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下管网损坏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某地下管网损坏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2

诱因:

1.建设单位未向施工单位准确、完善、真实地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供气、排水、供电、通讯、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

2.施工作业时,施工管理人员未熟悉了解建设方提供的涉及地下管网的有关资料,盲目指挥作业;

3.施工作业人员未照图施工,野蛮作业;

4.未对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采取专项防护措施。

防范措施:

1.严格建设方、施工方关于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供气、排水、供电、通讯、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等资料的交接手续制度;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编制施工方案,全面熟悉掌握建设方提供的图纸资料;

3.加强职工遵章守纪教育,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和野蛮施工;

4.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经费投入,有的放矢地对涉及地下管线采取专项防护。

应急处置:

1.挽救受伤害者,自身力量不够,立即向外部求援;

2.设立警戒线,保护现场;

3.对事故现场全面检查,消除存在的隐患,疏散无关人员,防止事故后续发生扩大;

4.立即向上级报告。

篇2:中暑事故应急处置方案范本

诱因:

建筑施工露天作业多,在夏天由于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和气湿高,气流小而导致人体内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失去平衡,体温调节受到障碍,而发生中暑事故。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等三种。

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中,出现头晕、心慌、眼花、耳鸣、恶心、大量出汗、全身疲乏、体温略高(不超过37.5℃)。

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还表现有下列症状之一者: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现象;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博细弱而快等情况。

重症中暑:出现昏倒或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

防范措施:

1.有条件的施工现场或分部、分项工程,在炎热夏季施工中,应搭设防晒棚,避免太阳长期辐射;

2.在炎热夏季调整作息时间,采取早晚工作,中午延长休息时间;

3.及时发放防暑降温防护用品,保证含盐饮料的供应;

4.加强医疗卫生保健,配备个人防暑药品;

5.保证休息和睡眠,注意饮食营养。

应急处置:

1.对于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首先应迅速将患者撤离施工现场,送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地方安静休息,解开衣服,以利血液循环,喝含盐清凉饮料,吹吹风即可恢复。必要时可进行刮痧疗法,或针灸或服用清热解暑的中西药物等;

2.对于重症中暑,除实行上述急救措施外,急送医院或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3.及时上报。

篇3:坍塌事故应急处置方案范本

诱因:

1.高切坡、深开挖、高填方、桩孔开挖等土石方施工、模板支撑、搭设脚手架、搭设临时建筑物及制作钢筋笼等作业过程中,未按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编制施工方案,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或方案;

2.安全防护设施费用投入不足,随意简化安全防护措施;

3.施工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冒险蛮干;

4.土方开挖渣土堆置距离、高度不符合基础施工安全规定。

防范措施:

1.认真学习标准、规范,按标准、规范编制施工方案,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组织实施;

2.加大安全防护设施经费投入,认真加强安全防护;

3.认真贯彻执行《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的各项规定;

4.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自觉的遵章守纪,克服习惯性违章。

应急处置:

1.抢救受伤害者,若自身力量不够,应向外部请求支援;

2.检查事故现场,消除隐患,疏散无关人员,防止事故后续发生;

3.设立警戒线,保护事故现场,若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作好现场标志;

4.立即报告。

篇4: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处置方案范本

诱因:

1.临边作业、洞口作业、攀登作业、悬挂作业、操作平台等临边防护不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2.未按规定使用合格的安全“三宝”;

3.人工挖孔桩施工作业时未设置专用爬梯(绳)或脚蹬孔;

4.脚手架搭设时,未搭设斜道、跑道或阶梯供作业人员上下。

防范措施:

1.加强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认真学习和执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严格贯彻执行《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的规定,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特点编制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实施;

3.加强职工遵章守纪教育,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克服习惯性违章;

4.正确使用安全“三宝”及个体防护用品。

应急处置:

1.抢救受伤害者;

2.检查事故现场,消除隐患,疏散无关人员,防止事故后续发生;

3.设立警戒线,保护事故现场,若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作好现场标志;

4.立即报告。

篇5: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处置方案范本

诱因:

1.重叠作业,垂直交叉作业、高处作业下方未按规定架设合格的安全平网或未设安全防护层;

2.人工挖孔桩开挖临边防护不符合规定,桩基内未设避险孔或避险棚;

3.用脚手架钢管加扣件,搭设吊篮架;吊索、吊钩、吊篮等损坏;

4.作业平台临边未设置18厘米高的挡脚板;

5.隧道内施工未按规定顶撑或固壁支护,未执行班班“敲帮问顶”等安全操作规程。

防范措施:

1.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杜绝违章作业;

2.加强有关规范、标准的学习,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按规范、标准的规定执行;

3.加强职工自觉遵章守纪教育,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克服习惯性违章;

4.正确使用安全“三宝”及个体防护用品。

应急处置:

1.抢救受伤害者;

2.检查事故现场,消除隐患,疏散无关人员,防止事故后续发生;

3.设立警戒线,保护事故现场,若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4.立即报告。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