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班提优补差工作计划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小学毕业班提优补差工作计划

编辑:制度大全2022-12-16

放解路小学毕业班提优补差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认真贯彻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动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健康、活泼地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以优化毕业班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为切入点,在教学和教育方面分别以提优补差、年级组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努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学输送合格的、优秀的生源。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学习气氛较浓厚,班级凝聚力较强。有部分基础比较弱,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较差的学困学生(拖拉作业、不专心听讲、抄袭、作业不规范等),他们自我控制能力差,有厌学情绪。还有部分学生进入青春期,个别学生有不良行为。存在班级间发展不平衡,班级内发展不平衡。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不同班级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有针对性的实施分层指导。

三、具体措施及方法:

(一)教学管理: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明确职责。

毕业班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顺利毕业,合格升入初中,完成区教育局要求的合格率达100%的任务。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经校行政会研究决定,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以及毕业班教师为成员的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具体分工,明确职责,协调工作,及时通报工作情况。

2.加强六年级教师力量,抓好教学常规。

本学年学校为六年级配备了一支力量很强的师资队伍,绝大部分教师经验丰富,工作踏实负责,业务精熟肯干。这是我们巩固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为了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能力,教导处会同六年级组考虑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狠抓教学常规的检查和落实工作,不定时的检查毕业班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情况,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及时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探究,形成一个正确的共识,如集体备课、同组听课、作业布置、命题阅卷等,再次明确统一要求。要求教师以教材为主,打好学生双基,制定系统的、科学的、周密合理的复习计划,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段段清、课课结、特别对过去学习底子薄的孩子,更要关心照顾,在各环节都能够高质量、高标准地将工作做到位,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教学管理的调控作用。

3.实施分类指导,做好提优补差。

历年小升初情况显示,后进学生的补差辅导工作抓与不抓大不一样。因此今年六年级要把补差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各班任课教师通过期初考试,要基本形成对各层次学生的了解和定位,对班上的落后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对部分落后学生在情感上要关爱,在措施上抓落实。任课教师对本科目的后进学生要有计划的安排辅导,从抓基础、培养习惯、指导方法做起。争取不漏掉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我们要抓学生,但不是陷学生于题海,而是要抓得科学、有针对性。训练应精当,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题海战术体现不出教师的水平和特色。对于一些暂时落后的学生,我们既不能向外推,也不能任其原地踏步,而是要各科教师努力协作,把学生拉上去。对补差辅导工作做得好的老师,学校也将考虑在期末考核时有所奖励。同时,对优秀学生,各科教师也要加强指导,争取为各中学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4.强调学科协作,深入研究新课标。

本学年,教导处继续实施月碰头制度,了解各学科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商讨解决对策,动员全体毕业班任课教师共同协作,认真抓好毕业班。同时,加强对新教材、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重视对教师的指导,充分吃透、领会新课标精神,把握课改动态,及时调整不到位之处,多学习,多借鉴,才能在从容不迫面对各级调研试卷的变化。

5.改进评价体系,增强学习动力

我们平时的教学、测验、考试首先应检验学生基础是否扎实。但从出卷情况看,部分学科命题仍然时有难度偏大、学生平均分过低的现象。这既不利于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程度,也给部分学生造成了做难题、怪题能得高分的错觉,同时也影响了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鉴于此,我们强调对学生的测评要本着让学生看到希望、让学生对学习保持兴趣的原则。无论是测验、考试,还是对学生的评优奖励,都要起到促进学生的作用。

(二)教育管理

1.召开好“三会”。

a.召开家长会。学生的教育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应召开毕业班学生家长会。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帮助学生、家长调整心态、确定正确的期望值。通过学校向家长们汇报孩子们的在校情况,班主任、学科老师与家长们的交流,向家长传授育子的经验,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学校、家庭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

b.召开毕业班学生座谈会。及早召开毕业班学生会,及时分析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现状,及早发现苗头性的东西,以找出对策。在学生中树立正面典型,大力提倡和表扬,对于一些不良的行为,要及时指出,并予以适当的批评、纠正。

c.召开毕业班教师座谈会。定期召开毕业班教师座谈会。提出学校对毕业班的要求及工作建议,听取毕业班教师们的情况反映和建议,共同讨论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这种教师间的“互动”、教师和领导间的“互动”,使领导、教师各自建构起新的毕业班工作思路。

2.继续狠抓常规管理,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毕业班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学习氛围。要忙而不乱。这就要求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通过抓好常规,给学生一个整齐、洁净的环境和宁静祥和的氛围。让学生能不浮不躁,定定心心学习。尤其是班主任,要做好计划,使班级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和组织者,各任课教师要及时交流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动态,参与班级教育教学管理,各班要协调好各学科间的关系,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团结有力的班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3.完善心理疏导工作

六年级学生学业重,心理压力大,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要细心观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心理的细微变化,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多谈心,多与家长联系,及时与心理指导老师联系,自觉运用心理学知识,有效完成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在严格班级管理的同时,在情感上关爱学生,胸怀宽广,作风细致踏实。老师应和学生并肩作战、共同努力。渡过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

总之,毕业班任务重、压力大,但只要有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指导、各处室的通力合作和全体教师的群策群力,相信再大的压力也能化为动力,再艰巨的任务也能圆满完成。

篇2:八中高中毕业班政治备考计划

溪安八中高中毕业班政治备考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第一轮复习让学生掌握有关经济学原理、政治原理、文化生活原理、哲学原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必须懂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特别是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必须在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原理的掌握的基础上,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打破章节界限,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是四种能力。通过第一轮复习使全年段学生政治成绩平均达到75分以上,优生达到80分以上。通过第二轮复习使优生成绩达到85分以上。学生平均成绩达到全县前列。

二、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共有五个班,323人,其中0612班基础较好,但0606班、0607班、0608班和0609班学生基础薄。同时他们都能力差,知识面狭窄,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缺乏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急需通过第一轮复习加以提高。

本届执教的政治教师是黄世元、谢宝珍、陈伯乐和陈燕墩四位教师,其中陈燕墩、黄世元虽上过多届高三,新课改材不熟悉;谢宝珍和陈伯乐是新上高三的教师,对教材、教法均不熟练,知识体系不系统,还需要加强学习和培养。

三、考纲分析及总体思路

文综模式下的政治高考,具有新情境、热问题、重综合、浅知识、重能力的特点。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是四种能力。因此复习备考的总体思路是:既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也不能忽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即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首先,抓基础,这是关键;然后,以现实或重大社会总是为素材设置情境,用学生掌握的主干知识进行分析;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为高考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考查。

四、回顾**届复习备考

**届高三,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加强了学法辅导,从学生个体特征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从学情出发,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点:受自身能力限制,对教材把握不到位,不能使政治、经济、哲学融汇贯通,灵活运用。不能准确做到学科内综合,跨学科综合。因此不能达到考纲的要求,对教材知识结构系统化不到位,没有教会学生把书读薄。总之,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重温**考题,预测**高考

㈠**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全国卷大致情况

**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I、全国卷II),每卷各有39题,比去年高考文综减少了一道地理综合题。总体结构保持稳定,试卷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题型。选择题35题,共140分,综合题160分。总计300分。政治、历史、地理各科均为100分。三科的内容比例与中学阶段课程计划规定的三个学科的总课时数比例大体相当。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综合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的不同题目基本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试卷结构符合考纲要求。

**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全国卷各科统计表

全国卷I全国卷II科目地理历史政治地理历史政治

题号

1-11;36(1)9分,(2)11分,(3)16分;39(1)12分,(3)8分

12-23;37(1)6分,(2)10分,(3)6分,(4)10分;39(2)12分,(4)8分

24-35;38(1)14分,(2)8分、(3)10分,39(5)10分、(6)10分

1-11;36(1)12分,(2)4分,(3)8分,(4)12分;39(3)10分,(4)10分

12-23;37(1)14分、(2)8分、(3)10分,39(1)14分、(2)6分

24-35;38(1)10分,(2)14分,(3)8分;39(5)10分、(6)10分

题量

16题(选11题、主观5题)

18题(选12题、主观6题)

17题(选12题、主观5题)

17题(选11题、主观6题)

17题(选12题、主观5题)

17题(选12题、主观5+1题)

分值100分100分100分100分100分100分

其中**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题体现以下特点:

1、试题结构符合考纲规定的要求。

文综试卷中政治部分共100分,其中经济34分,哲学36分、政治30分。选择题共12道题,其中经济5道,哲学4道,政治3道,共48分。非选择题共5小题,其中第38题经济、哲学、政治各一题,第39题哲学和政治各一题。经济、哲学和政治分值比重基本平衡,与教材内容和课时安排也大体一致。

**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全国卷政治统计表

全国卷I全国卷II科目经济哲学政治经济哲学政治

题号

24、25、26、27、28;38(1)14分

29、30、31、32;38(3)10分;39(6)10分

33、34、35;38(2)8分;39(5)10分

24、25、26、27、28;38(2)14分

29、30、31、32;38(1)10分;39(5)10分

33、34、35;38(3)8分;39(6)10分

题量

6题(选5题、主观1题)

6题(选4题、主观2题)

5题(选3题、主观2题)

6题(选5题、主观1题)

6题(选4题、主观2题)

5题(选3题、主观2+1题)

分值34分36分30分34分36分30分

2、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核,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两份全国卷都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核,部分题直接来自课本。没直接来自课本的部分,其实也不过“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文综考试中,要在有限的试题中尽量全面地考查考生对高中政治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只有围绕主干知识出题。今年文综试卷政治部分考查的知识点如下表所示:

全国卷I全国卷II

科目经济哲学政治经济哲学政治

选择题

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的关系、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市场经济中反不正当竞争、进出口贸易

人与自然的矛盾、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有条件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外因对事物变化的重要影响

我国与西方政体的本质不同(国体)、地方人大的立法活动原则和职权、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价格的决定因素、税收的作用、国家宏观调控、个体经济发展的原因、对外贸易等知识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矛盾的普遍性、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认识的发展、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国家的阶级属性、我国的国家职能、党内民主建设等

涉及课本

第一、二、三、四、八课

第一、二、四课

第一、五课

第一、二、五、八课

第一、三、四、五课

第一、三课

主观题

三农问题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国家职能;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涉及分配、社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等知识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内外因辩证关系;

涉及国体、党的性质宗旨及执政理念、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知识

涉及课本

第四课第二、六、八课第一、四课第三、四课第四、八课第一、三、五课

3、试题凸显时政和社会生活热点

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本套试卷不回避热点,大多以经济、社会、生活热点为背景材料,并且对热点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直接考查对热点本身的看法,如全国卷I涉及宏观经济形势、货币价值、东西部经济关系、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南方雪灾、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日关系、世界粮食危机、我国的民族关系等;全国卷II涉及宏观调控、gg开放30年个体经济发展、节约资源、粮食价格、党内民主建设、中美关系等都是目前国人关注的热点。这些热点都是考生预料之中的,没有“陌生感”,不会给考生答题带来心理负担。

4、选择题特点

(1)难度控制较好。

今年的考题选择题难度总体适中,没有那种不加思考就能做对的题,也没有出现明显“超纲”的题,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如全国卷I24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选择肢中C项,关于国家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考生如果不加细心分析,极易选C,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全国卷I第25题考查学生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价值量决定之间的关系,以及货币贬值等问题,这是考查知识的迁移和转换的能力,这道题难度较大,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大多数学生都是靠猜或蒙做出来的。其他各题,大都在选择项的设置上颇具匠心,较少采用课本上的原话。

(2)组合选择题比重大。

原因该类题考核知识点容量大、形式灵活。全国卷I设8题,全国卷II设7题,而且组合选择题都是规则类(两次组合和三次组合两种类型)的,没出现不规则类的,其中只有全国卷I有一题是三次组合,其余都是两次组合。从题型看微微增加了点难度。

(3)一材多用的试题明显减少,每套题都是1组。

全国卷I1组(共3题),全国卷II1组(共2题)。原因是该类题命题以问题为中心,考查知识点相对集中、面太窄,学生成绩偶然因素较大。

(4)从考点看,选择题出现过的考点,主观题就不再出现。

(5)三科顺序先经济再哲学最后政治,有利学生集中思考。

5、主观题特点

(1)经济、哲学和政治分别是14分、20分和18分,经济常识只设一小题,哲学和政治各设两道题。

(2)考查考生能力全面,既考“是什么”,也考“为什么”和“怎么办”。

(3)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不刻意回避,持续几年反复考,如国家职能、党的相关知识、内外因、整体与部分、国际关系、三农等。

(4)哲学设问范围有了明显限制,如全国卷I38题(3)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作答;全国卷I39题(6)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必须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的相关知识答题;全国卷II38题(1)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必须用认识与实践关系的相关知识答题;39(5)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威廉·凯宁“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必须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相关知识答题。这种限制有利于对学生学科某个知识的全面、集中考查,避免知识不扎实的学生为了得分,把所有知道的哲学知识搬到试卷上。

(5)主观题综合性强。全国卷I38题多角度考查对粮食问题的认识。近年来,国际粮价上涨出现粮食危机。第(1)问,要求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此问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2)问要求从政治常识分析我国政府对粮食增产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3)问从哲学角度阐述政府抓好粮食生产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此问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39题以民族迁徙问题为中心,从历史、地理、哲学角度进行考查,此题是对热点问题的隐性考查。本题政治部分是在选定历史角度之后,再围绕历史问题命题,属于跨学科的综合。第(5)问主要从政治常识角度考查;第(6)问限定的知识范围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哲学),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难度不是太大。全国卷II38题用经济材料考核哲学和政治常识,39第(5)问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威廉·凯宁“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围绕历史地理问题命题,属于跨学科的综合。

㈡**年高考政治试题命题趋向

1.新老课程试卷相似点分析

第一、考核目标要求一致--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第二、试卷立意基本一致--能力立意的导向、呈现思维的过程、注重个体的素养、注重方法与表达

(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审题解题等)

第三、考核内容基本一致--突基础强调迁移、多层次知识运用、基本观点的落实、综合知识的考查

第四、命题手法基本一致--设计思路:问题为中心、案例式呈现

--情境载体:热点或焦点、社会人文知识

--设问手法:结合新情境,设计新问题

第五、试题的人文特色和综合导向一致

第六、试卷的难度及呈现方式基本一致

基本结论:

n考试的基本方向要求不变

n复习教学的要求基本不变

n原有的操作方式基本有效

2.新老课程试卷相异点分析

第一、基础知识的深广度有加深和拓展--涉及选修知识及文化等新内容--涉及一些专业性强的热点话题--涉及一些人文性社会性的问题--涉及个别理论难点

第二、试题开放度进一步增强--命题选材视角的开放度--更加注重答案的多元性--更加注重思维的开放度--更加注重学生的选择度

第三、三维目标的统一得以落实--知识和能力结合贯穿始终。--更加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察,特别突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突出实践过程和方法的呈现。

第四、试题的综合性、融合度增强--突出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突出不同板块知识的综合--突出不同层次能力的融合--突出不同考查目标的融合

第五、试题的学习探究性增强--突出临场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突出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理念

--突出学习方法、学习意识考查--集中反映了新课改的新理念

第六、试题的区域特色增强--关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关注地方现实问题的反思--传递区域人文特色

第七、选做题要求比必修题低--考试内容相对集中(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亚太经合组织、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考题能力要求层次较低(识记、理解为主)--命题往往是大专题导题,小话题切入的形式。

六、**届政治教学导向

1.教学导向一:突出能力立意兼顾知识落实

n基本目标:识记准确完整、复述流畅简洁、理解合理到位、灵活迁移运用

n基本要求:把知识和能力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在知识的教学中渗透能力培养,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提升能力,在体验和运用能力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认识。

n基本操作:解剖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情境--预设教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组织引导学习--互动交流共享--点拨提炼归纳--拓展验证反思。

2.教学导向二:突出学习理念、体验探究过程

n基本目标:了解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熟悉主要的成果呈现形式、尝试汇报交流。

n基本要求:渗透探究性学习理念,有机融合教与学,变以教为主为学生以学为主。少讲多引、激发思考。尝试专题学习,积累社会常识。

n基本操作:激励(指导)学生收集开发学习资源--布置专题学习任务--提供(体验基本学习方法)--预设课堂活动空间--改革作业形式,引导落实探究性学习。

3.教学导向三:活化教学内容呈现思维过程

n基本目标:结合具体问题活化基本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掌握辩证、归纳、演绎等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

n基本要求:依托学科知识、突出生活主题、联系人文常识,拓展教学空间、依托话题引导,激发深层思考。

n基本操作:拓展素材视角(备考热点、日常通识、人文常识),--形成研究案例--感悟内含道理--感悟思维过程--活化基础知识。适时补充改编内容(**大),深化理论理解;整理补充哲学内容,形成相对完整体系;结合经济热点,形成专题理解

4.教学导向四:加强综合引导,深化板块综合

n基本目标:尝试社会话题,形成学科思考、打通板块知识、形成立体理解。

n基本要求:依托问题情境,形成学科内综合,探寻共性问题,打通学科间脉络。

n基本思路:倡导专题设计,探索知识整合;倡导自主学习,内化知识观点;倡导个性创新,鼓励自主探究

5.教学导向五:关注情感态度,注重行为引导

n基本目标:激发情感体验、反思个体行为、引导行为养成。

n基本要求: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关注人生发展,通过具体场景引导激发情感。

n基本思路:采用情境教学,引发情感冲突;依托行为场景,评价多元选择;参与社会实践,促进行为养成

6.教学导向六:关注选修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n基本目标:识记和理解基本观点,结合社会现实进行具体阐释

n基本要求:熟读教材,提炼观点;结合具体时代背景进行评价,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评价。

n基本操作:教师引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课堂:精选话题,进行重点解说。课外:布置话题,提供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n注意点:注重知识落实和话题理解;注重渗透辩证思维;关注重点人物、主要观点。

7.教学导向七:关注本土发展、提升人文内涵

8.教学导向八:渗透学法指导,提升学习效率

9.教学导向九:规范审题解题,提高应试能力

......

七特点,八特点,整体感悟最关键;七导向八导向,有效教学是核心。

七、**届政治教学策略

首先,在备课时,要备“三个”实际。

第一,要备“教材实际”。怎样备“教材实际”呢?就是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吃透”教材的实质内容,便于因“教材”制宜。备教材要在“熟”字上下功夫,通过钻研教材,熟练地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避免偏离主题;熟练地理解教材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避免脱离《课程标准》的指导;熟练地掌握教材的内部联系,即掌握段与段、要点与要点、每个要点与中心思想观点、前后节之间的联系,以及该节在全课乃至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能驾驭教材,正确把握深度和广度,掌握教材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避免完全被教材所束缚,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无论从哪个方面组织教学,无论从什么角度进行分析讲解,都能游刃有余、运用自如了。

第二,要备“社会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因此,备课要备“社会实际”,即备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特别政治课教学要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密切联系当前社会的重大现实,包括国内外重大时事。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加强学习、关心社会、搜集资料、联系实际,以便备好社会发展实际的内容。备好社会实际不仅是上好政治课的需要,而且是适应政治高考的需要。现在政治高考的命题趋势是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积极反映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突出党和国家现阶段工作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备好当前的社会实际特别是社会热点以及党和政府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社会现实问题,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第三,要备“学生实际”。备“学生实际”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便于因材施教。了解学生是思想政治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和改进教学、全面完成思想政治课任务的需要。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深入学生,有意识地了解学生,有时看起来好象浪费了时间,其实这是最重要的备课。凡是教学效果好,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们都是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的。接一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先得摸清这个班级在本学科中的学习水平,要熟知这个班级学生在该学科的分化表现,即多少人学习有困难;接着要摸清大多数学生对教材的哪些知识已经理解了,哪些还不理解或还不甚理解,教材中哪些内容可能成为难点或疑点;还要摸清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提高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质量,并带动两头,使好的一头更好,差生的一头也能有所进步,也就是做到教学时要有针对性。端正指导思想。适应近年高考命题以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的要求,复习中把知识理解和提高能力相结合,把训练和督查相结合,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把时政和教材相结合,把政史地相结合,把速度和效率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变能力,夺取**年高考胜利。

其次,明确复习目标.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学会分析解答热点问题的方法;提高考生的审题能力,掌握答题的方法;发挥考生非智力因素,提高文化素养,增强心理素质。争取通过两轮复习,使优生的成绩达到80分以上,不拖文综后腿,不因政治影响学生升学。学生平均成绩达到全县前列。

第三、具体措施。(复习一共安排两轮)

第一轮复习(考点复习)讲练结合、知识梳理、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对考点复习要精选习题,精讲精练,落实到每一个知识点,每单元一次过关测验,每月一次月考。注重利用教材和精选资料相结合。

第二轮复习(热点专题)要针对高考时政热点分析,以热点带教材,拓宽学生知识面,强化知识训练,提高解题能力,精选与高考相关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有关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重大方针的时事。对其进行分析,同时注意联系教材和考点,并精选习题进行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辩证思维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考试的技能。对解题技能进行专题训练,分选择题、论述题两种题型进行。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解题步骤:一审、二扣、三分析、四回归。定范围、定主体、定层次、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有说服力。解题时注意语言精炼、准确,注意正确运用政治、哲学、政治常识的术语。第二轮复习还要注意分层教学。因为是冲刺阶段,时间浪费不起,教师精力有限,我们必须发挥最大的效益。争取让有潜力的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因此我们必须仍清形势,抓住主要矛盾,重点突破,各个击破。

在两轮复习中注重应试技巧与心理调适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考试时循序渐进,遇难先跳,先易后难,合理利用时间,争取最高效益。注重培养答题习惯的,答题时要在讲速度的前提下深思熟虑,不要信手下笔,影响卷面整洁,适应网上阅卷的要求.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注意休息、睡眠、饮食等方面。

第四,教学整改

1.对知识点的复习,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注意多角度思考和理解,注意思维的拓展、开放性和“转折”。

2.基本原理把握要全面、科学,力求答题完满、到位,提高得分率。

3.发展良好个性,养成辩证思维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4.立足基础,合理定位,分层教学,自主参与。

5.选择优秀试题,备考“能力立意”.选择优秀试题,是主动适应“能力立意”的要求,进行科学备考,必须着重解决的重要问题。优秀试题是深透准确理解基础主干知识,深刻正确认识实际问题,熟练掌握学科知识技能,培养灵活科学思维方法,强化训练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物质载体,是科学备考必须有效的演练平台,是提高考前模拟训练质量的客观要求。

篇3:六年级毕业班数学复习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六年级毕业班数学复习教学工作计划

马上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就要毕业参加考试了,他们考试成绩的好坏很可能决定着在上初中学校的好坏,所以我们一定要给他们的时间关注,我们要给他们的时间慢慢来学习,现在主要以复习为主要目的了。

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这个学期后半段的数学复习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够按照这个计划来完成教学工作,帮助学生们实现出色的学习成绩。

第一阶段

4.27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第一课时

第二阶段

5.25《数与代数》

单元过关检测卷一

4.28数的认识第二课时

5.26单元过关检测卷二

4.29数的认识第三课时

5.27单元过关检测卷三

4.30数的运算第一课时

5.28《空间与图形》

单元过关检测卷一

5.4数的运算第二课时

5.29单元过关检测卷二

5.5数的运算第三课时

6.1单元过关检测卷三

5.6数的运算第四课时

6.2《统计与可能性》

单元过关检测卷一

5.7式与方程

6.3单元过关检测卷二

5.8正比例与反比例

6.4小升初毕业模拟试卷

模拟试卷一

5.11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第一课时

6.5模拟试卷二

5.12图形的认识第二课时

6.8模拟试卷三

5.13图形的认识第三课时

6.9模拟试卷四

5.14图形的认识第四课时

6.10模拟试卷五

5.15图形的认识第五课时

6.11模拟试卷六

5.18图形的认识第六课时

6.12《单元测评》

期末检测卷(a)

5.19图形与变换

6.15期末检测卷(b)

5.20图形与位置

6.16《当堂反馈》

期末检测卷(a)

5.21统计与可能性

统计

6.17期末检测卷(b)

5.22可能性

第三

6.18机动

查漏补缺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学生们就要参加考试了,我也替他们感到时间的紧张和学习的繁重,不过我还是认为他们会成绩的,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了,我相信他们的会在考试中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的。

制度专栏

热点制度职责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