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井井筒施工容易出现问题预防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立井井筒施工容易出现问题预防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05

一、膨胀粘土层施工中常出事故:

粘土层膨胀,易片帮、抽帮,钢筋绑扎、模板固定后,粘土层膨胀快造成混凝土支护厚度、强度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冻土掉入模板钢筋内影响混凝土质量和支护厚度。如井帮位移量过大,造成冻结管断裂,盐水泄漏,冻结壁破坏,致使混凝土井壁抵挡不住冻土冻胀力而出现井壁掉皮、脱落、开裂、漏水、淹井等事故。

预防措施

加强冻结,应保证井筒深部粘土层内井帮温度符合相关设计要求规定,以提高冻结壁自身强度

1、先让后抗原则

(1)在掘进周边荒径中,开切竖向卸压槽,长度为一模段高,在井帮均匀开挖卸压槽(槽宽×槽深×槽间距=300×200×500~700mm),其内充填芦苇笆当粘土膨胀时,其膨胀土流入槽内空间,体现出“卸压”的效果。

(2)加强支护强度,加密钢筋布置,同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体现出“抗”的原则,使粘土出现膨胀时,能抗住膨胀压力。

2、减少井壁暴露时间

(1)在掘进方式上组织足够人力、物力、机械强行快速台阶式掘进。先挖超前小井,使井筒中心超前小井低于工作面1m以上,防止井筒空气与井帮温差,然后进行刷帮,释放部分压力。

(2)在支护上采用短段掘进,小段高快速掘砌,段高控制在2m以内,先掘出刃脚槽坑,提前立模筑壁(中间高出的0.5~0.8m挖掘与筑壁平行作业),缩短冻土井帮暴露时间,减少位移量。

3、表土冻结段外壁混凝土中掺入抗冻高效减水剂,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使砼的强度24小时内达到设计值的50%以上,72小时内达到设计值的80%以上内壁套砌时掺放防裂密实剂,增强抗渗性能,提高封水效果。

4、掘进时井帮遇到异物要剔除,确保不因异物挤占空间致使砼井壁厚度不够。

5、调节冻结方式,加强井筒外排冻结孔的流量,减少内排孔冻结的流量,使总冻结流量不变,使井帮冻结温度有所下降,减少粘土层的冻胀力,且不降低总冻结壁的厚度。

6、加强已暴露井壁位移量的观测,掌握粘土层膨胀速度。在厚粘土层或膨胀粘土层中施工时,当井帮位移过快或膨胀量大时,在砼井壁与井帮之间铺设50mm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以缓解粘土层膨胀空间和减少低温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7、进行冻结变形压力、冻结壁变形、温度、井壁钢筋内力等内容的监测工作,用科学的方法和可靠的数据来指导施工。

8、提前准备好井圈、背板等抢险物质,发现变形膨胀较大时,在外壁与井帮之间架设型钢井圈、背板,或加厚泡沫塑料板厚度等措施。如井帮位移量过大时,每米增设一道20槽钢井圈,加强外壁支护。井圈铺设在钢筋外侧井帮上,再浇砼以抵抗砼凝固初期来自井帮的压力。

9、认真检测井帮位移量:在井筒荒径均匀布置四个检测点,每个段高定时测量一次:按十字线方向测量直径量,与原始直径相比,算出井帮总位移量,同时按中线量出相应半径方向的位移差,得出每个点的位移量,作好记录。严格控制井帮位移量不大于50mm。超过此值应缩小段高施工。10、提前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运转,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

11、冻结段断裂预防措施:

(1)按《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设计冻结壁和冻结圈径。

(2)防片冻结管不宜距井帮太近。

(3)按冲积层厚度选取相应冻结管直径和厚度。

(4)选用优质钢管,采用内套管焊接,并保证焊接质量。

(5)做好冻结管接头的抗滑力和耐压力试验,确保连接质量。

(6)冻结初期盐水应逐渐降温,防止温差过大引起冻结管断裂。

(7)采用爆破作业时,要严格执行安全措施,坚持浅打眼少装药。

(8)加强冻结管去、回路盐水温度观测,防止盐水在冻结管某部位形成短路而削弱下部冻结壁。

(9)加强盐水水位观测,发现水位下降,应立即关闭所有冻结管去、回路阀门,查明断管并切断其盐水循环,然后恢复其它冻结管正常运行;并在断裂的冻结管内重新下一直径略小的冻结管继续冻结或采取其它经论证可行的方案。

12、采用信息化施工,加强与冻结单位及科研部门密切协作,搞好预测预报工作,掌握冻结管的偏斜情况及冻结壁的有关参数,观察检测冻结壁的位移量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施工措施。

二、坠人坠物事故:

立井施工中,施工人员和器物可能从井口、吊盘、吊桶、井壁、抓岩机上和翻矸台、天轮平台上坠落,造成人员伤亡或非人身事故。

预防措施:

原则:

⑴乘吊桶或随吊盘升降时;

⑵在井架或在井筒内的设备、设施上作业时;

⑶在翻矸台上需要在围栏外作业时;

⑷在模板上清理浮矸时;

保险带必须定期按有关规定试验。保险带必须拴在牢固的构件上。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发现损坏时,必须立即更换。

1、预防从井口坠人、坠物措施

⑴井盖门、各通过口平时要盖严封好。

⑵吊桶升至井口60~80米时,信号工应及时打开井盖门,防止提升时顶撞井盖门造成事故,但不易过早开启,以防坠物。

⑶井盖门打开时,禁止从护栏外向下探望,需探望时要防止随身物品坠入井下。

⑷升降管线需打开通过口时,须将所通过口清理干净,确认无杂物后方可打开。

⑸管线升降通过盘孔口时,看管人员使用的工具必须栓绳,确保不坠落,注意防止管子通过盘孔口时造成卡子、接头等物挂脱坠入井下。

⑹井口接管时必须盖严通过口,确保不会坠物,所使用的工具材料不得随手乱扔乱放,防止坠入井下,工作结束,现场必须清理干净并盖好通过口。

⑺井口不准堆放杂物,井口房内要经常打扫,保持清洁。

2、预防从吊盘坠人、坠物措施

⑴吊盘上不得摆放无用的材料、工具等。

⑵在吊盘上使用的工具,必须固定好,不能拴绳的应放好,确保不坠落。

⑶悬吊设备、管线起落时,吊盘通过口必须有人看管,防止挂、碰、损坏、坠物。

⑷在吊盘口作业人员的工具必须拴绳,作业时防止材料和工具坠入井底。

⑸吊盘上通过口的盖门、吊盘上的栏杆、扶手要齐全完好,吊盘要经常检查,发现设备联接、紧固件、栏杆、扶手,盖门有问题要及时处理。

⑹吊盘上作业的人员要精力集中,系好保险带,确保安全。

3、预防从吊桶坠人、坠物措施

⑴提升钢丝绳钩头、滑架、吊桶应按规定经常检查,防止损坏坠落。

⑵乘吊桶上下人员,不得将头伸出吊桶外,不得将所携带的工具伸出吊桶外,更不得往吊桶外投掷任何物品。

⑶乘吊桶悬空作业,必须先同信号工、把钩工联系好,系好保险带,拴好工具,稳好吊桶,确保不会坠人、坠物,方可工作。

⑷上下吊桶时,必须等吊桶停稳并得到信号工同意方可上下,上下时抓好牢固物以防坠人。

⑸在吊盘喇叭口位置从吊桶装卸物料时必须拿好拴牢,防止坠人坠物。

⑹利用吊桶和钩头下料、下设备时,捆绑必须牢固,确保无坠落危险。

⑺在吊桶内利用打击物作信号时,必须在吊筒内侧敲击以防坠物。

4、预防井壁坠物措施

⑴应按施工措施规定控制井筒荒壁高度,不应超过措施的规定。

⑵及时处理浮石危岩,防止片帮落石伤人。

⑶对喷浆井壁,每次接班后,班长、值班队长应下慢罐观察井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⑷不得在井壁上悬吊东西,必须悬挂时要经有关人员批准,在作业点附近临时悬吊的,用后要及时取下,以免过后坠落伤人,需在井壁上悬吊的,必须固定牢靠。

5、预防从抓岩机上坠人、坠物措施

⑴抓岩机上工作人员使用的工具必须栓绳,材料物品必须固定牢固。

⑵抓岩机上的部件应经常检修,损坏部分要及时更换,紧固件要经常检查,发现松脱的要及时处理。

⑶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工作时留心观察各部件,仔细监听各部件发出的声音,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防止部件受损坠落。

6、预防从翻矸台、天轮平台坠人、坠物

⑴翻矸台工作时要系安全带,工具要绑绳,栏杆要牢固可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⑵翻矸台上存放的电缆等材料要排放整齐,用尼龙绳固定,以防松动坠落。

⑶翻矸台、天轮平台上的机械设备安装要牢固,必要时要加保险绳并经常检查,发现松脱损坏须及时处理。

⑷在天轮平台上工作的人员要系安全带,使用的工具要拴牢,使用的材料要放好,工作完后要将现场清理干净。

⑸翻矸台、天轮平台上不得存放不使用的物品,要经常打扫保持清洁。

⑹翻矸台、天轮平台进行大检修时需要有安全技术措施。

⑺在天轮平台至井口段进行检查、检修、拆卸、安装等任何工作,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抛、接物品或不得从事与固定点无任何联系的作业方式。

三、建井期间,尤其是在揭煤期间,可能出现瓦斯超限、瓦斯突出,甚至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

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

⑴设立通风瓦斯管理组织机构与设备防爆管理组织机构。

⑵配备相关通风、瓦斯专业技术人员且应进行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⑶建立通风瓦斯报表(包括月报、旬报、日报)要按规定及时上报。

⑷建立建全通风瓦斯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通风瓦斯管理制度、“一通三防”重大隐患排查制度、通风例会制度、通风瓦检人员井下交接班制度、通风设施管理制度、通风报表管理制度、局部通风管理制度、盲巷管理制度、巷道贯通管理制度、瓦斯检查制度、瓦斯排放管理制度、井下爆破管理制度、“一炮三检”及“三人联锁”放炮管理制度、瓦斯管理制度、瓦斯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仪器仪表维修校验制度等。

⑸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瓦斯涌出量、地温和工作面部署等情况及时调整通风系统。

2、建立矿井瓦斯监测、监控系统

采用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井下进行安全监控,分站的主机设在井口调度室,监测(监控)系统由瓦斯(一氧化碳)传感器将瓦斯信息传至地面瓦斯监控站,并用数字形式在电脑中显示出来,供调度人员随时掌握瓦斯情况。

(1)在井内吊盘下风筒对侧设置传感器T1;井筒封口盘回风口设置传感器T2,严格按照安全监控规定管理,瓦斯报警浓度为≥0.8%,瓦斯断电浓度为≥0.8%,瓦斯复电浓度为<0.8%。

(2)复电方式:采用人工复电。

(3)必须加强传感器的保护,防止因淋水造成监测数据失真。

(4)探头应垂直悬挂,保持距帮部不小于200mm,能够正确反映所测地点的瓦斯和一氧化碳浓度。

(5)当工作面瓦斯浓度超过0.8%时,检测监控装置报警后,施工人员必须立即撤出工作面,待工作面瓦斯浓度降到0.8%以下时,施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一氧化碳浓度按照规程规定执行。

(6)局扇必须装有风机开停传感器,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3、局部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1)局扇必须安设专职局扇司机进行管理,保证正常运转,并悬挂局扇管理牌和专职局扇司机牌。不得出现无计划停风,有计划停风的必须办理专项申请,并附有安全措施。

(2)掘进工作面通风方式采用压入式,局扇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m;局扇不得发生循环风。

(3)掘进工作面必须设置同等能力的备用局扇,备用局扇电源必须取自另一路电源。主、备局扇必须使用自动切换开关和自动切换风筒三通连接,并保证能实现自动切换。

(4)局扇必须采用“三专”供电,实现风电、瓦斯电闭锁,每天必须有专人检查1次;每班试运行备用局扇1次,保证局扇可靠运转。

(5)使用局扇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风电闭锁,保证停风后切断停风区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使用2台局扇供风的,2台局扇都必须同时实现风电闭锁。

(6)使用局扇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4、瓦斯管理

(1)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0.8%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CO≥24PPm(遇见半煤岩巷)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时,严禁装药爆破。

(3)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3%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4)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5)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6)局扇因故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局扇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扇,恢复正常通风。严禁在停风区或瓦斯超限的区域作业。

(7)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并向矿调度二所汇报。停工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或其它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程》规定,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小时内封闭完毕。

(8)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0.8%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最高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时,由瓦检员向矿调度二所汇报,在矿调度二所确认停风区内瓦斯浓度不超过3%后,由矿总值班指挥,现场班(队)长负责回风系统的停电、撤人和警戒,瓦检员负责控制风流安全排放瓦斯。

(9)停风区中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0%及以上时,必须编制专门的排放瓦斯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并严格执行排放瓦斯措施。

(10)瓦检员必须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瓦检员必须现场交接班,并有记录可查,无空班漏检,无虚报瓦斯,并认真填写巡回检查图表,做到井下牌板、巡回检查图表、瓦斯台帐三对口。

(11)掘进工作面因停电或其它原因,局扇停止运行时,施工单位班队长和测气员必须立即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并设置栅栏,揭示警标,严禁人员入内。

(12)工作面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都必须受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控制,并保证其灵敏可靠。

5、揭煤管理

(1)所揭煤层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安徽省、淮南矿业集团井巷揭煤规定,由通风防突科编制揭煤防突专项设计报集团公司审批,批准后施工单位根据揭煤设计,编制揭煤措施。具体揭煤程序如下:

(2)井筒在施工至所揭煤层法向距离20米前,根据揭煤地质说明书编制揭煤专项防突设计报集团公司批准。

(3)在施工至距所揭煤层法向距离10米前施工至少两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底板不小于0.5米的前探钻孔,其中一个前探孔沿揭煤正前方布置;同时施工不少于三个测压钻孔,并且至少有1个钻孔要布置在井巷或巷道轮廓线外15米。

(4)若所揭煤层有突出危险,在施工至距所揭煤层法向距离7米前,执行区域防突措施,施工措施孔。措施孔在控制范围内均匀布置,抽采孔孔数和孔底间距按钻孔有效抽采半径1.5米进行设计,钻孔一次穿透全煤并进入底板0.5米以上。措施孔预抽率达45%以上后,进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在预抽区域的上部中部和两侧至少布置4个检测点,测定残余瓦斯压力和残余瓦斯含量,其中一个检验点布置于预抽区域内距边缘不大于2米的范围内。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否则必须补充措施或延长抽采时间,直至检验有效。所揭煤层无突出危险可不采取区域防突措施。

(5)在施工至距所揭煤层法向距离5米前(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7m),采用综合指标法和钻屑瓦斯解析指标法进行区域验证。经预测无突出危险后编制揭煤作业的防突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后,方可进入距所揭煤层法向距离5米内施工。

(6)在施工至距所揭煤层法向距离2米前,施工期间采取钻探手段边探边掘,确保井筒不进入距所揭煤层法向距离2米以内。

(7)在施工至距所揭煤层法向距离2米后至穿过煤层最小法向距离2米前,执行循环预测,并采取远距离放炮等安全防护措施。

(8)揭煤过煤段高严格控制在2.2m以下;揭煤现场必须悬挂防突预测图。

未尽事宜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令《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集团公司相关管理规定。

四、立井在接近或通过基岩段含水层时,可能发生透水甚至淹井事故

预防措施:

?1、严格落实《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令《煤矿防治水规定》和集团公司有关井下防治水的要求,注意识别和掌握透水预兆,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2、施工时工作面涌水控制不住时,必须停止作业,将下部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施工单位主排水泵的排水能力必须保证在20小时内能够排完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

4、严禁随意停电,如因为检修或其他原因必须停电时,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撤出井下人员并制定安全措施。

5、搞好雨季防洪工作,防止暴雨引起大量地表水进入井筒及生活区。

6、根据施工进度和涌水量变化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水技术措施或预案。

7、如果探明含水层的水压很高,水量很大,并有补给水源,探放水不能消除水患时,应采取工作面注浆或地面预注浆等措施进行处理,防止淹井。

五、立井提升物料和人员的过程中,可能发生断绳、过卷等事故

预防措施

1、井口把钩工、信号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立井井口、施工现场必须和吊桶提升信号联锁。

3、超长物料的下放应做到捆扎牢固,不晃动,尽量平行于提升中心线,不能歪斜。

4、吊桶、吊盘、连接装置、阻车器和钢丝绳以及提升绞车各部分(包括滚筒、制动装置、防过卷装置、限速器、调绳装置、传动装置、电动机和控制设备等),每天必须有专人检查一次,每月还必须由是单位组织检查一次。如果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处理,检查和处理结果,都应留有记录。

5、检修井筒的处理人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必须装设保险伞和栏杆。

?(2)佩戴保险带。

?(3)提升容器速度0.3~0.5m/s。

?(4)检修用信号安全可靠。

?6、钢丝绳定期涂抹增摩脂,防止钢丝绳打滑。

?7、工作制动或安全制动产生的减速度,不得超过钢丝绳的滑动极限,即不引起钢丝绳打滑。

?8、不定期对绳槽进行车削,保证各绳槽直径相等,磨损均匀,使每根钢丝绳拉紧程度相近,受力均匀。

?9、提升钢丝绳每天检查一次,平衡钢丝绳和井筒悬吊钢丝绳至少每周检查一次,对易损坏和断丝或锈蚀较多的一段应停车详细检查,断丝的突出部分在检查时剪下,检查结果记入钢丝绳检查记录薄内。

?10、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断面积达到钢丝绳总断面积之比的5%或钢丝绳直径减小到10%时,必须更换。

?11、钢丝绳在运行中遭受卡罐、突然停车等猛烈拉力时,必须停车检查,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更换全绳:

(1)钢丝绳产生严重扭曲或变形。

(2)钢丝绳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第401条的规定。

(3)直径减小值超过《煤矿安全规程》402条的规定。

(4)遭受猛烈拉力的一段,其长度伸长0.5%以上。

12、纲丝绳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做定期试验。

六、冻结站可能发生的事故

冻结站在运转过程中,可能发生盐水泄漏、氨泄漏氨中毒爆炸、火灾(含电器火灾)。

预防措施

1、盐水泄漏是指因管路密封不严或冻结器断裂引起的盐水漏失现象,预防措施:

(1)盐水箱及地沟槽由专人负责看管;

(2)盐水警铃要灵敏,警界面要合适;

(3)盐水水位要定期测量,记录完整。

(4)发现盐水箱水位下降要及时查明原因;

(5)确认为孔渗时,应立即关停盐水泵,立即关闭各冻结器进出水阀;并逐孔检查,有问题时,先关闭,再讨论处理方案;检查后无问题的孔要立即投入运行。

2、氨泄漏、氨中毒、氨爆炸是指系统内氨的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预防措施:

(1)做好防泄漏工作,阀门、法兰处安装时应严密,设备管路使用前必须经过压力实验,压力须符合规范要求;

(2)车间内保持良好通风;

(3)配备防毒面具及有关劳动保护用品;

(4)注意系统放空气;

(5)定期检查压力表和安全阀是否失灵;

(6)充氨时禁止用任何方式对氨瓶加热。

(7)应急措施:

○1、发现设备氨泄漏时应立即关闭和停用;

○2、发现阀门和法兰处氨泄漏时应立即处理;

○3、发现管路氨泄漏时应立即关闭截止阀,采用粘接和用管卡加固方法处理,严禁用电焊;

○4、加大通风排量,动用消防水源,降低空气中氨浓度;

○5、一旦引起氨中毒,应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流通场所急救,同时紧急拨打120送就近医院救治。

3、火灾是指在作业场所和生活区域内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事故,预防措施:

○1、严禁将易燃物品存放在车间内;

○2、严禁在车间内吸烟点火;

○3、车间内和生活区域配备适量的消防器材和灭火工具;

○4、气体放空不可过于剧烈,防止产生静电着火。

篇2:避免小吊车施工倾倒事故发生预防措施

事端的片面缘由:

(1)驾驶员作业经验不足,思维麻木,在安放好起重机后,关于待吊装物体未能细心查看并评价其分量的情况下,盲目起吊。

(2)驾驶员违章作业,未通严厉遵守汽车起重机吊装时的各项技能参数的严厉规则,成果招致副臂过长且吊臂起伏过大,然后引发事端发作。

(3)车辆办理部门缺少办理,进行吊装作业时未能组织专人进行现场指挥。

事端的客观缘由:

(1)汽车起重机没设力矩限制器设备,然后无法为驾驶员供给精确的技能参数,以防止此类事端的发作。

(2)施工方未能向驾驶员能供吊装物的具体情况(如尺度、分量等),吊装时该衔接臂还躺在关闭的车厢内,在将其吊离车厢前驾驶员无法对它进行具体调查并估出分量。

预防措施:

(1)加强对中国小吊车驾驶员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诲,使其能熟练地把握有关技能。

(2)严厉遵守《特种设备安全督查法令》等法令、法规的需求,驾驶员须持证上岗,并对车辆定时进行查验、监定等。

(3)关于特别现场的作业项目,需由吊装单位进行具体的调查证明,并拟定具体的作业方案,还须组织专职人员现场指挥。

(4)对车辆加装力矩限制器,从根本上消除因超负荷而带不定时的安全隐患。

(5)挑选吊装场所时,有必要挑选无松软、陷落及有下水道井盖等平整结实的开阔场所。

(6)保护保护好车辆,包管车辆处于无缺的技能状况,尤其是要常常查看主臂、支腿缸、支撑垫、变幅缸等部件有无裂纹、漏油等表象。

(7)吊装前,山东济宁福康小型吊车驾驶员有必要对每一件等吊装物进行分量估量,禁止盲目起吊。

篇3:施工安全风险识别预防措施范本

一、危险源识别与评价

(一)工程特点与安全控制重点

1.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有三大特点,一是产品固定,人员流动;二是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体力劳动繁重;三是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随工程进度变化而变化。基于上述特点,施工现场必须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安全防护设施,方能消除隐患,保证安全。

2.按照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的规定,我国将职业伤害事故分成20类,主要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其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是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风险源:

(1)高处坠落。作业人员从临边、洞口、电梯井口、楼梯口、预留洞口等处坠落;从脚手架上坠落;在安装、拆除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和塔吊过程中坠落;在安装、拆除模板时坠落;吊装结构和设备时坠落。

(2)触电。对经过或靠近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没有或缺少防护,作业人员在搭设钢管架、绑扎钢筋或起重吊装过程中,碰触这些线路,造成触电;使用各类电器设备触电;因电线破皮、老化等原因触电。

(3)物体打击。作业人员受到同一垂直作业面的交叉作业中和通道口处坠落物体的打击。

(4)机械伤害。主要是垂直运输设备、吊装设备、各类桩机和场内驾驶(操作)机械对人的伤害。

(5)坍塌。随着城市地下工程的建设发展,施工坍塌事故正在成为另一大伤害事故。施工中发生的坍塌事故主要表现为:现场浇混凝土梁、板的模板支撑失稳倒塌,基坑沟槽边坡失稳引起土石方坍塌,施工现场的围墙及挡墙质量低劣坍落,暗挖施工掌子面和地面坍塌,拆除工程中的坍塌。

3.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是项目职业健康安全控制的重点,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项目施工中必须把好安全生产“六关”,即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

(二)危险源辨识

1.按照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和代码>GB/T1386J,危险源可分为六大类: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以及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等。

2.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障碍、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

(1)物的障碍是指机械设备、装置、元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

(2)人的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而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

(3)环境因素指施工作业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照明或通风等方面的问题,会促使人的失误或物的故障发生。

3.危险源辨识必须根据生产活动和施工现场的特点进行。主要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故树分析、故障数分析等。

为使工程项目危险源得到全面、客观辨识,企业和项目应组织全员参与,采用综合评价等方法。

(三)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的关键是围绕可能性和后果两方面来确定风险。对于辨识后的危险源项目部应进行风险评价。估计其潜在伤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然后对风险进行分级。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LEC)。当条件变化时,项目部应对风险重新进行评审。

2.定性分析法

主要根据估算的伤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风险分级的方法。

风险评价表

?

3.定量分析法

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可采用以下方法;

D-IEC式中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_二一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的后果。

二、预防与防范主要措施

(一)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1.必须在安全危险源识别、评估基础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2.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应按分工负责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方案交底、过程监督、验收、检查、改进等工作内容;应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保存记录。

3.技术交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位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的技术负责人必须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结构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项目部的安全(技术)负责人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项目部应保存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二)安全教育与培训

1.职业健康安全教育是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安全管理水平和防止事故,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按照行业管理及法律规定:项目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率实现100%。

2.教育与培训对象包括以下五类人员:

(1)项目负责人(经理)、项目生产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经过当地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生产专项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h,经考核合格后持“安全生产资质证书”上岗。

(2)项目基层管理人员:项目基层管理人员每年必须接受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分包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接受政府主管部门或总包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职业健康安全理论培训和技术实际操作训练,经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双重考核,合格后,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作业。

(5)操作工人:新人场工人必须经过三级职业健康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教育与培训主要以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思想、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法制教育四个方面内容为主。主要形式有:

(1)三级安全教育:对新工人进行公司、项目、作业班组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40h。三级安全教育由企业安全、劳资等部门组织,经考试合格者方可进人生产岗位。

(2)转场安全教育:新转入现场的工人接受转场安全教育,教育时间不少于8h。

(3)变换工种安全教育:改变工种或调换工作岗位的工人必须接受教育,时间不少于4h,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特种作业安全教育: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方准独立作业。

(5)班前安全活动交底:各作业班组长在每班开工前对本班组人员进行班前安全活动交底。将交底内容记录在专用记录本上,各成员签名。

(6)季节性施工安全教育:在雨期、冬期施工前,现场施工负责人组织分包队伍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季节性安全技术教育,时间不少于2h。

(7)节假日安全教育:-般在节假日到来前进行,以稳定人员思想情绪,预防事故发生。

(8)特殊情况安全教育:当实施重大安全技术措施、采用“四新”技术、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安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因故发生改变时,由项目负责人(经理)组织有关部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时间不少于2h。

4.职工教育与培训档案管理应由企业主管部门统一规范,为每位职工建立《职工安全教育卡》。职工的安全教育应实行跟踪管理。职工调动单位或变换工种时应将《职工安全教育卡》转至新单位。三级安全教育,换岗、转岗安全教育应及时做出相应的记录。

(三)设备管理

1.工程项目要严格设备进场验收工作。中小型机械设备由施工员会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共同验收;大型设备、成套设备在项目部自检自查基础上报请企业有关管理部门,组织企业技术负责人和有关部门验收;塔式或门式起重机、电动吊篮、垂直提升架等重点设备应组织第三方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验收。检查技术文件包括各种安全保险装置及限位装置说明书、维修保养及运输说明书、产品鉴定及合格证书、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并建立机械设备档案。

2.项目部应根据现场条件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配备设备管理人员.设备出租单位应派驻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

3.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相应操作证后,持证上岗。机械设备使用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

4.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要求作业,任何人不得违章指挥和作业。

5.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回检查,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

(四)应急救援

1.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具备应急救援人员、器材、设备。

3.对项目全体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交底定期组织专项应急演练,并定期进行演练。

4.项目部按照应急预案明确应急设备和器材储存、配备的场所、数量,并定期对应急设备和器材进行检查、维护、保养。

5.应根据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实战的结果,对事故应急预案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组织评价,必要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6.接到紧急信息,及时启动预案,组织救援、抢险。

7.配合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安全事故,并按照相关规定上报。

篇4:爆破施工盲炮排除处理预防措施

1工程概况

2盲炮原因分析

2.1产生短路现象

隧道掘进实现光面爆破技术,周边孔采用间隔装药结构,孔内采用导爆索起爆网路,孔外连接主导爆索与支导爆索搭接长度没有达到15㎝以上,主导爆索与支导爆索传爆方向夹角没有达到小于90?的要求,因此发生短路造成全拒爆。

2.2传爆雷管采用孔外延时时,先爆炮孔产生的飞石或冲击波将高段别传爆雷管的导爆管炸断而产生拒爆,导致全拒爆。

2.3传爆雷管爆炸时产生的金属碎片炸断炮孔外传爆的导爆管,导致全拒爆。

2.4起爆或传爆雷管爆炸能量不够。

根据经验,每发雷管最多能可靠起爆10根导爆管左右,如果超过此数量,就有炸断最外层导爆管而产生拒爆的可能。

2.5起爆和传爆雷管与导爆管连接不正确,雷管聚能穴应与导爆管的传爆方向相反,这样才能确保传爆。

2.6导爆管进水引起的传爆中断。

在装药过程中,有些爆破工习惯把过长的导爆管剪去,这样就使导爆管成为开口,如果在潮湿或淹水条件下施工,导爆管有进水的可能性。另外,由于导爆管与雷管在接口处箍固不牢引起的进水也会产生拒爆。

2.7由于塑料导爆管内壁上涂药异常,涂药密度过大,当传爆至此处时,引起“药团”爆轰并穿孔,致使爆轰能量部分外泻,破坏管道效应,引起传爆中断;或由于塑料导爆管内壁面上涂药出现断药层而引起传爆中断,管内壁面上出现断药层距离大于存在管道效应条件下涂药殉爆距离而使传爆中断;或由于雷管质量不符合要求导致拒爆和雷管爆炸而炸药没引爆造成半爆。这是器材本身质量缺陷所致。

2.8由于外界机械作用刺穿或压扁塑料导爆管而引起传爆中断;浮石、危石清理不到位石块掉下砸断导爆管或拱顶石块受第一次爆破震动在第二次爆破装药后落下砸断导爆管,从而导致全拒爆。

2.9导火索喷火熔化导爆管、导火索受潮、导火索断药或出现死疙瘩、连接处加工不好、雷管进水等引起传爆中断,造成全拒爆。

2.10传爆雷管与导爆管捆扎不牢、不严实,造成部分导爆管没能被引爆。雷管与导爆管连接处没清洗干净,泥、水影响爆炸能量作用而导致全拒爆。

2.11装药、堵塞作业造成的拒爆,如不连续装药造成部分拒爆,装药过密,炸药感度降低,造成拒爆;装药、堵塞时操作不当,损坏网路;水孔中将部分炸药溶解,起爆不了;管道效应造成残爆,线路接错。

2.12雷管和炸药本身质量问题导致雷管爆炸后只引爆部分炸药造成残爆。

3盲炮(哑炮)的排除

针对盲炮的危害性,一方面采取技术措施和加强管理避免产生,另一方面在盲炮出现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办法:

(1)盲炮应在当班处理,当班不能处理或未及时处理完毕,应将盲炮情况在现场交接清楚,由下一班继续处理。处理前由专职安全员设立警戒区域,并在现场设立危险标志,安全员进行值班,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该区域。

(2)水洗法:用水冲洗孔内药卷,冲洗稀释炸药,然后清出雷管。

(3)补炮法:在盲炮相邻一定的安全位置(一般距盲炮孔口不小于30㎝)进行钻孔装药重新爆破。若盲炮抛散在碴堆中,应谨慎回收抛散在碴堆中原盲炮中的起爆体。

(4)重新连接起爆法:如孔外线路良好,经检查确认后,重新连接起爆。

(5)风吹法:在安全距离外,用高压风管吹出孔内填塞物及炸药,但应采取措施回收雷管。

(6)诱爆法:用木、竹或其他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成的工具轻轻将炮孔内填塞物取出,重新装入起爆体将其诱爆。

4预防对策

为避免因处理不当造成爆炸事故,需采取如下预防处理措施。

4.1采取的技术措施

(1)选用优质的爆破器材(雷管、炸药、导火索、导爆索等)。在每炮孔装两发雷管,保证每循环准爆,不出现盲炮。

(2)爆破网路必须采用孔内微差爆破,禁止采用孔外微差,以免出现因孔外延时雷管传爆线受损而造成簇联盲炮。

(3)孔外均采用即发雷管或同段雷管实现簇联式并联连接网路。每簇连接不超过20根导爆管,连接处用毛巾擦干净,导爆管不得打结和对折。

(4)传爆雷管用胶布包裹紧密牢固,最好缠10层左右。孔外采用复式连接。

(5)装药前应检查和清孔,起爆体应加工牢固,防止孔中1/4或3/4处,每节药卷应紧贴,以免出现断药发生残爆的可能。

(6)用导火索起爆时,导火索要与传爆导爆管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其喷火烧坏导爆管。

(7)连接时,传爆雷管要正确连接并且保证其起爆能量(每发雷管最多起爆10根导爆管)。雷管聚能穴与导爆管的传爆方向相反,且离开工作面适当距离,避免炸坏导爆管,引起拒爆。孔外相邻传爆雷管要留有足够的距离,以免相互错爆或切断网路。

(8)改变传统的抬炮(台阶水平孔)爆破方法,采取垂直钻孔即台阶爆破法,这样便于发现哑炮。

(9)作业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装药过程中要仔细认真,注意不要损坏导爆管。

(10)爆破时,必须有专业的爆破员持证上岗。

(11)施工过程中细心操作,避免外界机械作用刺穿或压扁导爆管引起传爆中断;及时清理浮石、危石等,以免砸断导爆管造成盲炮。

(12)爆破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的要求操作。

4.2现场爆破安全管理措施

(1)爆完15min后,爆破员、技术人员及现场管理应亲临掌子面检查爆破情况,有无大块,周边轮廓圆顺情况,有无欠挖、盲炮、危石等,发现盲炮及时处理,浮石、危石及时清理,并做好记录。

(2)盲炮(哑炮)未处理完毕严谨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出碴时,挖掘(装载)机司机要小心操作,现场管理人员在现场指挥。因为隧道常用抬炮(台阶水平孔爆破),会出现盲炮,而爆破后,石块落下,难以发现。所以司机发现未爆的雷管时,要停止作业,告诉爆破员,让其收起上交集中销毁,避免外流造成恶性爆炸事故;发现有导爆管时,要轻轻的拽一下,如果拽不出,有可能是拒爆的盲炮,此时要及时告诉爆破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及爆破工程师,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盲炮;当发现有突出的石块未被爆起时,可能存在盲炮,此时不要用挖掘机硬挖,以免积压使其爆炸,要及时报告相关人员,采取措施处理盲炮。

(3)挖掘(装载)机清碴时,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在现场停留,现场管理人员也要在安全距离之外。

(4)出碴完毕应进行测量放样,同时应对剩下掌子面底部进行检查,重点是边墙角和底板孔是否有欠挖和残爆情况,并做好记录。

(5)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预防事故发生。

(6)爆破员、现场管理人员、爆破工程师等要认真履行职责,筑牢安全思想防线,增强整体防范意识。建章立制并贯彻执行,保证施工安全。

篇5:施工安全防护预防措施

安全生产是一切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生产必须保证安全是企业必须遵守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尊重科学,严格管理,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盛和世纪项目现正处于大面积装修状态,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工作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临边作业防护施工现场任何处所,当工作面的边沿并无围护设施,使人与物有各种坠落可能的高处作业,属于临边作业,若围护设施如窗台,墙等,其高度低于80cm时,近旁的作业亦属于临边作业,包括屋面边、楼板边、阳台边、基坑边等。临边作业的安全防护,主要为设置防护栏杆,并有其他防护措施,大致可分以下三类:?(一、)设置防护栏杆:楼面与屋面周边,分层施工的楼梯口与楼段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周边、挑平台周边、雨蓬与挑檐边、井架、施工用外脚手架等,向建筑物的通道的两侧设防护栏杆,顶层的楼梯口,应随工程结构的进度而安装正式栏杆,结构施工按近完成,这样做可以节约工时和材料。1、架设安全网高度:超过3.2米的楼层周边,以及首层墙高度超过3.2米的二层楼面周边,当无外脚手架时,必须在外围边沿架设一道安全平网。2、装设安全门:各种垂直运输用的平台、楼层边沿接料口等处,都应设安全门或活动栏杆。(二)、设置防护栏杆为临边防护采用的主要方式,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构成,横杆离地高度规定为上杆1.0~1.2m,下杆0.5~0.6m即位于中间,必要时沿底面亦需设置横杆。1、木横杆,上杆梢径应不小于70mm下杆梢径应不小于60mm,栏杆柱梢径应不小于75mm,须用相应长度的圆钉钉紧,或用8#以上铁线绑扎,须稳固不动摇。2、钢筋横杆,上杆直径应不小于16mm,下杆直径应不小于14mm,栏杆柱径应不小于18mm,须用电焊焊牢或用8#退火线绑扎牢。2、1固定,采用其他电焊钢管或低压流体钢管时,可视具体情况,以电焊、弯头加束节或扣件等方式予以固定。2、2采用定型的工具化的防护栏杆,即节约材料,又装拆方便。3、防护拦杆的设置:砼楼面、屋面、平台面与墙面等处固定防护栏杆,应埋设预埋件,使其与钢管式钢筋焊接,钢管柱亦可用法兰盘联接以螺栓固定于底面,木栏杆可在预埋件上焊接30cm长的L50mm×6mm角钢,其上下各钻一孔,然后用10mm螺栓与木杆件栓牢。a)?砖或砌块等砌体上固定防护栏杆,可预先砌入规格相适应的有一80mm×6mm弯转扁钢作预埋铁的混凝土块,然后按上项方法固定。b)栏杆的横杆不应有伸出的悬臂,以免坠落时受端头撞击致伤。c)?杆件四周与其它物件之间应有不小40mm的净空。d)杆件下部应配置18cm高的挡脚板或40m挡脚笆,板上如有孔眼应不大于25mm下边沿底面的空隙应不大于10cm,若无板,则必用安全立网封闭。e)?临边的外侧面临道,除防护拦杆外,必须采用其他可靠措施作全封闭处理。f)接料平台两侧的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安全立网或满扎。外防护架搭设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确定扣件式钢管外用脚手架主要技术参数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2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0.4l,且不应大于500mm;3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4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5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6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双管立杆中副立杆的高度不应低于3步,钢管长度不应小于6mg)?脚手架高度h)竖向间距(h)i)?水平间距(la)j)?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m2)k)?双排l)?≤50mm)3hn)3lao)≤40p)>50mq)2hr)3las)≤27t)单排u)≥24mv)?3hw)3la*)?≤406.1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6.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6.3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6.4.1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6.4.2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6.4.3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2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4mm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时不应少于2股;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6.4.4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6.4.5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单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表6.6.2的规定确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y)?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αz)?45°aa)?50°bb)60°cc)?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ndd)7ee)?6ff)?5gg)?2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图6.6.2);hh)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ii)?4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应符合本规范第6.3.5条的规定;jj)5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kk)?6.6.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ll)?1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斜撑的固定应符合本规范第6.5.2条第2款的规定;mm)2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nn)3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6隔跨设置一道,人行并兼作材料运输的斜道的型式宜按下列要求确定oo)1高度不大于6m的脚手架,宜采用一字型斜道;pp)2高度大于6m的脚手架,宜采用之字型斜道。qq)6.7.2斜道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rr)1斜道宜附着外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ss)2运料斜道宽度不宜小于1.5m,坡度宜采用1:6;人行斜道宽度不宜小于1m,坡度宜采用1:3;tt)?3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uu)4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vv)?5运料斜道两侧、平台外围和端部均应按本规范第6.4.1~6.ww)?6条的规定设置连墙件;每两步应加设水平斜杆;应按本规范第6.6.2和6.6.3条的规定设置剪刀撑和横向斜撑。**)?6.7.3斜道脚手板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yy)?1脚手板横铺时,应在横向水平杆下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应大于500mm;zz)?2脚手板顺铺时,接头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应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处宜采用三角木填顺;aaa)3人行斜道和运料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20~30mmbbb)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ccc)?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ddd)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eee)3)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fff)?4)达到设计高度后;ggg)5)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后;寒冷地区开冻后;hhh)6)停用超过一个月。iii)?8.2.2进行脚手架检查、验收时应根据下列技术文件:jjj)1)本规范第8.2.3~8.2.5条的规定;kkk)2)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lll)?3)技术交底文件。mmm)?8.2.3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nnn)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ooo)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ppp)3扣件螺栓是否松动;qqq)4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本规范表8.2.4项次1、2的规定;rrr)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sss)6是否超载。ttt)?8.2.4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2.4的规定。洞口作业的防护1、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预留洞口,通道口、上料口,在其附近工作,称为洞口作业。2、通常将较小的称为孔,较大的称为洞。并规定为楼板、屋面、平台面等横向平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cm时,竖向平面上高度等于或大于75cm,宽度大于45cm的称洞。3、深度在2m及2m以上的桩孔,人孔,沟槽与管孔洞等边沿上的施工作业,亦归入洞口作业的范围。一、?洞口作业的防护: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根据不同类型,可按下列五类方式进行:(1)各种板与墙的孔口和洞口必须视具体情况分别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他防坠的防护设施。(2)各种预留洞口、桩孔上口、杯形、条形基础上口、未填上的坑槽、以及人孔、天窗等处,均应设置稳固的盖板,防止人,物坠落的小孔眼的钢丝网等覆盖。(3)没安装踏步的楼梯口就象预留洞口一样覆盖,安装踏步后,楼梯边应设防护栏杆,或者用正式工程的楼梯扶手代替临时防护栏杆。(4)各类通道口,上料口的上方,必须设置防护棚,其尺寸大小用强度要求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达到使在下面通行或工作的人员不受任何落物的伤害。(5)施工现场大的坑槽陡坡等处,除需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洞口作业的防护设施:(1)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边长小于25cm但大于2.5cm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予以覆盖。(2)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边长为25~50cm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等处,可用竹、木等作盖板覆盖洞口,盖板必须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位置的措施。(3)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边长为50~150cm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拉接钢管形成的网格,并在其上满铺脚手板,也要采用预埋在混凝土楼板内的钢网构成防护网,钢筋网格的间距不得大于20cm。(4)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边长在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上下张挂安全平网。(5)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加装开关式,工具式或固定式的防护门、门栅网格的间距应不大于150cm,也可采用防护杆,下设挡脚板。(6)沿至地面或楼面低于80cm的窗台等竖向洞口,如外侧落差大于2m的两道护栏。(7)邻近人与物有坠落危险的其他竖向的孔、洞口、均应予以盖设或加以防护,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施工现场、在周边临空的状态下进行作业时,高度在2m以上,属于悬空高处作业,悬空高处作业的法定定义是:“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悬空高处作业”因此,悬空作业尚无立足点,必须适当地建立牢靠的立足点,如搭设操作平台脚手架或吊篮等等,方可进行施工。对悬空作业的另一要求为凡作业所用索具、脚手架、吊篮、吊笼、平台、搭架等设备,均必须经现场工长和技术人员鉴定格后,方可采用。一、?装构件时的悬空作业1、凝土构件,当构件起吊安装就位后,属于高处作业,应搭设相应的安全措施,如搭设操作平台,或配戴安全带和张挂安全网。2、预制梁件,以及悬空安装大模板等,必须站在平台上操作,吊装中的预制构个,严禁站人和行走。二、?支撑和拆卸模板时的悬空作业1、撑和拆卸模板,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前一道工序所支的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撑件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下装卸模板,结构复杂的模板,其装、拆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措施进行。2、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3m的可使用马凳操作。3、支设处于悬挑状态的模板,应有稳固的立足点,支设凌空构筑物的模板,应搭设支架或脚手架,模板表面上有预留洞,应在安装后将洞日盖设,混凝土板上拆模后形成的临边或洞口应按本章有关措施予以防护。4、拆模高处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三、?绑扎钢筋时的悬空作业,必须遵守的安全规定1、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骨架,必须搭设必要的脚手架和马凳。2、绑扎圈梁、挑梁、挑檐、外墙和边柱等钢筋,应搭设操作平台,架和张挂安全网,绑扎悬空大梁钢筋必须在支架、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操作。3、扎支柱和墙体钢筋,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3m以内的柱钢筋可在地面或楼面上预先绑扎,然后整体竖立,绑扎3m以上的柱钢筋,必须搭设操作平台。四、?浇筑混凝土时的悬空作业,必须遵守的安全规定1、浇筑离2m以上的框架、过梁、雨蓬和小平台等,应设操作平台,不得站在模板或支撑件上操作。2、殊情况下进行浇筑,如无安全设施,必须挂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或架设安全网。五、门窗工程中的悬空作业,必须遵守的安全规定1、高处外墙安装门、窗无外脚手架,应张挂安全网,无安全网时操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其保险钩应挂在操作人员上方的可靠物体上。2、进行各项窗口作业,操作人员的重心应位于室内,不该在窗台上站立,必要时应挂好安全带进行操作。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施工现场常会有上下立体交叉作业,因此,凡在不同层次中,外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属于交叉作业。一、?进行交叉作业时,必须遵守下列安全规定:1、?模、砌墙、粉刷等各工种,在交叉作类中,以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下同时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之外,不符合此条件,中间应设置安全防护层。2除脚手架与模板时,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员。2、拆下模板,脚手架等部件,临时堆放处离楼层边沿应不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m,楼梯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严禁堆放拆下物件。3、结构施工自二层起,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均应搭设安全防护棚,高层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层次上的交叉作业,应设双层防护设施。4、由于上方施工可能坠落物体,以及处于起重机把杆回转范围内的通道,其受影响的范围内,必须搭设顶部能防止穿透的双层防护廊或防护棚。总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工程一部周维国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