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主要方面基本要求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主要方面基本要求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2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应具体描述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时所采取的措施,其基本要求是:

(1)具体描述可能的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及其后果;

(2)确定应急期间负责人及所有人员在应急期间的职责;

(3)应急期间起特殊作用人员(例如:消防员、急救人员、毒物泄漏处置人员)的职责、权限和义务;

(4)疏散程序;

(5)危险物料的识别、位置及其处置的应急措施;

(6)与外部应急机构的联系(消防部门、医院等);

(7)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保险机构及相邻企业的交流;

(8)重要记录和设备等保护(如装置布置图、危险物质数据、联络电话号码等)。

对危险场所要进行重大事故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对象可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评价结果进行,这是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和出发点。对已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应预测发生重大事故的状态和损失程度以及对周边地区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几个主要方面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除了针对重大危险源以外,对易燃、易爆、有毒的关键生产装置和重点生产部位都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生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2)生产装置区、原料及产品储存区发生毒物(包括中间物料)意外泄漏或事故性溢出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3)危险化学品(包括原料及产品)发生交通运输事故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4)发生全厂性和局部性停电时的应急预案;

(5)发生停水(包括冷却水、冷冻水、消肪水以及其他生产用水)时的应急预案;

(6)发生停气(包括压缩空气、仪表空气、惰性气体、蒸汽等)时的应急预案;

(7)生产装置工艺条件失常(包括温度、压力、液位、流量、配比、副反应等)时的应急预案;

(8)易燃、易爆物料大量泄漏时的应急预案;

(9)发生自然灾害时的应急救援预案;主要有:

①发生水灾(洪水)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②遭受台风或局部龙卷风等强风暴袭击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③高温季节针对危险源的应急预案;

④寒冷气候条件下(包括发生雪灾、冰冻等)针对危险源的应急预案;

⑤发生地震、雷击等其他自然灾害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10)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由于火灾和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发生翻车、严重泄漏等,往往具有全天候和全方位发生的可能性,时间上可能是白天或夜间,气候方面可能是高温或严寒,风力可能是弱风或强风,火灾时可能会伴随着爆炸和毒物泄漏,因此生产经营单位在制定特殊情况下的火灾应急救援预案时,应充分考虑利用社会力量救援,与当地消防等部门密切合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灭火作战方案,定期进行联合演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强风情况下的火灾扑救措施;

②寒冷气候情况下的火灾扑救措施;

③夜间火灾扑救措施;

④带电情况下的火灾扑救措施;

⑤毒物泄漏情况下的抢险救灾和灭火对策措施。

(11)发生爆炸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12)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综合性事故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13)生产装置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14)其他应急救援预案。

篇2:应急预案培训资料规程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从文体角度看,应急预案是应用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

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突发公共事件分四类四级

总体预案所称的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总体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成4类: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

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总体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1.应急预案的概念和分类

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和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应急预案可以分为企业预案和政府预案,企业预案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由企业负责,政府预案由政府组织制定,由相应级别的政府负责。根据事故影响范围不同可以将预案分为现场预案和场外预案,现场预案又可以分为不同等级,如车间级、工厂级等;而场外预案按事故影响范围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区县级、地市级、省级、区域级和国家级。

2.应急预案的文件结构

应急预案要形成完整的文件体系。通常完整的企业级应急预案由总预案、程序文件、指导说明书和记录四部分构成。

3.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可根据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进行编制。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应包括:

(1)总则:说明编制预案的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等。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以突发事故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明确事故发生、报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理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为支线,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职责。

(3)预警和预防机制:包括信息监测与报告,预警预防行动,预警支持系统,预警级别及发布(建议分为四级预警)。

(4)应急响应:包括分级响应程序(原则上按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级启动相应预案),信息共享和处理,通讯,指挥和协调,紧急处置,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群众的安全防护,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事故调查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新闻报道,应急结束等11个要素。

(5)后期处置:包括善后处置、社会救助、保险、事故调查报告和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6)保障措施:包括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技术储备与保障,宣传、培训和演习,监督检查等。

(7)附则:包括有关术语、定义,预案管理与更新,国际沟通与协作,奖励与责任,制定与解释部门,预案实施或生效时间等。

(8)附录:包括相关的应急预案、预案总体目录、分预案目录、各种规范化格式文本,相关机构和人员通讯录等。

4.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

应急预案的编制一般可以分为5个步骤,即组建应急预案编制队伍、开展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预案编制、预案评审与发布和预案的实施。

1)组建编制队伍

预案从编制、维护到实施都应该有各级各部门的广泛参与,在预案实际编制工作中往往会由编制组执笔,但是在编制过程中或编制完成之后,要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门,工程与维修部门,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部门,邻近社区,市场销售部门,法律顾问,财务部门等。

2)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

⑴法律法规分析

分析国家法律、地方政府法规与规章,如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消防法律、法规与规程,应急管理规定等。

调研现有预案内容包括政府与本单位的预案,如疏散预案、消防预案、工厂停产关闭的规定、员工手册、危险品预案、安全评价程序、风险管理预案、资金投入方案、互助协议等。

⑵风险分析

通常应考虑下列因素:

①历史情况。本单位及其他兄弟单位,所在社区以往发生过的紧急情况,包括火灾、危险物质泄漏、极端天气、交通事故、地震、飓风、龙卷风等。②地理因素。单位所处地理位置,如邻近洪水区域,地震断裂带和大坝;邻近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贮存、使用和运输企业;邻近重大交通干线和机场,邻近核电厂等。

③技术问题。某工艺或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火灾、爆炸和危险品事故,安全系统失灵,通讯系统失灵,计算机系统失灵,电力故障,加热和冷却系统故障等。

④人的因素。人的失误可能是因为下列原因造成的:培训不足,工作没有连续性,粗心大意,错误操作,疲劳等。

⑤物理因素。考虑设施建设的物理条件,危险工艺和副产品,易燃品的贮存,设备的布置,照明,紧急通道与出口,避难场所邻近区域等。

⑥管制因素。彻底分析紧急情况,考虑如下情况的后果:出入禁区,电力故障,通讯电缆中断,燃气管道破裂;水害,烟害,结构受损,空气或水污染,爆炸,建筑物倒塌,化学品泄漏等。

⑶应急能力分析

对每一紧急情况应考虑如下问题:

①所需要的资源与能力是否配备齐全。

②外部资源能否在需要时及时到位。

③是否还有其他可以优先利用的资源。

3)预案编制

4)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5)预案的实施

5.应急培训与演习

1)应急预案培训的原则和范围

应急救援培训与演习的指导思想应以加强基础、突出重点、边练边战、逐步提高为原则。

应急培训的范围应包括:

(1)政府主管部门的培训。

(2)社区居民的培训。

(3)企业全员的培训。

(4)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

2)应急培训的基本内容

基本应急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报警。

(2)疏散。

(3)火灾应急培训。

(4)不同水平应急者培训。

在具体培训中,通常将应急者分为5种水平,即初级意识水平应急者;初级操作水平应急者;危险物质专业水平应急者;危险物质专家水平应急者;事故指挥者水平应急者。

3)训练和演习类型

根据演习规模可以分为桌面演习、功能演习和全面演习。根据演习的基本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基础训练、专业训练、战术训练和自选科目训练。

6.应急预案里程碑

随着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出台,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是否已制定应急能力及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标志着社会、企业、社区、家庭安全文化的基本素质的程度。作为公众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一定的安全减灾文化素养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急管理知识。

应急概念是答应于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危险包括人的危险、物的危险和责任危险三大类。首先,人的危险可分为生命危险和健康危险;物的危险指威胁财产和火灾、雷电、台风、洪水等事故;责任危险是产生于法律上的损害赔偿责任,一般又称为第三者责任险。其中,危险是由意外事故、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蕴藏意外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危险状态构成。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灾害、环境公害及认为破坏的应急管理、社会、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之上。应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子系统:完善的应急政治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

篇3:水厂工艺管道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工艺管道腐蚀或破裂,抢修时造成制水中断,影响供水,水厂应及时向总经理报告水厂停产情况,请求进行城区泵站和开发区泵站调水调压,必要时通知用水大户和相关行业限制用水。

㈠工艺地下管道抢修应急处置方案:首先确定方案,物资配件配齐,止水排水安全措施到位,工作坑较深做好支撑方案;用挖掘机开挖、人工清理土方和工作坑,如遇路面用风镐或用路面切割机配合作业;管道小面积腐蚀破裂采用补贴焊的方法;大面积腐蚀、破裂更换管段,采用法兰对接或用管接头和套管联接方法;局部节点(加药加氯)小面积腐蚀破裂可采用补贴焊加节点接头。

㈡滤站地面进、出水工艺管道:首先确定方案,物资配件配齐,止水排水安全措施到位;此管道腐蚀破裂一般是较大范围,采取更换管段方法,墙内剔出套管内管段,捻口连接,墙外用法兰对接。

篇4:隧道施工基本安全控制措施应急预案

1.控制措施

⑴工作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详细检查支护是否牢固、顶板和两邦是否稳定,如有松动石块或裂缝,应及时予以清除或支护。

⑵应有专人找顶找邦。对开挖面和衬砌地段要经常检查,特别是爆破后的工作面及其附近尤应加强检查,如可能产生险情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⑶风钻及电钻钻眼前应对设备工具作下列检查,不合要求者立即修理或更换。

2.测控措施

⑴、隧道监控项目有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爆破后)、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围岩内部位移、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支护与衬砌的内应力、表面应力及裂缝量测等。

⑵、傍山或浅埋隧道施工时,应控制拱顶的最大允许沉降量,并对洞内拱顶和地表布置的测点定时观测,发现洞内和地表位移值等于或大于允许值位移值,以及地面或洞内出现裂缝时,应视为危险警告信号,必须立即通知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待制订处理措施后再行施工。

⑶、喷锚支护应进行目测观察。内容有:岩质和分布,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接触面填充物的性质、状态、涌水量和涌水压力,隧道顶部、侧部的稳定状态等;开挖后已支护地段的锚杆是否被拉断,喷混凝土层有否产生裂隙、剥落和剪切破坏,钢架有无被压曲现象,隧道是否有底鼓现象等。

3.应急方案

工地必须就近备有急救材料储备库,储备防火、防水、防毒器材、支撑用料、各种适用工具等。所储备的各项器材应保证数量和质量,随用随补。针对项目特点制定出应急计划,确定责任到人(现场负责人为既定应急救援负责人),并进行培训、演练。事故发生时,应立即上报,拨打急救电话;现场负责人或发现者应立即组织人员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切断电源、疏散人员、出事点隔离、伤员急救,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保护好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队赶到后,马上按拟定的方案进行抢险救援,优先抢救被困人员,想方设法给被困人员供氧、供给养,快速抢通坑道;必要时,可寻求第三方援助;其他部门全力做好配合与支援工作。事后要认真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对应急计划进行补充、完善。

篇5:锅炉燃油系统跑油应急预案响应措施

一、燃油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危害

徐州发电厂燃油系统已投用十五、六年,部分油管路腐蚀严重,阀门、法兰、接头易渗漏点较多,一旦发生燃油系统跑油。一方面容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危及人身安全:另一方面燃油渗入地沟造成水体污染,且造成浪费,降低效益。严重时会导致投油点不着火,甚至引起锅炉灭火,特别是灭火处理时,不能及时投着油枪,就会拖延处理时间,引发和扩大事故,甚至造成停机的事故。

二、油管泄漏现象

1、油管爆破时燃油压力迅速降低,爆破处大量燃油喷出。

2、投油助燃时锅炉燃烧不稳,甚至导致灭火。

3,爆破处如遇有明火或高温管道,喷出的燃油将会引起着火。

三、应急预案和响应措施

1、应急预案

(1)燃油管路,特别是弯头或易锈蚀部位应定期进行检查。

(2)阀门定期检修、打压,禁止使用铸铁阀门,结合面垫片应定期更换,活节接头应经常检查。

(3)油枪软管应定期更换;及时对油枪进行手动吹扫,吹扫结束,隔绝炉前燃油系统并检查系统无泄漏,停吹扫汽(气)源。

(4)锅炉公司每季度应对燃油系统所有滤网全部清理一次,安全部应将此列入季度反措计划。进行监督考核。

(5)检修油系统完毕后,检修人员应要求对检修的部位进行压力试验,检查确无渗漏后,方可终结工作票。

(6)检修工作开始前,应严格落实工作中的安全措施,长时间的检修,阀门或法兰处应加装堵板。临时性检修时,现场应有人监督。

(7)各炉油管道排污门应加装堵板:设备巡查应细致,及时发现设备隐患。

2、响应措施

(1)当燃油管路、阀门渗漏时,应立即切断油源(必要时停止燃油泵运行,并关闭燃油泵出口阀),并及时消除渗漏,渗漏油应及时清理,严禁直接排入地沟。

(2)各炉投油助燃时,运行人员应经常检查燃油系统各部件的严密性,发现渗漏及时联系消除。

(3)如燃油泵进口滤网堵塞、冷却水中断、强烈振动、轴承温度急剧升高超过规定值或电机发生故障等,应立即切换至备用泵运行,汇报主值班员联系检修处理。

(4)发现燃油系统严重泄漏时,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现场设置围栏及警告标志,防止发生火灾,并即时通知上级领导,积极组织消缺,燃油系统需动火应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如发生火灾立即汇报值长。联系消防队并及时组织人员救火。

(5)如锅炉发生灭火、发生火灾危及人身或设备运行安全时应立即按紧急停炉处理:如油罐、燃油泵着火应立即停止燃油泵,切断电源,其它处理参照消防规程处理。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