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3:4岁幼儿分享行为案例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小结:3:4岁幼儿分享行为案例

编辑:制度大全2022-04-11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

小结:3-4岁幼儿分享行为案例

案例一:

铭铭今天早上带来3块巧克力,告诉我说这是给三个老师吃的。于是我接了过来,并对铭铭说;“谢谢你宝贝,真是个爱分享的好孩子.”为了试探铭铭是否真的愿意把巧克力给我吃,于是我撕开包装正准备吃的时候,只见铭铭的小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他的巧克力。当我正准备放在嘴边时,铭铭终于忍不住的说:老师能不能咬小口啊,我也想吃。

案例二:

乐乐今天早上带来一盒“好多鱼”高兴的给老师说:“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游戏活动结束后我让乐乐把他带来的“好多鱼”分给小朋友吃,只见乐乐毫不犹豫的拿起“好多鱼”每个小朋友抓一把,因为班里的孩子较多,每人抓一把到最后乐乐只吃到一个“好多鱼”,谁知道乐乐见自己只有一个“好多鱼”时立刻又蹦又跳哭着说:“好多鱼没有了,我没吃到好多鱼”。

案例三:

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为了庆祝六一我们班让每一个小朋友带一个大风车来幼儿园装扮教室,小不点也不列外,妈妈给她带了一个七彩会发亮的大风车来幼儿园,风车特别漂亮,其它小朋友都挣着抢着看她的大风车。中午时间我把孩子们带来的大风车挂到了墙顶上,装饰完教室立刻变得特别漂亮,孩子们看后都特别高兴激动,纷纷告诉好朋友说:这是我的风车,那是我的风车。可是到了放学的时候,小不点非要把自己的大风车让我从墙上摘下来带回家,妈妈说:挂在教室装扮教室多好看啊,其它小朋友的也都挂在上面没有拿回家啊。小不点不愿意哭着闹着非要拿回家,没办法我只好爬上去给摘下来还给了她。

通过3-4岁幼儿分享行为的调查,我们不难看出,虽然他们已经入园快有一年的集体生活,大部分幼儿已萌发了分享意识,但它们的认知和行为完全脱节,他们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享。怎样将3-4岁的幼儿从模糊的分享认知转化成内化的意识,以下是我的总结和做法。

一、使幼儿懂得“分享”其实不是失去,实际是互利。

因为分享本身就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具有利他的性质和目的。3-4岁的孩子之所以不愿意分享的原因是他们误认为分享就是“失去”,从而导致了他们害怕分享意识的产生。为此我们因多采取一些直观有效的方法让孩子们知道原来分享实际上就是一种互利和享受。正如分级阅读故事《好朋友》中所说的那样:好朋友就要学会分享。

二、巧用在园过生日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

巧用有效渠道让幼儿亲自体验分享的快乐。最近有很多孩子在幼儿园过生日,于是我借机问小寿星:你在家有几个人陪你过生日?在幼儿园过生日快乐还是在家过生日快乐?在幼儿园过生日不仅得到全班小朋友的祝福,还让大家一起品尝到甜甜的蛋糕,感觉特别幸福。

三、创设情境给幼儿制造分享的机会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故意制造一些“小麻烦”让幼儿通过实践去学会分享。例如:在绘画的时候每一桌只放一盒水彩笔,当有两个孩子都需要红色时候该怎么办?户外活动拍皮球,投放的皮球只有幼儿人数的一半,只就需要两人共同玩一个球,面对这种情况孩子们是如何处理问题的?在活动中教师及时表扬那些学会分享的幼儿,及时强化幼儿的分享意识。

四、故事渗透分享意识

幼儿通过故事的感染力学会分享。

在图书角投放大量有关于分享行为意识的故事,幼儿通过自己阅读图书或通过教师讲述故事从中得到熏陶,从而使幼儿的分享意识得到触发。

五、榜样示范法

教师和同伴是幼儿模仿的榜样,孩子们会不经意的从身边的人和事中学会模仿。所以教师应把握时机为幼儿做好榜样,带动幼儿模仿和学习,从而学会分享。

五、家园共育

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两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但家园教育一致性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有些孩子在园能够懂得分享,而在家中就是独霸。为此我经常与家长交流一些在家培养孩子分享意识的方法,并让家长给孩子用奖励小贴画的的方式激励孩子。

通过一年分享意识的教育与培养,孩子们的分享意识明显增强了,自觉分享的行为也逐渐形成了。我经常会看见孩子们每天早上手里不是拿这玩具就是好吃的带来幼儿园并说:”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每当听见这句话我都会暗自高兴,因为分享意识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了,他们体会到了分享的正真含义,体会到了分享所带来的快乐和友谊!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

篇2:总结:谈幼儿园教师个人修养与行为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qiquha.CoM

总结:谈幼儿园教师的个人修养与行为

幼儿园教师的个人修养与行为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对于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加强幼儿园教师的个人修养,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不仅有利于幼儿园教师自身的个人发展,对于提高幼儿教育自量,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教师面对的具有独立的人格,但身心发育还发育还不成熟的幼儿。在教育活动中,幼儿园教师以“四心”为基础,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以获得良好教育效果,达到幼儿身心的发展的目标。

幼儿园的“四心”为爱心,用爱来感染幼儿;耐心,关注幼儿的意志品质;细心,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责任心,关注幼儿的人格成长。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责任心

爱岗敬业就是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把自己的职业当做一项事业来做。爱岗敬业的前提,敬业的爱岗体现。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只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崇高的事业,才能产生高度责任感和强力的事业心,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探索教学思路,形成科学目标意识,树立教育理念,从而调动主动性,发挥创造性,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二)以身作则,躬身置身的细心

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这一自责一方面使教师备受社会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使社会对教师的素质和品行提出的更高要求。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身心发展部成熟、具有相对可塑性的幼儿,因此,幼儿园教师以身作则,细心教导,成为幼儿健康的教育者和引导者。

三)严谨治学,学而不厌的耐心

幼儿园教师肩负教书育人重任,必须有从事教育所必备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幼儿园教师应具备扎实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素养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能够胜任教育工作;同时,幼儿园教师还要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拥有高超的教学技艺。这样幼儿园教师才能完成任务,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目标的。

四)关爱儿童,严爱相济的爱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爱心。这种只讲付出building计较汇报的、无私地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育的情感基础。

幼儿园教师要科学把握对待幼儿的严慈相济的尺度,做道严而不历、爱而不纵,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的发展。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qiquha.CoM

篇3:营造丰富适宜环境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营造丰富,适宜的环境,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阶段。因此我园从环境创设、教育教学、玩教具制作、家园共育等方面,全方位的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断的探索、实践、积累,下面我就环境创设这方面来谈一谈。

我们在环境创设上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这一主题,老师们集思广益,出主意、想办法,精心设计,大胆尝试。从色彩上、造型上、内容上,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养成习惯。

一、活动室环境创设

活动室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我们从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出发设计布置。

1.墙面:我们设置了常规墙、主题墙、互动墙。常规墙是老师们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易于幼儿接受而创设的的好习惯墙饰;主题墙是我们班里开展的好习惯主题系列活动,如:小班开展的“争当小棒将”活动;中班开展的“护绿小卫士”活动;大班开展的“小小雷锋我最棒”、“党啊亲爱的妈妈”等主题活动,使抽象的文明礼仪知识在幼儿头脑中形象化、具体化。班内的互动墙我们设置了“好孩子”、“好习惯”、“谁最棒”等动态墙饰和评比栏,让幼儿随时都能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感染和教育。

2.地面:为了使孩子们餐后搬小椅子坐在边上自选玩具时整齐有序,老师们在地上贴上线,孩子们在放小椅子时知道小椅子的两个后腿挨在线上,并且在线端粘贴了一个苹果,提示幼儿摆放小椅子的起始点,这样小椅子就摆放整齐啦;为了便于孩子们在洗手前就把小椅子摆放到位,老师在适宜位置粘贴上横线,让小椅子的后两条腿贴着线摆放,这样孩子们洗手后就不用再拉动椅子,保持手部卫生;为了桌子摆放整齐,我们在桌子四条腿下面粘上小圆点,这样就能使桌子定位,孩子们随时检查桌子是否摆放整齐。

3.桌椅、床:

在小椅子面和椅子背的中间位置贴上小标记,提醒幼儿在搬放小椅子时,必须双手触摸到小点,达到双手搬放的目的;在桌子上粘上小竖线,小朋友插小椅子时,扶手对准小竖线,这样就保证了六把小椅子不互相干扰;午睡小朋友上床后,老师引导中班、小班幼儿面对右侧床帮上粘贴的小笑脸,大班幼儿面对右侧床帮上粘贴的“右侧卧”的汉字,这样幼儿在午睡时就能逐渐形成面向右侧卧的姿势,形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在上床时,幼儿根据床侧小脚丫的图示上床,这样可避免幼儿上床碰撞的现象。

4.活动区:在投放图书时,在右下角粘贴标记,指导幼儿一页一页的翻看;我们请孩子自己来制定活动区的规则,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粘贴在活动区墙上。

二、盥洗间环境创设

幼儿绝大部分的生活环节内容都是在盥洗间完成的,为了让孩子们养成不浪费、不拥挤、讲卫生等良好生活习惯,老师们想出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如:

1.如厕:在盥洗间大便池两侧贴上小脚印或指示箭头,提醒两个幼儿上下的方向,懂得文明礼让;为了便于幼儿在大小便时,自己能够知道抽取多少长度的纸张,教师在抽纸箱下面贴长、短两条线段,小便抽到短线处;大便抽到长线处,避免浪费。

2.洗手:为了让孩子们在洗手时节约用水,小、中班教师在水龙头上系上漂亮的丝带控制水流儿;大班教师在水龙头下面用小横线提示幼儿提起截门的程度。

3.喝水:幼儿可根据地面粘贴的小标志排队等候接水,站在水滴标志处喝水,这样可以使幼儿有秩序的饮水;为了让小朋友把水杯摆放整齐,老师在水杯格的中间贴上标记,提示孩子被把对准它,便于取放。

三、室外环境创设

在室外环境创设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的图片、照片结合起来,张贴在楼道内,各种设施旁边,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随时随地的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楼道:我们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孩子之间、孩子与成人之间文明交往的照片与对话布置在挂饰上,张贴于大厅中,指导幼儿如何与人交往。我们选取了较经典的具有教育价值的成语故事图片,悬挂在楼道内,教师、家长、孩子一起讲一讲;大班幼儿进行“彩笔描绘礼仪花”画展,布置在墙壁上,唤起他们对良好行为习惯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

2.操场:户外区域活动时,需要孩子们自己摆放器具,我们在每种器具的起始地方粘贴了固定的标志提示孩子,使孩子们分工协作、自主有序。我们还把每个器具的照片粘贴在操场上固定位置,便于孩子们活动后收拾整理放回原处。为了使孩们自己取放轻器械不拥挤、不等待,我们自制藤圈箱,指示幼儿按照标示顺序放好。

环境是幼儿“无言的教师”,我们将继续创设、利用好这一资源,为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制度专栏

热点制度职责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