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操作规程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采煤工操作规程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5

参加采煤工作面作业的各工种人员都必须认真学习《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认真贯彻作业规程所规定的各种要求与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一)打眼

1、打眼工作顺序

准备(领取工具→携带工具→敷设电缆)→检查→处理→打眼操作(试转→开眼→钻进→排煤粉)→工作结束

2、打眼前的检查和处理

(1)对工作地点的顶板、煤帮、支护应进行全面检查,待问题处理后方可打眼,打眼前,必须敲帮问顶,遇有伞檐、浮块等应用手镐、长撬处理掉。

(2)用铁丝把钻头固定在钻杆上,钎尾套在电钻卡套内,要紧密结合,起动电钻检查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3、电钻、钻杆、电缆的检查和准备。

(1)电钻开头应灵敏可靠,防爆插销严密,如发现有火花痕迹,不准使用。

(2)电钻应试转一下,其转动方面正确,声音正常。

(3)电缆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不漏电。

(4)将电缆烧成圆圈,其一端固定在电钻上并系结好,要手握电钻手把或肩背电钻的电缆。不准安上钻杆挑着电钻作业,不准用电缆拖拉电钻,更不准带电拖拉电钻,严禁强拉硬拽。

(5)搬运、移动电钻时,必须卸下钻杆。

(6)急倾斜工作面要用结实绳子卸套运送电钻。

(7)采准巷道内的电缆都必须吊挂整齐牢固,不许随意仍放,散乱堆积。

4、有下列情况之时,不准打眼或应立即停止打眼,在向上级汇报并妥善处理、确认安全后,方能继续打眼。

(1)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

(2)发现煤层内有连续小煤炮声响或有大量瓦斯涌出,有煤和瓦斯突出征兆时。

(3)发现煤层变潮、煤层松软,有挂煤、挂汗、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空气变冷的透水预兆时。

(4)打眼中突遇压力水从钻孔流出时,应立即停钻并不准抽动钻杆。

(5)工作面局部顶板来压、片帮严重。

(6)控顶距离或空顶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

(7)支护不齐全、不牢固或倒棚未扶处。

5、打眼工应按作业规程中爆破说明书的炮眼布置方式打眼。对凹凸不平的煤壁要根据情况减少或加大眼深,保证放炮后的煤壁平直。

6、打眼时必须两人操作,一人在电钻一侧领钎导眼,一人在另一侧紧握电钻手把操作。

7、开眼时,硬煤要先用手镐刨点定位,软煤可直接用钻头开定眼。定好位后,使钻头顶紧定位点,间断地送电二、三次,使钻头钻进煤体。

8、钻头钻进煤体后,根据爆破说明书的规定,调整打眼的方向和角度。推进时要均匀使劲,不可用力生猛,要顺势推进,每隔一段时间要来回拉动钻杆,排除煤粉。

9、有下列情况之时,应立即停止打眼。

(1)出煤卡住钻头或钻杆;

(2)电钻声音突然不正常;

(3)电钻外壳超温(60度或烫手)或有烧焦味;

(4)电钻钻杆严重震动;

(5)电钻外壳带电。

10、处理瞎炮时的打眼工作。

(1)要在班组长直接指导或放炮员的配合下进行打眼;

(2)应用木扦或竹扦挖出部分炮泥,并插入炮棍以确定瞎炮炮眼方向;

(3)在距瞎炮至少0.3米处,平行瞎炮眼打新眼,其深度可稍大于瞎炮深度。

11、要向放炮员交代本班打眼情况。尤其要交代清楚瞎炮的具体位置及注意事项。

(二)支护

1、每个工作面必须备齐铁锤、钢钎、斧子、锯子、量具等工具;备足符合作业规程规定的支护材料。

2、上班前、放炮前和放炮后,首先必须进行敲帮问顶,敲帮问顶前先清除好退路,发现不正常声音时,说明顶板已经离层须将离层的岩石处理干净。

3、工作地点后应检查顶板、煤帮和支护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

4、煤层顶板支护的坑木直径必须随着煤层的厚度增大而增大,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5、打点柱时,坑木粗头向上,且与顶板垂直线有3°~5°的迎山角,点柱支护在坚硬的岩石上,严禁支护在浮煤浮石上;当开采急倾斜煤层时,点柱应紧靠煤壁。

6、煤层顶板有裂隙时,必须采用带帽点柱,即在点柱上端垫一块长度0.3~0.5米、宽度0.1~0.2米、厚度0.05米的木板,且木板方向应裂隙方向垂直。

7、煤层底板有裂隙时,必须采用穿鞋点柱,即在点柱下端垫一块长度0.3~0.5米、宽度0.1~0.2米、厚度0.05米的木板,且木板方向应裂隙方向垂直。

8、工作面需要采特殊支架形式的中,应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执行。

9、采煤工作面确实需要回柱的,应在水平负责人和安全员指导下,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执行。

篇2: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补充安全措施

1203工作面煤层极不稳定。下部区域煤层0.5到1.5米不等,上部区域煤层厚度达3米左右,在加之该工作面的上回风巷,存在大量的顶板积水。这样给工作面回采时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现结合该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相关要求,根据该工作面的上述基本情况,特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1、对该工作面上部8米区域内的煤层采取留底煤的方式进行回采,回采高度控制在1.9米。在回采时,顶板下沉应及时安排人员进行加打托梁柱支护。

2、工作面上安全出口必须架箱支护,支护高度不小于1.6米,支护上邦及两帮必须用优质楼条背紧背严,支护柱梁的柱窝深度不小于0.4米,并用长度不小于50公分、厚度不小于0.2米的木板进行“穿靴”。

3、该区域内的点柱支护左右间距不小于0.8米,所有点柱都必须穿靴,且保证柱窝深度不小于0.4米。

4、工作面上部8米区域内的煤层底板坡度不大于35度,在局部区域无法控制坡度时,应在该区域布置人行梯步。

5、上安全出口形成后,必须设置保险绳,确保上下行人安全。

6、施工该区域时,当班管理人员必须加强现场管理,严格要求工程质量。

桃山煤矿技术科

2016年5月27日

篇3: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措施规程

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时,由于顶板岩层悬露面积增加,煤柱和切顶支柱承受的压力相应增加,引起煤柱压碎、煤壁片邦、支柱收缩下陷,进一步引起顶板岩层不均匀下沉、脱层、开裂而增加对煤柱和切顶的压力,随时可能发生冒顶事故,危及作业人员生命安全。为了防止事故发生,特制订本措施,在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全过程中,本措施与《煤矿安全规程》、《112201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中的相关规定必须一并严格执行。

一、区域概况

112201工作面位于副井1891水平南翼,东为副井回风巷,西为8勘探线,北为F21号正断层。工作面底板最高标高为1915,最低标高为1900,工作面走向长70米,倾向长40米,可采面积为2800m?。煤层平均煤厚3.5米,煤层密度1.40吨/米?,工业储量1.3万吨,可采储量1.09万吨。工作面服务年限为6个月。该工作面上履岩层结构情况简单,预计初次放顶垮落步距为2~5m。采后自然垮落,即完全依靠直接顶本身悬露岩层达到极限垮距后破坏垮落。若直接顶达到极限跨距后,仍不垮落,则要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采取强制放顶措施(若遇强制放顶,编制强制放顶的措施),总之顶底板变化较大,同时与M22煤层层间距较薄,易垮落采区和煤层,故必须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放顶距离。我矿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切实把好安全关。特编制112201采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中严格执行。

二、组织准备

1、初次放顶工作由本矿采煤班负责施工

2、成立初次放顶领导小组

组长:陈光明

成员:安全副矿长、技术负责人、技术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各股室股长、安全员、瓦检员、班长、电工、回柱工组成。

3、工作职责:

(1)、组长全面负责该回采工作面初次回柱放顶的人、财、物的供给调配,并亲自指挥调配,负责初次放顶人员落实,监管全面安全工作。

(2)、工程师负责对该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并对措施贯彻学习实施督促。

(3)、成员对该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现场指挥及现场的安全工作。

4、112201采煤工作面准备工作

1、初放前、初放领导小组成员必须认真检查工作面工程质量,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运输巷、回风巷的20米超前支护、特殊支护的数量、质量,必须符合规定,严格监督贯彻初放措施,不具备初放条件,严禁放顶。

2、准备好该采面初次放顶的工具及辅助材料(回柱器、拉绳、铁丝、钉子、铁锤、拔柱器等)。

3、初次放顶必须有跟班领导,安全管理人员现场观察指挥放顶安全工作。

4、初次放顶必须由熟悉的回柱技能工进行回柱作业。

5、回柱技能工首先必须备好回柱用的工具,拉绳、铁丝、排材、临时支护材料等。

三、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1、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前,由工程师组织相关所有人员认真学习本措施并签名。

2、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前,必须在工作面下出口巷备齐Ф14~16公分,长2.0~2.2米坑木30根,与工作面采高相应的单体液压支柱和铰接顶梁各30根,以备大压显现时及时增补木垛、丛柱,防止采面垮塌之用。

3、初次放顶前必须对311701采面进行全面检查,并打好加强支护,即打好密集支柱和反撑支柱。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局部地段打好丛柱。密集支柱沿倾斜每5米留一个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宽度不得少于5米,密集支柱之间应不得少于10cm的空隙,以便于回柱操作。

4、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前,煤壁必须清理直顺,不得留有伞檐和开裂、松动的煤矸。采面支护(支柱、密柱、丛柱、戗柱、顶梁等)质量必须达到作业规程的要求,顶梁必须全部铰接牢固、顶梁端头紧靠煤壁。

5、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前,上下出口距煤壁不少于20米范围内的支架必须用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加固,确保安全退路随时畅通无阻。

6、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当班跟班副矿长、质检员、安全员必须坚守现场,质检员负责观察顶板、支柱、煤壁压力情况,跟班副矿长负责现场指挥工作,安全员负责撤退路线安全保障和现场监督,严禁任何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冒险蛮干。

7、该区域回柱放顶,必须有足够的供风量,严禁无风、微风进行回柱作业。

8、该区域回柱放顶,严格对瓦斯巡回检查(特别是采面上隅角瓦斯及有害气体检测),严禁瓦斯超限作业,若遇停电、停风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工作面运输巷安全地带。

9、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时,除带班副矿长外的其他矿领导应轮班到现场指导、检查放顶工作,收集矿压资料,制订补充、补救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10、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工作面必须备齐完好各种工具、器械。

11、回采工作面直接顶初次来压垮塌前,初次及以后每次回柱时,沿走向每隔2排、倾向每隔8~10米预设一根Ф10~12cm原木信号支柱,信号支柱严禁回收。

12、回柱严格先支后回、从下到上、由外(采空区侧)到内(煤壁侧)、先支柱后顶梁、逐根回收的顺序进行。密柱、丛柱超前于回柱的距离不小于15米。打密柱时,沿倾向每5米预留一宽0.8米的安全出口,回柱到位后立即补好。

13、单体支柱的回收按操作规程执行,先用铁丝套住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预选好退路,利用回柱器回柱后立即退到安全地点;待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拉到安全地点后,再人工运走,严禁任何人直接进入已回柱区搬、捡任何物件。

14、回柱的全过程中,必须安排有经验的老工人观察煤壁、顶板、已回柱区域压力情况,在顶板岩体内出现断裂破碎声、围岩破碎下沉、掉碴由少增多、由稀到密、淋水增大、信号支柱折断、支柱变形移位、摇晃、抖动等大压预兆或已回柱区域顶板岩层正在垮落时,必须暂停一切工作,一切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待垮落稳定后,再恢复工作。

15、回柱的全过程中,全体人员精力必须高度集中,严禁任何人高声喧哗,影响正常信号的发送、接收、执行,严防该作而不作、未作,不该作却误作等错误行为、现象发生造成事故。

16、利用回柱器回柱时,除回柱工和专职安全观察员两人外,其他所有人员必须先撤退到回柱点后(上)方8m以上位置,为回柱工和专职安全观察员两人的安全撤退预留出足够的空间和通道。

17、回收的支柱、材料用机械、工具拉到安全地点后,必须立即运走,严禁在现场堆积阻塞通道、出口及影响安全操作和遇险避退。

18、回柱的全过程中,任何人严禁到回柱地点的下方和侧面,若出现任何灾害,作业场所一切人员立即沿煤壁下行撤退至工作面运输巷(下安全出口),经112201采煤工作面运输巷撤至地面。但撤退到安全地点后,必须立即电话向地面调度值班室汇报,简要说明报告人姓名、所在班组、报告时所在地点、灾害性质、发生地点、受灾人数等情况,同时按地面调度值班室的指挥行动。

19、回柱后达到《作业规程》规定距离顶板仍不垮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强制放顶措施卸压。强制放顶措施根据顶板结构届时再行制订。

20、实施中若发现本措施有不妥或不完善之处,必须立即向矿长和技术负责人汇报,以便及时修正、补充、完善,确保安全。

师宗县金鑫煤矿

2012年6月1日

篇4:采煤工作面过老巷技术措施规程

**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遇到原来掘进的老巷,为了确保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安全生产,经有关领导研究决定,特制订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方案:

在该工作面切眼中间打一排一梁三柱抬棚,把切眼内顶梁全部抬住。工作面回采到老巷时,停止放炮,采取手镐配风镐采煤,直至过老巷结束。

二、过老巷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在过老巷时,利用风动钻对老巷进行超前探,根据探透老巷的实际距离,适当调整推进距离,保证当支架推过来时,顶梁能将木棚托住。

工作面过老巷时,加强注水管理工作,眼深不小于6米,角度按与煤墙夹角30度计算,保证将浮煤湿润粘结。

工作面过老巷时,必须停止放炮,采取手镐配风镐采煤,直至过老巷结束。

工作面过老巷时先把大碴敲碎,大碴块填入舍帮小碴块用溜子运走,溜子严禁飘链防止人员伤亡。

过老巷期间,该切眼中间抬棚不能一齐去掉,抬棚要随工作面推进而前移,但要护好煤墙,防止片帮。

加强上付巷、下付巷的超前支护的初撑力不小于55KN,并采取防倒措施,进风巷必须打一梁三柱抬棚,且必须连锁。保证工作面支架柱子的支撑力,泵站压力不得小于20Mpa,支架必须站在实底上,工作面内发现管子、接头等漏液要及时进行更换,工作面严禁出现失效柱。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支柱严禁出现歪旋现象,液压柱位置要正,要排成一条直线,棚与棚之间的空隙为500mm,最大不能600mm,棚与棚之间的空隙要用梢子挡住,采高不得低于1.80米。

在没有注液前,控制液压输送管路阀门要关住,防止有人误操作或碰住操作阀,造成液体外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注液的过程中,各种输送管子一定要挂好,防止注液使挤住输送管。

工作面在过老巷期间,必须有经验的采煤工挂节采煤,班组长主抓。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溜子机头、机尾必须打点杆,严禁出现失爆现象。

过老巷期间,跟班队长必须现场跟班,负责当班安全生产,跟班领导必须每班到该地点巡查一次,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当班跟班调度员和安全员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发现不安全隐患现场指挥进行处理并及时汇报调度室。

篇5: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规程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切实抓好矿井防治水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特根据我矿实际重新编制采煤工作面防治水措施及水害预警程序。我公司各相关单位认真组织实施。

一、建立健全防治水领导机构

1、成立了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

组?长:?朱文举

副?组?长:?吴松立秦国军赵云龙郭银录王卫平

成?员:?秦铁军陈宇飞秦同伟李宗民王有辰

赵道王朝峰贾书锋

防治水专职副总工程师:陈宇飞

专设防治水办公司,吴松立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职责划分

(1)防治水机构负责所属负责矿井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矿井水害防治各项技术的规定制度等。审批水害防治工程设计措施及水害防治经费使用。

(2)应急抢险指挥部全权负责矿井应急抢险工作,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发布抢险救援命令。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需要的人、才、物等资源。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3)现场抢险组是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4)领导组各成员

总经理:是本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对矿井防治水工作全面负责。

各分管副总经理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防治水工作,对分管范围内职责负责。

三、矿井水害的类型及易发突水事故的地点的分析

1、矿井水害的类型

造成我矿井水害的主要水源有大气降水、地下水和老空水。其中地下水按其储水空隙特征又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根据水源分类,矿井水害分为:(1)、地表水害、(2)、老窑水水害(3)、孔隙水水害、(4)、裂隙水水害、(5)、灰岩水水害等

2、矿井水害事故易发生的地点

?我矿井下易发生突水事故的地点是矿井正常生产的采煤、掘进工作面。在生产过程中与地表水、地下水或老空水沟通时,就会发生突水事故。

?(1)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采空区顶板自然垮落,自下而上形成了垮落带、导水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垮落带及裂隙带遇到强含水层或老空区、老窑、老巷道积水,水会沿裂隙带空隙流入井下,造成突水事故。若导水裂缝带高度到达地表,与地表的季节性河流、塌陷坑贯通,也会造成突水事故。

?(2)采煤工作面遇到封孔质量不好的钻孔,穿透含水岩层的钻孔在采煤过程中采取的防范措施不力,也会造成透水事故。

?四、矿井发生突水事故的预兆

?(1)煤层发潮、发暗。

?(2)巷道壁或煤壁“挂汗”。

?(3)工作面温度降低,煤壁发凉。

?(4)煤壁“挂红”。

?(5)发出水叫声。

?(6)出现雾气。

?(7)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8)顶板来压,淋水加大。

?(9)出现压力水流(或称水线)。

?(10)打钻时发觉钻孔底松软或钻孔查水流出卜说明接近透水区。

?每次突水前都会全部些现,有时可能发现一个或几个,极个别情况甚至不出现。因此,必须密切注意,认真分析。

五、矿井水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防治矿井水灾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应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地测科编制中长期防治水害规划和年度防治水害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有准确的井上下对照图、地形地质图。要建立地表移动塌陷观测站,测出本矿的地表移动数据。井下采掘工作面与地面河流、沟渠等的位置关系。

1.防治地表水害的措施

?(1)留设防水煤柱。矿井井田范围有季节性河流,对矿井有危害,有透水的可能,而且不可能排干,可留设防水煤柱。

?(2)沟渠改道。沟渠压在煤层及岩层露头部分,对采矿有透水的威胁,为此对地面山沟泄洪区进行改道。

?(3)积水排干。对于塌陷区存在积水,只要有突水可能就必须将积水排干方能生产,且在生产过程中要定期查看地面积水。

?2.防治井下水害的措施

井下水害包括老窑水、采空区积水、老巷道水、钻孔水、断层水、陷落柱水、石灰岩溶洞水等。

1、老窑水的防治

?(1)现经调查周围矿井及小窑开采采空区积水情况已查明,并绘制了图纸和相关的资料。

?(2)根据查清已有老窑的图纸和资料。认真分析判断。

?(3)在探放水时,如有透水征兆,不能起钻,要尽快汇报处理险情。

(4)在探放水时要安装水泵和排水管路,清理好水仓,以保证万一探出水之后不会影响生产或导致事故发生。

2、矿井采空区积水和老巷道积水的防治

地测科测量填图要及时准确,不能漏填,采煤工作面回采时,采空区积水和老巷道对生产有威胁,要打钻把水疏干。掘进工作面需要掘透老巷道时,一定要先把老巷道水排干后,才能掘透老巷道。

?3、钻孔水防治

?钻孔水害防治措施是:地测科先查清钻孔的平面所在位置即与现采掘工作面的相对位量,然后查清钻孔的封孔质量。如果钻孔穿透富水层,封孔质量不好,为确保安全需请专业队伍用钻机重新封孔。或者可以留保安煤柱保护钻孔。

六、突水事故的应急预防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1、发现突水预兆时的应急措施

?当井下出现突水征兆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并立即报告调度室,发出警报。

?2、水源的判断方法

(1)老窑水的特点是积水时间长,水量补给较差,一般属于“死水”,鉴别时,有以下特征:1)用手指搓动,有滑润的感觉;②用鼻闻有腐臭味,有时夹杂着臭鸡蛋气味;③用舌尝可感觉到水发腥,有臭味;④仔细观察,会发现水的透明度较低,水中有腐朽物悬浮或沉淀。

(2)断层水一般通道较远,补给较充分,多属“活水”。水无涩味而发甜,如果在岩巷中遇到断层水,水呈黄色,有时在岩缝中可见到淤泥。

(3)含水层水一般都具有很高的压力,水量充足。水中无涩臭味,水色发黄,有泥沙流出。

(4)如是石灰岩溶洞中的积水涌出,水呈黄鱼或灰色,有时带有臭味。

(5)地表水一旦涌入地下,其水量很大,破坏力极强。水中混有大量的泥沙,有时还会夹带许多动植物或其他杂物。在一般情况下,水中无其他异味。

?3、发生突水事故时的应急措施

?1、自身安全防护

?井下发生突水事故时,在现场及附近地点的工作人员应首先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1)在突水迅猛、水流急速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应立即避开出水口和泄水流,躲避到硐室内、拐弯巷道或其他安全地点。如果情况紧急时,可抓牢顶梁、立柱或其他固定物体,防止被涌水扛倒或冲走。

(2)如是老空水涌出,使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时,现场职工应立即佩戴好隔离式自救器或压缩氧自救器在未确定所在地点的空气成分能否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时,禁止任何人随意摘掉自救器的口具和鼻夹。

?2、迅速汇报

?突水事故发生后,现场及附近地点工作的人员,在脱离危险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突水的地点,涌水的程度,现场被困人员的情况等,并立即向矿井调度室报告,同时,应尽可能利用电话通知其他可能受到威胁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及时通知撤离。

3、积极妥善的组织现场抢救

?(1)突永初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在现场领导和老工人的组织带领下,利用现有的人力和物力,迅速进行抢救工作。如突水地点周围围岩坚硬、涌水量不大,可组织力量就地取材,加固工作面,尽快堵住出水点。

(2)在水源情况不明,涌水凶猛、顶帮松散的情况下,决不可强行封堵出水口,以免引起工作面大面积突水,造成人员伤亡,扩大灾情。

?(3)对于受伤的矿工,应迅速抢救搬运到安全地点,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4)必须注意井下发生突水事故后,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在不佩戴防护器具的情况下冒险进入灾区。

4、现场组织撤离

如因涌水来势凶猛、现场无法抢救或者将危及人员安全时,应迅速组织起来,沿着规定的避灾路线和安全通道撤退道巷道制高点或地面。

在行动中,应注意下列事项:

(1)撤离前:应设法将撤退的行动路线和目的地告知矿井领导人。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迅速撤往突水地点以上的巷道,尽量避免进入突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3)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他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主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滚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

(4)如因突水后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指路牌,迷失了行进的方向时,遇险人员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5)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岔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援人员的注意。?

(6)撤退巷道如果是竖井,人员需要从梯子间上下时,应保持好秩序,不要慌乱和争抢。行动中,手要抓牢,脚要蹬稳,切实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7)撤退中,如因冒顶或积水造成巷道堵塞,可寻找其他安全通道撤出。在唯一的出口堵塞无法撤退时,应组织好灾区避灾,等待救援人员的营救,严禁盲目潜水等冒险行为。

5、避灾自救

?(1)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快速建造的临时避难硐室。必要时,可设置挡墙或防护板,防止涌水、煤矸和有害气体的侵入。

?(2)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文字、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于救援人员及时发现,进行营救。

?作业环境条件的变化,按照本矿和本作业区域制定的预警预防措施进行响应。矿井水害发生前不能测出一个或几个物理量来预示即将出现突水事故,但《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了必须要立即报告的几种情况,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汇报并进行处置。

?其他未尽事宜严格《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等有关规定执行。

?郑州登电阳城煤业有限公司

?2011年1月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