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运作业安全指导书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挖运作业安全指导书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06

1、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挖运作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事故,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保证土石方开挖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车辆行驶安全,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编制依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2相关文件及技术规范

3、适用范围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基础工程施工中,挖运作业主要有反铲、装载机、及人工开挖,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工程全部挖运作业安全工作。

4、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⑴现场管理安全措施:

①加强对挖运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任何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备安全帽。

②施工现场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员,监督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保证安全必要投入。

③所有机械操作人员均应持证上岗,做到定人定机,保持设备完好率。

④施工现场及施工道路上,安全标志必须明显并经常检查维护,悬崖陡壁处应设防护拦杆,并在栏杆上做出醒目标志。

⑵装载机作业安全措施:

①起步前应将铲斗提到离地面0.5m左右。作业时应使用低速档,不得进行升降和翻转铲斗。严禁铲斗载人。

②行驶道路应平坦,不得在倾斜度超过规定的场地上作业,运距不宜过大。铲斗满载运送时应保持在低位。

③向运输车辆上卸土时应缓慢,铲斗应处在合适的高度,前翻和回位不得碰撞车厢。

④应经常注意机件运转声响,发异响应立即停车排除故障。

⑶反铲作业安全措施:

①挖运前首先检查反铲本身的机械运行情况,严禁不经检查擅自装车。

②检查结束后,在挖运之前,必须清除爆堆上方危石、拉裂体等,防止挖运过程中随石块伤人、伤设备。

③装运过程中,应做到轻装轻放,不允许采用大石头直接从高处冲击车厢。

④装运结束后,须把车厢周围的松散块石用铲斗拍实,以防自卸车行驶过程中滚落到路上,或落下伤人伤设备。

⑷自卸汽车作业安全措施:

①必须按规定吨位装载,不得超高、超载,驾驶室除必要随车人员外,不得搭乘其他人员。

②车辆装料场地必须平坦坚实,汽车就位后应拉紧手匣,装载均匀,不得偏载。

③在陡坡、高坡、坑边或填方边坡处卸料时,停卸地点必须平整坚硬,地面应有反坡,与边缘处保持安全距离;在危险地段卸料,应有专人指挥。

④公路行驶应遵守道路交通规则,不允许超速行驶,保证行车速度小于20km/h;会车时应轻车让重车;通过窄道、交叉路口、交通繁忙路段及急弯时,应注意往来行人及车辆。

⑤发动机启动后应检查起翻装置,确保良好;严禁在驾驶室外操作,翻斗内严禁载人。

⑥卸料起斗时应注意上空有无电线,防止刮断;卸料完毕,应检视翻斗是否放下。

⑦为防止撞坏沿途的路牌、宣传牌等,严禁车厢悬空行驶。

5、人工开挖作业安全措施

人工开挖主要适用于反铲等机械到达的部位,如局部削坡,填平等。人工开挖之前必须把部位以上危石,包括松动岩石、堆积土等清理干净,以免清装过程中滚落或滑下伤人。

篇2:安装作业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1管道设备安装

1.1操作机电设备,应扎紧袖口,严禁戴手套。

1.2参加施工的工人,要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操作时,应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1.3现场堆放管子时,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并且不准上人去随意踩蹬。

1.4在管井施工时必须盖好上一层井口的防护板,安装立管时应把管子绑扎牢固,防止脱落伤人,支架安装时,上下应配合好,当天完成后应及时盖好井口,封好井口。

1.5管道系统各部分安装就位后,必须及时将其固定牢靠,以防落下伤人。

1.6在管道竖井或光线较暗的地方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要有行灯照明设备,且其电压不得超过36V。

1.7使用电气焊时要有操作证,并清理好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配备好消防器材,并设专人看火。

1.8喷灯不得漏气、漏油及堵塞,不得在易燃、易爆场所点火及使用。工作完毕,灭火放气。

1.9加强对电、气焊作业,氧气、乙炔及其它易燃、易爆物的管理,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1.10做好消防保卫工作,施工人员严格执行消防保卫制度。

1.11使用砂轮锯,操作者应站在砂轮片旋转方向的侧面。

1.12安装立管,必须将洞口周围清理干净,严禁向下抛掷物料。作业完毕应将洞口盖板盖好。

1.13安装立、托、吊管时,要上下配合好。尚未安装好的楼板预留洞口必须盖严盖牢。

1.14沟内施工时,应根据现场情况架设护壁支撑,禁止用护壁支撑代替上下扶梯和支架。

1.15往沟内运管,应上下配合好,不得向沟内抛掷管件。

1.16吊装后的管材、设备必须固定牢固,防止位移滑动。

1.17截锯管材时,应将管材夹在管子压力钳中,不得用平口虎钳。管材应用支架或手托住。

1.18管道串动或对口时,动作要协调,手不得放在管口或对管结合处。

1.19管道吹扫时,排出口应设专人监护。

1.20在风管内操作铆法兰及腰箍冲眼时,管内外操作人员应配合一致,里面的人面部要避开冲孔。

1.21安装风管时,不得用手摸法兰口,如螺丝孔不正,应用尖冲撬正。

1.22在脚手架上作业时,所使用的料具,应放入工具袋随身携带。

1.23剔槽打洞时,应佩戴防护镜。打过墙、楼板透眼时,墙体后面、楼板下面不得有人靠近。

1.24进行耐压试验装置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被调试设备或电缆两端如不在同一地点,另一端应有专人看守或加锁,并悬挂警示牌。

1.25电气设备或材料作非冲击试验,升压或降压,均应缓慢进行。因故暂停或试验结束,应先切断电源,安全放电,并将升压设备高压侧短路接地。

2电路敷设及线路检测

2.1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在无防护设施的高空施工时必须系安全带。

2.2用摇表测定绝缘电阻,严禁有人触及正在测定中的线路或设备,测定容性或感性设备材料后,必须放电。遇到雷电天气,停止摇测线路绝缘。

2.3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按电压等级使用验电器。在设备两侧各相或线路各相分别验电。验明设备或线路确实无电后,即将检修设备或线路作短路接地。

2.4装设接地线,应由两人进行。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除时顺序相反。拆接时均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设备或线路检修完毕,必须全面检查无误后,方可拆除接地线。

2.5用绝缘棒拉合高压开关,应戴绝缘手套。雨天室外操作时,除穿戴绝缘防护用品外,绝缘棒应有防雨罩,并有专人监护。严禁带负荷拉合开关。

2.6使用电气焊时要有操作证,并清理好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配备好消防器材,并设专人看火。

2.7乙炔瓶和氧气瓶应保持相应的安全距离,两瓶的间距不得小于5m。

2.8电气设备及线路绝缘必须良好,设备必须有可靠的接地保护并有保险器或漏电保护。

2.9在使用手提配电箱、流动照明灯具、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及负荷线不得采用塑料线和普通橡皮线,必须使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线,照明灯具必须使用安全电压,一切电缆不允许落地,必须将线吊起或挂在安全的位置。

2.10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断电,并禁止带电操作。

2.11熔化焊锡、锡块,工具要干燥、防止爆溅。

2.12管子穿线时,不要对着管口吹气、呼叫,防止带线弹力伤人,穿线时应配合好,以免挤手。

2.13剔槽打眼时锤头不得松动,铲子应无卷连、裂纹。戴好防护眼镜,楼板砖墙打透眼时,板下、墙后不得有人靠近。

2.14被试设备或电缆两端如不在同一地点,另一端应有人看守或加锁,并对仪表、接线等检查无误,人员撤离后方可升压。

2.15有人触电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急救;电气着火,应立即切断有关电源,使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

2.16加强对电、气焊作业,氧气、乙炔及其易燃、易爆物的管理,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篇3:高处作业交叉作业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1高处作业

1.1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为高处作业。

1.2高处作业必须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

1.3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培训后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1.4遇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1.5用于高处作业的防护设施,不得擅自拆除,确因作业需要临时拆除必须经安全负责人同意,并采取可靠的措施,作业后立即恢复。

1.6高处作业的防护门设施在搭拆过程时应相应设置警戒区,派人监护,严禁上下同时拆除。

1.7无脚手架或采用单排外脚手架和工具式脚手架施工的高层建筑,首层四周必须支设固定6m宽的双层水平网,高层建筑每隔四层还应固定一道3m宽的水平安全网。

1.8水平安全网接口处必须连接严密,与建筑物之间的缝隙不大于100mm,并且外沿明显高于内沿。无法支搭水平网的,必须逐层设立网全封闭。

1.9支搭的水平安全网,直至没有高处作业时方可拆除。

1.10建筑物的出入口应搭设长3~6m,宽于出入通道两侧各1m的防护棚,非出入口的通道两侧必须封严。

1.11临近施工区域,对人或物构成威胁的地方,必须支搭防护棚。

1.12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挂点牢靠。

1.13高处作业的料具应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时放入工具袋,严禁乱堆乱放和从高处投掷物料。

1.14高处作业所需的料具、设备等必须根据施工进度随用随运,禁止超负荷。

1.15高处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和避雷设施。

1.16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线路行走,禁止在没有安全防护设施的情况下,沿高墙、脚手架、挑梁、支撑、起重臂、运行吊篮等处攀登或行走。

2交叉作业

2.1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操作必须在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半径范围以外,不能满足时,应设置硬隔离安全防护层。

2.2模板、脚手架等拆除时,下方不得有其它人员操作,并应设专人监护。

2.3模板拆除后,其临时堆放处应离楼层边沿不应小于1m,且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m。

2.4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处,严禁堆放任何拆下的物件。

2.5结构施工自二层起,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均应搭设安全防护棚。高度超过24m的层次上的交叉作业,设双层防护。

2.6建筑物外围设置安全挑网(每四层一道)首层挑网必须为双层网。

篇4:模板作业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1一般规定

1.1模板拆除总原则:应遵循先安后拆,后安先拆的原则。

1.2要严格建立模板拆除申请、批准制度,防止为赶进度而盲目拆模。

1.3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任何时候不得在墙上口撬模板,应保证拆模时不晃动砼墙体。

1.4墙、柱(包括梁侧模)模板拆除必须当混凝土强度能保证结构构件不变形、受损。梁板模板需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方可拆除梁模板和梁板支撑。

1.5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待该段模板全面拆除后,方可将模板、配件、支架等运出堆放。拆承重模板要时应先设立临时支撑,防止突然整体滑落。

1.6拆下模板等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大模板吊至存放地点时,必须一次放稳,保持自稳角75~80°。

1.7支装模板前,应检查模板及支撑是否合格。

1.8操作人员登高时,必须走人行梯道,严禁利用模板支撑攀登上下;不得在墙顶、独立梁及其它高处狭窄而无防护的模板面上行走。

1.9模板的立柱顶撑必须设牢固的拉杆,不得与门窗等不牢靠和临时物件连接。

1.10支模板过程中,柱头、搭头、立柱顶撑、拉杆等必须安装牢固成整体后,作业人员才允许离开,暂停作业。

1.11支拆2m及其以上高度的模板应搭设脚手架及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1.12已拆活动的模板,必须一次连续拆完,严禁留下不安全隐患。

1.13拆模作业时,应设警戒区,禁止下方有人进入。

1.14多人拆除模板时,应保持动作的一致性。

1.15严禁用吊车直接吊除没有撬松动的模板。

1.16拆除电梯井及大型孔洞模板时,下层必须支搭安全网等可靠的防坠落措施。

1.17临边施工须特别做好安全防护,搭好操作架,施工时系好安全带。

1.18大钢模板的防护

1.18.1采用大钢模板上操做平台,设置两道防护栏杆高为1.2米,操作平台上满铺脚手板,并用镀锌铁丝绑扎牢固。

1.18.2吊运大模板时,不能用吊钩,必须使用模板卡,以保证高空吊运的安全,1.5米以上的大模板必须使用双吊钩。

1.18.3上下大模板必须设置钢爬梯。

1.18.4角模使用时应搭设钢管架子操作,搭设两道防护栏杆,铺设跳板并绑扎牢固,四面设置斜撑支撑牢固,角模堆放必须设置专用架子堆放。

2大模板的安装与拆除

2.1模板拆除必须按方案规定程序进行,设置警戒线并有明显标志,设专人监护,拆除穿墙螺栓后,无支腿的模板必须用镀锌铁丝固定牢固,塔吊挂好钩才能拆除镀锌铁丝,未吊运的模板必须用镀锌铁丝固定牢固。

2.2大模板起吊前,将吊点位置调整适当,做到稳起稳落就位准确,禁止人力搬运大模板,严禁模板大幅度摆动或碰撞其它物体。

2.3大模板吊至存放地点时,必须一次放稳,保持自稳角为750~800,大模板的配件必须齐全,不得随意改变或拆卸。

2.4五级以上大风,停止大模板作业。

2.5大模板及其配件含斜撑挑架等必须定期检修。

2.6大模板应面对面存放,下垫木方,中间需留有施工人员的过道,以便清理,刷脱模剂及其它作业。

2.7大模板不得靠在其它不稳定物体上,防止滑移倾倒。

2.8在楼层上放置大模板:

2.8.1采取可靠的防倾倒措施,防止碰撞造成坠落。

2.8.2大模板要分散存放,以减轻楼板的集中荷载。

2.8.3在高空放置过夜,或遇到大风天气,应将大模板与建筑物固定。

2.9大模板存放或安装就位后,应采取防触电保护措施。将大模板串联,同避雷网连接,防止雷击或漏电伤人。

2.10吊运作业要建立统一的指挥信号,并设专人指挥。

2.11支模和拆模前必须检查吊钩部位连接螺母是否拧紧。

2.12当混凝土的强度小于7.5MPa时不得吊升跟进平台。

2.13吊运前应检查吊装所用的绳索、卡具及每块模板上的吊钩是否完整、安全、可靠。

2.14吊运作业前,应将吊装机械调整到位,当大模板及其它配件就位或落地时,应稳起稳落,严禁大幅度摆动,防止摇晃伤人。

2.15起吊模板时,指挥人员、拆除人员和挂钩人员必须站在安全的地方。

2.16严禁人力搬运大模板。

篇5:脚手架作业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1基本要求

1.1建筑登高作业人员(架子工)必须经专业安全培训,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作业。

1.2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或视力不够以及其他不适合登高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登高架设工作。

1.3高处作业(2m以上)必须佩戴安全带,且与已搭好的立、横杆挂牢。

1.4大风、雨、雪后,要对脚手架进行例行检查,发现倾斜、下沉、松扣、崩扣要及时修复。

1.5钢管脚手架所使用的材料应是合格品。脚手架搭设前,应对架设材料及部件进行检查。有裂纹及变形的卡子、架管不得使用。

2搭设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2.1脚手架必须设纵横扫地杆,立杆必须用连墙杆与建筑物进行可靠的连接。

2.2本工程地上3层,最高点为49.527m,最低点为34.463m;外围搭设双排脚手架作为操作架和防护架,剪刀撑采用杆与地面的600夹角4跨立杆设置的方式沿架体整个高度和宽度连续搭设,剪刀撑钢管接长应用3个旋转扣件搭接,接头长度不小于1m。结构西侧和北侧的脚手架立杆架设在地下室顶板上;东侧和南侧大部分架设在肥槽的回填土上。架体水平安全网及架体与结构拉结点及卸荷点的设置详见脚手架安拆方案。

2.3外脚手架马道做法:

a.1.1.48人行马道宽度不小于1m,斜道的坡度不大于1:3;拐弯处应设平台,按临边防护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及挡脚板,防滑条间距不大于300mm。

2.4脚手架必须与建筑物做好可靠拉结,拉结点采用两步三跨的形式设置,高度超过20m的脚手架不得使用柔性材料进行拉结。

2.5脚手架搭设要结合工程进度,未搭设完的脚手架,在离开作业岗位时,不得留有未固定的杆件和不安全的隐患,确保架子稳定。

2.6脚手架搭设到高于建筑物顶部时,里排立杆要低于檐口0.4m~0.5m;外排立杆要高出檐口1m~1.5m,搭设两道护身栏,并挂密目安全网。

2.7脚手架的底座、垫板应准确置于定位线上。每搭完一步应矫正步距、纵距、横距以及立杆的垂直度(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75mm)。

2.8脚手板必须满铺、铺严、铺稳,不得有探头板和飞跳板。

2.9脚手架每搭设完成一层后由项目技术部、项目生产部门、安全部门、分包单位等共同对已搭设完的架体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并填写相关验收表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满堂红脚手架(不包括支模脚手架)

3.1承重的满堂红脚手架,立杆的纵、横间距不得大于1.5m。纵向水平杆步距不得大于1.4m。站人施工处的小横杆间距不得超过0.75m。脚手板应铺满、铺齐。立杆底部必须夯实,垫通长木跳板。

3.2装修用的满堂红脚手架,立杆纵、横向间距不得超过2m。靠墙的立杆应距墙面0.5~0.6m,纵向水平杆每步间隔不得大于1.7m,檩杆间距不得大于1m。搭设高度在6m以内的可花铺脚手板,两块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0.2m,板端头必须固定牢固。搭设6m以上高度时,必须满铺脚手板。

3.3满堂红脚手架四角必须设抱角戗,戗杆与地面夹角应为45°~60°。中间每4排立杆应搭设一个剪刀撑,一直到顶。每隔两步,横向相隔4根立杆必须设一道拉杆。

3.4挑脚手架的斜支杆可支在下层窗台上(垫木板),斜杆上部与上层窗口的内侧应有横、竖别杠。别杠两端必须长于所别窗口0.25m以上,每窗口至少两根。

3.5纵向水平杆至少搭设三道,横向水平杆间距不得大于1m。脚手板应铺严铺平。

3.6挑脚手架纵向必须设剪刀撑或正反斜支撑。施工层搭设两道护身栏,立挂密目安全网,下角锁牢。护身栏必须高出檐口1.5m。

3.7挑脚手架一般只用于装修,作业时应严格控制荷载不得超过100kg/m2。作业面下方应按规定搭设水平安全网。

3.8对结构施工需采用挑脚手架时,必须经严格的受力计算,经项目总工批准后,方可搭设。搭设完毕后,必须经项目技术部、安全部、监理工程师联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移动式操作平台

4.1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搭设,应遵循专业技术人员按相应技术规范编制并经批准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应进行稳定计算,并采取措施,减少立柱的长细比。

4.2操作平台的面积不应超过10m2,高度不应超过5m。

4.3装设滚轮的移动式操作平台,其轮子与架体的联结应牢固可靠。并且车轮应装有可靠的制动措施,架体底端离地面不得超过80mm。

4.4操作平台的次梁(杆)的间距不应大于0.4m,台面应满铺50mm厚度以上的木板,并固定牢固。

4.5操作平台的临边应设防护栏杆两道,高度不低于1.2m,立杆间距不大于1m,并设180mm高的挡脚板。

5攀登设施及攀登作业

5.1现场登高除借助建筑结构及脚手架设置的登高设施(如马道)外,也可使用梯子或其他攀登设施。

5.2攀登设施结构必须牢固可靠。供人上下的梯踏板,其使用荷载不应大于110kg。当梯面上有特殊作业,其荷载超过上述荷载时,项目责任技术人员应据实验算。

5.3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

5.4梯子的上端应有固定措施。立梯工作时与地面的夹角以75°±5°为宜。梯子踏板间距以300mm为宜,不得有缺档。

5.5梯子如需接长使用,必须有可靠的接长措施,且接头只能有一处。

5.6折梯使用时上部夹角以35°~45°为宜,连接铰链必须牢固,并有可靠的拉撑措施。

5.7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严禁从脚手架外沿等非规定通道处进行攀登,也不得利用吊车臂杆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

6拆除脚手架

6.1拆除脚手架前应清除架上的材料、工具、杂物,但不应向下抛掷。拆除时应设置警戒区和挂警戒标志,并安排专人监护。

6.2应由上而下、按层按步地拆除。先拆护身栏、脚手板和横向水平杆,再依次拆剪刀撑的上部扣件和接杆。拆除全部剪刀撑、抛撑以前,必须搭设临时加固支撑,预防架子倾倒。

6.3拆除作业,必须由2-3人协同操作。拆纵向水平杆时,应由站在中间的人向下传递,不得向下抛掷。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