辊);第2-6月每月取样一次。直至确认润滑油没有碳化危险,再按照正常油务技术监督要求执行。

1.2磨辊油封检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磨辊油质检查,以确认磨辊油封没有损坏。如发现进粉严重的磨辊要及时安排轴承清洗或解体检修;周期性大修中拆卸的磨辊油封要留存、检查,以确认其耐温性能;

1.3煤粉管道防磨检查:加强煤粉管道巡查,发现漏粉情况,立即联系运行停磨,办理检修相关流程,同时迅速组织检修人员进行抢修消缺,粉管补焊要采用挖补工艺,避免贴补焊接方式。若无法及时停磨的,应采取临时封堵措施,消除或减少漏粉情况。消缺后要立即对散落在设备和保温上的煤粉进行打扫、清理;

1.4积极探索煤粉管道最佳耐磨方案,在机组检修中实施,以延长煤粉管道、弯头等易磨部件寿命,减少漏粉缺陷发生;

1.5机组大修时,增强煤粉管道检查力度,提高检修标准,狠抓检修质量,从源头上控制漏粉缺陷;

1.6详细记录煤粉管道漏粉位置,作为日常巡检重点检查部位,并作为日后检修重点方向;

1.7解决各磨煤机蒸汽灭火电动门内漏问题,投用磨煤机蒸汽灭火设施,清理蒸汽灭火管道内的煤粉。

2加强制粉系统设备巡检力度,做好设备文明生产

2.1制粉系统重点部位检查:

2.1.1严格按照《锅炉设备点检卡》要求开展制粉系统的点检工作,发现制粉系统设备振动、温度、声音异常时,要分析原因,及时处理;

2.1.2重点关注磨煤机石子煤排放情况,要求每日不同时段多次检查,对石子煤排放量突然大幅变化,石子煤中带有煤块、火星等现象要提高警惕,发现问题要及时停磨查找原因;

2.1.3加强热一次热风门内漏的检查和治理工作,每次检修都要检查热风门开度和盘根损坏情况。并寻求适当机会对热风门改造;

2.1.4加强热一次风道口石子煤堆积清理工作,要求做到每次停磨检修都要检查、清理;

2.1.5加强给煤机异物清理工作,防止给煤机堵煤和皮带打滑情况发生。

2.2输煤运行要加强来煤杂物清理,减少给煤机断煤故障发生。

2.3主机运行要提高对燃料水分的敏感性,对水分较高煤种和冻煤要适当降低粉温运行。

2.4要求消防维护加强制粉系统消防设备的检查、维护,保障消防系统的可靠投运。

2.5制粉系统设备保洁

2.5.1维护单位对磨煤机平台、润滑油站、给煤机等部位要求每日清理一次;磨煤机顶部平台要求每周彻底清理一次;漏粉缺陷处理后要立即清理。

2.5.2保洁公司对制粉系统区域地面要每天清理;在做好防坠落措施后,对高空管道要每周清理一次;磨煤机顶部钢结构清理工作要求按照厂内重大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和到岗到位管理制度办理相关手续,并搭设脚手架,每两个月进行清理一次,要注意清理钢梁上表面、H型钢内部、拐角、螺栓孔等易积煤粉的部位,。

2.5.3电气专业对磨煤机平台下电缆桥架以及磨煤机顶部电缆桥架里的积粉要及时进行清理,防止自燃。

3加强制粉系统防火知识宣贯,提高防火意识

3.1组织相关人员对制粉系统蒸汽灭火系统、消防水系统、消防器材使用和布置位置等进行熟悉,保证在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反应;

3.2要求各相关单位对本措施组织学习,并做好记录,要了解自身职责和要求,并遵照执行;

3.3关注石子煤排放人员的火情敏感教育,保障信息畅通,发现问题能够及时掌握;

3.4生技部加强对主机维护制粉系统检修台账记录的检查,保证台账的准确和清晰,提高检修台账对制粉系统检修的指导意义;

3.5加大制粉系统维护的奖惩力度,对发现重大缺陷或隐患的人员进行奖励,鼓励点检员、检修人员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生产技术部锅炉专业

2012.08.20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