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矿井火灾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预防矿井火灾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0

对待矿井火灾的基本原则是:以预防为主,防灭并重。

1.矿井防火的一般措施

(1)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井筒

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及硐室,一旦发生火灾,对整个矿井威胁很大。因此,井筒、平硐及井底车场沿煤层开凿时,必须砌碹;在岩层内开凿时,应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井筒与车场或大巷相连的地点都要砌碹或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井下永久性中央变电所和井底车场内的其它机电硐室必须砌碹,采区变电都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从硐室、井下火药库及其两旁的巷道(需小于5m)必须砌碹或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2)设消防材料库

每个矿并必须储存灭火材料和工具,并建立一批消防仓库,同时要满足下列要求:

1)地面消防材料库要设置在井口房附近(但不得设在井口房内),并有铁路直达井口;

2)井下消防材料库要设在每一个生产水平的运输大巷中;

3)消防材料库贮存的材料及工具的品种和数量,由矿长决定,并定期检查和更换。这些材料只能用于处理事故不得它用,因处理事故所消耗的材料,要及时补充。来源:考试通

(3)设防火门

为了避免地面火灾传入井下,进风井口和进风平调都要装有防火铁门,铁门要能严密地遮盖井口,并易于关闭。进风井筒和各个水平的井底车场的连接处都要装有两道容易关闭的铁门或木板上包有铁皮的防火门。

开采有自燃发火的煤层,在采区进、回口风巷道内,必须先砌好留有门硐的防火墙,门硐附近要放置门扇,储备足够封堵防火墙门硐的材料,以便随时封闭。

(4)设置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

每一个矿井必须在地面设置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消防水池附近要装设水泵,其扬程和排水量在设计矿井消防设备时规定。开采深部水平的矿井,除有地面消防水池外,还可利用上部水平或生产水平的水仓作为消防水池。

2.外因火灾的预防

预防外因火灾应从杜绝明火与电火花着手,其主要措施有:

(1)瓦斯矿井要使用安全炸药,放炮要遵守安全规程。

(2)正确选择、安装和维护电气设备,保证线路完好,防止短路、过负荷产生火花。

(3)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井下和井口房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喷灯焊接。如必须进行上述工作时,必须制定专门安全措施,报矿长批准。并由矿长指定专人在场检查和监督。

3.内因火灾的预防

(1)正确选择开拓、开采方法

防止自燃火灾对于开拓、开采的要求是:最小的煤层暴露面、最大的采煤量、最快的回采速度和采区的容易隔绝。

1)采用集中岩巷或减少采区的切割量。要采用石门、岩石大巷或集中平巷(上山、下山);采区内尽量少开辅助性巷道,尽可能增加巷道间距,把主要巷道布置在较硬的岩石中,必须在煤层中开凿主要巷道时,要选择不自燃或自燃危险性较小的煤层,采区内煤巷间的相对位置应避免支承压力的影响,煤柱的尺寸和巷道支护要合理等。

2)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高落式、房柱式等老的采煤方法回采率很低,采空区遗留大量而又集中的碎煤,掘进巷道多,漏风大,难以隔绝。开采易于自燃的煤层,选用这种方法是十分危险的。

壁式采煤法回采率高,巷道布置比较简单,便于使用机械化装备,从而加快回采速度。此方法有较好的防火安全性。经验证明,薄煤层采用这种采煤方法,很少自燃发火。

回采厚煤层和中厚煤层采用倾斜分层和水平分层人工假顶采煤法,辅以预防性灌浆,只要保证灌浆质量,能够做到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地开采厚煤层和中厚煤层。

顶板管理方法能影响煤炭回收率、煤柱、煤留的完整性和漏风量的大小。开采有自燃危险的煤层选择顶板管理方法要慎重。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一般易于发生采空区的自燃,用惰性材料及时而致密地充填全部采空区,可以大大减少自燃火灾的发生。

3)提高回采率,加快回采速度。采用先进的劳动组织,尽可能使用高效率的采煤设备和综合机械化设备,以加快回采速度。此外,必须根据煤层的自燃倾向和采矿、地质因素确定自燃发火期,结合回采速度合理地划分采区面积,在自燃发火以前就将一个采区采完封闭。

(2)通风措施

1)选择合理的采区通风系统。结合开拓方案和开采顺序,选择合理的采区通风方式。可以减少采空区漏风量。

2)实行分区通风。分区通风是比较合理的通风方式,它能降低矿井总阻力,扩大矿井通风能力,并易于调节风量,减少漏风。同时在火灾期间也便于稳定风流和隔绝火区。

(3)预防性灌浆

1)用泥浆作为灌浆材料。预防性灌浆是借助输浆设备把泥浆(水、黄土、砂子等按一定比例配制)等材料送到易发生自燃的地区,起到防火的作用。采用泥浆作为灌浆材料是预防自燃发火较有效的措施,在有条件使用灌浆的生产矿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用尾矿作为灌浆材料。尾矿制浆比黄泥制浆工艺简单得多,它只要将浮选后的浆料用灰渣泵或砂泵打至地面圆形搅拌池,经过两道筛子过滤,不需其他加工就能作为防灭火注浆材料。

其流程是:浮选机→(尾)浓缩机→尾矿(煤泥浆料)→砂泵输送→圆形搅拌池→经管路自流入井下各注浆地点。

3)阻化剂灭火是采用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溶液或乳浊液灌注到采空区、煤柱缝隙等易于自燃的地点,降低煤的氧化能力,阻止煤的氧化过程。阻化剂防灭火简便易行,经济可靠。这种方法对缺土。缺水矿区的防灭火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2:矿井电气火灾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随着我国煤矿采掘机械化和电气化程度的提高,外因火灾发生的比例也逐年增高。低压电缆着火、矿用变压器着火、架线电车电弧引燃木支护棚着火等电气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而且矿井中环境复杂,电气设备众多,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近几年多次发生的矿井电气火灾事故,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重大威胁,并造成重大损失。根据1949年~1995年的统计资料,我国煤矿共发生58次一次死亡3人以上火灾事故,其中电气设备引起火灾有27起,占总次数的46.55%。作者对矿井电气火灾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和对策。

1电气火灾主要特征

1)隐蔽性强。由于漏电与短路通常都发生在电器设备内部及电线的交叉部位,因此电气起火的最初部位是看不到的,只有当火灾已经形成并发展成大火后才能看到,但此时火势已大,再扑救已经很困难。

2)随机性大。矿井中电气设备布置分散,发火的位置很难进行预测,并且起火的时间和概率都很难定量化。正是这种突发性和意外性给矿井电气火灾的管理和预防都带来一定难度,并且事故一旦发生容易酿成恶性事故。

3)燃烧速度快。电缆着火时,由于短路或过流时的电线温度特别高,导致火焰沿着电线燃烧的速度非常快,另外再借助巷道风流及其它助燃物质,使燃烧速度也大大加快。

4)扑救困难。电线或电气设备着火时一般是在其内部,看不到起火点,且不能用水来扑救,所以带电的电线着火时不易扑救。此外,矿井井巷众多,电气线路错综复杂,给火灾扑救也带来难度。

5)损失程度大。电气火灾的发生,通常不仅会单纯导致电气设备的损坏,而且还将殃及井下众多生产设备。另外,电气火灾也会引发其它一系列的矿井事故,损失更为重大。

2电气火灾危害性

矿井电气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会在井下引起“连锁”反应,火焰借助电缆线、电气设备、矿井风流、瓦斯和煤尘等引发其它事故,不仅造成财产损失,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其危害性主要表现为:

1)造成矿井电气设备、生产材料的损失和破坏。

2)火灾可能会烧毁生产设备或破坏现场工作条件,给矿井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3)引发其它事故的发生。火灾往往会改变通风机原来的工作状态,导致井下通风系统紊乱,火烟弥漫井巷,烧毁巷道和井筒,有时甚至可能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等事故,造成更大的损失。

4)造成矿井内部环境污染。矿井电缆、电线及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大多为易燃物,燃烧时会放出各种有毒有害气体,造成整个矿井内部或者局部的空气污染。

5)造成人身伤害。火灾时有毒气体会借助风流作用,波及的范围较大,使灾区或波及区的工作人员受有毒气体侵袭而中毒、窒息或死亡。

3电气火灾原因

在使用电能时,引起火灾的源由可能是电弧、火花,以及炽热与发热的高温导电部分。起初可能致使电气设备中的绝缘材料燃烧,接着火焰传到巷道的支架、煤尘、瓦斯及矿内其它可燃材料上,这就发生矿井电气火灾。引起井电气火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过载、短路、接触不良、电弧火花、漏电等原因。

1)短路。导线短路时,因有大量电流流过而使导体的发热特别快,在几秒钟,有时更快些,导体就炽热了,并且可能烧着与其连接的绝缘、木支架、煤尘和邻近的可燃物品,造成火灾。在有瓦斯及矿尘危险的矿井条件下,炽热的导体与含有瓦斯或煤尘与空气的爆炸混合物相接触,到达爆炸条件,就可能引起爆炸。

2)过负荷。当过负荷不是短接的结果发生时,导体的发热通常进行较慢,但是长时间积累,设备将达到使自己失去绝缘性能的危险温度,最后就常常引起电气设备中线路的短接而发火。

3)接地故障。中间接地的漏电,特别是矿内电缆线路两相短接时漏电也会产生火花引起燃烧。

4)接触不良。线路中个别部分接触电阻的增加,主要是接触不良的结果。实践证明,井下电缆与电缆或者电缆与设备的连接部分(接头)做得不好,往往是矿井巷道内因电流以产生火灾最常见的原因。

5)漏电。漏电是引起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更普遍更隐蔽。使用电器介电强度不够或电线绝缘材料性能不好等,都容易发生漏电。另外由于绝缘材料的性能下降是不能逆转的,因此漏电电流会逐渐加大,造成打火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而形成电气火灾。

6)静电。在井下,静电的产生可能是因为:砂砾或其它含在压缩空气中的混合物与橡胶管、金属管壁相摩擦,胶带与轮子摩擦,橡胶带在带式输送机卷筒上摩擦等,从而产生电弧及火花。静电的电压能达到极高的值(约数万甚至数十万伏),极易引起瓦斯爆炸与火灾。

7)电气照明设备引起火灾。井下如果不很好地处理照明灯罩上覆盖的煤尘,有时也能引起火灾。细小的煤尘由于堆积在电灯的灯脖上或玻璃罩上,阻碍灯炮内部热量的扩散,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致使煤尘发火。

4电气火灾预防对策

矿井电气火灾仍要坚持“预防火主”的原则,严格参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确定。笔者认为做好矿井电气火灾的预防工作的基本对策有如下几处方面。

4.1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的电气设计及防火的要求

1)井下电气设备的选用和安装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在特定的工作场所,如在井下存在瓦斯、煤尘等易燃、易爆场所,必须按照专业的安全规程选用特制的电气设备,如隔爆型电气设备,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为了防止电缆起火,必须选择矿用阻燃电缆,电缆线路的连接和敷设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不准许盘圈成堆或压埋送电,在使用过程中防止线路的过负荷,以避免出现短路失火等现象。

2)加强对井下电气设备的管理,做好日常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井下的各种电气设备,要严禁超负荷运转,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也要防止因设备内部的故障等原因导致设备起火。要定期检查电缆线的绝缘程度及设备的运行完好状况,并做好相应记录。此外,应经常加强对矿井职工安全用电教育,防止人为造成电气设备及线路的机械损伤造成漏电短路而引起火灾等现象。

3)矿井电气设备要有过流,过压、漏电和接地保护措施。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在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备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井下配电网路均应装设过流、短路保护装置。电太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4.2加强矿井电气管理,提高防火意识

1)建立、健全井下各项规章制度。井下电气工作人员要各司其职,做到每台电气设备都有专人负责。建立各种电气设备的操作规程,建立矿井电气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制度,建立矿井电气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制度、矿井职工持证上岗制度等等,用制度来规范预防电气火灾的具体要求。

2)做好矿工的安全教育,提高防火意识。对广大矿井职工进行安全用电教育,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一条重要措施,也是避免电气火灾事故的可靠保证。对新工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要掌握安全用电的知识、电气火灾的处理方法、电气设备的操作规程等,使其在思想上对电气火灾事故高度重视。

3)进行专项整治工作,消防电气火灾事故隐患。矿井企业内部应经常组织井下消防的专项整治工作,消防措施和设备是否齐全,安全职责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存在其它事故隐患等等,如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切实降低电气火灾的发生概率。

4)建立矿井电气火灾应急预案,并进行必要的事故模拟演练。各矿井应当建立电气火灾的应急预案,并进行电气设备预防试验性事故演习,以及模拟电气事故处理演习,确保在一旦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具有相应的扑救、避难、救援等具体防范措施。

4.3应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防灭火能力

1)应用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目前应用在电气防火的产品主要有防漏电报警系统、防过载报警系统、电缆温度报警系统等类型,其特点是能准确地探测到电缆线路的异常状态,通过处理将信息提供给维护人员,这样可以将电气火灾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积极开展对矿井电气火灾发生、发展机理和规律研究,不断研究开发矿用火灾报警设备、灭火设备和逃生设备;使矿井电气火灾在预防、监测和扑救三方面,实现立体化的防治措施。

5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地预防矿井电气火灾的发生,减少因矿井火灾造成的巨大损失,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注重预防,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电气设备的使用、检查和维护;充分加强对井下电气设备的管理,做好职工的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建立应急预案,应用新技术和新装备,提高防灭火应变和防治能力。

《矿业安全与环保》(时训先、蒋仲安、何理)

篇3:X矿井火灾预防安全措施

一、矿井外因火灾隐患分析

1、产生外因火灾的条件是:有易燃物存在、有足够的氧气和足以引起火灾的热源。

2、矿井易燃物有:①坑木;②变压器油、液压油、润滑油等;③棉纱、布头、纸等擦拭材料;④瓦斯、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⑤煤和煤尘等。

3、引起外因火灾的原因有:

(1)机械能转化的热。如皮带与托辊摩擦、采掘机械运转时冲击或摩擦产生的热。

(2)电能转化的热。如电流短路、电器设备带载运转、电焊、电炉放热等。

(3)化学反应产生的热。如不合格的炸药爆破、瓦斯和煤尘爆炸、煤炭自燃、火焊、电焊接等。

(4)吸烟、冬季取暖、消防设施、器材不完好、工人消防意识不强等原因。

二、外因火灾的预防

1、带式输送机使用中,必须制定防止发生火灾的技术安全措施,所使用的皮带必须是阻燃胶带。

2、所有带式输送机机头都要配齐合格的干粉灭火器和灭火沙、防火铁锹,防止带式输送机发生意外火险时使用。带式输送机机道供水管路每50米安装一个三通,且软管齐全,水路畅通。

3、各电气、机械场所都必须按要求配齐灭火器材包括干粉灭火器、co2灭火器和灭火沙、防火锨,并做到定期检查,以备发生意外火险时使用。

4、定期对带式输送机的六大保护进行试验,试验完后必须填写试验记录并签字,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严禁甩掉或拆除带式输送机保护。

5、设置烟雾报警断电保护装置,每月上井到地面试验一次。

6、供电系统的继电器应每天进行一次试验,并认真填写记录,保证继电器灵敏可靠,严禁甩掉继电器不用。

7、井下各种电器高低压开关防爆性能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过电流、漏电、过负荷和欠压释放等保护装置齐全,动作灵敏可靠;井口和井下电气设备必须有防雷击和防短路的保护装置。

8、井下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时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223条的有关规定,并制定严格的安全措施,报有关领导批准。

9、井下必须使用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煤矿许用炸药和许用电雷管,严禁使用产生火焰的爆破器材和爆破工艺。

10、严格井口检身制度,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下井;工业广场内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口20米内严禁烟火;井下严禁使用电炉、灯泡取暖。

11、井下主要大巷、机电硐室必须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或进行阻燃处理。

12、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防火意识。

三、外因火灾发生时的处理

1、外因火灾比较直观,初期火势较小,容易控制,现场人员应充分利用防尘供水管路、灭火器或其它可能利用的灭火工具直接灭火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2、如果火灾规模较大,现场人员不能直接扑灭火灾时,应尽快将火灾的地点、范围、性质等情况向调度室汇报,并积极组织受火灾威胁区域的人员沿避灾路线尽快撤离灾区。

3、调度室接到井下火警报告后,应根据事故的地点、性质、规模等,立即通知灾区人员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尽快沿避灾路线撤离灾区,并及时通知矿山救护队和有关领导组织救灾。

4、总指挥应积极组织矿山救护队营救灾区人员,并组织人员采取措施,控制火势蔓延,制定切实可行的救灾、灭火方案。

5、电气设备着火灭火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油类着火时,禁止用水灭火。

6、根据已探明的火区地点、范围等情况,确定调整通风系统方案。

7、当井下火灾规模较大,无法直接灭火或直接灭火无效时,必须采取封闭火区的灭火措施。封闭时应采取在火源的“进、回风侧同时封闭”;不具备同时封闭条件时,可以采用“先封闭火源进风侧,后封闭火源回风侧”的封闭顺序;一般不得采用“先回后进”的封闭顺序。封闭火区应采取措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缺氧窒息和瓦斯爆炸事故。

8、抢救火灾或爆炸事故的遇险人员时,必须在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以救护队为主进行。

9、井上设有消防材料库,如因处理事故使用,必须及时补齐消防材料。

篇4:矿井火灾预防制度范本

1井下严禁使用可延燃橡套电缆和非阻燃皮带。

2井下机电硐室一律不用可燃性材料砌筑,并在机电硐室内安设2—4具MFZ8型贮压式干粉灭火器和贮存0.5m3以上的河砂。

3皮带斜井共安设14具MFZ8型贮压式干粉灭火器,其安设位置为:每台皮带运输机的机头和第三台皮带运输机的机尾各安设2具灭火器,在皮带运输机的中部每隔100m安设1具灭火器。其他皮带运输巷,在皮带运输机的机头、机尾各安设2具MFZ8型贮压式干粉灭火器,在皮带运输机的中部每隔200m安设1具灭火器。对井上、下防火设施和消防器材,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

4井下全部使用阻燃性皮带。皮带运输巷道管路每隔50m设一个三通,其他巷道管路每隔100m设一个三通。

5在发生火灾时,矿井的防尘供水管道作为消防管道使用。

6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井巷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每次必须有经批准的专门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坚持每次工作结束后清除易燃物、可燃物等,做到人走场地清。

7井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完好标准,掘进碛头必须按规定安装“三专两闭锁”。局扇必须由瓦检员开关。

8井下严禁带电检修和搬迁电气设备。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