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水压采掘安全技术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带水压采掘安全技术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1

一、矿井概况

河南宏福煤业有限公司徐庄矿位于荥阳市南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为21万/年。开采石炭系太原组一1煤层,平均厚度1.15m,煤质为无烟煤,顶板L1-L2灰岩,底板本溪组铝土泥岩,下部奥陶系灰岩。不存在火成岩侵入情况。低瓦斯矿井,属低沼煤层,煤层倾角平均15°,煤层无自然发火和无煤尘爆炸危险。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中央边界式通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目前主要采区为西翼12采区和东翼11采区。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方法,炮采陷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刮板运输机运输。掘进巷道均为裸体巷道,采用点柱支护形式,人力推车运输。皮带下山采用胶带运输机运输,大巷采用7吨电机车,一吨标准矿车运输,井筒提升采用一吨标准罐笼提升。

1、主要含水层:

(1)中寒武-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较发育,但不均匀,在断层破碎地段,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富含岩溶承压水,上距一1煤层底板10m左右,是威胁煤矿安全开采的主要含水层。矿井正常涌水量444m3/h,最大涌水量为1332m3/h(新修编地质报告提供),充水水源主要以顶底板灰岩岩溶裂隙水为主,故将其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划归为复杂型,即以岩溶裂隙水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煤矿床类型。(2)石炭系太原组下段灰岩含水层(L1-3)由石炭系太原组L1-3灰岩构成,厚度为10.34~14.37m,平均10m左右。岩溶发育程度一般,除浅部风化带及断裂带附近岩溶较发育和富水性较强外,其余地区岩溶不太发育,富水性较差。L1-3灰岩距离奥陶系灰岩较近,与奥灰水水力联系密切。是矿井的另一主要含水层。(3)其他:石炭系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L7-9),二1煤顶板砂岩含水层、二叠系砂岩含水层,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水含水层。以上含水层有的因厚度不够,含水性不强;有的距本煤层较远,故均不做考虑。

2、主要隔水层:

由位于一1煤层底板的本溪组铝土泥岩组成,层位稳定,厚度一般为4.63-19.44m,平均厚度8.97m,局部厚度较大。

该隔水层虽有一定隔水作用,但由于3方面的原因,隔水效果有限。主要原因是:(1)铝土泥岩厚度较小,抗压强度较低;(2)在采动影响下,隔水层受到破坏,有效隔水层厚度减小;(3)矿区构造裂隙发育,大裂隙常能将煤层及顶底板含水层相互沟通。

矿区的奥灰水经过多年的疏排,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自开采之初的+160米下降到现在的-20米左右,采掘工程范围内的水压为2-2.2Mpa。据矿井涌水量资料统计,矿井11采区涌水量正常为273m3/h,12采区涌水量正常为197m3/h,矿井总涌水量为470m3/h,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二、安全水头压力值计算

1、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和地质报告提供有关数据,现对采煤工作面安全水压计算如下:

P=TsM=0.1×8.97=0.897Mpa

式中?M-底板隔水层厚度,平均8.97m;

P-安全水压,Mpa;

Ts-临界突水系数,Mpa/m。

Ts值应当根据本区资料确定,一般情况下,在具有构造破坏的地段按0.06Mpa/m计算,隔水层完整无断裂构造破坏地段按0.1Mpa/m计算。本区隔水层完好,所以按0.1Mpa/m计算。

2、根据近两年钻孔水文观测,目前水位在-20左右,开采标高在-160--240之间,开采区域水压1.4-2.2Mpa,综上所述,安全水压为0.897Mpa,开采区域水压大于安全水压,属带压开采,特制订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三、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1、根据“防、排、疏、堵、截”矿井防治水原则

(1)防水

①调查清楚矿井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含水层与隔水层;岩溶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岩溶发育特征及规律;矿井出水因素分析;富水性及分区。

②建立防水隔离设施,根据矿井生产地区布局,已在东西翼大巷分别各建筑了一道防水闸门,保证两翼水的隔离。

③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结合本矿井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留设出足够的防水隔离煤柱。

④建立矿井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在矿区井下设计奥灰水文观测孔3个,目前已施工完毕2个,及时了解奥灰水位的变化情况。

⑤搞好矿井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对所有采掘头面必须有月预报和临时预报,预报要求准确,能够指导生产。

⑥搞好超前探查工作,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各项采掘工程坚持采用两种以上的探测手段对于富水区作出准确的预报,提前采取措施,保证采掘工作面不发生突水事故。

⑦在本井田范围内,留设足够的边界防水煤柱40m和断层防水煤柱50m,对可疑地点预先建筑防水闸门或堵水墙,以便及时的隔绝水源。

(2)排水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44m3/h,最大涌水量为1332m3/h,最大排水能为为3000m3/h,采用中央立井集中排水,中央水仓总容量为3680m3,中央泵房安装有7台MD600-55×4型水泵,综合井筒内布置有4趟排水管路直径为325mm,预留水泵位置一台。西翼12采区-120m水平水仓容量1500m3,泵房安装2台MD600-55×4型和1台MD450-60×4型水泵;-240m水平水仓容量3600m3,泵房安装4台水泵,型号均为MD450-60×4型水泵。东翼11采区-120m水平水仓容量3000m3,泵房安装有4台MD450-60×4型水泵;-240m水平水仓容量3800m3,安装有4台MD450-60×4型水泵。所有泵房的水泵均实现有用有备,矿井排水能力能满足安全生产之需。

(3)疏水

①对于L1-3含水层在采掘活动前,进行排水疏降,保证其水位降至开采标高之下。

②对于奥灰含水层,由于其含水量丰富,补给来源充足,目前疏降至开采标高之下难度很大,只能采取加强探测,预防为主的办法。

(4)堵水

①井田内有部分钻孔缺乏原始资料,封孔情况不详,同时因二1煤层顶板滑动构造带的存在,封孔好坏直接关系到今后生产,如发现漏水及时封闭。

②要及时查清采掘工作面前方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掘进巷道要保持20m的超前距,钻探先行,掘进过程中实行长探短掘,如遇异常水量大于30m3/h立即进行封堵。

(5)截水

根据荥巩煤田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不具备截水条件。

2、按照公司文件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十六字方针。矿井对采掘工作面实施物探先行,钻探验证,、长探短掘、长探短采跟踪预防。

3、掌握冲积层的厚度和组成,各分层的透水性和含水性。

4、马泉沟断层为东、西向展布北升南降正断层,落差0-25m,在矿井北部边界以外,根据11采区开拓揭露,未发现有构造,对11采区影响不大,将来开采南侧一1煤时,将会受到北侧太原组上段灰岩和奥灰岩的威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必须查清断层、裂隙的位置,错动距离,延伸长度,破碎带范围和含水、导水性能。

5、利用地质资料分析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数量、位置、厚度,各含水层的涌水量,渗透性及其到开采煤层的距离。

6、调查老窑和现采小窑的老空和废弃井巷的出水点、积水区位置、范围、标高、积水时间和积水量。定期对矿井周边小窑的采掘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并标注在有关图件上,要在矿井充水性图上用蓝线圈出积水范围,并外推60m用红线圈出探水警戒线。

7、开采过程中围岩破坏及地表塌陷情况,观测塌陷带、裂隙带、沉降带的高度,以及对涌水量的影响,判断是否透水等情况。

8、加强地质、水文地质预报、临时水情水害预报工作,坚决杜绝漏报现象。

9、超前探测要采用物探、钻探、巷探等不少于两种以上探测方法。

10、各采掘工作面编制有专项防治水措施、地质及水文地质说明书。

11、井下所有泵房每天必须把水仓存水排完,保证最低水位,24小时有人值班,不能空岗。机电队要不断对井下所有泵房水泵进行检修,做到水泵完好率100%。如泵房水泵临时出现故障(特别是中央泵房和东翼泵房),应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12、地面变电所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确保井下正常供电。

13、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并组织实施。

14、完善隔水层等厚线图、主要含水层水位线图。

15、各采掘区队要设专职水情监视员,水情监视员应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和一定的防水经验。采掘面还应建立水情记录,设置专门电话和警报器;一旦发现恶性突水征兆,能及时发出信号,组织撤离;报警制度和细则应使全体人员熟知。

16、加强矿井水文动态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奥灰动态水位变化情况,并根据水文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7、坚持周、月水情水害分析制度。

18、定期对两翼防水闸门试验,保持关闭灵活。

19、对采区一线职工进行防治水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防治水基本常识,井巷突水征兆及避灾路线,以便应对突发事件发生。

20、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层能承受水头值大于实际水头值时,可带压开采,在采掘时,加强对顶、底板涌水情况观测,发现问题及时撤出井下工作地点人员,并向矿调度室汇报,对可疑地点采取封闭、堵墙或使用水闸门进行隔离措施。

21、承压含水层与开采层之间的隔水层能承受的水头值小于实际水头值时,采取疏水降压的方法,把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值降到隔水层承受的安全水头值以下,以防突水事故的发生。

采取疏水降压方法是在具有底板或顶板承压含水层的条件下,如果隔水岩柱的厚度不足要求的安全厚度,为了充分利用“岩柱”强度的前提下以达到安全开采,必须采用疏水降压开采方案,把承压水头降到安全压力以下。

(1)要查明承压含水层的水文地质边界条件

(2)要查明承压含水区的地质构造和含水层,隔水层的情况,通过各含水层、隔水层情况、含水层动态观测、各含水层间接触关系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查明要疏放水层的主要补给水源和补给途径。

(3)要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编制各种专用图纸,对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降压值和安全水压,预计疏降到设计安全水位时的正常水量和最大水量。

(4)在查清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编制疏干方案,疏水工程应与采掘工程密切结合,疏水工程按其进行阶段可分为预先疏和并行疏干。预先疏干方式有地表式、地下式和联合式。

22、承压含水量不具备疏水降压条件时,必须采取建筑防水闸门,注浆加固底板,留设足够的防水煤柱,增加抗灾强排能力等防水措施。对防水措施的选择要在查明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按照既保证安全又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

23、在开拓巷道时,当开拓到设计水平时,只有在建成防、排水系统后,方可开始向有突水危险地区开拓掘进。

24、矿井必须坚持每月一次逐头逐面的水害分析评价、预测预报,经矿总工程师审批,报公司业务主管部门,同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5、矿井进行采掘编制设计时,应根据工作面底板的破坏深度所波及到的深度,编制水害防治工程方案。

26、采取综合措施预防高压水,以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篇2: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为科学有效地防治采煤工作面、煤巷掘进工作面、岩巷掘进工作面、巷修工作面片帮、冒顶等顶板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减轻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制定本措施。

一、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1、?采煤工作面过断层、破碎带、褶曲地带或过老空、老巷时,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地测部门必须及时发出预报,施工单位针对作业现场情况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2、?采煤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或周期来压时,生产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如木垛、倾向抬棚、加强点柱等。

3、?回采工作面初采初放和放结束顶,必须制订专项措施。特殊支护齐全,备用支护材料足够,严格按措施作业。

4、?采掘工作面要严格执行敲邦问顶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采煤工作面必须按要求进行支护,支护及时,棚距符合规定,邦顶背牢背实。

6、?顶层采煤工作面因地质条件变化必须留顶煤时,必须制定专项措施。

7、?顶板(或顶煤)破碎、空顶或流煤流矸必须及时处理,局部空顶处及时填料接顶或绞架接顶,防止隐患扩大造成顶板事故。

8、?回采工作面不得采用混合支护,支柱要升紧打牢,折梁断柱、失效支柱必须及时更换,防止支护失效引发顶板事故。

9、?采煤工作面炮眼布置严格执行爆破说明书,炮眼深度、角度、装药量、眼距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10、?回采工作面移溜卸柱长度严禁超过作业规程规定,防止移溜卸柱长度超过规定造成支护强度下降引发顶板事故。

11、?采掘工作面铺网必须按要求顶邦罩严,逐扣连网。

12、?回采工作面泵站压力符合作业规程要求,单体柱要坚持二次注液。

13、?采煤工作面煤壁端面距严禁超过作业规程规定。炮采、炮放采煤工作面片帮超过300mm必须及时挂网导棚顶紧煤壁或进行临时支护,防止片帮扩大,综放采煤工作面及时打开伸缩梁进行超前支护,片邦超过600mm,必须进行正式支护,顶板空顶处要填料接顶或绞架接顶。

14、?炮采放顶煤工作面倾角超过15。时工作面必须打倾向抬棚。

15、?工作面单体支柱必须使用防倒设施。

16、?采煤工作面上机头与上顺槽不得出现台阶,防止支柱蹬空。

17、?绞车运行前检查四压两戗及基础完好情况,防止绞车老柱不合格不牢固顶翻棚。

18、?倾斜巷道正确使用防跑车装置,防止巷道跑车撞翻棚引发顶板事故。

19、?搬运、起吊设备严格按措施作业,防止搬运、起吊设备吊挂不当引发顶板事故。

20、?发现冒顶预兆要及时撤出周围人员,采取措施处理后方可恢复工作;发现冒顶预兆又无法及时处理时,现场全部人员要迅速撤到安全地点,并及时通知矿调度室,以便安排处理,特殊情况无法及时撤退时,人员应靠紧煤壁或木垛避险,并防止煤岩片帮伤人;冒顶主要预兆有:顶板响声;顶板掉碴;煤岩片邦增大;顶板出现裂缝;顶板松动脱层;流煤流矸;有害气体和淋水增大等。

21、?处理冒顶前,工作人员及时备齐材料,认真执行敲邦问顶制度,找顶时,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点,用长把工具处理,防止煤矸掉落伤人;敲邦问顶后,作业人员要根据现场情况,采用长度、高度合适的材料架棚处理,或锚网喷处理。一般情况下,木棚棚距600mm,工字钢棚棚距700mm,架棚后必须背好帮顶,木柱腿用拉杆连接,顶板空顶处必须绞架接顶或填实木料接顶;锚网喷处理时,锚杆间排距不超过700mm,托板紧贴岩面,锚杆打到实体中,挂网必须罩严处理区域,喷浆必须喷严喷实,厚度不少于100mm。冒顶处理后要将材料、杂物、煤矸清理装车运走,保证通风行人畅通。

22、?处理冒顶事故,至少两人现场作业,并有专人观顶,较大顶板事故必须有队长、班长或矿领导现场指挥,检查、维护好事故地点附近的支护,保证畅通、安全的退路。

23、?冒顶区域必须加强有害气体的检查,保证通风畅通,有害气体不超限。

二、煤巷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1、?每班次进窝头时,必须首先进行敲帮问顶,及时找掉活矸活煤,施工中注意观察,及时处理顶帮隐患。若顶板存在伪顶或离层必须先找掉活矸,找到直接顶后,再进行支护。

2、?处理顶板事故,至少两人现场作业,并有专人观顶。

3、?打顺帮眼时,两帮要预留不小于300mm预留量,防止片帮,空帮。

4、?架棚时,顶帮必须背实、背牢,空顶或变坡点架棚时必须绞架接顶。

5、?锚网支护打眼前,先进行临时支护,并进行敲帮问顶,消除顶部隐患,操作者要站在安全完好顶板下施工。

6、?锚网巷道锚杆严禁穿皮,安装树脂每孔不少于两卷,托板、网、梯子梁紧贴岩、煤面,顶板锚杆锚固力不小于70KN,帮锚杆固力不小于40KN。

7、?锚网支护巷道每100米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经常观察顶板变化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8、?质量验收科每旬对锚网支护巷道锚杆进行一次拉拔实验,在井下作锚固力试验时,必须有安全措施。

9、?坚持巷道维修制度,失效锚杆及时补打,顶板离层或破碎时要打加强点柱,架棚巷道压力大,原支架变形时,要套棚加强支护。

10、?工字钢棚临时支护选用2根3米长Ⅱ型梁配合金属卡卡作为临时支护,4根内注式单体柱或外注式单体柱配合手动泵备用。每次放炮顺过帮后,前移临时支护,使两根Ⅱ型梁梁端抵住煤墙,然后逐棚把临时支护打死背牢,再上工字钢梁,背好顶,控制好顶板,然后栽腿背帮,打加强点柱。

11、?掘进头必须坚持使用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工字钢棚窝头10米必须打加强点柱,每棚两根,采用φ180mm×2400mm的木料,架棚巷道最大控顶距0.8m;顶板锚网支护巷道采用随掘随锚,锚网支护打眼前,先采用φ180mm×2400mm的木料进行临时支护,最大控顶距1.4--1.6米,遇断层或顶板碎松软,必须缩小控顶距,逐排或逐棚支护过断层或顶板破碎松软,缩小控顶距。

12、?坚持巷道维制度,后路不合格的工字钢棚及时更换修整,爆破崩倒、崩坏的支架必需先进行修复,之后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修复支架是必须先检查顶、帮,并由外向里逐架进行修理。

13、?过断层或地质变化造成巷道超高时,架棚巷道要绞架接顶。

14、?巷道拐弯开口要搞好成形,加强支护,空帮处必须背实,在开口位置必须架设牢固的明暗双抬棚,空帮空顶处必须背实刹牢。

15、?凡过断层或其它地质变化时,地测部门必须提前20米发出书面预报,以便施工单位采取切实可行顶板管理措施。

16、?架棚巷道顶帮必须背实背牢,巷道压力大,原支架变形时,要套棚加强支护。

17、?掘进放炮后,施工人员必须站在顶板完好的支架下用手镐配合尖钎进行刷顶,并打木点柱临时支护进行护顶。

18、?为保证巷道支护质量,U型钢搭接处严禁使用单卡缆。

19、?因受地压影响,卡缆螺丝必须由专人负责,每一个圆班要对螺丝紧固一次,提高U型棚支架支护质量。

20、?更换巷道支护时,在拆除原有支护前应先加固临近支护,拆除原有支护后,必要时还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在倾斜巷道中,必须有防止矸石、物料和支架歪道的安全措施。

21、?料场必须准备一定数量的荆钎、背木、大笆及板料等以备出现顶板事故时急用。

22、?区队值班干部在每班派班时,要将掘进工作面的现场情况及采取的必要措施向全体职工贯彻,跟班干部要现场落实。

三、岩巷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1、?岩巷掘进工作面在岩石整体性较好,强度在中等以上时,采取打管缝锚杆进行临时支护。

2、?在软岩或岩石破碎的情况下,采取喷30~50mm厚的喷射砼进行支护。

3、?进行临时支护前,必须由班组长用钎子或洋镐等工具,由外向里敲帮问顶,至少两人现场作业,并有专人观顶,找掉顶帮活矸,确认无问题后,开始临时支护。

4、?临时支护长度:不得超过1.5M。

5、?施工中注意观察,及时处理顶帮隐患。若顶板存在伪顶或离层必须先找掉活矸,找到直接顶后,再进行支护,坚持使用临时支护,不准空顶作业。

6、?质量验收科每旬对锚网支护巷道锚杆进行一次拉拔实验,在井下作锚固力试验时,必须有安全措施。

7、?过断层、破碎带、褶曲地带或过老空、老巷时,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地测部门必须及时发出预报,施工单位针对作业现场情况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8、?更换巷道支护时,在拆除原有支护前应先加固临近支护,拆除原有支护后,必要时还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在倾斜巷道中,必须有防止干事、物料和支架歪道的安全措施。

9、?料场必须准备足够数量的荆钎、背木、大笆及木料等以备出现顶板事故时急用。

10、?岩石破碎,严禁放大炮,并减少控顶距离,适当缩小锚杆间排距。

11、?打眼要掌握好角度,严格控制装药量,放炮前检查巷道支护情况。

12、?开口放小炮,减少装药量,一次放炮距离不超过1米。

13、?严禁锚杆穿皮,锚杆间排距不得超宽。

14、?岩石比较软时,放炮后,先进行初喷,及时封闭岩石,防止风化脱落。

15、?岩石破碎,严禁放大炮,并减少控顶距离,适当缩小锚杆间排距。

四、巷修工作面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1、?凡巷修作业的地点,无论工作量大小都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明确施工地点、工程量、质量标准,没有措施不准施工。

2、?更换巷道支护时必须坚持先架后去的原则,在拆除原有支护前应先加固临近支护,然后架新支护,再拆除原有支护。在倾斜巷道中,必须有防止矸石、物料和支架歪道的安全措施。

3、?巷修队主要领导和业务科室的分管人员要经常对主要巷道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安排处理,发现有顶板危险的巷道要及时派人整修,对有脱皮掉渣的巷道要及时进行找顶。

4、?维修巷道要对支护形式、支护规格、支护材料进行计算,并要求符合有关规定,要确保支护质量。

5、?同一条巷道维修时,原则上只准从一头向另一头独头维修,特殊情况下需要两摊同时作业时,间隔不少于50米。

6、?巷道维修时,要先维护好后路,歪扭棚及时整修,然后方可进入作业。修复支架是必须先检查顶、帮,并由外向里逐架进行整修。

7、?巷道维修棚距必须符合规定,邦顶背牢背实,防止二次顶板事故。

8、?巷道维修支护迎山合适,每6-8。迎山1。,严禁退山。

9、?巷道维修时,至少两人现场作业,并有专人观顶。

10、?巷道维修地点附近必须准备足够数量的荆钎、背木、大笆及木料等以备出现顶板事故时急用。

11、?要加大巷修投出,要保证有足够的巷修队伍。

12、?处理冒顶前,工作人员及时备齐材料,认真执行敲邦问顶制度,找顶时,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点,用长把工具处理,防止煤矸掉落伤人;敲邦问顶后,作业人员要根据现场情况,采用长度、高度合适的材料架棚处理,或锚网喷处理。一般情况下,木棚棚距600mm,工字钢棚棚距700mm,架棚后必须背好帮顶,木柱腿用拉杆连接,顶板空顶处必须绞架接顶或填实木料接顶;锚网喷处理时,锚杆间排距不超过700mm,托板紧贴岩面,锚杆打到实体中,挂网必须罩严处理区域,喷浆必须喷严喷实,厚度不少于100mm。冒顶处理后要将材料、杂物、煤矸清理装车运走,保证通风行人畅通。

13、?处理冒顶事故,至少两人现场作业,并有专人观顶,较大顶板事故必须有队长、班长或矿领导现场指挥,检查、维护好事故地点附近的支护,保证畅通、安全的退路。

14、?巷道维修地点在维修前必须使用临时支护,并根据不同情况对维修地点附近原支护进行加强支护,要在施工措施中明确临时支护、加强支护方式及数量。

15、?巷修头面局部空顶距离不超过1米,否则必须采取其它支护措施。

篇3:主井筒加固维护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章概况

在矿井进行隐患排查的过程中,发现主井筒内局部岩体风化、碹体局部出现变形脱落,支护强度降低,为保障巷道的完整性,消除事故隐患,经矿安全办公会研究决定,对主井筒局部进行加固整修,特编制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第二节施工方式及工艺

首先由安全科检查标记需要处理的地段;然后制定出具体的施工方案,针对该次需要加固的井壁岩体,采用打设锚杆挂网和焊制钢筋框架充填悬空地方。

根据现场情况,计划安装钢筋框架一个。采用?16mm的钢筋制作焊接的钢筋框架在地面制作完毕后,由罐笼带到施工现场,首先固定在井壁上原有的支护锚杆上,然后用木楔充填打紧。

背帮工程:采用锚杆挂网的方式处理。锚杆选用Φ18mm、长度为1.8m的等强度螺纹钢锚杆,在固定钢筋框架以下约1.2m处,根据现场施工条件打设锚杆,用锚网、木楔、背板等背实背严。

打锚杆眼采用煤电钻打眼,电源来自主井底配电室,电源线每隔10米在罐梁上固定一道。在施工现场的煤电钻,连同进线口外5米电源线在闲置不用时,必须盘圈悬挂在地梁上,不得妨碍施工。电煤钻杆要用铁丝牢固的拴在地梁上,在打眼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不得让钻杆坠入井底。

锚盘:方托盘采用机制的,规格不小于120×120mm,厚度不小于6mm。

锚固剂:每条锚杆使用锚固剂树脂锚固剂2卷,型号为MSK2550,药卷φ=25mm,L=500mm。

金属网:采用φ=4mm冷拔钢筋绑扎成径纬网,规格为长×宽=1000×1000mm,网孔规格100×100mm。网与网相互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并用钢带压紧。

钢带:钢带采用厚度6mm、宽度60mm的型材制作,L=1000mm或者按照现场支护间距进行制作。

施工时,利用罐笼作为施工平台,人员全部在罐笼内。在罐笼到达施工位置后,施工人员发出信号,停止罐笼提升,绞车工将绞车断电锁住滚筒制动。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的一端系在施工人员腰间,另一端固定在罐笼内的阻车器上。使用的煤电钻、钻杆及背帮材料要放在罐笼内,有1人在罐笼内负责递送及安全监护,2人负责施工作业。不用的工具及材料要及时放到罐笼内,防止坠落。

第三节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前,由区(队)长负责组织,有技术人员(编写人员)负责传达批准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传达后,进行考试、签字,成绩合格方可下井工作,不合格的人员必须补考,补考合格后再下井工作。轮休和请假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学习,并考试合格,干部工人学习、考试的成绩分别登记在《作业规程》学习考试记录表上。

2、施工前必须有施工负责人和班组施工人员一起,利用罐笼对井筒采取由上而下清理井筒内杂物和活石危矸,对于直径大于300mm的矸石,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矸石直接坠入井底,以防止砸坏井筒内电缆及其他设备。

3、人员在井筒内作业时,必须佩带合格的安全带。安全带的一端固定在施工人员腰间,另一端固定在罐笼上的阻车器上。

4、在到达施工地点后,施工负责人要再次进行安全检查,先用长柄工具清理杂物和活石危矸,确认安全后方可发出施工命令,严禁冒险蛮干。

5、打锚杆作业时,人员要利用罐笼作为施工平台,打设锚杆眼。

6、每班施工结束后,必须对施工现场的卫生清理干净,保持施工地点清洁整齐。

7、打锚杆时,将罐笼停在施工地点,然后通知绞车工停电锁住罐笼,系牢安全带后安可进行施工。

8、施工过程中,井上下使用规定的信号联系,信号规定:一声短铃:停止提升;二声短铃:向上慢长;三声短铃:慢降;四声短铃:提升。

在井筒内施工时,罐笼内人员发送信号采用锤击罐笼的方式,信号规定同上。锤击罐笼的间隔时间有有力、均匀、清楚、时间不大于1秒。同时带有一部无线手持机,便于和地面人员进行联系。

9、施工时注意电缆和管线,提前做好保护,防止施工时损坏。

10、施工完毕后要检查工具及施工地点的管线是否损坏,施工升井后,要空罐笼运行2次后,方可正式提升运行。

篇4:非煤矿山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一、重要部位、环节的技术、管理预防措施

(一)提升运输事故预防措施

1、危害分析。由于地下开采矿山提升设备过卷、防坠等安全设施不齐全、检测不及时、维护保养不到位以及操作人员违章作业,可能发生坠罐、跑车等重特大安全事故。目前我省地下矿山提升人员罐笼每次载人10-29人的78个,每次载人30人以上的20个(见附表1-1)。

2、预防措施

(1)矿井主要提升运输设备,必须是有资质的生产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各项安全保护设施齐全可靠;设备安装后,经有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2)设备运行过程中,必须经有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对存在问题不整改或检测不合格的提升设备不得运行使用。

(3)矿井提升罐车防坠器(防跑车装置)必须每半年进行一次脱钩试验,企业不具备试验能力的,要由有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形成报告。

(4)矿山企业要对提升设备实行包机挂牌制度,明确具体负责人。

(5)矿山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检查制度。矿井提升机及提升绞车、提升装置各部分、提升钢丝绳和安全保护设备、设施,每班必须由提升设备操作人员检查一次,每天由专职人员检查一次,每周由企业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检查一次,每月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检查一次,检查和处理结果都应留有记录。省安监局统一印制表格(见附表2)。

(6)提升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信号工必须按规定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井上下安装视频监控系统,严格执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制度。

(二)透水事故预防措施

1、危害分析。金矿、铁矿、铝(粘)土矿、石膏矿等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下开采矿山,由于受地表水和老空水威胁,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质资料不清、防治水设施不齐全以及探放水制度不落实导致矿井透水,可能发生重特大透水事故。目前我省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山17家,受水库、河流影响矿山11家(见附表1-2)。

2、预防措施

(1)全面准确掌握矿区范围内的小窑、老空区积水、含水层、地质构造等详细情况,并填绘矿区水文地质图。

(2)井下主要排水系统完善,排水设备的型号、数量和排水能力,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和设计要求。

(3)配备适应工作要求的探放水设备,组织编制有关探放水措施,并报矿井主要负责人批准实施。对水文地质复杂或受水威胁的矿山坚持不探不掘不采制度。在暴雨过后的一定时期内,企业要加强探放水措施。

(4)由地面到井下中央变电所或主水泵房的电源电缆,至少应敷设两条同类型的独立线路,并引自地面主变电所的不同母线段,任何一条线路停止供电,其余线路供电能力能担负全部负荷。

(5)矿山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暴雨停产撤人制度,设置测定雨量设施,当汛期本区域连续降雨达到50mm以上或气象预报为“暴雨”的天气时,必须立即停产撤人,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在岗在位;各矿山企业根据本地区所处环境及非“暴雨”天气时地表汇水情况制定撤人标准和措施。

(三)采空区冒顶事故预防措施

1、危害分析。矿山采空区是目前安全生产的重大危险源之一。采空区引起的破坏活动不仅威胁着矿山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而且还严重威胁地面人员生命财产,有些甚至造成整个地下矿山的完全破坏。目前我省有采空区的矿山59家(见附表1-3)。

2、预防措施

(1)矿山企业必须有实际测量的井上下对照图。对采空区有可能殃及井下作业人员及地面建筑物的要加大监控力度,制定撤人措施,并在地面塌陷范围内设置警示标志,禁止人员进入。

(2)对于石膏矿山连续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采空区必须安装岩音仪进行连续监测;金矿、铁矿采空区必须进行充填。

(3)积极采取技术措施,对具备放顶条件的采空区,要有计划地进行强制放顶,彻底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4)明确专职人员负责采空区的观测、预报工作,完善采空区观测、检测、管理制度和台帐。

(四)中毒窒息事故预防措施

1、危害分析。井下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来源于矿物本身释放以及放炮产生,若通风不良、设备安全设施缺少或失效等,易造成重特大安全事故。目前我省存在硫化氢石膏矿山5家,伴生煤粘土矿山14家(见附表1-4)。

2、预防措施

(1)建立完善的机械通风系统,矿井主要进、回风巷应设永久测风站,每周检测一次风速、风质、风量。

(2)有完善的井下通风系统图,并根据生产进度及时予以更改补充。

(3)有硫化氢的石膏矿山,采掘作业地点必须配备硫化氢检测报警仪,硫化氢检查员每班至少检查两次,并做好记录;对伴生煤开采的粘土矿山,今年12月底前安装瓦斯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对有硫化氢和煤系开采的矿山,其通风系统由有资质的检测监测机构每年进行检测一次。

(4)所有放炮员、跟班安全员、带班队长必须配备有害气体浓度检测仪器,放炮后由放炮员、跟班安全员对工作面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五)尾矿库溃坝事故预防措施

1、危害分析。尾矿库是金属矿山储存废渣的设施,其安全状况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而且直接影响下游村镇、农田、工业、交通等基础设施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病、险、危库或殃及范围内有村庄的尾矿库,一旦发生溃坝将导致重大恶性事故。目前我省三等尾矿库10家,四等库37家(见附表1-5)。

2、预防措施

(1)企业必须建立尾矿库巡查制度,指定专人定期对尾矿库进行巡查,做好巡查记录和签字。

(2)三等以上尾矿库在今年12月底前实行在线监测,实现坝体位移、浸润线、库水位、干滩长度、安全超高、降雨量等的实时监测;四等以上尾矿库必须实现坝体位移和坝体浸润线观测。

(3)尾矿库必须进行有计划的排尾;安全超高、沉积干滩长度和下游坝面坡度、回水设施、防汛设备设施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4)对四等以上尾矿库,坝高堆积至1/2-2/3最终设计坝高时,对坝体进行一次全面的勘察,并进行稳定性专项评价,对存在问题的及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二、应急救援保障措施

(一)井下通讯保障措施

从全省地下矿山通讯装备情况看,还有部分矿山井下通讯设施存在不齐全、不到位、不畅通等问题。当事故发生时,井下作业人员和地面调度人员不能及时联系,通知井下人员尽快撤离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容易延误时间导致事故扩大。

1、地下开采矿山井下必须形成完善的通讯系统并与地面调度(值班室)室保持通讯畅通。发现险情时,现场作业人员有权先撤离现场,再向值班调度人员报告。值班调度人员接到现场作业人员险情报告后,有权下达撤人决定并在3分钟内通知所有井下应撤离人员撤离现场。

2、有完善的井下通讯系统图。

3、井下各采掘工作面、车场、主要机电硐室、井下变电所、泵房等要害部位和采掘工作面必须安装电话。井下大巷每100米安装一部电话。

4、水文地质复杂或受水害影响严重的矿山或井下当班作业人员超过30人的矿山,今年7月底前实现井下人员定位或声光报警或井下安全警报广播调度系统。

(二)应急救援预案保障措施

1、矿山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编制相应的提升运输、透水淹井、汛期撤人、尾矿库溃坝等单项和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并按规定报安监等有关部门备案。

2、完善井下安全标志、避灾路线和撤人通道。

3、加强职工培训、掌握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

4、每年雨季前进行一次撤人演练。

?三、责任落实措施

(一)强化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矿山企业要针对本企业的重要部位、重点环节明确一名矿级领导,具体组织指导各项措施的落实。

2、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完善检查管理制度,制定检查表,明确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健全档案和台帐。

(二)强化监管责任落实

1、市属以上企业由市安监局负责,其他企业由县(市区)安监局负责,至少每季度检查督促一次矿山企业的责任落实情况。

2、各级安监部门在检查过程中要按附表3做好相应的检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单,对不能保证安全的要停产整顿。

篇5:集中轨道巷贯通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章概况

一、贯通巷位置:

贯通巷道:二采区集中轨道巷1#联络巷与2#联络巷平距692米,现已掘659米、1#联络巷与2#联络巷相距33米。从2#联络巷按照165°48′48′方位角,坡度+7°15′掘进33米与1#联络巷贯通。

二、贯通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

贯通巷道断面为矩形,规格4.4m(宽)、3.3m(高),掘进允许误差:0~+20mm。巷道采用挂网、锚杆、钢带、锚索复合支护。锚杆间排距为800×800mm;锚索间距3200mm;过断层破碎带在锚网、锚索支护下11#工字钢棚加强支护,11#工字钢棚间距0.5m。

三、贯通巷用途:

巷道贯通后,可缩短二采区开拓大巷掘进通风距离,减少下料运输环节。

第二章贯通安全技术措施

1、必须保证掘进工作面及被贯通地点24小时正常通风。

2、施工前,组织跟班队长、班组长、施工人员认真贯彻学习本措施,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杜绝出现“三违”现象。

3、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二采区轨道巷掘进作业规程》中关于顶板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锚杆、锚索支护必须紧跟迎头,顶板破碎时11#工字钢棚加强支护,棚距0.5m,严禁空顶作业。打锚杆支护时,要有专人观察顶板及工作面围岩情况,防止冒顶伤人,确保施工安全,严格按照中腰线掘进。

4、每班按照探放水设计进行短探短掘,发现有异常情况采取措施,确保安全才允许掘进。为防止测量误差在掘进距离30米时,用探水钻在2#联络巷迎头打钻,与1#联络巷探通才允许掘进。

5、机电设备管理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中关于机电设备管理安全技术措施执行,杜绝“失爆”现象的发生。

6、应将便携式瓦斯监测报警仪和瓦斯自动监测报警装置悬挂在贯通地点处,严格控制瓦斯浓度,每班必须对二采区集中轨道巷贯通地点进行不少于三次的瓦斯检测。

7、巷道贯通距离剩余10m时,检查被贯通地点瓦斯情况,如瓦斯超限严禁掘进,必须加强通风采取措施后才允许掘进。

8、贯通距离剩余10m时,每次进刀前班长要布置好警戒,严禁任何无关人员进入轨道巷1#联络巷贯通处及机组截割头附近,警戒人员在没有接到命令时不得擅自离岗。

9、贯通前,必须把1#联络巷135掘进机停放在贯通地点10米处,防止贯通时损坏掘进机。同时把风筒、管路、电缆加以可靠保护,防止截割头割坏。

10、贯通时,必须由专人在现场统一指挥,确保在被贯通地点和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都在0.8%以下时,方可指挥下令贯通。贯通时在巷道中部偏下部位进刀,以小断面导通后,1#联络巷被贯通地点上方巷道围岩情况,处理好零皮逐步扩大贯通口至设计断面。掘够一个支护距离及时支护。

11、现场作业应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处理顶帮活矸危岩。

12、加强通风管理,严格执行风筒管理制度和风门管理制度,对局扇实行专人管理,严禁任何人员随意停开局扇。

13、加强二采区轨道巷的风筒维护管理,杜绝风筒漏风,保证掘进工作面通风良好,风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14、贯通时,矿带班领导必须在现场指挥,确保安全贯通。

15、加强现场综合防尘管理,及时冲洗巷道积尘。

16、其它未尽事宜,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规定和《作业规程》中有关规定执行。

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煤矿有限公司

2015年4月11日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