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炉操作规程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退火炉操作规程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4

A.点停火步骤

总电源,燃烧机,仪表电源正常上电。

温度设置,设置最佳退火炉,设置大小火温度。例如,退火温度560℃,大火温度可设定560℃,小火温度可设定为A1即600℃。

点火,炉膛温度为300℃以下,设置完成后,小火,大火先后点燃,小火灯A1亮,大火灯OUT1灯亮。当温度达到大火设定温度,灯OUT1灭,大火停止燃烧。当温度达到小火设定温度,灯A1灭,小火停止燃烧。

小火停止燃烧这种状态在使用过程中量避免,因为火室内温度较高,电子感光眼会错误判断,而仪表指令点火,引起故障。排除方法,拿出电子感光眼,用厚布盖严,复原故障按钮。

停火,可将炉膛温度设定为250℃-300℃,大小火同时熄灭。燃烧机照常鼓风。(避免火室内热气向外辐射,损坏燃烧机。)当火室温度低于500℃,可停止燃烧机电源。

B.网带

在炉膛温度低于300℃,网带方可停止运行。

C.减速机

在初次使用30天后,必须换油。

以后右半年换一次油。

注意检查油位,每班必须检查。

D.风机。

每8小时至少检查一次。

每30天注油一次。(高温黄油)

在炉膛温度低于300℃,风机方可停止运行。

E.传动部件

每7天对轴承传动件加注黄油。

每7天对下托辊加注机油。

篇2:退火炉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本规程用于指导操作者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指导本公司退火炉的操作与安全操作。

3管理内容

3.1操作规程

3.1.1操作前准备

3.1.1.1检查各部位行程开关接触是否良好。

3.1.1.2检查前、后炉门是否关到位,推拉杆是否在原位。

3.1.1.3检查各区仪表温度指示是否准确,自动控制是否灵敏,记录是否有墨水。

3.1.1.4操作时,当班操作人员应在各自岗位上观察进、出料情况。

3.1.2操作程序

3.1.2.1自动程序

3.1.2.1.1将钥匙开关打开,控制台电源接通,电源指示灯亮。

3.1.2.1.2将开关拨到自动位置,自动系统电路接通。

3.1.2.1.3按下油泵启动按钮,油泵开始工作,指示灯亮,压力表有指示。

3.1.2.1.4按下自动启动按钮,自动进、出料系统开始工作,指示灯亮。

3.1.2.2手动程序

3.1.2.2.1将钥匙开关打开,控制台电源接通,电源指示灯和液压系统指示灯亮。

3.1.2.2.2将开关拨到手动位置,手动系统电路接通。

3.1.2.2.3在不启动油泵的情况下,只能提升和关闭前、后炉门,或将炉门停留在任意位置上。通过按下前后炉门旁控制柜和控制台上的按钮,即可实现。

3.1.2.2.4在启动油泵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完成不启动油泵情况下的功能外,还可以使推。拉杆工作,并可使推.拉杆停留在任意位置上,炉门升降、推,拉杆进、退均不分前后次序,通过按下前.后炉门旁控制柜和控制台上的按钮,即可实现。

3.1.2.2.5前后炉门旁控制柜上的红按钮和控制台上的钥匙开关均为总停,一旦发现进、出料情况异常,应立即按下此按钮或切断控制电源,以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3.2安全操作规程

3.2.1上班前应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3.2.2班前检查推拉杆机构、炉门升降机构、传动装置是否良好,看炉内有无障碍物,料箱是否放正确,有无漏电等。

3.2.3随时注意和检查炉温与仪表读数是否相符。

3.2.4锻件在底盘上要摆放整齐,如果锻件掉在电炉丝旁,应停电取出,同时,在炉门上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2.5热工件要放在指定地方,不准乱放或堵塞通道。

3.2.6使用行车吊运料箱时,应做到“十不吊”。

篇3:工贸企业退火炉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本规程用于指导操作者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指导本公司退火炉的操作与安全操作。

3管理内容

3.1操作规程

3.1.1操作前准备

3.1.1.1检查各部位行程开关接触是否良好。

3.1.1.2检查前、后炉门是否关到位,推拉杆是否在原位。

3.1.1.3检查各区仪表温度指示是否准确,自动控制是否灵敏,记录是否有墨水。

3.1.1.4操作时,当班操作人员应在各自岗位上观察进、出料情况。

3.1.2操作程序

3.1.2.1自动程序

3.1.2.1.1将钥匙开关打开,控制台电源接通,电源指示灯亮。

3.1.2.1.2将开关拨到自动位置,自动系统电路接通。

3.1.2.1.3按下油泵启动按钮,油泵开始工作,指示灯亮,压力表有指示。

3.1.2.1.4按下自动启动按钮,自动进、出料系统开始工作,指示灯亮。

3.1.2.2手动程序

3.1.2.2.1将钥匙开关打开,控制台电源接通,电源指示灯和液压系统指示灯亮。

3.1.2.2.2将开关拨到手动位置,手动系统电路接通。

3.1.2.2.3在不启动油泵的情况下,只能提升和关闭前、后炉门,或将炉门停留在任意位置上。通过按下前后炉门旁控制柜和控制台上的按钮,即可实现。

3.1.2.2.4在启动油泵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完成不启动油泵情况下的功能外,还可以使推。拉杆工作,并可使推.拉杆停留在任意位置上,炉门升降、推,拉杆进、退均不分前后次序,通过按下前^后炉门旁控制柜和控制台上的按钮,即可实现。

3.1.2.2.5前后炉门旁控制柜上的红按钮和控制台上的钥匙开关均为总停,一旦发现进、出料情况异常,应立即按下此按钮或切断控制电源,以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3.2安全操作规程

3.2.1上班前应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3.2.2班前检查推拉杆机构、炉门升降机构、传动装置是否良好,看炉内有无障碍物,料箱是否放正确,有无漏电等。

3.2.3随时注意和检查炉温与仪表读数是否相符。

3.2.4锻件在底盘上要摆放整齐,如果锻件掉在电炉丝旁,应停电取出,同时,在炉门上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2.5热工件要放在指定地方,不准乱放或堵塞通道。

3.2.6使用行车吊运料箱时,应做到“十不吊”。

篇4:退火炉工安全操作规程

1.危险源(危害因素)分析

1.1作业人员失误,违章作业造成人员伤害(溺水、起重等);

1.2防护装置,工盘具使用不当造成碰撞,砸伤等;

1.3电气绝缘破坏,电气漏电造成电气伤害;

2.操作要求

2.1操作前

2.1.1退火工作前,穿戴好劳保用品(尤其是反毛鞋)。

2.1.2装炉前,应检查电炉丝是否突出,导线是否裸露,以防漏电伤人。

2.2操作中

2.2.1吊运线盘时,操作者不应与线盘距离太近,重量不准超过吊具规定负荷。

2.2.2线盘或罐体应搁放平稳,入炉时,线盘或罐体与电炉丝保持一定距离,不要碰撞或接触电炉丝。

2.2.3应经常检查钢丝绳吊钩等安全附件,发现问题及时报修,操作时应遵循电动葫芦工安全操作规程,禁止斜吊、斜拉。

2.2.4严禁非岗位人员串岗,冬季不准在炉前烤火取暖。

2.2.5罐体放入或吊起水池时,要注意小心,防止掉入池中。

2.3操作后

2.3.1操作结束后,应把电源、水源、气源全部关闭。

2.3.2做好操作区域环境卫生工作。

3.应急措施

3.1发生伤害事故时,应抢救伤员,并及时报告单位领导,保护事故现场。

3.2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应立即拉闸断电,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实施人工救援,并及时送往医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实施人工救援,并及时送往医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有可能摔伤时要采取防止摔伤的措施。

3.3发生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关闭电源,待问题排除后方可操作。

篇5:真空退火炉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先送水源,检查水源是否畅通,水压р﹥0.lMPa,否则不准开炉。

2.合上总电源,再合上操作电源。

1.开机械泵,分别打开1号、2号闸门。

2.合上真空计总电源,接通热电偶电源,调整好加热电流(电流调为128A)测量真空度。

电流为22mA时真空度为10-1Torr(13.3Pa);

电流为84mA时真空度为10-2Torr(1.33Pa);

电流为98mA时真空度为10-3Torr(0.133Pa);

电流为10OmA时真空度为10-4Torr(0.0133Pa)。

5.真空度高于1.33Pa以后,打开3号真空阀,使扩散泵内的真空度也达到1.33Pa以上。

6.扩散泵送电加热,约40min以后,泵油加热蒸发,这时关闭2号真空阀,然后再打开高真空阀。

7.真空度高于0.133Pa后关闭“热电偶电源”,打开“电离计电源”,用电离计测量真空度。

8.把电子电位差计的定针调到要求的温度值,把“PID”调整到规定的比例带和积分、微分时间(比例带为40%~150%,积分时间为6~2.5min,微分时间为5~4min)

9.把电路电源“手动给定”旋钮调到最小,开关打到“自动”位置,把“PID”调节器的“手动”调到最小,开关打到“手动”位置,并接通“PID”电源。

10.电炉送电,调整“PID”的“手动”,使三相电流表的输出指示基本均衡在30~70A。

11.待炉温接近给定值时,把“PID”的炉温控制从“手动”打到“自动”以便进行自动控制。

12.保温时间满足要求后,如工艺要求随炉冷却,可关闭电炉电源。如工艺要求控制冷却,即把“PID”由“自动”打到“手动”,靠“手动”调节冷却。

13.350℃以上不准关闭水源和真空系统,关闭扩散泵时,必须首先关闭高真空阀,然后关闭3号真空阀,打开2号真空阀。

14.关闭机械泵时,先关闭2号真空阀,再关闭电源。

15.炉温高于150℃时,不准放气和打开炉盖。

16.工作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上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准脱离岗位,经常注意检查水源、仪器、真空度、电机、变压器、风扇、电表等运行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