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井下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2

1.事故特征

爆破在矿山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炸药和起爆器材以及由它们组装成的爆炸装置都是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因此,爆破器材在储存、运输、使用、退库的过程中,如果违章作业,极易发生爆炸事故。爆炸事故具有破坏性大、政治影响大的特点,爆破发生的瞬间就易对周边的人员和设备造成直接伤害和破坏,同时爆破产生的有毒气体也容易对人员产生危害。

爆破事故主要原因为:

⑴疏忽大意,爆破器材管理不严;

⑵爆破作业前期准备工作、安全措施和安全警戒不到位,发生爆破事故;

⑶违反爆破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⑷起爆方法操作失误或不当;

⑸爆破器材的质量差,引起早爆、迟爆、盲炮;

⑹安全距离不够;

⑺爆破技术人员或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

2.应急组织和职责

2.1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当班班长(或段长)

成员:班组成员

2.2应急指挥小组职责

⑴编制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⑵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公司领导指示并落实应急指令。

⑶事故发生后,负责现场急救工作的指挥和协调,协助事故处理和调查。

⑷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情况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程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⑸负责逐级向公司报告事故及处理进展情况。

3.应急处置

3.1应急处置程序

⑴发生事故后,当班人员或任何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向指挥小组组长或单位领导报告。

⑵指挥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⑶预案启动后,凡在现场的应急指挥机构指挥小组成员必须立即奔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保护好现场,并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和抢救伤员。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⑴当班人员或任何人员发现爆破事故,应把救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要切实做好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⑵抢救前组织人员要做好现场的通风、照明和现场的顶板边帮安全工作,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⑶救援时要安排人员对巷道顶板、支护、地压异常等现象进行监测、观察,发现危害救援人员安全等情况,立即撤出救护队员。迅速排除险情,对失稳巷道进行支护,在确保救护队员安全的情况下,重新开始救援工作。

⑷对独头巷道、独头采区发生的爆破伤害事故,抢救前应采用局部通风的方式,稀释该区域的炮烟浓度后,或使用防毒面具,方能进行抢救。

⑸发现有人被矿石埋压时,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抢救:认真观察事故地点的顶板和两帮的情况,查明被困者的位置和被埋压的状况。如果发现顶板或两帮有冒落的危险时,应先维护好顶板和两帮,然后将被困者身上的石块搬开。如果石块较大,无法搬运,可用千斤顶等工具抬起拨开,绝对不可用镐刨或铁锤砸打。

⑹指挥小组协调统一指挥,对事故现场及危险区域进行警戒,疏散人群,如有伤员,首先对伤员现场救护,进行简单包扎,再送往医院抢救。

4.注意事项

⑴平时要组织涉爆人员学习《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爆破操作规程》和公安部门对涉爆工作的各项要求,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⑵爆破时放好爆破警戒,组织好人员撤离工作。

⑶交叉作业必须互相通气。

⑷严格按规定处理各种残眼和盲炮。

⑸及时对伤员进行临时救护。

⑹在救助过程中,救护人员应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⑺应急处置结束后,解除事故现场周边警戒,恢复设备、作业环境原来符合安全要求的状态。

篇2:井下冒顶边帮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1.事故特征

在井下掘进、采场回采爆破和其它作业施工过程中由于岩石开采暴露或支护不当,薄弱岩层受地压作用围岩应力平衡受到破坏产生顶部或侧壁大面积垮塌。垮塌的岩碴堵塞巷道,击伤或淹没经过或正在冒落范围作业的人员和机械。工作面、侧壁坍塌称为片帮,顶部垮落称为冒顶,二者常同时发生。

在采矿作业中,最常见的事故是冒顶片帮,约占采矿作业事故的40%以上。分析该类事故的原因主要是:

⑴采矿方法选择不合理,顶板管理方法不当。

如采场布置方式与矿床地质条件不适应,采场阶段太高,矿块太长,顶帮暴露面积太大,时间过长,加上顶板支护、放顶时间选择不当,都容易发生冒顶事故。天井、漏斗布置在矿体上盘或切割巷道过宽都容易破坏矿体及围岩的完整,产生片帮事故。

⑵作业人员疏忽大意,检查不周。

岩石受爆破的冲击和震动作用后,有一些发生松动和开裂的岩石,稍受震动或时间一长马上就会冒落。这时如果正好有人站在下面,将被击中。所以在放炮后应加强对采场顶帮的检查和处理。

⑶处理浮石操作方法不当。

由于处理浮石操作不当所引起的冒顶事故,大多数是因处理前对顶板缺乏全面、细致的检查,没有掌握浮石情况而造成的。如操作时撬前面的,后面的冒落;撬左边的,右边的冒落;撬小块的浮石,却引起大面积冒落等。有时因为操作工人的技术不熟练,处理浮石时站立位置不当,当浮石下来时无法躲避而造成事故。也有一些事故是由于违反操作规程,冒险悬顶作业等造成的。

⑷地质情况变化,自然条件不好。

如在采矿体中有小断层、裂隙、溶洞、软岩、泥夹层、破碎带、裂隙水等等,都容易引起冒顶片帮,在开采中要特别注意。

⑸地压活动的影响。

有些矿山在开采后对采空区未能及时有效地处理,随着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矿山的生产区域不同程度地受到采空区地压活动的影响,容易导致井下采场和巷道发生大面积冒顶片帮事故。

2.应急组织和职责

2.1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当班班长(或段长)

成员:班组成员

2.2应急指挥小组职责

⑴编制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⑵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公司领导指示并落实应急指令。

⑶事故发生后,负责现场急救工作的指挥和协调,协助事故处理和调查。

⑷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情况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程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⑸负责逐级向公司报告事故及处理进展情况。

3.应急处置

3.1应急处置程序

⑴发生事故后,当班人员或任何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向指挥小组组长或单位领导报告。

⑵指挥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⑶预案启动后,凡在现场的应急指挥机构指挥小组成员必须立即奔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保护好现场,并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和抢救伤员。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⑴应把救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要切实做好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⑵救援时要做好现场的应急照明和安全保障工作。

⑶发生一般性顶、边帮冒落事故,救援人员应对现场情况作出合理的支护、封闭、隔离等工作,待确认安全后,准许施工。

⑷发生大面积顶、边帮冒落坍塌事故,要迅速组织力量展开救援工作,控制事故的扩大。

⑸如果有人员被困,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必须设法进行通风。被困人员若因冒顶被堵在里面,应利用压风管、水管及开掘巷道、打钻孔等方法,向遇险人员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在抢救中,必须时刻注意救护人员的安全。如果觉察到有再次冒顶危险时,首先应加强支护,选择好安全退路。

⑹遇险被困人员要正视发生的灾害,切忌惊慌失措,要靠帮贴身站立,尽量减少体力和隔堵区的氧气消耗,要坚信救援人员一定会积极抢救。如现场有电话,应立即用电话汇报灾情、遇险人数和计划采取的避灾自救措施,也可采取敲击钢轨、管道和岩石等方法,向外发出有规律的呼救信号。

⑺顶板冒落范围不大时,如果被困人员被大块岩石压住,可采用千斤顶等工具将其顶起,将人迅速救出。

⑻顶板冒落,矸石块度比较破碎,被困人员又靠近巷道两帮位置时,可采用沿巷道侧边由冒顶区从外向里掏小洞,架设梯形棚子维护顶板,边支护边掏洞。

⑼较大范围顶板冒落,把人堵在巷道中,也可采用另开巷道的方法绕过冒落区将人救出。

⑽要对事故现场及危险区域进行警戒,现场如有伤员,首先对伤员现场救护,再送往医院救治。发现有人被矿石埋压时,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抢救:认真观察事故地点的顶板和两帮的情况,查明被困者的位置和被埋压的状况。通过由外向里边支护边掏洞的办法救出遇险人员。如果发现顶板或两帮有再冒落的危险时,应先维护好顶板和两帮,然后将被困者身上的石块搬开。如果石块较大,无法搬运,可用千斤顶等工具抬起拨开,绝对不可用镐刨或铁锤砸打。

4.注意事项

⑴在冒落区工作时,要派专人观察周围顶板变化。

⑵在清除冒落岩石时,使用工具要小心,以免伤及被困人员。

⑶在处理时,应根据冒顶事故的范围大小、地压情况等,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

⑷做好现场照明工作。

⑸如果救出的人身上有外伤,应迅速移至安全地点,尽快脱掉(或剪开)衣服,先止住伤口出血,缠上绷带。包扎时,如果伤口里有粉尘,不得用水洗,避免手直接触及伤口,更不可用脏布包扎。

⑹如果救出的人有骨折等现象,应先对骨折做临时固定,条件允许时可给他吃点止痛和消炎药。但头部和腹部受伤时,不可服药和喝开水。

⑺如果救出的人已停止了呼吸,应立即让他躺平,解开他的衣服和裤带,撬开他的嘴,取净他嘴里和鼻孔里的粉尘,用手帕或毛巾拉出他的舌头,然后进行人工呼吸抢救。若心跳也已停止,应进行心脏按摩,促使其恢复心跳。进行上述急救后,尽快送达地面转送医院治疗。

⑻在救助过程中,救护人员应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⑼应急处置结束后,解除事故现场周边警戒,恢复设备、作业环境原来符合安全要求的状态。

篇3:井下火灾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班组应急组织和职责

1.1班组应急组织

(1)应急小组

组?长:班长

副组长:副班长

成?员:当班上岗人员

(2)职责:

全面负责本班现场应急工作,应急措施宜贯和培训。承担自救、互救和避灾职责,承担第一时间报告预警信息和事故灾害信息的职责,执行本班组现场预警处置和灾害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伤亡人员善后和安抚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应急工作。

1.2班组人员应急岗位责任制

(1)组长

全面负责本班应急管理工作。根据相关预警处置方案,承担第一时间报告事故预兆的职责,落实预警处置措施。在作业现场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承担事故报告的职责,并按照相关预案的现场处置程序,承担组织本班组现场人员的自救、互救和避灾的责任。

(2)副组长

协助组长完成相关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3)班组长

发现和报告事故预兆,落实预警处置措施。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按照相关预案的现场处置程序,承担组织本班组现场人员的自救、互救和避灾的责任。

(4)关键岗位业务骨干

发现与本岗位相对的事故预兆,承担第一时间预警信号报告的职责。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协助现场应急指挥者进行自救和避灾,不断发现避灾过程中出现的危险和危害。

2、班组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2.1分险分析

(1)井下火灾事故灾害危险性分析

火灾会使风流中的氧气浓度下降,产生大量的热能、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矿井火灾如果发生在容易积存瓦斯的采空区、巷道高冒区,还存在诱发瓦斯爆炸的危险,严重威胁井下矿工的生命安全。

2.2作业现场应急处置的原则

(1)出现事故预兆和出现事故后,第一时间汇报,同时撤离人员的原则。

(2)汇报时要沉着冷静,内容要准确完整、详细客观:地点、类型、影响区域、破坏程度、现场风流变化、作业人员数目、伤亡人员情况。

(3)现场班组长、重要岗位人员要承担本班组人员撤离,自救互救和避灾的现场组织指挥责任。

(4)安全撤离时要正确佩戴好自救器,迅速撤离灾区,尽量低行。

(5)如因灾难破坏了巷道中的避灾路线指示牌、迷失了行进的方向时,撤退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巷道方向撤退。

(6)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援人员的注意。

(7)在唯一的出口被封堵无法撤退时,应有组织地进行灾区避灾,以等待救援人员的营救。

(8)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明显标志,以便于救援人员实施救援。

(9)如硐室内,开启压风自救系统,可有规律地间断地敲击金属物、顶帮岩石等方法,发出呼救联络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指示避难人员所在的位置。

(10)积极开展自救互救,对于窒息或心跳呼吸骤停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复苏方法为:立即将伤员移至新鲜风流中,使之尽快与有毒有害气体隔离;将口中妨碍呼吸的东西去除,并将衣领、腰带、上衣解开,脱掉胶靴,使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不致受阻;对窒息者进行人工呼吸;对出血伤员,要先止血、后搬运;对骨折伤员,要先固定、后搬运。

2.3危险源监控

(1)矿井使用装备了KJ101N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2)所有皮带机头回风侧安装烟雾传感器,对皮带运行状况进行实施连续监测并进行早期预警。

(3)在硐室及总回风巷安设一氧化碳、温度传感器,对空气温度进行实时观测并进行早期预警。

(4)在回风巷道安设CO、温度传感器,对矿井有害气体、温度进行实时观测并进行早期预警。

(5)本区要对井下特别是区队管理干部、工人要进行火灾知识的教育,熟悉火灾征兆如下:

①外因火灾的征兆

⑴安装带式输送机的巷道出现烟雾,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其他气体浓度异常。

⑵输送机下浮煤较多的巷道出现烟雾,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其他气体浓度异常,局部温度升高。

⑶机电硐室出现烟雾,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其他气体浓度异常,局部温度升高。

⑷绝缘老化、漏电现象频繁、负荷过大、温度升高的电缆和其他电气设备。

②内因火灾的征兆

⑴巷道中出现雾气或巷壁"挂汗".

⑵风流中出现火灾气味,如煤油味,松香味,臭味等.

⑶从煤炭自燃地点流出的水和空气较正常的温度高.

⑷当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加时,人们有不舒服的感觉,如头痛,头晕,精神疲乏.

2.4预警行动

(1)外因火灾比较直观、煤层自燃发火事故初期不易发现,初期火势较小,容易控制,现场人员应充分利用灭火器材或其它可能利用的灭火工具直接灭火;

(2)出现外因火灾、煤层自燃发火事故必须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如果火灾规模较大,现场人员不能直接扑灭火灾时,应尽快将火灾的地点、范围、性质等情况向调度室汇报,并积极组织受火灾威胁区域人员沿避灾路线尽快撤离灾区。

(3)调度室接到矿井发生井下火灾事故的信息后,立即汇报值班矿领导和矿长,由矿长发布启动应急预案的指令,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或采取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3、注意事项

(一)直接灭火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有充足的水量,应先从火源外围逐渐向火源中心喷射水流;②要保持正常通风,并要有畅通的回风通道,以便及时将高温气体和蒸汽排除;③用水灭电气设备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④不宜用水扑灭油类火灾;⑤灭火人员不准在火源的回风侧,以免烟气伤人。

(二)要尽最大可能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通风系统、风流情况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

(三)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撤到新鲜风中去。佩用自救器撤离时,要求匀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匀,禁止狂奔和取下鼻夹、口具或通过口具讲话;在佩用自救器时,因外壳碰瘪,不能取出过滤罐,则带着外壳也能呼吸,为了减轻牙齿的负荷可以用手托住罐体。

(四)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在设有储存备用自救器的硐室内换用自救器后再进行撤退,或者寻找有压风管路系统的地点,以压缩空气供呼吸用。

(五)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又要快速有序,不得慌乱。撤退中应靠巷道有连通出口的一侧行进,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区的机会。

(六)如果巷道已经充满烟雾,要迅速地辨认出发生火灾的区域和风流方向,俯身摸着铁道或铁管有秩序地外撤。

(七)如果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或火灾烟气可能造成的危害时,应迅速选择合适的地点快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