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探母》教学随笔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陈毅探母》教学随笔

编辑:制度大全2022-03-08

《陈毅探母》教学随笔

本课主要讲述了陈毅与母亲之间的亲情,情感较为深厚。可是一年级学生情感经验不足,很难体会到陈毅对母亲的那份孝心。要让学生把课文读熟,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要抓住关键词“赶”、“一……就……”、“细心的询问”让学生体会到陈毅迫切见到母亲的心情。在课堂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问:能不能把第一段中的“赶”字去掉。学生答“不能”,因为母亲生病了,他要急着回去,学生理解了陈毅当时的心情。接着,我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让学生体会、理解课文,分别出示了文中的两幅插图,让学生找出文中与之相对应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分角色来朗读。本课还要求学生能够用“一边……一边……”说话,我问学生陈毅是不是洗完衣服再与母亲谈家常,学生都能回答是同时做的,所以句式说话不是很困难。但让学生想象“谈家常”时会谈些什么?大部分学生无法回答,对“谈家常”一次理解不透彻,因为生活经验的缺乏,这也是理解词语困难的原因之一吧!所以说语文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

篇2:《从阅读教学到习作教学》教学随笔

《从阅读教学到习作教学》教学随笔

从阅读教学到习作教学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如何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使二者有机结合,互相促进,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所面对、所探讨的问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确立“写作基于阅读”的思想。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一是说,“怎样写”大多是从阅读中悟到的。凭借课文这一个个例子,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既不断熟练阅读的技巧,又不断习得作文的技巧。这样以读促写,才能海阔天空。二是说,“厚积才能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大量阅读,必能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重视积累语言。

阅读和习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习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基于这一认识,在阅读教学中,要依照课标的要求,在阅读训练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学生的语言库存量越丰富,思维的领域就越广阔,说话和习作时就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调用词句,从而组合出生动、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话语来。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比如:

指导多读多背。采用多种形式多读名篇课文,精彩的部分还要多品读,直到能背诵下来,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指导摘录词句。要求学生配备一本摘录本,让学生把课文的好词好句录到本子里,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

指导读读写写。各年级教材都提出了读读写写的要求。教师应安排时间让学生熟读、抄写,最好能默写下来。摘录在本子里的词句也要求多读熟记。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学习运用语言,运用语言,不仅要积累语言,还应了解和掌握一些语言的规律。因此,阅读教学还应该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以课文为例,教给学生一些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及写作的规律和方法,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中体会到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作者是怎样准确、生动、鲜明地使用语言的,做到读写结合,从读中学写。

因而,在结合阅读教学,要不失时机地练习仿写(仿写句子、段落、篇章)、续写、改写、扩写、缩写,以及适当练习给材料作文(提供文字、图画、声音等),均有助于提高作文能力。

我们语文书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习作的范例,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每篇课文,挖掘教材,寻找读写结合点,设计各种形式的片断练习,进行读写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由于课上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在每一节课中,都有充裕的时间用于学生的习作,于是,根据课文的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设计一些便于操作、简单易行的小练笔,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小练笔不是在一次练习中,把作文的写作方法一股脑的全部抛给学生,而是在每课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学生的一点感受,一丝体会,找出课文的习作切入点,不失时机的交给学生一点写作技巧和方法,让学生来学习表达他的一点一滴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意识,增强学生的习作兴趣,也就是说,把一个完整的习作过程,分解到每一次小练笔中来,让小练笔成为学生习作的基础,最终化零为整,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篇3:班主任工作体会教学随笔

班主任工作体会教学随笔

一学期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上都经受了锻炼,感触颇深,现就当好班主任所需的条件和班集管理工作谈一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一,要当好一名班主任,首先应先有科学的思想观和人生观.

班主任是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班主任思想的时代性,深度性,广度性,管理的先进性都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那么,作为一名青年班主任应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一名青年班主任,从年龄上来看,并不比学生大许多.所以,教师的思想与学生的思想有许多共性,比较容易接近,都具有时代性,开拓性,这是有利的一面.但是,青年班主任毕竟年纪较轻,经验不足,有些思想还不够成熟.所以,作为一名青年班主任,首先应先多学习,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和人生观.

二,要当好一名班主任,其次还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学高为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我想,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渴望一位知识渊博,能够给自己更多知识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班主任要有丰厚的知识和广泛的科学文化素养,才会善于启发,提高学生的能力.所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树立起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只有当班主任有了一大桶"水",而且能够做到细水长流,对学生的需要能及时给予满足时,班主任在学生心中就成了智者的化身,能树立起威信.这样,才能利于班主任工作的管理.

三,要当好一名班主任,还需要有高尚的品德.

"身正为范",班主任就仿佛是在一面镜子里,全班有四十双年轻的眼睛不断地盯着他.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因某一学生的一个缺点,而忽略他的"闪光点".班主任应尊重,理解,热爱,信任学生.热爱学生本身是巨大的教育力量,深刻地影响着育人的效果.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架起师生间情感的桥梁,才能更深更好地组织好班主任工作.在学生年轻的心目中,教师的一举一动可能会影响到他的一生.所以年轻的班主任特别要注重这些自身素质的培养.

总而言之,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文化修养,日常行为品德等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和引导作用.为此,要成为一名好的班主任,必须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养,业务和道德素质,做到以坚定的立场鼓舞人,以渊博的知识教育人,以良好的情感感化人,以高尚的道德激励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即常规纪律,即要求每个成员都应遵守的用来约束自己行为的规则,条文等.它是一件事情想取得成功的保证.对人的教育来说更是如此.

一个人在集体中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先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样才能为专心学习打好基础,作好准备.学校通常在开学初期都要用大量时间狠抓学生常规,可见,只有有了规矩,才有了方圆,才可言其他,诸如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等等;才能够保证孩子们会有所进步.抓好常规训练是实施班级管理的首要前提.

我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针对该班孩子智力能力水平发展较均衡的特点,大胆地制定了我的班级管理计划:尽量对他们的行为不约定俗成,充分自主,独立完成许多事情,更不会对他们的创造性活动加以限制,相反还人为地为他们提供发展个性的条件.

几个星期下来,学生在能力,成绩等方面发展较好,很活跃,但不可避免地在学习生活习惯方面却不尽人意,导致班级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后来,我在书店翻阅有关书籍和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通过自己分析,总结,我意识到自己这种想法的错误和不切实际,尽管大胆,但缺乏科学性.它否定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违背了人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样势必会使孩子们自由散漫而导致无心学习.另一方面,组织纪律性不强也使班级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开展.意识到问题后,我很快改变了管理方法,狠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使孩子们及时改掉了许多不良习惯,变得有纪有律,这样班级工作也自然而然地抓了上去.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地意识到常规训练对管理学生的重要性,它是搞好班级管理的中心环节,切莫想当然地把规矩当作是阻碍个性发展的束缚而不予理会,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