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天然气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2

在空气流通不畅的室内使用燃气热水器,随意拆改室内燃气设施,以及在燃气调压站、调压箱、燃气井盖附近使用明火、燃放烟花爆竹,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等严重事故。

应急要点

●发现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关掉气源,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但动作应轻缓,避免金属猛烈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天然气泄漏时,千万不要开启或关闭任何电器设备,不要打开抽油烟机或排风扇排风,不要在充满天然气的房间内拨打电话,以免产生火花,引发爆炸。

●液化气罐着火时,应迅速用浸湿的毛巾、被褥、衣物扑压,并立即关闭液化气罐阀门。

专家提示

●经常用肥皂水刷沾天然气管道接口处、开关、软管、阀门,观察有无气泡产生,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

●使用天然气器具时,如发现火焰呈黄色,说明燃烧异常,这时一定要开窗通风。

●若家中长期无人居住,应关闭燃气阀门,并给物业或房管部门留下联系方式。

●不要使用国家已明令禁用的直排式燃气热水器。

篇2:学校消防事故的预防与应急措施

1在学校如何注意防火

①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校园,也不带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物品进入校园.

②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③采用火炉取暖的教室,要选派专人负责,管理好炉火.

④不随意焚烧废纸等.

⑤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处理或送往垃圾站场,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

2外出活动如何注意防火

外出活动时,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教师应教育学生在防火方面做到:

①要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防火安全规定.

②一般不要组织野炊活动,确实需要组织的,要选择安全的地点和时间,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火,用火完毕,应确实熄灭火种.

③不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和易燃易爆品进入林区,草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④自觉保护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设备.

⑤自觉按照防火的要求去做,同时还要监督,劝阻他人可能造成火灾隐患的行为.

⑥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老师或有关管理人员报告.

教导学生在发生火灾时一定要保持镇静,量力而行.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火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灾熄灭.如果火点较大,正在燃烧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刻逃离火场,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救火。

篇3:消防安全常识与防范应急措施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这一方针使防火与消防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争取了同火灾做斗争的主动权。所谓“消”,就是消灭、扑灭火灾;所谓“防”,就是防止、预防火灾。预防火灾的发生,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是全民和全社会的事,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与每个人都有密切关系。所以,我们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1.不要玩火和打火机。不要在蚊帐中点蚊香和蜡烛。不要将鞭炮放在口袋中,手中持有烟花爆竹时不要接近热源。玩火十分危险,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火种,容易引起火灾。

2.不吸烟。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又容易诱发火灾,要教育学生遵守学生守则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吸烟,特别是学生在宿舍内吸烟现象。

3.爱护消防设施。为了预防火灾,防止火灾事故,居民楼、公共场所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设施,还留有供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4.使用火炉取暖,火炉的安置与易燃的木质家具等保持安全距离,在农村,则要远离柴草。

5.烘烤衣物要有人看管,人不能长时间离开。

6.火炉旁不要存放易燃物品。

7.生火时,不要使用煤油、汽油助燃,以防猛烈燃烧发生火灾。

8.使用家用电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乱拆卸,以免引发火灾。

9.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危险。

10.使用煤气、液化气器具要防止煤气、液化气泄露,使用完毕应关闭气源。

11.煤气罐应远离火源使用;要定期检查,确保煤气设施及用具完好。

12.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校园,也不带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物品进入校园。

13.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14.采用火炉取暖的教室,要选派专人负责,管理好炉火。

15.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处理或送往垃圾站场,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

16.外出活动时,要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防火安全规定。

17.一般不要组织野炊活动,确实需要组织的,要选择安全的地点和时间,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火,用火完毕,要熄灭火种。

18.不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和易燃易爆品进入林区、草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19.自觉保护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设备。

20.自觉按照防火的要求去做,同时还要监督、劝阻他人可能造成火灾隐患的行为。

21.如果发现火灾发生,要立即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的损失。

22.火警电话号码是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

23.报火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单位或地点,讲清所处的区(县)、街道、胡同、门牌号码或乡村地址,还要讲清是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样。

24.报警以后,最好安排人员在附近的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通往火场的道路。

25.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26.在没有电话报警的情况下,应大声呼救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27.要告诉学生:国家明令禁止学校、机关和其他社会团体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救火。因为学生还处于生长发育期,在思维及体力方面大大弱于成年人,尚缺乏自我保护的经验和能力,遇到紧急和复杂情况,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发生火灾以后,中小学生要尽快撤离火场,脱离危险,这样做,才是为消防部门提供了方便,才是为灭火工作做了贡献。形成火灾的,应及时报警。对突然发生的,青少年们也应掌握简便易行的,应付紧急情况的方法。

28.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引起的比较轻微的火情,可以直接用水扑灭。

29.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

30.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

31.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

32.煤气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

33.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发生触电。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34.遭遇火灾,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35.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浸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6.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37.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38.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39.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40.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41.逃生时,要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42.如身上衣物着火,可以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还可以跳进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将身上的火熄灭,总之要尽量减少身体烧伤面积,减轻烧伤程度。

43.火灾发生时,常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所以要预防烟雾,应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以湿的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及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烟气侵害。

篇4:遇上爆炸的应急措施

爆炸事故,是指由于人为、环境或管理等原因,物质发生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并伴有强烈的冲击波、高温高压和地震效应等,造成财产损失、物体破坏或人身伤亡等的事故。分为物理爆炸事故和化学爆炸事故。

应急要点:

1、立即卧倒,趴在地面不要动,或手抱头部迅速蹲下,或借助其他物品掩护,迅速就近找掩蔽体掩护。

2、爆炸引起火灾,烟雾弥漫时,要作适当防护,尽量不要吸入烟尘,防止灼伤呼吸道;尽可能将身体压低,用手脚触地爬到安全处。

3、立即打电话报警,如遇伤害,拨打救援电话求助或就近医院救治。

4、尽力帮助伤者,将伤者送到安全地方,或帮助止血,等待救援机构人员到场。

5、撤离现场时应尽量保持镇静,别乱跑,防止再度引起恐慌,增加伤亡。

专家提示:

1、遭遇炸弹袭击时,不要惊慌、混乱,要听从专业人员指挥。

2、爆炸过后,非专业人员不要前往事发地区,防止发生新的伤害事故。

篇5: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程序

一、先期处置

校园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学校要根据预案进行先期处置,同时在第一时间内向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在2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教育厅(发生Ⅱ级以上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可直接报省教育厅,同时抄报当地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

二、分级响应

根据《浙江省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实行分级响应:

1、发生一般校园突发公共事件(Ⅳ级),由事发地县级人民政府启动本级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市级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市级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视情启动。

2、发生较大校园突发公共事件(Ⅲ级),由发生地市级人民政府启动本级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省政府有关部门视情给予必要的支持。

3、发生重大、特别重大校园突发公共事件(Ⅱ、Ⅰ级),由省政府负责启动本预案。必要时请求教育部给予指导、支持。

三、组织指挥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进入应急响应状态,通报省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召集相关专家组对事件进行研判,提出处置的决策建议,发布有关预警信息;设立处置现场指挥部,派遣专家组赶赴现场,组织、协调、部署应急力量支援现场处置行动,必要时请求上级政府支援。

四、保障行动

相关成员部门根据工作职责,给予资金、物资、信息、通信、医疗工作和治安保障。

五、信息发布

省教育厅根据省领导小组与省有关应急指挥机构决定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

六、响应终止

当事态平息,危险因素消除后,由专家组进行评估提出响应终止建议,经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宣布应急响应行动终止。

七、后期处置

应急响应终止后,应急指挥部协调有关部门和事发地政府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落实相关后期救治、补偿、重建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师生的思想工作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加强跟踪和督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防止事件反复和重复发生;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并依法追究其责任。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