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木作工程质量缺陷防治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某木作工程质量缺陷防治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11

木作工程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一、木龙骨施工缺陷

1、存在现象

①木龙骨与基层固定不牢,有松动现象。

②木龙骨表面局部不平直。

③预留洞口不规则。

④木龙骨的分格间距不符合要求。

⑤木龙骨与墙体接触面的防腐处理不符合要求。

2、产生原因

①木墙裙施工前的结构施工阶段,没有为装饰与结构的配合、为装修施工创造相应的条件装修人员也未提出木龙骨固定的要求,末在固定点处预埋木砖或预埋位置不符合要求,施工时又未有补充措施。

②木龙骨的木材含水率不符合要求,施工后木龙骨产生变形。

③遇预留的洞口位置发生偏差时,在配置木龙骨时,没有作适当处理。

④对施工规范不熟悉或执行不严。细木制品与砌体、混凝土或抹灰层接触处、埋入砌体或混凝土中的木砖均应进行防腐处理。

3、防治措施

①装饰施工前应对施工图进行"消化"。如在木墙裙施工前,应在墙体上定出正确的位置,对预埋木砖或埋件等作出详细交底,提出要求。

②所用木龙骨材料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得使用有腐朽、扭曲、劈裂等弊病的木材,木材含水率不得大于15%,木材厚度不得小于20mm,防止因木材变形引起的表面质量问题。

③木龙骨安装固定前,应对墙面预留洞口的尺寸进行复核、整修,若偏差较大时,应对墙面进行修整。

④木龙骨固定前,检查预留木砖或固定点位置、数量、间距等是否符合要求。当固定点的位置不符时,可采用打洞后加木榫作固定。

⑤木龙骨面应垂直、平整,其横向根据墙面抹灰的标筋拉线找平,竖向吊线找直,根部及阴阳角处用角尺靠方。固定点处所垫调整木垫块必须与木龙骨钉牢,不得松脱。

⑥木墙裙、筒子板与阴阳角处必须在拐角的两个方向有木楞。

⑦木龙骨与墙体等接触处应进行防腐,其周边应刷防火涂料。

二、饰面板施工缺陷

1、存在现象

①面层板的木纹(花纹)不协调,色泽不均匀,棱角不齐,表面局部不平。

②压线条接缝及割角不严,起线处粗糙。

③钉帽有外露,钉眼明显。

2、产生原因

①对面层材料的选材不够认真,施工时也未按板的色泽、木纹等先行排列。

②木线条制作加工粗糙,规格不一,木材含水率偏高。

③钉帽未作处理,钉的细部位置不当。

3、防治措施

①为确保木墙裙、筒子板质量,精选面层板是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木材面应采用清漆类。

②在同一房间内应挑选与设计要求一致的花纹、色泽作面层板。

③当设计要求面层板为木板时,其板厚应大于10mm,如要求木材拼花时,其厚度应加厚,一般不小于15mm,并在板背面起浅槽以防止木板变形。木材的含水率应控制在12%以内。选用胶合板时,其厚度应不小于5mm。

④当采用木板做墙裙和筒子板时,为防止木板可能因干缩变形,应将木板的年轮凸面向内放置,同时作竖向分格拉缝,每格之间留缝宽度一般以8mm左右为宜。

⑤当采用切片胶合板时,应力争将木纹拼得自然、匀称,一般将木花纹较大的使用在下部,花纹小的使用在上部,特别是在主要立面处,应精心挑选色泽一致、木纹匀称的面板。

⑥钉面层板时,应按设计分块要求,自下而上进行,达到接缝严密,相邻间面层板颜色尽可能协调一致。筒子板采用胶合板时,在板长度范围内尽量不设接头,必须设接缝时,接缝处应避开视线敏感范围,板背面与龙骨接触处应涂胶。

⑦筒子板应从顶部开始安装,找平后再安装两侧面,必须挂线使其垂直。

⑧贴脸安装应留边一致,并压过抹灰面,一般为20mm,不得少于10mm,贴脸应尽量避免接缝,转角处必须交圈,合角应45°,竖向条允许有一个接缝,但必须在视线次要部位,应选择颜色基本一致,采用平口斜接,接缝应严密平整,起线处应通顺。

⑨贴脸板(条)下部应设贴脸墩,其厚度宜厚于踢脚线3-5mm,宽度也应比贴脸宽些,形状应协调一致。若不设贴脸墩,贴脸条的厚度宜大于踢脚板的厚度。

⑩木墙裙筒子板上所用外露的木线条,必须选用不宜变形、开裂、木纹较细、干燥且色泽一致的木材,尤其是做清漆的面层。

⑾采用明钉时,应将元钉的钉帽打扁,以减少对木纹的影响。凡使用小元钉时,应使用小锤,钉时应顺木纹方向钉入,钉帽应送入板下面1mm左右,以便油漆将钉帽封闭;如采用硬木时,应先钻小孔再钉元钉,以防木材开裂,遇到线条时,元钉尽可能钉在起线的凹处,避免在凸面明显处出现钉孔,造成缺陷。

篇2:窗帘盒质量缺陷防治措施

窗帘盒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一、存在现象

①窗帘盒、挂镜线变形、弯曲,接缝不严密。

②窗帘盒上部铁脚外露。

③窗帘盒位置偏差。

④窗帘轨道脱落。

二、产生原因

①木材含水率控制不严,安装后产生收缩或变形。

②预埋固定铁脚用料和外形尺寸过大。

③安装前没认真找准基准线,拉通线定出水平、垂直位置。

④多由于盖板太薄或螺丝松动所造成。

三、防治措施

①窗帘盒、挂镜线所用木材宜采用不宜开裂、变形,收缩率小的软性木材,其含水率必须控制在12%以内。

②挂镜线成形加工时必须按规格一致,起线、刨槽后表面必须光洁。

③窗帘盒安装时应找准水平线,通长的窗帘盒应以下口为准拉通线,将窗帘盒两端固定在端板上,且与墙面垂直。窗帘盒内侧板中间应用铁脚预埋固定。

④在同一房间内安装的窗帘盒,应保持同一标高,并各自保持水平,两侧伸出窗帘盒以外的长度应一致。

⑤固定窗帘盒的预埋铁脚在安装后的任何位置不准外露。

⑥窗帘盒顶盖板厚度不宜太薄,一般不应小于15mm,以便安装窗帘轨。如设计有多层窗帘轨时,则顶盖板厚度可适当增加。

篇3:电气工程质量缺陷防治措施

电气工程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一、吊平顶内配管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配管走向混乱、不规则,吊支架设置随意、不对称或间距大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有的将电线管搁在平顶的龙骨或其他管线的支架上。

②钢管丝扣连接处跨接接地焊接质量差,搭接焊接倍数不足或搭接圆钢直径太细,焊渣未清除,未做防腐,有些部位有"点焊"现象。

③钢管有直接对口焊接现象。

④从接线盒(过路盒)接到灯具的软管长度超过规定;使用金属软管连接灯具的没有接地保护。

⑤使用PVC刚性塑料软管的,在套管连接及进箱盒处不涂专用胶粘剂,进箱不使用配套的护口配件。

2、产生原因

①施工单位对国家标准、规范中的有关规定不熟悉。

②施工操作人员没有特殊工种上岗证就上岗操作。

③参与建设的各方对吊平顶的装饰质量较为重视,忽视了电器配管施工。

3、防治措施

①电器配管应做到横平竖直,在配管的接线盒或转弯处都应设置两侧对称的吊支架固定电线管,距离一般为200-300mm并在直线段上,吊支架的设置间距应为:厚壁钢管直径为15-20mm时:1500mm;薄壁钢管直径为15-20mm时:1000mm;PVC刚性塑料管直径为15-20mm时:1000mm。

电器配管在吊平顶中应有独立的吊支架,不应把电线管搁在其他管线支架上,更不应把电线管直接搁在龙骨上。

②钢管在丝扣连接处的跨接接地焊接,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6mm,搭接焊接长度不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焊接处应均匀、饱满、平整,不得有"点焊"现象。钢管严禁直接对口焊接,有些地方规定钢管直径在50mm及其以下的都必须进行套丝连接;直径在50mm以上的,应采用套管连接,套管的长度一般为直径的1.5-3倍,套管连接处焊接应严密、牢固。焊渣应去除干净,并刷两遍防锈漆。

③从接线盒连接灯具的软管长度一般不超过1m。使用金属软管的按国家规定应做接地保护。金属软管外层有塑料保护层的可不做跨接接地保护。如果使用PVC刚性塑料软管材料的波纹软管,也可不做跨接接地保护。

④采用PVC配管的,其阻燃性能要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要求,氧指数应达40以上(如鸿雁、奇胜、申湖牌)。PVC刚性塑料管采用配套的专用套管连接,进箱盒处也有专用的配件和护口。因此在管子的连接处都必须涂以专用的胶粘剂,确保管与管之间或管进箱盒处连接紧密可靠,不得有松动和脱落现象。

二、开并、插座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装饰施工中有的把开关安装在门后,造成闭启使用不便。

②安装在护墙板、大理石等面上的开门插座与原预埋的箱盒有30-50mm不等的间距,造成导线外露。

③开关、插座面板安装后缝隙明显,护墙板、大理石、瓷砖等开孔过大。

④开关、插座安装高低不一致或者安装在护墙板的装饰线条中,观感差,不和谐。

⑤开关、插座固定螺丝使用规格不当;面板松动、歪斜,成排并列安装的面板高低不一致,间隙不一致,观感差。

⑥开关插座的接线有"头攻头"现象,箱盒内导线余量少。

⑦同一建筑物采用两种以上开关、插座型号。

2、产生原因

①装饰工作与安装工作没有很好地配合协调,尤其对插座安装在饰面板的线条中,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调整高度,造成影响整体观感。

②对原预埋的开关插座接线盒,在装饰安装护墙板、大理石、瓷砖等装饰面时,应根据预埋接线盒与现装饰面板之间的距离,另加一只套箱,以保证导线全部保护在接线盒内。

③对装饰面板、大理石、瓷砖开孔时,应与原预埋箱盒的大小一致,保证开孔整齐,方正,大小适宜。

④开关、插座的安装高度在不影响装饰效果的前提下,应保持一致。

⑤开关、插座上的固定螺丝不应使用木螺丝和平机螺丝,而应使用圆机螺丝,并应镀锌。成排排列的开关、插座或空调、风扇开关等,其高低差不得超过1mm,开关、插座之间的间隙应在面板安装前修补平整,间隙一致。

⑥开关、插座的接线应并头搪锡或用安全接线帽压接后分支连接,不得"头攻头"连接。导线在接线盒内应有一定的余量,一般留的余量长度以150mm为宜。

⑦同一建筑物应选用同一种型号的开关、插座,观感统一、整齐。

三、灯具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装饰安装中一些灯具没有接地保护措施,如床头灯、壁灯、镜前灯等。

②吊平顶内灯具接线导线及接头有外露现象。

2、产生原因

①灯具安装高度在2.4m以下的应有保护措施。

②操作人员对国家标准规定在吊平顶内导线不应裸露不了解,没有采用相应的补救措施。

3、防治措施

①高底低于2.4m的灯具,必须有专用的接地螺钉和接地标志。在灯具配管的穿线中,凡需要接地的灯具都应加穿一根PE保护线。

②对安装在吊平顶内的灯具,导线与灯具连接及接头部位都不应裸露在外。对冷光灯及变压器部位的导线,应加套阻燃型套管或包扎阻燃材料进行保护。

篇4:卫生洁具安装工程质量缺陷防治措施

卫生洁具安装工程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一、坐便器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坐便器安装不牢,松动、不稳。

②坐便器低水箱与墙面不靠紧,有的间距达40-150mm。

③坐便器底座有漏水现象。

2、产生原因

①坐便器的固定螺栓规格不符合要求。

②由于土建筑筑墙体的偏差,或者预留排污管孔洞的偏差,或者由于装饰设计对于坐便器型号的修改变动等因素,造成坐便器安装后低水箱不靠紧墙面(连体水箱除外),使用时产生不稳。

③由于装饰设计的变更,造成坐便器与排污口的连接处理不当而产生渗水现象。

3、防治措施

①坐便器底座的固定螺栓,一般应采用镀锌膨胀螺栓或经加工的开脚螺栓,其直径不得小于6mm,固定后螺栓应露出螺帽3-5扣。螺帽与坐便器底座之间应采用软性垫片,不得使用刚性垫片,严禁使用弹簧垫片。坐便器和高、低水箱以及其他卫生器具,都不得使用木螺钉固定。

②洁具安装前,对原排污管口的预留位置进行测量,并注意与选购安装的坐便器型号相吻合。当坐便器安装后,水箱不紧靠墙面而有一定间距时,若间距较一致,且在20mm左右的,可以在中间垫一软性垫块(如橡胶、木块等),增加水箱的稳定性;如间距大于30mm,且各坐便器低水箱间距大小不一致时,不论何种原因,施工单位必须返工重装。

③装饰卫生间地砖不应高于排污管口,如地面确需抬高,则应在地砖未铺设前,将安装的排污管口接长,并高于地砖5--10mm。坐便器安装时,坐便器的排除口外四周应用油灰涂抹,并用水平尺将坐便器校平整。坐便器的底座应与地面平齐,坐便器安装时应将底座四周用油灰嵌缝并及时将四周抹平。坐便器底座不得使用水泥砂浆。全部安装完毕后宜在底座四周打上硅胶,以防渗水或返潮。

④在多孔砖、轻型砌块等墙体中,严禁使用膨胀螺栓固定卫生器具(如高、低水箱,面盆,洗涤盆等)。

二、小便斗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小便斗上沿沿地面高度与国家规范不符。

②小便斗与小便斗相邻之间的距离偏短,影响使用。

2、产生原因

①装饰安装人员对卫生洁具安装标准不了解。

②装饰施工中地面抬高变动,影响已安装的小便斗高度标准。

3、防治措施

①当设计无要求时,从地面至小便斗上沿的高度为600mm,允许偏差±10mm。两相邻小便斗的中心距不应小于700mm。

②发现地面变动而影响小便斗安装高度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预埋水管的高度,避免以后的返工。

三、面盆、洗涤盆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厨房、盥洗室中面盆、洗涤盆台面安装高度不一致,不符合规范规定。

②面盆、洗涤盆、水盆在排水管接口处渗漏。

③面盆、洗涤盆、水盆溢水孔堵塞或排水不畅。

④装饰安装成套厨房用具的洗涤盆下排水管无P弯,采用塑料软管排水在管道口处未封堵。

2、产生原因

①操作人员对规范标准不熟悉或没有按照国家规范标准执行。

②安装排水栓时,操作不认真,造成接口处填料或橡皮圈安装不当。

③溢水孔内有杂物未清除或排水栓处溢水孔与水盆溢水孔未对准。

④厨房用具的洗涤盆排水软管直接插入原排水管道中。

3、防治措施

①当设计无要求时,从地面至台面(上沿)的高度应为800mm,允许偏差±10mm。

②面盆、洗涤盆、水盆在安装排水栓时,应涂油灰,并将溢水孔内杂物清除干净。最后在排水栓与丝扣的上下四周打满硅胶,以防渗漏。

③洗涤盆下排水管道应设有水封(P弯)。对成套设备,在开排水管孔时,孔径大小应与排水管相适宜,开孔处应平齐光洁,不得随意开孔。塑料排水软管在接入原排水管道时,承插口四周应密封。

四、坐便器、蹲便器分隔间距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在多只坐便器或蹲便器装饰施工安装分隔板时,便器不在中心位置,两侧不对称,观感较差;有的侧面与便器中心距离小于规定要求,影响使用。

2、产生原因

①施工单位对标准图集的要求不熟悉,坐便器或蹲便器的相邻间距小于规定要求。

②排污管道原设计不装饰,现装饰成管笼,使间距离小。

③装饰施工安装分隔板时仅按装饰设计的位置、间距来安装,不考虑多只便器的实际间距,造成分隔不中。

3、防治措施

①安装多只便器的分隔板时,事先应对原预留排污孔的中心或已安装好的便器中心间距进行测量,对达不到要求的应向业主或原预埋施工单位提出。一般便器间距不应小于450mm,装饰分隔板的间距应对称一致。当便器中心与任何一侧的间距小于400mm时,则便器的排污管道应拆除,重新调整安装到符合以上要求的距离。

②按照国家标准图集的规定,便器一侧装有排污立管的,其中心到墙面应大于600mm(即原距离上加150mm)。因此,装饰施工中对管道封闭起来的墙面至便器中心距离应控制在标准规定范围内。

③对分隔板的安装,既要考虑装饰设计的要求,分隔的间隙也应当根据便器安装的实际情况并必须保证使用的最小距离,做到间距均匀一致,整齐美观。

五、地漏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装饰施工中重新设地面砖,致使地漏低于地面的最小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有的深度基至达40-50mm。

②装饰重新铺设地面砖后,地漏四周圆弧度差,有的甚至呈锯齿形,观感很差,甚至有堵塞或排水不畅的现象。

2、产生原因

①铺设地面砖时没有及时把地漏接高,造成地面砖铺好后不宜变动。

②施工人员对地漏整体观感不重视,操作马虎,造成地漏四周的地面砖开孔成形差。

3、防治措施

①对有装饰要求的地面高度,或弹出基准线,或将高度告诉安装操作人员,以便及时调整地漏的高度,地漏应安装在地面最低处,其盖板顶面应低于地面5mm。

②施工人员在地漏安装到位,铺设地面砖或大理石等材料时,应根据地漏面板的大小准确开孔,使开孔的大小及圆弧整齐一致,达到外观的和谐美观。地漏安装完毕,应进行通水试验。

篇5:地面工程质量缺陷防治措施

地面工程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一、板块地面空鼓

1、存在现象

花岗岩、大理石板块铺设不牢固,用小锤敲击有空鼓声,人走动时板块有松动现象。

2、产生原因

①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或浇水湿润不够,涂刷水泥浆结合层不均匀或涂刷时间过长,水泥浆风干结硬,不起粘结作用,造成板块与基层一起空鼓。

②板块面层铺设前,背面浮灰没有刷净和浸水湿润,若在施工中直接将干燥的板块进行铺贴,水泥砂浆中的水分很快应被板块吸去,极易造成砂浆脱水而影响其凝结硬化,降低砂浆强度,影响砂浆与基层、砂浆与板块的粘结。

③铺设砂浆应为干硬性水泥砂浆,如果加水较多或砂浆不振实、不平整、易造成板块层空鼓。

3、防治措施

①基层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以保证垫层与基层结合良好。基层表面涂刷纯水泥浆应均匀,并做到随刷随铺水泥砂浆结合层。

②板块面层在铺设前,应浸水湿润,并将石板背面浮灰、杂物清扫干净,等板块达到面干饱和时铺设最佳。

③结合层为干硬性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常用1:2-1:3,采用不低于325#普通硅酸盐水泥、粗中砂(含泥量小于3%),水泥砂浆稠度以2-4cm为宜。干硬性水泥砂浆虚铺厚度要控制好(一般为2.5-3.0cm)。板块应进行试铺,试铺时板块应对好纵横缝,并用皮锤轻敲,使砂浆密实。板块铺设合格后搬起石板,检查砂浆结合层是否平整、密实,增补砂浆浇一层水灰比为0.5左右的纯水泥浆后,再铺设原板,四角同时落下,并用水平尺找平。

④板块铺设后,于第二天对板块缝进行灌浆。灌浆前应将缝内松散砂浆清掉,灌缝应分几次进行。

二、板块面层接缝处不平、缝隙不均

1、存在现象

花岗岩、大理石板块铺贴后,相邻板块处出现接缝不平、缝隙不均等现象。

2、产生原因

①板块本身厚薄不均,几何尺寸不准,有翘曲、歪斜等缺陷,事先挑选不严,使铺贴后造成拼缝处不平、缝隙不均等现象。

②铺贴板块面层时未用水平尺找平,板缝不通长拉线,易使板块接头不平及缝隙不均。

③板块面层铺贴后,成品保护不好,在养护期间过早上人行走或使用,板缝也宜形成高低不平。

3、防治措施

①加强对进场板材的检验,对板块尺寸不准、翘曲、歪斜、厚薄偏差过大、裂缝、掉角等缺陷的板材应剔除。

②铺贴前应有专人负责从楼道统一往房间引进标高线。房间内应四边取中,在地面上弹出十字线,铺好分段标准块后,由中间向两边和后退方向顺序铺贴,随时用水平尺和直尺找平。分段尺寸要事先排好钉死,以免产生最后一块铺不上或缝隙过大的现象。

三、板块铺贴尽端有大小头

1、存在现象

板块往往铺贴到墙边时,容易出现大小头现象。

2、产生原因

①不同操作者在同一行铺贴时掌握板块之间缝隙大小不一致所造成。

②房间尺寸不一。

3、防治措施

①房间抹灰前必须找方后冲筋,大理石地面相互沟通的房间应按同一互相垂直的基准线找方,严格按控制线铺贴。

②铺设前应对板块试拼,认真做好编号。

四、地面标高超高

1、存在现象

板块地面铺贴时发现地面标高超高,与地面其他部位高度不一致。

2、产生原因

①楼板上皮标高超高。

②防水层过厚(一般指厕所、浴室、盥洗室等地面)。

③压毡混凝土过厚。

3、防治措施

①楼板面层铺设时应对楼层标高认真核对,防止超高。

②地面面层铺设时应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施工厚度,防止超高。

五、地面倒泛水或泛水坡度过小。

1、存在现象

在需要用水清洗的铺贴地面(如卫生间、浴室、厨房等地面),经常存在地面积水或倒流现象。

2、产生原因

①地面安装的地漏过高,难以按设计要求进行找坡。

②基层处理不平,有凹坑。

③基层坡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形成坡度过小或倒坡。

3、防治措施

①墙上+50cm的水平线应准确。

②安装地漏时标高应准确。

③对有地漏的房间在做找平层时,应由四周向地漏方向做放射形冲筋,找好坡度,按规范施工。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