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教学随想磨课心得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三顾茅庐》教学随想磨课心得

编辑:制度大全2022-04-08

《三顾茅庐》教学随想磨课心得

一次磨课又结束了,暂且轻松片刻。

上午,将这些天在脑子里不断翻腾的那些东西倒在课堂上,且不论大家如何评说,自己先觉得轻松了。磨课又何尝不是磨人!

这些学期来,我都尽力能磨出一些课。我在电脑里把这些课用专门的文件夹整理好,排在那里,已经有一小串了。每次打开教案资料,看着它们,都觉得异常亲切,让我想起当时的事,当时的心境。我便想,每学期都能留下这一小串文件夹,一定不错。

但磨课的事,实在是难受,而上出好课来,确乎很难!

这次备《三顾茅庐》是我花时较少的一次,一来准备时间仓促,二来添了儿子后真多了不少的事。但我此刻回顾这次磨课的经过时,一步步的足迹还是清晰可寻。

从去年上《雾凇》开始,我尝试写文本解读,忘记了这是在那里看来的方法了。自己细读文本后,把自己的理解梳理一下,并用文字记载下来,这就是我理解的文本解读(大概片面了点,简单了些)。细读文本这事,我原来也在做,如《爱如茉莉》、《水》等课文都仔细读过,但没记下,也没这么认真地梳理过思路。写完《三顾茅庐》的文本细读,我再读读自己写下的话,文章的脉络、重点,甚至一些教法都清晰地呈现眼前。《三顾茅庐》尚是浅显的,读过数遍,便能有所感悟,碰上难以把握的文章,只读得昏昏沉沉。此为“第一难”。

在解读文本阶段的我是普通读者,自己读了有所领悟。接着的思考便是:我打算为学生教些什么?此时,我的身份该是教师了。人常说:学生已会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不教。“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我是个糊涂的人,又忘了这是谁说的了。)是的。我很赞同这个观点。目标比方法重要。倘若目的地都错了,去的方法再舒适,结果终究还是谬之千里。一篇文章,尤其是好文章,灿若繁花。读着读着,往往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要从这其中准确而精当地抓住目标并不容易。此是“第二难”。

就《三顾茅庐》一课而言,我认为应该定位在“诚心诚意”一词上,感悟刘备的“诚心诚意”是这课的目标。至于教法的选择,语言文字的训练,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在确定了“目的地”后,又让我颇为头痛。这又不仅仅是个技术活,干好了,就是“艺术活”。每个人的思维习惯,语言表达习惯都不相同,这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教法,至于性格特征和个体特长更是使教法大相径庭。他人的教案可以看,而教法却未必能学。如何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法,此“第三难”。

这些,还都只是课前的功夫。课堂上又有一难,为“第四难”。自己的锦绣文章做得再好,都得在课堂这块天地里展开。教师个体的才智,经验,积淀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言归正传,反思《三顾茅庐》这课。

优处在于,把握住了教材重难点,紧扣了“诚心诚意”,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组织教学,这一思路清晰明了,可取。

在这课中,尤其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是:

1、有效驾驭课堂的能力欠缺。

我理想中的课堂是圆润,流畅的。圆润,为光滑而富有亮泽,且饱满而富有弹性。它不会使人觉着凹凸不平,更不使人以掌抚过如鳞刺手。它富有张力,不干瘪,不黯淡,更不使人食之如同嚼蜡。这一切,均有一个前提条件:这课上,需有一位技艺高超的舵手。

我与此相去甚远。学生潜心阅读文本后,各抒己见,自然是花开数支,旁逸斜出,而我却不能有效地将他们一一理顺,为己所用,将课堂掌控于股掌之间。收放自如,这是一种境界。

2、宏观把握文章的能力欠缺。

这应该属于文本解读阶段的问题。看一篇文章,整体感知后,细处深入,再回到整体把握。这样一个完整的解读过程也应该体现在课堂上。比如,板书。一个好的板书,应该是文章的脉络。

每次磨课,都是辛苦的磨人的过程。而每次磨过之后总会有一些感悟。

篇2:市里开课心得与体会:名词性从句复习备课与磨课

市里开课心得与体会:名词性从句复习备课与磨课

有机会上市里的公开课,一定要认真对待,由于白天学校工作繁忙,我的备课主要在晚上进行,下面是名词性从句这节课成型的过程,几个晚上的辛苦付出之后,得到了同行的认可,这是对自己最大的鼓励与鞭策。

第一天晚上

决定要上名词性从句的复习后,我最早开始考虑的是应该复习名词性从句的哪些考点,连接词、时态、语序、语气是我最早考虑的四个点,打算四个点都涉及,重点讲连接词和语气。初定下来后,就开始考虑用什么话题,作为高三的语法复习课,轻松、具有时代气息的话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思来想去,决定用微博这一话题把整节课串起来,于是上网查了很多微博的消息,特别是上英语网站,了解很多关于微博的话题,下载图片、文章,不知不觉已经很迟了。

第二天晚上

资料收集好后,开始正式坐下来备课,理出了一条思路:学生下课做一个关于微博的调查,里面设计诸如你是男性、女性?你知道微博吗?你有微博吗?你每天花多少时间上微博?你觉得通过微博你最想了解什么信息?微博有什么好处等等共8个问题。用我的调查表的前5个问题设计5句话,里面含有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以此来提出需要复习的语法。用我的调查表的后3个问题编一篇文章,设置名词性从句的6个错误让学生改错,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名词性从句的主要考点,这里我设置了连接词错误、名词性从句的主谓一致、主从复合句的时态、语气、it的用法,语序一共6个错误,想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错误。主谓一致、语序问题、语气问题、it用法四个问题各设计一张幻灯片,简单讲解,用姚晨的微博内容设计连接词的用法,重点讲解,最后用我自己的微博让学生句子翻译,最后让学生自己写微博,话题随意,用上一句名词性从句。这是第二天的备课......

第三天晚上

晚上和同学中的高手交流了一下,同学说做的很好,很不错。于是有信心决定给吴志荣老师看一看。吴老师的回复:思路清晰,话题具有时代气息,但是重点不突出,难点没有突破。Oh,mygod!重点不突出,难点没有突破,那说明很多东西需要推倒重来。这时候觉得,要做好一件事情,好难。非常感谢吴志荣老师的指导,我熬到2点,终于重新来过。。。这次,备课的重点主要落在连接词上,主要关注what/that;whether/if;what/whateverwho/whoeverwhatever等同类词与nomatterwhat等同类词的区别,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并设计了很多学生活动,包括选词填空、完成句子、替换、讨论判断、观察探索命题特点等。

第四天晚上

让人尊敬的吴老师打来电话,说郑老师要求语法的讲解要以文本、语篇为基础。啊喔!我文本、语篇肯定关注的不够。怎么建构语篇?如何从语篇中来,到语篇中去?脑袋想破以后,做了以下改变:把姚晨的微博内容编成一个篇章,设计连接词的选词填空,把我的微博从句子翻译改成在篇章中翻译其中的5个句子,翻译好后让学生朗读。学生写微博这块,给出一个新闻(篇章),让学生根据新闻写微博,用上名词性从句。

第五天晚上

下午在平阳中学的附属中学11中上了课,名师工作室的同学给我评了课,非常认真、细致,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觉得不错,大的框架可以,需要小细节的精细。另外,吴老师指出,重点已经把握的很好,但难点还没有突破。所以回来后,我又有事情做了......

第六天晚上

what/that,who/whoever,whatever/nomatterwhat这些难点如何突破?思考,解决,睡觉......

六个晚上备了一堂课,所有的感受归为一点,做个老师难,做个好的老师很难,做个好的英语老师难上加难。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但是,上课后,郑老师对我的表扬,让我有信心下次做的更好......我相信,Nopains,nogains。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