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用药错误报告处理操作程序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医院用药错误报告处理操作程序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19

医院用药错误报告处理标准操作程序

目的:制定用药错误报告处理标准操作程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范围:临床各科室、药剂科、护理部、医务科等

责任人:全体医务人员

程序:

1、用药错误的定义:

(1)一般用药错误:是指在药品使用过程中发生差错或错误,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患者与医疗目的无关的,延误甚至加重患者病情的事件。

(2)严重用药错误:指造成患者损害成永久性或危机生命,如过敏性休克、心率不齐,或造成患者死亡。

2、上报程序

(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严重用药错误,或患者对其提出质疑时,无论医务人员有无过失,都必须耐心听取患者倾诉,不许推诿或逃避患者或家属投诉或询问,并在2小时内报告本科室负责人。相关负责人书面报告医务科(或护理部),内容应包括:

1)用药错误情况:对用药错误进行描述,损害严重程度,事件发生顺序,所涉及人员及工作环境。

2)问题调查:①患者治疗经过,是否已用药②最初的错误是由哪类医务人员所致③错误导致的结果(例如:死亡、损害程度)④采用何种干预使患者未发生用药错误⑤错误发生于何时和如何被发现的⑥错误发生在什么场合⑦错误是否涉及其他工作人员⑧是否向患者提供了咨询

3)药品情况: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剂型、批号、含量或浓度、制药公司、包装形式或大小。

4)患者情况:年龄、性别、诊断等。

(2)接到相关负责人报告,医务科(或护理部)应视造成损害程度逐级上报。

3、急救措施程序

医务科应立即组织相关科室专家对用药严重错误进行会诊抢救:

(1)了解所用药物剂量、给药途径。

(2)判断患者发生的损害为功能性还是病理性的,以及损害严重程度。

(3)根据临床表现积极进行对因、对症以及使药物尽快清除(排泄/滤过)的治疗。

4、现场勘查程序

对疑似用药错误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的药品,即由医患双方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医疗行政部门指定。

篇2:医院差错事故管理操作程序

医院差错事故管理标准操作程序

目的:制定差错事故管理标准操作程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范围:药剂科各部门

责任人:全体药剂人员

程序:

1、差错事故的定义:由于药剂人员在调剂、制剂、分装、领发、贮存、保管、使用仪器等工作中,未给患者造成伤害,但造成药品浪费,损害仪器设备或发生不应有的错误时,均属差错。

2、差错事故的范围:差错分为配方、发药时产生品种规格数量差错、用法用量错误,药品质量不合格、配制错误、检验错误、保管不当、账物不符、统计差错、药品管理错误等。

3、差错事故的分类:差错分为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一般差错:指差错发生后能及时纠正,未造成危害及损失或未引起不良影响的;严重差错:指差错会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引起重大不良影响,但未构成患者人身损害的。

4、差错事故的报告与处理:

1)发生差错后应立即向上级汇报,积极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必要时应逐级汇报。

2)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及时登记差错原因、经过、后果及处理措施。并每月汇集上报医务科,严重差错事故应及时上报,说明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及如何避免复发的改进措施。

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汇集差错、事故,对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情节及后果要具体分析。

4)药剂科定期(1次/季)组织讨论、分析,找出差错事故的原因和性质,从中吸取教训,制定预防措施,如引导药剂人员继续教育,修改不合理操作规程,提醒执行正确操作规程等。

5)差错事故列入药剂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篇3:医院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操作程序

医院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标准操作程序

目的:制定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标准操作程序,进一步加强我院药品临床应用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预防过度使用,控制药品费用的异常增长。

范围:临床各科室、医务科、药剂科等

责任人:全院医务人员

程序:

1、药剂科每月/每季度对使用金额或使用数量前20名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报主管院长、医务科或医院纪委等。

2、医务科定期随机抽取药学及临床医学等专业专家,对上报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对用量异常波动的品种,结合专业特点、工作量进行综合评价,作出合理性评判。

3、对用量异常波动品种(环比增幅超过30%),发出预警通告,并作重点跟踪;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医师和科室与绩效考核挂钩,并对相关医师进行警示谈话;对用药明显不合理或不合理比例较高的医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相应处理。

4、统计和评价分析原则上每季度组织一次,特殊情况可随时对个别病例用药情况进行评价,对发现的严重问题须及时反馈至有关科室主任并与绩效考核挂钩。

5、对用量异常波动、使用金额或使用数量前20名的药品,以及相关共性问题,不定期在院周会或院内网上公布和通报。

6、医院纪检监察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有关违规行为的,可对有关药品给予警示或作出停药意见,对有关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进行警示谈话,并与绩效考核挂钩。

篇4: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操作程序

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标准操作程序

目的:制定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标准操作程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范围: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等

责任人:全体医务人员、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成员

程序:

1、实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成员认真覆行职责,有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时,不得隐瞒不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受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领导,由药剂科临床药学人员具体负责。

2、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收集

凡在我院门、急诊和住院期间的病人所用治疗、预防、诊断等药物,在使用安全剂量中所发生的有害或严重不适的反应,均属登记和报告范围。

医务人员在诊断、治疗、护理中发现病员出现因用药所引起的不适反应,应即时进行处理、并报告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小组",认真填写"ADR/ADE报告表"。

3、程序

1)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小组在接到门诊或病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或接到临床医师填写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后,应在最短时间里前往相关科室(门诊或病区)。

2)到达后,仔细听取医护人员的叙述,仔细察看病历,然后询问情况、查阅病历,与医师一起共同进行因果关系评价,提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意见。

3)如判断是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并上报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4)医护人员对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应即留存标明日期、厂家、批号、使用数量等情况,待分析后决定取舍。

5)由于药物本身质量问题(如输液热原反应、药物霉变、细菌污染、杂物混入等情况),所引起病员之不适应,原则上由药剂科会同临床科室等人员,负责处理。

6)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严重、罕见和新的不良反应病例,须用有效方式在15个工作日内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4.附:药物不良反应(ADR)监察范围

1)所有危及生命、致残直至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的不良反应。

2)新药投产使用后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

3)疑为药品所致的突变、癌变、畸形。

4)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

5)非麻醉药品产生的药物依赖性。

6)疑为药品间相互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

7)其他一切意外的不良反应。

篇5:医院发生输液反应时应急预案操作程序

医院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标准操作程序

目的:制定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标准操作程序,以确保病患健康与生命安全。

范围:临床各科室、感染科、药剂科、护理部等

责任人:事件发现者及相关部门医护药人员

程序:

【应急预案】

一、立即停止输液或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二、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三、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四、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护理部。

六、保留换下的液体和输液器送化验室及有关部门。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七、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程序】

1.一般的输液反应: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观察病人情况。

2.严重的输液反应: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送检。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