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贸企业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某工贸企业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2

1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

(1)驾驶人员违章操作行为,致使事故发生。

(2)驾驶人员由于心理或生理方面的原因,没有及时、正确的观察和判断道路情况。

(3)驾驶人员只凭主观想象判断情况,或过高地估计本身经验技术导致事故。

(4)公司生产区道路和厂房内通道狭窄、曲折,加之路面两侧的大量物品的堆放占用道路,致使车辆通行困难;

(5)驾驶人员在风、雪、雨、雾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驾驶车辆,使视线、视距、视野以及听觉力受到影响,往往造成判断情况不及时,加之雨水、积雪、冰冻等自然条件下,会造成刹车制动时摩擦系数下降,制动距离变长或产生横滑出现事故。

(6)不具备驾驶资格的人员私自驾驶机动车。

(7)驾驶人员对车辆维护不及时,致使车辆带“病”运行。

(8)行驶区域存在着标志、信号、设施不全或设置不合格的情况。

1.2事故类型

类型有碰撞、碾轧、刮擦、翻车、人员跌落、坠车、爆炸、失火、出轨和搬运、装卸中的坠落等。

1.3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车辆运行全过程。

1.4事故危害程度

有车损事故、人员的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

1.5事前征兆

(1)酒后驾车,疲劳驾车,非驾驶员驾车,超速行驶,争道抢行,违章超车,违章装载等。

(2)车辆起步时不认真观察,驾驶和装卸过程与他人谈话、嘻笑、打逗。

(3)在危险地段行驶或在狭窄、危险场所作业时不采取安全措施,冒险蛮干。

(4)车辆的安全装置如转向、制动、喇叭、照明、转向指示灯等不齐全有效。

(5)在通道狭窄且交叉和弯道较频繁路段,驾驶员精神不集中或不认真观察情况。

2应急组织和职责

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指挥:事发部门车间主任、处长

成员:事发部门副主任、副处长、主管、车间安全员、各工段长、班长现场岗位人员

2.2指挥部人员职责

(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机动车辆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2)事发部门副主任、工段长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3)班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4)现场岗位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事故受伤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5)安全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3应急处理

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机动车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处置并向工段班组长报告,工段班组长迅速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救援指挥部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当发生机动车事故后,迅速停车,现场人员迅速确定有无人员受伤,如有人员受伤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立即对受伤者进行现场急救处理。

(2)对于不深的伤口,可用干净衣物或纱布包扎止血,出血较严重者用多层砂布加压包扎止血,较大的动脉创伤出血,还应在出血位置的上方动脉搏动处用手指压迫或用止血胶管(或布带)在伤口近心端进行绑扎,加强止血效果。

(3)较深创伤大出血,在现场做好应急止血加压包扎后,应立即准备救护车,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以免贻误救治时机,在止血的同时,还应密切注视伤员的神志、皮肤温度、脉搏、呼吸等体征情况。

(4)对怀疑或确认有骨折的人员应询问其自我感觉情况及疼痛部位,对于昏迷者要注意观察其体位有无改变,切勿随意搬动受伤人员。应先在骨折部位用木板条或竹板片于骨折位置的上、下关节处作临时固定,然后呼叫120等待救援;如有骨折断端外露在皮肤外的,用干净的砂布复盖好伤口,固定好骨折上下关节部位,然后呼叫120等待救援。

(5)在搬运脊椎受伤的人员时应用夹板或硬纸皮垫在伤员身下,搬运时要均匀用力,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如伤员不在危险区域,暂无生命危险的,最好待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搬运。

(6)受伤人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一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一胸外接压;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8;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3.3事故报告

事发部门负责人立即向总经理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当事故进一步扩大出现人员重伤、死亡时,由总经理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安监局等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信息;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重伤死亡人数等。

4注意事项

(1)在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时,必须先对伤员伤情的初步判断,不可直接进行救护,以免由于救护人的不当施救造成伤员的伤情恶化。

(2)对于当即死亡人员,不得擅自将尸体及其肢体移位。

(3)在不妨碍抢救受伤人员和物资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保护好事故现场;对受伤人员和物资需移动时,必须在原地点做好标志。

(4)肇事车辆非特殊情况不得移位,以便为勘察现场提供确切的资料。

(5)对重大伤亡事故的肇事者必须指定专人看护隔离,防止发生意外。

篇2:某工贸企业锅炉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1.1.1.超压运行: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装置失灵,或者在水循环系统发生故障,造成锅炉压力超过允许使用压力,严重时会发生锅炉爆炸。

1.1.2.超温运行:由于烟气流差或燃烧工况不稳定等原因,使锅炉出口汽温过高、受热面温度过高,造成金属烧损或发生爆管事故。

1.1.3.水位偏差:水位过低会引起严重缺水事故;锅炉水位过高会引起满水事故,长时间高水位运行,使压力表管口结垢而堵塞,使压力表失灵而导致锅炉超压事故。

1.1.4.水质管理不善:锅炉水垢太厚,又未定期排污,会使受热面水侧积存泥垢和水垢,热阻增大,而使受热面金属烧坏;给水中带有油质或给水呈酸性,会使金属壁过热或腐蚀;碱性过高,会使钢板产生苛性脆化。

1.1.5.水循环被破坏:水循环被破坏,锅内的水况紊乱,有的受热面管将发生倒流或停滞,或者造成“汽塞”,在停滞水流的管内产生泥垢和水垢堵塞,从而烧坏受热面管或发生爆炸事故。

1.1.6.误操作:锅炉工的错误的检修方法和不对锅炉进行定期检查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1.1.1.次生事故:由锅炉爆炸引起的火灾、建筑物坍塌等。

1.2.事故危险源

余热发电锅炉包括窑头锅炉、窑尾锅炉及主蒸汽管道等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1.3.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

因锅炉爆炸引起的周边建筑倒塌;因锅炉房火灾引发的周边建筑火灾;因爆炸、火灾引起的周边危险品、易燃易爆品的二次爆炸,容易造成人员烫伤,导致人员伤亡。一旦发生爆炸、火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设备损坏事故,严重威胁到群众生命安全和资金、设备设施的浪费。

1.4.事故前的征兆

1.4.1.锅炉超压的现象

1.4.1.1.气压急剧上升,超过许可工作压力,压力表指针超过许可工作“红线”,安全阀动作后,压力仍在升高。

1.4.1.2.发出超压报警信号,超压联锁保护装置动作。

1.4.1.3.蒸汽温度升高而蒸汽流量减少。

1.4.2.锅炉缺水的现象

1.4.2.1.水位低于最低安全水位线。

1.4.2.2.水位报警器发生低水位报警信号。

1.4.2.3.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动作。

1.4.2.4.过热器汽温急剧上升,高于正常出口汽温。

1.4.2.5.锅炉排烟温度升高。

1.4.2.6.缺水严重时,可嗅到焦味。

1.4.2.7.缺水严重时,从炉门可见到烧红的水冷壁管。

1.4.3.锅炉满水的现象

1.4.3.1.水位高于最高许可线,或看不见水位,水位表玻璃管(板)内颜色发暗。

1.4.3.2.双色水位计呈全部水相指示颜色。

1.4.3.3.高低水位警报器发出高水位警报信号。

1.4.3.4.过热蒸汽温度明显下降。

1.4.3.5.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1.4.3.6.分汽缸大量存水,疏水器剧烈动作。

1.4.3.7.严重时蒸汽大量带水,含盐量增加,蒸汽管道内发生水锤声,法兰连接处向外冒汽滴水。

1.4.4.锅炉汽水共腾的现象

1.4.4.1.水位表内水位上下急剧波动,水位线模糊不清。

1.4.4.2.锅水碱度、含盐量严重超标。

1.4.4.3.蒸汽大量带水,蒸汽品质下降,过热器出口汽温下降。

1.4.4.4.蒸汽管道内发生水锤,法兰连接处发生漏气漏水。

1.4.5.锅炉爆管的现象

1.4.5.1.爆管时可听到汽水喷射的响声,严重时有明显的爆破声。

1.4.5.2.炉膛由负压燃烧变为正压燃烧,并且有炉烟和蒸汽从炉墙的门孔及漏风处大量喷出。

1.4.5.3.给水流量不正常大于蒸汽流量。

1.4.5.4.虽然加大给水,但水位常常难于维持,且汽压降低排烟温度降低,烟气颜色变白。

1.4.5.5.炉膛温度降低,甚至灭火。

1.4.5.6.引风机负荷加大,电流增高。

1.4.5.7.锅炉底部有水流出,灰渣增多。

1.5.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

由锅炉爆炸引起的火灾、建筑物坍塌等

2.应急工作职责

2.1.组织机构

《锅炉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归口熟料部管理,成立锅炉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分管生产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熟料部部长担任小组副组长,各部门中控员、党群处、物流处和熟料部全体人员为成员。具体见附件10《锅炉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机构图》。

2.2.职责

2.2.1.组长的职责

2.2.1.1.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

2.2.1.2.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

2.2.1.3.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指挥应急行动。

2.2.2.副组长的职责

2.2.2.1.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2.2.2.2.组织落实现场处置方案;

2.2.2.3.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2.2.2.4.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2.2.3.伤员营救组职责

2.2.3.1.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

2.2.3.2.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制定抢救方案;

2.2.3.3.监督应急人员执行有效的应急措施,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

2.2.3.4.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2.2.4.消防灭火组

2.2.4.1.负责若遇到火灾事故,负责组织义务消防员进行消防灭火。

2.2.4.2.负责对灰烬清理,如果有余火派人员现场值守。

2.2.5.警戒疏散组职责

2.2.5.1.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

2.2.5.2.负责发生事故时,需要撤离的人员立即组织疏散撤离现场或周边;

2.2.5.3.负责事故现场治安保卫,维持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和证据;

2.2.6.物质抢救组职责

2.2.6.1.伤员营救结束后组织抢修设备;

2.2.6.2.组织救援队伍分工抢救现场物资。

2.2.7.后勤保障组职责

2.2.7.1.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

2.2.7.2.负责抢救物资的储备、维护保养与供应;

2.2.7.3.保障部门应急救援人员的衣食住行。

2.2.8.清理恢复组职责

2.2.8.1.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和恢复工作。

2.2.8.2.负责事故救援现场供水、供电、供气的保障,做好应急通讯和运输等工作;

2.2.8.3.负责事故结束后维修设备,尽快恢复生产。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当中控员(司炉工)或巡检人员发现预警条件时立即进行预警。利用电话、对讲机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害程度向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汇报。

3.1.2.发生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锅炉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进入预备状态。

3.1.3.由现场处置小组组长下达救援命令,根据事故情况,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的威胁,确定先期救援方案。

3.1.4.按照现场处置小组组长下达的指令,现场抢救组进行现场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启动相应的处置措施。

3.1.5.伤员营救组针对事故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抢险救灾方案,引导救护人员营救受难人员。

3.1.6.在事故抢救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现场处置小组组长要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启动公司《锅炉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缺水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3.2.1.1.将给水阀门开大,进行调整,恢复水位。如给水压力低,提高给水压力。如经上述处理,水位继续下降,并降至AQC炉-75mm、SP炉-100mm时,继续加强上水,关闭所有排污门及放水门,必要时降负荷。

3.2.1.2.如果水位继续下降,水位在水位计上消失时,应立即停止锅炉运行,但应继续加强上水。

3.2.1.3.首先确认锅炉是严重缺水还是轻微缺水,当锅炉的所有直观水位表均看不见水位时,必须立即停炉,立即关闭热风管道的蝶阀,打开冷风阀,降低锅炉炉膛的温度。严禁向锅炉内进水。

3.2.1.4.水位在水位计中消失,应采取叫水法对水位进行判断。叫水”操作后,水位表出现水位时,可以缓慢地开启动锅炉的热风阀门,使其继续投入使用;经“叫水”操作后,水位表中不出现水位时,严禁再向锅炉内上水,必须紧急停炉。

3.2.1.5.经判断为严重缺水时,除立即停止锅炉运行外,应关闭所有阀门,禁止向锅炉进水,并查出锅炉缺水的原因。

3.2.2.满水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3.2.2.1.当锅炉汽压正常、水位高于最高安全水位线时,但低于上部可见边缘,应冲洗水位表,验证水位是否假水位,并采取措施减少给水,恢复水位正常。

3.2.2.2.将自动调节切换成手动调节,关小或关闭给水阀门,如果不属于严重满水,应开启蒸汽管道疏水阀,并通知用汽单位加强疏水,停止余热炉给水,打开紧急放水阀放水,放水同时应并密切注视工况的变化,待水位出现后恢复运行,并密切注意水位。

3.2.2.3.水位继续升高时,应开启排污阀和事故放水阀放水。

3.2.3.锅水膨胀事故

3.2.3.1.开大连排排水或紧急放水;

3.2.3.2.通知汽机降低负荷,加强管道疏水;

3.2.3.3.停止向锅炉加水并取样化验;

3.2.3.4.加强换水,迅速改善锅水的品质。

3.2.4.汽水共腾事故

3.2.4.1.热风阀开度减小,关小主汽阀,降低负荷。

3.2.4.2.全开锅筒表面排污阀,并适当开启定期排污阀,同时加大给水,保持正常水位,造成蒸汽管道水击时,应开启蒸汽管道和分汽缸上的疏水器(阀)将水排出。

3.2.4.3.故障排除后,应冲洗水位表恢复正常运行,如经上述处理后故障仍未排除,应立即停炉。

3.2.5.炉管爆破事故

3.2.5.1.当炉管轻微破裂,能够维持正常水位,事故不再扩大时,可减负荷继续运行、待备用炉启动后,立即停炉检修。

3.2.5.2.当炉管严重破裂,不能够维持正常水位、汽压时,应采取紧急停炉措施,此时,引风机不能停,给水继续,尽力维持水位,防止其它管子烧坏。

3.2.6.锅炉超压事故

3.2.6.1.关小热风阀如安全阀失灵而不能紧急排汽时,可以手动进行排汽。

3.2.6.2.保持水位表正常水位;进行上水和排污,降低炉温。

3.2.7.锅炉爆炸事故

3.2.7.1.发生锅炉爆炸事故时,必须设法躲避爆炸物和高温水、汽,人员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3.2.7.2.急救之前,救援人员应确信受伤者所在环境是安全的,爆炸停止后立即查看是否有人员伤亡,如有人员伤亡要本着时间就是生命,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对受伤人员实施现场急救措施,并切断锅炉热风系统,供水系统、与外界连接的蒸汽系统。

3.2.7.3.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清洗等措施,做好事故现场清理和设备恢复工作,积极消除危害后果。

3.2.8.水击事故

3.2.8.1.给水管道发生水冲击时排除管道内积存的气体;检查止回阀、给水压力表、温度计,如有不正常现象发生应及时清除;检查给水管道的支架并及时修复。

3.2.8.2.蒸汽管道发生水击事故时开启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进行充分的疏水;及时修理支架或吊架;缓慢增加锅炉负荷。

3.2.9.余热锅炉厂用电中断事故

厂用电中断时,锅炉烟气阀跟随停电,此时烟气流量及温度大幅度下降,特别是AQC锅炉下降较快,使锅炉的安全受到威胁,应及时联系窑操,现场手动锅炉热风挡板,退出锅炉运行保证锅炉的安全,汽轮机先用余汽维持站用电,不能维持站用电时打闸停机。

3.2.10.锅炉受热面积灰事故

根据水泥窑工况特征,烟气中会有浓度较高的粉尘,随着温度的升高很容易引起受热面积灰,严重时会破坏锅炉正常传热,使锅炉排烟温度急剧上升,也可能引起对流管束管子的爆破,而且与爆破的水形成水泥结块,而影响正常除灰,严重时损坏除灰系统的设备。为防止积灰事故的发生,应严密监视锅炉各部的积灰情况,注意除灰器工作正常,定期通过人孔门检查炉内积灰,必要时用其它方法清除。

3.2.11.现场急救措施

3.2.11.1.急救之前,救援人员应确信受伤者所在环境是安全的。

3.2.11.2.如有人员烫伤时,快速将伤员撤离现场,面积较小的烫伤可用大量冷水冲洗至少30分钟,保护好烧伤创面,尽量避免污染,有利于以后的院内治疗;面积较大或程度较深的烫伤应以干净的纱布敷盖患部简单包扎,尽快转送医院或拨打120。

3.2.11.3.烧、烫伤的现场急救:烧、烫伤均应保持伤口清洁;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或消毒纱布覆盖送医院。

3.2.11.4.如有因爆炸碎片导致对人员造成的物体打击等伤害,立即将伤员撤离到安全地带,用干净纱布或衣物对伤口进行压迫止血和简单包扎;合并骨折的伤员禁止盲目搬动及拖拽,应使用担架搬运并密切观察伤员生命体征(呼吸、脉搏),然后紧急转送医院或拨打120。

3.2.11.5.如有在救援过程中发生中毒、窒息的人员,立即将伤者撤离到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给予氧气吸入;如受伤人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3.2.11.6.在救援过程中严密勘察房屋及周边建筑物结构是否有变形,防止建筑物坍塌引发次生事故。

3.2.11.7.现场救援人员要本着时间就是生命,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对受伤人员实施现场急救措施,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及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

3.2.11.8.当人员衣物着火时应迅速脱去或用水等各种物体扑盖灭火。切忌盲目站立或奔跑呼救,以防头面部及呼吸道灼伤。

3.3.信息报告

3.3.1.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迅速召集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成员,所有成员在5分钟内达到事故现场,做出应急处理措施;如事故难以效控制,迅速向部门各级负责人汇报,向应急值班室报警,并对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具体见附件10《锅炉事故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联系表》。

3.3.2.发生锅炉事故,岗位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班长和生产调度汇报,同时向应急值班室报警。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汇报后,及时向单位负责人和分管领导汇报,并做好应急值班记录。

3.3.3.现场出现事故征兆时,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首先排除事故隐患,利用电话、对讲机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害程度向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汇报。

3.3.4.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现场情况;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已经采取的措施。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室:7231498,报警内线8000。

3.3.5.应急值班室要有对外部联系电话,包括医疗救护队、上级有关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电话联系方式。可采用电话、手机、传真等方式对外联系和求援。具体见附件10《外部人员联系表》。

3.4.应急保障

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工作小组按照日常工作分工做好应急物资和装备准备,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重点器材应设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

3.4.1.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近距离对讲设备等6部。

3.4.2.急救设备,包括急救药品、器具、设备等2套。

3.4.3.抢修设备,包括工程车辆、登高设备、维修工具、备用品等2套。

3.4.4.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沙箱、消防铲、消防沙袋等2套。

3.4.5.运输设备,包括面包车、救护车等1辆。

3.4.6.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防护帽、防护眼镜、手套、呼吸器、防毒面具等。

3.4.7.图表资料:包括夏河季风玫瑰图、消防器材分布图、供电系统图、程控电话安装图、公司厂区平面图等。

4.注意事项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

4.1.1.选择防护用品应针对防护要求,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4.1.2.救援和工作人员必须使用可靠的个体防护用品。

4.1.3.佩戴防护用品的人员在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确认其使用范围、有效期限等内容,熟悉其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

4.1.4.防护用品应有专人管理,负责维护保养。

4.1.5.在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中工作时,应尽量采取通风措施,排除有毒有害气体,避免佩带呼吸器工作等。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

4.2.1.兼职救护队应配备齐全各种抢险救援器材、设备,平时应加强维护,确保各种器材、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4.2.2.救援人员应携带防火服、消防头盔、防火手套等救援器材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

4.3.1.救援时,应保持头脑清醒,不得盲目行动,针对事故性质、类型、特征等进行分析,启动相应预案。

4.3.2.要注意防止被火烧伤。防止燃烧物爆炸。注意被燃烧物产生的气体引起中毒、窒息。

4.3.3.切忌盲目逃生的行为,慌乱中发生意外人身伤害;疏散时要从容有序,服从现场指挥安排;在火情已无法控制,可能危及抢险人员安全时,抢险人员有紧急避险的权利。

4.3.4.无操作权限的人员不得乱动现场设备,无事故处置权限的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配电房。

4.3.5.救援人员必须认真按救援方案和救护安全措施执行,确保自身安全。

4.3.6.在事故救援中,现场指挥部安排专人,负责记录事故抢险方案的执行情况和事故救援等情况。

4.3.7.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强化事故现场安全措施落实,防止二次事故和次生灾害事故发生。

4.3.8.抢救和运送长期被困人员时,要注意外部环境的突然改变,防止造成二次伤害等。

4.3.9.使用灭火器要注意以下要点:先摇动灭火器,拉开保险栓,操作者站在上风位置,侧身作业,手按压柄,距火点二米位置胶管对准火源根部扫射。

4.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4.4.1.现场自救和互救的原则应包括安全撤离,妥善避险;沉着冷静,控制情绪;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服从指挥。

4.4.2.人工呼吸时一定要保持气道通畅;口对口要严密不漏气;必须能观察到病人胸部随吹气、排气而有起伏。

4.4.3.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力量不宜过重或过轻;按压部位一定要准确;要耐心地持续按压,及时在运输途中也不能间断。

4.4.4.骨折人员搬运前应先固定、再绑扎,后搬运。

4.4.5.大面积或重度烫伤,不可擅自涂抹任何东西,应保持创面清洁完整,用清洁衣物或毛巾盖住伤口,立即送医院请医生处理。

4.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方面

4.5.1.根据事故类型、事故大小确定需要的救援力量和装备器材。

4.5.2.根据灾区现场情况,制定救援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4.5.3.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的时间。

4.6.现场应急人员安全防护方面

4.6.1.救援人员时应保持冷静、不得急躁,详细观察四周,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现场救援。

4.6.2.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应该使用绝缘工具,救护人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4.6.3.在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中工作时,应尽量采取通风措施,排除有毒有害气体,避免佩带呼吸器工作等。

4.7.应急救援结束后

4.7.1.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伤亡人员全部救出或转移,设备、设施处于受控状态,环境有害因素得到有效监测和处置达标,由应急总指挥宣布事故应救援工作结束,并转入现场恢复、障碍消除等工作。

4.7.2.险情发生至现场恢复期间,疏散组应封锁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发生意外。

4.7.3.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

4.7.4.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程序。

4.7.5.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4.7.6.事故波及范围区域划定,警戒线设置,安排人员现场值守。

4.7.7.事故现场人员撤离路线变化等重要地点标识。

篇3:某工贸企业危险化学品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1事件特征

1.1危险性分析

(1)氢气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嗅、无毒、易燃易爆的气体,和氟、氯、氧、一氧化碳以及空气混合均有爆炸的危险。

(2)盐酸、液碱、硫酸

1)吸入中毒吸入酸雾或碱液可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严重病例可发生肺水肿。吸入高浓度硫酸雾尚可引起喉痉挛或喉头水肿。

2)口服中毒误服酸碱后,口腔、咽部、胸骨后和腹部,会立即产生剧烈的灼热性疼痛,唇、口腔和咽部可见灼伤以至溃疡形成呕吐物中有大量棕褐色酸性血红蛋白和食管及胃粘膜碎片。

3)皮肤和眼灼伤皮肤接触酸碱后,局部立即产生疼痛,并可形成不同程度灼伤。轻者表现为皮肤红斑、或呈暗褐色,出现水疱;重者可形成焦痂、溃疡。若眼部接触酸碱后可引起结膜炎、角膜混浊以至穿孔,严重者可失明.

(3)肼(联氨)

1)易燃,强还原剂。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具有强腐蚀性。

2)急性吸入中毒可导致眼及上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症状。

3)口服中毒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出现暂时性的中枢性呼吸障碍和心律失常。

4)皮肤及眼直接接触其液体,可致严重灼伤。

5)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肝病。

(4)氨水

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5)氯气

氯气是一种常温下呈淡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氯气比重比空气略重,一般没有风力作用,它会很长时间潜藏在低洼部位。因为氯气的化学活泼性使得它的毒性很强,可损害全身器官和系统。少量氯气可以引起呼吸道困难,刺激咽喉、鼻腔和扁桃体发炎,导致眼睛红肿、刺痛、流泪,能引起胸闷和呼吸道综合症,激发哮喘病人呼吸发生困难,甚至休克。氯气进入血液可以同许多物质发生化合作用,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杀伤和破坏血细胞,并引起盗汗、头痛、呕吐不止、胃肠痉挛、肝脏受损,等等。严重者可致全身性水肿,电解质失衡。氯气还对皮肤、衣物等具有强烈腐蚀、损毁作用。空气中的氯气浓度达到900?1000PPM,可以两分钟致人缺氧并急速中毒死亡。

1.2可能发生的危险

有爆炸、中毒、人身伤亡、重大环境污染的风险。

2应急组织及职责

2.1部门应急组织

责任部门为化水队,成立应急小组。

组长:化水队主任

副组长:化水队副主任

成员:各专工、各班组班长义务消防队员

职责:化水队做为先期的组织应快速处理异常事件,对中毒人员进行人工呼吸,并将现场情况汇报领导小组;及时测定环境危害的成分和程度;对可能存在较长时间环境影响的区域发出警告,提出控制措施并进行监测;事故得到控制后指导现场遗留危险物质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消除。

3应急处置

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突发化学危险品火灾事件后,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报告内容为:事故地点;有无发生爆炸、人身伤亡、泄漏;道路情况。接警后,指挥者分析、判断危险品险情信息,发布应急预案启动命令,启动应急组织,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到总指挥和相关单位领导,讲明事故性质、原因、地点和目前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各专业救援小组应在接到命令后厂内半小时到达现场,并带齐应急救援的设备和各类器材,各专业领导和指挥应迅速到达事故现场进行指挥与救援,力争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化学危险品防火部位:化学危险品仓库、二氧化氯发生器间、一二三期水汽加药间。

1)部位概况:化学危险品仓库是全厂化工危险品的集中存放点,是防火的重点部位,该库存有化学分析醇、丙酮、甲醇等危险物品,该仓库设在物资分公司及化水楼三楼仓库;二氧化氯间电解食盐水时产生的氢气;一、二、三期水汽加药间的联氨。

2)火灾预测:化学危险品着火后,第一特点就是毒性大、火势猛,并有一定的爆炸能力。

(2)灭火方案:

1)发现火警时,应首先报警,并立即兵分两路:一路利用各种灭火器材进行有效的灭火。二路快速转移化学危险品。

2)现场指挥应迅速判断和查明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紧紧抓住爆炸后和再次发生爆炸之前的有利时机,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全力制止爆炸的发生

3)灭火人员应尽量利用现场现成的掩蔽体或尽量采用卧姿等低姿射水,尽可能地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消防车辆不要停靠离爆炸物品太近的水源;注意毒气伤人,救火队员应戴防毒面具。

4)灭火过程中,疏散出来的人员应在安全地点集中,等待救护。保卫部应迅速进行现场人员疏散后的清点,调查着火现场内是否还有人员滞留,及时为灭火指挥部提供可靠信息,以便采取有效可行的救人方案,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

5)灭火人员发现有再次发生爆炸的危险时,应立即向现场指挥报告,现场指挥应迅即作出准确判断,确有再次发生爆炸征兆或危险时,应立即下达撤退命令。灭火人员看到或听到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至安全地带,来不及撤退时,应就地卧到。

6)当火势无法控制时,请拨打消防大队119电话请求支援。报警时要准确报告火灾地点、火势情况、燃烧物和大约数量及报告人姓名、电话。民警队派人到一道门等待引导消防队的到来。

(3)危急状态消除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宣布应急行动结束。

3.3事件报告流程

3.4应急结束

突发事件以及紧急状态得到有效控制,导致次生、衍生事件隐患得到消除,事态得到平息,各方反映趋于平静,经现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确认和批准,可宣布应急状态结束。

4注意事项

4.1防护用品及器材方面注意事项

(1)接触化学危险品的作业人员应熟悉化学危险品的性质和操作方法,并根据工作需要戴口罩或防毒面具。

(2)搬运化学危险品的道路应畅通,禁止用肩扛、背驮或抱住等方法搬运化学危险品。

(3)正确选用灭火剂,化学危险品可选用1211、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若有酸碱或化学危险品泄漏时可用水稀释。

(4)参加扑救化学危险品火灾的人员在工作结束后应进行健康查体。

4.2救援措施方案注意事项

(1)现场化学危险品发生人身伤亡应立即启动危险化学品中毒人身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现场化学危险品发生泄漏应立即启动化学危险品泄漏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3)现场化学危险品火灾现场电气设备失火应立即启动电气设备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4.3现场整理注意事项

(1)化学危险品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任务完成后,抢险救援人员应加强灾害事故的清扫和保护,以防止灾害的再次发生和利于事故的调查。同时,消防抢险救援人员在化学灾害事故的处理中,要采取洗消、回收等有效措施,以防止环境污染和二次灾害发生,在确认现场安全的情况下,应同设备所辖单位及人员搞好现场的交接,领导小组确认应急结束方可撤离。

(2)应急处理结束后,各部门及时将各类救援物资、工器具和装备回收检查,有缺损的及时修复补齐,妥善保管。

(3)发生危险化学品火灾事件后,对危险化学品火灾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阻碍他人报告,或未采取积极有效的事件救援和调查处理,或对调查工作不负责任,致使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应急决策、应急指挥失当,索贿受贿、包庇事件责任者等将追宄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篇4:某工贸企业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

(1)作业人员进入生产现场不按要求佩戴安全帽或没有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活动。

(2)作业人员在高空作业过程中没有把工具放在工具袋内。

(3)作业人员从高处往下抛掷器物或传递工具。

(4)拆除工程未设警示标志,周围未设护栏或未搭设防护棚;脚手板不满铺或铺设不规范,物料堆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

(5)1.1.5平网、密目网防护不严,不能很好地去封住坠落物体。

(6)1.1.6高速旋转设备转动部件飞出造成的打击伤害。

1.2事故类型

物体打击伤亡事故分为物体打击伤害和物体打击死亡两种。

1.3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生产现场各部位吊装口附近、余热锅炉、烟囱及高层建筑下方区域、各部门检修现场同一垂直面上存在交叉作业的区域等。

1.4事故危害程度

物体打击事故可导致人员轻伤、重伤,甚至死亡事故。

1.5事前征兆

(1)交叉作业时物料传递、抛掷材料、工具等物件。

(2)安全通道上方未搭设双层防护网,或者使用的材料不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3)作业人员未经过安全培训教育上岗作业。

(4)高处、临边作业时使用的工具,没有放入工具袋。

(5)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失效,无法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6)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没有按规定佩戴安全帽。

(7)拆除或拆卸作业时未设置警戒区域、缺少专人进行监护。

2应急组织和职责

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指挥:事发部门车间主任、处长

成员:事发部门副主任、副处长、主管、安全员、工段班组长现场岗位人员

2.2指挥部人员职责

(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物体打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2)事发部门副主任、副处长、主管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3)工段班组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4)现场岗位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受伤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5)安全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3应急处理

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处置并向工段班组长报告,工段班组长迅速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救援指挥部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区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受伤者进行现场急救。

(2)对于较浅的伤口,可用干净衣物或纱布包扎止血,动脉创伤出血,还应在出血位置的上方动脉搏动处用手指压迫或用止血胶管(或布带)在伤口近心端进行绑扎。

(3)较深创伤大出血,在现场做好应急止血加压包扎后,应立即准备救护车,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在止血的同时,还应密切注视伤员的神志、脉搏、呼吸等体征情况。

(4)对怀疑或确认有骨折的人员应询问其自我感觉情况及疼痛部位,对于昏迷者要注意观察其体位有无改变,切勿随意搬动伤员,应先在骨折部位用木板条或竹板片于骨折位置的上、下关节处作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然后呼叫120等待救援。如有骨折断端外露在皮肤外的,用干净的砂布复盖好伤口,固定好骨折上下关节部位,然后呼叫120等待救援。

(5)对于怀疑有脊椎骨折的伤员搬运时应用夹板或硬纸皮垫在伤员的身下,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如伤员不在危险区域,暂无生命危险的,最好待120医疗急救人员进行搬运。

(6)如怀疑有颅脑损伤的,首先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气管,发生气道阻塞;对烦躁不安者可因地制宜的予以手足约束,以防止伤及开放伤口,积极组织送往医院救治。

(7)如受伤人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一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一胸外接压;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8;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3.3事故报告

事发部门负责人立即向总经理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当事故进一步扩大出现人员重伤、死亡时,由总经理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安监局等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信息;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重伤死亡人数等。

4注意事项

(1)对于由于物体坠落造成的物体打击伤害,在人员得到可靠救治后,应将现场设置隔离警示标识,以防止其他人员误入后造成伤害。

(2)进行心肺复苏救治时,必须注意受害者姿势的正确性,操作时不能用力过大或频率过快。

(3)脊柱有骨折伤员必须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

(4)搬运伤员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或两腿,绝对不准单人搬运。必须先将伤员连同硬板一起固定后再行搬动。

(5)用车辆运送伤员时,最好能把安放伤员的硬板悬空放置,以减缓车辆的颠簸,避免对伤员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篇5:某工贸企业物资仓库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

仓库可由于外来火种、设备故障、人员操作不当、储存物品混存性质相抵触、物品变质等原因引起发生火灾事故。

1.2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公司各物资储存仓库。

1.3事故危害程度

仓库火灾事故会导致房屋坍塌及人员中毒、窒息等伤亡事故。

2应急组织和职责

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指挥:事发部门车间主任、处长

成员:事发部门副主任、副处长、主管、车间安全员、各工段长、班长现场岗位人员

2.2指挥部人员职责

(1)生产技术处处长职责:全面指挥仓库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2)仓库主管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3)安全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4)现场保管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受伤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3应急处理

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1)最早发现火情者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置并向仓库主管报告,仓库主管迅速报告应急指挥部启动本预案;报告的主要内容:火灾情况、有无人员伤亡、已采取措施、救灾物资人员需求等。

(2)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指挥疏散现场无关人员,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

(3)事故扩大无法有效控制时,迅速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并可以根据总指挥部指示拨打119请求镇消防队支援。报警内容:单位名称、地址、着火物质、火势大小、着火范围;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对方,以便联系;同时还要注意听清对方提出的问题,以便正确回答;打完电话后,要立即派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车,以便引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落实火灾危险区域隔离措施,仓库内物品迅速转移,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控制燃烧范围。

(2)现场人员可以用湿口罩、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将身体尽量贴近地面行走或爬行穿过危险区向安全地带疏散,如果门窗、通道等出口已被烟火封住,被困人员可向头部、身上浇水或用湿毛巾湿被单将头部包好再进行疏散。

(3)据储存物品的特性和储存情况,采取针对性灭火措施,扑救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面具,防止因吸入烟气导致中毒窒息。

(4)灭火时,应手提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离燃烧区5米左右时放下灭火器;使用前,先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干粉预先松动,喷射时,要将喷射嘴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摆动,由近及远,快速推进,不流残火,以防复燃。在扑救油类等液体火灾时,不要直接冲击液面,防止液体溅出,若在室外应从上风处向下风方向喷射。

(5)当人员衣物着火时应迅速脱去或用水等各种物体扑盖灭火。切忌盲目站立或奔跑呼救,以防头面部及呼吸道灼伤。如有人员烧伤时,快速将伤员撤离火灾现场,面积较小的烫伤可用大量冷水冲洗至少30分钟,保护好烧伤创面,尽量避免污染,有利于以后的院内治疗;面积较大或程度较深的烫伤应以干净的纱布敷盖患部简单包扎,尽快转送医院或拨打120。

(6)如有在救援过程中发生中毒、窒息的人员,立即将伤者撤离到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给予氧气吸入;如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或人工呼吸,直到病人清醒或医院、医疗组接手为止。

3.3事故报告

事发部门负责人立即向总经理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当事故进一步扩大出现人员重伤、死亡时,由总经理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安监局等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信息;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重伤死亡人数等。

4注意事项

(1)现场救援时注意人员个人防护,防止中毒、窒息、触电、烫伤等衍生事故。

(2)事故现场应设置好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现场自救和互救时不熟悉现场情况和灭火方法的人员不得盲目进入危险区域,救人前先确认自己的能力和现场情况是否能够满足对他人施救的需要。

(3)伤员、施救人员离开现场后,工作人员应对现场进行隔离,设置警示标识,并设专人把守现场,严禁任何无关人员擅自进入隔离区内。

(4)应急救援结束后要全面检查,确认现场无火灾隐患和建筑物坍塌的隐患;

(5)进行心肺复苏救治时,必须注意受害者姿势的正确性,操作时不能用力过大或频率过快;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在运送过程中,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止。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