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研组长岗位职责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高中教研组长岗位职责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19

高级中学教研组长岗位职责

(一)、搞好教研组建设工作,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定期、定内容组织教研活动,并定期向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汇报教研组工作情况,做好教研组工作总结。

(二)、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提高业务水平,带领教师为推进课程改革、落实学校办学目标作出贡献。

(三)、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结合本校实际细化教学具体要求,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四)、组织本组教师研讨符合课改要求和学校办学特色的课堂教学方案,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组织和支持本组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和相关评议。

(五)、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根据教研组实际情况,确定教研组内各备课组和教师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

(六)、实施本学科的各项教学常规管理。

(七)、深入备课组,检查和指导备课组活动,督促并指导备课组制订各年级教学计划,并经常分析各年级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质量,了解教学情况,研究改进教学方法的具体策略。

(八)、研究和决定考试命题原则,负责本学科的阅卷,督促教师做好试卷分析,做好本学科考试质量分析,制订改进措施。

(九)、在本学科积极推广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研究实验教学,协助学校管理实验室等专用教室,提高使用效率。

(十)、研究和落实本学科及与本学科相关的拓展课、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工作,拟定开设科目和课题,制定相应的课程方案,以及组织教师编写教材,研究教法、学法和评价方法,配合教务处推进学校课程建设。

(十一)、全面关心本组青年教师的带教情况,制定带教计划和培养目标。

(十二)、协助教务处安排教师短期病事假的代课工作。

篇2:开发区小学教研组长职责

开发区小学教研组长工作职责

一、团结本组教师,努力完成教学和教研任务,开展好教学、教研工作。

二、审查本学科各年级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质量提出明确要求;协助本学科各年级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督促本学科各备课组按时做好各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统计和分析。

三、制定本学科教研活动计划,落实教学研究课题,开展说课、听课、评课、讲座、培训、专题研讨、课题研究、集体备课等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并组织本学科教师参加上级有关部门开展的教研活动。负责组织本学科的第二课堂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

四、组织本学科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的文件、文章,掌握教改信息,积极进行本学科教学改革的探索和试验。

五、经常进行检查性和指导性听课,查看教案、作业,对本学科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等情况要有明确评价,及时掌握教师教学成绩的升降情况;对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必要时向上级提出处理意见。

六、期末做好本组教师教学和教研方面的考评工作。对本学科教师的调配使用和课务分工,应主动向片区提供参考意见。

七、带领全组教师努力进修业务,努力培养青年教师,组织好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活动。

篇3:X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制度

E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制度

语文教研组是学校进行语文教学研究的基本组织,是语文教学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建立良好的教师集体,形成良好的教风,必须抓好教研组的建设。

一、学习制度:

1、实行同年级或跨年级听课制度(每学期15节),。

2、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本教研组教师外出学习。

二、活动制度:

1、每学期教研组活动,不定期进行组内教研活动。

2、有目的地组织专题教学观摩。

3、定期座谈教学经验。

4、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和服务教师活动。组员负责建议、讨论和实施

5、本年级教师设计学生活动方案,非本年级教师操作实施

三、检查制度:

1、备课检查(自查为主,互查为辅)

2、作业检查(不定期抽查)

注:以上检查每学期不少于3次

四、备课制度:

1、采用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备课活动。

集体备课主要完成学期、单元的内容、目标和重难点的设定,实现集思广益和更加准确的把握教材的目的。

个体备课主要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及现有条件来设计课时,不拘泥已有教案,而应该主动的取舍内容和变换教学方法。

2、必须以文字的方式作记录

记录内容:对已有教案的修改、补充以及课后反思等。

五、经费保障制度:

学校教务处全力配合教研组工作,为教研活动顺利开展提供经济支持。

篇4:X小学英语教研组管理制度

E小学英语教研组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教学五认真,把好质量关。

要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小范围、高频率的质量调研等形式,把好质量关。各校要做好学生的提优补差工作,提高合格率。

2、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加强对教学评价的研究,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学习兴趣、情感、策略发展状态、相应学段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语言技能运用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做到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对课的评价要重视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3、认真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拓宽学用渠道。

以信息技术为突破口,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个性化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合理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

4、教研活动是重要的校本培训活动,开展好以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为主要形式常规教研活动,研究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倡个人反思,让每一个课堂都成为教改实践的场所,让每一节课都成为一次课改实践,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实践员,使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5、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要围绕教材及教学中的问题和经验加强研讨,要积极参与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用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善于联系教学实际,总结经验和教训,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篇5:X中心小学校本培训培训组教研组活动制度

中心小学校本培训培训组(教研组)活动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课改为导向,改进和加强学校培训工作,建立以教师研究为主体,课堂为主阵地,课改中面临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以校为本的培训制度,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的成长,并使学校逐渐成为勇立潮头,与时俱进的学习型学校。

二、教学研究理念

围绕“学生发展”这一中心,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培训机制。

三、遵循原则

1.针对性原则。校本培训活动的开展要针对课改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实施“面对面”的研讨。有的放矢地解决教师课改中的疑虑和困惑。

2.实效性原则。以“问题”为中心,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注重实效,力求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现实的教学效益。

3.实践性原则。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原则,注重给教师反复实践的机会,使理念学习与培训活动紧密结合,产生1+1>2的效能。

四、分组形式

1.全校分成语文、数学、综合三个培训组,每个组设正副组长各一人。

2.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备课组,各组设组长一人。

五、培训活动时间

每周二下午语文教研组、每周三下午数学教研组、每周四上午综合教研组。

1.统筹时间

单周培训大组进行培训活动

双周备课组进行培训活动

2.分散时间

以备课组为单位,在教学闲余时间进行教学研究探讨。

六、培训活动任务

深入了解并及时探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交流教学心得、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促进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七、培训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活动形式,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培训活动方式,开展互动式培训活动、学科整合式培训活动。

1.自我反思

是指教师自我对话,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思考、省视、分析。教师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和校本培训活动计划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政策。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1―2节能给人带来思考和问题的培训课,撰写教学行为叙事案例2篇,研究性论文(或课题)1篇。

2.同伴互助

以培训组和备课组为互动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营造培训活动中民主轻松的氛围,使活动中有不同的呼声,群体有不同思想,鼓励老师坚持已见、百家争鸣。以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带到活动中,以促使老师们不断学习,共同提高。

3.专业引领

一方面学校组织教师加强对课程理念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专业教育报刊和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的教育思想。另外,学校还将利用校内的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和聘请省内外培训专家到学校讲学,引进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思想,促进本校教师专业成长。

八、培训活动的要求

(一)培训活动管理要求

1.落实组织,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并对语文、数学、综合三大培训组设立以培训组正、副组长为负责人的责任机制。

2.各组长要作好培训活动计划,做到培训活动记录和总结反思。

3.班子成员要按要求每月下年级参加培训活动两次。

4.培训活动要有主题,要精心组织开展、提高培训活动质量。

5.参加活动情况与期末评估直接挂钩

(二)培训活动设计要求

1.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培训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地开展教师间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形成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积极主动争取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

4.加强学科的沟通整合,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九、校本培训培训组的奖励制度

1.每学期开展优秀培训组和备课组评比。

2.对参与培训活动积极的教师,多提供外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把学习和培训作为福利进行奖励。

3.与奖惩细则的有关条款挂钩,在精神奖励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4.与教师期终的考核评估及各类评优评先挂钩。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