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半日活动计划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幼儿大班半日活动计划

编辑:制度大全2022-10-03

大班半日活动计划

设计意图

一、户外活动

《纲要》指出:增进孩子的健康,要以孩子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今天我们运用了幼儿喜欢的材料(如轮胎、草包、圈等),孩子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创造性地练习跳的基本动作。在集体活动中师生共同布置场地,幼儿可以根据场地安排自主练习。

二、正式活动―-动物的眼睛

在孩子们视野逐渐开阔的今天,孩子接受的信息是多元的,他们对周围生活的许多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去了解。我们班的孩子经常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希望在交流中彼此分享,而培养孩子的探究好奇、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正是我们这学期重点培养的目标。

(一)主题的产生与发展

这学期初,我班的张旭东由于远视配戴了一副小眼镜,孩子们对此产生了兴趣,围着他问这问那,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为什么张旭东要戴眼镜?”“他的眼睛怎么了?”“什么样的人需要戴眼镜”……《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并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由此产生了探索型主题活动“眼睛”

在开始时,我们在“问题答辩会”上,我班的蔡家盛在观察了饲养角的小鱼后问大家:“为什么我们的眼睛不停的眨,而鱼的眼睛却不会眨?”这问题立即引起其他小朋友的星期兴趣,而我也感到很大的震惊,对于日常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事情,孩子却能观察到,说明孩子的观察是很敏锐的,观察的视角与我们成人是不同的.后现代主义课程专家多尔指出: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的需要,应构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整合性、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裁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设的,不可更改的."因此主题延伸进入了"动物的眼睛"的研究.

(二)活动意图

今天的活动就是在上次基地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谈话交流活动,主要有二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交流讨论所观察的动物眼睛.《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指出"儿童是活动的主体"在组织交流时,我改变以往老师教幼儿学,老师提问幼儿回答的形式,而是让幼儿自主地大胆地表述、交流、提问、解答,老师只是起穿针引线的作用.促进了幼儿的群体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第二部分的大胆想象中,设计了“我想创造一双神奇的眼睛,能做……”让幼儿异想天开,大胆讲述.

三、区角活动:

本阶段目标: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来园活动:

1、热情接待幼儿。

2、幼儿活动。

(1)管理自然角。(给花浇水、找杂草等)

(2)观察自然角中的植物的变化情况。

二、户外体育锻炼:

目标:

1、鼓励幼儿选择不同高度和宽度的活动器具,练习跳的动作。

2、培养和激发幼儿自主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兴趣。

活动材料:轮胎、草包、圈等。

过程:

1、分散区域活动:幼儿自由选择玩具自由练习。

2、集体游戏:幼儿根据构建的活动器具练习左右跳、跨跳、跳跃等基本动作。

教师指导与观察:

观察并帮助提醒个别自我调节能力差的幼儿掌握活动量。

三、生活活动:

1、提醒幼儿有序地洗手。

2、个别鼓励李景昊喝完自己的牛奶。

四、自由活动:

1、自带玩具,整齐收放玩具。

2、结伴愉快的游戏,学着自行解决玩耍中的小磨擦。

教师指导、观察:观察幼儿游戏中的兴趣及游戏中幼儿对小磨擦的解决能力。

五、正式活动:动物的眼睛。

目标:

1、探索“眼睛”的基础上,想象“我要创造一双神奇的眼睛。”

2、鼓励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大胆表达展示。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前鼓励幼儿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猫、苍蝇、青蛙”的眼睛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加以整理。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流程;

交流信息→迁移想象

活动过程:

一、交流信息,设疑解答。

看照片激发幼儿的兴趣,(放幼儿在上次基地活动时拍下的照片)。

师:上次我们基地活动时,老师拍下了许多照片,我们一起看看吧!

1、演示照片(1)“观察猫”。

提问:

(1)哪一组的小朋友先来介绍?(猫组)

(2)你们观察的动物眼睛是怎么样的?(幼儿自由讲述)

(3)其他组幼儿有问题可以及时提问。

2、演示照片(2)“观察青蛙”。

指导同上。

3、演示照片(3)“观察苍蝇”。

指导同上。

三、迁移想象:

1、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想象创造“双”怎样的眼睛,能做什么……?

2、交流、分享。

四、活动延伸:

根据幼儿对眼睛的兴趣需要,继续深入开展对眼睛多方面的研究。

六、区角活动:

一、本阶段目标:

1、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2、鼓励幼儿能较清楚地交流自己的发现,学习经验等。

二、活动内容:(略)。

三、幼儿自主探索活动。

1、幼儿自选材料,自主探索。

2、教师观察:

(1)教师随时观察幼儿的活动,观察投放的材料是否恰当,便于调整。

(2)幼儿遇到困难,能鼓励幼儿努力克服,实在不能解决适度介入。对幼儿的小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以鼓励,以增强自信心。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大胆实践。

3、重点指导:

(1)探索区:指导测量时能自主寻找自然物进行测量、比较。

(2)美工区:鼓励编“彩虹”的幼儿能克服困难、坚持到底,把任务完成。

(3)语言区。

篇2:踢毽子大班半日活动计划

大班半日活动计划

一、晨间活动(7:45――8:20):

活动内容:户外活动:踢毽子

活动目标:

1、学习踢毽子的正确方法,掌握踢毽子的要领与动作规范。

2、培养孩子的协调能力,锻炼腿部肌肉的发展。

二、晨间谈话(8:20――8:35):

谈话内容:你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

活动目标:

1、知道运动对于我们身体的重要性。

2、教育幼儿要热爱运动,喜欢运动。

三、早操(8:40――8:55):

活动目标:

1、情绪愉快地参加早操锻炼。

2、听口令迅速排队,上下楼梯注意安全。

四、生活活动(吃点心)(9:00――9:10):

活动目标:

1、能有秩序地取放点心用具,并安静地吃完点心。

2、逐步养成手脏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五、教学活动(9:10――9:40)

科学活动:《学习7的加法》

教学目标:

1、学习看图按口头应用题列出加法算式并进行计算,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2、继续探索交换加号前后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发展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图片一张;小铃一副;一盒小棒;数字卡片。铅笔。

教学过程:

一、练习复习7的组成

二、出示图片,教师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全体幼儿用数字卡摆加法算式。

1、春节的时候,有3位男小朋友、4位女小朋友向英雄鲜花,一共有几位小朋友向英雄献花?

幼儿摆出3+4=7,并讲出3、4、7各代表什么?在将数字位置换一下,又发生了什么?

2、有6位穿运动服的小朋友和1位穿裙子的小朋友向英雄献花,一共有几位小朋友献花?

幼儿摆出6+1=7,并讲出6、1、7各代表什么?在将数字位置换一下,又发生了什么?

三、凭听觉练习7以内各数的加法

1、分给每人一盒小棒

2、教师先后击两次铃,幼儿说出两次一共击了几次,幼儿取出小棒表示得数。

六、户外活动(9:40――10:10)

活动内容:(因下雨)室内活动:抢椅子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迅速的抢到凳子。

2、培养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并能积极参与。

七、生活活动、水果(10:10――10:20)

活动目标:

1、幼儿能主动进行盥洗、如厕等生活活动。

2、按照顺序组长分发水果,幼儿安静进食。

八、区域活动(10:20――10:50)

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指导内容:乐器:小钢琴

目标:

篇3:幼儿园大班半日活动开放总结

幼儿园大班半日活动开放总结

年11月17日,中韩庄幼儿园大二班举行了一次半日开放活动,对于整个活动过程进行系统总结如下:

活动内容的安排主要包括:入园、向老师问好、自由选择区域活动、集中教育活动、入厕、洗手、喝水、集中教育活动、早操、户外游戏、放学前的安全教育、站队等待家长来接。

检查情况:

幼儿来园后能够主动的和老师鞠躬问好,然后向家长说再见。放下书包先取进区卡,然后安静地进行区域活动。在区域活动时有问题幼儿会积极的举手示意老师。这是对孩子规则的一种培养。

教育教学活动,这节课我们上的是《假如我有翅膀》,这次活动属于一次语言领域的谈话活动,主要是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孩子的思维拓展能力。幼儿都能很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这也是培养孩子以后上课的好习惯。能够大方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用完整的普通话说出来也是一个很大进步。幼儿比较感兴趣,能够按时完成目标。活动课也进行的非常有序。

生活自由活动:幼儿能够自己有次序的站队入厕,没有发现乱跑乱撞的现象。上完厕所后自己去洗手。在洗手时每个孩子第一件事就是挽起袖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洗手、用香皂、冲手、关水龙头、擦手、自己走着回活动室然后拿杯子喝水。幼儿会自动排队没有争抢现象。但是在洗手或者上厕所的时候有的几个孩子关系特别好会发生“我等着你,咱们一起”的现象。在以后生活活动的时候会多加注意这些问题。幼儿在喝水的时候还会发生大声说话的情况,会再提醒幼儿让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集中教育活动,这节的集中教育活动是《扑克牌站起来》幼儿对这次的活动非常感兴趣,从活动开始就充满热情,积极努力的探索其中的奥秘,每个幼儿都有扑克牌,他们想尽办法的尝试着让扑克牌站起来,孩子与孩子间讨论着想办法,其中也体现出来团结的力量。直到想到办法互相传达办法,通过交流尝试每个幼儿最少知道了两种让扑克牌站起来的办法。活动进行的很顺利,目标达到了,也让幼儿有了成就感。

早操,在做早操的时候幼儿刚开始的兴奋是因为出来玩了,后来组织幼儿进行热身运动才稍微回到点状态,一直到正式做操幼儿才完全的进入到状态中,没有发现不做操的幼儿。

户外活动进行的是两人三足,再讲游戏规则的时候幼儿很用心的在听,没有出现犯规现象,进行到后来居然成了一种比赛游戏。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很成功,幼儿真正的体会到了同心协力的重要性,玩的热火朝天。

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幼儿回到活动室后进行安全教育,主要是在家长来接时必须要等家长走的幼儿身边时才能过去,因为活动室是守在路口来往的家长比较多这样就避免了其他的家长会撞到幼儿的情况发生。在路上不得缠着家长买路边的零食;在自行车上的幼儿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驳到脚,坐三轮车的幼儿不得把头或手脚往外伸以免让车碰到。说完后幼儿穿戴整齐在活动室前站队等家长来接。

总起来说这次活动开展的很成功,没有发现特殊问题,如果照这样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管理,我们的幼儿教育会更加辉煌。

篇4:大班半日活动方案

一、晨间来园

1、幼儿礼貌入园,教师热情接待。

2、师生间互相问早,和幼儿简单交谈。

二、晨间活动

必炼项目:跳

要求:幼儿练习双脚跳过小房子,发展跳跃能力。

三、晨间谈话

引导幼儿小组讨论:

1、我们还有几天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心里有什么感觉?

2、你对幼儿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3、剩下几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给幼儿园留下美好的纪念?

四、早操

要求:幼儿做操时情绪愉快,动作合拍、有力。

五、喝开水、盥洗

提醒幼儿多喝水,以免上火。

提醒幼儿参加各种活动后要及时洗手。

六、教学活动(一)

10以内数的组成与加减

王海哨

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能力。上节课幼儿已经学过了10的分成与加法,对于10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10的组成,感知部分数之间的互换、递增递减的规律。

2、初步学习根据分合式列出相应的加减算式。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

2、幼儿每人一张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游戏“我说几,你对几”,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游戏玩法:教师先说出总数,比如5,然后边拍手边说道:“我说1,你对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道:“你说1,我对4”。教师继续出题,幼儿回答。

二、学习7的组成练习

1、幼儿每人一张圆点操作纸,将每排的圆点用笔划分为两部分,每一排的分法都要不一样。每分一次,都要将结果记录在右边的分合式里。

2、幼儿相互交流结果,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教师做相应的记录。然后,引导幼儿数一数,7一共有几个分合式,这些分合式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在感知互换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将两个分合式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帮助幼儿感知。

3、教师总结:分合式的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它的总数是不变的。

4、幼儿检查自己是否将7的分合式全都写出来。如果没有,少了哪一个,把它填补上去。

5、大家一起念一念7的分合式。

三、学习根据分合式列7的加减算式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根据7的分合式可以得出哪几道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来思考。如:7可以分成1和6,幼儿思考列出1+6=7;7-1=6,兵说出为什么。

2、教师在引导幼儿列出算式的同时还要帮助幼儿理解算式,可以借助操作纸上的圆点来帮助幼儿理解。

3、教师总结:7是总数,1和6是部分数,两个部分数1和6相加就等于总数7,而总数7减去一部分1,等于另一部分数6.

4、幼儿在7的所有分合式旁边写出相应的加减算式。

5、大家一起交流检查:根据7的分合式得出了哪些加减算式,一起来念一念。

四、使用《幼儿用书》第八页“组成练习”,指导幼儿列出分合式。

教学反思:

科学《10以内数的分成与加减算式》这一教学内容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孩子的课堂表现、能力反馈,我认为10以内加减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学懂、学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我收获良多,具体反思如下:

一、实物操作,获得加减经验、理解加减内涵。

孩子获取、理解抽象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靠说和动手操作。所以幼儿初学加减算式时,我注意投放多种不同的材料,以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孩子在反复的操作和交流中,学习、掌握加减算式的方法。

二、形象教学,创设有趣情景、调动学习兴趣。

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对新奇有趣的事物感兴趣,我就借助生动的故事情节,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结合色彩鲜艳的背景和逼真的图像演示,教幼儿加减算式。

三、表象教学,思维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这是加减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表象教学可帮助幼儿的思维由具体向抽象过渡。我在教5、6的加减内容时,由意识地删去故事情景和教学情景,只提供一些有代表意义的简单符号来帮助教学。

四、组成推理,发展抽象思维。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幼儿对加减的含义已有了基本的认识,完全可以摆脱具体的形象,利用抽象数字进行学习。在教8的加减时,我就让幼儿根据组成来推断出其加减内容,这样幼儿的思维又推进了一步。

五、关系交换,提高运算能力。

《10以内数加减》学习后期,我从发展幼儿的思维出发,有意识地让幼儿寻找和发现运算的逻辑关系:如:加法的“变换关系”,即加数和被加数交换位置,其得数是不变的;加减的“逆反关系”,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这些关系,有利于幼儿举一反三,提高运算能力。应该注意的是,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将数量关系灌输给幼儿,而应引导幼儿发现关系,应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总之,我在进行加减教学时,注意通过循环渐进的方式安排教学活动,来保持幼儿对加减学习的兴趣,让幼儿掌握加减运算的方法和技巧,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敏锐性。

七、区域活动

1、合作天地:利用大型积木让幼儿凭想象搭建“未来小学”提醒幼儿学校里应有各种场所,如:教学楼、餐厅、体育馆等。

2.“蜡笔屋”: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礼物,给幼儿园留作纪念。主要让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作品,如小纸盒人,小汽车等,让幼儿学会多动脑筋。

5.奇妙的数:能利用废品制作的教玩具――套手指、沙漏等玩具进行加减法的练习。

6.开心一课:情景表演“小学校”。

八、教学活动(二)

艺术《我看见的小学》

设计意图:

幼儿园大班的最后一学期是幼儿迈向小学的里程碑。再过几个月,他们将离开开心、难忘的幼儿园,升入小学。为了使他们充满自信地走进小学、尽快融入和适应小学的生活、学习环境,我们组织开展了“我要上学了”主题活动。在这主题活动里老师需要适时适宜地为幼儿创设环境,给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为他们入小学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

活动目标:

1、用绘画的形式有选择地表现小学的特征,合理布局画面。

2、加深对小学的印象及入学的向往。

活动准备:

1、已参观过小学生上课、已参观过小学的照片。

2、布置好“我看见的小学”专栏标题,用于展示幼儿的作品。

活动过程:

1、小学什么样

我们去哪所小学参观过了?那儿是什么样的?

幼儿回忆小学的主要场所及布局。

2、我看见的小学

小学都有哪些地方?在这些地方你们分别看到了什么?

(根据幼儿讲述教师一一出示相应的照片)

你想画小学的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人在做什么?你想怎么样画在画纸上?

请几名幼儿说说自己绘画的内容及布局。

3、我来画小学

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在画面上表现出小学和小学生的特征。

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绘画内容。

4、画展

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将作品粘贴在“我看见的小学”专栏里。

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美术活动《我看见的小学》是主题《走近小学》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活动中主要是要让幼儿了解小学的特点,知道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同时能画出小学,对小学的生活充满向往。为了让幼儿更加了解小学校园的不同,我们还组织幼儿进行了参观小学的一个活动,让幼儿更加形象地了解小学。那么在美术活动中画一画小学,对幼儿来说应该是比较简单了。

由于幼儿参观过小学,所以在活动一开始我就和全体小朋友一起利用照片的形式回顾了小学,通过各种提问,让幼儿知道小学的布局。本次的美术活动是让幼儿自己创作,所以在活动中我没有示范画,简单的谈话引题后我就拿出白纸,让幼儿自由作画。可是幼儿作画的同时我却发现,有一部分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完全没有自己的想象与创作,而是模仿其他幼儿的画。或许真实的照片让幼儿有种无从入手的感觉,而且在画面布局上还有些欠缺。这里老师可以多找一些从各个角度看学校的画,以起到提示的作用,让幼儿发挥更多的想象力去创造画面。

九、午餐

1、餐前教育:介绍食谱,引起幼儿食欲。

提醒幼儿进餐时的正确坐姿。

提醒幼儿进餐时不要把饭粒掉到桌子上。

2、餐前活动:玩手指游戏,念儿歌。

3、进餐:幼儿安静进餐,主动添饭。

4、餐后活动:幼儿有序的在园内散步,观察春天景象

十、午睡

1、幼儿将衣物脱下摆放整齐。

2、安静入睡,保持良好睡姿。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