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中学学年第二学期教科研室工作总结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华大中学学年第二学期教科研室工作总结

编辑:制度大全2022-05-17

华大中学学年第二学期教科研室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在校领导的重视下,借“二期课改”教师全员培训的东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一、教师观念改变,理论水平提升,教科研积极性高涨:

应该说教师培训产生了很好的效应,新观念、新理念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了更多的感悟,也带动了教科研的积极性,其表现为:

1、本学期申报立项区级重点课题一项。

2、本学期区级课题结题一项。

3、本学期报名参加区第八届教师评选的教师达10余人,占全校教师总数30%。

二、教科研工作“量”的发展,更期待“质”的飞跃:

虽然教科研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也仍有不足之处:一是面还不够广,相比较理科、政史地、艺体发展较快,而占教师比例较大的语、数、英发动不够。二是层次不高,主要表现为申报课题较少,且级别低(仅为区级课题)。

为此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1、由学校组织骨干力量研究和开发课题,以争取高级别课题的立项,带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各学科组必须建立研究课题。为此,可开设校级课题,对研究价值较高的,可进一步申报高一级课题。

3、对教师的随笔、反思、体会等教科研元素要进一步落实反馈,使其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三、须健全学校教科研工作机构:

除校教科研工作领导班子外,建议成立校学术小组,参与对教师教科研成果的评审。

篇2:幼儿园学期教育工作总结

幼儿园学期教育工作总结

在园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班圆满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班教师能认真贯彻执行《纲要》,学习新课程、新纲要的精神,坚持以孩子为中心,树立以幼儿为活动主体的思想,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班本着务实求新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制定本班教育目标,树立新的课程观,切实按学期目标开展主题网络活动、规则游戏活动,以及教学游戏化的教研活动,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我班每位幼儿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我班教师从集体利益出发,搞好本班各项工作共同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幼儿形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围绕“新世纪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开张主题探究活动、教研活动。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充分发挥环境对教育的作用、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利用家长资源帮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了幼儿在主题探究活动中交流、分享、合作的能力,针对个别幼儿、因材施教,采取特殊有效的教育措施。

我班教师重视保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活动,加强锻炼,保证幼儿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本学期我们参加了园内的“幼儿趣味运动会”获得较好的成绩;同时,在体育活动中我们也随时注意根据幼儿的活动量及时为幼儿增加衣物,做到常观察、勤动手、细致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减少了孩子疾病的发生。

本学期开展了“语言教学游戏化的”园本教研活动,我们认真学习了《纲要》中数学领域的目标,明确了语言教学原则和方法,在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学习,我班孩子在活动中能把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迁移、运用,举一反三,教师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幼儿获取了知识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游戏是幼儿最乐意接受、最愿意参加的活动方式,我将语言故事教学的内容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融入到活动之中,很顺利的将幼儿引导至语言学习环境中,幼儿很快的理解故事内容,掌握了短句和词组的运用,在学期末评估中,我班有94%以上的幼儿达到了优良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本学期初,召开了家长会,让家长了解本学期教育目标内容,用新的教育观帮助家长科学育儿,定期更换家长园地内容,按季节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及时通报家长给孩子预防接种,公布体检结果,做好个别家长工作,经常与家长口头或电话沟通、定期家访、认真填写幼儿手册,互相交流孩子的情况,形成家园教育合力。由于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班主体网络教学能深入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园内开展的“亲子玩具制作”活动评比中,我班的家长们积极与孩子一起制作玩具,参加展评活动,活动即使孩子一起体验到了亲子交流的乐趣,又增进了亲子感情。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的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利用家庭资源、社会资源,帮助家长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使我们的保教工作做得更好。

篇3:金瑞二中2022届初三上学期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金瑞二中20**届初三上学期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正确方针指引下,在初三年级有效管理和具体领导下,初三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的教学工作在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即将结束,现总结一下本学期的工作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绩:

1、坚持每周集体备课制。按学校要求每周二下午一二节课统一在指定地点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全体成员都能按时到岗,认真参加参加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有效,氛围民主、融洽、和谐。

2、认真备好课,精心准备上课内容,做到节节有具体,周周有计划。针对本学期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的实际,我们调整了传统的备课模式,主要是以精心设计准备PPT课件为主,能根据校情学情及时调整课件内容,增删一些教学环节和措施。

3、全面贯彻学校既定的本学期教学目标,努力推进教学进度,顺利地在临近期末结束前2周完成上下册的新授教学,腾出了2周左右时间组织进行期末复习。

4、认真组织了全学期两次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试阅卷、讲评和质量分析工作。特别是两次月考,从试卷的筛选、命制和难易度把握等到阅卷讲评和分析,都能对接中考考点,注重阶段教学的针对性,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有效检测性,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查缺补漏提供依据。

5、认真抓实了学生作业的布置和批改,除了每周完成了学校规定的作业(练习册)批改2次,作文每2周1次的既定目标外,我们还按年级要求,重视并认真组织了学生周末练,从题目的选择、编排,到批改、讲评,扣住了每一环节的落实,做到每周周末练有目标,有同步跟踪、检测的有效性。下半学期,我们还调整加大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训练,在原有的周末练基础上,增加了周中练的“一周两练”。两次训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相辅相成。期末复习阶段,我们还编印了上下册同步专题复习系列训练卷八套,模拟期末综合检测一套,以此作为期末复习的主要路经。

6、重视早读活动的开展。除了要求学生认真背诵、熟读规定要诵读的篇目内容外,我们还另外编印了晨读材料8期,内容涉及了优秀作文、课本中的古诗文精彩名句和课文的重要字词等。

7、强化了学生课外古诗文阅读与理解的能力训练。安排了适量的知识检测训练,通过“学生认真做-老师批阅、讲评-学生订正”的方式进行落实巩固。一学期共训练了十二期知识检测和六期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8、积极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的相关活动。全体成员能积极参与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活动,坚持参加每周的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有三位教师参与了示范课、优质课和汇报课活动,均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另外,一位青年教师代表学校参加了金瑞市、赣州市的“主题班会”优质课竞赛荣获一等奖的殊荣。在参加市教育局和学校组织的征文比赛活动方面,也有获奖的捷报。

二、存在的问题:

1、学生综合做题能力较差,对知识的运用缺乏灵活的变通,做题呈机械化状态。学的死,记忆性与运用性不能融合。

2、学习上不善于自己反省纠错总结。学习上过于依赖老师的讲解与分析,不能主动地进行深入的反思,知识不能得到提升,不能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3、学生的文言文和古诗词的默写远远不能过关,只能记住在当时,理解和内化不够,记忆周期太短。平日的积累功夫欠缺,集中突破相当困难。应功夫在平时,积少成多。

4、写作缺乏文采和思想的深度。审题和拟题都存在问题。审题不仔细,不能读透导言的范围和思路提示。拟题不通顺,牵强成分过多。

三、今后打算:

1、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将以上存在的问题努力改正。

2、下学期进入综合复习阶段,要设计好基础训练、专项训练、综合训练的练习。特别是作文训练,针对中考,要抓落实,抓出成效,让学生在日后的中考中能在作文方面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3、继续抓实和强化古诗文的阅读与理解,抓实古诗文的默写。

4、继续抓实学生学习常规,重视其书写规范,整洁的工作,以确保中考网上阅卷的有效性,增加得分点,进而提升语文成绩。

篇4:教师代表教改期中总结:创造洋溢生命活力的幸福课堂

教师代表教改期中总结:创造洋溢生命活力的幸福课堂

本学期,以袁校长为首的校长室领导深刻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把握当代中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提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问题生成-探究学习”自主导学式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体现了时代特征和开放创新的理念,直抵教育的本质,真正实现了“教育即生长,教师即开发”,从而推进了我校新课程背景下的第三代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在改革中我们收获了惊喜,收获了成功。

一、改革的过程

政治学科的课改是从高三复习课开始的,这里要首先感谢高三年级徐广卫副校长和马主任在教改实施、分组、交流等方面多次布置、指导,感激语文组夏主任和丁萍老师的引导和示范,激发了我们尝试的欲望和热情。在袁校长和葛校长的亲自指导下,3月7、14日、21日分别开设了备课组、学科组、以及全校层面的研讨课,每一次上课都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学生出色的表现更加激励我们去实践。袁校和葛光助理在每次听课后都给予及时而深刻的引导,让人非常感动。这里还要感谢历史组、地理组的同仁们,过程中给予我们很多启发和借鉴。4月12日,扬州市高三政治复习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我和杨建老师分别开设了基于自主导学式的二轮复习课和试卷评讲课,学生们激烈的讨论、深入的分析、热情的探究感染了听课的每位老师。我校课改模式在过程形式上、课堂容量上、思维深刻度上都经受住了考验。正所谓教的有效、学的愉快、考的满意。在高三进入封闭训练后,高一、高二的课改也紧跟进行,他们在王美玲老师的带领下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总体来说,取得了以下成绩:

二、取得的阶段性成绩

1、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

课堂改革,教师让出舞台,第一次让教师发现了学生身上蕴藏的巨大潜力、第一次发现学生对知识探究的热情,感慨“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人”时那种气势和风范。教师变成学师,教师是学生友好、善良、合作的伙伴,为学生提供环境、搭建平台,呵护、唤醒、发展学生渴望学习的本性。

2、探索出适合政治学科不同课型特点的“自主导学式”教学环节和步骤。

学校课改模式简单易操作,我们在规范入格的基础上没有机械照搬自主教学模式四环节和步骤,而是深刻把握课改的思想和精髓,根据学情和内容,灵活设计自主训练和合作交流环节,把问题生成贯彻于整个课堂教学中,从而探索出政治学科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评讲课不同实施模式。如:新授课的实施过程是:在自主学习中“获知,生疑”;在合作学习中“切磋,探疑”;在展示交流中“分享,质疑”;在点化建构中“反思,释疑”;在检测反馈中“巩固,解疑”;复习课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没有预习任务的复习课。二是有预习任务的复习课。二者的实施过程都有区别。

3、学生的学习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高三进入封闭训练之前,我对学生进行了课改体验的书面调查,学生普遍反映课改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激发了在众人面前展示的勇气,锻炼了交流能力,培养了自信心、思辩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正所谓,有什么样的课堂方式将来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课改给了学生能带走的能力而不是给他背不动的书包。

三、存在的困惑和问题

1、对课改模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部分教师对自主导学“四环节”的运用存在机械化现象,没有深入理解模式的内涵和主旨是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的转变,而是生硬照搬四环节,把理念的东西当成了具体的步骤,致使课堂教学缺乏激情。

2、对困难和问题解决的方法欠缺。老师在实施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往往上一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如何持久保持学生发言和讨论积极性?如何设计层层深入讨论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探究?如何解决优秀学生机会多,而成绩薄弱学生机会少的现象?我们认为,学生中的问题主要还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足。

3、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有待提高。传统的讲授式模式,教师按照事先设计的程序讲授知识,过程中学生可答也可不答,教师难以及时把握和评价学生的反映。但现在,教师必须动态把握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这对于教师的知识广度、深度、教学机智和教学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当合作交流时面对学生之间的争论、产生的疑惑、解题的不规范和无章法,这时是放开让学生自己体验完善还是要教师主动讲解?这些动态的问题需要高超的教学技艺来处理。

4、部分教师对于新模式能否实施下去还存在动摇和怀疑。改革是自我的否定,而否定自己是需要有勇气,需要魄力的。几十年来的教师讲学生听,也有很多弊病和问题,我们都迫切感觉到不能再按老路子教书了,但在实施新模式过程中由于一时还不能适应,还存在改革的信念还不够坚定,易怀疑动摇现象。

四、下个阶段的工作重点

1、继续开展达标课、展示课、引领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努力引导老师朝期望达到的课堂目标去做。坚定学生一定能学的信念。学生最伟大之处就是可能性,发现学生的可能性就是给他一个海洋。

2、加强自主导学模式的精神实质研究。把“自主、合作、生成、探究”的理念贯彻于课堂教学中,区别理念与教学环节和行为的区别。同时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技巧。

3、加强自主导学课堂模式“育人功能”的研究,以探索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持久发挥。该模式的实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学习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学生健康的知识观、乐观大气品格的形成、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的培养,以及同学与老师与家长交往态度都有深入持久影响。

4、加强“学习小组”建设,提升“小组”效应。在平时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小组”学习观和集体荣誉感,建立“小组”学习活动考评制度,在“小组”内部实现“人人考核别人,人人接受考核”的活动评价机制;建立班学习小组考评机制,在“班”内实现组与组的竞争和提升。

5、建立定期交流研讨制度,收集学科组教师在阶段性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请专家组、核心组老师帮助研究和解决,避免问题得不到解决而回到原路的状态。

各位老师,在国家建设中,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在学校发展中,改革是唯一的出路,创新是教育的生命。我校新课改模式作为一个新事物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被教师学生认识和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新事物蓬勃的生命力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

所以,为了邗中更高水平的发展,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拿出改革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实践中,不做改革的旁观者,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用我们坚定的信念来促进事业的腾飞与发展。

篇5:教师代表教改期中总结:“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教师代表教改期中总结:“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如果问大家本学期你最关注的是什么?我想,答案肯定是唯一的。那就是这半学期来,我们大家议论最多、思考最多、触动最大的“课改”。

课堂改革早已不是什么新名词,但它从来没有与我们如此的近,从来没有给我们带来如此巨大的震撼。其实,这场“自上而下”的变革早在去年底寒假之初由袁校长召集的几个座谈会上就初露端倪。在本学期开学大会上,学校领导吹响了改革的号角。一场“自上而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大幕拉开。

袁校长作为这场改革的总设计师、总指挥,他把我们的课堂定义为“自主、导学”型课堂。通过召集学科主任会议,专题研讨,建立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核心研究小组”,由各教研室主任、学科骨干教师、学科中层干部组成,为了便于协调学校各项工作围绕课改并为课改创造有利的条件,对校级领导进行了分工,各位校级领导参与到各学科的课改活动之中。

袁校召集每个学科的“核心研究小组”成员开会,参与每个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主要从教学理论与新课程理念,学科教学现状和课堂模式的建构几方面深入讨论,初步形成了“自主、合作、生成、探究”的“自主、导学”型课堂教学模式。紧接着是教研组层面的“样本研究”,每组选择一位教师上先行课,袁校长和分管校级领导与核心小组成员一起听先行课,与大家一起分析得与失,按照我们的理念进行打磨,然后再对全教研组教师开设示范课。听课前,首先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初步了解我们的课改内容,为后续听课、评课做好铺垫。在大组评课的基础上,上课教师与核心小组成员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再进行全组示范教学,为备课组层面的研究做好准备。袁校长和分管校级领导全程参与了这三次听评课,并且适时对教师进行理论引领。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科主任与骨干教师去山东的杜郎口、河南荣、采威参观学习,让我们参与者开阔眼界,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理解更加深刻。

高二小高考后,改革由语数外向所有学科推开。大家注意到,袁校和分管校级领导不仅全程参与了各个学科教研组层级的教学研讨,而且也参与了各学科备课组层级的研讨课。学校还组织了全校层面的大文与大理示范课,全校文科和理科教师参与了听评课。由此,我们可以感觉到学校领导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巨大的决心和强劲的推动力。在这场改革中,学科教研室、年级组还有备课组都参与其中,形成合力,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

如今,备课组层面的研讨课正在高一年级开展。如果,我们要对前一段工作做个小结的话,我想主要有这几个值得肯定的方面:

1、教师的教学理念产生了可喜的转变。由当初的抵触、怀疑、观望,变成了参与者,不管是不是自觉参与者,不论实施水平高低,至少,大家都在行动了。

2、初步构建了各学科不同课型的“自主、导学”型教学模式。“主动参与、善于合作、大胆生成、乐于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形成。

3、初步建立了学习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广泛运用,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动起来了。

还有一点,我不太好说,因为说了有奉承之嫌,但我觉得还是要说一说,作为一把手的校长,肯定有很多工作要做,本学期来听了数百节课,这样地深入课堂,了解课改的现状,获得了课改的指挥权,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校的课改不断推进,不断上水平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样一个遇到改革瓶颈的关键时刻,我们老师看到并肯定领导的成绩,对领导也是一种鼓励与支持。

老师们,我们不要指望短短几个月就会有质的飞跃,我刚刚总结的三点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绩了。当然,我们的课堂可能存在的问题更多:

自主学习指导不当;合作学习重“式”,轻“效”;重“活动”,轻“目的”;合作问题过于简单,没有讨论的必要;缺少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盲目合作;教师少帮辅,一味放手合作,即所谓“放得开,收不拢”;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合作参与不足,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还需要我们研究解决。

如此多的问题让很多人感到失望,甚至却步。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课改是慢功夫,是长期的任务,只能打持久战,不能靠打速决战,更不能搞什么一夜工夫的“颠覆”。现在课改的误区是跟风,今天学洋思,明天学杜郎口,后天又学讲学稿,今天拼桌子,明天又拉开,学来学去,一事无成;外出学习,头脑一热,马上效仿,三分钟热度,缺乏持续不断的动力,所以课改成功的学校寥寥无几。

有人说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强迫的,特别是文化的改革。课程改革事实上也是一种文化运动,它只能是引领,不可能强制任何人。”“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的属性和规律决定了改革力量层层衰减不可避免,即便是行政力量,也不能改变这一点。课堂教学实际的专业自主权在教师手里,这种改变是靠唤醒、发现、培植、引领去实现的。

所以,我这里特别强调“自下而上”的改革。所谓“自下而上”,是指我们教师从自身做起,从一线做起,从自己最熟悉的问题研究起,实现“由匠到师”的转变。

因此,下半学期,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继续推进:

1、加强学习、发现真问题

尽管目前在理念层面我们有很大的改进,但是不是能够做到从本质上理解各种教学现象、教学行为背后的支撑理论,就很难说了。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大多会多走弯路,常常事倍功半。因此,我们要加强理论学习,用理性的眼光看待教学中的问题,并找到值得我们研究的真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为大家提供一些研究问题:

如何建设小组文化?如何把学习小组建设上升到育人的高度,“先考虑学知识的人,再考虑人怎样学知识。”如何将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与班集体管理结合起来?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是否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必须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什么学习内容适合自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什么样的时机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最佳?

怎样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合作学习?例如:合作学习时如何应对学困生不参与合作的现象?尖子生不愿表达的现象?不同群体的心理特点与学习表现?

在一些课堂,合作学习成了另一种放羊,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是什么?(教师是袖手旁观,还是通过观察、倾听、甄别并据此做新的教学决策?借用袁校的话,就是如何做到“放的好、收得高”?)

在不少的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个幌子,学生在交流合作学习的结果时,教师总是千方百计把学生拉到自己预定的答案中去。如何正确处理课堂学习的生成性?

如何指导小组建立及时、高效的评价制度?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怎样促进学生和教师在对话、合作中取得共赢?

如何在合作探究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策略的训练?

如何培养学生在合作中的问题意识?

教师如何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进行高效学习?

在这里,我想建议大家,一个阶段聚焦一个问题,把它研究透彻,你就成为这个方面的专家了。

2、进一步加强课堂模式研究,努力达到“遵循原则,超越模式”

在改革之初,我们研究模式是为了帮助教师、学生尽快“入格”,而如果不管教学内容、不管教学时机,一味地套用一种教学模式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将是非常乏味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正如袁校长反复强调的:我们课改的目的是建构课堂规则,也就是要看学生是不是都在学,都在有效的学,都在深度的学。

因此,我们既要运用讲授法,也要对自主、合作、探究这些相对陌生的教学方式加强研究,做到兼收并蓄、恰到好处地把他们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当讲时讲,该合作时合作,需要探究时探究。不断提升我们的选择、建构能力。

老师们,如果用“自上而下”概括前段课堂教学改革的特点,那么,让我们加强自主意识、主人公意识,“自下而上”的把课堂改革推向深入吧。上下同心,其利断金!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这茬人的不懈追求,我们一定会在邗中的发展中写下浓重的一笔。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