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七年级下历史期末考试卷面质量分析《试卷分析反思》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初一七年级下历史期末考试卷面质量分析《试卷分析反思》

编辑:制度大全2022-09-20

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卷面质量分析《试卷分析反思》

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为了更好地安排下半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在此特对期中历史试卷的考试情况进行分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共三道题,分别为单选题、材料分析题、问答题,共计100分。就试卷难易程度来说,这张卷子难易度适中。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题为选择题,主要考核的就是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基础知识点包括这些:课本上的图文如4题,考核唐朝都城长安的城市平面图;文本中每一课的具有总结性的小标题如3题,唐太宗奠定贞观之治的两大基石是虚心纳谏、知人善任;还考查了相关的历史典故: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与哪个有关?总的来说,选择题的难度并不大。尽管试卷难度不大,学生的答题情况并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学生根本不重视这么课程,作为这么课程的任课教师,我认为学生出现这样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本人认为,任课老师再兢兢业业,学生手头没有配套的练习,这都很难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这们课程。因此借这个机会我想跟领导说说我的心声:给七年级的政、史、地、生都配上相应的资料吧。其次就是任课教师教学任务没有落到实处即没有适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二答题共两个小题:第1题,考查的是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知识。知识点学生并不陌生,但材料是以图表的形式展现的,由于学生还没有具备一定的分析图表的能力,加之学生根本没有识记这个知识点,因而这道题的答题情况非常的糟糕。第2小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知识。试题给出大运河的图片,结合图片来答题。这题考查的也是课本的基础知识,最后一个问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自由的发挥。因而这张卷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优越性即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就学生答题的情况分析,这道题的得分率不是很高,能够难道一半分数的同学不到一半的学生。基于这样的现实,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得调整自己的方法。

第三题为问答题即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唐朝经济繁荣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就题目来看,难度并不大,聪明的孩子能够从试卷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值得高兴的是,这道题大部分学生都动手写了,不再给老师留空白卷子。这道题12分,我认为这么大的分值,就单单一个问题,这不利于七年级的学生得分,希望以后七年级的最后一题能够分成几个小题来分析。

关于这次测验,学生的成绩分布主要有以下情况:

七年级三个班的历史科目及格率均不到百分之五十,每班的优秀率均不足百分之二十。面对这样的成绩,作为任课老师,我将采取一定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

篇2:七年级历史学年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学年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昌江民族中学:

一、基本情况

1、本次参考人:696人平均分;36.1最高分:98最低分:15优秀率:3.2%及格率:20.1%

2、题型、题量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20个小题60分;材料解析题共20分(21题8分;22题12分);简答题20分(23小题9分,24小题11分)。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直接从教科书上选取,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

二、具体情况分析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大多数中等生失分比较多所以要想提高及格率,就必须提高中等生的做单项选择题的能力。

第二大题(21题)的第一小题考查的是读图说史,是平时的细小知识点但很多的学生明知道是哪个国家却把位置方向搞错所以丢分也很严重;第二小题学生做错的不少主要是审题不认真学生失分最多。22题造成丢分现象是因为学生根本不做笔记。

第三题是非选择题,简答题题23小题,考查了汉朝和西域的知识点,这个题是重点,可是还是有大部分学生没有答对,24小题是基础题考图表题,第一个问学生答题情况还可以,但第二个问全年级能答对的学生寥寥无几。第三小题是开放题学生答的情况还不错。

三、教学反思

对于本次考试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会做出如下改进的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提高学生做选择题的能力,多做选择题。

2.一定注重学生的背诵情况,重点查背,基础知识一定要记忆。

3、.加大非选择题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做开放性的题型。

4、要多注意学生上课的状态和课堂笔记。

总之,这次考试较差,争取下次考试能有大的进步。

篇3:年度九年级上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年度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

本试卷总分为100分。分为“选择题”与“材料解析题”两大部分。

其中,“选择题”只有单项选择题一种形式。共有20道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材料解析题”共有3大题,全都是材料题。分别为:第21题计有16分,第22题计有12分,第23题计有12分,总计40分。命题结构与中考命题形式、命题结构比较切近。

2、试卷难易度:

该试卷难易度适中。除了第22题第(2)小问“科技革命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什么影响?”稍有难度外,其它的题要么是基础题,要么是平时做过,要么是多次强调过的考点。

3、知识覆盖面:整套试卷对教材各单元知识点的考查分配较均匀,涵盖较全面。

二、存在的问题:

1、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习态度是比较差的,表现在:有的学生考试时间是很多的,却放弃后面的部分大题,空在那儿不做,缺乏思考钻研的精神。其实后面的大题多是平时做过或基础题,是比较容易的。

2、基础知识记忆不牢固:有的学生连最为基础的知识都不记,如美国、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文件名称等属于纯粹的基础知识的题,竟有许多学生填写不完全正确。还有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连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出现荒唐的错误。

3、学生考试时马虎、草率:有的题做过多遍,但仍有学生做错,表现为做题时太马虎、太随意,未作仔细推敲。

三、采取措施:

1、重点强化读记:新课即将结束,马上转入复习。复习的一个重点措施就是加强学生读记,并认真督促检查落实。方法:一课一检查,一课一落实。

2、教师注意引导: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中外历史之比较,古今历史之比较等等

3、加强试题练习:学生要多做练习题,广泛接触各类题型。熟能生巧,加快解题速度。

4、组织三轮复习:第一轮分单元分课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三轮综合复习。

篇4:七年级下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新吴学校王冰

这一次月考七年级历史测试都是基础题比较多,考察学生知识的把握情况。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信心,为历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从试卷中可以看出:

(1)全卷三种题型,即:选择、材料分析、论述题。三种题型的优化,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全卷主客观试题分配恰到好处,其中选这题占了60%,便于检测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而材料分析和论述题占40%,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三种题型的配置充分体现了水平测试的双重功能。充分反映了课改、教改与考改新思路,考查了学生正确处理历史材料以及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2)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知识范围分配合理。试题全面覆盖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各个方面知识点,而且知识范围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3)试题充分体现了课标与考标规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灵活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及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很明显地反映出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综合层次的知识内容达70%,侧重考查了学生多元历史思维能力。

二、答卷评述

1、总得分不错,及格率较好高。这表明我校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正在迈出可喜的步伐,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正逐步升温,这对进一步启动和推进我校新的课程改革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2、客观试题、基础知识试题得分率较高。

3、主观试题及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得分率较低。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

篇5:上学期八年级期末历史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考试试卷分析

昌江县民族中学:钟丽

一、考生情况:考生总人数692人,实考680人,缺考12人,最高分100分,最低分0分。

二、试卷分析

此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八年级上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总分100分,以基础知识为重点,所学的内容都已覆盖到,难度适中,本试卷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试题结合初中学生实际,力求体现本学科的特点,体现新课程理念。试题取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有限信息,适当拓展。试题内容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有机融合与渗透,以便能准确地考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因此,试题具有如下特点。

1、试题分析指标

①题型比例分析本套试题共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简答题三个题型。其中选择题占60分,材料分析题18分,简答题22分。

②内容比例分析:

通过对试卷细致分析,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渗透德育。以课标准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重点较为突出,符合考试标准。

第一题为选择题20题共60分。除第13、14题学生有难度外,其余的题学生都懂做。本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得分率为80%左右,这充分说明师生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我们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提供了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前提保证。第二题材料分析题题,共计18分。本卷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完成,部分学生基础差,没能完成。这充分反映了部分考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其主要表现在: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说明基础差的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打的不牢。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还有小部分学生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第三部分的简答题,除23题的第4小题和第24题的第3小题有点难度外,其他题学生都能独立完成。考生综合能力还可以。这就表明考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因课改而丢弃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基础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忽视对中下学生的辅导。基础知识是思考问题、解决和分析问题的工具,离开了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研究和分析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表层,不可能深入,只能是泛泛而谈。

2、加强对学生历史记忆能力的培养

现在学生学习的对象是各学科基础知识的一些基础理论,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理论,才可能为未来的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记忆能力训练的主要途径。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渗透德育。以课标准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四、由试卷想到的

1.课堂上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能力培养,对重点知识、热点问题扎扎实实要求学生过手,务必牢固掌握,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2.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并根据自已班的学生实际有针对性教学,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课堂效益。

3.引导学生熟读课本

4.为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和考试改革的要求,有计划地长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含社会、生产、生活应用问题、探究性、开放性问题)的能力;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迁移、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能力。五.改进方向

1、加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2、养成学生自学的意识。

3、养成勤与思考的习惯。4、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5、继续加强培优力度。6、增强差生的学习兴趣。

7、做好单元过关测验。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