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创造型人才而努力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教师应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创造型人才而努力

编辑:制度大全2022-03-09

教师应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造型人才而努力

摘要:“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的一个核心素质,必须从小培养,为其打好基础。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又是基础之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尤其重要。小学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改变观念。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课型要创新,设计要创新,课堂组织形式要创新,教学方法要有创新,教学手段等也要有创新。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

关键词:转变观念创新型人才语文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可见“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的一个核心素质,必须从小培养,为其打好基础。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又是基础之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尤其重要。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创新呢?

一、改变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改变观念。没有创新的意识,没有新的教学观念,创新只是空话而已。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课型要创新,设计要创新,课堂组织形式要创新,教学方法要有创新,教学手段等也要有创新。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并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在主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还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要摒弃单纯重视“教”,把视点转向“学”,真正使学生通过“学”来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即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和积极性,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作文、自己领悟,使学生能够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

二、在课堂教学中创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课型的创新

课型创新的目的,是探索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每一节课,教师都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其中一种教学方法为主。在这种主要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形成某种比较固定的课堂教学形式,这便是一种基本的课型。所以课型的创新包含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课型的创新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真正“悟”出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来。质疑问难式、启发讨论式、自读自悟式、自教式等都是在传统讲授式课型基础上的创新。这些课型的共同优势在于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落实学生的创新行为。如自教式课型分为“自学--自教--自评--师评”四个环节。其中“自教”环节,鼓励部分同学先脱“贫”致“富”,按提出的目标和内容掌握好之后来当小老师,小老师们怎么学就怎么教,按照自己的思路完全独立地教。实践证明,教学效果很好:小老师们极具创新能力,不仅完成了自教任务,而且讲究了怎样教得更好,让大家听得更明白,记得更牢。其中有不少的闪光点,甚至值得教师们学习。

篇2:对信息学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思考

对信息学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摘要:随着近年来设备的引进与更新,信息学教育的到了飞速发展。打造“智慧的信息学教学”成为了很多同行的心声。探究如何使用新锐尖端设备,搭配组合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是每个信息学教育工作者的理想。然而面对现实,有很多一线教师依然将在一段时期内面对有限的教育资源继续展开工作。对此,我认为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不失为最实际的道路。我们将目光回望,重新看待教育,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从字母“R”开始。

关键字:智慧的教学;智慧教师;return;read;repeat:review

一、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学教育从高等学府的特设专业走向基础教育。中小学信息学教育更是在新世纪获得重视与发展。智能设备引进、更新,让学生充分体验感知到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的贡献与意义。现代的信息学教育培养学生已经从认知理解向掌握运用发展。信息学对学生心智发展也开始凸显作用,“智慧教学”成为当下信息学教育的亮点。探究如何使用新锐尖端设备,搭配组合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是每个信息学教育工作者的理想。然而面对现实,有很多一线教师依然将在一段时期内面对有限的教育资源继续展开工作。对此,我认为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不失为最实际的道路。回顾传统,回顾理论,参考现代其他学科教育的智慧,以展现信息学的智慧为目标去探索研究。

二、Return,寻找智慧发力点

Return,意为回归。在探索教学最优化的道路上我们对设备与技术的改革一路前行,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愈加丰富。但我们还是不能将师生的个体差异等教学不稳定因素全部依赖在“高科技”三个字。每当信息学教师思考如何使用这些智能设备解决问题的时候,有没有跳出局外,返回到原点,发现本质上和其他学科教师如何使用教辅材料的问题是一致的。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智慧。将课堂中的环境差异淡化,将各科老师使用的教材器具符号化,突出各学科教育的共性特点,或许会指出信息学教育中一些盲点,并提供行之有效的改良思路。(如图1所示)这是信息学教育改革中提倡的“学科整合”的探索:各学科整合信息学优势发展壮大,同样的,信息学也应当共享所有学科的资源完善自我。

这里提出的回归是为了研究创新的必要准备。在此,我们提出一个过程概念

篇3:2022公司企业人才引进计划方案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人才的争夺也日趋激烈,人才流动必将越来越快,这终将会加速企业的优胜劣汰。下面是有公司企业人才引进计划方案,欢迎参阅。

公司企业人才引进计划方案范文篇1

为进一步强化公司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认真做好20*年人才引进工作,根据*X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关于20*年人才引进有关工作的通知》,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及20*年经营规划,现制定公司20*年人才引进方案。

一、需求分析截止20*年8月底,公司现有员工282人,其中,管理人员30人,占员工总数的10.63%,科技人员72人,占员工总数的25.52%,技能人员180人,占员工总数的63.825;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60人,占员工总数的21.27%,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具有高级工技术职称以上的技能人员61人,占员工总数的21.63%,其中,技师26人,高级技师3人。

从现有人员结构上看,要适应公司20*年经营规模需要及实现公司发展战略中人力资源支撑,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关键岗位、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方面比较缺乏,后备骨干队伍急需加强。

二、工作组织

1、成立公司人才引进领导小组,由公司党委书记任组长,成员由公司班子成员组成。其主要职责:负责人才引进计划的审批,人才引进的最终审定,人才引进相关福利待遇的确定等。

2、成立公司人才引进工作小组: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任组长,成员由各单位行政正职组成。其主要职责:负责对人才需求的提出和审议,负责对引进人才的面试及考试、面谈,负责向人才引进领导小组提供相关需引进人才素材等。

三、引进计划

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以专业需求为导向,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引进方式。20*年重点引进成熟人才、急需专业人才,逐步配齐适应公司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确保引进人才质量,注重引进人才素质,提高引进人才效益。

2、根据公司发展需要,20*年需引进专业领军人才物和专业技术带头人1―2人,引进成熟技术人才6名(主要专业方向:液压、模具、机电一体化、专用车等),高校毕业生4名(主要专业方向:车辆工程、焊接专业等),成熟一线操作技术工人10人(主要专业方向:焊接、钣金、机加等),充实一线技能岗位的大专毕业生10名(采取先实习,再择优录用的方式进行)。

3、根据公司发展需要,适时进行专业设计技术外包,推进社会技术研发资源利用平台的搭建,充分利用社会或四川航天内部研发资源,形成公司兼职设计人员聘用及设计外包模式,为快速提升和改善公司研发响应效率提供保障。

四、引进渠道20*年,在人才引进渠道方面,广开引进渠道,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人才引进。

一是通过猎头公司引进领军人物和专业技术带头人;

二是通过航科集团招聘网、四川省人才招聘网、院、公司外网等发布招聘信息;

三是与当地人才中心联系沟通,组织参加当地具有针对性的大小型人才招聘会;四是到高校参加校园招聘会;五是在当地具有相同专业企业中挖掘成熟人才等。

五、引进措施

1、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人才引进措施。对人才引进要根据不同的学历、资历、工作经历、工作能力等,制定不同的福利待遇政策和有专业性、侧重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2、加强企业文化教育,提升企业信誉形象和影响力,为引进人才提供宽松、和谐环境,关心人才,爱护人才,为引进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六、引进评估

1、对所引进人才统一实行3―6个月试用期,特别对引进的成熟人才和高校毕业生,通过试用,对不适合岗位要求的人员,按照相关法规进行辞退或在福利待遇方面进行体现。

2、在引进人才中,大力推行传、帮、带,让领军人才及专业带头人起好技艺传授作用;对成熟人才、应届毕业生严格执行“师带徒”制度,尽快转变角色,熟悉专业知识和业务本领。

公司企业人才引进计划方案范文篇2

为加快学校高水平教学型大学建设步伐,加大“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力度,确保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与水平,经学校研究决定,20*年人才招聘工作安排如下。

一、人才引进原则引进人才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注重从海外和全国重点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人才必须符合学校岗位设置规划,符合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建立优秀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同时愿意长期为学校服务,身体健康。

二、人才引进对象

1。30周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前期学历普通本科);

2。40周岁以下的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3。45周岁以下的主持过国家级项目、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40周岁以下学术带头人和35周岁以下骨干教师。引进人才的年龄以20*年3月1日为计算时间节点,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三、人才引进待遇

1。引进的国家级或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特别优秀人才待遇面议。

2。A类博士研究生(具备下列条件之二者:

①毕业于中科院、社科院、“985”高校或排名前三的专业类院校的优势学科,海外优秀博士;

②博士本人是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前两名完成者;

③文科博士在本学科一类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理工科博士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或在二区发表论文2篇;或者获得省级及以上级别优秀博士论文;

④经学校审定认为是我校学科专业建设急需专业人才。)

(1)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科5万元,理工科10万元;

(2)提供15万元的购房补贴,按服务期限分年度发放,可优先选购校内房源;

(3)配偶工作按照安徽省有关政策、学校有关规定和工作协议办理。特别优秀者待遇面议。

3。其它博士研究生

(1)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科3万元,理工科5万元;

(2)提供10万元的购房补贴,按服务期限分年度发放。

4。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1)如果具有讲师职称并且受聘后工作一年以上,学校内聘为副教授职称,聘期三年,聘期内享受校内副教授津补贴待遇;

(2)如果已具有副教授职称并且受聘后工作一年以上,学校内聘为教授职称,聘期三年,聘期内享受校内教授津补贴待遇。

5。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有教授职称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年龄在45周岁以内的,除享受以上待遇外,学校再发给40000元的引进人才补贴(按服务期分年度发放)。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有副教授职称的学术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年龄在40周岁以内的,除享受以上待遇外,学院另发给20*0元的引进人才补贴(按服务期分年度发放)。

6。对于夫妻双方都为我校紧缺专业博士研究生且属急需引进的人才,住房补贴在一方的基础上再上浮30%给予补助。为解决配偶安置等原因接收的非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急需的硕士、博士,其待遇另议。

四、人才引进程序

1.由人事处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及学校发展的需要拟定年度进人计划,报经省教育厅、人社厅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发布人才招聘信息。

2.有意来我校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填报《阜阳师范学院招聘(录)人员申请表》,并提供本人简历、学历、学位、职称、成果、获奖情况、体检证明等原始材料(留学回国人员需提供教育部出具的国外学历认证证书),交由人事处审查。

3.硕士研究生应聘,每个进人指标应有3名及以上应聘者方可进行集中考核,集中考核时间一般安排在20*年6月30日之前。

4.教授、博士应聘,可适时进行考核。

5.由人事、教务、科研、监察等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同行专家组成的考察组,对拟引进对象进行全面考核,提出引进意见。

6.人事处将考察结果和引进意见报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办理人才引进手续。

公司企业人才引进计划方案范文篇3

目前我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各类人才甄选计划以及岗位轮换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建立人才梯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本支持。

一、目标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

二、适用范围院校优秀毕业生(大专、本科生、研究生)

三、主要内容

《后备人才的甄选》

一、甄选资质及能力:

1、基本条件通过个人材料进行分析。

2、关键资质通过结构化面试等形式进行分析(与人有效地沟通、问题分析判断能力及决断力、计划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是否有团队合作能力、承受工作压力能力)。

3、综合素质可借助一些心理测评软件进行测评(性格特征、职业倾向、综合能力、心理测试)。

4、物业系统可根据技能标准做出适当调整。

二、甄选名额及程序一般来说,对每一个关键岗位的继任者要选定1――2名候选人。首先收集后备人才候选人名单――行政人事部组织对提交的名单进行综合评定――行政人事部策划后备人才的整体培训方案――培训方案的实施

《岗位轮换》

主要针对具有培养潜质的人员,目的在于为公司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做为公司储备干部后备人选。

一、轮岗周期

物业部门轮岗周期原则上一般为三个月,行政岗位一般为六个月。具体岗位时间由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轮岗的前提条件首先是必须胜任目前本职工作。

三、轮岗与晋级的关系

所有后备人才必须在轮过2个以上岗位才能晋级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四、轮岗审批

1、各部门内部轮岗:由各部门自行审批――报行政人事部备案;

2、跨部门轮岗:由各部门提案――行政人事部审核――总经办审批。

五、轮岗人员管理

1、跨部门岗位轮换人员编制仍属于派出部门,轮岗期间的考核工作由新部门考核,但必须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原部门,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依据。

2、轮岗结束后,轮岗人员应立即提交书面报告(总结),交轮岗双方部门。

《后备人才考核评价》

一、考核原则:坚持事实求事、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原则

二、考核方式:参照公司各岗位用人标准。(不及格、合格、优秀、)

考核内容:

1、自评

2、同事互评

3、上级领导评价

4、选择性评价

《晋升与淘汰》

一、基本原则

1、素质与能力并重原则

2、逐级晋升和薪酬晋升相结合的原则

3、有升有降的原则

二、晋升条件

1、新员工在入职后经过岗位培训上岗,进入试用期。

2、经过考核转为正式员工。

3、能高效地完成上级部门交待的各项事务。

4、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潜力。

三、淘汰

1、在职期间,未完成上级交待的各项工作。

2、经转岗,仍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

篇4:2022年社保局人才培训管理要点

今年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按照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以“改革创新、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工作主线,继续以就业和社会保障为重点,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构建和谐人保关系,努力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新发展。

全年应确保实现的目标是: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力争达到*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力争达到*人(其中“*”人员再就业人数力争达到*人);新开发公益性岗位人数力争达到*个,总数达到*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小额担保贷款*万元;养老保险扩面人数*人。养老、失业、职工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力争达到*人、*人、*人、*人、*人,城镇居民医保缴费人数达*万人。

(一)以民生为根本,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一是充分利用失业保险基金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启动失业预警机制,深入开展倡导企业不裁员活动;通过“五缓四减三补贴两协商”等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最大限度地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稳定就业。二是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引导和促进各种企业加快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扩大公益性岗位,使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都能够实现就业;通过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引导和扶持高校毕业生等困难就业群体就业;计划举办招聘会335场。三是围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目标,强力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以创建“创业示范基地”、“创业一条街”和“创业就业见习基地”为载体,通过创业培训、项目推介、明星示范、小额担保等方式,带动就业。四是认真做好就业培训工作。加强培训机构管理,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打造品牌;创建大学生技能培训和大学生就业实习两个基地,采用“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模式,重点做好1000名大中专学生的技能培训工作。五是发挥劳动保障“三级”平台作用。依托“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发挥区人力资源市场和“大学生创业基地”、“教师家属创业基地”和“陕西沪陕建设机械有限公司见习基地”的作用,拓宽就业渠道,帮助更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自主创业。六是加强就业援助工作力度。在街道社区设立就业援助员,专职开展政策宣传、就业援助、就业统计等工作,促进就业援助工作深入千家万户,切实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

(二)以和谐为基础,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一是不断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做好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重点解决困难企业、集体企业和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二是健全完善医疗、生育保险制度。采取缩短医保审核办结时限、方便外地就医报销、简化生育保险保险报销程序等措施,逐步实现医疗、生育保险的全覆盖。三是改革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认真落实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政策措施,大力开展援企稳岗工作。加强失业调控和失业预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就业的作用,按时足额发放失业金。四是推进工伤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将农民工、个体工商户及商贸、餐饮等服务业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不断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

(三)创新管理机制,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一是根据我区公务员队伍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人员招录计划,做好公务员招录和工作人员补充工作,进一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二是创新管理机制,根据《公务员法》和上级相关配套法规,制定出台我区的公务员分类管理办法。围绕聘用制公务员开展调研,制定相关办法,报请进行试点推进。三是探索建立符合*****要求、切实可行的公务员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公务员考核与机关目标责任制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四是加强公务员作风和能力建设。认真落实《公务员培训规定》,开展好公务员四类培训,在科级干部中实行教育培训学分制。五是加强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继续做好公务员登记和统计工作。

(四)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和解困稳定工作。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聘用工作,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适合我区事业单位需要,特别是专业技术岗位需要的事业单位的人员招聘、引进办法。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相适应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加强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考核和聘期考核。加快《关于深化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新城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相关配套制度办法的制定,推进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完成年度为基层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的首次录用工作。认真做好职称评审和推荐工作。完善区管专家选拔培养办法,建立区管专家和学科带头人队伍。积极做好*市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推荐工作,力争推荐1-2名市管专家或学科带头人。认真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和部分企业困难军转干部的解困稳定工作。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分配军转干部的安置任务。积极推进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属地化管理,加大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创业扶持力度,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落实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确保稳定。

继续做好街道和有关部门人员纳入财政管理工作,认真做好机改后人员流转和配备工作。

(五)认真做好退管、社保工作,努力提升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水平。一是严格退休制度,认真落实退休干部两项待遇,扎实做好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退休干部生活。二是扎实做好各项社会保障工作,严格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征集支付,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各项支付及时足额发放。三是进一步深化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作用,努力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开展大、中专毕业生人事代理、档案托管、社保代办等服务工作。

(六)以维权为重点,全力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一是进一步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力争实现全区各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对企业劳动关系的指导和服务,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作用,促进企业发展和保障职工权益相结合,创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二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全面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延伸至街道、社区及企业,进一步完善区、街道、社区“两级管理,三级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信息数据库;加大对劳动保障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积极会同建设、工会等有关部门,重点检查建筑、餐饮等农民工相对聚集的用人单位,督促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特别是重点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违法案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强劳动仲裁调解工作。创新劳动仲裁调解方式,逐步形成企业调解、基层调解和社会调解相结合的劳动争议调解体系;充分发挥基层调委作用,将劳动争议案件化解在企业、街道和社区,提高基层调委工作能力。

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靠上级部门的指导支持,依靠全区各方面的配合协作,坚持服从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篇5:群众文化人才培训工程实施方案

群众文化活动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和基础,是培育文化市场,加强人才储备和完善文化产业配套资源的必经过程,更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的和归宿。借繁荣群众文化活动之帆,行文化产业发展之船,是夯实基层文化基础,扎实有效地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必经之路,也是确保文化“惠民”、“富民”,促进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群众文化有机共融、协调发展的有利途径。根据*市实际,现制定*市群众文化人才培训工程实施方案。

一、加强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提升城市品位和影响力,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关键在于培养和选拔一批热爱文化工作、勇于创新、积极进取、业务精干、甘于奉献的群众文化人才队伍,目前,全市群众文化人才建设普遍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人员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人才培养力度较弱,专才较少;三是年龄结构老龄化,队伍结构有待优化;四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比较缺乏,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五是对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无法适应新时期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一支业务强、素质精的人才队伍,因此,充分发挥他们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中的主力军作用十分紧迫。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大精神,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理念,紧紧抓住大力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宣传激励四个环节,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推进*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着力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区域文化经验的崭新飞跃。

三、工作目标

1、培训目标:大力加强以文化行政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为主体的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化人才工作新机制,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实现群众文化人才总量稳步增长,群众文化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2、结构目标:力争到*年底,全市新培训群众文化人才总量为*人,其中专兼职行政管理人才*人,农村群众文化实用人才*人,城市社区文化实用人才400人,农村文化经营人才100人,城市社区文化经营人才100人。

3、机制目标: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方式,努力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建立社会化文化人才评价机制,积极完善多渠道、多方式的文化教育和培训制度。

四、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培养专才

1、建立和持续完善文化产业人才库,明确培训目标和数量。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库是*年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重点,通过人才库建设,全面准确掌握全市文化人才的数量、分布和知识技能水平,有利于摸清家底,任用人才,繁荣和发展文化。着重培训适应城市文化特色,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四方面重要人才:一是小品、小戏、二人转、非遗表演活动专员,二是剪纸产业活动专员,三是书、画、摄影活动专员,四是休闲体育活动专员。收入文化产业人才库的人才分为四类,一是在获得各类表彰和荣誉,在文化方面有一定造诣和影响力的经营、培训和组织人才;二是拥有艺术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者在文化体育等相关文化产业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能工巧匠和专门人才,以及被群众公认的乡土或社区文艺专才;三是文化企业的老总、经理或相关文化经营人才;四是政府部门精通文化发展的领导和专门工作人才。市级文化产业人才库建设工作于*年11底完全建成,并确定培训目标、方式和内容,利用现有机构、团体和平台,科学有序开展培训活动。

2、新建、扩建培训基地,搭建培训平台,广泛持久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人才培训活动,提升群众文化人才素质。

*市现有建设中的群众文化培训基地2个(*大戏院、*阅读文化园),已建成可利用的群众文化培训基地7个(*广合剪纸公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工笔画院、*手指画院、*市群众艺术馆、辽北文化产业传媒有限公司、*文化艺术演艺集团),现有小型群众文化培训平台1个(*国画培训社、),拟建群众文化培训平台2个(*市文化产业协会人才培训中心、西丰县满族剪纸艺术中心)。未来三年,*市将对群众文化人才进行四种形式的培训,即集中全面培训、短期专项轮训、短期外地考察、特别人才的长期院校培训。

3、树立信心,稳定和激励群众文化人才创造性开展工作。

一是实行人员保障。乡(镇)、村和社区文化管理人员担负着农村和城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指导任务,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力军,到*年底,各乡(镇)文化站除保证现有1名专职文化人才的基础上,对年龄40岁以上的文化人才进行调整,配备一批具有文化专才的年轻干部充实基层文化队伍。同时,再配备一名兼职文化专才或文化管理人员,确保文化工作人员力量到位。二是实施业务保障。各乡(镇)要确保本地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规模和质量,保证乡(镇)文化干部(人才)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从事群众文化活动工作,拓展工作范围。三是实施资金保障。对列入培训计划的文化人才,相关部门提供培训经费、培训时间,对在群众文化活动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文化人才实行政府补贴。

4、加大宣传,为群众文化人才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展示、发展平台。

群众文化因其大众化的特点必须依托宣传和展示的平台推广出去。特别是近年来,以*工笔画、手指画、剪纸为内容的文化形式也跻身群众文化活动范畴,有待于持续提升发展空间,并加大宣传扶持力度,一是搭乘以“*欢歌”、“*乡村大舞台”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对各类新兴群众文化活动进行系列宣传活动;二是加大媒体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刊(播)发二人转、秧歌、书画、剪纸等艺术产品相关的专题片、教学片,普及文化知识、文化产品的创作方法,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创作生产;三是政府相关部门频繁组织群众文化人才携带各种文化产品参加各种展会、比赛和活动,提高文化艺术产品、群众文化活动专业人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市府设立群众文化活动特别奖项,对优秀群众文化人才、群众文化活动成绩突出的乡(镇)和社区进行奖励激励。

5、加大文化产业开发和扶持力度,让群众文化人才在活动中发展、在产业化中锻炼,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群众文化活动走向产业化是*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这一目标拟采取4种方式:一是通过传统群众文化活动产业化发展,锻炼和培训一批文化经营人才,伞灯秧歌、东北年俗表演、剪纸、朝鲜族面具舞、二人转、书画、太极拳(扇)等群众文化活动参与者众多,拟通过举办相关赛事将其推向产业化;二是以乡(镇)、社区为主体,进行专业化市场开发和扶持,促使其上规模、上档次,实现市场化和集约化经营;三是培育农村或社区文化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文化人才热衷文化活动和善于组织的特点,以产业运作的方式,鼓励他们组织、开展、参与小型节庆时令庆典和民间婚娶、生日及开业庆典活动,参与当地政府部门举办的各种大型主题庆典活动和宣传活动,逐步形成一支文化经纪人队伍,让文化效益最大化;四是政府相关部门积极策划、打造和运作群众艺术节、群众休闲体育节、地方民俗节等易于展示群众文化的节赛,,为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发展空间。

五、工作工求

1、明确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群众文化人才培训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部门要增强责任心和主动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宣传文化部门要积极组织、协调,加强宣传,策划组织好相关节赛活动,搭建平台和载体,用足用好项目扶持资金,确保实效。县(市)区、乡(镇)和街道要积极配合,做好群众文化人才的选配、推荐、指导、协调、组织等工作,抓好落实。

2、突出重点,注重结合。群众文化人才培训工程要紧紧围绕“文化强市”的总体要求,突出三个重点,抓好“三个结合”。即以“盘活存量、激活增量、提升总量”为重点,与全市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全市文化发展大方向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使文化建设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有机融合。

3、增强实效,抓好落实。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视野,大胆创新,科学规划培训目标,精心策划活动载体,不断健全完善群众文化人才培养、任用、激励机制,确保该项工程收到应有效果,真正为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支撑。

4、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做好人才库建设、管理和使用机制,形成文化人才管理网络,科学制定培训规划,加大培训力度,逐步形成管理、培训、使用的长效机制,确保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后继有人,可持续发展。

*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