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策略研究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主题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策略研究

编辑:制度大全2022-04-10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qiquha.CoM

主题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的策略研究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会孩子保护自身安全,是社会、学校、家庭的责任。幼儿园的安全是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幼儿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儿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在贯彻《纲要》的时候,我们应该充分领会《纲要》精神,真正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本园实际的安全教育活动,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

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决定了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必须以活动体验为主,在极其轻松自如的环境下,自主探索和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才最富创造性和开拓性。也就是说,只有当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体验中,幼儿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学习能力才会增强,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一)建构互动环境,在主题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不等于幼儿的“学”,但幼儿的“学”是教育可施加影响的。那么,把握好师幼互动关系的前提,首先要为幼儿提供广阔的活动场地、丰富的活动内容与材料,创设积极健康的环境,其次要随时随地关注每一个幼儿,要抓住幼儿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极细微的变化及每个细微动作。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将教师施教的过程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幼儿的学习能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在活动过程中,对于不同情况教师应善于以不同的角色:在集体游戏中,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主要起组织与协调的作用;在小组游戏中,教师是“援助者”起观察与鼓励的作用。

例如:我们在中班开展科学《小手的秘密》这个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自己熟悉的双手,来认识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从而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他们从小善于观察和发现和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当我们班的文文小朋友手上的一个伤疤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时,我及时提问:“为什么会有伤疤?”“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小手?”孩子们的讨论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我以前摔了一跤也有伤疤的”“很疼的”,“我们不能乱跑”,“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等等,可见,积极适宜而有效的师幼互动的策略对在主题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挖掘材料价值,将安全教育融入主题活动中

在开展主题活动中,常常要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资料。收集的资料应给它一个展示台,发挥其教育价值,并让它来发展幼儿。如:在开展《好吃的食物》主题活动时,孩子们带来了各种食物的包装袋……我们发现有的包装袋没有保质期也没有生成日期,这样的食物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呢,此外,我们认为,幼儿收集的资料更应是幼儿活动的一个过程,这样能使幼儿对自己收集的资料格外珍惜而使学习充满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和同伴交流,丰富孩子经验,提高兴趣及口语表达能力。于是我们设计了《绿色食品》的活动,提出疑问:什么样的食物才是有绿色食品。此问题引起了幼儿的争论,其实这些问题完全可以在教师或父母的帮助下得出结论。但我们改成让孩子通过自己选定对象进行观察,并用画图形式记录,让孩子获得第一手资料,使他们在亲身获取真实资料的基础上去寻求答案。这样,他们在收集资料中进一步培养了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能力及与同伴交流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在幼儿收集的资料中,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其中有价值的信息,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及时取得家长的配合,充分利用所收集的材料,运用这样的策略能有效地将安全教育融入主题活动中。

(三)创设轻松愉悦环境,赋予主题活动安全活力

物质环境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教师在拓宽主题活动内容的同时,通过主题活动墙和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提供给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空间。在《我在马路边》的主题活动中,运用贴近幼儿生活的、直观形象的教育内容,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师带领幼儿采取谈话、看图片、说儿歌、讲故事、做游戏、进行表演等形式开展活动,带领幼儿到马路上观看车辆进行、跟交警叔叔学交通手势、参观市交通指挥中心等,通过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幼儿对交通规则有了一个粗浅的掌握,同时让孩子们明白遵守交通安全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教师和幼儿一起用塑料薄膜和亮晶晶的纸各种安全标志,环境创设由平面到立体,不仅能为幼儿提供动态发展的学习环境,而且幼儿在环境布置中充分地与环境产生共鸣和交流。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处在一个宽松的物质和心理的环境中,始终处于自主、快乐的创作热情中,充分享受着活动过程的乐趣,活动是非常成功的。这样的策略有效地为活动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满足孩子安全需要的内容,有利于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培养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为幼儿学会生存打好基础。

随着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走进幼儿安全教育顺应了当前幼教改革的需要,顺应了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安全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关注重视,让我们的孩子平安健康的成长。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qiquha.CoM

篇2:小结:多通道渗透法运用于幼儿园尝试教育创新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qiquha.CoM

小结:多通道渗透法运用于幼儿园尝试教育的创新

二期课改的理念:是以幼儿发展为本,而在我们的园本课题“尝试教学”中更力求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实践告诉我们,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教育者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充分探索,这就必须具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要有幼儿与物的相互作用,即操作与活动;二是要有幼儿原有经验与新发现的互相作用,即在操作中验证自己的想法。这两个条件正好与我园尝试教育的特性相吻合,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去探求自然事物的意义,进而理解、尝试并改造这个世界的活动,探索、理解、检验是它的基本要素。而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过程就是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使其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相关的经验,并运用这些经验探索、操作、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他们不断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各种问题的实践过程。

多通道渗透法,就是有机地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幼儿教育方法论观点,结合本园教育实际经验,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组织、指导幼儿探索创新活动的方法。让幼儿开放感知通道,同时为幼儿开放活动通道,使之渗透于尝试活动乃至一日活动过程之中,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发挥创新潜能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个性。

多通道渗透法的内涵可以诠释为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为感知通道的渗透。参照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中的“知觉协同律”理论的原理,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各种感官的作用,并合理、巧妙地运用于教育过程中,让幼儿的多种感官(眼、耳、鼻、手、身体等)共同活动,使其从不同的角度接受来自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等的信息,经大脑皮层综合分析后正确、合理地了解事物、探索事物。如:在《我们的身体》、《好吃的食物》、《在秋天里》、《常见的用具》等主题教学中就注重运用,而达到对事物较全面的了解,不断积累经验,进一步探索。

第二个层面为活动通道的渗透。借鉴学前教育系统方法论的观点,根据幼儿综合素质发展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和幼儿教育应知、情、意、行有机结合的原则,从幼儿实际出发,在教学活动中围绕着某一目标,合理运用各种活动形式和手段,充分利用各活动领域自身的规律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让幼儿在自主参与的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从整体上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整合。如:在《萝卜合萝卜干》活动中幼儿并不了解萝卜干的真正制作过程和方法,然而他们对此有兴趣且有物品变干的经验,幼儿运用了经验的迁移,于是他们想到了用各种各样地方式都可进行尝试:太阳晒干、风吹干、烤炉烘干等,他们又提出各种各样的生、熟萝卜都可以做萝卜干,更发展了尝试精神。然而,晒干、吹干的办法不是即时见效的,于是可结合激励幼儿进一步在区角内观察、记录、尝试。

通过这两种层面通道的渗透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个性,为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创新行为作好迁移的准备。

这两个层面既可以相对独立渗透于各个活动中,又可以交互渗透,共同对某一目标发挥作用。

(一)多通道渗透于一日活动各环节,激发幼儿创新意识

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都蕴藏着科学的内容和因素,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每一个正规活动、每一次随机事件、每一个区域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开放感知通道,灵活组织、开放活动通道,才能使幼儿日积月累起良好的创新意识。

1.营造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良好环境。

良好物质环境的创设可以刺激孩子自觉开放感知通道。幼儿园从公共场所到教室、寝室包括走廊、区角的布置均应体现有利于培养幼儿创新意识这一特点。室内区角设计成富有童趣,可刺激幼儿视觉神经,唤起幼儿想象力的各种造型,同时便于幼儿参与其中活动。在室内外创设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可供他们进行观察、试验、分类、测量活动的各区域,有让幼儿探索天文、地理、力学、化学、电、光、人体等知识的活动材料,便于幼儿随时操作、游戏,进行自由探索。如:“分豆的探索”、“纸在水中的渗透”、“会变的眼睛”、“会动的身体”。

同时,教师关心、尊重、信任幼儿,让孩子在幼儿园有一个安全和自由的心理环境,是培养其科学创新意识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2.抓住一日活动中每一个教育契机,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在一日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随时注意捕捉、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现象和新变化,并试着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探索,有助于他们逐步形成一定的科学创新意识。

在最近一个冬天的早晨,发现冷得缩头缩脚鼻涕直掉的都是那些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孩子,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却有一个科学道理。而我们正在进行《寒冷的冬天》的主题且小主题“冬娃娃”中就有“不怕冷的大衣”的故事,于是立即进行了集体故事活动讨论后又随机结合了这样一个活动:首先,请感到冷的小朋友和不感受到冷的小朋友站成两边,谈自己的感觉,再相互摸摸对方的脸、手,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为什么一边的小朋友手脸冰冷,流鼻涕,而另一边的小朋友不感到冷,手脸热乎乎的呢?然后,让不怕冷的幼儿继续刚才的活动给怕冷的幼儿看,再让怕冷的幼儿象他们一样去跳绳、投沙包、跑步、玩球,等达到一定活动量后,我们再让幼儿集中,提醒幼儿注意自己身体的感觉,再相互摸摸对方的手脸,继续讨论刚才的问题。幼儿终于认识到,跳绳、跑步、锻炼能让人身体发热、手脸变暖,身体变结实不生病,这就把锻炼能使人身体健康的科学道理融入幼儿自身的各种感官体验之中,渗透到幼儿脑海里,。

(二)多通道渗透于各领域教育,培养幼儿创新思维,为科学创新提供可能

要让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有所创新,就必须重视在各领域活动中注意调动各种感官的作用,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具有独立性的思维品质,并注意左右脑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右脑的开发。因此,无论在语言领域、健康领域、科学领域、艺术领域还是社会领域,均应为幼儿创设多看、多听、多摸、多尝试的机会,让他们自由探索,大胆想象。因为幼儿在各领域活动中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就越精细,理解越深刻,记忆越牢固,为特定的活动中的想象提供的知识和经验原型就越丰富,为他们在科学活动中的发散性思维、再造新形象、进行发明创造奠定根基。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qiquha.CoM

篇3:将音乐剧渗透到美术活动中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课

将音乐剧渗透到美术活动中

转眼已经中班的下学期了,我们所进行的第一个儿童剧是《蔬菜大联欢》。音乐剧的歌曲活泼轻快,孩子们都很爱听很爱唱,而且唱的都是我们小朋友平常所熟悉的蔬菜,他们也特别的来劲,音乐区中孩子们戴着头饰跟着磁带欢快的唱着,语言区中孩子们对着墙面讲起了故事,那么怎么才能把音乐剧渗透到美术活动中呢?

虽然孩子们对这些蔬菜比较熟悉,但是因为从来没有画过这些蔬菜,因此在画上面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设计了2节画蔬菜的课,《蔬菜宝宝》和《买菜》,《蔬菜宝宝》主要让幼儿掌握这些蔬菜的形状的画法,为之后的课打下基础。在上课时发现孩子们对于南瓜,辣椒和茄子能比较好的掌握,图形不是很难,但是大部分幼儿对于青菜都没办法画好,在作画时,总有孩子对我说,“老师,我不会画青菜”,针对这个问题,于是我把青菜作为重点在创意美工时又重新上了一节美术课,因为这次只针对青菜的画法,因此很多宝宝之后都能比较好的掌握了,在涂色上也比上节课好了很多。

因为之前的尝试,因此在上《买菜》这节课时,孩子对蔬菜的画法都已经掌握的比较好,我也可以把主要的难点放到遮挡。买菜这节课的范画上我除了之前画的4种蔬菜外,还另外加了一些没有画过的蔬菜,但是因为图形都比较简单,孩子们在作画时,都能把蔬菜比较好的画出来。另外因为在示范时有幼儿的错误示范,因此孩子们都知道了,不能把蔬菜画得腾空,在幼儿的作品中也极少看到这种情况。虽然还是会有一些小小的问题,但是在这2节课上包含了音乐剧的内容,也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点滴的进步。

之后我们又在创意美工时,给幼儿上了一节用橡皮泥捏蔬菜,孩子们对捏橡皮泥非常的感兴趣,因为音乐剧中主要涉及了4中蔬菜,因此我们也主要示范了这些蔬菜的捏法,有的孩子还自己想象捏出了不一样的蔬菜,孩子们的作品非常可爱,于是我们一些捏的非常好的作品放在美工区作为其他孩子的范例。同时也是幼儿作品的展示。

另外在区角中,我们在墙面上创设了一个菜园的场景。我们还投放了4种蔬菜的对折剪示例图,有些能力比较强的孩子不需要老师的提醒就能把这些图形剪下来,有些孩子会参照其他的孩子去画一画,剪一剪,孩子们都会把自己剪好的图案贴在菜园子里,另外一些画蔬菜的小朋友也会把自己的蔬菜剪下来贴进去。每次区域活动结束,美工区的孩子总会高兴的跑来说“老师,我们今天又种了好多蔬菜”。好像自己是个得到丰收的菜农似的。这样的墙面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更多的成就感。

音乐剧的排演还在继续,我们的学习活动也在继续,怎样才能把音乐剧更好的融合到各科中,我们也在继续的思考,希望在这样不断的思考和努力实践中,会让我们悟出更多的好的方法。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课

篇4:小学音乐教学心得:合唱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音乐教学心得:合唱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合唱是一种集体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一门高雅艺术,也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种和谐、平衡、完美的音响运动形式”。它讲究和谐,要求声部之间互相协调统一,音色要融合、柔美。班级合唱这种集体活动,不仅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还能培养学生在声乐、乐理、节奏、和声、情感等多方面的音乐素质,增强学生协调合作的能力。

合唱歌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乐感,发展学生音乐方面的综合素养。然而,面对我们教材中的一些合唱歌曲,很多教师感觉很无奈!有的老师用一遍遍单调的分声部练习,再合唱的形式进行教学,可结果,学生的音准还是掌握不好,容易跟着旋律声部跑;有的老师用合唱队专业训练的方法进行训练,学生能力参次不齐,因此,导致很多学生兴趣不够浓;后来面对这个难题,很多老师干脆采取碰到合唱歌曲就放弃或只教旋律声部的办法。那么如何有效开展班级合唱教学,让合唱之花在音乐课堂上盛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声音的和谐美?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

一、游戏互动,拨动学生心弦

游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在游戏中享受着快乐,因此,注意力比较集中,情绪饱满,这是实施合唱教学的最佳状态。所以在班级合唱教学中,我充分运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歌曲《我怎样长大》,我引导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让他们听听风声、雨声,并且创编一些节奏,如:风声x---,雨声xxxx,让学生分组模仿;再创设情境:外面刮起了风,接着天空下起了雨,我们听到了水滴声,引导学生将两个声部节奏合起来。后来风和水滴又高兴得唱起歌:风声5---,水滴声3333。通过语言描绘,让学生轻松感受和声美。同时,还可加上适当的力度、速度的变化,丰富歌曲的表现力。开火车的游戏也是学生所喜爱的,汽笛声:呜(5---),车轮声:咔嚓、咔嚓、咔嚓、咔嚓(11111111),让学生听指示一起发出声音,注意音响的和谐,教室仿佛热闹的车站,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使合唱的难题迎刃而解。

二、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兴致

在班级合唱中,要提高学生合唱水准必须加强声乐训练,从发声练习到气息的训练等都是很重要的。很多教师往往很机械的讲一些概念式的知识,急于求成的要学生掌握唱歌方法,因此学生常常不理解,而使唱歌方法不正确,导致声音紧张,出现闷、压、不圆润等毛病。从教育学的观点看,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是有阶段性的,新的认知、理解必须建立在原有的认知和理解水平的基础之上,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放松身心,因为放松身心是歌唱的最高境界。

三、训练音准,提高学生能力

音准训练是合唱教学的重中之重,但由于班级的合唱有别于专业的合唱队训练,就不能简单的做专一的单纯的练习,否则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教学中,我经常用柯达伊的手势引导学生唱音阶,并变换多种形式进行。如:学生跟钢琴听唱,学生练唱并根据教师弹奏的旋律自我检验等。加强学生识谱、唱谱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帮助学生建立良好音准的方法。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唱准音阶,对于一些学生学过的歌曲,要求让学生听唱曲谱。这样学生在会唱歌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印象,再来学习曲谱,有利于学生识记音符的音高,也为学生学习歌谱建立了自信心。

四、赏识成功,增强学生自信

我在开展班级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课标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段目标。低年级教学,我从简单的二声部的节奏游戏开始,让学生进行合奏。学生达成这些目标后,我就及时表扬,让学生享受老师发自内心的赏识。对于中年级学生,我将一些学生熟悉的歌曲改编成二部轮唱的形式教学生演唱,如《小雨沙沙》、《粉刷匠》等,并形象地引导学生“就象两个人走路,一个先走,另外一个始终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后面跟着”。

学生按照老师的引导主动练习,再加上老师的示范,学生能很快领悟到和声的美。在高年级的教学中,有了前面低、中年级两个阶段的训练,开展简单的二声部就容易一些了。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学习音乐的习惯、自信心、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等方面都要从小学开始培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微小进步、老师的赏识会激发他们进一步成功的愿望,提高他们学习合唱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促使他们取得多方面的成功,启发和形成学生自身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实施成功教育对学生的一生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综上所述,班级合唱作为一个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是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班级合唱教学是一门有着广博精深的学问,需要我们音乐教师不断研究,不断探索,让学生们在合唱艺术中得到情感的满足,获得美的熏陶。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合唱之花在音乐课堂上盛开!

篇5:课堂教学中实现美育渗透德育有效化评课稿

课堂教学中实现美育渗透德育有效化评课稿

这堂由周秀娟老师执教的《风来了》一课,是湘版美术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课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教师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对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堂常规教学做出了大胆的探讨,体现出教师重主体、重体验、重创新的教学理念。由于教法得当,美育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学生从中得到的德育方面的学习也收获不浅。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美育渗透德育的有效化呢?我从三个方面来评价这堂课的设计手段:

本课的特点我认为体现在“趣”、“活”、“序”三字上,是一堂有特色的美术课,同时,我

也就本堂课的不足之处发表一些自己的拙见:

一、趣: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对于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有趣的

学习活动也是让学生感受学习乐趣,并最终形成学习兴趣的出发点。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夸美纽斯也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周老师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如,在本课一开始,教师借用电风扇给学生送来了神秘的“礼物”--原来是凉爽的风。这个有趣的“礼物”既让学生初步感知了风,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了愉悦轻松的心情。新颖的导入给这堂课开了个好头。接下来,教师通过调换电风扇的风档,让女同学的长辫子和红领巾发生了有趣的变化:从微微飘荡到高高扬起,再到迎风乱舞,学生在笑声中学习观察、寻找变化、发现规律,并总结出:不同的风可以用不同形状和方向的线条表示以及同一画面中物体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看得出,在教师努力营造的愉悦、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确是学得轻松而投入。

不足: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设计了一个交互动画游戏,即让学生观察画面中哪些物体在风来时会变化,只要学生点击该处,便出现相应改变。这个形式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风的认识。但教师一定要坚持把最后一个能动的地方找出来,因此而花费了一定时间,我个人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时候学生已经把它当成一个单纯的游戏了。如果一个活动中学生没有了质疑、反思、探索,那么我们可以果断地停止,因为它是没有教学价值的。

二、活: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教学,应该强调“活”:把教材活化为生活,把文字活化为

体验。在鲜活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的创造灵感和创新思维更容易被激活,流动起来。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也是这个意思。周老师运用电风扇让学生感知体验风的特点、在模拟的情境下表演风中的情景......都是在帮助学生唤起原有的生活经验,深化、提炼对创作有用的素材,取得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不足:教师仅仅是让学生说了说风的种类,表演了风来时走路的样子就没有再深入,我觉得还不够,是否还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对风的记忆、感受或者是跟风有关的有趣难忘的经历。我的学生是这样描述风的:“春天有风的时候我们去湘江桥上放过风筝,漫天都是各种各样的风筝。”“冬天的寒风一吹,我的脖子就缩起来,走路象这样(学生模仿)”“上次阳台上晾了好多衣服,突然刮好大的风,奶奶和我追着被风吹走的衣服到处跑。”“下暴雨前的风最恐怖,白天突然变成黑夜,好多小树枝都被刮断了。”......这样能唤起学生更丰富更有趣的生活经验,赋予“风”以情感,也能让学生创作中可以有更多样的题材。

三、序:风看不见,摸不着,要把它在纸上表现出来,就要让学生扎实有序地掌握好技

能,不然学生就觉得无从下手,不知如何表达。周老师设计了几次练习,循序渐进,层层落实。第一次:学生回忆、讲述,并在黑板上随意画风,学习用线条表现风。第二次:学生观察,并选一个物体(电灯、柳树、衣服中的一个)画出风来了的情景,学习借用物体的变化表现风。第三次,学生给别的作品找“碴”,认识画风时要注意风向一致的问题。第四次即学生作业,学生练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风。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表现风的方法,如画飓风、龙卷风一类的,有的用大面积交织缠绕的螺旋线条和断裂的树干来表现,有的则用海啸的场景来表现。还有用飞舞的树叶、被风刮起来的物品等来表现不同的风。

不足:在很多学生的作业中都出现了人物,比如表现人在风中行走时头发、衣服等的变化。在教学中教师也组织学生表演过模拟的情景,但教师疏忽了对学生进行人物动作描画的指导,因此学生中大部分都没有准确表现出来。

此外,风自古以来是人们吟咏、寄情的对象,因此,教师应该有意地进行意境的提升,引导学生在绘画创作时表现一定的情感。

最后,我还想说一说这节课的结课环节。可能由于是比赛课的原因,周老师设计的环节和容量比较多,而且绘画课业完成所需的时间也不少,因此留给学生作业评价的时间就很短,教师以很快的速度展示完几张作业并做概括评语而结束。这样的评价意义不大,似乎只是完成该有的程序。我觉得在教学设计中还是应该给评价环节留比较充足的时间。象本次课业可以采取分类自评的方法,将展板划分为不同类属,如创意新、粗犷美、细腻美、单纯美、有进步等,让学生自己张贴,这样学生能找到自己作业的一席之地,有成功感。当然这需要老师做一定指导和甄别。然后教师进行点评,让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样的作业才是优秀的,知道自己的作业还需要修改哪些地方就能达到完善,下次往这个方向努力。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如何做到更好,永远是我们教学者的追求。这堂课瑕不掩瑜,体现了教师一定的教学功底。而通过听课、反思、评课的研讨流程,我也深深体会到教材中处处含有探究的内容,生活情景的再现--它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去挖掘教材并结合实际,尽量还知识发展过程的本来面目,让美真正成为清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