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养老服务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2

总则

第一条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目的

是为更好保证××(养老服务机构名称)正常的生活服务工作秩序,在突发事件后能迅速反应,有条不紊应对,及时控制、减小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应急预案是××(养老服务机构名称)处理突发事件的保障机制。

第二条突发事件主要是指

事件灾害类:火灾、大面积停电停水、人员意外人身伤害事件等;

公共卫生类:食堂食品卫生中毒、发生流行病情等事件;

其它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工作秩序、严重威胁人身及设备安全和其它突发事件。

第三条处理突发事件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全员重视;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责任到人;预防为主,群防群控;系统联动,资源共享;区分性质,依法处置。

第四条突发件事应急工作小组及职责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安全管理员为副组长,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和部门负责人为组员。

发生各类突发应急事件时由当时在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和部门负责人组成工作小组,由行政值班人担任组长。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小组职责∶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日常运行的监管;负责应对突发事件必需器材和警示标识的购置与更新;负责员工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负责突发事件后为现场总指挥,负责组织实施应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及时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情况,以取得支持与帮助,杜绝瞒报。

第五条要进一步加大规范管理和院务公开力度,提高管理透明度;建立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增强员工责任心。

二、突发火灾事件应急预案(范例)

预案的目的:以“安全第一”为宗旨,以预防为主,通过预案的演习及运用预案对员工进行日常培训,使员工掌握火灾时正确的人员疏散方法及灭火措施,以预防隐患,确保火灾时老年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全体员工应以“保护老年人安全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为宗旨,树立“全员预防”的思想,认真学习预案,以确保自己面对火灾时能镇定自如,将火灾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成立义务消防队,定期集中训练;根据需要设立多处消防器材置放点;加强培训,提高员工消防意识和知识;设置警示(重点防火部门、禁火、易燃易爆等)标识。

若突发火灾事件,全体员工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安排,协调行动,按以下应急预案执行:

(一)应急工作小组

1.现场指挥组:负责火灾现场指挥。组长为院部行政值班人员,副组长为在院护理部值班人员。

2.灭火行动组:负责火灾现场灭火。组长为义务消防队长,副组长为后勤总务保卫干部。

3.疏散引导组:负责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组长为护理部值班人员,副组长为护理组组长。

4.安全保卫组:负责院内安全警戒和引导消防车进院,组长为保安值班员。

(二)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1.当发现火情时,任何人都有义务大声呼救报警,并就近取材,实施灭火;

2.当遇到火情时,疏散和灭火同样重要事发区域内的义务消防队员应明确当班工作人员应干什么可在第一时间先行组织本层有灭火能力的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灭火扑救。不疏散老人

在火势不大的情况下,利用附近的灭火器材,以最快的速度在火灾初起阶段将火扑灭。

如果火势较大,应立即拔打119电话通知消防部门,切断失火区的电源。

当现场指挥组到达现场后,由现场指挥统一指挥扑救行动。

3.其他楼层的义务消防队员听到火情广播通知后,应在第一时间携带本层的灭火器材前往火灾现场,在执行指挥的指挥下,集中所有灭火器材或消防水龙压制火势,阻止火势蔓延;引导疏散住院老年人和其他人员。

4.疏散引导组应组织没有灭火能力的人员,迅速从楼层大楼消防楼梯撤离火灾现场,疏散到本楼以外的其他建筑内或安全场所。

撤离火灾现场顺序是:起火层先行撤离,再从起火楼层上一层逐层依次往下撤离。这是总方案。。。。。。

撤离人员顺序为:先引导能自行走动老年人撤离;不能自行走动老年人由义务消防员(护理人员)每2人一组用布兜、被单、座椅等抬老年人转移到安全地带。

5.消防人员到达后,执行指挥应将现场情况向其通报,听从消防部门的指挥,配合消防部门扑灭火灾、疏散人员、抢救伤员。

灭火工作完成后,积极配合消防部门对现场人证、物证作调查取证工作,了解事件发生经过,查明火灾原因,做好各项消防整改和恢复工作。

(三)善后处理程序

1.清点人员,了解伤亡情况;对老年人应进行安抚及安置。

2.清查财产,评估损失情况;查明火灾原因,形成书面材料,报送主管部门和浦东新区民政局。

3.对灭火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应给予表扬及奖励;对失火责任人及消极灭火者给予惩罚。

(四)条件保障及培训、演练和演习

1.根据需要组建义务消防队,人员定为5-10人,主要由行政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组成。平时监督检查本区域的安全,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和处置;灭火时作为消防队员参加扑救、抢救和疏散行动。

2.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还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应急防护装备和必要的器材。

3.每年组织1-2次消防知识培训,以提高消防骨干和义务消防队员的灭火知识和技能。

每年组织1-2次消防技能及实际操作灭火器材的演练,组织1-2次火灾报警和接警、疏散和逃生等方面的演习。

三、义务消防队人员构成及应急分工(范例)

(一)义务消防队编制及人员构成

义务消防队人员构成:全体××(养老服务机构名称)员工都必须参加义务消防队,并参加义务消防队的消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消防演练。

义务消防队实行按部门编制的制度。消防队队长由××(养老服务机构名称)安全主管担任,负责消防队平时消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演练,应急事件发生时的现场指挥。消防队副队长由、担任,各班组(部门)组长为消防队骨干。上述人员组成消防队现场指挥和执行机构成员。

(二)义务消防队的职能分工

义务消防队除现场指挥外,分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安全保卫组,具体执行不同的职能。

灭火行动组负责现场的灭火抢救,压制火势,阻止蔓延,保护人员安全和××(养老服务机构名称)财产不受损失;

疏散引导组负责失火楼面及可能受影响的楼面老年人的安全疏散和安置,安抚各护理区(组)老年人的情绪,避免发生意外;

安全保卫组负责××(养老服务机构名称)老年人的安全,引导消防车辆进院,防止老年人走失,控制失火现场可能发生的骚乱。

(三)义务消防队的人员分工

现场指挥组:由负责。不在现场,由负责。院长作为行政第一责任人有直接指挥权。

灭火行动组:由负责。在院的男性工作人员参加灭火行动组。发现火情和失火现场楼面工作人员首先执行灭火行动组职能,等灭火行动组人员赶到现场后再参加疏散行动组工作。

疏散行动组:由、负责。疏散行动组人员由各楼面(班组)护理人员组成,一部分人在各自班组安抚老年人情绪,保证老年人安全,另一部分人赶赴失火现场,参加失火楼面老年人的疏散。具体由指挥。所有管理人员参加疏散行动组,听从指挥。不在现场,由当时值班干部负责。

安全保卫组:由负责,不在现场由门卫负责。主要引导消防车辆进院,防止老年人走失,控制失火现场可能发生的骚乱。全体食堂工作人员参加安全保卫组。

四、突发性传染病的应急预案(范例)

传染病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对老年人和员工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活(服务)秩序有严重影响。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参照相关文件的精神,特制定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

1、进一步完善老年人和员工的健康教育制度,强化全院老年人和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对防治传染疾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以便于传染病发生时,能以最快的速度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坚决防止传染病传播和蔓延,并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以确保全院老年人和员工的生命安全。

2、对传染病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密切观察,及时发现,立即采取措施,同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严格执行每天的医务人员查房制度,及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情况。

及时掌握患病老年人的发病时间、发病人员的症状、病程和采取的治疗措施,并作相应的健康档案记录。

3、一旦发现院内老年人和员工出现感染传染病的症状并有扩散蔓延的趋势,立即进入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小组工作程序。成立由院长、分管院长、医务主管和护理部主任等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实施相应的应对措施。

(1)发生流行性感冒等症状,立即通知老年人家属带其就医。患病老年人床位和房间进行消毒,相应的楼面(护理组)进行同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房间加强通风,老年人减少串门等相互的走动。

如果发生的流行性传染病有扩散的趋势,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同时对又患病老年人的楼面(护理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该楼面老年人的饭菜分发集中在消毒后的房间分发,并单独分送到每个房间或床头,减少该楼面(护理组)的老年人和工作人员和其他楼面老年人和员工接触机率。

向全院老年人和员工提供抗感染的中草药煎剂,每天由专人进行公共场所的消毒。食堂伙食供应做到提高饭菜的质量,伙食分发实行按楼组单独分发。

(2)一旦发现突发性传染病,如霍乱、伤寒、非典等,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患病老年人送医院隔离治疗,应急工作小组配合在卫生行政部门,做好在院老年人和员工的防范隔离工作。

(3)做好善后处理工作。表彰先进,总结经验,向上级部门提交事件处置情况总结和整改措施。

五、食品中毒应急预案(范例)

预案的目的,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食品卫生以及关于《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的精神。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切实有效地降低和控制食品中毒事件的危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要求,从实际出发特定预案:

(一)防止食物中毒的措施

1、细菌性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流行的预防措施。

A、防止细菌对仪器的污染;

B、控制细菌对食品的污染,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C、重视食品从业人员个人卫生,防止病患者带病者造成食物中毒或传染病流行。

2、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处理

A、严格采购制度和物品存放管理,谨防误用农药等化学药品或污染食品而造成中毒;

B、搞好门窗防护,严禁外人进入食堂,谨防坏人投毒的预防。

3、有毒动植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严把采购关,从正规渠道进货,采购提高对有毒或无毒动植物的识别能力。

(二)发生食物中毒的处理

1、报告

发现食物中毒事件,立即通知医务人员诊断送医院,哪怕有内设机构也没有能力抢救,没有内设机构的怎么办并做好抢救准备,同时报院领导,事件严重的报急救电话120。

2、紧急处理

A、医生紧急救护工作;

B、护理组、后勤组负责把重病号送往医院抢救;

C、行政值班干部:保护现场,处理临时紧急任务。

3、原因调查

A、防止当事人擅自毁掉可疑食物,对可疑食物或有毒食物及食品容器、砧板、半成品或原料取样封存;采集病人排泄物或沤吐物样品;

B、留样的食物和现场取到样品送食品药品监督局闸北分局进行技术鉴定;

C、分析原因,根据现场调查和技术鉴定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事件原因。

4、情况汇报

根据事件的大小情况,及时报主管部门、区民政局和食品药品监督局浦东分局。由院办公室负责上报。

六、防汛抗台应急预案(范例)

为了切实做好防汛工作,确保全体员工安全防汛和财产等不受损失,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防汛工作预案:

(一)防汛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组织分工

组长:对防汛抗台工作全面负责。

副组长:负责落实防汛抗台具体措施,组织工作人员做好防范工作,具体组织和协调抢险工作。

组员:按部门落实防范措施,组织人员参加抢险工作。

(三)防汛抗台工作安排及措施

1、做好防汛抗台宣传工作,提高全院员工、老年人的安全意识,确保员工、老年人的安全。

2、气象台发出台风警报后,组织人员检查加固各类设施,防止高空堕物伤人;检查所有阴井等设施,保证排水畅通;准备沙袋、电筒等抢险设施和工具。

3、加强巡视,一旦发现险情,及时组织抢险队员先期抢救,并视情况变化,及时汇报上级有关部门。

4、当需要外援救助时,做好引导工作,听从上级统一指挥。

篇2:电力股份公司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为了应对火灾事故的发生,提高公司以及下属企业各级人员对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消除事

故隐患或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保障企业职工生命及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特编制本预案。

1.2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电监会《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等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法律、法规,上级主管部门对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要求,《中国**集团公司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应急管理办法》、《中国**集团公司防止发生电力生产事故重点要求》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而编制。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以及下属企业发生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1.4应急工作原则

1.4.1切实履行企业主体的安全生产职责,把保障企业职工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以及财产损失。

1.4.2高度重视电力行业火灾事故的特点和危害,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长效预防管理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做好应对火灾事故的各项准备工作。

1.4.3建立健全分级负责、企业责任主体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制订完善各类专项灭火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加强与企业所在地消防专业队伍的沟通,形成快速反应、协调有序、处置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1.4.4应急处置应以保护人身安全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救护和环境的防护,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

1.5本预案为火灾事故综合预案,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油系统火灾应急预案》、《发电机火灾应急预案》、《变压器火灾应急预案》、《电缆火灾应急预案》、《燃油区火灾应急预案》、《输煤系统火灾应急预案》及其他相关预案配合使用。

2危险因素与风险分析电力生产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中的燃油区、控制室、调度室、通信机房、计算机房、档案室、锅炉燃油及制粉系统、输煤系统、汽(水)轮机油系统、氢气系统及制(储)氢站、变压器、电缆层(间、隧道)、蓄电池室、脱硫塔、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场所、电站基(扩)建、煤矿以及办公、生活场所存在物理着火和化学燃爆的可能。

火灾事故可能同时伴有人身伤亡、危险化学品燃烧或泄漏和环境污染的发生。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组织机构

3.1.1公司成立火灾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成员由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总经理工作部。

3.1.2公司所属各企业成立火灾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总指挥由各企业主要领导担任,成员由本单位各分管领导、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并组建相应的应急小组,负责事故应急工作。

3.2职责

3.2.1公司火灾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职责

3.2.1.1公司火灾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职责

3.2.1.1.1负责批准各应急响应计划。

3.2.1.1.2负责审核应急响应计划及应急预案。

3.2.1.2安监室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本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更新,跟踪落实各项应急措施的执行,监督应急预案演练及紧急救护培训,事故发生后收集有关原始材料。

3.2.1.3经理工作部负责应急响应的组织、调配及日常检查,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险情及处理情况。

3.2.2火灾事故应急现场指挥机构及部门职责

3.2.2.1火灾事故应急现场指挥机构在公司火灾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领导下全面组织指挥事故应急工作。

3.2.2.2运行管理部门在现场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的统一组织下,负责运行设备运行方式调整,隔离相关设备系统和动力源。

3.2.2.3检修、工程、技术管理部门在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的统一组织下,牵头实施现场应急的具体工作。

3.2.2.4安全监察部门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理等工作。

3.2.2.5保卫部门负责灭火、现场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3.2.2.6行政事务管理部门负责事故现场通讯、对外联络及交通车辆统一调度工作。

3.2.2.7卫生部门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抢救和护送转院等工作。

3.2.2.8物资部门负责事故所需应急物资采购、管理工作。

3.3各应急小组职责

3.3.1现场设备隔离组参加定期组织的各类专项灭火应急预案的应急演练,熟悉各类专项灭火应急预案的内容以及所对应位置的相关设备、系统;应急预案启动时迅速、准确隔离火灾事故所涉及的设备、系统及动力源。

3.3.2引导疏散组参加定期组织的各类专项灭火应急预案的应急演练,熟悉各类专项灭火应急预案的内容以及火灾所涉位置相关道路和周边环境情况;应急预案启动时迅速向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集结,接受指令;根据事故现场人员分布情况,开辟安全疏散通道,组织疏散人员至安全地点。

3.3.3安全保卫警戒组参加定期组织的各类专项灭火应急预案的应急演练,熟悉各类专项灭火应急预案的内容以及火灾所涉位置相关道路和周边环境情况;应急预案启动时迅速向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集结,接受指令,疏通事故现场通道,设立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统计进入事故现场施救人员人数,采集事故现场信息、辨识事故现场可能出现的次生事故源,及时向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报告。

3.3.4灭火施救组参加定期组织的各类专项灭火应急预案的应急演练,熟悉各类专项灭火应急预案的内容以及各类火灾的施救方法、火灾所涉位置消防器材的配置情况;应急预案启动时迅速向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集结,听从指挥,有序展开施救行动。

3.3.5救护后勤保障组参加定期组织的各类专项灭火应急预案的应急演练,熟悉各类专项灭火应急预案的内容以及应急后备物资的存放地点;应急预案启动时迅速向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集结,设立现场临时救护站,置备应急车辆,联络专业救治资源,开辟人员救治绿色通道;记录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下达的指令和过程。

4预防、预警和接警

4.1危险源监控和预防电力生产企业单位须完善各级人员防火安全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严格执行《**集团公司防

止发生电力生产事故重点要求》和《电力安全作业规程(热力机械部分)》(**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做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的各项组织和技术措施。

4.2预警和接警

4.2.1预警电力生产企业单位任何不受控制的失火火情均作为本预案的预警条件,发现人应及时就近拨打“厂内火警”和“119”报警,并向运行当班值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报告。火灾事故报警要点:

4.2.1.1火灾地点;

4.2.1.2火势情况;

4.2.1.3燃烧物和大约数量;

4.2.1.4火灾现场人员受困情况;

4.2.1.5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

4.2.2接警

4.2.2.1运行当班值长在接到火灾报警后,应立即发出“厂用警报”,启用呼叫系统通报火灾地点,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4.2.2.2倘若火灾事故发生在夜间或休息日,运行当班值长还应立即向厂部值班室报告。

4.2.2.3接警的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各机构成员应赶赴火灾现场,辨析火势情况决定启动何级应急预案,并通知召集各应急小组进行应急准备。

4.2.2.4接警的夜间或休息日厂部值班人员应立即召集厂内其他值班人员,赶赴火灾现场,协同运行当班值长进行应急处置。

5应急响应

5.1响应程序

5.1.1火灾事故报警和初期处置

5.1.1.1火灾事故发现人发现火情,事故现场设有火灾报警装置或固定灭火装置的,应立即启动报警、固定灭火装置,并临近拨打火灾报警电话和向有关部门负责人报告。根据火情进行灭火扑救或采取控制火势的措施;当火势猛烈,危及人身安全时,采取必要措施后紧急避险逃生。

5.1.1.2火灾事故地点管辖范围负责人在接到火灾报警后,应立即组织对火灾涉及设备、系统进行迅速、准确隔离,并切断相关动力源;组织人力启用事故现场消防设施,尽力扑灭初起火警;当火势扩大,可能殃及人员集中区域,应组织人员撤离疏散至安全区域,并派员引领专业消防人员进行灭火。

5.1.2火灾事故的应急展开

5.1.2.1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在接到火灾报警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临近设立指挥场所,设立明显标志,宣布启动相应的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小组的应急行动。

5.1.2.2各应急小组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应立即向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集结、报到,并统计人数;有条件的应让人员佩带明显的识别标志。

5.1.2.3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到达事故现场后,应根据火灾现场火势、人员受困、设备、物资情况,下达疏散人员、灭火施救、转移物资等指令,有组织地指挥各应急小组展开行动。

5.1.2.4火灾事故中如伴有或发生次生人身伤亡、危险化学品燃烧或泄漏和环境污染等事故,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应及时启动相应的《人身伤亡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等。

5.1.2.5火灾事故应急中,根据火势、人身伤亡等情况及时请求驻厂武警和经警增援,为实施警戒、疏散、解救受困人员等提供人力资源。

5.1.2.6火灾事故应急中,根据火势、人身伤亡等情况及时请求企业所在地消防、医疗、民防等专业机构增援,为应急处置提供专业支持。

5.2应急结束

5.2.1火灾事故现场火势已扑灭,在确认无复燃可能、各类已启动的次生事故应急预案均已结束、投入的各应急小组人员已全部撤回复命后,由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宣布应急行动结束。

5.2.2应急行动结束后,保护好火灾事故现场,设立警戒区域,待事故取证完毕后清理事故现场。

6信息报告和发布

6.1在发生火灾事故后,事故单位应立即通过三个渠道向公司生产值班室和及主要领导报告。

6.2在发生火灾事故后,公司以及下属企业应及时按照相关程序向上级机关、政府相关部门报告。

6.3由公司总经理工作部、事故单位行政办公室经审核批准,统一对外准确发布火灾事故的信息。

7后期处置

7.1应急行动结束并完成调查取证后,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人力进行现场的物资以及污染物的清理,消除事故影响,及早恢复生产、办公、生活秩序。

7.2事故伴有人身伤亡的,事故发生单位应妥善安排受害者医疗救治、安抚、慰问受害者家属等工作。

7.3事故发生单位的财产保险工作小组和人力资源部负责进行对设备损坏和损失、救灾物资损失、人员伤亡情况进行统计,汇总财产保险、工伤保险材料,启动善后赔偿理赔程序。

7.4事故发生单位应在24小时内将事故起因、抢险过程和结果形成简要书面报告和在事故处理结束后3日内形成专题报告,逐级上报。

8保障措施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8.1.1通信系统管理部门应在应急行动中派员值守,保障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8.1.2本预案各应急机构负责人的移动电话和企业单位置备无线通信设备作为备用通信系统。

8.1.3本预案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联系方式由各单位发布。。。。

8.2应急队伍保障

8.2.1企业单位应组建兼职应急队伍,按本预案职责定期进行训练,提高应急队伍的能力。

8.2.2加强与企业单位所在地消防、医疗、民防等专业机构的沟通或订立互助协议,保障应急行动的专业支持。

8.3应急物资保障

8.3.1各企业的固定和移动消防设施按国家以及行业标准配置,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验,保证消防设施的性能完好。

8.3.2其他通用物资(应急照明灯具、正压式呼吸器、防毒面罩、备用消防器材、医疗救护器材、应急车辆等)由本预案相关成员部门负责定点存放,并落实专人维护保养,保证应急状态时及时到位。

8.4经费保障公司以及下属各单位财经部门应置备应急专项资金,接受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指令专项调用,保证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9培训与演练

9.1培训公司以及下属企业培训部门每年制订培训计划,对本企业各类预案的相关人员进行危险辨识、疏散人员、灭火扑救、紧急医疗救护等应急培训,提高应急、协同配合能力。

9.2演练公司以及下属企业至少每两年组织一次对本预案和其他专项应急预案的综合演练,检验本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10奖惩

10.1奖励对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单位或个人,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10.2责任追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员和主管人员进行通报批评或给予相应的行政处

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0.2.1不按照本办法规定制订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0.2.2负有应急责任的人员在应急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

10.2.3对重大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10.2.4有对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造成危害的其他行为的。

10.2.5有对火灾事故应急工作造成危害的其他行为的。

11附则

11.1术语和定义

11.1.1特大火灾

火灾造成死亡10人及以上;重伤20人及以上;死亡、重伤20人及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及以上。

11.1.2重大火灾

火灾造成死亡3人及以上;重伤10人及以上;死亡、重伤10人及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及以上。

11.2应急预案备案

11.2.1本预案报送中国**集团公司备案。

11.2.2公司下属企业制订的应急预案,报送企业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以及公司备案。

11.3维护和更新

11.3.1本预案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修改变动以及本企业生产条件和组织体系变化组织修订更新。

11.3.2本预案应根据应急预案演练、发生事故后的评估组织修订更新。

11.4本预案由公司安监室负责解释。

篇3:电力股份公司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1总则

1.1目的为了规范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加强对气象灾害事故的预防,杜绝气象灾害所致的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损失,建立事故情况下快速抢险和应急处理机制,保障企业职工生命及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特编制本预案。

1.2依据本应急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法律、法规,以及中国**集团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中国**集团公司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应急管理办法》等制定。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及所属各单位的气象灾害防御及应急处置工作。

1.4气象灾害定义气象灾害是指,热带气旋(含台风)、风暴潮、暴雨(雪)、雷电、寒潮、大风、干旱、大雾、高温、低温、龙卷风、冰雹、霜冻、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气候造成的灾害。

1.5工作原则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各级行政领导责任制,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快速、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保证公司系统职工、在公司所属区域作业的外来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设备安全。

2危险因素与风险分析公司及所属各单位主要从事电力生产、电厂建设、经营和管理。公司各企业遍布全国,各地气象差异极大,各类气象灾害可能对企业的正常运行与人员、设备的安全构成威胁。气象灾害发生时可能影响安全的危险点有:主厂房、输煤通道、仓库、办公区域、食堂等主要建筑物;升压站;临时构筑物;厂区大型露天设备如斗轮机、龙门吊、港口设备等;露天堆放的各种材料、设备;各类车辆、船舶等。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公司成立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负责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

3.2公司所属各发电厂等企业单位成立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总指挥由各单位行政正职担任,副总指挥由该单位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各职能管理部门、主要生产部门负责人组成,并成立相应的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小组,负责气象灾害应急工作。

3.3各部门职责:

3.3.1公司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职责

3.3.1.1应急领导小组提出修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负责定期组织演练,监督检查各单位在本预案中履行职责情况。对突发气象灾害事件启动应急预案作出决策,及时组织、调动应急力量,指挥应急工作的进行。

3.3.1.2安监室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更新,跟踪落实应急措施的执行。监督应急预案演练及紧急救护培训。气象灾害事件发生后参与应急工作,提出应急工作指导意见供领导小组决策。应急工作结束后收集有关原始材料,组织进行分析、整改工作。

3.3.1.3总经理工作部负责应急响应的组织、调配及日常检查,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险情及处理情况,负责应急工作的信息传递与通讯联络。

3.3.2应急现场组织机构(电厂)及部门职责

3.3.2.1应急现场领导小组在公司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全面负责现场的应急组织指挥工作。

3.3.2.2安全生产部门在现场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应急工作。协助总指挥做好气象灾害事件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理等工作。

3.3.2.3行政事务管理部门责现场通讯和对外联络工作、交通车辆统一调度工作。

3.3.2.4消防保卫部门负责灭火、现场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等工作。

3.3.2.5卫生部门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及受伤人员抢救和护送转院等工作。

3.3.2.6物资部门负责所需应急物资保障。

3.3.3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小组职责

3.3.3.1警戒疏散引导小组负责现场治安和交通指挥,设立警戒线以防止与现场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指导群众疏散,物资保卫等。

3.3.3.2技术咨询组负责研究确定现场抢救、抢险方案,提出应急的安全技术措施,为现场指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3.3.3现场抢救小组负责开展现场抢救、抢险工作,及时控制危险源,积极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3.3.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交通运输,保障运送抢险救援人员、物资器材所需的车辆,保障抢险道路的畅通;负责提供抢险救援的器材和物资;负责监测现场有毒有害气体和物质,提供应急所需的有关防护用品;负责生活保障,提供休息场所、食物及其它生活必需品等。

3.3.3.5灾害调查善后处理小组参与由受灾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部门组成的灾害调查善后处理小组,负责提供相关原始资料,做好善后处理相关事宜。

3.3.3.6宣传报道对外接待组由行政部门负责人牵头,如实、客观向上级机关和新闻媒体反映灾害损失和现场救援情况,接待与应急事件相关的人员。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与预防

4.1.1建立健全企业防止气象灾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制。

4.1.2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切实提高职工自我保护能力和规避事故风险的能力。

4.1.3组织开展防气象灾害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各部门防气象灾害准备工作、防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责任制落实情况、防气象灾害重点监控部位、防气象灾害物资储备情况等。

4.1.4加强对生产现场安全设施检查,按《安全设施标准》统一要求,进一步完善现场安全设施和标志。改善劳动作业环境,使生产现场具有较强的抗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4.1.5编制防气象灾害特殊运行方式及反事故预案,并组织学习、演练。

4.1.6在各类气象灾害季节到来前,对本单位防汛排水设备、泵房排水系统、潜水泵、应急照明设施等应急机械设备、电气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维护。

4.1.7在热带气旋(含台风)、暴雨(雪)、雷电、大风、龙卷风、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气候发生前必须实施如下的预防措施:

4.1.7.1露天设备如斗轮机、龙门吊、港口设备等应调整位置、锁定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移位、撞击甚至倾覆事故。

4.1.7.2海轮、拖轮、船舶等船只应在可靠地点锚定或在避风港避风。

4.1.7.3主要建筑物的门窗应及时关闭,生产区域的阀门井、污水坑(池)、污油坑(池)应有足够的排水设施,防止水位异常升高,引起设备被淹甚至损坏。

4.1.7.4厂区内应有足够的排水设施,防止地表水位上升,雨水倒灌至车间、地下设施,造成设备被淹损坏,机组被迫停运的事故。

4.1.8在雷电灾害性天气气候发生前必须检查电气、控制设备的接地与防雷电的安全措施。

4.1.9寒潮、低温、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到来前必须检查所有的防冻、伴热措施。

4.1.10大雾灾害性天气发生前必须利用停电机会,对室外电气设备清扫,做好防污闪措施;对电器绝缘进行检查。

4.1.11高温天气到来前,应布置开展夏季防暑降温安全检查。

4.2预警行动

4.2.1公司及所属各单位根据季节性特点,结合环境、气象灾害预报信息,按照早预想、早通报、早布置的原则,开展各类气象灾害相关风险的分析、评估。在得到下列极端气象警报后,启动预警。

4.2.1.1热带风暴(台风)或冷风暴潮黄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或冷风暴潮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或冷风暴潮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4.2.1.2暴雨橙色预警信号: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4.2.1.3高温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

4.2.1.4寒潮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4.2.1.5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达8-9级,或阵风9-10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4.2.1.6大风黄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4.2.1.7强沙尘暴橙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0米),或者已经出现强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4.2.1.8冰雹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

4.2.2预警命令由各企业安全监察部门发布,经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签发后以传真形式报公司安全监察室、经理工作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预警命令也可由公司经理工作部或生产值班室发布,主管副总经理或总经理签发后以传真形式报下发各有关企业的安全监察室、行政部。

4.2.3进入预警状态后,预警区域的有关单位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4.2.3.1按照各应急预案的要求检查确认各类用于应急的防护用品、医疗设备、交通用具、通讯装备、消防设备、生产和照明的备用电力设备、检测设备及器材,各种应急材料、设备等,必须配备齐全。

4.2.3.2检查确认各种通讯工具的报警方法、联络方式和信号使用规定,确认各种救援队伍熟悉掌握事件发生后所要采取的对应方法和步骤。

4.2.3.3检查确认人员疏散通道、集合地点安全可靠,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地区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的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作业或活动。

4.2.3.4应急领导小组开展工作,召集应急工作小组、应急抢险队伍进入现场。

4.2.3.5做好与电网调度的联系协调。

4.3信息报告

4.3.1即时报告

4.3.1.1气象灾害事件发生后,有关单位应立即向公司、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受灾单位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灾害的单位、灾害发生的时间、详细地点、灾害类别、简要经过、伤亡人数、设备财产损失以及现场救援所需的专业人员和抢险设备等。

4.3.1.2即时电话报告程序规定如下:

(1)受灾单位现场负责人向主管部门、安全监察室报告,主管部门、安全监察室向分管副经理(副厂长)、经理(厂长)报告;

(2)受灾单位安全监察室向公司安全监察室、电监会区域电监局或地方电监办、地方安监部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受灾单位行政部门向公司总经理工作部门报告,受灾单位经理(厂长)或分管副经理(副厂长)向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及总经理报告;

(3)公司安全监察室向集团公司安全监督与科技环保部、电监会区域电监局报告,公司总经理工作部门向集团公司办公厅报告,公司总经理向集团公司分管副总经理报告;

4.3.2气象灾害事件快报

4.3.2.1气象灾害事件发生后,受灾单位在完成即时报告后,应在4小时内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公司、电监会区域上报气象灾害事件书面快报,快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气象灾害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受灾单位;

(2)气象灾害事件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设备损坏初步统计;对社会是否造成影响等情况;

(3)气象灾害造成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4)气象灾害事件发生后应急响应情况、采取的措施以及事故控制情况。

4.3.2.2气象灾害事件快报报告流程

(1)受灾单位安全监察室向公司安全监察室报告;

(2)公司安全监察室向集团公司安全监督与科技环保部、电监会区域电监局、公司分管副总经理报告。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按照事故级别,公司因气象灾害导致事故的响应分级如下:

5.1.1一级响应,因气象灾害导致特大人身事故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特大火灾事故、特大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2000万元以上,为省级应急,省级政府、集团公司、公司、受灾单位组织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5.1.2二级响应,因气象灾害导致重大人身事故一次重伤和死亡3人至9人,其中人身死亡3人及以上,重大火灾事故、重大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500万元以上,为地市级应急,公司、地市级政府、事故单位组织事故应急工作。

5.1.3三级响应,因气象灾害导致一般人身事故、一般火灾事故、一般设备事故,为企业级应急,事故单位组织事故应急工作。

5.2应急响应程序

5.2.1应急启动

5.2.1.1公司经理工作部或生产值班室在接到气象部门气象灾害预报后,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做好预防措施,发出预警。在接到事故单位事故即时报告后,根据领导小组组长的指示,立即启动本预案并通知有关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实施救援。

5.2.1.2事故单位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在公司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现场总指挥全面组织指挥事故的应急工作,按救援需要及时通知专业队伍施救。

5.2.2实施应急救援

5.2.2.1事故应急工作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按照事故应急预案,做好本职工作。各职能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有关部门应当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5.2.2.2应急指挥部根据气象灾害实际情况,成立必要的应急专业组,展开救援工作。

5.2.2.3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各单位启动有关的应急专项预案。

5.2.2.4根据研究确定的事故人员抢救、工程抢险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实施事故人员抢救、工程抢险,并有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5.2.2.5确保通讯畅通。包括事故指挥者与应急队员之间、应急队员之间、应急系统各机构之间、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应急指挥机构与新闻单位之间的信息畅通。

5.2.2.6尽可能降低人员伤亡。确保物资供应。必要时可充分利用公司的资源,及时调配,尽可能降低损失。

5.2.2.7当事故对人员造成威胁,应注意紧急避险。

5.2.2.8当事故对运行设备造成威胁,应立即采取措施,包括紧急停止设备运行,尽可能避免设备损坏。

5.2.2.9当事故有扩大倾向,现场无法消除,必须尽快向上级汇报,扩大应急范围,及时采取补充应急措施。

5.2.2.10当气象灾害事故影响发电设备正常运行或电网解列或大面积停电时,按照《发电厂厂用电中断专项应急预案》、《发电厂应对电网稳定破坏专项应急预案》、《发电厂电网分列孤岛运行应急预案》、《发电厂应对电网大面积停电专项应急预案》、《本单位停电、失电、黑启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储灰场溃坝应急预案》等进行应急处置

5.3应急结束现场应急人员抢救、工程抢险工作完成后,现场总指挥应尽快了解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人员抢救、工程抢险工作情况,根据现场实际做好次生、衍生事故隐患的消除工作,布置好现场警戒,并将有关情况逐级向公司主要领导进行汇报。安监部门人员应做好现场的保护、取证、事故调查等善后工作。经事故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应急结束。应急工作结束后,事故单位应及时作好应急评价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事故情况,人员抢救、工程抢险工作情况,索赔资料,损失报告以及经验教训总结等。

6信息发布公司系统发生气象灾害事件引起的重特大损失后,有关事故处理情况的信息由公司经理工作部负责发布,并统一向新闻媒体通报。发生事故的单位应当将事故调查、抢险、抢救以及恢复处理的实际进展情况,定期逐级向公司报告。发生社会影响较大、涉险人数30人以上或者可能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的特别重大未遂事故,应当及时将未遂事故的有关情况、处置情况、调查结论和防范措施等向公司报告。公司有关部门应当及时跟踪了解有关情况,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

7后期处置

7.1发生气象灾害事件后,公司有关部门及主管领导看望慰问伤员和事故抢险人员,组织并指导生产恢复工作。向有关政府部门汇报气象灾害事件及其救援情况。

7.2事故单位研究确定生产恢复方案,上报公司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经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同意后实施,尽快恢复生产。

7.3公司经理工作部、安全监察部门及事故单位的有关部门对事故抢险过程和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提出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意见。

7.4事故调查及追究,按照集团公司《事故调查规程》执行。

7.5及时补充应急物质。

7.6及时办理保险索赔。

8保障措施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8.1.1通信系统管理部门应在应急行动中派员值守,保障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8.1.2本预案各应急机构负责人的移动电话和企业单位置备无线通信设备作为备用通信系统。

8.1.3本预案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联系方式由各单位发布。8.2应急队伍保障为确保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快速、正确、有效地开展,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和损失,根据公司业务重点和危险有害因素及事故的类别,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组建专家组,具体研究确认事故抢险方案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组建应急抢险救灾队伍。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公司所属各企业按照企业各类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配置应急所需的各类物资和装备,其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应列入各类专项应急预案。在每个气象灾害发生周期到来之前,必须准备就绪,应急工作小组应作专项检查。

8.4经费保障公司所属各企业气象灾害事故应急所需资金由“事故检修维护费用”中列支,按实拨付,具体参考公司《成本管理办法》,确保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8.5其他保障

根据公司气象灾害事故应急要求,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及专项应急预案,落实保证安全的各项措施。

9培训与演练

9.1培训公司所属各单位气象灾害应急培训要订立计划、根据当地的气象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专项培训,教育职工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提高防范恶劣气象灾害和规避事故风险的能力。

9.2演练每一年举行一次气象灾害应急演练,使职工熟悉应急工作过程,掌握应急工作要领,通过演练检查各部门的应急准备工作,发现应急准备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正确评估企业应急工作能力,及时整改存在的隐患。

10奖惩

10.1对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中有下列突出表现之一的单位或个人,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10.1.1出色完成气象灾害事故应急任务的。

10.1.2对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工作提出重要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10.1.3其他应予表彰或奖励的情形。

10.2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员和主管人员进行通报批评或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0.2.1负有应急责任的人员在应急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

10.2.2对重特大火灾事故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

10.2.3有对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工作造成危害的其他行为的。

11附则

11.1预案修订和更新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变更和预案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修订、补充、完善,经审批后实施。

11.2应急预案备案本应急预案报中国**集团公司备案。

11.3制定与解释本预案由公司安监室负责解释。

篇4:电力股份公司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中国**集团公司《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应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办法,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处置公司所属各单位在进行建设、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中,所辖区域内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1.4应急预案体系本应急预案是公司应对地质灾害的专项预案。如灾害的发生同时伴随人身伤亡、环境污染等事故,应同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1.5应急工作原则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公司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基层单位、合作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建立健全按灾害级别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2应急分析公司系统可能发生的重大地质灾害风险主要有:

2.1地质灾害有可能直接造成的人身伤亡、设施、设备毁损。

2.2地质灾害有可能造成的供电、通信、供热、供气、道路等设施毁损所次生的影响和事故。

2.3地质灾害有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

3组织机构及职责公司工程部负责**系统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出现超出事发地企业处置能力,需要由**集团、公司负责处置的地质灾害时,根据公司工程部的建议,可以成立临时性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总指挥部,负责应急防治工作的指挥和部署。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公司所属各单位应根据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需要,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

4预防和预警机制

4.1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公司所属各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单位,应制订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要标明辖区内主要灾害点的分布,说明主要灾害点的威胁对象和范围,明确重点防范期,制订具体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确定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

4.2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公司所属各单位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险情时,要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单位报告。有关单位要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

4.3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制度公司所属各单位与当地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要加强合作,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并将预报预警结果及时通知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和群众。当发出某个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后,要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单位及人员;各受影响单位和人员要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5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

5.1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Ⅰ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

为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5.2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Ⅱ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

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5.3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Ⅲ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中型地质灾害灾情。

5.4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Ⅳ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小型地质灾害灾情。

6应急响应

6.1地质灾害报告制度

6.1.1报告时限要求公司所属各单位接到当地出现地质灾害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报告公司和当地人民政府,公司接到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按“三个渠道”的报告制度向集团公司报告。

6.1.2报告的内容灾害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报告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6.1.3应急响应

6.1.3.1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遵循分级响应程序,根据地质灾害的等级确定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1)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Ⅰ级)公司所属单位责任区域内出现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灾情时,集团公司、公司、基层单位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防治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部署所辖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单位应当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责任区域内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单位和人员,对是否转移人员和采取的应急措施做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人员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应急防治工作,由集团公司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组织各有关单位、部门,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集团公司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赴灾区现场指导应急防治工作,组成专家组调查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其发展趋势,指导基层单位制订应急防治措施。

(2)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Ⅱ级)公司所属单位责任区域内出现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中型地质灾害灾情时,公司、基层单位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防治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部署所辖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基层单位应当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责任区域内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单位和人员,对是否转移人员和采取的应急措施做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人员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应急防治工作,公司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组织各有关单位、部门,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公司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赴灾区现场指导应急防治工作,组成专家组调查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其发展趋势,指导基层单位制订应急防治措施。必要时,公司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害现场,协助相关公司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3)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Ⅲ级)出现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小型地质灾害灾情的单位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单位、人员,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做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4)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小型地质灾害灾情的应急工作,由相关基层单位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组织各有关单位、部门,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必要时,公司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害现场,协助相关基层单位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6.1.3.2应急响应结束经专家组鉴定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已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由相应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决

定,撤消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应急响应结束。

6.2应急处置措施

6.2.1监控潜在险情并及时消除。对发生事故周边环境进行安全分析后,在保障安全情况下应尽快对人员采取营救,控制事故继续扩大。

6.2.2及时切断事故现场电力和燃气,熄灭一切火种,在防护可靠的前提下,及时清理燃油、乙炔、氧气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罐体,防止引发火灾和爆炸等次生灾害事故的发生。

6.2.3由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对灾害的发展势态及影响及时进行动态的监测,并对监测信息做出初步评估,为整体的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6.2.4在灾害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现场通道封闭或限制的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灾害现场受到伤害,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

6.2.5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对疏散的紧急情况、疏散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输工具、安全蔽护场所以及回迁等做出细致的准备,应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所需要的时间及可利用的时间、环境变化等问题。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安置。

6.2.6重大地质灾害事故有可能造成供电、通信、供热、供气等设施毁损而次生事故,各有可能发生重大地质灾害事故的基层单位或有合同关系的承包商应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应急措施。

7后期处置

7.1在灾害恢复现场的过程中往往仍有潜在的危险,如触电、受损建筑倒塌等,相应应急指挥部应充分考虑恢复现场过程中可能的危险,制定现场恢复的程序,防止恢复现场的过程中事故的再次发生。

7.2涉及恢复生产的,恢复前,必须由基层单位安全、生产部门、监理单位会同相关生产单位组织对现场工作面及周边区域检查,在确认措施到位、安全可靠后,由监理单位下达复工命令。

7.3涉及善后赔偿的,由责任单位负责,安监部门负责监督。

7.4由启动预案的**管理各单位安监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中暴露出来的不足,组织对应急预案的修订。

8保障措施

8.1通信

8.1.1公司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总指挥部联系方式:公司所属各单位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联系方式由各单位发布。

8.1.2在应急行动中,所有直接参与或者支持应急响应行动的人员都应当满足以下要求:应急行动中,保障应急通讯畅通;使用移动电话或者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作为备用通讯系统。

8.2应急队伍公司及所属各单位的运行、维护、检修、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保卫等人员等都是事故应急处理的力量。所在地政府的公安、消防、医疗、通信、运输等资源,均可作为外部应急力量。与公司所属各单位有合同关系的承包商也可以作为外部应急力量。

8.3物资装备

8.3.1公司所属各单位及有合同关系的承包商、所在地政府的通讯装备、交通工具、移动式起重机械、推土机、挖掘机、抢险车辆、维修工具、照明装置、防护装备、救护装备、备品备件、急救药品等,均可作为应急的物资装备资源。

8.3.2公司所属有可能发生重大地质灾害事故的基层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准备应急物资与装备。

8.3.3公司所属基层单位应督促与本单位有合同关系的、有可能发生重大地质灾害事故的承包商根据实际情况准备应急物资与装备。

8.3.4应急物资与装备应根据实际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进行准备,包括但不限于:

8.3.4.1人员急救物资与装备。

8.3.4.2应急通讯装备。

8.3.4.3火灾急救物资与装备。

8.3.4.4土方挖、装、运设备。

8.3.4.5供电、通信、供热、供气事故恢复物资与装备。

8.3.4.6针对有可能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所准备的防化服、救生衣等物资与装备。

8.3.5准备应急物资与装备的单位应明确抢修、救护装备的数量、性能和位置,建立应急物资与装备及管理人员名单列表,保证使用时能快速有效地调动。

9培训与演练

9.1应急人员培训和员工教育公司本部及各下属单位要利用已有的资源,加强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培训,针对各级应急指挥人员、技术人员、监测人员和应急队伍进行强化培训和训练;对参与到现场应急的各类人员开展专项培训,保证应急人员具有满足应急需要的应急知识和技能。公司各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下属单位开展的安全教育、培训中必须包含地质灾害应急方面的内容,使全体员工具备必要的应急知识和技能;应注重对员工的日常教育,尤其是工作过程中接触或靠近危险源的员工,使其了解潜在危险的性质,掌握必要的自救知识,了解现场抢修和救护的基本方法,了解各种警报的含义和预先指定的主要及备用疏散路线。

9.2预案演练本预案由公司安全监察室负责管理。本预案发布后一年内应进行至少一次实际演练,以后每两年应进行不少于一次实际演练,并结合演练、实施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总结评审,如有必要,应及时进行修订。

10奖惩

10.1奖励在灾害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公司给予奖励。

10.1.1完成灾害应急任务成绩显著,有效地防止重大损失发生的。

10.1.2抢险、救灾、排险工作中有突出立功表现的。

10.1.3对灾害应急准备与响应提出重要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10.1.4有其它特殊贡献的。

10.2责任追究在事故应急工作中有下列情形的,公司予以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10.2.1不认真执行预案,拒不履行灾害应急救援义务,从而造成事故及损失扩大,后果严重的。

10.2.2灾害应急状态下,不服从命令和指挥,严重干扰和影响应急工作的。

10.2.3盗窃、挪用、贪污灾害应急资金、物资的。

10.2.4阻碍事故应急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节及后果严重的。

10.2.5严重影响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实施的其它行为。

11附则

11.1名词术语的定义与说明

11.1.1地质灾害是指各种(天然的和人为的)地质作用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建设事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的危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煤层自燃、洞井塌方、海水入侵等。

11.1.2地质灾害易发区:指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11.1.3地质灾害危险区:指已经出现地质灾害迹象,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区域或者地段。

11.1.4次生灾害:指由地质灾害造成的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水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等。

11.1.5直接经济损失:指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设备、物品、财物等破坏而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新修复所需费用计算。不包括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

11.2预案的解释和实施

11.2.1本预案由公司安监室负责解释。

篇5:电力股份公司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

1.总则

1.1为了加强****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各发电企业应对大面积停电应急工作,正确、有效和快速处理大面积停电,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大面积停电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特制定本办法。

1.2本办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电监会《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和《中国**集团公司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应急管理办法》等编制。

1.3本应急预案适应于公司所辖的火力发电厂。

2.危害程度分析大面积停电事故是指电力生产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或发生事故,引起连锁反应,造成区域电网、省电网或重要中心城市电网减供负荷而引起的大面积停电事件。就发电厂而言,系统瓦解造成电网大面积停电,本厂升压站母线失压,机组全部跳闸,交流厂用电源消失,输电线路全部失压,电网对所有用户停止供电,调度通信中断。大面积停电事故共分为以下三类:

2.1Ⅰ级停电事件

2.1.1因电力生产发生事故,引起连锁反应,造成区域电网大面积停电,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30%以上。

2.1.2因电力生产发生事故,引起连锁反应,造成重要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50%以上。

2.1.3因严重自然灾害引起电力设施大范围破坏,造成省电网大面积停电,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40%以上,并且造成重要发电厂停电、重要输变电设备受损,对区域电网、跨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2.1.4因发电燃料供应短缺等各类原因引起电力供应严重危机,造成省电网60%以上容量机组非计划停机,省电网拉限负荷达到正常值的50%以上,并且对区域电网、跨区电网正常电力供应构成严重影响。

2.1.5因重要发电厂、重要变电站、重要输变电设备遭受毁灭性破坏或打击,造成区域电网大面积停电,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20%以上,对区域电网、跨区电网安全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2.2Ⅱ级停电事件

2.2.1因电力生产发生事故,造成区域电网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10%以上,30%以下。

2.2.2因电力生产发生事故,造成重要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20%以上,

50%以下。

2.2.3因严重自然灾害引起电力设施大范围破坏,造成省电网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20%以上,40%以下;

2.2.4因发电燃料供应短缺等各类原因引起电力供应危机,造成省电网40%以上,60%以下容量机组非计划停机。

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置,应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实事求是的原则。发电厂所在电网大面积停电,运行人员应遵循保电网、保设备的原则,按照发电厂事故处理规程正确处理、正确操作,尽可能地确保厂用系统可靠运行,避免本单位停电事故发生,避免重大设备损坏事故。

4.组织机构及职责

4.1公司大面积停电应急工作领导机构

4.1.1公司成立大面积停电应急领导小组。

4.1.1.1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沟通情况和汇总信息,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监察室。

4.1.1.2公司设立大面积停电应急值班室,值班地点为公司总值班室,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值班人员为公司总值班室当值值班人员。

4.1.2公司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4.1.2.1统一领导公司系统各单位按照国家“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部署,开展应急处理、事故抢险和尽快向电网系统恢复供电等各项工作。

4.1.2.2统一指挥公司系统内的事故应急处理、事故抢险工作。

4.1.2.3协调电力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当地政府部门应急指挥机构之间的关系。

4.1.2.4研究重大应急处理的决策和部署。

4.1.2.5发布相关信息。

4.1.2.6决定实施和终止应急预案,宣布进入何种事故状态,发布具体应急命令;宣布解除事故状态。

4.2发电企业大面积停电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4.2.1发电企业大面积停电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厂长副组长:(生产副厂长)

成员:运行、策划、安监、行政、检修、物资部门负责人

4.2.2发电企业大面积停电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4.2.2.1负责本应急预案的制定,并定期组织演练,监督检查各部门在本预案中履行职责情况。对发生事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决策,全面指挥应急处理工作。

4.2.2.2大面积停电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相关部门赶赴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尽可能降低事故损失。

4.3发电企业大面积停电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4.3.1发电企业大面积停电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生产副厂长成员:运行、策划、安监、行政、检修、物资部门负责人现场成立有关各专业应急小组,包括运行应急组、继电保护应急组、热工专业应急组、通讯保障组、安全保障组、物资材料保障组等。

4.3.2发电企业大面积停电现场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4.3.2.1大面积停电发生后,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的程序,组织本单位力量赶赴现场进行事故处理,使损失降到最低限,迅速恢复电网稳定运行。同时要根据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及时修改应急方案,修改后的方案需上报批准。

4.3.2.2负责逐级向公司报告本厂的事故及处理进展情况。

4.3.2.3各专业应急小组职责

(1)运行应急组按预案要求、调度命令、运行操作规程进行运行调整、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

(2)继电保护应急组根据调度信息、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故障录波数据,分析故障原因;按预案要求、调度命令、继电保护运行规程进行继电保护投退、整定值调整和必要的试验工作。

(3)热工专业应急组根据调度信息、热力控制系统自动装置、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事件顺序记录数据,分析故障原因;按预案要求、热控规程进行自动装置、热工保护装置投退、整定值调整和必要的试验工作。

(4)通讯保障组提供生产调度通讯保障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载波通讯、应急呼叫通讯等,确保生产调度通讯畅通。

(5)安全保障组负责抢险现场安全隔离措施的审查,并督促相关部门执行到位;负责组织事故调查及事故信息报送工作。完成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原因、处理经过、设备损坏和经济损失情况)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6)物资材料保障组组织和提供恢复发电所需要的备品备件、燃料和其它临时性措施所需设施等。

5预防与预警

5.1大面积停电的预防

5.1.1加强发电厂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继电保护、发电机励磁调节器、汽轮机电液控制器)的技术管理和日常维护、检查工作,确保其整定正确、正常投用,运行可靠。

5.1.2加强运行人员的专业培训,做好应对联络变压器、系统联络线跳闸、电网振荡及保厂用电的事故预想,注重事故演习工作。

5.1.3高度重视联络变压器、系统联络线的安全运行问题,认真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发现缺陷及时处理,异常天气要增加检查次数。

5.1.4关注电厂所在电网的系统稳定控制装置如失步解列、低频减负荷和低压减负荷、稳定切机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动作正确性,尤其是系统失步振荡时各处失步解列动作的选择性,低频或低压减载装置之间、减载与发电机切机的协调配合等,确保在系统危急状态如系统失步、系统频率及电压严重偏离允许范围、线路及其它元件连锁故障跳闸等时,各类安全自动装置能正确动作。

5.1.5加强发电厂主控、网控保安电源、直流电源、不停电电源的运行、维护。

5.1.6合理安排厂用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在检修方式运行时,制定可靠的厂用电运行方案,确保厂用电安全可靠。

5.2预警行动联络变压器或系统联络线跳闸、电网解列、系统振荡、低频或低压减载动作、发电机切机保护动作、机组跳闸,值长立即报告大面积停电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并通知运行部、检修部等领导,并做好电话录音。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Ⅳ级状态:联络变压器、系统联络线跳闸,发电厂所在电网与大电网解列,电网稳定切机保护或低周减载保护正确动作,发电厂所在地区电网经过扰动后保持稳定运行。

Ⅲ级状态:联络变压器、系统联络线跳闸,发电厂所在电网与大电网解列,电网稳定切机保护或低周减载保护没有正确动作,发电厂所在地区电网周期性振荡,本厂部分机组跳停,。

Ⅱ级状态:联络变压器、系统联络线跳闸,发电厂所在电网与大电网解列,电网稳定切机保护或低周减载保护没有正确动作,发电厂所在电网振荡后失去稳定,本单位机组相继跳停,柴油发电机启动,机组安全停机。

Ⅰ级状态:本厂升压站母线失压,机组全部跳闸,柴油发电机未启动,交流厂用电源消失,输电线路全部失压,电网对所有用户停止供电,调度通信中断。

6.2响应程序

6.2.1应急预案的启动升压站系统失压,机组停运,值长及时汇报生产厂长和主管运行的领导,由生产厂长汇报上级主

管部门,同时汇报上级调度部门。由大面积停电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启动本应急预案。

6.2危急事件的应对

6.2.1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指挥机构立即组织应急处理工作。各应急小组在事故发生形成电网解列运行后,应立即按职责分工,赶赴现场组织事故处理。

6.2.2运行人员按照预案及发电厂事故处理规程进行处理。升压站系统失压,机组停运时,按照本单位停电、厂用电保障应急预案处理。按预先确定的本厂大面积停电启动机组及规定的程序,做好首台机组启动各项工作。具体应急程序如下:

6.2.2.1当本厂进入“大面积停电状态”后,运行人员要首先检查各机组直流事故润滑油泵、直流事故密封油泵是否启动并确保运行正常。

6.2.2.2立即检查柴油发电机是否自动启动并自动接带厂用系统保安负荷。如未自动启动,按照运行规程要求迅速手动启动柴油发电机,启动正常后,手动合上柴油发电机出口开关接带厂用系统保安负荷。

6.2.2.3启动交流润滑油泵、发电机交流密封油泵,当转子热态停止时间较长时,应手动盘车180度,静止相应时间,待热弯曲基本消失后投入连续盘车。

6.2.2.4在厂用保安电源建立后,检查并确认机组及网控楼110V/220V直流控制电源电压正常,220V事故应急直流动力电源系统工作正常,110V/220V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工作正常。

6.2.2.5升压站母线满足受电条件后,要迅速与调度部门取得联系,尽快恢复对本厂升压站能提供大面积停电状态后启动机组厂用系统供电的母线供电,尽快恢复厂用电。

6.2.2.6厂用电恢复后,由于此时系统薄弱,大面积停电启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调度命令,启动高压辅机时都得与调度部门联系,经调度同意后方可启动,防止系统稳定再次破坏。

6.2.2.7厂用电恢复后,机组按运行规程规定的启动程序启动。并按调度要求执行倒闸操作,逐步恢复线路、机组运行。

6.2.2.8各应急小组人员立即到岗履行自己的职责。

6.2.3应急结束。当最后一台启动机组并网带50%负荷稳定运行,厂用备用电源恢复正常后由生产厂长宣布结束本应急预案,进入正常的运行管理轨道。

7应急物资及装备保障

7.1事故恢复所需要的备品备件,如继电保护、励磁系统、包括调速系统在内的热控设备的备品备件。

7.2实施事故恢复临时性措施所需的设备及材料。

7.3机组启动用燃油。

8后期处置及事故调查和后期处置

8.1安监人员组织运行、继电保护、热工专业等应急小组做好应急处理过程中所记录、收集.资料的汇总、保管工作。

8.2按照电网公司及集团公司《事故调查规程》参与事故调查工作。

9附则

9.1本办法适用于****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各发电企业。

9.2本预案由公司安监室负责解释。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