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教育是慢的艺术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教育随笔:教育是慢的艺术

编辑:制度大全2022-04-23

教育随笔: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传递社会文化,传承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一定的影响,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的要求是什么?是使青少年要成为具有“两爱”、“两精神”和“四有”的新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不懈努力的奉献精神、具有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的科学精神;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

凡是具有上述精神和气质的人,绝非一蹴而就、数日之功,而是需要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当今教育,风云变幻、竞争似乎无处不在,在一阵急促的铃声下,许多人、许多教育工作者表现的极为浮躁和急功近利。具体的表现就是:让我们的学生“三重一轻”:作业负担重、心理压力重和记忆负担重,但是对他们思维能力的训练却很轻。难怪杨振宁教授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留学生的成绩远远好于美国学生,但是美国学生的科研成果,十年之后,却远远多于中国学生。美国学生活跃的思维、动手的能力、创新的精神比中国学生要强。”钱学森发出这样的诘问:“中国为什么至今还培养不出自己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总理在慰问北京三十五中的师生时说:“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

大家知道,教育,基础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爱因斯坦曾经告诫我们:“我们的学校应当是:青少年离开学校时,他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当代教育家林格先生说:“谁能断言,幼儿时期智力开发早的小孩就一定比成长进步慢的小孩有出息,读重点中学的学生就一定比普通中学的青少年未来成就更大?”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教育的真谛是使学生成为他自己,使他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一个独特的人,才能够为社会做出独特的贡献。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创新求异、搜集信息、解决问题等等能力都是在学生自己的体验中得到实现。因此,着名教育家杜威指出:知识的获得、能力的进步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悟性的相对缓慢的过程。慢工才能出细活啊!

对学生是这样,我们的老师也应该是细水长流。要不断的自新、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读书。如果说将我们老师的劳动和创造比喻成一条大河的话,那么他需要很多的小溪来滋养。“自新应似长江水,日夜奔流无歇时”!一个学校,同样应该在思想引领教育行动、文化促进学校发展、智慧成就非凡事业、和谐构筑人文环境、个性凸显突出特色、奋争抵达特殊境界的过程中放慢脚步、脚踏实地、稳步前行。

教育之路永无止境。但是我们的追求永不停歇。只因为教育是民生,也是国计;是传承,还是创新;是今天,更是明天。他是发展所系、现实所需、职责所在。最后,我想套用汪国真先生的一首诗结束我今天的演讲:追求艺术的过程也许永无尽头,走向远方、还有远方。只是我从来不会改变初衷,只是我从来不曾放弃向往。

篇2:教育随笔:如何面对课堂中的“意外

教育随笔:如何面对课堂中的“意外”

在课堂中,学生常常会提出到在教师备课以外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教师在备课中绝对不会意料到的,在这种情况下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可根据这个问题引发出更具深层的教学知识,让学生参与学习与讨论;而做为年轻老师来说,遇到这种情况就比较着急,有时甚至手足无措。

在这学期的一堂课中,我遇到了这样的一节课。

在讲解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时,出现了这样一个片段:

老师要求学生列举0做被除数的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

生1:0÷5=0,表示把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0。

生2:0÷45=0,表示把0平均分成45份,每份是0。......

生3:0÷0=0,表示把0平均分成0份,每份是0。

师:平均分成0份,你能分成0份吗?

生:不能。

师:不能分出来,我们就说这个算式没有意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知识:0不能做除数。

生(不服):老师,根据除法的意义,0÷0就表示0里面有几个0,我想0里面有0个0,所以0÷0=0。

师没想到学生这样思考,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在一旁听课的指导老师看到这种情景,举手:我想参加你们的讨论,可以吗?(生同意。)这个同学很会动脑,不过,我想问问你,5个0相加得几?(得0。)那我可不可以认为0里面有5个0,所以,0÷0=5呢?

生反驳:那0里面还有10个0、100个0,不就是0÷0=10、0÷0=100了吗?

师:这样看来,我们能求出0÷0得多少吗?答案太多,不确定。所以,我们规定,0不能做除数。

另一生(疑惑):老师,我觉得0÷1=0,所以1÷0=0,0可以做除数。

师:我想问问同学们,我们学过的哪些算式可以这样交换位置?

生回忆: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可以随意交换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使商不变吗?

生:不能。

师:所以,不能因为0÷1=0,就认为1÷0=0,0不能做除数。

一生补充:老师,有时候我求被除数是多少,就用除数和商相乘,在1÷0=0这个算式里,0×0=0,得不到1,所以0不能做除数。

针对这节课的这节片段,上课教师和指导教师都非常感慨,各自有以下的思索:

张:在课前备课的时候,我对于“0不能作除数”这个知识点的设计,是想通过让孩子体会把一个数平均分成0份,0份根本分不出来,因此理解算式没有意义,所以0不能为除数,此环节安排用时不过5分钟左右。而当我在课堂上看到孩子们暴露出来的疑惑、不解和探究的执着时,甚至不盲从于老师,极力想通过自己的观点推翻老师的观点,特别是当孩子说:“0÷0表示0里面0个0,所以0÷0=0”时,说实话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不仅惊讶,还有一些茫然,因为备课时我完全没有想到这点,该怎么办?当时我的指导老师在场,她顺着学生的问题挖掘下去,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疑问,还从多方面探索了这个知识点。从中我感到学生给了我很多启发,也暴露了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课后我思考:课堂上遇到学生提的“璞玉”似的问题时怎样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把它雕刻成一块“美玉”,如何把握教材,内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的问题,引导他们探究知识。我想,也许有很多年轻老师也遇到和我一样的问题,但是应该不怕学生提问题,更要鼓励他们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生成问题,思考问题,梳理问题。

潘z:我在听课的过程中,从来都是一旁静观,但这次听课,我却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了。一是因为学生的问题激发了我与他们共同探究的欲望,二是青年教师面临困境时,我想用一种恰当的方式帮助她。分析学生不断向老师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到学生越来越具有思考的独立性,对老师不盲从,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老师告诉我们0不能做除数,我就要试图举许多例子说明0可以做除数。从他们的问题来看,有知识的局限性,甚至有错误的地方。针对知识的局限性,怎样帮助他们理清认识,面对错误的地方,又要怎样辨析,对老师来说,都有较高的要求。从上课老师的反映来看,我感到老师在设计教学预案的时候,对学生的估计不够,在面临学生的问题时,不知道怎样引导。但是,遇到学生有疑问和不同意见时,能正确对待,有与他们共同探究的想法和意愿,具有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和理念。

试想,在数学课上,如果没有问题的产生,或者问题单方面来自老师,这样的课堂多么乏味,缺少研究性,所以我们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篇3:研讨会教育随笔:课堂观察反思

研讨会教育随笔:课堂观察反思

参加了z区小学数学“利用课堂观察技术,提高校本研究质效的行动研究”z小学现场研讨会。我们在听课中认真观察,在讨论中交流看法,在听z小学老师的汇报中得到启发,在领导的指导中得到提升,在活动后我们对所看所思所悟进行反思。

以前我们只是在赛课中,作为对上课老师的课堂评价的一部分,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观察一节课,还没有将这种方式运用在我们的校本教研中,作为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办法。参加了z小学的现场会,真是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首先是他们的课堂观察表很有特色。不是单一的一表走天下,而是从不同的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对老师的教学进行观察,既关注信息交流的流向,也关注设问后学生的反应,还关注教师的理答。这些关注点,既有逻辑联系,又独立反应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上课教师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供反思和改进。

在第一张表:课堂信息流向观察表在试讲与现场会的前后记录中,明显的看到了课堂上信息流向的变化情况,最开始的师--生信息流向过于集中于某一区域,也许老师自己在上课时并没有有意将信息集中向某一区域,但事实上这样的信息流向不均衡客观存在,上课老师当局者迷,通过课堂信息流向观察并作记录,马上发现了信息流向方面存在的问题。林莉老师在现场会的课堂中,在流向均衡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控制,整堂课的信息流向均衡,面向全体学生。真的是成功就在一纸之隔,课堂信息流向观察表的运用,在不经意间提升了老师的教学能力,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这对我深有启发,自己在课堂中虽然经常有意识的要将信息流向面全体学生,但一定存在自己没意识到的信息流向盲点,如果在自己的课堂中,能得到别的老师对信息流向方面的观察,及时发现自己的信息流向“盲点”,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是很大的帮助。

其次是z小学的老师对课堂观察技术的钻研很到位。他们不是流于形式作一个课堂观察表,记录几个符号。而是深入的钻研,学习理论上的知识,并结合学校校本教研来落实课堂观察技术。结合这节课的课型等具体内容,设计了很有针对性的课堂观察表。并在对林莉老师每次的试讲中认真作好记录,分析各项记录数据反应的问题,并及时与老师沟通。从z小学三位老师的汇报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他们的这种踏实认真的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通过参加这次现场会,我对课堂观察技术在校本教研中提高研究质效有了更进一步认识,明确了课堂观察的目标,理解了课堂观察的作用,知道了课堂观察的步骤以及利用课堂观察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认真钻研课堂观察技术,积极利用课堂技术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使自己的业力素质更上一个新台阶。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