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桩基钢筋:技术交底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桥梁桩基钢筋:技术交底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12

工程名称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2标交底日期2011.3.11交底项目桩基钢筋加工交底部门技术室接受部门交底内容:桩基钢筋加工1、钢筋笼在制作场地内制作时,必须按以下要求下料:N1、N2为Φ20螺纹筋,长度为:L1+1.78m;N4为Φ20一级钢筋(圆钢),内径1m的圆长度为=2.9×(INT(L1/2+0.5)+1)m,内径1.25m的圆长度=3.69×(INT(L1/2+0.5)+1)m,内径1.5m的圆长度=4.47×(INT(L1/2+0.5)+1)m搭接部位采用双面焊计算长度为100mm;N5为φ8一级钢筋,内径1m的长度=L1×17.8m,内径1.25m的长度=L1×23.03m,内径1.5m的长度=L1×28.26m;自钢筋笼顶向下1.4m段不设箍筋。2、为了保证钢筋笼几何外形的准确,加劲箍要用预制的钢模制作,使加劲箍为准确的圆形,在加劲箍上用粉笔均匀标出纵筋位置,再根据标识点进行纵筋焊接。同样在纵筋上标出螺旋筋的位置,确保螺旋筋定位准确,螺旋筋间距为15cm。加劲箍筋自钢筋笼在承台底面处设起,每2m一道,其零数可在最下两段内调整,但其间距不大于2.5m。3、钢筋笼主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技术,钢筋笼主筋纵向钢筋采用搭结焊,加强筋采用单面搭接焊。加劲箍与纵向主筋焊接牢固,特别是要预先定出起吊点,起吊点位置要加焊并仔细检查。主筋钢筋保护层厚度为91mm。采用与桩身混凝土同等级的混凝土垫块,采用Φ10钢筋穿入混凝土圆形垫块两端与主筋点焊,2m设置一道,环向均匀布置8处。4、桩身加劲箍筋必须与主筋焊牢,箍筋与主筋宜点焊,也可绑扎。5、钢筋笼成型后,先由钢筋工组长自检,再经专业管理钢筋人员复检及监理单位验收后及时办理好隐蔽验收手续,然后再作下道工序。注:本交底中L1=桩长-0.1m编制:复核:签收:

篇2:灌注桩基础钢筋骨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钢筋焊接前应履行申报手续,经安全管理人员检查,确认防火措施落实,符合消防要求后,方可施焊。

2.钢筋骨架制作和运输应按照钢筋工安全技术交底相关要求施工。

3.使用起重机吊装钢筋笼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就位后应采取固定措施;应使用起重机,现场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现场配合吊运的全体作业人员应站位于安全地方,待吊钩和吊运物离就位点距离50cm时方可靠近作业,严禁位于起重机臂下。

(2)作业前施工技术人员应了解现场环境、电力和通讯等架空线路、附近建筑物等状况,选择适宜的起重机,并确定对吊装影响范围的架空线、建筑物采取的挪移或保护措施。

(3)现场及其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应设专人监护,确认机械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必须符合下表的要求。

(4)钢筋笼吊装就位,必须待钢筋笼稳固后,作业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5)吊装中遇地基沉陷、机体倾斜、吊具损坏或吊装困难等,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并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6)作业场地应平整、坚实;地面承载力不能满足起重机作业要求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经验收确认合格。

(7)大雨、大雪、大雾、沙尘暴和风力六级(含)以上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吊运施工。

(8)吊装作业必须设信号工指挥;指挥人员必须检查吊索具、环境等状况,确认安全;吊运作业前应划定作业区,设护栏和安全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吊装时,吊臂、吊钩运行范围,严禁人员入内;吊装中严禁超载;吊装时应先试吊,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吊装。

4.钢筋骨架吊运长度超过l0m时,应采取竖向临时加固措施。

5.焊接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时,电缆线应理顺,不得身背、臂夹、缠绕身体,严禁搭在电弧和炽热焊件附近与锋利的物体上。

(2)作业后必须关机断电,并锁闭电闸箱。

(3)电焊机、电缆线、电焊钳应完好,绝缘性能良好,焊机防护装置齐全有效;使用前应检查,确认符合要求。

(4)作业时不得使用受潮焊条;更换焊条必须戴绝缘手套;合开关时必须戴干燥的绝缘手套,且不得面向开关。

(5)焊工作业时必须使用带有滤光镜的头罩或手持防护面罩,戴耐火的防护手套,穿焊接防护服,穿绝缘、阻燃、抗热防护鞋;清除焊渣时应戴护目镜。

(6)长期停用的电焊机,使用前必须检验,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MΩ,接线部分不得有腐蚀和受潮现象。

(7)使用中的焊接设备应随时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停止使用;维修后的焊接设备,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使用。

(8)在狭小空间作业时必须采取通风措施,经检测确认氧气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并记录后,方可进入作业;出入口必须设人监护,内外呼应,确认安全;作业人员应轮换作业;照明电压不得大于12V。

(9)操作者必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焊接设备应实行专人专机制度。

(10)电焊机的电源线长不得大于5m,二次引出线长不得大于30m。

(11)作业中电机出现声响异常、电缆线破损、漏电征兆时,必须立即关机断电,停止使用,维修后经检查确认安全,方可继续使用。

6.骨架入孔后进行竖向焊接时,起重机不得摘钩、松绳,严禁操作工离开驾驶室。骨架焊接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松绳、摘钩。

7.焊接作业现场应符合下列要求:

(1)焊接作业现场周围l0m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满足时,必须采取隔离措施。

(2)焊接辐射区,有他人作业时,应用不可燃屏板隔离。

(3)焊接作业现场应按消防部门的规定配置消防器材。

(4)焊接作业现场应设安全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入内。

(5)焊接作业现场应通风良好,能及时排除有害气体、灰尘、烟雾。

(6)露天焊接作业,焊接设备应设防护棚。

篇3:桩基钢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交底内容:

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十大纪律。

2.施工区域应有明显的标志及围护设施。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平整压实,在场地周围挖截、排水沟。

3.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工作时必须佩戴护目眼镜。严禁穿拖鞋、高根鞋、酗酒后进入施工现场参与施工生产。

4.焊接时使用电焊机时应将电焊机良好接地,并且带好绝缘手套,以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5.钢筋焊接要按规定接电线,严禁乱拉乱接。

6.施工作业平台必须规整平顺,杂物必须清除干净。

7.现场卸料(主要指钢筋)前,必须检查卸料方向是否有人,以避免将人员砸伤。

8.钢材、半成品等应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整齐,制作场地要平整,工作台要稳固,照明灯具必须加网罩。距电气开关或配电箱不得少于800mm。

9.钢筋加工车间及钢筋堆放场地必须使用保护电闸箱及控制柜,电气开关柜和焊接设备操作地面应铺设橡胶板或其它绝缘材料。

10.随机电源开关灵敏,漏电保护器完好。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完整有效。各部位螺栓紧固。

11.拉直钢筋,卡头要卡牢,地锚要结实牢固,拉筋沿线2m内区域禁止行人。人工纹磨拉直,不准用胸、肚接触推杠,并缓慢松懈,不得一次松开。

12.展开盘圆钢筋要一头卡牢,防止回弹,切断时要先用脚踩紧。

13.人工断料,工具必须牢固。掌克子和打锤要站成斜脚,注意扔锤区域内的人和物体。切断小于30cm的短钢筋,应用钳子夹牢,禁止用手把扶,并在外侧设置防护箱笼罩。

14.钢筋加工车间及钢筋堆放场地必须使用封闭保护电闸箱及控制柜,电气开关柜和焊接设备操作地面,应铺设胶板或其它绝缘材料。

15.各部位螺栓必须紧固,不得松动,作业按“十字”作业法操作。

16.工具夹具不得有开裂和裂纹。

17、盘条钢筋应放在盘条架上进行,盘条架应安放稳固、转动灵活。

18.加工、搬运钢筋时,应防止钢筋崩、弹、甩动,造成碰伤、烫伤和触电事故。

19.严禁用钢筋触动电气开关,钢筋头、铁锈皮应随时清除,集中堆放;清扫工作场地时,电气设备不得受潮。

20.操作人员应对配合人员的安全负责,配合人员听从操作人员的指挥。

21.各种钢筋机械在操作前,班组长要对作业人员进行操作规程的学习。

22.吊装作业过程中,设置一名专职安全员全程监督,确保规范作业。

23.用于钢筋焊接、吊装作业的机械必须具备检验合格证,焊工、吊机操作手等特种作业人员均需持证上岗。

24.钢筋笼吊装设置指挥1人,协助配合人员2~4人,由指挥统一指挥钢筋笼的吊装,其他人员必须服从指挥长的命令。

25.钢筋加工及吊装作业前,对参与吊装作业的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每个人员都重视吊装过程中的安全,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26.吊装前,将作业区无关人员疏散,包括所有的桩机作业人员,并采用警示带将吊装区域围闭,派专人负责看管,防止其他无关人员进入吊装现场。

27.吊装前,将钢筋笼附近的配电箱内开关拉下,切断电源,以防止发生意外。

28.吊装前,应全面检查钢筋笼的吊环设置是否合理,吊环的焊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锁扣与吊环是否锁牢。清理干净钢筋笼内散钢筋、积水、杂物,以免掉落伤人。

29.台吊机将钢筋笼平吊离地后,应稳住再次检查吊环及钢筋笼是否产生过大变形。

30.钢筋笼起吊前,应在钢筋笼两侧设置风绳,防止钢筋笼竖立后周围晃动。

31.钢筋笼入孔时,要派专人扶住钢筋笼对孔位位置后下放,吊机司机严格按指挥长的手势进行操作。

32.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穿槽钢时,一定要搁置在稳固面上。

33.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的卸下钢丝绳时,只允许操作人员在钢筋笼附近,其他人员应疏散,防止钢丝绳伤人。

34.起重作业场地应保持整洁,不得在起重物的周围乱堆材料,必须保证安全施工。

35.各种起重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要求符合各项安全规范,并进行试吊,按规定作技术数据和安全参数记录,确认安全可靠,符合要求后方准使用。

36.起吊重物时,应将重物提升到所跨越物体高度0.5m以上,重物起吊后,作业人员不得站在吊起物下和吊臂摆动范围内。

37.根据《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中的要求,起重机司机及起重操作者要做好“十不吊”。

“十不吊”:指挥信号不明不吊、工作筋骨不牢不吊、吊物上面站人不吊、安全装置失灵不吊、工件埋在地下不吊、光线阴暗不清不吊、超负荷不吊、砼吊斗过满不吊、棱、刃物体没有衬垫措施不吊、斜拉工件不吊

38.吊装作业时,遇有设备出现故障或其他特殊情况,使吊钩上的重物无法放下时,操作人员应用紧急信号通知下边人员立即让开,并划定危险区,派专人把守,不准任何人进入,直到排除故障及险情。吊运中发生紧急情况,任何人都可以发出停止作业信号,操作人员应紧急停止作业,并做好一切安全防护措施。

39.夜间施工有充足的照明,遇到暴雨、大风、地面下沉等情况时停止吊运

篇4:注桩基础钢筋骨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钢筋焊接前应履行用火申报手续,经消防管理人员检查,确认防火措施落实,符合消防要求,并签发用火证后,方可施焊,所有焊缝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碴、未填满弧坑和超出规定的缺陷;零部(杆)件的焊缝应在焊接24h后按技术规定进行无损检验。2.钢筋骨架制作和运输应按照钢筋工安全技术交底相关要求施工。3.使用起重机吊装钢筋笼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就位后应采取固定措施;应使用起重机,现场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1)现场配合吊运的全体作业人员应站位于安全地方,待吊钩和吊运物离就位点距离50cm时方可靠近作业,严禁位于起重机臂下。(2)作业前施工技术人员应了解现场环境、电力和通讯等架空线路、附近建(构)筑物等状况,选择适宜的起重机,并确定对吊装影响范围的架空线、建(构)筑物采取的挪移或保护措施。(3)现场及其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应设专人监护,确认机械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必须符合表2-13的要求。(4)钢筋笼吊装就位,必须待钢筋笼稳固后,作业人员方可离开现场。(5)吊装中遇地基沉陷、机体倾斜、吊具损坏或吊装困难等,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并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6)作业场地应平整、坚实;地面承载力不能满足起重机作业要求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经验收确认合格。(7)大雨、大雪、大雾、沙尘暴和风力六级(含)以上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吊运施工。(8)吊装作业必须设信号工指挥;指挥人员必须检查吊索具、环境等状况,确认安全;吊运作业前应划定作业区,设护栏和安全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吊装时,吊臂、吊钩运行范围,严禁人员入内;吊装中严禁超载;吊装时应先试吊,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吊装。4.钢筋骨架吊运长度超过10m时,应采取竖向临时加固措施。5.焊接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1)作业时,电缆线应理顺,不得身背、臂夹、缠绕身体,严禁搭在电弧和炽热焊件附近与锋利的物体上。(2)作业后必须关机断电,并锁闭电闸箱。(3)电焊机、电缆线、电焊钳应完好,绝缘性能良好,焊机防护装置齐全有效;使用前应检查,确认符合要求。(4)作业时不得使用受潮焊条;更换焊条必须戴绝缘手套;合开关时必须戴干燥的绝缘手套,且不得面向开关。(5)焊工作业时必须使用带有滤光镜的头罩或手持防护面罩,戴耐火的防护手套,穿焊接防护服,穿绝缘、阻燃、抗热防护鞋;清除焊渣时应戴护目镜。(6)长期停用的电焊机,使用前必须检验,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MΩ,接线部分不得有腐蚀和受潮现象。(7)使用中的焊接设备应随时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停止使用;维修后的焊接设备,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使用。(8)在狭小空间作业时必须采取通风措施,经检测确认氧气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并记录后,方可进入作业;出入口必须设人监护,内外呼应,确认安全;作业人员应轮换作业;照明电压不得大于12V。(9)操作者必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数控、自动、半自动焊接设备应实行专人专机制度。(10)电焊机的电源缆线长不得大于5m,二次引出线长不得大于30m。(11)作业中电机出现声响异常、电缆线破损、漏电征兆时,必须立即关机断电,停止使用,维修后经检查确认安全,方可继续使用。(12)电焊机的二次引出线、焊把线、电焊钳等的接头必须牢固。6.骨架入孔后进行竖向焊接时,起重机不得摘钩、松绳,严禁操作工离开驾驶室。骨架焊接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松绳、摘钩。7.焊接作业现场应符合下列要求:(1)焊接作业现场周围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满足时,必须采取隔离措施。(2)焊接辐射区,有他人作业时,应用不可燃屏板隔离。(3)焊接作业现场应按消防部门的规定配置消防器材。(4)焊接作业现场应设安全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入内。(5)焊接作业现场应通风良好,能及时排除有害气体、灰尘、烟雾。(6)露天焊接作业,焊接设备应设防护棚。(7)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露天焊接时,应设挡风屏板。8.吊装前应根据钢筋骨架分节长度、质量选择适宜的起重机。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