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16

护士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和医生一样都在救死扶伤。但是护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安全因素,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位群体。危害护士执业安全的因素有机械,物理性,化学性,心理性,工作环境,这些相关损伤因素严重威胁护士的身心健康。护理管理者要建立适当的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以减少护士职业病的发生,增强护士职业安全性。

生物因素:经血液传播疾病种类有20多种,最常见的包括HBV、HCV、HIV等。据研究,含病毒浓度最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化学因素:护士每天在工作中接触大量的化学消毒剂,用于各种物品的消毒,这些消毒剂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缓慢的,不会迅速表露出一些自觉症状,往往容易被护士所忽略,但这些药物可以释放、挥发到空气中,有些药物可以通过皮肤、黏膜被人体直接吸收,对呼吸道及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的影响。还有化疗药物,护士在配制和接触这些药物的过程中经呼吸道、皮肤直接吸收,剂量虽小,但因蓄积的作用,便会造成白细胞减少、流产率高,甚至致癌、致畸等危害。放射也是护士职业损伤危害因素之一,一些治疗释放出来的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穿透力很强,如果放疗护士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放射线,会造成有机损伤,如白细胞减少、不孕不育、放射病、致癌等。

环境因素:“三班倒”扰乱了护士的生物钟,可引起失眠、饮食代谢紊乱、慢性疲劳。同时,长期的睡眠不足,对人的认知能力和神经性行为的影响也是严重的。主要表现:一为注意力下降,警觉性降低;二为认知能力下降,必将导致工作效率低;三为记忆力下降;四为经常感疲乏,即使睡眠充足,亦感觉疲劳、无力;患者的痛苦表情、患者及家属的无理刁难均可使护士产生不良心境。另外,护理专业在社会中的各种评论及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也给护士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及消极情绪。

防护对策

防止和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护理部及科室应组织学习,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将各种针头使用后收纳在锐器盒内。一旦发生针刺伤后应积极处理,用健侧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排出部分血液,减少受污染的程度,用流动水洗手,碘酒消毒局部,并进行各种检查如乙肝两对半、HIV、HCV等,做好传染性疾病预防工作。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尽量戴乳胶手套或一次性手套,若接触怀疑或已证实被污染的血液、体液时,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防护眼罩,套一次性鞋套。在日常工作中要爱惜自己,勤剪指甲,勤洗手,懂得保护自己皮肤的完整性,在接触患者前后要认真洗手。

严格按常规执行操作制度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护理部及科室应组织学习,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配制化疗药物时(孕期及哺乳期停止接触这类药物),按照消毒隔离制度着装整齐,配药工作开始后,不能接触其他物品。开启化疗药的药瓶时,注意针剂药液将开口偏向对侧,并用酒精纱布裹住掰安瓿。稀释粉针剂,沿瓶壁缓慢注入,以免粉剂扩散到空气中。在操作的过程中不慎皮肤直接接触化疗药,就立即以自来水冲洗15min以上,然后以2.6%硫代硫酸钠局部清洗。如果化学消毒剂不慎侵及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15min;侵及皮肤,则立即脱去衣服,清水冲洗30min以上。总之,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应严格遵守常规操作规程,尽量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或将损害程度减少到最小。

预防职业疲劳综合征

护理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生活起居,劳逸结合,以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并加强营养,加强体质锻炼,增强肌肉、韧带等组织的韧性和抗疲劳能力[4]。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增强腰背肌的力量,有利于缓解腰骶部疼痛及减少腰肌劳损的发生。使自己以最好的健康状态投入到工作中。生理、心理性疲劳的自我调节:一是平时应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二合理制定排班,利于体力的调整恢复。三注意膳食的营养与均衡,多食鱼类、豆制品,新鲜蔬菜及水果。四感觉心情郁闷时,应及时排解,最有效的是交谈,与那些也承受着相同或相近精神折磨的“朋友”倾诉。五奖励自己:完成每一项工作,可以选择各种方式奖励自己,以达到自我放松的目的。

增强法律意识以及护士自身素质的自我完善是现代护士必须具备的

在日常治疗及护理工作中,应认真、严格、科学的执行医嘱,但不可盲目执行。只有在抢救过程中,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护理人员应复述一遍,确认无误方可执行,并要记录在案。在非特殊的情况下护士可以拒绝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要用文明、礼貌的语言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要体现人性化服务、微笑服务,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带个人情绪上班,否则容易引起患者的误解。利用业余时间了解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护士要不断接受在职训练和继续教育,以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

篇2:粉尘环境安全防护措施

粉尘作业时,粉尘污染严重,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起到防尘降尘的作用。

1.工艺措施

(1)避免选用危害较大的原材料或生产工艺路线,是消除和减少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

(2)改革工艺设备和工艺操作方法,采用新技术。

(3)工艺设备和生产流程的布局应使主要工作地点和操作人员多的工段位于车间内通风良好和空气较为清洁的地方,有严重粉尘污染的工段应放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2.密闭措施

密闭尘源,使生产过程管道化、机械化、自动化,是防止粉尘外逸的有效措施,还可以大大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避免粉尘与人体直接接触,达到防尘目的。

3.湿式作业

这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防尘措施,在生产和工艺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首先考虑采用。如将物料的干法破碎、研磨、筛分、混合改为湿法操作,在物料的装卸、转运过程中往物料上加水,可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飞扬,在车间内用水冲洗地面,墙壁、设备外罩、建筑构件,能有效防止二次扬尘。

4.建筑措施

建筑的合理设计,不但能减少防尘投资,而使防尘效果显著增加。它主要包括厂房的位置、朝向、平面形式和剖面设计等。

5.洒水除尘

这是一种应用广泛、效果较好的技术措施。随着近年来技术水平的提高,各行业洒水除尘设备的改进更新,洒水喷枪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很多粉尘污染严重的地区,如煤场,大多开始使用水雾喷淋降尘的方法来实现除尘效果。

6.个人安全防护措施

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按规定佩戴符合技术要求的防尘口罩、防尘面具、防尘头盔、防护服等防护用品,这也是防止粉尘进入人体的最后一道防线。佩戴防尘口罩可以有效减轻粉尘对呼吸系统的危害,隔绝粉尘进入呼吸道,最大程度的保护我们的呼吸健康,所以在粉尘环境下佩戴防尘口罩是十分有必要的。

面对粉尘环境,及时有效的采用安全防护措施是十分有效的,不管是采用何种措施进行降尘防护,佩戴防尘口罩都是一个极为简单有效的防范措施,选用好的防尘口罩,对您的呼吸系统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安全防护措施。

篇3:职业病安全防护措施

1.为了保证安全生产,防止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防治措施。

2.职业病,是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劳动者在生产劳动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3.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劳动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各种有害因素的总称。

4.职业病防治工作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5.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由生产安全部门负责指导服务、监督管理,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负主体安全责任。

6.职业病防治工作所需费用在公司总财务中列支,列入生产安全专项投入资金。

7.新项目工程施工,必须将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对易发生急性中毒和其他急性职业病的作业场所,项目需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设施、药品,应制定专项施工措施及应急预案。

8.公司各部门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加强个人防护,开展群众性的防治工作。

9.加强对公司内机电类设备的管理,防止有害、有毒物的跑、冒、滴、漏,污染环境,要采取通风、排毒、降噪、隔离等技术性措施来降低或消除生产性职业有害因素。

10.对生产现场易产生粉尘、焊接弧光、噪声等职业有害因素的场所,应加强监测管理,配备齐全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同时,加强职业健康教育,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增强机体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防止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内。

11.采购设备和原材料时,应优先采用有利于防范职业危害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对确实需要使用存在有职业病危害设备和化学材料的,应该注明其成份、性能、安全操作规程、维护和使用方法,并应提供相应的防护和应急措施。

12.在公司的各项生产活动中,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卫生制度,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并将各项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的措施落实到具体岗位。

13.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突出成绩的部门和个人,将给予适当的表彰和物质奖励。

篇4:粉尘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一粉尘的种类及特性

1.粉尘的种类

按粉尘的成分可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按粉尘的颗粒大小可分为可见粉尘粒径大于10微米,显微粉尘粒径为0.25~10微米,起显微粉尘粒径小于0.25微米;按燃烧和爆炸性质可分为易燃易爆粉尘和非易燃易爆粉尘按卫生角度可分为呼吸性粉尘和非呼吸粉尘,呼吸性粉尘粒径小于5微米,能进入人的细支气管到达细胞,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

2.粉尘特性

(1)粉尘的粒径分布

粉尘的粒径分布是指粉尘中各种粒径的粉尘所占质量或数量的百分数。粉尘的粒径分布也做分散度。按质量计的称为质量粒径分布,按数量计的称为计数粒径分布;在除尘中通常用质量粒径分布,粉尘的分散度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除尘机理和所采取的除尘方式也不同,掌握粉尘的分散度是评价粉尘危害程度,评价除尘器性能和选择除尘器的基本条件。

(2)粉尘的堆积密度和真实密度

粉尘在自然状态下是不密实的,颗粒之间与颗粒内部都存在空隙。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称为堆积密度或称容积密度,它是设计灰斗和运输设备的依据。已去除所含气体和液体即密实状态下的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称为真实密度或称尘粒密度,它对机械类除尘器的工作效率具有较大的影响。

(3)粉尘的爆炸性

当粉尘的表面积大为增加时,其化学活泼性会迅速加强,在一定的温度和浓度下会发生爆炸。对于有爆炸危险的粉尘,在设计除尘系统时必须按照设计规范进行,采取必要的防爆措施。

(4)粉尘的荷电性及比电阻

悬浮在空气中的尘粒,由于相互磨擦、碰撞和吸附会带有一定的电荷,处在不均匀电场中的尘粒也会因电晕放电而荷电,这种性质称为荷电性。粉尘比电阻是指面积为1cm2、厚度为1cm的粉尘层所具有的电阻值,电除尘器就是专门利用粉尘能荷电的特性从含尘气流中捕集粉尘的,比电阻过低或过高都会使除尘效率显著下降,最适宜的范围为104~5×1010cm

(5)粉尘的湿润性

有的粉尘容易被水湿润,与水接触后会发生凝聚、增重,有利于粉尘从气流中分离,这种粉尘称为亲水性粉尘;有的粉尘虽然亲水,但一旦被水湿润就粘结变硬,这种粉尘称为水硬性粉尘。

二防尘技术措施

1.工艺措施

(1)改革工艺设备和工艺操作方法,采用新技术。

(2)避免选用危害较大的原材料或生产工艺路线,是消除和减少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

(3)工艺设备和生产流程的布局应使主要工作地点和操作人员多的工段位于车间内通风良好和空气较为清洁的地方,有严重粉尘污染的工段应放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2.湿式作业

这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防尘措施,在生产和工艺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首先考虑采用。如将物料的干法破碎、研磨、筛分、混合改为湿法操作,在物料的装卸、转运过程中往物料上加水,可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飞扬,在车间内用水冲洗地面,墙壁、设备外罩、建筑构件,能有效防止二次扬尘。

3.建筑措施

建筑的合理设计,不但能减少防尘投资,而使防尘效果显著增加。它主要包括厂房的位置、朝向、平面形式和剖面设计等。

4.密闭措施

密闭尘源,使生产过程管道化、机械化、自动化,是防止粉尘外逸的有效措施,还可以大大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避免粉尘与人体直接接触,达到防尘目的。

5.通风除尘

这是一种应用广泛、效果较好的技术措施。随着近年来技术水平的提高,各行业通风除尘设备的改进更新,通风除尘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6.个体防护措施

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按规定佩戴符合技术要求的防尘口罩、防尘面具、防尘头盔、防护服等防护用品,这也是防止粉尘进入人体的最后一道防线。

三粉尘作业现代劳动保护管理

1.一级预防

(1)综合防尘:改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尽量将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和遥控化操作,尽可能采用不含或含游离二氧化硅低的材料代替含游离二氧化硅高的材料,在工艺要求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湿法作业,使用个人防尘用品,做好个人防护。

(2)定期检测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使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之内。

(3)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员工进行就业前的健康体检,对患有职业禁忌症,未成年人员、女员工不得安排其从事禁忌范围的工作。

(4)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防尘的基本知识。

(5)加强对除尘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使除尘系统处于完好、有效状态。

2.二级预防

(1)建立专人负责的防尘机构,制定防尘规划和各项规章制度。

(2)对新从事粉尘作业的员工,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3)对在职的从事粉尘作业的员工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不宜从事粉尘工作的员工要及时调离。

3.三级预防

对已确诊为尘肺病的员工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安排合理的治疗或疗养,患者的社会保险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篇5:工业探伤操作工安全防护措施

放射线工作者应遵照国家有关放射护卫生标准的规定制定必要的防护措施,正确进行*线检查的操作,认真执行保健条例,定期监测射线工作者所接受的剂量。在*线环境工作时要穿戴*射线防护服、铅围裙、铅围脖、铅帽、铅眼睛、铅手套、铅面罩及性腺防护等,并利用距离防护原则,加强自我防护:

1、*线机的固有防护:*线机的固有安全防护性能是*线防护的最重要环节。球管管套、遮光器应不漏射线,窗口装有铝滤过板,有用线束进入患者皮肤处的空气照射量率应小于6R/min。特别是用床上球管透视时,*线球管及其附件如有辐射线泄漏,工作人员及患者将受到直接辐射。

2、时间防护:尽量缩短*线的辐射时间。在介入手术前要拟订严格的操作程序,了解患者的有关资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曝光。术中操作的累计曝光时间不应超过30min,优化最佳投照条件,避免重复照射。

3、距离防护:利用增加术者与辐射源(即球管焦点)和散射体(即受检查)的距离,减少术者所受辐射剂量,距离每增加1倍,辐射剂量减少3/4,透视曝光时除术者及主要助手,其他人员应远离,避开*线辐射源。

4、屏蔽防护:在射线源与工作人员之间设置屏蔽,减少或消除射线的辐射,如果屏蔽铅衣、铅围裙、铅帽、铅眼镜、铅手套等。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