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才欣教授报告听后有感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赵才欣教授报告听后有感

编辑:制度大全2022-05-05

赵才欣教授报告听后有感

11月19日,星期六。z中学报告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来自全县中小学的部分教师,认真聆听了着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上海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赵才欣教授的精彩报告。我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赵教授的报告理论含量高,可借鉴的课堂实例多。他的教育理念很新颖,视角很独特,贴近教育实际,让老师们听得津津有味,一点儿也不觉得枯燥,而且有强烈的认同感。赵教授的报告是成功的:他的报告拓宽了我的理论视野,为我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

首先赵老师的这段话引起了我的共鸣,大致是这样的:“兰·本达说:课堂上如果有一半时间是学生在活动,你是个及格的老师;如果是以教师活动为主,你是个不及格的老师;如果2/3的时间让学生活动,这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如果把3/4的时间给学生,你是个优秀的教师!”的确,现在社会倡导“以人为本”,现在的课堂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如果一节课没有师生的互动,只是“填鸭式”、“满堂灌”的话,我是学生我也会坐不住,屁股痒,想看窗外的风景,想玩橡皮,想昨晚的电视,想爸妈做好的诱人的饭菜,再不行打个瞌睡也好。

可见,这样的课,教师口干舌燥,汗如雨下,学生三心二意,毫无兴趣。所以上这样课的老师当然也是不合格的老师了。“兴趣”是孩子乐学的前提,知识是讲不完的,教师要做的工作只是一种正确的引导,而不是“满堂灌”。我扪心自问,优秀的教师不敢当,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还是可以的。但我想仅仅做个合格的教师是不行的,我还要苦练内功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我想我们每一堂课都应该要在符合“课标”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文本,研究自己所任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程安排合理、提问精简恰当、渗透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师生互动交流......最后才可能有满意的教育教学效果,而师生的情感也会随之升华!

其次,赵教授关于“预习”的理论也引起了我的反思--这是他“先学后教”理论的一个细化。语文教学中,我很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但很多时候,只是对学生提一个笼统的要求,并没有做细分。赵教授提出对学生的预习应作具体的指导:预习什么内容,怎样进行预习。这样学生就能明明白白地预习了。解决了“不导预习”的问题,还应解决“不用预习”的问题。

平时教学中,我也出现过“不问预习效果,僵用教案”的现象。赵教授指出:课堂教学中,应把学生预习的资源运用起来。在教学流程中,可设置“预习检查”环节,询问学生通过预习已经掌握了那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不是太清楚。然后师生一起讨论交流大家共同存在的问题。记得赵教授以《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教学为例,解说“预习检查”环节,可引导学生交流文章的作者及相关作品等内容,也可让学生补充写作背景等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但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劳动的尊重。学生从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并喜欢上了学习,自学能力也会逐日提高。

第三,赵教授播放的一段视频--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一中学的演讲,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奥巴马在演讲中要求学生为了以后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必须努力学习,而且要把努力学习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只有努力学习,将来才能为国家做贡献。继之,我又听到了*总理对中国教育的“五问”,这就把教育教学研究上升到了社会历史责任感的高度。站在赵教授为我搭建的这个平台上,我也在反思着我的教学: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了吗?为了提升自己的历史责任感,我在教学中应把着眼于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个孩子。我深深地知道,放弃、抛弃一个孩子,将会使这个孩子没希望了,这个家庭没希望了,长丰的教育也就没希望了......

因为自身理论水平的限制,经过一天的学习,我并不能全部渗透赵教授报告的精髓,但我相信在他的理论引导下,我将继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本人特欣赏赵教授的这句话:“教师的成功人生,不是都当特级教师、校长,而是是否拥有丰富的教学思想。”仅以此句勉励自己和各位奋斗在教育战线上得同行们。

篇2:教学报告听后感:思考着,收获着

教学报告听后感:思考着,收获着

听了谷主任的报告,结合潍坊之行,让我受益匪浅,具体总结如下:

一、从学情出发,以学定教。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从学生的学出发,学生需要什么我们便教什么,学生已经会了的,我们便不需要再浪费课堂时间,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用魏星老师的一句话来说是:从离学生最近的起点走向最远的终点。达一点上,五位老师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魏星老师在上《清平乐.村居》一课时,基本上所有的问题都是从学生中来,顺学生的学来定自己的教。场景一:在学生读课题读错的时候,老师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读清平乐(lè)?”在学生无法回答之后,引导学生:“词在宋代就像流行歌曲,是音乐的一种格式,可根据固定歌曲名填词。”在这种引导之下,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清平乐的读音及来历。场景二:在纠正字音时,老师提问同学们:“朗读时,哪些字音易读错,你想提醒一下同学?”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认为难读的字,如媚、媪、剥等,老师顺学生的学情而教,说到“翁媪”的时候,魏老师启发学生互相说一说:“你是媪吗?”“年老的男性才是翁,你说你是翁吗?她是媪吗?嗯,你们将来是翁、媪。”窦老师在这方面做得更是游刃有余,窦老师的高度是我所不能企及的,窦老师上课便放手让学生质疑,并将学生的质疑,一一记在脑中,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一一解决,对于学生暂时没有回答的问题,老师将其巧妙地穿插在随后的讲课中,当此环节结束后,再反馈到提问的学生中,让学生再次自己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解答,就这样有问题必解决,在这质疑与释疑的过程中配合得天衣无缝。窦老师这种驾驶课堂,掌握课堂问题的能力,是我们远远不能达到的。

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作为起点的,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带领学生走向最远的终点。教师必须能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现状等,如果在课堂上学生表现的不感兴趣,无精打采,教师的教学方式就得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不能根据既定的设计固执地进行下去。我们的教学应该是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上进行的,而非老师要教什么的角度上去教。我们老师的作用是把学生带到高速公路的入口,接下来的路可以留给学生自己去走,自己去欣赏未来美好的风光。作为老师我们要站在儿童的角度,能引领他们站在高处放眼远处的风景。或者说,教师先在学生心中种下一粒能够有机会生长、发芽的种子,将来的某一天这粒种子碰到适合的温度、土壤才会发展得蓬蓬勃勃、郁郁葱葱。

二、尊重学生的理解和情感,多元解读。

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体现人文性,不同的人对同一文本的解读肯定是不尽相同的,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都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针对同一句话,不同学生肯定有不同的理解与情感。做为老师,我们要在掌握原则的情况下,在自己有充分的理解和正确的解读的情况下,我们要允许并理解学生的多元解读,只有百花齐放的课堂者充满生命力的课堂。魏老师在讲《村居》一课时,提问:“那是一个怎样的村居?”学生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有和谐的、幸福的、和美的、和平的、温馨的......老师分别予以肯定。吴琳老师在讲《去年的树》一课时,抓住了鸟儿和树、门先生、小女孩、火柴的几处对话,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带着自己各有特色的理解,去读出自己的领悟,学生的朗读充分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绘声绘色,入情入境。课进行到尾声时,老师问:“你想对谁说什么?”学生也进行了多元的解读,老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感悟,但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颇时,老师也及时指出:童话中的树和鸟,不是实际生活中的树和鸟,不能拿到实际生活中来,及时纠正了学生的不当理解。窦桂梅老师在讲《牛郎织女》一课时,在引导学生读牛的话时,老师指导了学生用了多种语气读,学生各有各的读书感悟。老师总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头牛,你在创造的时候,都融入了你自己的想象和性格特点。”的确就是这样,在后面的织女对牛郎说什么,牛郎对织女说什么,以及引导学生多角度来看王母这个人,释疑王母为什么趁牛郎不在时来抓织女,学生各有见解,老师基本都给予了肯定。这些充分体现出窦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尊重每一位同学的阅读感悟,多元解读课文。

我们现在的教学提倡“以人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充分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以学生的身份来审视课堂,才能充分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融入到富有生命力的课堂中去。

三、重构文本教“语文”,扎实训练。

老师们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将自己所教的文本进行重新组合,串成新的系统,进行有目的性的训练,很好地体现出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如陈延军老师在讲《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课时,通过让学生大量地读,读中感悟,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己掌握“姹”和“嫣”的读音,理解这两个字的字义,并且注重了积累语言的培养,在理解课文时,真正是在带领孩子咬文嚼字,将语文的工具性落实得扎实到位,掷地有声。魏老师讲的《清平乐.村居》一课时,当讲到生字“剥”(bāo)时,魏老师的讲解也非常有趣:“把莲蓬的皮去掉叫?把花生的皮去掉叫?把香蕉的皮去掉叫?把棕子的皮去掉叫?”这样的训练扎实有效。然后老师又问:“把苹果的皮去掉叫?”学生顺势而为叫“剥苹果”,引起了一阵骚动,后来老师引导“剥”(bāo)是指把物体的皮或壳去掉,用工具去叫削。把这两个字“剥削”连起来读?学生读成了(bāoxiāo),惹得哄堂大笑,学生就在这种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既对字的读音有了深刻印象,又对字的用法深入了解了。当学生提问“无赖”一词是什么意思的时候,老师先让学生读,观察学生的表情,又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语,说:“我发现你们都是笑眯眯的?”“为什么是这种表情?”“学语文不但要语感好,还要有语理,有学习的理由。”当学生回答到“因为觉得可爱”时,我们的教学难点就这样被顺理成章地解决于无形之中,从而有效地落实了教学目标。窦老师的课堂上,这一特点更加鲜明。窦老师将四大民间爱情故事编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在学这一篇课文的同时,其实掌握的是这一系列民间故事的特点,在这里,老师不是在教课文,而是在借助课文,学习一系列文章。其中的方法过程指导,学生能力的培养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窦老师把教学的三个维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在是让我叹为观止。

反思自己,平时拿过一篇课文,我们很少有自己对教材深入的了解、剖析和解读,大多时候都是读一遍教材,然后拿来教学参考书,到网上搜集资料、课例,找专家的教学实录,以为这样就可以上好课,却忽视了最首要的事情--老师自身要充分阅读教材,自己用心体会课文内容,这样没有自己的个性、主见,只注重了形式的多样,到最后却发现课堂结构支离破碎,只是索然无味的他人见解的简单堆积。此次的学习,使我幡然醒悟,原来,这种解读教材的方法只会使自己停留于文本的表面,所进行的课堂教学也必然是空洞的或无条理无生气的。

两天的收获是沉甸甸的,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了归途,我找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也带走了一点思考:怎样能将语文工具性的训练与整体感悟朗读更有效,同时又不破坏对全文的整体把握?怎样掌握好度,让学习既扎实有效,又充满情趣?怎样更有效地重构文本,让课文为我所用,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切入点?这一点我将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学习与探索,增强自己对文本最恰当地解读,对目标更准确地把握,找到更多有效地训练方法。总之,今后的工作对于我而言,仍将是充满挑战和意义的,我会努力不断吸取“活水”来注入课堂中,让自己和孩子们一起在新课改的指引下畅游语文的世界!

篇3:语文教学艺术报告听后心得体会

语文教学艺术报告听后心得体会

今天有幸听了莱州一中教研室主任潘智明老师作的关于语文教学艺术方面的报告,收获很大。现将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潘老师在报告中指出要想上好语文课,首先要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我觉得确实是这样。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从教14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在尝试、一直在努力,向做一名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去发展自己。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渊博的专业知识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还要靠人师的魅力。教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本身就是一本非常珍贵的无形教科书,大到世界观、人生观,小到言谈举止,都渗透在每一次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能以自己的人格品质吸引学生,亲近学生,肯定令学生钦佩,那么,我们的教育成效就已经向成功迈进了一步。

其次,教师要能够以宽广的胸怀爱每一位学生。但是,爱并不意味着迁就放松,而是严而有爱,爱而从严。只要充满爱,学生们一定会喜欢。在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地实现着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做一名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潘老师在报告中从六个方面介绍了他独到的教学理念:把一个45分钟变成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45分钟;把老师备课的过程变成学生备课的过程;把老师讲解的过程变成学生讲解的过程;把老师命题的过程变成学生命题的过程;把老师批改的过程变成学生批改的过程;把老师总结的过程变成学生总结的过程。同时,通过小组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在报告中潘老师还提到好的环境对孩子成才的重要性。在社会这个复杂的大环境里,学校的文化氛围,身边的朋友,父母的教育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成长,正应了这样一句俗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了周边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作为一个正面例子对其提供了佐证,很有说服力。由此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

会上潘老师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例子对如何识记字词,怎样学好文言文等问题都做了指导。总之此次报告会为我们了解、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借鉴有价值的教学方法,破解教学中的疑难,提供了思路和对策。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实现着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逐步提高和发展。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