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过程》课例分析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过程》课例分析

编辑:制度大全2022-05-25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过程》课例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第二节第一部分内容。该部分在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重要性与难度都是很高的,由于涉及到植物生理和部分生化方面的知识,而且较为微观,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加上“光合作用的过程”为高中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整节课的知识性较强,学生要从化学反应的角度去审视植物生命现象的实质,也为学习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①阐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②小组合作完成光合作用的过程简图

③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概述光合作用的概念

2.2能力目标:①学会阅读资料并从中提取、分析、处理相关信息

②学会通过表格进行归纳总结

2.3情感目标:①通过对叶绿体和光合作用关系的学习,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②通过科学家探究光合作用资料的分析,培养探究意识和科学态度,体会科学实验的严谨。

3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

4教学难点如何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构建光合作用的过程简图

5教学过程

5.1导入

让学生朗诵一首小诗,回顾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引出新课。

“流传千年的真理,在不经意间蜕变,一个简单的实验,开启了光合作用发现史的新纪元。亚里士多德的哲言,由定论转为铺垫,一个个学者,因为踏上了巨人的肩,他们的视野才更高更远。

氧气如何产生?怎样更新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无数谜题,逐一揭示出答案。每一个新的发现,都足以让生物学界震撼。更多的奇迹,无穷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等待我们去发现……”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诗全面反映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学生通过朗读小诗,明确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动力等。

5.2活动一、回顾相关背景知识

观看视频,观察叶绿体的结构,然后小组完成有关背景知识的回顾。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引导学生回顾相关背景知识,包括叶绿体的分布、结构、酶、色素的分布和功能等,完成表格中的内容(详见学案)。

5.3活动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

任务1:小组阅读材料1,讨论并推导出相关的结论: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产生了[H]和氧气。

材料1:1937年,希尔(Hill)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中用到了氧化剂2,6-D,这是一种蓝色染料,遇到[H]会被还原成无色。

A组:光照+叶绿体+2,6-D,结果溶液颜色从蓝色到无色。并且释放出气泡,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

B组:无光照+叶绿体+2,6-D,结果溶液颜色仍为蓝色,也没有气泡产生。

小组阅读材料2,讨论并推导出相关的结论: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合成ATP。

材料2:195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组对照试验:

A组:光照+叶绿体提取液+ADP+Pi,结果叶绿体中可以生成ATP

B组:无光+叶绿体提取液+ADP+Pi,结果叶绿体中没有生成ATP

小组阅读材料3,讨论并推导出相关的结论:氧气是在类囊体上产生的。

材料3:科学家从植物叶片中分离出叶绿体,然后破坏叶绿体膜,离心得到类囊体(绿色)和基质(淡黄色)两部分。分别向两部分提供水,并给予光照,结果:类囊体部分产生氧气,而基质部分没有氧气产生。

设计意图: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通过三段实验资料的分析,阐明光反应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提取信息、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同时也知道控制单一变量、对照等实验设计的原则。

小结1:在有光照(条件)下,在类囊体(场所)上,可分解水,产生[H]并释放氧气,同时ADP和Pi合成了ATP。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总结出光反应过程的实质,从而加深对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理解。

设疑:若向材料3中的两部分提供二氧化碳,结果又会如何?

若给予必要的反应条件,基质部分产生了糖类等有机物,而类囊体部分没有。

任务2.阅读材料4~6,推出相关结论

材料4:卡尔文(Calvin)领导的研究小组给小球藻提供14CO2(同位素标记),光照不同时间后杀死细胞,观察14C在叶绿体基质的哪种化合物中,以确定CO2参与反应的最初产物。照光60秒:14C分布于许多化合物中,有C3、C4,C5,C6,C7化合物。照光7秒:几乎所有的14C集中在一种C3化合物上。

材料5:后来卡尔文的研究小组经过实验发现,叶绿体基质中的一种C5化合物与CO2反应生成C3化合物。在光合作用中,C5化合物是源源不断的产生的。

材料6:1954年,美国科学家阿尔农在做离体叶绿体实验时,发现即使在黑暗条件下,只要供给ATP和[H],叶绿体也能将CO2转化成糖类。

实验结论:由材料4、5可以得出:CO2与C5反应生成C3。

由材料6得出:CO2固定产生的C3化合物在还原过程中,需要消耗[H]和ATP

生成的产物是(CH2O)和C5。

设计意图: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再通过三段实验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提取信息、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说明暗反应的过程。

小结2:在叶绿体的基质(场所)中,利用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将CO2固定并最终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总结出暗反应过程的实质,从而加深对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理解。

5.4活动三、构建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

结合教材P75图4-12和教材内容,各小组利用模型完成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并展示评价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光合作用的图解,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评价,并订正展示,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尽可能让位于学生交流、学生评价,但一定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结论。

5.5活动四、列表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列表对比,深化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的理解。

5.6活动五、概括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吸收光能,将CO2和H2O合成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同时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糖类和其他有机物中的过程。

设计意图:光合作用的概念是对光合作用过程的总结,也是对本节课教学的总结。由于整节课教学中循序渐进,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非常顺利地构建了光合作用的概念。

5.7活动六、总结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设计意图: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体现了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件等概念,学生争相板书,并正确书写,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借机拓展分析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反应物中各个元素的去路。

5.8布置【课后作业】完成学案相关练习。

设计意图:反馈训练,用于巩固所学的知识。由于本节课学生活动较多,用时较长,故将该环节放在课后,把答案交给班长,由班长负责给学生校对。

篇2: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谁本领大》课例研讨记录

研讨内容:《谁的本领大》

研讨主题:初探:立足课堂,利用多种教学策略促进课堂上师生有效的沟通,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研讨形式:年级组讨论

研讨地点:办公室

组织者:侯红霞

参加人员:二年级语文组全体老师

记录人:侯红霞

内容记录:

一、刘燕燕老师就这次上课进行自我评价。

二、教研组成员评课:

侯红霞:该老师围绕这次主题精心设计教学,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关系融洽,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步步扎实,教学效果很好。由于低年级儿童生活经验少,词汇贫乏,很难讲出完整的句子,因而有些孩子怕开口说话。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学中刘老师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谁的本领大》一课时,两次用到了填空说话练习,比如:让学生说说在风和太阳说了“那还不容易!”、“看我的吧。”后,它们俩会怎么想呢?如果让学生直接说,他们很难把话说完整。老师就给出了一个填空的形式:要比这个,那可是我的(

),我只要(),这小孩还不(

)。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答案,一种说是风的本领大,一种说是太阳的本领大。但学生把话都说完整了。

徐冉冉:刘燕燕老师这堂课教师不局限于仅仅让学生学会字,而且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识字方法形式多样,有形象描述法、实物观察法、字形对比法等,非常适宜低年级小朋友的认知水平。将字词的学习与课文的学习非常巧妙的结合到了一起。把握住了“低年级段以字词为重点”的课程目标。字词理解在本课中占的比重较大,方法也很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利用演一演的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

陈雪婷:这篇课文极富童趣,贴近儿童的生活。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文字训练。在教学中,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巧妙的结合进行了融合。如导入新课时,让学生选一、两个词进行造句练习;重点抓了两处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进入到角色,更好地体会蜗牛当时的心态,进而体会到课文的寓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高效的言语活动。

肖慧玲:这节课教学设计严谨、内容丰富充实,教学过程深入浅出,这短暂的40分钟背后下了大功夫。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地是识字教学。两位老师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很好的将识字、解词、学文结合在了一起,这样不仅掌握了生字的写法,同时理解了课文,这种教学方法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侯红霞:是呀,一节课好上,但是一节好课不好上,这40分钟需要我们太多的思考和功夫,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实践、反思、总结,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3:“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课例研修学习体会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课例研修学习体会

--走进精彩课堂感受名师风范

研修学习过程中,学习观摩了泰安附校刘万元老师的课例“两位数乘两位数”。在这节课中,刘老师借鉴磨课组几位老师的建议,对教学设计进行了精心修改,在教学中也以“理解算理,探索算法”为教学重点、难点,用四分之三的时间进行重难点突破,达到了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

通过观看视频,一步步阶段学习,同时结合几位老师的点评报告,我对刘老师的精心设计和教学方法有了一定的领会,感觉刘老师的设计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来达到算理与算法的有效结合的:

1、承接上一课时,开门见山,直接引入,以省出时间探索算法、理解算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口算之前进行估算,为口算渗透一些方法。

3、进行口算教学时,让学生根据点子图思考,小组交流算法,特别是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寻找算法的共同点,这是在尝试算法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理解算理。

4、在笔算教学中,刘老师耐心地引导学生经历将口算的横式写成竖式的形式,将几个竖式合并,再将竖式进一步简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给学生一个思考领会的机会,让学生清晰地看出每一部分的来龙去脉,更容易理解算理。

5、引导学生学会了列竖式后,刘老师又抓住关键,让学生“分别说一说46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23表示什么?怎么来的?”,这都是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算理。

6、在下面刘老师又设计了“规范计算过程”这一步骤,其作用不仅是让学生明确计算的标准步骤、规范,更是通过清晰再现计算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算法。

7、在巩固练习中进一步促进学生明算理。刘老师设计的巩固练习虽少,却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根据竖式写得数”题中,师进一步追问:你是从竖式中的哪一部分看出来的?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一问题时就巩固了前面学到的算理;在“你能很快判断出对错吗?”题中,也是让学生找错因,明算理。

总之,刘老师这节课以让学生明确算理算法为重难点,在突破重难点这一环节中,把估算、口算、笔算三种计算方式有机结合,使学生充分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降低了思维的坡度,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给我的数学教学带来很深的启发。

制度专栏

热点制度职责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