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物品管理安全操作规程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爆炸物品管理安全操作规程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6

爆炸物品系特殊管理物品,为保证安全,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购买

1.根据施工需要,严格购买煤矿允许使用的爆炸物品,严禁购买非煤矿使用爆炸物品。

2.根据公安机关核定的库存容量购买,严禁多购。

3.按爆炸物品管理部门的规定审批,到指定地点购买。

二、运输

(一)地面运输

1.地面运输必须用爆炸物品专用车。

2.必须用两人以上经济民警押运。

3.炸药、雷管必须专车运输,严禁同车运输。

4.专用车运输时必须与其他车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5.司机必须持证开车。

(二)井下运输

1.爆破工必须依法经过专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爆破员资格证书后,方可持证上岗。爆破工必须是专职的。

2.爆破工必须熟悉爆破器材的性能及《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3.接触爆破器材的人员应穿棉织服装或其他抗静电服装,严禁穿化纤服。

4.炸药和电雷管必须分开运输。

三、储存

(一)地面储存

1.炸药和电雷管必须分别存放在符合公安机关验收合格的炸药库和雷管库内。严禁将炸药和电雷管混存混放。

2.不得超量存放炸药和电雷管。

3.做到帐物相符。

4.严格执行领取清退制度。

(二)井下存放

1.爆破器材运送至工作地点后,必须把炸药和电雷管分别存放在专用的炸药箱和雷管箱内并加锁,严禁将炸药和电雷管混存混放。

2.炸药箱和雷管箱必须放在顶板完好、支护完整,避开机械和电器设备,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应放在巷道挂有电缆、电线的另一侧,炸药箱和雷管箱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3.锁炸药箱和雷管箱的钥匙必须有爆破工随身携带,严禁交与他人。

4.放炮时必须将炸药箱和雷管箱分别移到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

四、使用

1.做引药、装药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及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2.使用煤矿安全型毫秒延期电雷管时,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

3.不同厂家生产的或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生产的及不同品种的电雷管,不得混合使用。

4.发爆器必须统一管理,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必须有爆破工随身携带,严禁交与他人。

5.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6.严禁放糊炮、明炮。

7.放炮线严禁有明接头,严禁以钢轨、电器设备及其他导体及大地作回路放炮。

8.放炮前后必须严格检查瓦斯,只有符合规定方准装药放炮。

9.封泥、水炮泥必须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10.联线必须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11.通电后拒爆时,放炮工必须先取下发爆器钥匙,并将爆破母线从电源上取下,扭结成短路,再等15min后方可沿线检查,查出拒爆的原因。

12.处理瞎炮必须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严禁用其他方法处理瞎炮。

13.放炮后清点剩余的炸药和电雷管,填好清退单,在核清领取数量与使用数量相符后,经班长签字,当班剩余的炸药和电雷管必须及时退回炸药雷管库,严禁私藏炸药和电雷管。

篇2:爆炸物品安全操作规程

1、爆炸物品在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不准敲击、掷滚、摔落和挤压。

2、在有沼气和煤尘爆炸危险的工作面,必须使用取得产品合格的安全炸药和雷管。

3、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产品的雷管,不得掺混使用。

4、硝铵炸药受潮严重结快禁止使用。

5、导火线插入火雷管要轻轻推上加强帽,严禁转动插入。

6、装药连线时,严禁雷管脚线,放炮母线与导电体相接触。

7、工作面装药时,人员要撤到安全地点,划出警戒线,严禁一切人员通过,放炮时必须先发出警戒号。

8、放炮完毕待炮烟吹散后安全员、爆破员必须检查放炮地点的顶板、支架、瞎炮、残炮、通风等情况,确认无危险时,才能解除警戒。

9、雷雨天气禁止爆破。

篇3:爆炸物品装卸员安全操作规程

1、装卸、运输人员必须熟悉爆破器材的性质和安全知识,遵守操作规程。轻拿轻放,严禁拖拉、撞击、抛掷、脚踩、翻滚、侧置危险品;严格执行民用爆炸物品同库存放规定,不应超高、超宽、超载;

2、装卸和运输爆破器材时,严禁携带烟火和发火物品;

3、不同性质的爆破器材,不准同时在同一地点装卸;

4、严禁用翻斗车、自卸汽车、拖车、自行车、摩托车和畜力车运输爆破器材;

5、装卸人员应严格按要求的品种、规格和数量搬运,作业前要检查运输工具是否完好,清除运输工具和车辆内的一切杂物;

6、用手推车运输爆破器材时,载重量不应超过300kg,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滑、防摩擦和防止产生火花等安全措施;

7、分层装载爆破器材时,不应站在下层箱(袋)上装载另一层,雷管或硝化甘油类炸药分层装载时不应超过二层;

8、待运雷管箱未装满雷管时,其空隙部分应用不产生静电的柔软材料塞满,避免在运输时受震动;

9、来源不清和性质不明的民用爆炸物品不应入库或装车;如包装损坏应汇报库房主任,查明原因,包装需更换时,应在指定的安全地点操作;

10、民用爆炸物品的装卸作业应在白天进行,押运员应在现场监督并设置警戒,无关人员和车辆禁止靠近,汽车运输车辆离库门不应小于2.5m。

11、遇雷雨、暴风等恶劣天气,禁止进行装卸作业;路面有冰雪时,应采取防滑措施。

12、装卸作业结束后,作业场所应清理干净,防止遗留民用爆炸物品,并与库管员做好交接。

篇4:爆炸物品储存库储存安全操作规程

1、对新购进的爆破器材,应逐个检查包装情况,并按规定作性能检测;封条不完整应开箱验收,封条完整的抽箱验收,并核对生产时间是否过期、数量、规格、质量是否相符;

2、爆破器材无押运员,保管员一律不予验收;严格出入库手续,严格按照当地公安机构核定的储量、种类进行储存;

3、进入库区不应带烟火及其他引火物;

4、进入库房前,必须释放人体静电;

5、进入库区不应穿带钉鞋和易产生静电衣服,不应使用能产生火花的工具开启炸药雷管箱;

6、储存库内民用爆炸物品应堆放稳固整齐;

7、储存库内应有标记品种、规格和数量的标识牌。同库储存多品种民用爆炸物品时,不同品种、规格应分别堆放,并有明显标志;

8、堆垛之间应留有检查、清点民用爆炸物品的通道,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6m,堆垛边缘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2m,宜在地面画定置线;

9、各种民用爆炸物品整箱堆放高度,工业雷管、黑火药不应超过1.6m,炸药、索类不应超过1.8m,宜画线定置限高堆放;

10、储存库应有良好的通风、防潮、防小动物进入和采取阳光直射的措施;

11、储存库内不应存放无关的工具和杂物;

12、每天记录库房温度和湿度,发现硝化甘油类炸药箱渗油、冻结和硝按类炸药吸潮结块,应及时处理;

13、库区昼夜设警卫,加强巡逻,无关人员严禁进人库区。

篇5:爆炸性物品事故处置规程

一、爆炸性物品事故的危害性

爆炸性物品由于其自身化学性质,在某种外界作用下能够引起爆炸或燃烧事故,从而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害。

爆炸性物品发生事故的主要危害有:

①是造成现场作业人员的伤亡,由于其燃烧或爆炸速度快,燃烧的速度一般为每秒数百米,而爆炸的速度更达到每秒数千米,往往发生事故人员来不及撤离,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

②是现场及周边的建(构)筑物在燃烧高温及爆炸的强烈冲击下,造成结构损坏,经济损失巨大;

③是爆炸性物品在非正常情况下发生燃烧或爆炸,由于化学反应不完全等原因,可能生成大量的有毒气体,导致发生中毒事故;④是爆炸性物品发生事故后,影响范围较大,会造成一定范围的社会恐慌,给社会治安和稳定带来较大的影响。

(一)火灾

大多数爆炸性物品均比较容易燃烧,引起燃烧的原因主要有:意外火源、自燃、违反操作规程、野蛮作业等情况,以及部分药剂遇水、遇湿发生化学反应释放的热量积聚都可能引发火灾。

爆炸性物品发生燃烧的特点主要有:

①是燃烧速度快,难以控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能使火灾范围蔓延;

②是由于爆炸性物质大多含有较高的能量,燃烧放出的能量较大,燃烧温度较高,周围物质在其燃烧高温作用下,容易被引燃;

③是因为这类物品自身含有氧化剂和还原剂,不需外界供氧仍可以持续燃烧,如果爆炸性物品大量堆积或在密闭条件下燃烧,还可能发生燃烧转爆轰现象,即发生爆炸。

(二)爆炸

爆炸性物品在外界作用下,可以引发爆炸事故。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会对一定范围内的人员造成伤亡,同时对作用范围内的建筑物造成损失,造成建筑物坍塌或结构破坏,同时受爆炸高温影响,发生爆炸的同时一般会伴随火灾事故,一方面烧毁财物,另外如果爆炸点周围还有其他爆炸性物品,还可能受其爆轰作用的影响殉爆,导致二次爆炸的发生,带来更大的损失。

(三)冲击波

当炸药在空气中爆炸时,由于爆炸过程很快,所以在爆炸瞬间内装药将全部转变为高温高压的爆轰产物,其压力大大高于周围空气的压力,它将迅速向周围空气扩散,其膨胀速度比空气中的音速高几倍,所以空气界面处的爆轰产物如同超音速的活塞一样,强烈推挤和压缩周围的空气,使其压力、密度和温度急剧升高,从而在空气中形成压力很高的冲击波。冲击波的巨大压力既可以损伤一定距离内的人员,也可以使周围的建筑物发生结构性破坏,而且其作用范围远远超过爆轰产物。

二、爆炸性物品事故的处置措施

为有效预防各类爆炸性物品可能发生的事故,在日常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爆炸物品的性质,制定科学合理的事故处置预案,结合实际组织演练。另外,由于爆炸性物品涉及较多的专业知识,参与事故处置的人员要注意学习积累,熟悉各类爆炸性物品的理化性能,掌握事故处置措施。当性质不明的爆炸性物品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时,务必请教有关专家详细了解物品性质及事故处置措施,必要时要请专家现场指导,防止处置不当致使事故危害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爆炸性物品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后,在了解现场情况的基础上,迅速针对事故发生的情况及物品性质按照既定预案,逐步开展以下工作:

(一)救护

对在事故中伤亡人员,要迅速采取救治措施,通知医务人员赶赴现场,迅速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后送医院救治。如果发生建筑物倒塌等事故,要尽快了解可能被埋压在倒塌建筑内的人员数量和所在位置,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救治。

(二)灭火

在对现场伤亡人员采取紧急救治措施的同时,要抓紧扑灭现场火源,根据发生火灾的不同物品性质,采取科学合理的灭火措施,使用适用的灭火器材和灭火设备,尽快扑灭火源。

(三)转移

对发生事故现场及附近未燃烧或爆炸的物品,及时予以转移,谨防发生火灾事故的蔓延或爆炸。

(四)警戒

事故发生后,首先应该维护现场的秩序,在事故现场往往会聚集很多群众,影响抢救或勘查工作的进行。一旦发生事故,要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划定警戒保护范围,对于正在燃烧的爆炸事故现场,尽量扩大警戒保护范围。担任警戒任务的人员,要分布在整个警戒保护圈上执勤,除紧急救险人员外,禁止其他任何人员进人警戒保护圈内,并尽一切可能保持现场原状。

一旦发生爆炸或火灾,还要根据现场可能发生爆炸或燃烧事故将要波及的范围,疏散撤离相关人员

三、爆炸性物品事故处置注意事项

(一)防止事故扩大

尽量全面了解发生事故的爆炸性物品性质及发生事故的原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专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措施不当引发二次爆炸或火灾范围扩大等事故。

(二)注意保护现场及固定证据

为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为后续事故处理提供有效证据,在处置爆炸性事故过程中,要尽量保护好现场证据。

(三)现场遗留爆炸物品

爆炸性物品事故发生后,现场或附近会有大量未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爆炸性物品,一旦火灾蔓延,有可能发生使事故范围扩大,因此要对这些物品采取可靠措施予以转移,或在灭火过程中人为制造隔离,确保安全。

(四)防止二次爆炸

有些爆炸性物品在大量堆积或相对密闭条件下燃烧时,燃烧释放的能量大量积聚,当达到一定条件时,会发生燃烧转爆轰现象,一方面会使现场危害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也会对现场救护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国内外在处理爆炸性物品火灾事故时发生爆炸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在许多硝酸铵火灾事故中,大量堆积的硝酸铵燃烧后,当火灾不能及时控制时,经常发生爆炸事故,现场救护人员伤亡惨重。

(五)防止坍塌伤人

爆炸性物品发生事故后,尤其是爆炸事故,现场周围建筑物受爆炸冲击波影响。

(六)灭火方法科学

对不需外界供氧的爆炸性物品,不能用窒息法进行灭火,因为窒息法不但对这类物品燃烧不起作用,相反随着燃烧空间的减少,压力的增加,爆炸性物品燃烧会更加猛烈,并会迅速转化为爆轰,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对于含金属钾、钠、镁粉、铝粉等遇水反应剧烈的爆炸性物品,不能用水作为灭火介质。上述物质一旦和水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释放热及可燃性气体(某地收缴烟花爆竹和原材料,在高温季节用水降温,导致产生大量的热来不及释放,一发生自燃烧,在大量堆积的性况下,发生爆炸)。

(七)防止中毒

当大量爆炸物品燃烧时会生成大量烟及有毒气体。爆炸性物品燃烧产生的毒害烟气主要有:是由于极小的炭黑粒子和完全燃烧或未完全燃烧的灰及燃烧分解产物组成的烟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工业炸药等爆炸物品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磷化物、酸雾等有毒气体。为防止在灭火时中毐,在爆炸性物品发生普通火灾时,一般不要站在下风口,扑救时要先打开门窗,最好佩戴防毒面具,延长扑救时间,避免中毒。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